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怎麼識別紫砂壺印章字

怎麼識別紫砂壺印章字

怎麼識別紫砂壺印章字

紫砂壺的印章通常出現在壺蓋內、壺底、壺把等位置,製作時藝人會使用不同風格、字型、大小、形狀等不同的印章來匹配不同的壺型。

但是也有一些假印章存在,如翻刻、憑空臆造、照相製版等方法制作的假印章。

要辨別真偽,可以從印章製作的考究程度、形式使用的合理性、刻寫、鈐印位置的適當性、款識大小的協調性等方面入手。

此外,還可以通過判斷內壁章是否蓋在泥條上來鑑別,但是也有一些賣家會使用橡皮章來解決這個問題。

紫砂壺的印章通常出現在壺蓋內、壺底、壺把等位置,製作時藝人會使用不同風格、字型、大小、形狀等不同的印章來匹配不同的壺型。

但是也有一些假印章存在,如翻刻、憑空臆造、照相製版等方法制作的假印章。

要辨別真偽,可以從印章製作的考究程度、形式使用的合理性、刻寫、鈐印位置的適當性、款識大小的協調性等方面入手。

此外,還可以通過判斷內壁章是否蓋在泥條上來鑑別,但是也有一些賣家會使用橡皮章來解決這個問題。

要識別紫砂壺印章字,可以通過以下步驟:

1.觀察印章的印文,如果字型筆畫流暢、清晰,字形規整,排列整齊,那麼這很可能是一個好的紫砂壺印章字。

2.檢查印章的材質,好的紫砂壺通常是用高質量的紫砂泥做成的。

3.通過觀察印章的紋樣和圖案,來判斷印章的年代和製作工藝。

4. 如果有疑問或者需要確定印章的真偽,最好請專業的紫砂壺鑑定機構或者人士對其進行鑑定。

總之,要識別好的紫砂壺印章字,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觀察和比較,以確保確定其質量、年代和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如何鑑別紫砂壺的印章款識

紫砂壺的印章款識鑑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觀察印章的字型和筆畫,真品常採用工整、流暢的書法風格,而仿製品可能存在筆畫不規整、字形模糊等問題。其次,注意印章的刻制工藝,真品通常刻制細膩,刀法獨特,而仿製品常見刀痕粗糙、工藝不精細等問題。此外,還需關注印章的內容和圖案,真品常見名家題款、雅緻的圖案,而仿製品可能存在錯別字、低劣的圖案複製等問題。最後,重要的是藉助專業的鑑定機構或經驗豐富的專家進行鑑別,他們能憑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更加準確地判斷紫砂壺印章的真偽。

如何鑑別紫砂壺的印章款識

印章款識是在紫砂壺生胚上施加印文,表明紫砂壺的製作者,與中國古代書畫藝術十分相似。現代制壺鈐印一般出現在三個位置:壺蓋內、壺底、壺把,也有個別特殊情況:如部分印章也會在壺內部出現,當以壺身出現銘文等時,壺身也會出現作者印章。

無論紫砂壺上有幾個印章,都要做到整體和諧統一。用於壺蓋內必須在出氣孔兩側,用於壺底則肯定在正中間,用於壺把則肯定在壺把梢下面,而如果出現在壺身,則肯定用於銘文刻畫的尾部結束位置。

宜興紫砂壺色彩豐富多樣,且紋理清晰、色澤圓潤,呈現出一種亞光質感。假的紫砂壺,顏色單一,一般只有橙,細看有一種黃泥在內的感覺,且顏色暗淡,沒有光澤。

紫砂壺造型多變精緻,製作精細,對於細節比例都比較重視。但是假壺製作粗糙,造型呆板生硬,細節處理隨意,看起來比較陋俗。

用壺蓋輕輕敲擊壺聲,發出來的聲音如果清脆悅耳,且敲擊停、則聲停,一般即為真壺。仿製壺的敲擊聲則是沉悶而又短暫的,如果聲音稍過尖銳,可能是新壺;但如果聲音過於尖銳清脆,則多半為化工泥料仿製而成。

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紫砂壺保養注意事項

新壺新泡首先要決定此壺將用以配泡哪種茶。譬如重香氣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講究的話,都應專門有備泡的壺,同時也可使新壺接受滋養。方法是用乾淨鍋器盛水把壺淹沒,用小火煮壺,將茶葉同時放入鍋中同煮。等滾沸後撈出茶渣再稍等些時候取出新壺,置於乾燥且無異味處隨自然陰乾後即可使用。

壺在使用時應做到經常擦拭,並應不斷用手,久後不僅手感舒服,而且能煥發出紫砂壺本身的自然光澤,渾樸潤雅,更能耐人尋味。

紫砂壺印章字不認識

壺上的字是:尹美英制。

紫砂壺底章:

紫砂壺底章除了是識別製作者的重要標誌以外,也可以用來判斷做工的好壞,同時也是古代印陶的一種延續,屬於篆刻藝術的範疇,也是紫砂壺的組成部分。一件作品的好壞判斷可以從款識的好壞去判斷,同理,一把紫砂壺的好壞也可以通過底款的好壞去判斷。只要把每個細節都處理好處理得當,這才算得上一件好的紫砂壺作品。

底款印章的大小:用印鈐款,理由視作品的大小而相應配置。倘若幾人合作,幾人的印章大小亦宜相仿。有人曾說用印寧小勿大,大則不雅,此說有一定道理,也不盡如此。我曾應呂堯臣之囑作“堯臣陶藝”一印,擬戰國璽意,與其代表作“玉璽壺”底一般大小,鈐之於壺即為一巨璽,匠心獨運,非常巧妙。因此製作者如能多備一些大小不同的印章,用起來方能得心應手,恰倒好處。

如何鑑別紫砂壺名家印款真偽,紫砂壺印章款識的特點

紫砂壺的款識,是鑑定其年代及製作者姓名的重要佐證,也是文博古玩和拍賣界對壺估價的依據,因此也是作偽者最容易作假的地方。

先說說紫砂壺款識作偽有哪三種情況。

其一:真壺假款。就是說,紫砂壺經考證後確認為某個年代某某人制作,但製作者因某種原因,忘了刻銘印,後擁有者為了提高或便於顯示壺的身份,而特意刻款,但往往因後加的款識與原壺的風格難以達到一致,因此也往往適得其反,弄巧成拙,現已不採用。

其二:真款假壺。也就是說,制壺者的印章因過世後被旁人繼續採用,但繼續採用者因製作水平有限,往往達不到原作者的風格標準,破綻畢露。

其三:假款假壺。這是制偽者通常採用的一種方法。

歷代的制壺高手、名家,對用印鈐款都是十分講究的,他們的款識不僅表現出很高的藝術素養,而且在印章的佈局、形式等方面也相當苛求,這是鑑定款識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地講,名家的款識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印章製作十分考究。名家的印章,或本人所制,或請篆刻名家,具有一定的藝術品位。而偽印章則難以達到這種水平,多呆滯無神。

2.印章形式使用合理。有的作者在同一壺上使用兩方或兩方以上不同形式的印章,鈐印位置十分講究,整體上顯得和諧統一。

3.刻寫、鈐印位置適當。紫砂壺的款識一般位於壺的蓋內、底、把梢、腹四個部位。

4.款識大小適宜。刻款、印章的大小與壺本身具有一定的協調性。款識的大小與壺的大小相協調,即壺大款識大,壺小款識也相應小;款識大小與款識所處的部位相協調;底部的款識比蓋款、把梢款相應大一些,反之則很有可能是偽品。

在熟悉掌握了名家款識之特點後,我們鑑定紫砂壺的款識就有了一定的基礎。然而,鑑定壺的真偽,不僅僅從壺的款識,還得從壺的造型風格、製作標準、泥料的時代特徵等各個方面綜合考辨。

紫砂壺簽名蓋章識別文字?

照片中的底款印章右起豎讀為:

勇淑英

勇淑英,室號陶人陶語,1960年生於宜興丁蜀鎮。先後求學於江蘇宜興陶瓷工業學校陶瓷設計專業和工藝美院陶瓷裝飾設計專業。研究員級高階工藝美術師、曾獲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畫家、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會員、現為無錫高校藝術設計學院教師。

希望能幫到你。

注:勇淑英的資料來自網路,引用時有編輯

紫砂壺如何識別落款?如何認字?

紫砂壺上落款都是篆刻字型,你學習一下篆體就可以識別的。這把壺落款《盛記》

如何識別歷代紫砂壺的印鑑款識

1.鑑別紫砂器第一要了解藝人的手法,一個人有一個手法。經常真品與假品對照。第二看泥色。第三看圖案,仿古的東西一般一件東西一個圖章款。

2.明代紫砂壺上無圖章款,都是刻自己的名字。

3.清代早期壺流裡的眼都是一個大眼。幾個細密的眼在時代上就晚了。就與民間使用茶葉泡茶有關係。

4.乾隆紫砂壺器表紋飾微微凸起,是將調好的泥漿用筆慢慢堆畫出來的。泥漿必需研得與墨一樣細膩,然後用毛筆畫,不足的地方再加加工。

5.陳鳴遠生於康熙死於乾隆,在技術上是個了不起的人。

6.紫砂包金漆的東西是在乾隆以後出現的。

7.加彩凸雕瓜果紫砂壺為乾隆時期的風格。

8.紫砂胎描金漆竹節式壺,為太平天國時期的。

9.紫砂器製作的原料是埋在岩層下面的泥土,有泥中之泥的說法。紫砂比例的多少決定胎色。

10.20—30年代時顧先生等人在上海做過一批仿紫砂,都不落款。

11.南京、揚州、上海各有一件大彬壺真品,是出土的,它們的風格和泥色都相同,可看出明代紫砂壺的氣魄大,胎泥粗。

12.清道光“行有恆堂”款紫砂梅花詩句壺,為假品。此壺底款“蔣貞祥造”,蔣貞祥是晚清光緒人,與道光“行有恆堂”款年代不符。

13.看了許多陳曼生刻詩的壺,底款多數篆“阿曼陀室”,沒有寫過“陳曼生制”,這點應注意。

14.古代人作壺的款時,字頭對頭流,字尾對著柄。

15.“宣統元年正月元日”款的紫砂壺,壺柄尾部分別有“大生”“裕林”“迪恩”“東溪”“壽珍”等名款。這些人都是光緒時人。大生和迪恩是兄弟關係,姓範,一家人都作壺。

16.嘉慶四年款紅砂小壺為真品。

17.“松鶴軒”款紫砂壺,為時期作品。“松鶴軒”是上海一個鋪子的名稱。此壺刻字人叫“若水”,號叫姚壽銓。

18.“黃玉麟”款紫砂樹根式壺是真品,為晚清同治光緒時的。

19.“陽羨邵友蘭制”款帶屜詩句紫砂壺,是真品,清道光年的。邵友蘭是顧景舟先生祖母的前輩人。

20.“邵元祥”款紫砂大扁壺。邵元祥是明末清初人。此壺是造型碩大,胎泥粗,具有明代風格。但壺身文字為後刻。“適園主人”是誰不清楚。

21.“楊彭年”款描金山水紫砂壺。楊彭年是嘉慶、道光時人。此壺為真品,泥色較標準,胎泥及做的工藝,都具有楊彭年制壺的風格。

22.“志遠”款陰陽文紫砂扁方壺。清道光真品。壺底有“茶熟香溫”款。

23.“國良”紫砂提樑式過。晚清時作品。國良原名為俞國良,1938年歿。死時60多歲。

24.“邵亮生”款紫砂小扁壺,邵亮生是晚清人。

25.“笨巖”款紫砂扁壺,是清同治作品。

26.“味泉”款黑砂竹節式壺,清嘉慶作品。

27.“赦記”款紫砂雷紋螭紐壺,作者是邵權衡,清同治時人。他曾孫現在還在宜興紫砂廠裡工作。

28.“冰心道人”款紫砂刻詩壺。“冰心道人”可能是程壽珍,為清同治時生二十幾年歿。

29.“康熙年造”款黑砂銅提樑壺,清光緒作品。這類壺宜興燒好後,到煙臺去燒黑。

30.“康熙辛卯年制”款紫砂扁壺,壺蓋裡有“宜興紫砂包用”章,“包用”章的出現到清晚期了。

31.“宣統元年”款米色砂小壺,壺柄有“寶鱗”二字,是宣統時工匠姓宗。

32.王南林是清乾隆時藝人,給宮廷裡做過御器。

33.“項聖思”款紫砂佛手式杯,“聖思”款紫砂梅花式杯,均為假品。聖思何時人不詳。南京博物院有件聖思款桃杯,很精緻。

34.“史寶丰造”紫砂堆花小方花盆。是嘉慶、道光時作品。

35.紫砂掛釉器皿從乾隆時開始的。共燒二次,先燒胎,要1000多度。器裡掛白釉的東西,掛釉後再燒700多度。

36.清乾隆紫砂畫彩山水大筆筒,為典型乾隆作品。底部為避免磨傷,刷一層黑漆。乾隆紫砂筆筒有的器表開小紋片,其原因是原來的胎色不理想,在紫砂胎幹後又刷上一層稀的細泥的緣故

怎麼識別紫砂壺底部的印章

篆字底款:昌鴻治陶

圖片逆時針旋轉180°擺正看

紫砂壺印章篆體識別?

這個方形的篆字底款,從上向下,從右向左看,是:徐群製作。其他的判斷不了。

徐群製作

紫砂壺印章識別

造型

明代紫砂壺的造型多為圓形、筋紋形,式樣較少;提樑壺較多,分為硬提和軟提,平底不足寬,光澤素雅,壺的主題風格素靜,多為平常百姓家使用。

清代初期,自然形和幾何形為這一時期砂壺的主流造型。這時,民間也多流傳一些壺形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的實用型壺。

到了清末及初期,仿古代名家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而且砂壺造型、款識也大大增加,附加的裝飾也有很多,但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新。

胎質

明代時期,製作紫砂壺的泥料是含有顆粒狀粗砂的泥料,這種泥料在明代時較為普遍,由於當時科技不發達,沒有更細膩的泥料可以使用,所以製作出來的紫砂壺給人的感覺比較粗糙。明末清初,在泥料的使用上,並沒有太大的改進,仍較粗糙。

清代,由於泥料澄煉工藝水平的提高,泥料開始不那麼粗糙,出現了紫砂細泥。胎骨堅緻、色澤溫潤成為清朝中期壺的典型特徵。泥質堅緻成為晚期的一大特點,但色澤乾枯,遠不如中期的溫潤。

以後新出現了墨綠、黑色等紫砂色,使紫砂的色彩豐富了起來。

到了現代,紫砂器更注重原料和顏色造型的比對,比如仿青銅器造型,就是用仿古銅顏色的泥砂製作而成的。

製作工藝

明代創始期的壺多是捏製壺,因此,壺內胎還常常留有掏空時按捏的指紋。晚明的時大彬發明了木模製壺法,那麼壺內壁就不會留有指紋了,但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之間竹刀刮削的痕跡非常明顯,導致接觸點很粗糙。

打泥片是清代紫砂壺製作採用最多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最大優點是製作精細,厚薄均勻,壺底呈現放射狀痕跡,非常美觀。

到了近現代,注漿成型是極為常見的,這種方法操作簡單,而且製作的紫砂壺細緻規整,砂質細如膏泥,壺身光潤如玉,極受歡迎。

款識和銘刻

我們通常認為,起裝飾作用的刻、印、劃在砂壺表面的文字,並且這種文字用來表明它產生的年代、製作者和使用者這些資訊,通常被稱為款識和銘刻。在斷代認識上,款識和銘刻發揮了舉重若輕的作用。

標籤: 印章 紫砂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8wp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