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四川茶文化歷史

四川茶文化歷史

四川茶文化歷史

四川是中國的茶葉產區之一,擁有悠久的茶文化歷史。

據史籍記載,四川的茶樹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唐代,四川成為國內的茶葉主產區,茶葉種植、製作、銷售等環節顯得非常繁榮。當時,四川出產的茶葉深受唐朝皇帝讚賞,被譽為“岷江貢茶”。

宋代時期,四川成為全國出口茶葉的主要港口之一,茶葉的生產和製作技術也在這個時期得以進一步發展。元代時期,四川的茶葉種植區域不斷擴大,茶葉的品種和質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明清時期,四川的茶葉生產逐漸向內陸地區延伸,同時茶文化的形成也漸趨完善。

現代,四川仍然是中國主要的茶葉產區之一,特別是九寨溝、峨眉山、稻城亞丁等地的茶葉更是享有盛名。四川茶文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同型別的茶葉和品牌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同時,四川茶文化的飲茶方式、茶具種類以及茶藝表演等方面也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飲茶對於中國人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中國有著許多古老的茶館,裡面蘊藏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四川是我國最早種茶和飲茶的地區之一。川茶文化有著怎樣的特色呢?今天小編就大家來飲茶文化中探討下。

川茶自古多特色。在唐代,蜀中有8大名茶,即“雅州之蒙頂,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漢州之揚村,綿州之善目,利州之羅村。”其中以蒙頂、味江地方的川茶最出名。茶博士陸羽在《茶經》中有10多處寫到川茶,歷代詩人對川茶也多予吟詠。唐代最負盛名的茶是蒙頂茶。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是白居易讚頌蒙頂茶的一句詩,有口皆碑,廣為傳頌。蒙頂茶產於四川名山縣蒙山。蒙山有五峰,狀如蓮花,最高的叫做上清峰。群山巍巍,樹木蒼翠。蒙山產茶,歷史悠久,相傳西漢末年,蒙山開始種茶。從唐朝開始蒙頂茶已作為貢茶,“蒙茸香葉如輕羅,自唐進貢入天府”。直至清朝,1000多年間,蒙頂茶年年皆為貢品,奉獻皇室享用。

蒙頂茶,是蒙山所有名茶的總稱,蒙頂茶原來有很多花色品種,分為散茶和成型茶兩大類。散茶有雷鳴、霧種、雀舌、白毫;成型茶為龍團、鳳餅。後來主要生產散茶。現在主要有蒙頂甘露、黃芽和石花,以及萬春銀葉和玉葉長春。其中,黃芽和石花,屬黃茶類;甘露、萬春銀葉和玉葉長春屬烘青綠茶。

茶館。飲茶習俗,最早發源於四川一帶。四川舊時茶館最多。茶肆櫛比,依山傍水。客來隨意設座,泡茶一杯。碰上熟人同事,聊天談心,暢敘家常。四川人稱之為“擺龍門陣”。或者背靠竹榻,遙望碧雲蘭天,觀賞山光水色,別有一翻情趣。相傳,舊時中國最大的茶館在四川,四川最大茶館在成都,成都最大的茶館是當年的“華華茶廳”。

那個茶廳開設在東大街,內有三廳四院,一眼望去,好象深不可測。成都茶館之所以受人喜愛,其原因就在於成都茶館有茶、有座、有趣。所謂“有茶”,就是能讓茶客得到滿足。俗話說“茶好不如水好,水好不如器好”。因此,舊成都茶館的經營者在用水、備茶、軒茶具上是毫不含糊,頗具匠心的。

先說水。沏茶之水,《茶經》有言:泉水為上,河水次之,井水為下。成都無泉水,早年連自來水也沒有,幫一般茶館都掛有上書“河水香茶”的粉牌以示招徠。一般茶館都僱人用膠輪車載上大木扁桶去取河心水,為此,茶館自然又得備幾口沙缸以作過濾之用。

再說茶葉。成都人喜歡茉莉花茶,但茶館老闆不乏生意經,為了滿足南北來往的過路客,他們也備有其它各路名茶,把粉牌寫得滿鬧熱。有的考慮得法更細緻:夏天加備杭菊,解暑,清肝,明目;冬天加備沱茶,據說沱茶性溫熱,專供老年體虛者之需。

至於茶具,就是聞名遐邇的“蓋碗兒”。這套由蓋、碗、船組成的三件頭茶具,可算把喝茶的藝術推到了臻於妙境的高度。最妙處在於茶船的定型和茶蓋的巧思。有了它,茶碗不至於閉得太嚴,茶葉得以徐徐沁出,能隨意控制茶汗的溶解速度和茶水溫度,還可避免喝茶時茶葉入口。總之,很愜意。因此,有人說,看你是不是成都茶客,只須看你擺弄茶蓋的手法便能一目瞭然。

“有茶”還需“有座”,即令飲茶者坐得舒服。舊成都茶館對此很考究。椅子以四川盛產的楠竹為之。其椅腳的高矮、坐墊的軟硬、椅背、扶手的角度和寬窄均很注意。茶桌一般及膝高,恰與坐手的高度相宜,取飲甚便。如果說“有茶”、“有座”屬物的範疇,家裡也不難辦到,那麼“有趣”一項則非入茶館不可得了。因為一離開茶館內形形色色的人間眾生相,這“趣”便無從談起了。

舊成都一般市民的住處狹窄,有客來時,主人總是手一揮:“走,口子上吃茶!”客人也習以為常,欣然前往。茶館無形中又成了一般市民的會客室。

茶館又是群眾的“俱樂部”,最常見的是“打圍鼓”(川劇坐唱),舊時群眾業餘文化生活貧乏,“圍鼓”也聊以解饞。演唱者有業餘,也有專業。雖不化妝,不表演動作,僅僅各自執用一件樂器,如川鑼、川胡、板鼓、大鈸、馬鑼之類。一人唱一角,自吹打、自演唱,但它畢竟滿足了市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因此也很受歡迎。有”圍鼓“的茶館,生意格外好。

現在四川的茶館種類繁多。新茶館環境優美、裝置齊全,除了繼承傳統的服務專案外,還增添了冷飲、糕點等食品。新茶館的現代色彩較濃,人們不論白天或晚上,都可以邊喝茶邊看電視。新茶館收費雖然高些,但青年人喜歡光顧;城郊茶館有的設在河邊,有的設在樹蔭下,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是養鳥人愛去的地方。

泡上一杯茶,籠鳥掛在樹枝上,一邊喝茶一邊逗小鳥鳴叫,這也是一種享受的樂趣;棋園茶座是棋藝愛好者切磋棋藝的好地方,它的佈置另有一番風味,經常吸引外地客人或港澳臺胞前來喝茶、觀棋。所以,四川茶館既是休息的場所,又是聚會、洽談的地方,具有文化娛樂和社交等多種功能。

【成都巴蜀茶文化的歷史】 巴蜀茶文化

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成都巴蜀茶文化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成都巴蜀茶文化的歷史

  巴蜀產茶歷史悠久,並且在先秦時期就以地方特產的名義將茶作為貢品。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

  茶的飲用習俗起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古巴蜀一帶,明末清初顧炎武在《日知錄》中寫道:“自秦人取蜀後,始知有茗飲之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把俘虜遷到巴蜀,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傳播到巴蜀一帶,巴蜀的茶和飲茶的文化也向中原傳播。茶有不同的名稱,並且大多數來源於古巴蜀地區的方言,唐玄宗時官修《開元文字音義》,“茶”才正式定名。

  西漢時期王褒的《僮約》可以印證當時飲茶活動在巴蜀一帶非常盛行。王褒,漢宣帝時為諫議大夫,公元前59年,他從成都一個寡婦那裡買下家奴便了。《僮約》規定家奴便了應做的勞役,其中就包括“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由此可見,漢代四川一帶不僅已開始飲茶,而且出現了“武陽”一類買賣茶葉的市場。當時,成都不但已成為我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來看,很可能也已成為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我國茶葉生產和製作的重要中心。

  漢魏以後,巴蜀的茶業進一步發展,種茶和飲茶的範圍進一步擴大。西晉張載的《成都樓》詩中有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名句,說明茶在當時的地位,已居所有飲料之冠,而且茶的聲譽也越來越大,飲茶之風向全國各地蔓延。

  成都巴蜀茶文化的起源

  早在秦漢以前,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西漢時,茶是四川的特產,曾通過進貢傳到京城長安,原來我國古代四川東鄂西就是茶樹的發祥地,而這裡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領。在《史記·吳起傳》與《說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記載,這說明神農氏的部族發源在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山區,這正是今日大神農架的地域。在這樣一個植被茂盛,至今還盛產茶葉的環境裡,神農嘗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後來這些部族不斷北移或東徙,西北才成為華夏中心。

  到舜帝禪讓王位於大禹,氏族社會的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帶,前幾年己在該處王城崗發掘出夏代遺址遺物,大禹接位,並非一帆風順,當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導苕溪、餘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後又戰敗防風氏,逐漸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讓位於他。而“三苗”後裔不服,所以,《史記五帝本紀》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的記載。大禹治水在江南,史書也有根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上會稽、祭大禹”,司馬遷20歲時,也“登會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紹興留有大禹遺蹟。夏禹原讓位於“百蟲將軍”伯益,但為兒子夏啟奪權,啟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斷髮生王位之爭,到禹的第六代孫夏杼時政局統一,國力強盛,他曾率部南下尋根,至浙西、駐驊金斗山東南延巒妙峰一帶,故這一帶山稱之為杼山。當時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遺蹟。夏杼之後八代而衰,履癸(桀)為契滅,契建立先商世代。

  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也不難看出,氏族社會“三苗氏”生息之地,產茶歷代不衰,如南北朝時,《劉琨購茶書》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陸);《桐君錄》中提到酉陽(今湖北黃風東)、巴東(四川奉節);《荊州土地記》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產茶葉。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崍等地盛產茶。陸羽《茶經》中提茶葉品質不詳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見,《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應發生我國中原。即使從《王褒僮約》所記載的飲茶、賣茶的事實看來,我國漢代以前,川東鄂西地區生產和利用茶葉的事業已相當發達。人們不難設想從採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樹,從自給自用到“產、供、銷”的過程,需要多長年代。所以說巴蜀人發現利用栽培茶葉的歷史是悠久的。

四川茶文化

《神農本草》中曾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從此,茶便在民間流傳開來,茶的利用歷史與藥用植物一樣久遠,它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程序不斷演變、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四川,作為茶的原產地之一,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

一、關於茶文化的定義

茶文化是指以茶這一飲品為中心,折射出的與之有關的一切文化現象,包括茶的種植、研製、開發,茶具的生產、加工,特殊茶風俗的形成,以及與其它文化的現象相容而形成的各種藝術等。就此定義而看,茶文化包羅永珍,本文就將川茶、四川茶具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二、關於川茶

l、川茶歷史悠久,是我國茶的原產地之一。

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發現茶的國家,若追究我國茶業的根源恐怕就將追溯到四川。

李晉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記述到:"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於尚書……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周武王率領南方八國伐紂,是在公元前1066年,也就是說在三千多年前的巴蜀一帶就已經用茶作為貢品了,而在我國其它地方已沒有更早關於茶事活動的記述。而現在,多被人們認為是茶葉之鄉的蘇杭一帶,到了秦漢年間才有了關於發現野生茶樹的記錄,那麼在秦漢年間的四川對茶葉的栽種已非常廣泛成熟。據秦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記載:益州(四川的古稱)川穀山陵道旁皆為茶樹,一隻,兩尺,甚有兩人合抱者。由此可見,四川對茶的栽培和認識是早於現今茶業非常發達的江浙一帶。

就四川地區本身的地理條件來看,四川盆地周圍具有較廣闊的丘陵地帶,這裡氣候溼潤,降水豐富,丘陵的排水性較好,再加了土壤呈酸性,這些都是適宜茶樹生成的自然條件。由此可見,四川成為我國茶樹的原產地也是有據可依的。

2、川茶"小有名氣"

說到全國名茶,很多人想到的多半是杭川的龍井,安溪的鐵觀音,太湖的碧螺春……,事實上川茶也是頗有名氣的。80年代,全國品出的十大名茶中,四川的茉莉花茶榜上有名,而全國的名優茶,四川名茶也近40餘種,其中省外較為知名的有:峨眉毛峰、蒙頂甘露,青城雪芽,省內著名的還包括峨嵋竹葉青,蒙頂黃芽,邛崍文君茶,廣安松針,香山貢茶等。這些茶品在古代頗具名聲。

唐代白居易曾讚美川茶:琴裡知聞唯綠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李白詩曰:楊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

文同寫道:蜀中茶稱聖,蒙頂味獨尊。

由此可見,川茶的"名氣"在唐代就已流傳開來,並得到眾人的肯定。

三、關於"茶具"

1、四川出產的茶具中,不乏上等精品

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我國茶具造型優美、種類繁多,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飲茶者所親睞。由於製作材料不同而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幾大類,而就四川範圍來講主要出產的為瓷器茶具,主要有白瓷、青瓷和黑瓷三個類別。

白瓷:四川大邑生產的白瓷色白如玉,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稱。大邑生產的白瓷質薄光潤,白裡泛青,雅緻悅目,並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點彩裝飾,到了元代發展為青花瓷茶具,造型幽靚典雅,不僅得到國內人士的喜愛,還遠銷海外。四川大邑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安徽祁門並列為中國白瓷茶具的四大產地。

青瓷:四川青瓷以釉色青如玉而聞名,在古代四川青瓷"胎薄質堅、釉色飽滿、色澤靜穆",有粉肝、翠青、灰青等。陶瓷釉面有紋片,紋片開頭多樣,大小相間,此稱"文武片";也有細眼似的叫"魚子紋",類似冰裂狀的稱"北極碎",另外還有"蟹瓜紋"、"牛毛紋"令人目不暇接。這些別具風格的紋飾圖樣是由於釉面原料的收縮係數不同而產生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黑瓷:中國的黑瓷茶具以四川廣元和福建安的為上等。在宋代,鬥茶之風盛行,鬥茶者能根據經驗,認為黑瓷茶盞用以鬥茶最為適宜。北宋蔡襄《茶錄》中記載:"茶色白,宜黑盞,黑盞紺黑,紋如兔毫,其胎厚,煨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其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汲也。"從這段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黑瓷的一些獨特之處,四川廣元窖的黑瓷,在造型、瓷質、釉色和兔毫紋飾上與建安都不相上下。

2、四川的"土茶具"---蓋碗杯

"蓋碗杯"分為茶碗、茶蓋、茶托三部分,因而也稱"三件頭"。相傳為唐代四川節度使崔寧所發明,崔寧勤於政務,功於詩書,常常以茶會客。崔寧見使女送茶時,常因茶碗太燙而多有不便,於是他想出一個妙計,用蠟將茶碗固定在茶托上,這樣一來,茶碗裡的水就不會溢位,後來這種茶具在民間流傳開來而後全國仿造。對於這種茶具的託捧方法也有要領,左手託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蓋,在碗麵,碗沿上輕輕拔動,發出聲響,然後將茶蓋半沉入水中,由裡向外漫漫滑動,這時只見綠波翻湧,翠葉沉浮,幻影遊動。飲茶時將茶碗送到嘴邊,徐徐飲入,稍作停頓,茶水於舌邊,舌根迴盪,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聲,此時口中是暗香飄動,芬芳亂竄。行家們稱此招為"三吹三浪",蓋碗茶流傳於民間後,更豐富了其內涵,形成了特殊的茶語。茶蓋翻轉在茶沿旁,要求續水、加湯;茶蓋平放在碗旁,表示座位有人,立馬回來;茶蓋翻轉平放茶碗之上,表示要結帳走了。

自蓋碗茶的問世,"三件頭"迅速風糜全國,四川人對茶具的喜愛也逐漸由"陽春白雪"的高等茶具轉化為"下里巴人"的蓋碗杯,出現了雅俗共賞的局面。而飲茶的風俗也為更多人所接受,"茶館"在四川的數量也可謂是"甲天下"。

參考文獻:

〔1〕張世英等《成都掌故》---"天府風情""藝壇春秋"成都出版社1996年出版社

〔2〕陳世鬆《天下四川入》---"天府心態剖析"四川人民出版杜1999年出版

〔3〕俞永明《說茶飲茶》金盾出版社2000年出版

〔4〕周小丁《四川導遊詞》---"川茶與成都茶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四川成都歷史茶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四川成都茶 文化 近年來飛躍發展,那麼大家知道四川成都茶文化的發展特點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四川成都茶文化的特點,一起來看看。

四川成都茶文化的特點

  在成都的茶館裡,人們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長,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館的靈魂。過去泡茶館的 故事 我就不說了。現在茶館裡的內容和故事儘管沒有上個世紀那麼豐富,也還是很有味道的。正所謂“杯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小茶館大社會,這裡匯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來北往之風。茶館的社會屬性十分複雜,到此的人群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自有雅俗共賞之意。生意人在此可以談生意,退休者在此可以磨時光,朋友們到此可以敘舊情,戀人們到此可以訴情懷,家人們到此可以樂融融。

  成都茶文化最有特色的是茶博士,其實就是摻茶跑堂的。唐代《封氏聞見錄》:“茶罷,命奴子取錢三十文酬茶博士。”四川的茶倌摻茶技藝高超,還有許多絕活,前些天還有外地的幾個女子到成都打擂比武,據說打了個平手。他們擺茶船,放茶碗的動作一氣呵成,他們可以把裝滿開水,有一米長壺嘴的大銅壺玩的風車斗轉,他是先把壺嘴靠攏茶碗,然後猛地向上抽抬,一股滾水向直瀉而下的水柱衝到茶碗裡,再然後他伸手過來小拇指一翻就把你面前的茶碗蓋起了,那手法硬是叫絕。他們表演的花樣有什麼“蘇秦背月”“蛟龍探海”“飛天仙女”“童子拜觀音”。。。。。。,讓人眼花繚亂。技術高超的可以扭轉身子把開水注到距離壺嘴幾尺遠的汽水瓶裡,剛好灌滿,外面點滴不留,和古文裡那個賣油翁的技術不相上下;他們生活在茶館,接觸社會各階層,見聞廣博,知識面廣。城市裡的道路交通、新聞軼事他們都曉得,因此被茶客呼為“茶博士”。如今在全國各地打工的四川茶博士很多,不過他們靠的主要是一手摻茶技藝,而不是博學多識了。

  一般準備到茶館裡“泡”上半天一天的人物,都是喝二花、三花的老顧客,就是二級、花茶。因為花茶是老茶葉加上茉莉花熏製的,不但價格便宜,三五塊錢一碗,還經得起長時間的浸泡,你就是坐在那裡喝上一天,茶鋪也是笑臉侍候,你隨時可以大聲的吆喝“摻茶”……“來了,沒注意,先生對不起了”……普通花茶和綠茶一般都是用蓋碗茶來喝。茶蓋謂天,茶船謂地,茶杯喻人,茶水衝上,蓋子一蓋,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說多有講究。

  現在成都茶館的茶具也發展了,因為有一些要享受陽春白雪的老闆們到茶館談生意,要坐包間,喝幾十元一杯的高檔茶,而高階茶葉講究個美觀高雅,於是茶館裡就有了水晶玻璃杯子。點上一杯雀舌,那茶葉被水一衝,立刻厚厚地浮在水面上,好像一群要伸出頭的小魚苗,慢慢地它們又一個一個直立著沉下去,立在杯子底下一層,一看就是好茶。老闆們喝花茶要喝“碧潭飄雪”,玻璃杯子上面飄起一層白白的茉莉花,杯底鋪著一層嫩綠的茶葉,看著都爽心悅目,喝到嘴裡香純濃郁。還有近年發明的“青山綠水”,就是過去農民喝的野茶——苦丁茶的嫩葉製作的,如今成了高檔的飲料,也要用玻璃杯子承裝才有碧綠味道。我還聽說,有一個生意人,過去租寫字間辦公,每月幾千元的租金,後來他到茶館裡開了個雅間,在那裡接待客人,每天支付茶錢就行了,還有人伺候,你說這成都人精不精明?

  成都的茶館熱鬧,賣瓜子,賣花生,掏耳朵,擦皮鞋,舒筋骨,搓 麻將 ,打長牌,談生意,悶瞌睡,寫 文章 ,百業千行都對茶鋪情有獨鍾。四川人偏要擠到一起到茶館裡找感覺,所謂“鬧中取靜喝杯茶去,忙裡偷閒拿杆煙來。”成都人的消遙派頭可見一斑。

  四川成都茶文化的歷史

  巴蜀 飲茶 習俗源於先秦,是古老巴蜀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成都特有的矮桌竹椅和茶碗、茶蓋、茶船子的“三年頭”茶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茶館、茶肆在蜀中更是歷史悠久,遍佈巴蜀城鄉和街巷,極富特色,或隱於鬧市,或立於郊野,置身於其中,不但可以品茗養性,還可以聽評書、看圍鼓,充分體味巴蜀的風土人情。

  中國茶道從創始以來,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禪茶一味’這四個字足以形象地說明禪與茶的關係,坐禪和品茶是一個道理,都可以靜心修身。”四川省茶文化協會副祕書長、巴蜀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何長明說。四川的禪茶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考證蜀中禪茶與日本的茶道有著極深的淵源。

  “禪茶一味”是在宋代由郫縣人、成都昭覺寺住持圓悟克勤禪師提出的,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村田珠光正是在圓悟克勤的影響下,悟出“茶禪一味”的真諦,成為日本茶道精神。村田珠光因茶而悟道之後,他的老師一休禪師將圓悟克勤禪師手書的“禪茶一味”遺墨傳付與他。

  日本茶道中的“茶禮”,普遍的說法是來源於成都大慈寺的“無相禪茶之法”。當年,昭覺寺圓悟克勤禪師的、綿竹人五祖法演曾在成都大慈寺學習佛教經論及佛門禮儀,對大慈寺歷代相傳的茶禮也十分熟悉。他離開大慈寺到湖北省黃梅縣五祖山講禪,向同門師弟劉元甫談及大慈寺的茶禮,劉元甫以此寫了一本《茶道清規》,提出了“和、敬、清、寂”的飲茶理論。

  與禪茶相比,道茶偏重於長生保命、益壽延年之功果。陸羽在《茶經》中說:“茶生蜀山青城山丈人峰,為茶中上品。”相傳南朝著名的煉丹家陶弘景曾到青城山修過道,他在《雜錄》中說:“苦茶,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在《神農本草經》中又說:“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以此推斷,茶的飲用和藥用功效,青城道士們很早就已經掌握並運用。

  蒙頂山又稱作蒙山,是中國種茶業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山茶祖師吳理真開始在蒙頂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唐宋時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時期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因此,蒙頂山有著世界茶文化聖山之稱。

  蒙頂茶是四川蒙山各類名茶的總稱,主要品種有甘露、黃芽、石花、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五種傳統名茶及特級綠茶,各級烘青、炒青,各種茉莉花茶,沱茶,南路邊茶等,它們是貫穿我國茶史的名牌茶。據何長明介紹,甘露、黃芽、石花這三種茶,在蒙頂之外又有著其他的名字,分別是碧螺春、竹葉青和龍井。

  四川成都茶文化的起源

  早在秦漢以前,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西漢時,茶是四川的特產,曾通過進貢傳到京城長安,原來我國古代四川東鄂西就是茶樹的發祥地,而這裡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領。在《史記·吳起傳》與《說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記載,這說明神農氏的部族發源在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山區,這正是今日大神農架的地域。在這樣一個植被茂盛,至今還盛產茶葉的環境裡,神農嘗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後來這些部族不斷北移或東徙,西北才成為華夏中心。

  到舜帝禪讓王位於大禹,氏族社會的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帶,前幾年己在該處王城崗發掘出夏代遺址遺物,大禹接位,並非一帆風順,當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導苕溪、餘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後又戰敗防風氏,逐漸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讓位於他。而“三苗”後裔不服,所以,《史記五帝本紀》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的記載。大禹治水在江南,史書也有根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上會稽、祭大禹”,司馬遷20歲時,也“登會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紹興留有大禹遺蹟。夏禹原讓位於“百蟲將軍”伯益,但為兒子夏啟奪權,啟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斷髮生王位之爭,到禹的第六代孫夏杼時政局統一,國力強盛,他曾率部南下尋根,至浙西、駐驊金斗山東南延巒妙峰一帶,故這一帶山稱之為杼山。當時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遺蹟。夏杼之後八代而衰,履癸(桀)為契滅,契建立先商世代。

老成都蓋碗茶裡的茶文化

有人說,茶館是個小成都,成都是個大茶館。

成都素以茶館多、茶客多和喝茶耗時長而聞名,如今成都的生活節奏快了許多,但在公園裡、街頭巷尾仍然可以看見不少喝著蓋碗茶、擺著“龍門陣”的人們,神情怡然自得。當時代牽著整個社會一路狂奔向前發展時,卻有一些悠閒的生活習慣被這座城市保留了下來。

“蓋碗茶”,是成都最先發明並獨具特色。

所謂“蓋碗茶”,包括茶蓋、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稱蓋碗或三炮臺子。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相傳,蓋碗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間,由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在成都發明的。

崔寧與其女兒都特別喜愛喝茶,那時的茶杯沒有襯底非常燙手,於是崔寧的女兒就奇思妙想發明了木盤子來託茶杯。

但茶杯容易滑倒,她又設法用蠟將木盤環上一圈,使杯子固定,這便是最早的茶船。

基於興趣,她後來把茶船改用漆環來代替蠟環,人們稱讚不已。

到後來環底做得越來越新穎,形狀百態。

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就在四川成都地區誕生了。

茶船即茶托,用它端茶碗以免燙手。茶蓋可以使水保持溫度,還可以用蓋來撥動茶水,使茶香四溢,滾燙的水也涼得快一些。另外,茶客喝茶時從茶碗和茶蓋之間的縫隙下口,可以把茶葉撇開。其實,“蓋碗茶”還有更深層的寓意:把茶蓋比作天,茶船為地,茶杯喻人,把茶水一衝上,蓋子一蓋,便有了“天地人,精氣神”的意境。

蓋碗根據製作的原料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 白瓷蓋碗、汝窯蓋碗和青花瓷蓋碗。

白瓷蓋碗最實惠, 汝窯蓋碗更適合土豪,老闆們的佳選。蓋碗的結構雖然簡單,但是對做工的要求卻比較高。

因為蓋碗要做得嚴絲合縫,手繪要精美,做起來是比較難的。

使用蓋碗泡茶最大的優點是它適合泡任何種類的茶,不像玻璃杯只適合泡綠茶,其他茶都不適宜,而紫砂壺不宜泡綠茶。

記得魯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這樣寫道: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於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後,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可見,連魯迅先生也比較青睞於使用蓋碗泡茶。

老成都生活

成都茶館裡一般都是矮的茶桌和竹椅子,讓人可以坐得舒服些,但是又不像沙發或躺椅那麼會使人昏昏欲睡,而是讓你舒適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這樣,人們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長。 也有不少茶館有竹躺椅或藤躺椅,可以讓人更充分地放鬆休息。 人們靠著或躺著休息,多數都在擺龍門陣(談天)或稱作“衝殼子”(吹牛)。 正所謂“杯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小茶館大社會,這裡匯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來北往之風。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館的靈魂。難怪說成都的茶館“有座、有茶、有趣”。

茶館一天的生意也有閒忙之分,忙時稱“打湧堂”,閒時稱“吊堂”。茶葉叫作葉子,把茶葉放進茶碗叫做“抓”,每碗茶葉多的叫做“飽”,少的叫做“嗇”。本來是飲茶或喝茶卻叫做“吃茶”。把開水第一次衝進有茶葉的茶碗叫做“發葉子”或“泡茶”。開水溫度不夠,茶葉不沉底,一部份浮在水面上叫做“發不起”,諷為“浮舟葉子”。開水放置稍久,溫度已降低,叫做“疲”,或說“水疲了”。第二次向茶碗內衝進開水,叫做“摻”或“衝”。“一開”、“兩開”,是茶館裡常用的詞。如說:“才喝了一開”,指喝的時間短。喝了好幾開”,指時間長。這裡的“開”,是指每衝一次開水必須揭開一次茶蓋的竟思。“白”,是指摻過多次開水,茶已泡到沒有顏色,成了白水了。當茶多們說“茶已喝白了”,就是準備要走了。

//////////

有句老話:“北京衙門多,上海洋行多,廣州店鋪多,成都茶館多。”成都人愛上茶館。可以說,成都人是把“愛茶主義”理解為或者表現為了“愛茶館主義”。 據《成都通覽》載,清末成都街巷計516條,而茶館就有454家,幾乎達到了每條街巷都有茶館的地步。1935年,成都報載,成都共有茶館599家,每天茶客達12萬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萬大軍”,而當時全市人口還不到60萬。去掉不大可能進茶館的婦女兒童,茶客的比例無疑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

“杯裡乾坤大,茶中日月長”,小茶館大社會,這裡匯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來北往之風。有錢的闊佬,有名的大家,坐在露天茶館也絲毫無損他們的名聲。相反,這是一種美德,一種品得咖啡,喝得蓋碗小茶的平和與篤實。露天可以換成室內,竹椅可以換成藤椅,“三花”也可以換成“蒙頂”,但換不掉的是那種“散打”式的悠閒與自在,成都人有滋有味地過著自己幸福的茶水生活。

歡迎您來七子茶莊,與我們一起體驗成都式茶館樂趣~

七子茶莊—好茶喝健康

七子茶莊品茗地址

置信店

廣福店

海峽店

四川首趟茶葉專列開出國門,你對我國茶文化了解多少?

一、茶葉及茶文化的發展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和把茶作為飲品的國家,在世 界各國中,茶資源數我國最為豐富。茶葉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 很長的歷史。 

在我國古代西周時期茶葉用來做祭品的,到了春秋時代新 鮮的茶中是用來做菜食,發展到戰國時期茶中是用來給人治病 當藥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西漢茶葉就被人們當成主要 的商品之一。從三國到南北朝這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佛教 盛行,佛家通過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因此在那個時期各個寺 院都普遍種茶。佛教使得茶灶得到了飛速發展。到了唐代,茶 葉正式成為人們的飲品。 

二、茶文化的定義 

文化的定義可以從兩個範疇來說,一個是廣義上,另一個 是狹義上說。而茶文化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文化,同樣分為 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茶文化是指以茶為中心的精神文明 與物質文明的結合。是以茶這個物質為載體,折射出一定的精 神內容,是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和諧高度熔合的產物。廣義上的 茶文化內容主要體現在茶中的發展歷史、茶藝和茶道、飲茶習 谷、茶具、茶詩和茶畫等藝術表現形式。狹義的茶文化則專指 剔除茶這個物質載體外的精神文明這部分,也就是指茶在被使 用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文化和社會現象。 

三、國茶文化

1.茶文化的萌芽 

晉代、南北朝文人飲茶興趣大增,有些關於茶的詩詞出現, 茶這時不僅是一種自然物質,更賦予了文化精神的涵義,發揮 著一定的精神作用。 

2.茶文化的形成階段 

中唐時,陸羽《茶經》將茶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標 志著唐代茶文化的出現,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里程碑。中國茶 道精神第一次出現。 

3.茶文化的興盛時期 

到了宋代,我國茶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一定程度上 促進了我國茶葉文化的發展。宋太祖趙匡胤喜飲茶,他在在宮 廷中建立茶事機關,並且將宮廷飲茶按等級分類。這時候出現 了茶的禮儀制度,賜茶成為皇帝寵愛大臣,眷顧親屬的重要方 式。 

4.茶文化的普及階段 

明代茶葉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明代的文人雅士不少留有作品,比如唐伯虎作的《品茶圖》等。這時候 茶具也是各式各樣,千姿百態。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 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清朝時期茶中正式 作為出口的一種行業,這時候的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茶文化的資料

、概述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① 三國以前的茶文化啟蒙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以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晉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入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瘛⑸緇嶙饔謾?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幹百年來,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④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晚明時期,文士們對品飲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講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來,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後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於事物之中。張源首先在其《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他認為茶中有“內蘊之神”即“元神”,發抒於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裡,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觀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淳樸自然,質樸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張源的茶道追求茶湯之美、茶味之真,力求進入目視茶色、口嘗茶味、鼻聞茶香、耳聽茶濤、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張大復則此基礎上更進一層,他說:“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愛山水而不會其情,讀書而不得其意,學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訴我們的是,品茶不必斤斤於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諦,即通過飲茶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愉快,一種清心悅神、超凡脫俗的心境,以此達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潔的仙境,一種天、地、人融通一體的境界。這可以說是明人對中國茶道精神的發展與超越。到清朝時,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⑥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列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2、飲茶的發源時間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3、飲茶發源地點的考證

對這一點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樹的發源地的研究上來。關於茶樹的發源地,有這麼幾種說法:

1.西南:“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4、發明飲茶的方式

人類是怎樣發明飲茶習慣的?或者說茶是怎樣起源的?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始終是茶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因為做為任何一個茶學學者或茶學工作者,如果連“茶是怎樣來的”都不能解釋的話,那就太不夠了。而現在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有多種答案:

1.祭品: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百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5、茶樹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被稱為茶的祖國,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經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然而,同任何物種的起源一樣,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類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後,才為人們發現和利用。人類的用茶經驗,也是經過代代相傳,從區域性地區慢慢擴大開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漸見諸文字記載。

茶樹的起源問題,歷來爭論較多,隨著考證技術的發展和新發現,才逐漸達成共識,即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並確認中國西南地區,包括雲南、貴州、四川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由於地質變遷及人為栽培,茶樹開始由此普及全國,並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產地

茶樹起源於何時?必是遠遠早於有文字記載的3000多年前。歷史學家無從考證的問題,最後由植物學家解決了。他們按植物分類學方法來追根溯源,經一系列分析研究,認為茶樹起源至今已有6000萬年至7000萬年曆史了。

茶樹原產於中國,自古以來,一向為世界所公認。只是在1824年之後,印度發現有野生茶樹,國外學者中有人對中國是茶樹原產地提出異議,在國際學術界引發了爭論。這些持異議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樹為依據,同時認為中國沒有野生茶樹。其實中國在公元200年左右,《爾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樹,且現今的資料表明,全國有10個省區198處發現野生大茶樹,其中雲南的一株,樹齡已達1700年左右,僅是雲南省內樹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區,甚至野生茶樹群落大至數千畝。所以自古至今,我國已發現的野生大茶樹,時間之早,樹體之大,數量之多,分佈之廣,性狀之異,堪稱世界之最。此外,又經考證,印度發現的野生茶樹與從中國引入印度的茶樹同屬中國茶樹之變種。由此,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遂成定論。近幾十年來,茶學和植物學研究相結合,從樹種及地質變遷氣候變化等不同角度出發,對茶樹原產地作了更加細緻深入的分析和論證,進一步證明我國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主要論據,簡單地講,有三個方面:

1.從茶樹的自然分佈來看

目前所發現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餘種,而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且大部分分佈在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已發現的山茶屬有100多種,雲貴高原就有60多種,其中以茶樹種佔最重要的地位。從植物學的角度,許多屬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個地區集中,即表明該地區是這一植物區系的發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高度集中,說明了我國西南地區就是山茶屬植物的發源中心,當屬茶的發源地。

2.從地質變遷來看

西南地區群山起伏,河谷縱橫交錯,地形變化多端,以致形成許許多多的小地貌區和小氣候區,在低緯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導致氣候差異大,使原來生長在這裡的茶樹,慢慢分置在熱帶、帶和溫帶不同的氣候中,從而導致茶樹種內變異,發展成了熱帶型和帶型的大葉種和中葉種茶樹,以及溫帶的中葉種及小葉種茶樹。植物學家認為,某種物種變異最多的地方,就是該物種起源的中心地。我國西南三省,是我國茶樹變異最多、資源最豐富的地方,當是茶樹起源的中心地。

3.從茶樹的進化型別來看

茶樹在其系統發育的歷史長河中,總是趨於不斷進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樹比較集中的地區,當屬茶樹的原產地。我國西南三省及其毗鄰地區的野生大茶樹,具有原始茶樹的形態特徵和生化特性,也證明了我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

茶文化的發展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

神農時代是中華民族成長史中極為遠古的時期。茶葉的發現及開始應用應看作是整個神農部落時代的歷史活動。有關研究表明: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三國以前以及晉代、南北朝時期應屬於茶文化的啟蒙和萌芽階段。大量資料證實,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源產中心,更確切地說在雲南省,但茶文化的起點卻在四川,這是由於當時四川巴蜀的經濟、文化要比雲南發達。大約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經飲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人已用所產之茶作為“納貢”珍品;西漢初期(公元前53年),蒙頂山甘露寺普慧禪師(俗名吳理真)便開始人工種植茶樹。公元4世紀末以前,由於對茶葉的崇拜,巴蜀已出現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況。可以說我國的巴蜀地區是人類飲茶、種植茶最早的地方。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飲茶之風盛行。並且,這一時期飲茶開始進入文學和精神領域,中國最早的茶詩在這一時期出現,其代表是西晉杜育所作的《賦》。

到了唐代,中國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了較豐富的茶葉物質,茶葉生產、加工有了一定的規模:二是茶葉科學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茶事活動由實踐開始上升到理論;三是飲茶在精神領域有了較完美的體現,如提出茶道、茶禮、茶文化與中國的儒、禪、道哲學思想緊密結合;四是有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詩茶畫作品產生等;五是作為上層建築的茶政開始出現。

在這一時期,世界第一部茶葉、茶文化專著——《茶經》問世,它由唐代陸羽所著,成書於公元780年。《茶經》內容十分豐富,是一本茶葉百科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製茶學、分類學、生態學、數理學等;同時,還記載了唐代以前有關茶的不同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數理等書籍,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可以說到了鼎盛時期。因此,我們說:“茶興於唐、盛於宋。”在這一時期,茶葉產品開始由團茶發展為散茶,打破了團茶、餅茶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出現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茶區也大面積地進行了南移,使茶業上市提前一個月。這一歷史時期茶文化空前繁榮,宋徽宗趙佶帶頭在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論》一書。到元代、明代,中國傳統的製茶方法已基本具備,同時更多的文人置身於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話》、《陸羽烹茶圖》、《品茶圖》以及唐寅的《烹茶畫卷》和《事茗圖》等傳世作品誕生。

到了清代,中國茶文化發展更加深入,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館興起,並發展成為適合社會各階層所需的活動場所,它把茶與曲藝、詩會、戲劇和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館文化”,“客來敬茶”也已成為普通人家的禮儀美德。由於茶葉製作技術的發展,清代基本形成現今的六大茶類,除最初的綠茶之外,出現了白茶、黃茶、紅茶、黑茶、青茶(烏龍茶)。茶類的增多,泡茶技藝有別,又加上中國地域和民族的差異,使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綜觀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概括地說,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為茶的歷史文物、遺蹟、茶詩詞、茶書畫、茶歌舞、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精神形態表現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還有介於中間狀態的表現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禮規、茶習俗等屬制度文化範疇的內容。

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武夷山是中國著名的茶鄉,武夷茶在元代就曾作為貢品進獻朝廷。武夷山“大紅袍”製作技藝又被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目前國內茶葉類惟一獲此殊榮者。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介紹武夷茶文化的歷史

  “我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為言之,謂:“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為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為偽書,盡人皆知,不足為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為周公時作品,謬以為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為飲茶起始之證。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為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為茶苦”,為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日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群臣酒,率以七升為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為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為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為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為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說,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為怪異,號為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為蕭正德備茶,則一為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眾,故只能謂為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眾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為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為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不少人認為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武夷茶文化的茶藝程式

  焚香靜氣葉嘉酬賓

  活煮山泉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懸壺高衝

  春風拂面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遊山玩水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鑑賞三色

  喜聞幽香領略巖韻

  游龍戲水盡杯謝茶。

 

茶文化的內容有什麼

  茶文化分茶的自然科學和茶的人文科學兩方面,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與茶有關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內容,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內容:茶文化歷史淵源

  歷史淵源中國茶的發源地在中國中西部山區,唐代陸羽《茶經》雲:“茶者,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其巴山峽川(現今重慶西和湖北西,正是當今之神農架地區)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故茶的發源地在中國是無可爭議的。在英國,有人說飲茶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事實是這樣的: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茶樹,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這些茶樹種其實是印度人從中國偷過去種植的——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製茶。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哪裡有茶樹,哪裡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始於唐朝,興於宋代,中國茶文化糅合了中國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我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為代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地區為代表),茶區(以華南地區為代表)。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古茶樹。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 ,其中也包含甘肅 、湖南,湖北的一些地區。

  茶的傳播在中國唐朝達到鼎盛,最聞名的日本茶道起源與中國。日本的飲茶風尚,一直可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的奈良時代,由中國唐代的鑑真和尚及日本的留學僧最澄法師帶入日本,很快在日本的上層社會流傳。

  十五世紀初,名僧村田珠光(1423-1502)採用“茶寄合”的大眾化形式。吸收“茶數寄”的品茶論證和鑑賞茶具的內容,結合佛教莊嚴肅穆的儀式。創立了茶道藝術。提倡茶禪合一,旨在清心。以後由禪門逐漸普及民間,形成20多個流派。如內流、樂流、細流、織部流、南聲流、宗偏流、鬆尾流、石洲流等,十六世紀後期豐臣秀吉時代的茶道高僧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創立了最大眾化的“一派茶道”又稱“千家茶道”後來,千利休子孫分三支,又稱“三千家”。“一派茶道”在日本流傳最廣,影響最深。千利休也被日本人尊為茶道宗匠。

  茶文化的內容:茶文化的發展簡史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茶樹的國家。遠古時期,老百姓就已發現和利用茶樹,如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公元前1122-1116年,我國巴蜀就有以茶葉為"貢品"的記載。

  漢宣帝年間 (公元前57年-54年) 蜀人王褒所著 <<僮約>> ,內有"武陽實茶"及"烹茶器具"之句,武陽即今四川省彭山縣,說明在秦漢時期,四川產茶已初具規模,製茶方面也有改進,茶葉具有色.香.味的特色,並被用於多種用途,如藥用,喪用,祭祀用,食用,或為上層社會的奢侈品;像武陽那樣的茶葉集散市已經形成了。

  春秋戰國後期及西漢初年,我國曆史上曾發生幾次大規模戰爭,人口大遷徙,特別在秦統一四川后,促進了四川和其它各地的貨物交換和經濟交流,四川的茶樹栽培,製作技術及飲用習俗,開始向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陜西.河南等地傳播,陜西. 河南成為我國最古老的北方茶區之一.其後沿長江逐漸向長江中.下游推移,再次傳播到南方各省.據史料載,漢王至江蘇宜興茗嶺"課童藝茶"漢羨實茶",漢朝名士葛玄在浙江天山設"植茶之圃",說明漢代四川的茶樹已傳播到江蘇.浙江一帶了。江南初次飲茶的紀錄始於三國,在<<吳志. 曜傳中,曾敘述孫皓以茶代酒 客的故事。

  兩晉.南北朝(265-587年),茶產漸多,鄭羽飲茶的記載也多見於史冊.及至晉後,茶葉的商品化已到了相當程度,茶葉產量也有增加,部再視為珍貴的奢侈品了.茶葉成為商品以後,為求得高價出售,乃從事精工採製,以提高質量.南北朝初期,以上等茶作為貢品 ,再南朝宋山謙之所著的<<吳興記>>中,載有:"浙江烏程縣(即今吳興縣)西二十里,有溫山,所產之茶,轉作進貢支用."漢代,佛教自西域傳入我國,到了南北朝時更為盛行.佛教提倡座禪,飲茶可以鎮定精神,夜裡飲茶可以驅睡,茶葉又和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茶之聲譽,逐馳名於世.因此一些名山大川僧道寺院所在山地和封建莊園都開始種植茶樹.我國許多名茶,相當一部份是佛教和道教勝地最初種植的,如四川蒙頂.廬山雲霧.黃山毛峰.以及天台華頂.雁蕩毛峰.天日雲霧.天目雲霧.天目青頂.徑山茶.龍井茶等,都是在名山大川的寺院附近出產,從這方面看,佛教和道教信徒們對茶的栽種,採製.傳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南北朝以後,所謂士大夫支流,逃避現實,終日清淡,品茶賦詩,茶葉消費更大,茶在江南成為一種"比屋皆飲"和"坐席竟下飲"的普通飲料,這說明在江南客來早已成為一種禮節。

  唐朝一統天下,修文息武,重視農作,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由於國內太平,社會安定,隨著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茶葉的生產和貿易也迅速興盛起來了,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個高峰,飲茶的人遍及全國,有的地方,戶戶飲茶已成習俗.茶葉產地分佈長江.珠江流域和陜西.河南等十四個區的許多州郡,當時以武夷山茶採製而成的蒸青團茶,極負盛名.中唐以後,全國有七十多州產茶,轄三百四十多縣,分佈在現今的十四個省.市.自治區.兩宋的茶葉生產,在唐朝至五代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全國茶葉產區又有所擴大,各地精製的名茶繁多,茶葉產量也有增加。

  元朝,茶葉生產有了更大的發展,至元朝中期,老百姓做茶技術不斷提高,講究製茶功夫,有些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茗茶,當時視為珍品,在南方極受歡迎.元時在茶葉生產上的另一成就,是用機械來製茶葉,據王楨記載,當時有些地區採用了水轉連磨,即利用水力帶動茶磨和椎具碎茶,顯然較宋朝的碾茶又前進了一步。

  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廢止過去某些弊制,在茶業上立詔置貢奉龍團,這一措施對製茶技藝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明代是我國古代製茶發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一個重要時代,它為現代製茶工藝的發展奠立良好基礎.明代製茶的發展,首先反映在茶葉製作技術上的進步,元朝茗茶殺青是用蒸青,明茶揉捻只是"略揉"而已.至明朝一般都改為炒青,少數地方採用了晒青,並開始注意到茶葉的外型美觀,把茶揉成條索.所以後來一般飲茶就不再煎煮,而逐漸改為泡茶了。

  清末,中國茶葉生產已相當的發達,全中國共有十六省(區).六百多個縣(市)產茶,面積為1500多方畝,居世界產茶國首位,佔世界茶園面積的44%,產量已超過800萬擔,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總產量的17%.1984年全國出口茶葉280多萬擔,約佔世界茶出口總量的16%.江南栽茶更加普遍.據資料記載,1880年,中國出口茶葉達254萬擔,1886年最高達到268萬擔,這是當時中國茶葉出口最好的記載。

茶的文化

百度一下,你要的資料都有~~~~~~~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巴蜀常被稱為中國茶業和茶文化的搖籃。六朝以前的茶史資料表明,中國的茶業最初興起於巴蜀。茶葉文化的形成,與巴蜀地區早期的、風俗及茶葉飲用有著密切的關係。

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裡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為如此,神農才成為農之神。

西周時期: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標籤: 四川 歷史 茶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x81m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