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張君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分析

《張君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分析

張君瑞,通稱張生,是唐傳奇《鶯鶯傳》以來各種描寫“西廂”戀愛故事的文學藝術作品中的男主人公。

《張君瑞》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分析

元稹《鶯鶯傳》關於張生、鶯鶯這一雙青年男女在禮教禁錮下彼此熱戀的描寫真切感人,極富藝術魅力,從而使得這篇小說廣泛流傳。其中的人物——張生、鶯鶯、紅娘等等,不脛而走,以不斷改造、不斷演變、不斷髮展的形態,闖入各種文學樣式的創作領域,產生了像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簡稱董《西廂》)這樣長達五萬多字的傑出敘事詩和王實甫《西廂記》(簡稱王《西廂》)這樣長達五本二十餘折的偉大戲曲。王《西廂》從元代起傳唱四方,到了明清兩代,更湧現了“西廂熱”,李卓吾、湯顯祖、徐文長、凌  初、金聖嘆、李笠翁等許多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都捲入了《西廂記》的註釋、考訂和評論工作,各種改編本也風起雲湧,不勝列舉。其舞臺演唱,也由北曲而南曲而各種地方戲。在民間說唱文學中,則由鼓子詞、諸宮調擴充套件到子弟書、牌子曲、時調小曲以及南詞、灘黃等各種文學領域。而張生、鶯鶯和紅娘,也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了。

按照人民群眾的美好願望,對《鶯鶯傳》中的人物進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大幅度的加工,其功勞首先應該歸功於金代的董解元。董《西廂》中的張生,並不是“始亂終棄”的薄倖兒,而是愛情專一,堅貞不渝,為了追求美滿婚姻而勇敢地向封建禮教挑戰的正面人物。他克服了重重障礙,終於和鶯鶯結為夫婦,成為千百年來鼓舞青年男女爭取婚姻自主的精神力量。此後各種“西廂”作品中的張生,都不離這個譜。給張生取名字,說他“姓張名珙字君瑞”,也是從董解元開始的。當然,王《西廂》雖然是在董《西廂》的基礎上創作的,但它的藝術成就更高;其中的人物形象,也更豐滿,更有血有肉。

在王《西廂》中,張生一上場就自報家門,說他“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遊於四方”。唐德宗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他奔赴京城長安應試,路經蒲關。因打算看望鎮守蒲關的老同學杜確將軍,便在蒲州城內覓一客店住宿。他問店小二: “這裡有什麼閒散心處?”店小二說: “俺這裡有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過者無不瞻仰。”張生便欣然前往普救寺遊覽。

在普救寺的佛殿上,張君瑞無意中遇上一千千般嫋娜、萬般旖旎的美人已故相國的小姐崔鶯鶯。鶯鶯的花容月貌強烈地吸引了他,激起了他心中熾烈的感情火焰,心想有這樣一美貌佳人陪伴終身,也就心滿意足了。為了能夠接近崔鶯鶯,表達他的一片衷情,張君瑞放棄了進京應試的打算,向普救寺的堂頭和尚法本借了一間僧房,住進廟裡,與鶯鶯為鄰。他得知,鶯鶯每晚必在花園裡燒香,當晚,便趁著皎潔的月光,來到花園牆外的太湖石畔,放聲高吟: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這詩深深打動了久居深閨少女的情懷,鶯鶯便依韻和了一首: “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針鋒相對的兩首詩交流了他們的感情,他們已經心心相印了。張生大喜過望,正欲走上前去傾吐愛慕之情,卻被匆匆趕來的紅娘衝散了。紅娘是奉老夫人之命監視鶯鶯行為的。因此,他們倆一見鍾情的戀愛,一開始就受到老夫人勢力的阻撓。然而,張君瑞是執著於愛情的,他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去衝破障礙,去爭取被封建禮教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性的自由。在他第一次看到崔鶯鶯,並沉醉於她“臨去秋波那一轉”時,法本就告誡他:“老夫人治家嚴肅,內外並無一個男子出入。”勸他不要作非份之想。紅娘的出現又衝散了他和鶯鶯的會面,這些,都沒有使他知難而退,廢然而返,相反更加深了他對鶯鶯的愛戀,以至朝思暮想,寢食難安。青春的騷動帶給他無限的苦惱。

張君瑞想盡了辦法,好容易才抓住在老夫人為她的亡夫崔相國做道場的時候和鶯鶯見面的機會。一個有情,一個有意,二人“口不言心自省”,深深地互相慕悅著。但他們也只能見一次面罷了。這鏡中花、水中月一樣美好的感情,到此,大有“山窮水盡”之勢。

孫飛虎兵圍普救寺,要挾鶯鶯做他的壓寨夫人,從客觀上促進了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愛情發展,也使老夫人暫時與張君瑞站在共同對敵的統一立場上。老夫人為了解除壓在頭上的災難,不得不把鶯鶯許配給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的張君瑞。為了同鶯鶯的美滿結合,為了保護全寺的生命財產,張君瑞利用緩兵之計,佯告孫飛虎,三日後一定交出鶯鶯。然後,寫信求救於鎮守蒲關的杜確將軍。張君瑞的沉著、勇敢贏得鶯鶯的深情讚賞。叛賊擊潰之後,張君瑞當著老夫人的面對杜將軍說: “今見夫人受困,所言退得賊兵者,以小姐妻之,因此,愚弟作書請吾兄。”他意在讓杜將軍作證,把老夫人的諾言靠實,不能不說這是非常聰明的一招。即使這樣,也沒能防止老夫人的翻悔。她以相國家三輩不招白衣女婿為由,將張君瑞拒之門外。老夫人的賴婚行為無疑給歡天喜地前來成婚的張君瑞當頭一棒。他氣憤至極,譴責老夫人食言自肥,不講信義,憤然告辭。

張君瑞慶團圓

這一對相愛的青年,互相看中的是人,一個有絕世的美貌,一個有蓋世的才學。他們要求獲得的是純潔真誠的互愛,而非門第和財產。

自從見到鶯鶯,張君瑞放棄上京求仕的機會,忍受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相思的苦楚,到頭來,眼睜睜地看著他一生中最強烈、最美好的願望被現實擊得粉碎。這位多情的才子,不顧自己的貧窮和地位的低下,不顧崔老夫人的重重阻隔,衝破封建的禮法要求和等級貴賤的區分,執著地愛著鶯鶯。

老夫人的賴婚,沒能割斷他對鶯鶯的愛情,但是,脆弱的感情使他感到“智竭思窮”,痛不欲生。相愛而不能結合,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的痛苦,深深折磨著張君瑞的精神和肉體,終於相思病深,臥床不起。張君瑞忠實於愛情的品格和不幸的遭遇,贏得紅娘的同情和熱情的幫助。在愛情力量的支援下,在紅娘的幫助下,他更加大膽地追求鶯鶯,深夜翻牆前去幽會,不料被顧慮重重的鶯鶯,用孔孟之道數落一頓,趕走了。痴情的張君瑞,幾乎因此而送命。

崔鶯鶯在經歷了由聽琴、寄簡、賴簡的反覆思想鬥爭後,掙脫束縛在她身上的層層鎖鏈,為張君瑞的精誠所動,鼓足勇氣,來到他的身邊,醫治好他心靈的創傷。在強大的壓力下面,他們共同品嚐了愛的禁果,沉醉在愛的大海之中。

他們的私自結合,很快讓老夫人發現了。經過“拷紅”的暴風雨,老夫人為了維護相國家世的清白聲譽,許婚於張君瑞。但仍然堅持不招白衣女婿,迫使他上京考試。張君瑞只有掙個狀元回來,才能與鶯鶯團圓,科舉考試的成功與否決定著他的愛情前程。為了能夠與相愛的人共同長久地生活下去,他接受了這個條件,獨自上京。他經受住了這次嚴峻的考驗,中了狀元,拜了河中府尹,回到蒲州,有情人終於成為眷屬。

張生有些傻氣,被紅娘稱為“傻角”。而他的“傻”,正體現他的“志誠”、憨厚,忠於愛情。從“驚豔”開始,經過“聯吟”、 “解圍”、“賴婚”、 “賴簡”、“酬簡”、“驚夢”,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驚濤駭浪中為愛情而鬥爭、而痛苦、而歡樂。封建的婚姻只是家族勢力之間政治、經濟利益聯絡的紐帶,結婚者雙方的感情被踐踏,被囚禁。而張君瑞對崔鶯鶯的追求是自願的、自由的,完全從個人的感情出發的。他在強烈真摯的愛情推動下展開了可以說是非常艱韌、勇敢的鬥爭。他對鶯鶯追求的本身就猛烈衝擊了支援封建社會的道德和禮法。翻牆約會、私自結合,都越出當時的社會準則,為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所不容。張君瑞熱情坦率的性格,對於愛情堅貞不渝的精神,使他作為一個被歌頌的正面形象,有別於那些“始亂終棄”的公子哥兒們。在那樣一個社會中,能做到對愛情始終如一,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wpnk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