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答案是人蔘。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答案是人蔘。

百草之王是人蔘。人蔘是五加科、人蔘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還叫做棒槌、棒棰、棒錘、地精、野山參、園參、高麗蔘、吉林參等,人蔘的植株高約60釐米左右,根莖較短,主根呈紡錘形,葉為掌狀複葉,3-6枚輪生莖頂,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梗呈絲狀,花朵為淡黃綠色,具有五枚花瓣。

百草之王是一種植物的比喻,表示眾多草藥中的佼佼者或中藥界的領軍品種,沒有具體指代某一種植物。不過有些人認為這個稱呼最初可能是指菊花,因為菊花有百草之冠、百花之王等美譽。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

百草之王是人蔘。人蔘是五加科、人蔘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還叫做棒槌、棒棰、棒錘、地精、野山參、園參、高麗蔘、吉林參等,人蔘的植株高約60釐米左右,根莖較短,主根呈紡錘形,葉為掌狀複葉,3-6枚輪生莖頂,傘形花序單個頂生,花梗呈絲狀,花朵為淡黃綠色,具有五枚花瓣。

百草之王是什麼?

人蔘。人蔘被稱為百草之王,受人追捧。它還有鬼蓋、黃參、玉精、血蔘、土精、地精、金井玉闌、孩兒參和棒槌等別名。一般而言,人工栽培的人蔘被稱為園參(籽參、籽海、林下參);野生的人蔘被稱為野山參;被人發現後經採挖和移栽的人蔘被稱為移山參。

淨制處理後晒乾的人蔘叫生晒參;加不同輔料,用不同方法炮製後製成的是紅參和糖參(白參)。古時醫藥典籍中的人蔘都是野山參,野山參與園參在氨基酸、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擴充套件資料

人蔘可以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主治氣虛津傷、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肺虛咳喘,津傷口渴、驚悸失眠。

人蔘常見的服用方法有噙化、清燉、泡酒、煮粥、煲雞。噙化即人蔘切薄片,取一兩片放入口中,緩緩溶化嚥下。注意噙化前要保持口腔清潔,劑量不宜過多,每天1g即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解疑人蔘:論百草之王的自我修養

誰被稱為百草之王?

艾,乃“百草之王”

艾草,被古人稱為“百草之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艾在醫藥方面的使用就很普遍。《孟子》一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莊子》中有“越人薰之以艾”的記載;《春秋外傳》中也有“國君之艾,大夫知艾”等記載。

現代研究發現,艾草特殊的芳香氣味,可起到止咳、平喘、化痰、溫經、散寒、鎮痛、止血、安胎、驅蟲、殺菌等作用。

現代研究也證實,艾葉燃燒產生的煙氣有抑菌殺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避免病菌入侵呼吸道,從而起到預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

薰艾,給角落殺菌消毒

瘟疫蔓延時節,可通過艾條煙燻進行消毒。此外,艾煙還有清除室內異味、驅滅蚊蟲的功效。

具體做法:關閉室內所有門窗,取半條艾條,置於蚊香架上點燃,人關門離開,以確保其煙霧擴散到室內各個角落。半小時左右,艾條燃燒完畢後,方可開門窗通風。

注意,在薰艾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防火,點燃的艾條周圍不能有易燃物質。

艾能入藥,亦可入膳

艾入藥,有良效

藥用的艾,既可內服,也能外用。

內服:溫經、暖宮、逐寒

◆婦科聖手

中醫將艾作為婦科要藥,用於治療女性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以及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等證。故,艾有“女性保護草”“婦科聖手”之稱。

對於虛寒體質導致的白帶量多,可將艾葉與乾薑、鹿角霜、煅龍骨、煅牡蠣等一起配伍煎服,有止帶之功;

對於虛寒體質導致的胎漏,可以艾葉與阿膠、桑寄生、白朮等組方使用,具有固衝任、止血安胎的功效。

◆呼吸道衛士

艾葉還可用於治療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日常預防傷寒感冒,可用幹艾葉與生薑、紅茶配伍煎煮,加入適當紅糖,可起到暖腹驅寒的功效。肚子發脹、拉肚子等消化不良,可用艾葉煎水喝,亦能消炎止痛。

外用:艾灸、沐浴、泡腳

艾葉煮水沐浴,可促進血液迴圈、溫經暖宮、安神助眠,同時能祛溼止癢,對溼疹、疥癬、面板瘙癢等有一定療效。

在我國閩南以及臺灣地區,流行“艾草浴”,即用晒乾的艾草熬水泡浴。產婦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以驅散風寒,促進身體恢復。夏日,用艾草熬水給小孩洗澡,還可驅散蚊蠅,預防和治療痱子、癤瘡。

用艾葉熬水泡腳,則能防治感冒、暖宮驅寒、去虛寒之火,調理陰陽、促進迴圈,改善睡眠,對防治腳氣也有一定輔助療效。

綜上所述,艾草不愧是百草之王。

百草之王是什麼

人蔘

人蔘有“百草之王”的美譽,在東北,人蔘更被視為“三寶”之冠。遼寧東部山區,由於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適宜,歷來是人蔘的重要產地之一,很多農民通過種植人蔘實現了“致富夢”。由於人蔘尤其是山參的種植需要大量林地,同時人蔘的收穫會破壞水土,造成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逐年加劇;另外由於人蔘市場波動較大,加之種植人蔘需要高投入和長年限,因此收益沒有保證。

擴充套件資料:

人蔘的儲存

1、常規儲存法:對確已乾透的參,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絕空氣,置陰涼處儲存即可。

2、吸溼劑乾燥法:在可密閉的缸、筒、盒的底部放適量的乾燥劑,如生石灰、木炭等,再將人蔘用紙包好放入,加蓋密閉。

3、低溫儲存法:這是較理想的方法。人蔘在收藏前要晒乾,最佳的暴晒時間以上午9時到下午4時之間,但人蔘不宜長時間暴晒,同時供藥用的人蔘已達到一定的乾燥程度。一般只需將人蔘在午後翻晒1-2小時即可。待其冷卻後,用塑料袋包好紮緊袋口,置於電冰箱冷凍室裡,就能儲存較長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百草之王”喜與憂

同百參又叫什麼名字

同百參又叫“百草之王”。我國吉林長白山地區素有“天然博物館”之美譽,因為獨特的氣候原因孕育了成千上萬種動植物。同百參就生長於長白山海拔1200-2000米的斜坡地帶,地質以及氣候等因素讓同百參成為了一味名貴中藥材,素有“百草之王”之稱。

同百參是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漫射及散射光的陰涼地帶。生長在長白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針闊林斜坡地區。一般3年開花,5-6年結果,果期7-9個月,9-10月開始採挖,生長5年以上入藥,同百參高度達60-80釐米,根部入藥,對於土壤的要求比較苛刻,根莖短,無刺,主根肉質,圓柱形或者紡錘形,鬚根細長,小葉3-5,呈橢圓形,傘狀花序頂生,花小,果實為紅色。

同百參的生長環境比較獨特,主要跟自然氣候、植被條件、林地地形、土壤因素、水質因素等有關係。長白山地區年平均溫度-7℃—3℃之間,7-8月份平均溫度不超過10℃,紅松針闊葉混交林,多層植被讓射進來的陽光呈現漫射型,同時土壤及長白山天池水富含很多火山遺留礦物質,這些為同百參的生長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哪一種植物被譽為百草之王

人蔘為“東北三寶”之一,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神奇植物,被譽為百草之王、百藥之王、百補之王,以其特殊的生境、神祕的傳說、奇妙的療效聞名遐邇、馳名中外。

百草之王是什麼植物?

人蔘。

人蔘為多年生宿根草本,人蔘主根高30-60釐米,肥厚,肉質,黃白色,圓柱形或紡錘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狀莖(蘆頭)短,直立。

人蔘莖直立,圓柱形,不分枝;一年生植株莖頂只有一葉,葉具三小葉,俗名“三花”;二年生莖仍只一葉,但具5小葉,叫“巴掌”;三年生者具有二個對生的5小葉的複葉,叫“二甲子”;四年生者增至3個輪生複葉,叫“燈臺子”;五年生者增至4個輪生複葉,叫“四匹葉”;六年生者莖頂有5個輪生複葉,叫“五匹葉”。

人蔘複葉掌狀,小葉3-5片,中間3片近等大,有小葉柄;小葉片橢圓形或微呈倒卵形,長4-15釐米,寬2-6、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脈上散生少數剛毛,下面,最下1對小葉甚小,無小葉柄。

人蔘夏季開花,傘形花序單一頂生葉叢中,總花梗長達30釐米,每花序有4-40餘花,小花梗長約0。5釐米。苞片小,條狀披針形;萼鐘形,與子房癒合,裂片5,綠色;花瓣5,卵形,全緣,淡黃綠色;雄蕊5,花絲短;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上部分離,下部合生。

人蔘漿果扁圓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兩粒半圓形種子。

在東北,人蔘被譽為“百草之王”,俗稱有什麼?

在東北,人蔘被譽為“百草之王”,人蔘是中國東北地區的特產之一。它之所以被稱為人蔘,是因為它的根部肥大,呈紡錘形,通常有分叉。它與人們的頭、手、腳和四肢相似。古代人蔘的雅號是黃精、妖精、神草。人蔘被譽為 "藥材之王",是著名的 "中國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之一,是享譽海內外、老少皆宜的珍貴藥材。

人蔘在中國醫藥界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良醫扁鵲就對人蔘的藥性和療效有所瞭解。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藥。人蔘可分為兩類:山參和園參。野生人蔘被稱為 "山參"。它生長在中國東北地區闊葉林和針葉林混雜的原始森林中,是中國的一種保護植物。

人蔘的分類:世界上的人蔘有四個大家族:即中國的 "吉林人蔘"、朝鮮的 "高麗人蔘"、日本的 "東方人蔘"、加拿大、美國的 "西洋參"。中國的人蔘有三種類型:野山參,產於深山老林。我國吉林省生產的質量最好,所以又稱 "吉林參";另一種是用野生人蔘種子進行人工栽培的,稱為 "園參";還有一種與園參相似的,是將幼年山參移植在園中,或將幼年園參移植在山中野外生長,稱為 "移山參"。

據史料記載,撫松縣開採野山參的歷史有1400多年,而園參種植也有450多年的歷史。同時,人蔘的故事也在口口相傳中流傳下來。從民間傳說到歌舞、繪畫、書法、攝影和書籍,人蔘文化以各種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目前,已經出版了《撫松人蔘故事》、《人蔘姑娘》等30多部書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撫松縣常委會決定將每年的9月1日至5日定為 "中國.撫松人蔘文化節"。撫松人蔘文化節"。

為什麼甘草稱為“百草之王”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乾燥的根及根狀莖入藥,集中分佈於東北、華北和西北各省區,以新疆、內蒙古、寧夏和甘肅為中心產區,為我國著名大宗、常用藥用植物和工業、製藥、食品等的原料,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量都很大。

在祖國醫學寶庫中,甘草是一味普通而又重要的藥物。說它普通,是因為它藥源豐富、藥價低廉;說它重要,是因為它在眾多的中藥方劑裡,均起著諸多方面的微妙作用。從遠古開始,甘草就被醫家所重視,我國現存的古代第一部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把甘草列為“上品”。公元五世紀的名醫陶弘景所輯的《名醫別錄》,稱它為美草、蜜草,還有“國老”這樣的尊稱。陶弘景說:“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甘草號稱中草藥之王,在中藥裡可以說是應用最廣的一味藥了。在《傷寒論》的110個處方中就有74個處方用了甘草。《本草綱目》說:“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調和從藥有功。” 

人蔘的功效?

人蔘(Panax ginseng C. A. Mey),為傘形目五加科人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涼,葉片無氣孔和柵欄組織,無法保留水分,溫度高於32度葉片會灼傷,鬱閉度0.7-0.8。通常3年開花,5-6年結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長於北緯33度—48度之間的海拔數百米的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或落葉闊葉林下,產於中國東北、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東部。人蔘的別稱為黃參、地精、神草、百草之王,是聞名遐邇的“東北三寶”之一。

人蔘的肉質根為著名強壯滋補藥,適用於調整血壓、恢復心臟功能、神經衰弱及身體虛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興奮等功效。[2]

按產地可分成美國、中國東北、朝鮮人蔘。同一品種由於氣候不同,前者的參面橫紋比後者更明顯,進口人蔘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

性味:味甘、微苦,性溫、平。歸脾、肺經、心經。補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

1、《本經》:“味甘,微寒。”

2、《別錄》:“微溫,無毒。”

3、《本草備要》:“生,甘苦,微涼;熟,甘,溫。”

歸經:入脾、肺經。

1、《本草衍義補遺》:“入手太陰。”

2、《本草匯言》:“入肺、脾二經。”

3、《藥品化義》:“入脾、胃、肺三經。”

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主治: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於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後引起的休克、虛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1、《本經》:“主補五臟,安精神,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2、《別錄》:“療腸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滿,霍亂吐逆,調中,止消渴,通血脈,破堅積,令人不忘。”

3、《藥性論》:“主五臟氣不足,五勞七傷,虛損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亂煩悶嘔噦,補五臟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膿及癇疾,冷氣逆上,傷寒不下食,患人虛而多夢紛紜,加而用之。”

4、《日華子本草》:“調中治氣,消食開胃。”

5、《珍珠囊》:“養血,補胃氣,瀉心火。”

6、《醫學啟源》:“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中緩中,瀉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祕要》:補元氣,止瀉,生津液。“

7、《滇南本草》:“治陰陽不足,肺氣虛弱。”

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暢血脈,瀉陰火,滋補元陽。”

9、《綱目》:“治男婦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頭痛,反胃吐食,痎瘧,滑瀉久痢,小便頻數,淋瀝,勞倦內傷,中風,中暑,痿痺,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克,大劑15-50克;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

1、實證、熱證忌服。

2、服人蔘當天或24小時內忌蘿蔔,忌茶,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藥性論》:“馬藺為使.惡滷鹹。”

4、《醫學入門》:“陰虛火嗽吐血者慎用。”

5、《月池人蔘傳》:“忌鐵器。”

6、《藥品化義》:“若脾胃熱實,肺受火邪,喘嗽痰盛,失血初起,胸膈痛悶,噎膈便祕,有蟲有積,皆不可用。”

7、《本草經集註》:“茯苓為使。惡溲疏。反藜蘆。”

8、《藥對》:“畏五靈脂。惡皂莢、黑豆。動紫石英。”

9、忌與葡萄同吃營養受損,葡萄中含有鞣酸,極易與人蔘中的蛋白質結合生成沉澱,影響吸收而降低藥效。

10、忌用五金炊具。

標籤: 植物 之王 百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wyvr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