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中美貿易最新訊息

中美貿易最新訊息

中美貿易最新訊息

截至2021年6月,中美貿易的最新訊息包括:

1. 中美貿易戰結束:2020年1月,中美兩國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雙方同意停止新的加徵關稅,緩和貿易緊張局勢。在此後的幾個月中,雙方相繼解除了部分關稅措施,結束了長達兩年的貿易戰。

2. 奧巴馬政府修復禁令:2021年6月,美國政府宣佈將修復該國對華為等一些中國科技公司的出口禁令。此舉受到中國政府的譴責,稱其是為了壓制中國科技公司的發展。

3. 中美能源合作:2021年6月初,中美兩國的能源部門宣佈將在可再生能源、低碳技術等領域展開合作。這被視為一項積極的訊號,表明中美之間的合作仍有可能從其他方面繼續推進。

4. 中美第二階段貿易協議:雖然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已經過去一年半,但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並沒有完全結束。有關各方表示,中美之間的第二階段貿易協議仍在談判中,但目前尚未有具體的時間表。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美貿易戰最新訊息怎麼樣了?

據外媒報道稱,中美貿易戰擔憂揮之不去之際,特朗普打算中國企業投資美國科技公司,並擴大技術出口至中國。

知情人士還透露,美國財政部正草擬法案,將中國對白宮所謂“產業關鍵技術”的公司投資比率不得超過25%。此外,國安會和商務部也研擬要“加強”出口管制,禁止關鍵技術銷往中國。這些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和航天航空等。

黃金價格上週四觸及1261.50美元/盎司,錄得12月20日以來的最低水平。黃金50日移動均線連續兩日低於200日移動均線,黃金上週跌幅高達7%,上次出現此等規模的下跌還是在2016年11月。彭博社分析師認為金價可能出現三月連跌,或出現自2016年以來最嚴重的下跌。

美國對中國2000億徵稅清單出臺了嗎?

當地時間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了新一輪徵稅清單,表示要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額外加徵10%關稅。中美貿易戰加速升級恐怕將不可避免。

但是,最新訊息稱,特靠譜的團隊持有反對意見的人佔有90%,這些人都不支援對中國加徵關稅。甚至,有傳聞稱,所謂的2000億美元計劃是不存在的。

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10月什麼級別

1、屬於級別的會議。中美副部級貿易磋商周一在華盛頓舉行,由財政部副廖岷率領的代表團與美方貿易代表展開兩日會談。雙方將於10月10日至11日會舉行級貿易磋商,是兩個多月來首次舉行。中國副總理劉鶴、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及財長姆努欽將會參與會談。

2、中美貿易關係自從兩國建立貿易關係以來就在摩擦和曲折中發展。尤其是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中美雙方對此進行了多番貿易談判。中美談判討論貿易平衡、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農業、實施機制以及中國“關切問題”。

貿易戰中美為何這樣開清單

關於中美貿易戰,網上、媒體狂歡,美國出口水果、堅果、豬肉、廢金屬,中國向這些產品徵稅.中國出口工業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航空產品、資訊科技、新材料、高階醫療裝置,美國對這些產品加稅.媒體們一個接一個地,中國和美國哪個像發達國家,哪個像發展中國國家?貿易戰中美為什麼這樣列出名單?

為什麼美國面向中國高科技行業

美國簽署了對中國智慧財產權侵權的總統備忘錄,根據貿易代表辦公室釋出的對華301調查報告,命令有關部門對價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1300個產品類別受關稅影響.

中國為此反擊,商務部發表了中止美國進口鋼鐵和鋁製品232措施的產品清單,徵求公眾意見,計劃向美國進口約30億美元的產品徵收關稅.

兩國貿易戰的第一份清單,首先整理了美國為什麼以高科技行業為物件,中國以農產品(5)為物件.19-1.14%,診斷股)等低技術含量的行業.

中美高新行業差距巨大

明確了中美兩國的名單為什麼美國以高技術行業為物件,中國以農產品等低技術含量行業為物件的奇妙之處,讓我們來看看美國對中國的一些行業.

醫療器械行業:世界前10家,美國有6家,處於壟斷地位,中國沒有一家上榜.

中美貿易戰現在如何了?最新的動態是什麼?關係怎麼樣了

中美談判目前還在進展之中,但是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談判,會對全球很多商品和金融資產有較大的影響。就好比美日之間的貿易戰,很多方面的分歧不是一兩次談判就可以解決的。對於投資來說,關注中美貿易談判,要做好長期準備。具體的後續影響可以找我諮詢

在中美之間站隊,這次他們拒絕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

美媒近日報道,美國呼籲禁止向中國出售更多晶片裝置,遭到了荷蘭的抵制。荷蘭外貿與發展合作大臣施賴納馬赫爾公開表示,在向中國出售晶片裝置的問題上,荷蘭將捍衛本國的經濟利益。

美國在晶片領域圍堵中國的計劃早就來勢洶洶,一度拉攏亞太盟友炮製“晶片四方聯盟”,此前力推的“印太經濟框架”同樣主打晶片供應和數字經濟。荷蘭的拒絕配合,使得荷蘭光刻機生產企業阿斯麥近期成為了美國施壓的物件。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務委員兼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劉英在接受長安街知事專訪時表示,美國種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在遏制中國的同時也嚴重損害相關領域的歐企利益,歐盟看得清清楚楚。美國試圖在晶片上去中國化,實際上是去美國化,保護了落後產能,也自絕於全球化。

知事:美國向歐洲喊話跟進對中國的晶片,為何這次不靈了?

劉英:原因在於中美在全球晶片領域的地位變化,以及美國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去全球化、去中國化違背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和科技規律。

從需求側來看,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晶片需求方和半導體市場,也是ASML的重要客戶。2021年,我國晶片消費近2000億美元。伴隨著我國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產銷國,到2030年,我國晶片需求全球佔比將達到50%,而美國則會銳減到20%以內。市場需求在哪兒,利益就在哪兒,荷蘭一清二楚。

從供給側來看,中美正好形成一升一降的發展態勢。美國在全球半導造能力中的份額已經從1990年的37%,下降到2022年的10%,而中國則提高至超過30%。而且,中國在製造業領域具有絕對的系統優勢、成本優勢和供應鏈優勢,歐洲晶片產業與中國市場已經深度利益繫結,荷蘭晶片相關的關鍵原材料90%來自中國。

美國逆全球化、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晶片供應鏈去中國化”企圖昭然若揭。多年的製造業外移,導致美國製造業低端空心化、中端去競爭化、高階則試圖去中國化。無論是奧巴馬的“再工業化”,特朗普的“買美國貨,僱美國人”,還是拜登上臺提出的《無盡前沿法案》《晶片與科學法案》等,都是為了促進製造業迴流。

美國種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在遏制中國的同時也嚴重損害相關領域的歐洲企業的利益,歐盟各國對美方自私自利的做法看得清清楚楚,也非常警惕,因此並不願意無條件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起舞。

三大傷害

知事:美國在晶片領域拉幫結派、屢下狠手,對全球晶片供應鏈帶來哪些傷害?

劉英:美國在晶片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對中國豎起“小院高牆”,干擾中美兩國企業正常貿易合作,還試圖建構晶片供應鏈聯盟和網路來圍堵中國,用心險惡。

這種做法對全球晶片供應鏈帶來了三大明顯破壞:首先,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嚴重破壞。疫情爆發疊加烏克蘭危機,全球出現了缺芯、缺箱、少櫃等現象,供給衝擊時有發生。美國在此時火上澆油,晶片供應鏈由原來追求低成本和高收益,轉向了對更高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訴求。

其次,破壞供應鏈的發展趨勢。在美國的推動下,全球晶片供應鏈由原來的全球化,向著近岸化、本地化、多元化甚至去中國化的方向發展,其實質是逆全球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是犧牲全球利益來服務美國利益。

最後,阻礙供應鏈的正常運轉。全球經濟在美聯儲激進加息、烏克蘭危機等衝擊下下行壓力加大,亟需重啟貿易這一經濟增長引擎以促進世界經濟復甦,這就需要經濟全球化,和開放、穩定、高效的全球供應鏈。美國無視市場規律和企業選擇,破壞現有晶片產業高效協作佈局,損害的是全球共同利益。

四大破壞

知事:美國把晶片等高科技當作打壓競爭對手的戰略工具,對世界造成什麼影響?對美國自身沒有破壞嗎?

劉英:美國把晶片等高科技當做國家競爭手段,實際上破壞了全球晶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禁錮了晶片等全球科技交流的國際合作,拉低了全球晶片等高科領域迭代前進的腳步,降低了晶片等全球高科技給人們帶來的福祉。

對世界而言,美國這種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嚴重挫傷經濟全球化,破壞了市場競爭環境,更擾亂了市場秩序、國際秩序和科技秩序等,激起了貿易摩擦和科技摩擦,鼓勵了“落後就保護”、惡性競爭等不良傾向。

對美國自身而言,試圖在晶片上去中國化,實際上是封堵了自己。因為中國不僅是晶片產業最大的原材料供應者,也是晶片的最大消費市場,是技術進步的最大來源地。

全球化帶來的市場分工,必然是互相成就、互相依存的。幾年前的中美貿易戰已經證實,對抗的結果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必然會反噬自身。美國試圖去中國化實際上是去美國化,自我圍堵,保護了落後產能,自絕於全球化,為全球供應鏈所淘汰。

五種破局

知事:面對美國在晶片行業圍堵打壓中國,我們應該如何破局?

劉英:我覺得至少從五個方面進行破局。

一是在技術鏈上,我們要在晶片的關鍵技術上實現新突破。實踐一再告訴我們,美國對華科技打壓會伴隨中國崛起,高科技是買不來、要不來的。創新、創造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是晶片行業破局的長期發展目標和戰略要求。

二是在供應鏈上,要構建以我為主、強勁、牢固、韌性的全球晶片供應鏈,增強晶片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敏捷性。

三是在價值鏈上,我國晶片企業不僅要在生產製造領域佔據優勢,也要向價值鏈兩端的設計研發和銷售渠道轉移和提升,在整條晶片產業價值鏈中佔據相對優勢甚至絕對優勢。

四是在資金鍊上,要給予晶片相關企業更大的資金支援力度。近幾年,工信部培育的專精特新“小巨人”近1萬家,“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加大力度,爭取2萬家。也要在產業上對晶片企業有所傾斜,加大上市支援力度和直接融資的支援,給予更多的優惠,以增強晶片的國際競爭力。

五是在合作鏈上,強化對外開放和全球治理,破除美國的長臂管轄。在晶片等高科技領域加強多元化的國際合作,參與甚至構建科技合作聯盟。更要善於利用國際法,改革完善WTO上訴機制等,對美國科技打壓和貿易保護主義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予以破解。

中美貿易戰的最新情況是什麼?

最近的事件:2018/9/24

美國正式對大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中國方面進行反擊,正式對約6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額外加徵5%-10%的關稅。

同時,中國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和中方立場》,充分闡明瞭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立場,將貿易戰中的事實進行澄清,駁斥美國單方面一意孤行挑起貿易爭端的各種行為論調。

9月24日以後就暫時沒有太大的動作,但是美聯儲的第三次加息對離岸人民幣的匯率產生了影響。

重要的事件盤點如下:

2017年中美貿易上的各類摩擦已初見端倪

2018/3/9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了命令,將於15天后對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3/22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基於對華“301”報告,指令對中國進口的約600億商品大規模徵收25%的關稅,並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

2018/3/23 中國商務部作出反擊,宣佈擬對從美國進口部分產品加徵15%關稅。其中,來自美國的葡萄酒出現在加徵關稅的名單之中。

2018/4/1 經中國批准,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關稅。

根據財政部關稅司釋出的《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的通知》明確,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不變。

2018/4/3 美國發布了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覆蓋航空航天、資訊通訊技術、機械等10多個部門,將對中國價值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的關稅。

2018/4/4 經中國批准,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化工品等14類106項商品加徵25%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自4月12日起,上調對原產於美國及部分歐盟公司的進口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單丁醚所適用的反傾銷稅率,稅率介於10.8%-75.5%。

2018/4/6 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額外對價值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2018/4/16 美國商務部宣佈,未來7年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中興通訊在A股和H股市場隨後宣佈停牌。

2018/4/17 中國商務部公告,裁定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存在傾銷,並決定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2018年4月18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保證金比率(178.6%)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2018/4/18 美國監管者將採取一項措施,禁止移動運營商使用聯邦補貼購買中國企業生產的任何電信裝置。這項舉措在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獲得全票通過。此舉的目的是禁止美國運營商利用普遍服務補貼向對美國構成威脅的企業採購裝置。

2018/4/19 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初步裁定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進口鹵化丁基橡膠存在傾銷。根據裁定,自2018年4月20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原產於美國、歐盟和新加坡的鹵化丁基橡膠時,應依據裁定所確定的各公司傾銷幅度(26.0%-66.5%)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2018/5/3 美國總統特使、財政姆努欽率美方代表團訪華,與中方就中美貿易戰進行第一輪探討。

2018/5/4 中美經貿磋商就部分問題達成共識,雙方同意建立工作機制保持密切溝通。雙方就擴大美對華出口、雙邊服務貿易、雙向投資、保護智慧財產權、解決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在有些領域達成了一些共識。

2018/5/7 海關總署網站釋出《動植物檢疫監管司關於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和原木檢驗檢疫的警示通報》稱,加強對進口美國蘋果、原木的現場查驗,一旦發現疑似病害症狀、松材線蟲危害狀或活體害蟲,應取樣送實驗室進行檢測鑑定。在實驗室檢測期間,與之相關貨物不得放行。必要時,可採取預防性措施,防止有害生物逃逸;一旦確認為檢疫性有害生物,且情況嚴重的,作為臨時緊急措施,應依法對相關貨物採取退運或銷燬措施,並及時將有關情況報告總署。

2018/5/13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推稱將幫助中興恢復業務,美國商務部已經被指示去完成這件事。此前,在被特朗普禁止使用美國製造的零部件後,中興宣佈已停止主要相關經營活動。

2018/5/17 中方代表團赴美就中美貿易戰進行了建設性的磋商。

2018/5/19 中美兩國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宣告,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徵關稅。

2018/5/20 美國財政姆努欽表示,美中兩國已就框架問題達成協議,同意停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徵關稅。

2018/5/29 美國白宮官網發表宣告,美國將加強對獲取美國工業重大技術的相關中國個人和實體實施出口管制,並採取具體投資,擬於2018年6月30日前正式公佈相關措施,之後不久將正式實施。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迅速回應表示,我們對白宮釋出的策略性宣告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這顯然有悖於不久前中美雙方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無論美方出臺什麼舉措,中方都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中方敦促美方按照聯合宣告精神相向而行。

2018/5/31 中國反壟斷機構派出多個工作小組,分別對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襲調查”和現場取證,標誌著中國反壟斷機構正式對三家企業展開立案調查。

2018/6/2 美國商務Wilbur Ross率團訪華,中美雙方團隊繼續就中美經貿問題進行磋商。

2018/6/15 美國白宮對中美貿易發表宣告,對1102種產品總額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關稅。第一組340億美元商品關稅於7月6日開始徵收。

中國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

2018/7/6 美國宣佈將於當地時間7月6日(北京時間6日中午)起對第一批清單上818個類別、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

中國作出迴應,將於同日對同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並在世貿組織就美國對華301調查項下正式實施的徵稅措施追加起訴。

2018/7/11 美國發布了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的措施。

2018/7/24 美國就第二組16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舉行聽證會。

2018/8/2 美國貿易代表宣告稱擬將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稅率由10%提高至25%。

2018/8/3 中國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20%、10%、5%不等的關稅。

2018/8/20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根據所謂“301調查”結果擬對2000億美元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關稅舉行公開聽證會。

2018/8/22 中國商務部副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率中方代表團訪美,就經貿問題舉行副部級磋商。

2018/8/23 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的25%的關稅生效,包括半導體、塑料和鐵路裝置等,針對16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

中國對美反擊,對價值16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徵收關稅,包括石油、煤炭、鋼鐵產品和醫療裝置等。

2018/8/31 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最快下週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2018/9/3 中國商務部初步認定,原產於臺灣地區、馬來西亞和美國的進口正丁醇存在傾銷,中國正丁醇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決定採用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自9月4日起實施。

2018/9/8 事件1:特朗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美國還將對另外267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並表示若中美貿易談判沒有實質性進展將很快開徵。

事件2:特朗普正考慮啟動奧巴馬時期的一項行政令,允許美國對參與“惡意網路活動”的實體或個人進行制裁。此舉瞄準的是中國企業,美國可能會以制裁所謂“盜竊”美國智慧財產權行為,凍結中國企業在美資產,或阻止中國企業到美國做生意。

事件3: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說,美國仍然與中國繼續談判,但美國的要價很明確:“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停止智慧財產權盜竊,美國人的公司美國人自己擁有。”

2018/9/18 特朗普宣佈將於24日起對大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並自2019年1月1日起上調該稅率至25%。

2018/9/24 美國對約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額外10%的關稅。

中國進行反擊,對約60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額外加徵5%-10%的關稅,併發布《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和中方立場》。

答案由 關數e 海關資料科技服務團隊 整理

中美競爭的核心是什麼

中美競爭的核心是什麼如下:

1.中國避免了中美貿易戰,就是最大的影響。就現階段的中國國情來看,中國更需要的是經濟的增長和社會的穩定。儘管中國有實力與美國硬碰硬,但是相信誰都不想得到一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2.中國會穩步擴大自己需求的領域,同時可能得到美國有部分有高附加值的科技產品出口。

美國有很大概率放寬部分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原因很簡單,中國是不可能大幅開啟能源或者農業等產品的進口,這樣會對造成巨大的影響。但美國想僅憑農產品這類的出口想要彌補逆差幾乎不可能,所以接下來的談判中國會要求美國放寬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出口。

3。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從長遠來說應該也是利好.隨著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早晚會提上日程,但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只是表面,它的內在是保護中國未來的科技創新動力,只有不斷創新,中國的科技才會不斷的發展。相信隨著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意識增強,對中國未來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會有莫大的好處。

4.宣告中未提“中國製造2025”,中國仍舊不會放棄這一原則。由於中美爭端背後的核心是科技上的競爭,科技競爭的背後又會涉及到軍事、高新技術等等,事關未來國運,所以中國不會放棄‘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性在之前文章已經涉及到,這裡不再敘述。

中美商務談判的現狀

中美貿易談判暫告一段落。美國和中國的談判代表於週五結束了兩天的會談,試圖避免為了棘手的技術移轉問題而引發貿易戰。美國和中國的談判代表於週五結束了兩天的會談,試圖避免為了棘手的技術移轉問題而引發貿易戰。

社評:世界希望從中美那裡聽到好訊息

劉鶴與耶倫會晤

新年伊始呈現出的一種相對積極的新面貌,對於已經緊張了好幾年的中美關係來說是姍姍來遲的緩和與修復,而對於陰雲密佈的2023年世界經濟與安全形勢來說,就像乾旱已久的土地盼著一場及時雨一樣,希望從中美關係這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那裡聽到更多關於和平與發展的好訊息,而不是關於衝突與對抗的壞訊息,更希望看到2023年兩國能在管控分歧、加強互惠合作方面實現一些突破。

應該說,耶倫跟劉鶴此次會面傳遞出了雙方需要在金融經貿領域合作的明確訊號,也展現了在美國當前的對華“競爭”敘事中被刻意忽視或者輕描淡寫的部分。事實上,儘管雙邊關係遭遇巨大的困難,但2022年依然成為中美貿易額創紀錄的年份。而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加強經濟金融的協調,推進兩國經貿領域合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責無旁貸,這也是中美兩個大國肩頭上沉甸甸的一份責任。

實際上,不僅國際社會有這樣的需要和期待,對中美兩國來說更是如此。除了吃意識形態這碗飯的美國政客以及搞煽動的人,美國大部分民眾對地緣競爭無感或冷感,因為說到底,不管哪兒的老百姓都要過日子。華盛頓的對外應當以此為根基,將重心從零和博弈轉移到共贏與合作上來。美國仍沒有擺脫高通脹的挑戰,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後,正將更大的精力投入到拼經濟上來。如果不摻雜因素,中美的互利合作面不僅沒有變小,反而變大了。

這些年,華盛頓在國際安全上加強陣營對抗,在全球經貿上推行“脫鉤斷鏈”,把整個國際大環境攪動得烏煙瘴氣,美國作為肇事方有責任對此進行“汙染治理”,但光靠它的覺悟是不可能的。就在耶倫與劉鶴會晤前,美軍放出“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在南海行動的訊息;會晤前一天,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試圖繼續說服荷蘭首相呂特加入到美國對華晶片打壓行動中;而會晤一結束,耶倫就將開啟被美媒稱為“對抗中國影響力”的非洲之旅。中美關係是複雜的,華盛頓對華的主基調仍然比較消極,亟待調整。

有的時候,我們也能感受到美方有想改善對華關係的意願,但還沒等到它拿出什麼實質性行動,就可能從華盛頓跳出一個人或者搞出一件事,把雙方好不容易達成的相關緩和又給拽回去了。盤踞在華盛頓的激進力量,已經成為中美關係面臨的巨大不確定性。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中美關係處在一個僵局點上,不能再往後退,那裡是可怕衝突的萬丈懸崖,但往前走又受阻於華盛頓的意願強度和行動能力。不過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對於雙邊貿易額超過7000億美元的中美關係來說,不能滿足於只要不打仗就行。華盛頓需要也應該做的,還有很多。

延伸閱讀

這次世界矚目的中美會晤,談得應該還不錯

劉鶴和耶倫會晤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世界矚目的中美高級別會晤。如果我沒弄錯的話,至少有兩個第一次。

這是劉鶴同志第一次與美國財長耶倫面對面會晤。

兩人之前有過三次視訊會晤,但面對面,這還真是第一次。線上溝通有線上溝通的方便,但面對面的會談,顯然更有其不可替代性。

這也是中美巴厘島峰會後的中美最高級別的會晤。

所以,新華社通稿中有一句話就說,雙方的話題,圍繞著“落實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就全球和兩國巨集觀經濟金融形勢、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等”進行討論。

談得到底怎麼樣?

我個人的感覺,不代表任何機構,談得還是不錯的,看肢體語言都可以看出來,兩人都是世界經濟金融領域的大拿,耶倫有耶倫的認真,劉鶴有劉鶴的風采。

幾個觀察點吧。

1,氣氛還不錯。

新華社通稿是這樣表述的:專業、深入、坦誠、務實的交流,會談富有建設性。

看了一下美國財政部的宣告,也認為會談坦誠、務實並具建設性。

這些外交辭令,我個人的理解:

專業,不是泛泛而談,很具體專業;

深入,兩人進行了充分討論;

坦誠,大家都不藏著掖著;

務實,本著解決問題去談;

建設性,應該是取得了某些進展。

2,談了有半天。

談了多長時間?

中方的通稿是這樣說的:劉鶴和耶倫“在瑞士蘇黎世舉行半天會談”。

半天是多長呢?美方沒有說。但看了一些媒體的報道,接近3個小時。這麼多年第一次面對面會晤,談得確實比較長、比較充分。

也確實有共識。新華社通稿說:雙方認為,世界經濟復甦處於關鍵時刻,雙方加強巨集觀溝通協調,共同應對經濟金融等領域的挑戰,有利於中美兩國和整個世界。

美國財政部宣告說:雙方一致認為,進一步加強圍繞巨集觀經濟和金融問題的溝通對全球經濟的執行非常重要。

劉鶴和耶倫會晤

3,強調要合作。

這應該是這次會晤最關鍵的成果。

新華社通稿提到,雙方討論了深化巨集觀經濟和金融領域合作的有關問題。雙方認識到可持續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同意在雙邊及聯合國、G20和APEC等多邊框架下加強合作。雙方同意繼續支援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綠色低碳發展和經濟轉型。

耶倫說了這樣一句話:“雖然我們之間存在分歧,但我們會直接表達,我們不應該允許誤解存在,特別是那些由於缺乏溝通而產生的誤解,這會造成雙邊經濟和金融關係出現不必要的惡化。”

分歧不可怕,但最可怕的是誤解誤判。當然,美國一些口是心非,我們也很清楚。

所以,劉鶴也說,無論情況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應該保持對話和交流。

4,耶倫要訪華。

這應該也是成果之一。

算起來,耶倫上任後,還從未到訪過中國,這有疫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但這次會晤後,情況發生微妙變化。新華社通稿說:中方歡迎耶倫財長今年適當時候訪問中國。雙方同意經貿團隊在各個層級繼續保持溝通交流。

美國財政部的宣告則說:耶倫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前往中國,並歡迎她的中國同行來到美國。

“她的中國同行”,美國人說得很藝術性。

但意思應該是清楚的,耶倫想要訪華,以後中方也會前往華盛頓,具體時間我們還不知道,但肯定會保持溝通交流。

5,談到了分歧。

中美的尖銳分歧,都不談了?

這是不可能的。有意思的是,分歧這次處理得比較委婉。美國財政部宣告說,耶倫也在坦率地交換意見時提出了令人關切的問題。

中方呢?

新華社通稿這樣說:中方表達了對美國對華經貿和技術的關切,希望美方重視這些對雙方的影響。

肯定也有尖銳的交鋒,但不特別突出這一點,應該是雙方都不希望影響這第一次線下見面的氛圍。

6,耶倫似是專程赴會。

這完全是我個人的揣測,看了一下行程,劉鶴是赴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他這次發表了非常重要的演講,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不容置疑地說:現在有人說“中國要搞計劃經濟”,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中國人民是不會走這條路的。

他還樂觀預測,相信經過努力,2023年,中國經濟會實現整體性的好轉。經濟增長速度達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的事件。

果然很劉鶴。但耶倫其實沒參加論壇,但她還是來到了瑞士,因為兩人會晤的地點是在蘇黎世。

大概率是美方特意安排了行程,爭取和中方舉行會晤。

必須看到,美國很霸道,但美國也有麻煩。耶倫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美國經濟2023年可能陷入衰退,美國會繼續打壓中國,但美國也要承受打壓中國的嚴重後果,兩國關係全面惡化,對中國不利,美國也沒好果子。

可能,我只是說可能,至少從耶倫的角度看,穩住中美關係,確實對美國經濟有利。

當然,外交講究面子,美國也不會說耶倫是專程去瑞士,而是她去非洲訪問之前,到瑞士轉機,正好與劉鶴同志會談。

劉鶴和耶倫會晤

7,我們還是要冷靜和清醒。

冷靜,美國不會停止對我的打壓,我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清醒,只要我們沉住氣不亂陣腳,我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以耶倫接下來訪問非洲為例,我前兩天文章就說,中國新外長秦剛前腳剛離開非洲,美國財長耶倫後腳就要去非洲了。為什麼現在去?按照美國媒體的解讀,看到秦剛成功的非洲之行,美國有點坐不住了

那也可以想見,耶倫這次去非洲,肯定又會各種挑撥離間,甚至公開對中國的各種批評,包括在所謂“債務陷阱”問題上大做文章。

什麼“債務陷阱”?秦剛在非洲就說得很明白:是西方強加給中非的話語陷阱。我的理解,這不過就是抹黑中國,見不得中非更親密而已。

8,中美開始新的博弈。

博弈一直在進行,但現在有了新的變化。

瑞士會晤之後,中美新的動向,就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

中美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沒有之一。算起來,這也是布林肯上臺後,第一次對中國進行訪問。應該是春節之後吧。

還是那句話,劇是必須從序幕開始的,但序幕還不是。2023年的中美關係,面臨著新的挑戰,考驗著雙方的謀略和智慧。

標籤: 最新訊息 貿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qr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