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日本茶道文化歷史

日本茶道文化歷史

日本茶道文化歷史

日本茶道(茶の湯,茶道)是一種日本傳統藝術,涉及煮茶、品嚐,同時也涉及園林藝術、瓷器、繪畫、書法等方面。茶道是一種精神修養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社交的場所。茶道的創始人是千利休,他的創造和發展使茶道成為了一種日本獨特的文化。

茶道起源於茶的入口之地中國。在唐代,茶在日本被認為是一種藥物,具有減輕疲勞和促進消化的作用。從唐代開始,日本向唐朝學習茶的製作方法。平安時期(794年-1185年),茶被視為一種流行的飲料,而且已經被作為儀式用飲了。

茶道在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達到了頂峰。茶道成為日本貴族社會中一種儀式性獨特的文化,以茶道禮(茶事文化)見長。在這個時期,室町幕府的貴族和武將們把茶道作為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

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茶道成為了一種普及性的文化,不再是隻在貴族階層中流行,一般百姓也能參與茶道活動。這期間,茶道藝術和傳統不斷完善和繼承。茶器和茶席的準備越來越講究,同時,關於茶道的書籍也得以發展。

現代的茶道在兩個世紀以前開始發展,現在,茶道已經成為了日本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茶道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煮茶和品嚐茶來感受和體驗日本傳統文化中的品味。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本茶道的歷史

  日本茶道從中國傳播過去,而這個傳播途徑一般認為是通過佛教人士傳播的。茶道的發展也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歷史,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歷史

  村田珠光的草菴流茶興起(室町時代)

  日本茶道歷史上半部分,講清了茶是如何被傳入日本,又如何開始變得有日本味的。但為什麼茶道對於奠定日本文化道德觀、審美觀、價值觀等等具有重大影響呢?來,喝口茶休息一下,茶道發展的要從日本戰國時代一些你一定知道名人說起。

  前面說的茶道,主要還是遵循著中國傳來的禮法,而開始成為富有日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要從茶道“開山始祖”村田珠光說起。

  村田珠光曾經是一名奈良名寺的僧侶,也是一名茶人,他的茶道稱之為草菴茶。為了更貼近日本人的風土,珠光建立了像是一般鄉間農家風格的有別於書院茶的茶室模式,質樸簡素但是對於民眾而言卻是相當有親切感的茶室,這種茶室風格後來被稱為草菴。這時茶道已經從貴族文化逐漸與平民生活融合,更注重精神的茶道。

  珠光扮演了開創者的角色。他喜愛幽靜、樸質、古拙的“侘“的氣氛,所有他的茶道也稱之為“侘茶”、雖然不知道這與他學習佛法與禪理是否有直接關聯,但曾有此一說,身有為僧侶的珠光是為了改革茶道而學習佛法的。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故事是,珠光曾在大德寺與名僧一休宗純(大家可能更熟悉的是那個機智的一休和尚吧)學習禪並受到他的啟發,更接受了一休和尚授予的證明其已經開悟的圓悟禪師的墨跡。那珠光到底悟到了什麼呢?他原來發型了原來“禪理也在茶道中”

  茶道中有禪理?好像很玄吧?其實珠光主張茶道也該像日常生活道理一樣:客人來了,需要誠心準備一服茶,而客人也要真心的感謝,是自然而然就該如此的事,沒有多餘的思考與心機,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其他什麼。所以,珠光以崇尚人心來制定茶道程式的作法,更重視精神層面的意義。珠光對茶道的改變,還包括了“人身平等”的概念。茶道可說是透過茶,將人心連在一起的一種方式。在茶室中,主客平等,相互尊重。因為不管是誰都是佛祖面前的眾生。彼此平等,懷著相互感激的心,接受彼此的真心。因此珠光將茶室標準規定作四貼半,在小空間中,人們彼此促膝交流。這樣小坪數的草菴,也稱作“數寄屋”。

  珠光還將圓悟禪師的墨跡掛在茶室中最重要的位置“床之間”到訪的客人需要對其行禮。以往茶室多半放的是佛像或是中國來的花鳥或是山水畫作。唐物雖然珍貴,但在珠光之後,有德禪師的墨跡也開始被使用在茶室中的掛軸上。

  珠光領悟出茶道中也有禪理存在,提出了“禪茶一味”的觀念,他的弟子們或多或少也都學習參禪,禪意與精神在茶道中越來越重要。關於草菴茶還有一種說法,(山東文化時代的“同仁齋”是依照珠光的建議建立的)當時珠光向整理“東山御物”的天才藝術家能阿彌學習中國器物的鑑賞與插花,受到能阿彌的賞識而被推薦稱為足利義政的茶道師範。

  在這一時期,珠光將茶道的風格從形式化轉為精神化,也將古拙、質樸與幽靜的“侘寂”精神帶入茶道中。他制定了以人為本的茶道程式,為日本茶道奠定了基礎,可以說他就是茶道的開山始祖!而到了室町時代的晚期,有文載,當時已有流動性的攤販在人潮聚集的街邊或者廟前就地提供茶飲,因為價格便宜,號稱“一服一錢”。可見當時飲茶文化已經普及於民間大眾。

  武野紹鷗的侘茶(室町時代後期—安土桃山時代)

  現在在日本體驗茶道,除了觀賞裝飾掛軸的床之間與美麗的和果子,整體氣氛的沉謐與放鬆所帶給人的精神享受,應該是許多人對茶道之美的共同感受。

  原來,日本許多文化都還是建築在中國文化的基礎上,但自平安時代起,假名的使用逐漸興起,日式美學由文學開始自成一格,在屬於日本純粹的精神文化上,如同中國有詩詞歌賦,日本則有和歌。和歌源於奈良時代,隨著時間演變,“短歌”的和歌形式逐漸成為主流。和歌的創造稱之為“歌道”,而創作和歌的人則是歌人。和歌早在奈良時代便存在於日本文學之中,而武野紹鷗除了是一個茶道的名人外,也是一位歌人。若一首和歌的上下句由不同歌人創作,則稱為“連歌”。在和歌中,歌人詠了許多日本人的情懷,在寄物慾情的文詞中,展現了日本文化中獨有的細緻與美感,包含了對自然的歌詠,對“侘”和“寂”的文字呈現等。

  武野紹鷗對美的意識顯現不僅表現在和歌中,也表現在他開始選擇用日本自產的器物做為茶具。他也從生活中尋找素材,製作茶具。至此,日本茶道由物質轉為精神性的概念更趨明確。

  “茶聖”千利休,茶道的大成

  武野紹鷗將和歌裡的侘寂精神帶入茶道後,使得珠光傳下的草菴茶的精神層面與日本文學有了更深的交集。他的弟子千利休,傳承了侘茶的精神,更以獨特的美感和茶道精神制訂了許多茶道的規則、茶道精神的核心概念、茶具的選用標準規則等等,後人尊稱他為“茶聖”。

  還記得珠光所創的草菴茶與數寄屋吧!草菴茶所帶給人的氛圍,那種質樸、簡約中突顯出來的美感也就是“侘”。那並不是說粗糙與不完美是美麗的,而是在不精緻的情況下,突顯出本質的美。更進一步透過不同的搭配將美好以些許的不完美襯托出來。

  太抽象嗎?簡單來說,就是把很美麗的畫,用簡單的畫框來搭配,來突顯出畫作的美,同時也不會使整個畫面成為美的相爭,而使人感覺畫作更美。

  茶聖的事蹟與逸說,自是不勝列舉,此處先暫且按下不說。但傳承珠光侘茶的千利休,先後擔任過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茶頭,憑藉著獨有的美感修養與茶道智慧,成為豐臣秀吉在推廣茶道與謀略上的重要人物。當時的千利休雖深得豐臣秀吉的喜愛,但其崇尚質樸的“侘茶”卻與豐臣秀吉喜好奢華排場的性格相差甚遠。在這樣的歧異下,兩人的理念越來越背道而馳,在幾次衝撞摩擦下,兩人關係日漸惡化,為日後千利休受命切腹埋下了種子。 雖然千利休就這樣死去了,但他在世時對於茶道的貢獻卻影響了現在日本文化的許多方面。他將珠光原本制訂的數寄屋與茶室的建立、茶具的製作、茶花的選用、茶室外庭園的佈置、茶室內的掛軸使用與鑑賞等,更進一步的貫徹。當時一般人的價值觀仍是以“唐物(由中國或朝鮮傳入日本國內的茶道具器皿)”為貴。據說千利休被認為擁有當時第一的美感,他不落入“中國或朝鮮傳來的唐物才是珍貴”的窠臼中,以簡樸為宗旨,完成了重視“侘”精神的“侘茶”。他發掘了許多原不被作為茶道使用的物品來做茶道具。例如他將原來用作裝種子的“種壺”配上大小相合的塗蓋(水指上的漆器蓋子)來作為水指(盛裝冷水的茶道具)。或是從日本國產的茶道具(稱之為和物)中挑選出合乎自己眼光的物品來收藏,並以這些“和物”來舉行茶事、茶會。為了找到後來的樂茶碗。從此開始,他發掘了許多日本國產製品來做為茶道具,影響了當時許多工藝的發展。可以說,千利休認同的器物,在當時便是公認的美。

  在此之外,千利休既重視茶道里的禪與侘,同時也重視以人為本的“和”的精神。對於千利休來說,茶道只是盡心準備一服美味的茶:

  “茶道的精髓就在於煮水、點茶並享用美味的茶湯,此外並無其他”在《利休百首》中也有這樣的和歌,表達了千利休對茶道的感受與想法。而美味的茶的標準為何?就是令品嚐的人感到心滿意足。

  時至今日,千利休所尊崇的“侘”的美學,深入影響繪畫、庭園、建築、陶器、詩歌、工藝等領域。而日本茶道將吸收的中國茶文化進行內化後有了下列幾項特質:崇尚自然、重視禮節、善於應用、精益求精,它們在眾人的傳承整合後,淬鍊成今日的茶道。正如岡倉天心在《茶之書》中所說:”我們(日本人)的風俗、習慣、衣食住行、瓷器、漆器、繪畫,乃至我們的文字,全部蒙受了茶道的影響。”

  大名茶道(安土桃山—江戶時代)

  千利休在安土桃山時代的活躍,為茶道的發展開啟了輝煌的一頁。但並不是每個茶人都能如千利休一般得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在這個時期,茶道的學習者有許多是各領地的大名(泛指擁有許多部下與家臣的有權武將)與武士。其中千利休有七名各自有所成就的弟子,一般被稱之為“利休七哲”,多為當時的大名。當千利休接受豐臣秀吉賜死後,弟子細川三齋(後稱三齋流)繼承千利休的精神,而古田織部(後稱織部流)在茶道中加入自己的創意,繼續發展茶道。他創造出許多獨到的茶具(如知名的織部燒)、茶室或是露地(茶室外的茶庭)的改造。“利休七哲”多為戰國時代的大名,由此發展下去的茶道稱為“大名茶道”。

  而大名茶道中“遠洲流的小堀遠州曾經是古田織部的弟子,同時也是一名傑出的建築家與造園家。現在京都的賞櫻名地桂離宮與大德寺便是他的著名作品。另外還有“石州流”的片桐石州,他繼小崛遠州後稱為德川四代將軍家綱的茶道師傅,也與千利休一樣,重視淡泊閒靜的茶道精神。

  三千家成立(江戶時代至今)

  千利休過世後,千家子孫為躲避豐臣秀吉的追殺而逃往外地,千利休的繼子少庵在逃亡後被獲准回到京都繼承千家。但因不想與父親一樣過著伴君如伴虎的日子,決定絕不出仕,並很早就將千家交與兒子千宗旦,自己只擔任輔佐角色。千宗旦自小受千利休的喜愛,同樣崇尚“侘茶”的精神,喜愛淡泊的生活。千宗旦也拒絕擔任將軍或大名茶道老師,因甘於過不富裕且平淡的生活,因而又有“乞食宗旦”的別名。這裡的乞食可不是因為他曾經有過乞討之事,而是表示生活極度簡樸。因為他後來成為僧侶並寄宿於大德寺修行,將許多佛教中的禪思融入茶道中,使“禪茶一味”進一步發展。

  其子孫依照各自的志向,次男與祖父、父親不同,成為大名四國高鬆藩鬆平家的茶道頭,但後來辭官回京,在武者小路一帶落腳,並蓋了一茶室“官休庵”,後稱“武者小路官休庵”。

  宗旦將千利休傳下來的“不審庵”傳給三子宗左後,就是今日的表千家。而千宗旦在自己設立的今日庵,傳承至今日,就是裡千家。不審庵、今日庵和官修庵統稱三千家。千利休的許多其他優秀弟子也繼承了他的茶道,各自在不同的地方成長起來。到了江戶時代,德川將軍崇尚朱子學與儒學,將日本從戰爭時代帶入到民生富裕的江戶時代,此時許多茶道名人與茶人紛紛開始向富裕起來的商人與民眾傳授茶道。至此,茶道進入了新的一頁,朝民間普及。但當時因為許多人跟隨者德川家搬遷到了江戶(現在東京一帶),一些學習過茶道的人也開始在那裡授課。為了維持教學的正確與正統性,便開始了“家元”制度。在一些其他日本傳統技能的門派中,也都可見“家元”這個角色。簡單來說,家元等同於一個掌門人的位置,而且是屬於世襲制的。一個流派的教學內容、方向、發展等等都是由家元來做領導的,避免了不掙錢與不正統的教學。而學習者希望教授茶道的話,也必須修習至一定程度,並獲得允許資格,方可在外教學。也許有人對這種制度有所微詞,但是家元制度的訂立,卻為後來希望學習的人保留了一個正規的學習渠道,同時也保證了教學的質量。

  明治時代,女性茶道學習者日增

  在明治維新後茶會與茶室多是實業家茶道愛好者所喜愛舉辦的。明治時代之前,女子至多隻是接受茶道教育。但明治時代之後,首度在教育課程中設立了點茶課程。到了明治二十年,各地的女紙學校也紛紛開始設立點茶課程,從此之後,茶道開始被認為是女紙必備的教養課程。其中裡千家的第十一代家元玄玄齋的長女到女子學校親授茶道課程,將茶道的禮節與待人處事的心性,親身傳遞。茶道到了現在,便不再像戰國或江戶時代那樣是以男人為主的修習了。到了明治時代,有感於日漸西化的社會,在日本主辦萬國博覽會時,裡千家第十一代家元玄玄齋創立的“立禮”,便是符合西化的桌椅式點前,讓不習慣跪坐的外國人也可以欣賞並體驗茶道的美好之處。

  日本茶道的起源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但茶葉的傳入則是由遣唐使來完成的。日本古代沒有原生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自從奈良時代的遣唐使們把茶葉帶回日本之後,茶這種飲料就在日本生根發芽了。相傳在800多年前的中國宋代,日本的榮西禪師兩次來到浙江,將中國的飲茶文化帶到了日本,從而發展形成了日本茶道。與中國的茶文化歷史相比,日本茶道的歷史算不上悠久。

  日本茶道學界一般認為日本的茶最早是由傳教大師最澄和尚於9世紀初由中國帶入日本,後傳說其將帶回的茶種子種植於近江阪本的日吉神社,從而形成了後來的日吉茶園。據日本著名史書《類聚國史》記載,弘仁六年(815年)四月,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滋賀韓崎時曾接受了永忠和尚進奉的煎茶,茶這才開始見於日本正史。其後的三百餘年間飲茶卻從曇花一現之後又在日本悄然泯滅了。直到1191年榮西和尚從中國學成回國時再次將茶種子帶回日本,並且種植於筑前國背振山,1207年明惠上人受榮西和尚所贈之茶種子,又將其種植在(木母)尾高山寺內,飲場習俗才逐漸在僧人中間流行開來。1214 年,將軍源實朝因醉酒引起頭痛,久治不愈,最後喝了榮西和尚進獻的茶後才擺脫了病痛。榮西和尚還向將軍進獻了自己所著的《吃茶養生記》一書,藉機宣揚茶德和飲茶的好處,從此茶在士大夫及武士階層普及。 日本茶道產生之前的日本茶文化稱為日本茶道前史。而真正意義上的日本茶道產生是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葉才由村田珠光、千利休等人完成的。村田珠光既是一位僧人,也是給日本茶道注入思想的第一人,因此被稱為日本茶道的始祖。其後的武野紹鷗、千利休等人又逐步制定了更為詳細、系統的規範。千利休被奉為茶道的集大成者。

  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階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侷限在皇室的周圍,內容與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自鎌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日本茶文化

日本茶文化

  導語: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下面為大家帶來日本茶文化,快來看看吧。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稱“本席”﹑“茶席”,為舉行茶道的場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蘆草編成。茶室面積一般以置放四疊半“榻榻米”為度,約9-10平方米。小巧雅緻,結構緊湊,以便於賓主傾心交談。茶室分為床間﹑客﹑點前﹑爐踏達等專門區域。室內設定壁龕﹑地爐和各式木窗,一側布“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床間掛名人字畫,其旁懸竹製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種視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於中國功夫茶具。其基本茶具與潮州功夫茶具一樣也分四大件:涼爐,煮水用的風爐;茶釜,煮水用的鐵製的有蓋大缽;湯瓶,泡茶用的帶柄有嘴罐,稱“急須”;茶碗,盛茶湯用的瓷碗。

  另外,還有研磨茶葉的“茶磨”﹑夾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籃”;清潔茶具用的“水翻”;裝香用的“香盒”;沏茶時用於攪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製“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葉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鳥羽毛製成﹑用於拂塵的“羽帚”;盛炭的“炭鬥”;盛爐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還有“和物”(日本)與唐物(中國)﹑高麗物(朝鮮)之區別。

  品茗飲茶,自古講究器具使用。小巧精緻的茶具賞心悅目,自然不必多說,而使用大茶具也別有一番情趣。雖說北京曾出過著名的大碗茶,可要是和日本的大碗茶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種大碗茶產自奈良市西北著名的西大寺。那裡每年4月和10月的第二個週末,都會舉行“大茶盛式”活動。日語中“盛”是“器具”之意,“大茶盛”就是大茶碗的意思。這種大茶碗也真夠大的,高21釐米,直徑為36釐米,周長107釐米,重達7公斤,堪稱茶具中的巨無霸。

  喝大碗茶要兩邊人幫忙。

  源自700多年前的施捨

  為何要使用如此巨大的茶碗喝茶呢?據說在1239年,西大寺的高僧向寺院內的菩薩獻茶後,為保佑“玉體安穩,萬民豐樂”,將剩下的供茶施捨給聚集在寺中的信徒們飲用。當時,茶葉大多從中國進口,是高階奢侈品,只有貴族和僧侶間才流行飲茶,而日本民間,茶是被當成包治百病的藥物使用的。

  施茶給眾人飲用時,因沒有足夠的茶具,就用一個大水盆盛滿茶水,一人一口,一直傳遞著喝下去。這樣的做法在信徒中受到好評,西大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後來,這種發放茶水給參拜寺廟的信徒喝的傳統就流傳下來,直到今天。西大寺使用的茶具依然保持著當年的模樣,成了日本獨一無二的大茶碗。

  長老在煎茶

  喝大碗茶戰戰兢兢

  現在,飲茶已成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但很多人仍然相信寺院的茶水能祛病除邪。西大寺每年春秋舉行的“大茶盛式”都人滿為患,儘管門票4000日元一張,還是極難買到。儀式本身與其說是分發茶水,更像是宗教儀式表演。參加者被帶到鋪著榻榻米的日式房間,跪坐在上等待。寺院長老在眾僧侶簇擁下,神態莊嚴地緩緩踱進屋,開始講述大茶碗的來龍去脈。聽者正襟危坐,說者話音朗朗。然後,長老在眾人注視下煎煮茶水。茶有兩種,一種是煎茶,即把茶葉投入開水直接煎熬;還有一種是日本特有的抹茶,先把烘乾的茶葉粉碎,然後加入開水攪拌成糊狀。喝茶時5人一組,分得一個大茶碗。長老用長長的'茶勺象徵性地向碗裡注入茶水後就可飲用了。

  由於茶碗又大又重,一個人單獨喝茶實在困難,需要兩邊的人協助才能捧起茶碗。喝茶時,頭幾乎要全部埋進碗中,從正面看,根本就瞧不見喝茶人的臉。由於緊張,不少人喝大碗茶時戰戰兢兢。據說,每年都有人把茶碗滑落,被大碗茶搞得狼狽不堪。

  日本茶文化

  日本跟我國一樣都是亞洲國家,而且日本與我國的淵源甚深,日本以前的名字叫倭國,日本的很多文化和技術都是從我國流傳過去的,如日本的紡織技術、造船技術、金工技術、文字,醫術、天文曆法、儒家思想、茶文化等。

  日本的茶道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但是日本茶文化是源於中國的,早在唐朝時日本僧人最澄將茶種帶到了京都比睿山;後來南宋時期日本僧人榮西也在天台山研習佛法並修學茶藝,寫成了著名的《吃茶養生記》,而後茶這種飲料就在日本生根發芽了。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發展,可分為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在隋唐,中國茶文化入“經”成“道”,有多批日僧前來留學,給日本帶回了中國的佛與茶,始展日本茶文化“東方第一枝”。

  第二階段在兩宋,中國禪茶文化日漸成熟繁盛,此時,“取經”的日僧絡繹不絕,名僧容西兩次入宋,居留中國達二十四年之久,帶回了禪味濃烈的中國茶道,並將圓悟禪師的《碧巖錄》和“茶禪一味”的墨寶帶回日本,自己又撰著《吃茶養生記》,由此成為日本佛教臨濟宗的祖師和日本茶道的先驅者。

  第三階段在明清,在中國禪宗教義和“禪茶一味”的理念刺激和引導下,一種以嶄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現的茶道——草菴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開了輝煌的一頁,先驅者便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珠光曾跟隨一休大師參禪,經過艱苦的,最終成為一休大師的弟子,並從大師那裡得到了圓悟克勤的的墨跡。珠光將之運用於茶道,開拓出了日本茶道茶禪結合的新境界,這便是“墨跡開山”典故的由來。圓悟克勤的墨跡成了禪茶結合的最初標誌,也是日本茶道界的最高寶物,人們走進茶室,都要在墨跡前跪下行禮,以示對圓悟的敬意。由此,珠光被確立為日本茶道的開山,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後來千利休繼承茶道,而後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原則,併成為融宗教、哲學、倫理、美學為一體的文化藝術活動。

;

日本人的茶道歷史起源

  茶起源於中國並引進到了日本,在漸次形成日本茶道的過程中,中國人的飲茶方式乃至情趣被逐步消除掉了。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人的茶道歷史起源,一起來看看。

  日本人的茶道歷史

  日本茶道的源流,應上溯至8世紀上半葉。那時日本從中國引進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國貴族書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經過四五個世紀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紀,千利休提倡茶道應以“無中萬般有”、“一即是多”的禪宗思想為根底,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追求至簡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書院式的茶道,發展為草菴式的茶道,從茶室建築、裝飾和擺設,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樣式和吃茶禮儀,進一步融入禪的簡素清寂的精神,俗稱“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禪一昧”的說法,茶道也因此成為精神和交際禮法之道。

  日本茶道之女性的茶道

  女子教育和茶道要了解當今茶道為什麼會友如此巨大的女性擁戶群 ,還的追溯到明治時代,在明治時代以前,茶道是男性的專屬,女子學教的茶道教育。

  明治八年一月,36歲的跡見花蹊在東京神田中猿 樂町設立了跡見女子學校,並在學校教學科目中設點茶一項,這是學校茶道的初始。跡見花蹊於天保十一年四月九日出生在大阪的木津村,20歲時繼承其父經營的“寺子房”,精通漢學繪畫的他對茶道也情有獨鍾,他從實踐性的教育觀點出發,充分認識到學校茶道教育重要性。

  明知十二年,京都女子學校也設立了點茶課程。明治二十年,當時的文部大臣森有禮提到:國家富強的根本在於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於女子教育”,“女子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成為賢妻良母所必須的氣質才能。”強調了女子教育中藝能課程的重要性。從名之中後期開始。各地的女子學校紛紛設立茶道課程。到大正後起,京都市立第一高等女子學校三年級中有150多人、四年級中有100多人、五年級中有50人左右希望學習茶道課程。茶道開始被認為是一種 女性所必需的教養。當然,女子學校茶道教育的盛行和各茶道流派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其中以裡千家最為積極。明知20年代,裡千家十一世家元玄玄齋的長女猶鹿子到學校授課茶道,此後,歷代裡千家家元均擔當了女子學校的茶道課程。他們希望通過學校教育的滲透 ,使茶道在女性中得以普及。在他們的努力下,到大正末期。女性的茶道人口超過了男性,此後更是佔了主體的地位。

  日本人的茶道起源

  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侘”字上。“侘(わび)”日語音為"wabi",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平安時期“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

  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臺。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著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

日本茶文化的歷史起源

  日本茶文化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文化的歷史起源,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文化的歷史起源

  眾所周知,茶文化最早發源於中國。中國的茶葉首傳日本,一般上溯到遣唐使日本高僧最澄來華,實際上,茶首次傳播到日本的時間還要早一些,據文獻記載,隋文帝開皇十三年,茶已傳到日本。至唐代,茶葉由日本高僧最澄將中國的茶樹帶回日本,茶這種飲料就在日本生根發芽,日本栽培茶樹由此開始。

  後弘仁六年,嵯峨天皇巡幸近江,過京都西北的崇福寺和梵釋寺時,因大僧正永忠親自煎茶奉獻天皇,天皇飲後龍心大悅,讚美有加,便命令進行種植,設立造茶所,專供宮廷,在皇宮中的法要會式裡面也有使用茶的紀錄。這就是日本茶飲用的最早記載,當時,茶葉十分貴重,只有僧侶、貴族階級等少部分人才能品嚐。

  到了寬平六年遣唐使的廢止,與中國的交流也為之中斷,在上層社會興起的飲茶之風也逐漸衰退,僅有少部份的僧侶保持飲茶的習慣,當時高僧們播種的茶樹,也淡出了記載。總的說來,平安時期的日本茶文化,無論各方面都是照搬中國唐代的茶文化。

  到了中國宋朝,日本國力又興盛了起來,這時日本到了平安時代的末期,當權者平清盛再度與中國開始交流。到鎌倉初期,後來被日本稱為“日本茶祖”榮西禪師從中國學到了茶的加工方法,並將優質茶種與茶具帶回日本,將種子種在九州的背振山上,當時榮西禪師所種植之茶被稱為石上茶,他於公元一二一一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對日本茶道產生起了重要影響,書中介紹中國宋代的末茶衝飲法,為後來日本茶道的品茶藝術開了先河。之後公元一二五九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之後,日本的茶文化逐漸演化為禪宗和律宗兩大流派。鎌倉時代,日本的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以茶為藥,茶文化逐漸由寺院普及到民間。鎌倉末期,受中國宋代“鬥茶”的影響,在日本上層武士中,“鬥茶”開始興起,“茶寄合”等遊戲大受歡迎,茶歌舞伎等抹茶法也迅速擴充套件開來。

  經過幾個世紀的消化吸收,直到16世紀日本豐臣秀吉時代(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提出茶道應以“無中萬般有”、“一即是多”的禪宗思想為根底,刪除了茶文化中繁文縟節,追求至簡至素的情趣, 進一步融入禪的簡素清寂的精神,俗稱“空寂茶”, 並在武士中流行,最終形成了現代所說的“茶道”。日本有“茶禪一昧”的說法,在禪茶一體化的基礎上,將茶道還原到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為茶道的大眾化奠定了基礎。經千利休改良的茶道,其基本精神為“四規”,即“和、敬、清、寂”其實質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凝聚化。千利休完全消除了茶道的娛樂性,將茶道的藝術境界帶向積極的富有創造性的方向,茶道開始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文化體系。

  現在日本流行的茶道,就是由千利休創立的。他集茶道之大成,主張茶室的簡潔化,庭園的創意化,茶具小巧,木竹混用,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千家流”茶法。它的基本理論顯然是受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迄今為止,對日本民族文化藝術影響最為深遠的,非千利休莫屬。千利休不愧為世界級的文化名人。

  日本茶文化的歷史發展

  中國茶葉約是在唐代時,便隨著佛教的傳播進入到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因而最先將茶葉引入日本的,也是日本的僧人。公元1168年,日本國榮西禪師歷近艱險至中國學習佛教,同時刻苦進行“茶學”研究,也由此對中國茶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榮西回國時,將大量中國茶種與佛經帶回至日本,在佛教中大力推行“供茶”禮儀,並將中國茶籽遍植贈飲。其時他曾用茶葉治好了當時鎌倉幕府的將軍源寶朝的糖尿病,又撰寫了《吃茶養生記》,以宣傳飲茶之神效,書中稱茶為“上天之恩賜”,是“養生之仙藥,延年之妙術”。榮西因而歷來被尊為日本國的“茶祖”。

  隨著唐宋時期中國的茶葉與飲茶藝術﹑飲茶風尚引入日本的佛教寺院後,又逐漸普及到廣大民間,使吃茶的習俗進入了日本平民的生活,並日益興盛。

  15世紀時,日本著名禪師一休的高足村田珠光首創了“四鋪半草菴茶”,而被稱為日本“和美茶”(即佗茶)之祖。所謂“佗”,是其茶道的專用術語,意為追求美好的理想境界。珠光認為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清心是“禪道”的中心。他將茶道從單純的“享受”轉化為“節慾”,體現了修身養性的禪道核心。

  其後,日本茶道經武野紹鷗的進一步推進而達到“茶中有禪”﹑“茶禪一體”之意境。而紹鷗的高足﹑享有茶道天才之稱的千利休,又於16世紀時將以禪道為中心的“和美茶”發展而成貫徹“平等互惠”的利休茶道,成為平民化的新茶道,在此基礎上歸結出以“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宗旨(“和”以行之;“敬”以為質;“清”以居之;“寂”以養志),至此,日本茶道初步形成。

  日本茶道的精神實質,追求人與人的平等相愛和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而在生活上恪守清寂﹑安雅,講究禮儀。日本人民視為修身養性﹑學習禮儀﹑進行人際交往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日本茶道發揚並深化了唐宋時“茶宴”﹑“鬥茶”之文化涵養精神,形成了具濃郁民族特色和風格的民族文化,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顯示了有中國傳統美德的深層內涵的茶文化之巨大影響。

淺談日本茶文化的起源?

。日本茶道集固本之食道、長智之書畫道、積勇之武道、增美之花道和清神之香道、樂道為一體,是日本獨特的生活文化。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原產於中國,日本茶道源自中國的茶文化。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是不喝茶的。去中國學習佛教禪宗的日本僧侶在學習傳播中國文化的時候,把中國的茶種和喝茶的道具和禮儀一起帶回了日本。公元805年日本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帶回茶籽,栽種在比睿山麓,形成了日本最古的“日本茶園”。剛開始,這些茶葉作為一種貴重藥物被利用,後來在日本栽培成功逐漸推廣飲用,與此相對的符合日本人的茶道禮儀也漸漸制定出來。

  茶道的發展經歷了眾多茶道大家的推廣和發展。茶道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三位是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在室町時代,商業經濟有了很大發展,手工業發達,產品增多,競爭激烈,商業活動繁忙,城市奢華喧囂。很多人為了享受寧靜、閒寂的生活,追求“侘”的審美意識,往往找一塊僻靜的處所,過起了隱居的田園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村田珠光主張茶與禪在精神上的統一,提出了“謹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創作了“侘茶”這一茶道方式。武野紹鷗承先啟後,對村田珠光的茶道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將日本的歌道理論中表現日本民族特有的典雅、素淡、純淨的思想匯入茶道,為日本茶道的進一步民族化、正規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十六世紀末,作為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作為“千家流”流派的鼻祖,在他死後,他的後代創設了“表千家”、“裹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個流派。作為茶道主流一直延續到現在。經過千餘年的歷史發展,日本茶道已經發展成為融合建築、園藝、美術、宗教、思想、文學、烹飪等諸文化風格的以飲茶為主體的綜合藝術技能。

  淺談日本茶文化的美學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雖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卻倡導面對現實生活的不完美,欣賞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論從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見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對稱,有的是釉沒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還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掛軸等茶道美術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齊劃一的感覺,多是參差不齊。這種帶有缺陷的美,卻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認為,缺陷的美,是一種奇數單一的美。就如中國書法中的行草,行雲流水間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獨自擁有一種看似不整齊規範的奇美。

  簡素之美

  簡潔樸素單純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屬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禪宗的“無”,所以,茶道的簡素,就是“無”的表現之一。比如,日本古來建築中,神宮和茶室的建築,雖然理念上都推崇簡素之美,但神宮的簡素和茶室的簡素,卻是同一概念下的兩種簡素。神宮的建築是古樸、莊巖、靜穆,京都的桂離宮,東京的明治神宮,選材上用巨木和整齊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築,則是簡單、純樸、寂靜,選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簡瓦搭成,詮釋了一種脫離於寺院的俗世修心養性之願望。這兩種簡素,都體現了日本禪學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綠樹木而無花草,茶室中的掛畫,也多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橫樑,看似毫無精雕細刻,卻有種稚拙笨樸的素美,令人入目難忘。進入茶庭和茶室,舉目所見,沒有絢爛只有素雅,這種簡單的素美的深處,蘊藏著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無感覺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歷經歲月滄桑的變遷,不論怎樣的蒼老,其中都有著無覺的靜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見到掛軸中的書法或畫,墨跡淡薄難辨,或者老舊斑剝的茶盒等,雖然一目所見,有種枯槁之狀,但卻令人感悟一種枯中沉澱的力量,外表不再強大,內在卻雄氣的陽剛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無心,無念,無意識。不論是茶師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視深禮一敬時,彼此流露出來的平常心態,為自然之美。古來日本茶道文化中,視人為做作的行為不美。所以,從茶見到茶人的行為,皆追求自然狀態。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華麗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燒製的粗陶。這和現代的一些所謂茶道新風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無心的美,才是純美。

  幽玄之美

  中國的古詩句有: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著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種無限深幽之處的無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簡單的眼神和無言的會意,有種心領神會的幽深玄美。這種東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達到極致。留白處的空闊意境,是一種自覺自悟的韶美,是一種非日常耀眼明燦的幽深玄闊之美。幽玄,不是陰暗沉鬱之氣氛,而是沉靜中的寂落之美。

  脫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過碎石板路,進入茶室入座,這一過程,是一種短暫地脫離紅塵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塵念,遠離喧鬧,進入神清心寧的境地,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種忘我脫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僅僅是一條短短的路徑,而是一種更多象徵意義上的迴歸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進入茶室前的淨水洗手等動作,也是一種淨心脫塵之舉。茶道追求的脫俗之美,不是簡單地脫離世俗紅塵,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讓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暫的淨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謂的脫俗,不是表象的脫離現實的生存規則,而是令人在真實生活中,自然暢順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師倡導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對脫俗最練達的詮釋。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規地行走塵路,便不易迷失本我,會走得更逍遙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會的開始前或結束後,禁忌高談闊論地炫耀財富和擺弄學問之談。不論是茶師還是茶客,茶前茶後的交流,大多是輕語溫句的情趣之事。脫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時,求得此一刻的清淨俗念之願。

  靜寂之美

  沉穩、安靜、平和,面對日常中的“我”內省內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茶道的開始和完了,時常都是在一種無言的靜寂中展落。從茶師到茶客到茶具到掛軸到茶花,均以靜為旨,以求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靜中品味動美。窗外的風聲雨聲鳥聲,室內的水沸滾動聲和茶師手中竹刷的輕動做聲,眾靜皆一動過程中的寂美,是紅塵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覺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寂靜之美,卻非常重要。

日本茶文化的起源是什麼

日本茶道源自中國。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而且通過茶會,學習茶禮,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

  日本的茶道起源於中國,具有東方文化之韻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蘊。

  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侘”字上。“侘”日語音為“wabi”,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

  平安時期“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臺。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

  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著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

關於日本茶道文化,你都懂什麼?

關於日本茶道文化,你都懂什麼?

日本茶道歷史

飲茶始於中國,佛教僧侶會通過喝茶來幫助自己冥想。在唐朝時傳入日本,逐漸演變為一種完整的文化體驗。茶道已逐漸成為展示覆雜茶道知識程式的終極場所,同時也是展示自己對茶道瓷器等用具鑑賞力的時刻。它還為私人談話提供了優雅的環境。整個茶道體驗旨在從精神方面為參與者帶來平靜的共享體驗。

日本茶道環境

中世紀的茶道會在家中準備專用的茶道空間,即茶室。通過擁有一個專門的房間,喝茶的人可以更輕鬆地將自己從日常事務中抽離出來,在當時是貴族的專屬消遣之一。

一間茶室並不大,光線從窗戶和紙屏風射進來。地板則由榻榻米墊組成。每個人都通過一扇只有90釐米高的小門彎腰才能進入,表示所有進入的人都是平等的。在進入之前,還必須在專門提供的石盆中洗手。

中世紀極簡主義風格的茶室也沿用至今。並由鮮花、書法等裝飾元素一起營造出和諧平靜的氛圍。茶室的視野首選是景觀花園或者禪宗岩石花園等,目的都是為了營造出讓人內心平靜的氛圍。

日本茶道器具

茶道中使用的所有器具都應該是最高質量的,還比如具有雕刻精美或古董藏品等特色和美感,而所有這些細節都會被客人注意到。茶道中使用的必備器具有茶壺、竹蓆、茶布、竹勺、廢水碗、茶勺、茶碗等等。

日本茶道程式

在環境和用具方面一切都準備妥當之後,就開始進行泡茶。泡茶時重要的是動作要簡潔、精確、優雅、剋制。此外,在實際準備茶時應該保持沉默。首先用布將茶壺和竹勺擦乾淨。準備好後,將熱水倒入茶碗中,但僅用來加熱它們。然後將茶粉加入碗中,倒入熱水並攪拌。喝茶時應該小口喝。最後,主人和客人可能會一起討論其中的一些精緻器具。

日本留學須知的茶道文化

  說起日本茶道,大家都知道它跟我國的茶道相比絲毫不遜色。日本茶道不止是一種生活藝術,更是一種可貴的精神,現在就跟隨出國留學一起來了解日本茶道的詳情吧,歡迎大家閱讀。

  日本的茶道源於中國,卻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發展過程和特有的內蘊。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成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茶道是一種包含了許多技藝與複雜的程式的生活藝術,從看似簡單實則很講究的茶具的沖洗,茶水的烹製,到沏茶、賞茶、聞茶、飲茶,每一步講究的都是一種精緻與唯美。走進一間茶館,品上一小碗經過一步步細心熬製的茶水,再煩悶壓抑的內心也能純淨安靜下來。茶道不僅是修身養性、提高生活品位的藝術,更是增進友誼的途徑,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品茶能夠靜心安神,可以體現“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同時與佛道儒的“內省修行”的思想相得益彰。茶道精神作為茶文化的關鍵,其本身就是一種靈魂的載體。

   茶道觀點: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諦、遵循的四規、堅守的四則。這四個字是對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內涵的高度概括。只要一說到茶道人們從內心聯想到的情景意蘊其實就是這四個字的抽象意念。

  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體的“元”即主體的絕對否定。這個茶道的主旨是無形的。作為“無”的化身而出現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們是“無”泊出生的四種現象。隨著時間的發展從上面所說的幾個內容中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的種種優秀的技藝。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和。當我們進入茶室之中品嚐一碗茶時,無論是客是主“請先”“請慢用”以及種種的言詞,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蘊含的“和”之意。

  說到敬,則是對於長輩的尊敬,同時也代表了對於友人與同濟間的敬愛。以和而敬,從此開始便展開了茶道的真隨。

  清,則是清淨、清潔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種種禮儀,做法中十分強調的部分。

  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靜”的同時,能觀察自己知足的內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讓自己內心沉澱,是禪學中所生之思想,也是對於人生的最佳解答。

   飲茶程式

  日本茶道是必須遵照規則程式來進行喝茶活動。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蘊含在這些看起來繁瑣的喝茶程式之中。

  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熱情相送。

   茶道精神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井伊說: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由此可見,茶道是一場靜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與禪的融會貫通。茶中有禪理,禪理又在品茶中深刻體會到。

   茶道影響

  日本茶道起源於中國的茶文化。中國的茶文化傳入日本後,經過幾代日本茶人的潛心研究和改革創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倫理、美學等為一體,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體系。茶道作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僅影響了日本國民的精神文化、建築風格、陶藝製造和飲食文化,還在其生活習慣、服飾、繪畫、插花甚至文學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沒有茶道,就沒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對於瞭解日本文化、日本社會有重要作用。

日本江戶時代和現代的茶文化

日本江戶時代和現代的茶文化

  導語:茶是日本傳統的大眾化飲料,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飲茶。還是在唐朝的時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學,回國時,不僅將天台宗帶到日本,還將茶種帶到了京都比睿山。後來的僧人榮西也在天台山研習佛法並修學茶藝,寫成了著名的《吃茶養生記》,記錄了南宋時期流行於江浙一帶的製茶過程和點茶法,從而被譽為日本的“茶祖”。而之後的留學僧圓爾辯圓帶回了徑山茶的種子,種植在自己的故鄉靜岡縣,茶風從此開始流傳。

  由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開創的統一全國的事業,到了其繼承者德川家康那裡終於大公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維新,持續了260多年。

  千利休自殺後,其第二子少庵繼續復興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繼承其父,終生不仕,專心茶道。宗旦去世後,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襲了他的茶室不審庵,開闢了表千家流派;

  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襲了他退隱時代的茶室今日庵,開闢了裡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開闢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稱三千家,四百年來,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棟樑與中樞。

  除了三千家之外,繼承利休茶道的還有利休的七個大弟子。他們是:蒲生化鄉、細川三齋、瀨田掃部、芝山監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織部,被稱為“利休七哲”。

  其中的古田織部(1544-161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大茶人,他將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風格的茶法。古田織部的弟子很多,其中最傑出的是小掘遠州(1579-1647)。小掘遠州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茶人,他一生設計建築了許多茶室,其中便有被稱為日本庭園藝術的最高代表——桂離宮。

  片桐石州(1605-1673年)接替小掘遠州作了江戶幕府將軍秀綱的茶道師範,他對武士茶道作了具體的規定。石州流派的茶道在當時十分流行,後繼者很多。其中著名的有鬆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千利休去世後,由他的子孫和弟子們分別繼承了他的茶道,400年來形成了許多流派。主要有:裡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遠州流派、藪內流派、宗偏流派、鬆尾流派、織部流派、庸軒流派、不昧流派等。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經武野紹鷗的發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稱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點茶道的影響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時,也正是中國的泡茶道形成並流行之時。在中國明清泡茶道的影響下,日本茶人又參考抹茶道的一些禮儀規範,形成了日本人所稱之的.煎茶道。

  公認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國去日僧隱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國當時流行的壺泡茶藝傳入日本。經過“煎茶道中興之祖”賣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腳。後又經田中鶴翁、小川可進兩人使得煎茶確立茶道的地位。

  江戶時期,是日本茶道的燦爛輝煌時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國茶文化後終於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於中國茶道,但是發揚光大了中國茶道。

  現代時期

  日本的現代是指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戶盛極一時之後,於明治維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進入穩定的發展期。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日間的茶文化交流頻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國的回傳。

  日本茶道的許多流派均到中國進行交流,日本茶道里千家家元千宗室多次帶領日本茶道代表團到中國訪問,第100次訪問中國時,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論文《<茶經>與日本茶道的歷史意義》獲南開大學哲學博士。

  日本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多次到中國訪問並表演。日本當代著名的茶文化學者布目潮風、滄澤行洋不僅對中華茶文化有著精深的研究,並且到中國進行實地考察。2001年4月,日本中國茶協會會長王亞雷,祕書長藤井真紀子等一行到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進行茶文化交流。

;

日本茶道文化的發展

日本茶道受到中國茶道的影響,日本茶道的歷史 文化 發展狀況瞭解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日本茶道文化的發展,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日本的茶道精神

  學術界對日本茶道精神的解釋主要使用三個概念:(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會;(三)獨坐觀念。這些概念與禪的思想是相聯絡的。

  在日本茶道中, 飲茶 被視為是參究佛法、修行得道的藝術活動。日本茶號稱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和結晶。茶道四諦——“和、敬、清、寂”是茶道的規範和法則,是日本茶道精神最主要的思想理念。

  “一期一會”一詞出自江戶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論《茶湯一會集》。井伊說: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

  “獨坐觀念”一語也出自井伊弼的《茶湯一會集》。面對茶壺一隻,獨坐茶室,回味此日茶事,靜思此時此日再不會重演,此刻茶人的心裡不禁泛起一陣茫然之情,又用起一股充實感。茶人此時的心境可稱為“主體的無”。

  日本茶道流派較多,各個流派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儘管如此,他們的基本精神仍是一致的,也就是“一期一會”的精神。一期一會為日本茶道用語,一期即人的一生,一會即僅有一次。一期一會強調要將一碗茶當做一生的唯一、最後一碗茶,要懷著感激的心態品味香茶,故在整個日本茶道禮儀中,鞠躬禮貫穿始終。

  日本茶道歷史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早在唐代時便有“茶道”這個詞。隨著中國茶的對外傳播,茶道隨之傳到國外,與當地的風土人情相融合,開出了茶道中的朵朵奇葩。

  9世紀時,日本僧人前往中國求學取經,將佛教傳入日本,同時也使飲茶在日本普及開來。15世紀中後期,日本茶道的開山之祖田珠光開創了禪與茶相結合的、力求簡潔的草菴茶風。後來他又將使日本茶事活動從娛樂互動的領域拓展到了藝術、哲學、宗教的領域,獲得 “道”的地位,正式開創了日本茶道。

  1586年,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被任命為茶道高僧,他還原了茶道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使茶道從物質因素的束縛中掙脫了出來。明治維新之後,茶道有所衰落,直至二戰之後,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和發展,茶道才開始興盛和流傳。

  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大小異

  茶道由品茶演繹而來,品茶有如品味人生的過程,品位不同的茶有如品位不同的人生。她帶給你幸福、高貴、陶醉,讓你感受苦澀、卑微、風雨。令你沉思、明白責任、懂得包容。

  人作為一種社會性的動物,雖然可能是無限的,但實際需求仍然是有限度的。日本元祿時代的茶書《南方錄》中,立花實山闡述千利休所追求的日本茶道的理想形式時說:“小草菴的茶之湯,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為根本。追求豪華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舉。屋,能遮雨;食,能解飢,足矣,此乃佛之教誨,茶之湯之本意也。

  汲水、取柴、燒水、點茶,供佛,施人,亦自飲;立花,焚香,此等行為皆為踐行佛祖之舉止也。”

  《南方錄》開篇這段對日本茶道真諦的闡釋文字,非常精當地概括出了日本茶道的最大特色,即它是基於對人的、對作為人的最低需求進行深刻反省的基礎上構建起來的文化,它不僅恰到好處地滿足了修習者的生物性需求,同時還得體地滿足了修習者的社會性需求,並且亦最大限度地滿足了修習者的情感需求。日本茶道的這一特色,就集中體現在其主要的修行內容--“茶事”上面。

  “茶事”概說

  學習日本茶道,其基本程式是先學習行禮、寒暄的 方法 ,接下來是學習每一個茶道具的操作方法及其相關知識,然後是由淺入深地學習各種點炭、點茶的方法及其相關知識。這些分步修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完成一次理想的“茶事”。那麼,什麼樣的“茶事”,才是茶人理想中的“茶事”呢?

  在具體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對“茶事”一詞的含意,進行簡單地整理和界定。由於日語的表記本身受中國漢字的影響很大,所以日語中使用的許多漢字與我們中國的現行漢字不但字形一樣,而且在字意上也一樣或者很相近。但是,我們切不可因此就望文生義,想當然地把日語中的漢字詞等同於漢語來理解,如對待“茶事”和“茶會”這兩個詞就要格外注意這一點。

  在漢語中,自古以來,“茶事”一詞很少用來表達“吃茶”的含義,它大多是用來表示茶的 種植 、採摘、製作、銷售等茶業方面的事情;只有“茶會”這個詞才是專門用來表達吃茶含義的詞,但需特別注意的是,漢語的“茶會”也只有吃茶的含義,並沒有特意將吃茶禮儀與 飲食禮儀 合併而行之意。

  與之相對,日語中的“茶事”與“茶會”則不同,它們都有吃茶之意。而且,在16世紀之前,“茶事”與“茶會”的含義區分不是很明確。例如,在《看聞御記》中,到處可見“茶事”與“茶會”的記錄,細考其含義,基本都是指“鬥茶”遊戲之會而言的。對於《看聞御記》的記錄者--後崇光院貞成親王而言,鬥茶遊戲可謂是他及其周邊的王公貴族們最為喜歡的遊戲方法之一。這些王公貴族及其屬下們每次舉行這樣的鬥茶遊戲時,都要預先決定一個“御頭”(即負責人)並且大家輪流坐莊。一般情況下,“御頭”要負責準備賭品,有時也會由參會者“賭品各持參”(《看聞御記》嘉吉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條等)。賭品的內容也是各色各樣,“有茶會,賭品為三色綿、圓鏡一面、扇子一把、厚紙一束”(《經覺私要鈔》寬正三年正月四日條等)。而且,“茶前一獻”,即每次舉行鬥茶遊戲前還要先喝上一杯酒,然後才開始鬥茶。勝者各取所贏之物,賭品如有剩餘,則用擲色子的方式來進行分配。“茶了酒宴催興”,鬥茶結束後往往還會盡情地大吃大喝一頓,大有一種小賭怡情的感覺。不過,有時這種鬥茶遊戲會連日進行,甚至會“朝行藏庵順茶事……晚又茶事”夜以繼日地鬥茶(《看聞御記》永享七年七月十九日至二十三日條等),這就有點兒難以用“小賭”名之,大概該稱之為“豪賭”了吧。

  但是,大體上自16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日本茶道的形成和發展,文獻中逐漸趨向於用“茶會”來稱呼一般意義的飲茶,而將“茶事”限定為日本茶道的專用語。那麼,二者的區別何在呢?“所謂茶事,即通過點一碗濃茶,總括主客交流的所有要素,綜合所有的文化,創造出新的美,時而作為一種社交活動來進行,時而作為一種莊嚴的儀禮來舉辦,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千宗室:《正午之茶事》“序言”,淡交社1985年)。簡言之,“茶事”,就是食禮與茶禮的精美結合,即“茶事”不單包含飲茶,還伴有懷石料理的應酬,茶事的參加人數最多在5人左右,其更加重視和追求精神層面的內容;而“茶會”則多指單純的飲茶,不伴有懷石料理的應酬,參加人數少可幾十、數百,多可達幾千,其重視的更多的是飲茶的社交性。在現代日本,有時舉辦茶會時,也會採取與“茶事”極為近似的形式,即分設“茶席”和“點心”席,在“茶席”專門喝茶,在“點心”席主人為客人提供一點兒簡單的飯菜,簡單得有時甚至就是一份盒飯或者一小碗蕎麵條,根本談不上禮儀上的應酬。所以,我們在談到日本茶道時,將其主要的修行內容“茶事”翻譯成“茶會”是不夠準確的,中文文獻中對日本茶道的專業用語“茶事”的處理,直取其形意而不做翻譯的做法,源自清人黃遵憲,筆者亦贊同其做法。

  日本茶道舉辦的茶事,種類很多,根據舉辦茶事的主題來進行分類的話,則既有以賞雪、月、花為主題的季節性茶事,也有慶祝某人新婚或逝世幾週年之類的茶事等;若根據茶事具體舉辦的時間來分,則又可分為“拂曉茶事、早晨茶事、正午茶事、晚間茶事、臨時茶事”這樣五種。

  舉辦茶事時,主人在決定了茶事的主題、時間、地點以後,一般要充分考慮到客人回覆的時間,大約在舉辦茶事的一到兩個星期以前,正式向客人發出請帖,請帖裡要註明茶事的時間、地點以及所邀請的客人。在現代社會,由於通訊手段愈來愈發達,親密朋友間往往也會通過傳真、電話來發出邀請,但在一般情況下,如舉辦正午茶事,主人都會用毛筆親自書寫請帖,函寄相邀。客人收到請帖以後,如果決定參加茶事,就要在舉辦茶事的兩三天前給主人答覆,並且要在正式舉辦茶事的前一天,去向主人當面致謝,這被稱為“前禮”,而且在茶事結束的第二天,客人還要再一次到主人家,向舉辦茶事的主人表示感謝,這被稱為“後禮”。

  茶事是“用餐儀禮”與“飲茶儀禮”的一種組合。一次正規的茶事,一般是由“前席(初座)”、“席間休息(日語稱之為‘中立’)”、“後席(後座)”這樣三部分構成。客人按約定的時間由茶庭進入茶室,先是主客的禮儀性寒暄,隨後是點炭(初炭)、為客人獻上懷石料理、茶點心。客人用完懷石料理、點心後退席至茶庭中小憩,此即所謂的“中立”。客人席間休息時,主人則要迅速重新整理和裝飾茶室,一切準備停當後,按著約定好的擊打方法敲銅鑼以通知客人再次入席。這席間休息後的茶席即所謂的“後席”。“後席”的主要內容是點濃茶、點炭(後炭)、上茶點心、點薄茶、主客互致感謝辭別之禮。

  “一汁三菜”的懷石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因為人是動物,所以人也自然有著與動物一樣的維持個體延續之需求,即“生物性需求”或“生理要求”。“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飲食”則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日本茶道的特色之一就在於,“茶事”將飲茶禮儀與用餐禮儀合而為一,首先滿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物性需求。

  前席進餐→席間休息→後席吃茶,這種茶事的形式,大約是在日本天文年間(1532-1555)形成的(筒井hóng一:《懷石之研究》,淡交社2002年版,第56-57頁)。日本茶道成立初期的茶事料理,是對本膳料理的一種簡化。日本室町時代的正式料理--本膳料理,也被稱作是七五三料理,一般是在擺放一個食案(一之膳),在其兩側擺兩個食案(二之膳、三之膳),再多的時候還會在對面擺出四之膳至七之膳,而且一般在每個膳裡各要擺放上七種、五種、三種點心。“紹鷗的時候,直到十年前,大家還會不吝金銀準備二之膳、三之膳”(《山上宗二記》)。由此可見,茶事的料理雖然沒有本膳料理那麼正式,但在茶事成立初期也是相當講究的。而且,由於過度追求滿足客人的口福,如元龜3年(1572)的《烏鼠集四卷書》所述:“準備料理時的要點是,給山區的客人準備海河之物,給海濱之人準備山野之物。依此類推,給居住北方的人準備南國食物”,結果導致茶人將能否給客人獻上珍奇物品看得很重要,茶事料理中的獵奇想法非常嚴重。

  但是,隨著茶人對茶事的精神層面追求的加強,促動了茶人對作為日本茶道的料理的反省和深思,因而使帶有二之膳、三之膳的茶事料理逐漸遭受到了被排斥的命運,於是才有了“懷石”料理的問世。《南方錄》“墨引”卷中的“應在適當時候添炭,然後奉上懷石”,這大概是茶書中把茶事料理稱作“懷石”的首次記錄。

  那麼,為什麼要使用“懷石”一詞呢?“懷石在禪林亦稱作藥石,僧人將溫暖的石頭抱在懷中抵擋飢餓感,因此有了‘懷石’的名稱。禪林所謂的小食、夜食等,與藥石和點心意同,吃得都十分簡單清淡。‘懷石’是非常適合稱呼草菴茶料理的文字,頗具有chà意並且非常有意趣”(《吃茶南方錄坤》)。也就是說,茶人將日本茶道的茶事料理命名“懷石”,是受了佛教禪宗的影響,是茶人為了追求“chà”的意境和體現“chà”的精神而特意選定的名稱。“小草菴的茶之湯,首先要依佛法修行得道為根本。追求豪華房宅、美味食品,乃俗世之舉。屋,能遮雨;食,能解飢,足矣,此乃佛之教誨,茶之湯之本意也。”(《南方錄》)“懷石”之意,可以說恰好順合了日本茶道之本意。“懷石”這一重視日本茶道精神意義的表記,是在天明7年(1787)以後才得到了統一,並固定下來(筒井hóng一:《懷石之研究》,第92-95頁)。

  理想的懷石料理,一般由“一汁三菜”構成。所謂一汁三菜,就是一種醬湯和一小碟生魚絲、燉煮菜蔬、燒烤菜蔬。“草菴的料理,汁一,菜二或三,酒也要少些。過分費心思預備豐盛的料理是不適合chà茶室的(《南方錄》)。”以《南方錄》為首的茶書,都一致認為是千利休改革了以往的茶事料理,並吸收了禪院精進料理做法,才創立了一汁三菜的懷石。“利休在舉辦茶會時,料理超過三菜的極為稀少。”(《給宗甫公古織的疑問書》);“從前招待貴人是二汁三菜,但自利休改正後,即使是貴人也是僅用一汁三菜或一汁兩菜,chà者一汁一菜。”(《茶道古典全集》第3卷,第438頁)在chà茶形成的過程中,也唯有千利休是徹底遵照其師武野紹鷗“無論是何等珍奇客人也不可超過一汁三菜”的要求來做的。即使是對現世最大的當權者,只要是草菴的茶事,茶席裡的料理也必須符合chà茶的精神趣向。(筒井hóng一:“會席料理”,載《京料理的歷史》,柴田書店1979年)

  在對日本茶道的禮儀做法尚沒有家元制度下這麼容易統一的時代,關於“懷石”的形成,將其歸功於某個個人是否妥當,或許還有值得商榷之處,歷史如何,也還有待於歷史學家們今後的努力。總之,從一味追求飽口福的“會席”、“會膳”,到“食,能解飢,足矣”這一契合日本茶道之本意的“懷石”的誕生,可以說實現了茶人從生物性需求向社會性需求、情感性需求的飛躍,也將日本茶道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精神層面。“懷石”不僅滿足了茶人要“吃飯”這一生物性需求,而且因其是為宴請招待客人而製作的飯菜,自然也免不了要發揮其應有的社會性作用。按照日本茶道的禮法,在進食“懷石”的前席,一般壁龕上都會掛著一幅昭示著茶事主題的禪僧墨寶,主客間基於此進行“懷石”的應酬,雖不像在禪堂進餐那樣要很莊重地合掌唱誦“食事五觀文”,但彼此在同一主題下,共享一期一會的時空,可以說,這不僅滿足了彼此交往的社會性需求,同時也實現了彼此間情感的互動,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彼此的情感需求。

標籤: 茶道 日本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w8x6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