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蒙頂山麒麟圖

蒙頂山麒麟圖

蒙頂山麒麟圖

蒙頂山麒麟圖是唐代畫家呂鎮的代表作,他以傳說中神獸麒麟為題材,繪製了一幅高1.73米,長98.3釐米的巨幅畫作。畫面中,一隻麒麟嫋嫋地站立在山間,靜觀四野,氣勢非凡。麒麟的毛鬃,細膩柔軟,幾乎能感覺到它的毛髮在微風中輕輕顫動,嘴中還含著一枚潤澤透亮的寶珠,使得整幅畫顯得更加細膩生動。

蒙頂山麒麟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幅傑出作品,不僅創作精湛,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被譽為我國繪畫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衛星地圖發現神祕人形圖之謎 山頂驚現麒麟武士外星人

對於 外星人 是否真實存在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衛星地圖發現神祕人形圖之謎讓人們相信 外星人 存在的真實性。四川雅安蒙頂山上驚現麒麟武士,這並不是人為,唯一能解釋的答案就是外星人的傑作,一起來看看神祕人形圖之謎。

山頂驚現麒麟武士

對於外星人是否真實存在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但也沒有人敢否認它的存在,世界上有很多奇怪又無法解釋的現象,證實外星人存在的真實性。在我國四川名山縣山頂人們發現了一幅巨大的人形圖案,該圖案左邊是麒麟,右邊是一個戴著羽毛頭冠的武士,神祕人形圖之謎至今都是 未解之謎 。

“你知道蒙頂山上左麒麟右武士的神祕圖案嗎?”“國外也有過類似的現象,會不會是外星人留下的腳印?”近日,在一著名地理論壇上,驢友們對蒙頂山神祕人形圖之謎一事展開了熱烈討論,其中還包括不少專家學者的發言,記者從中發現了四川地質工程勘察院地質專家劉民生的名字。

神祕人形圖之謎電視臺10套《走進科學》欄目曾到此進行實地考察並作了系列報道,據瞭解,只要採用衛星地圖軟體,就能看見這個圖案覆蓋了幾乎整個蒙頂山的陰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祕力量”,形成山頂上這個特殊的圖案?為了解開蒙頂山神祕圖案之謎,日前,在劉民生的帶領下,記者踏上了奇特圖案的尋訪之旅,神祕人形圖之謎也隨著我們的尋訪被層層剝開。

“從空中看下去,這幅圖案就像是羅馬武士的上半身,有手、鼻子、眼睛、帽子,還有一個冠,武士身下還有一個看上去像麒麟的動物。而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這些一條條好像是人物捲曲頭髮的東西和人形的五官。”最早發現神祕人形圖之謎的是雅安人謝強。 上一頁 0 /2 下一頁

揭祕:鄭和下西洋帶回南京的“麒麟”是什麼生物

鄭和下西洋,以南京為起點,鄭和船隊回到南京後,也帶回了很多海外的奇珍異寶。

鄭和後裔、鄭和研究學者鄭自海告訴記者,史料記載,鄭和船隊帶到南京的動物有很多種,都進了“皇家動物園”,成了皇室的寵物,這其中包括鴕鳥、獅子、金錢豹、馬哈獸等等。據考證,馬哈獸指的就是非洲產的直角大羚羊。

“鄭和船隊甚至還帶回來‘麒麟’!”鄭自海說,永樂十二年,鄭和船隊航行到東非麻林國,帶回了當地進貢的兩隻麒麟”。鄭自海說,《明史》等史料中對這兩隻來自麻林的“麒麟”有詳細的記錄,甚至有點神乎其神。

“麒麟”送到南京後,明成祖朱棣親自在奉天門接收。古人相信,麒麟是祥瑞之物,只有聖人出現時,麒麟才會現身,因此“麒麟”抵達南京,是當時轟動全城的一件大事兒。

明翰林學士沈度還特地畫了一幅《麒麟圖》。鄭自海告訴記者,這張非常直觀的寫實圖,清晰地告訴後世人們,原來,明代永樂年間,在南京引起轟動的“麒麟”,就是如今在紅山動物園裡依然可以看到的長頸鹿。

2021蒙頂山銀杏最佳觀賞時間

這個十月在雅安邂逅一場秋色,也是非常不錯的體驗,而蒙頂山景區的銀杏葉已經到了最佳的觀賞時期,那麼蒙頂山景區賞銀杏的好地點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2021蒙頂山銀杏最佳觀賞時間

賞秋最佳時間:10月23日至11月10日(銀杏受天氣影響大,具體時間因氣候可能提前或推遲)

在雅安,如果秋天賞銀杏葉一定要有排名的話,蒙頂山景區天蓋寺前的銀杏一定是排在前面。

這裡有著12株千年銀杏樹,高達30多米,樹齡均達2200多年,是全國範圍內罕見的環抱型古銀杏群,觀賞性很高。

不管你是拾起一片落葉感悟人生,還是坐在銀杏樹下的桌子旁,喝上一杯蒙頂山茶,都可以變得很浪漫。

蒙頂十二釵

從春聞其香、夏納其涼寫到秋覽其致、冬賞其雪,如果說蒙頂山的春天是屬於茶香的,那麼蒙頂山的夏與秋一定是屬於這十二株千年古銀杏的。“千山都看霜葉紅,獨有蒙頂一片金”,當秋風漸起,“蒙頂十二釵”便準備以最美的姿態面世!

蒙頂山最高的一座千年古寺——天蓋寺,被環抱在樹齡2200多年的十二株古銀杏中。步入蒙頂山山門,沿石階拾階而上,歷經千年風霜,兩側銀杏樹已成長為樹幹粗壯胸徑約2米,高達30十多米,夏可遮陽避日的參天大樹,令人不得不稱歎自然的偉力與時間的不朽,更坐實了銀杏這一樹種“活化石”的美稱。

銀杏有雌性、雄性之分,相傳,天蓋寺周圍原有13株高大銀杏,前些年唯一的一株雄樹倒下了,剩下12株雌樹,被稱為“蒙頂十二釵”,它不僅環抱保護著天蓋寺,這種環抱的古銀杏群在全國範圍內也都比較罕見,每年的10月中下旬是銀杏最美的季節,黃葉滿地,是攝影師的天堂。

值得一提的是,從天蓋寺上空的視角俯瞰銀杏群,銀杏群的輪廓酷似一張中國地圖,這是繼蒙頂山“麒麟武士圖”之後又一大奇觀。

“蒙頂十二釵”所產的果實是被譽為蒙頂四仙之一的白果,它和普通的銀杏果是有區別的,不僅無胚芽,而且腰上還有環帶,被稱為“玉帶空心果”,因此也出了很多的美味菜餚,白果燉仔雞,炒白果,都具有極高的食療食補價值。

“中國式浪漫”!航天員太空拍到的“麒麟”在福建,神獸“麒麟”有何寓意?

從一般的角度來說,麒麟的寓意就是比較祥瑞。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看到麒麟圖樣的物品之後都會覺得自己比較幸運。

很多人都比較羨慕航天員的工作內容,因為航天員可以到達太空進行相關的工作。而且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讓人比較新奇的事情。所以航天員分享出來的工作日常,通常都會得到大量網友的關注與評價。畢竟航天員一直都是被很多人進行尊重的一種職業。

航天員太空拍到麒麟。

首先神舟14號重組在軌拍攝了一組照片,而且其中就包括航天員陳冬拍攝的福建地區出現麒麟圖樣的平潭。而且是由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的線路行成,而且在中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之前是沒有路的,後來是由中國人創造了路。所以這種照片的內容讓很多人都擁有一認可的狀態,而且也覺得該組照片擁有比較好的紀念意義。

神獸麒麟的寓意。

其次就是即使目前基本上沒有人真正見過麒麟,然而然而通過各種資料進行記載,我們可以瞭解到麒麟不僅被古人和黃龍進行相比,而且也認為麒麟是一種特別祥瑞的寓意。所以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人們看到了麒麟圖樣的物品之後,都會覺得自己擁有比較好的運氣。

從科學的角度進行理解。

最後就是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說,麒麟的寓意是由不同的認知進行產生。也就是說不同的人都會對麒麟擁有不同的認知,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總是會聽到有關於麒麟的各種說法。但是我個人覺得我們應該站在科學的角度,對麒麟擁有正確的認知。因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對麒麟進行相關的瞭解,才可以讓我們對麒麟的知識擁有更加專業的普及。

請問這是什麼神獸?有何由來?

麒麟吧,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

還有確定這是什麼要看你這是什麼地方,中國神獸,一種就要好幾種樣子;

一般正規機關單位就會有麒麟。

附加麒麟圖一張

古代傳說麒麟神獸圖片

麒麟圖

麒麟圖

麒麟

麒麟

麒麟

麒麟手稿

麒麟圖案

麒麟圖片

麒麟圖

麒麟

全人類文明起源古華夏探祕

全人類文明起源古華夏探祕

文/ 潘麗萍

      2019年七月,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開設了《易經》與預測學,並設定易學博士學位。

      中國學術總於易學一體,由伏羲氏畫卦到老子出關後之時,研究全人類文明起源古華夏,華夏古老文化必將影響全世界,了人們的世界觀。古崑崙遠古文明在十萬前就存在了,一萬八千年的古象雄文明是古華夏文明的一部分,炎黃也只屬於華夏文明的部分記載,改寫世界歷史,重塑古華夏人文始祖伏羲女媧,源頭在古崑崙,世界中心在岡仁波齊。沉香哲學,五大宗教的聖物,文明一統天下的到來,大同世界,也就是各宗教的極樂世界和伊甸園。拋磚引玉探討全人類文明總源古華夏文明。

      我們從哪裡來?這終極哲學問題引起世界熱議。世界古代認為神創論,達爾文進化論,外星文明創造論和華夏上古歷史等。

      我們先記住幾個關鍵詞,漸漸撥開迷霧:

      蘇美爾等於古華夏, 《山海經》是上古史記,伏羲=恩基,昊天上帝=恩利爾是帝俊(耶和華),女媧=寧瑪。女媧和伏羲是同父異母兄妹也是夫妻,恩利爾是他們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們的父親是尼比魯星的阿奴王(燧人氏)。

      我們把時間分為古華夏(前7400年-前2023年核爆炸),今華夏(前2023年-今)。圖騰、標記為證。把華夏文明歸納為幾個區,故事慢慢展開。

      約前3800年,尼比魯在地球北緯30°建立華夏第一文明區蘇美爾橫空出世。接著在北緯30°建立華夏第二文明區尼羅河埃及,在北緯30°建立華夏第三文明區,古崑崙岡仁波齊和印度河阿拉帕。第四文明區建在外太空,土耳其發現世界古雷斯地圖,描述的古南級和地中海和死海上空並是第四文明區。帝俊、伏羲、女媧等就一直住在那。

      約前550年,眾神撤離地球交給半神人類管理。 

      尼比魯上古文明建立在北緯30°緯線上,貫穿四大文明古國,留下許多未解之謎,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之迷、中國四川自貢大批恐龍滅絕、四川雅安蒙頂山上左麒麟右武士的神祕圖案、四川三星堆、神龍架野人、百慕大三角、諾亞方舟、撒哈拉大沙漠、岡仁波齊、珠穆朗瑪峰……

      我們進入西琴《地球編年史》,人類由外星文明創造,第一部《第十二個天體》,瞭解東方學與《聖經》學,及破譯數千塊蘇美爾泥板,但對華夏隻字未提。我們將姓名依依對照,人類文明總源於古華夏文明漸漸明晰。 

      1934年人類發現撼動世界的蘇美爾文明,此文明早就知道第十二個天體,尼比魯星,但尼比魯星繞日一圈是3600年,奇怪的是與《聖經》創世紀神話和蘇美爾出土文物記載不謀而合。40萬年前,尼比魯星人恩基(伏羲)副總裁,寧瑪(女媧)人類DNA總設計師,恩利爾總裁(耶和華)來到地球開金礦,他們就是西琴《地球編年史》和《聖經》中的外星創世神。

      我想他們可能就是在四維空間外,能掌握時間線的外星生命,到地球來目的是採金礦,用金粉維持尼比魯星的大氣穩定,那時為解決勞動力問題,眾神集團決定讓恩基(伏羲)和寧瑪(女媧),開創造人神話,30萬年前,他們用細胞融合的手段來量產工奴,用這種細胞和那種細胞融合,導致奇形怪狀生物,和獸人。有人馬,人魚,人獅的傳說就不為奇了。後來發現靈長類基因可以同他們基因融合,蘇美爾記載中的魯魯工奴就此誕生了,但魯魯壽命短無生殖能力。寧瑪(女媧)悄悄將母猿和丈夫恩基(伏羲)的基因放入她子宮,生下一個男孩亞當,並用亞當基因複製了女孩夏娃(出生地扎尕那)。就是《聖經》中亞當用肋骨造夏娃的故事。用科學語境來解讀恩基(伏羲)和寧瑪(女媧)就是人類的真正祖先,後來又將直立人改造成智人,炎黃是他們子孫,我們是炎黃的後代。

      恩利爾總裁(耶和華)反對人類長壽基因,在尼比魯星再次靠近地球時,由於吸引力,引發地球大洪水,準備毀滅人類,但恩基(伏羲)還是不忍見人類全滅,他並告訴人類的半神人,造一艘大船,帶上所有動、植物基因樣本,呆在船裡,等尼比魯離開再出來。《聖經》中真實記載大洪水諾亞方舟的故事,幾乎毀滅了20萬年尼比魯星人在地球創造的遠古文明,留下模糊的亞特蘭蒂斯傳說。目前在亞拉臘山找到了諾亞方舟的遺址。

      本來人類就是一體,東西方文化融合合一,古今合一,物質與精神合一,統一文明衝突。重創世紀,開創新文明,進入大門文明----

(未完待續)

明朝永樂年間,鄭和船隊帶回了一隻西方異域獸“麒麟”,就是現在的什麼動物啊

鄭和船隊帶回的是長頸鹿。

明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九月二十日,南京,永樂帝率文武百官出奉天門,早有一頭怪獸等在承天門外,由西洋渡海歸來的鄭和,從麻林國得到一頭名叫“基林”的怪獸,該獸外形似鹿,頭生肉角,它不鳴也不叫,站在地上東張西望。為防其逃跑,早已給它套上了籠頭,韁繩由人牽引。

這頭怪獸與中國典籍中記載的麒麟極為相似,當時的人們認為這便是麒麟,舉國震動,臣民圍觀者如堵,各自歡喜讚歎不止。

據《明史》載,永樂十二年的獻瑞之後,麻林國和榜葛剌國又各有過一次進貢麒麟的記錄,見到傳說中的神獸以後,長頸鹿的形象與神話產生了互滲,近年來在南京出土的徐達五世孫徐俌夫婦墓,陪葬官服上的麒麟補子,居然是一隻伏在地上的長頸鹿。

明刊本《異域圖說》中出現的麒麟,也作長頸鹿狀,日本畫家桂川國瑞的麒麟圖,在今天看來都是長頸鹿。甚至在日語中,長頸鹿和麒麟至今還是同一個詞,可見長頸鹿來華事件的餘波。

擴充套件資料

鄭和的船隊到了東非,帶回殊方異域的珍寶和異獸,真是古來未有的奇遇,當他們發現長頸鹿的外觀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當地的索馬利亞語稱之為“基林”(Giri),發音與麒麟非常相近,只是脖子稍嫌長了些,但這可以忽略不計。

最有說服力的,是長頸鹿頭上的肉角,在歷代道德家的眼中,肉角也是麒麟的一種美德,所謂“設武備而不為害”,這更使鄭和相信古人所言不虛。

隨鄭和船隊出航的馬歡在《瀛涯勝覽》一書中記下了他所見的麒麟:“麒麟,前二足高九尺餘,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麵餅。”不難看出,所謂的麒麟即長頸鹿。

據說鄭和帶回兩頭長頸鹿,其中有一頭受到驚嚇,死在船上。除了長頸鹿,還有斑馬、獅子、直角羚羊等異獸,有一艘船成為海上漂浮的動物園。外來動物踏上中土,帶來了永樂朝的博物學爆炸。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鄭和下西洋帶回了麒麟?

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蒙頂山

        我和家人都喜歡喝茶,所以,茶文明之發祥地蒙頂山不能不去,於是,蒙頂山成為我和家人一去再去之地。

        時值明前茶採摘時節,想起了數次去蒙頂山的事。

        第一次來到蒙頂山,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是在2005年;第二次到蒙頂山是2013年;再次來到蒙頂山,又過了5年時間。

        那時的山下,鄉土氣息撩人心扉——

        那時的茶山,相當完美、青翠——

        那時的山道,往山上背貨物和建築材料的民工,相當幸苦——

那時的蒙頂山生機勃勃,真是“病樹前頭萬木春”啊——

…………

        蒙頂山風景區是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由於蒙頂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氣候等最適合茶葉的生長,因此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蒙頂山茶祖師吳理真開始在蒙頂山馴化栽種野生茶樹,開始了人工種茶的歷史。

        上山的道路修得非常好,已至讓我們忘記了當年上山的情形。不過那個大茶壺,還是高調地挺立在山頭。

        60歲以上,門票半價30元;上山纜車15元(本欲像前次那樣爬山,但還是小心為妙)。在纜車上可見山坡滿滿地種了一壟壟茶樹,時值8月,採摘季節早已過,少有見到茶農在茶園。

        可是上次來時不是這樣,明前正時,茶農們忙碌著哩。

        雖說腿腳不濟乘纜車上山步行下山,但記錄的順序還得以步行上山線路始:

        在民間,蒙山茶歷來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來之物。因此,歷史悠久的蒙頂茶被稱為"仙茶",蒙頂山被譽為"仙茶故鄉"。

        想起上次正當採春茶時,農家樂提供了體驗採茶的專案呢。

        好像是在一個週末,驅車兩小時,到了雅安名山蒙頂山。也是在電視上聽說了可以體驗採茶,且多年沒有去過了,趁天氣棒棒的,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前去。

        青青的山,到處都是種的茶。在隨便一個農家裡吃飯,都可以免費到茶園裡採茶,農家還可以幫你窨制。

        算是個體驗吧,我自己把採摘的嫩茶葉尖,涼晒了一下,再在鍋裡用手不斷拔弄著烘乾(看過蒙頂山的茶農和杭州西湖的做茶師傅們窨制過茶),用70度的開水一衝泡,呷上一口,還不錯呢。雖說不是“揚子江中水”,但真是“蒙頂山上茶”哩。這是後話。

        上山的路(此時我們正“爽快”地下山,其實下山真地也很不易,腳軟得……)很陡,且石梯不整。

    前一次確實是這樣上山的。

        沿山有神廟。不過這些廟宇,震後經年,已見敗落。

        上次來時,這處廟宇可不是這樣的,甘露寺香火正旺,芍藥花開得正歡:

        山道幽幽,苔葉青青,不採路人嗡嗡湧過。

        一路向上,便可鑑盡蒙頂山全景,若遇夏秋季節,便可見到山下雲海。

        歇息時,人人都感覺身心愜意呢。據測,蒙頂山負氧離子含量常年達到1.2萬個/cn3,是戶外登山活動、休閒、度假、養生的最佳場所。

        上山纜車站的高度,就是蒙頂山正廟——天蓋寺。

        在人們的印象中,寺廟是佛教文化的表現,裡面供奉的大都是佛像,但在蒙頂山最大的寺廟——天蓋寺,供奉的卻是蒙頂山茶祖吳理真。天蓋寺傳說是吳理真結廬種茶的地方,三國時始建,後毀於戰亂,南宋淳熙時由佛教徒重建,明清時曾多次補修。

        據《四川通志》載,“邑之寺院唯此為古”。天蓋寺之名緣於女媧補天的傳說,相傳女媧煉五彩石以補蒼天,至蒙頂山上空時,元氣耗盡,身融大地,留一漏斗,甘露常瀝,故有“漏雨蜀天,中心蒙山”之說。在此修廟,意指“漏天之蓋”。現存殿宇乃明清舊物,主殿——茶神殿有吳理真大師全身座像。

        寺廟內可敬香拜神,也可品茗休憩,觀賞參天古樹銀杏。

        天蓋寺四周環繞10多株千年古銀杏,參天蔽日,蒼秀勃鬱,據傳這些銀杏是吳理真親手所植,距今已兩千多年。

        這個地方當年還有茶藝表演:

        題外話,在蒙頂西側山腰,還有一座海拔1000米的永興寺。寺廟依山向水,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山門石雕,有九龍蟠繞,透雕"永興古寺",有麒麟浮雕一對。大雄殿為重簷懸山式,石樓三間,面闊12米,柱、樑、壁、樓等皆為全石結構,氣勢凝重。寺周有清劍南觀察使黃雲鵠詩碑、告諭、楹聯等石刻十多幅。寺內植有七心茶花和紅、白玉蘭等珍稀花木,其中一株紅杜鵑,植於明代,春末夏初,花朵滿枝。

        穿過廟殿繼續上山(當然,纜車到達的一方,一般都不是山頂),可達大殿屋脊高度,可見碑林,其中學恭甲子秋所寫“楊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最為醒目。

        碑廊後面,有一棵的千年茶樹王,據專家測定樹齡在1000年以上。這是一株野生灌木型古茶樹,樹高3.5米,樹幅2.54米,主幹處離地面直徑13釐米,葉長17釐米,葉寬7.3釐米,葉脈810對,一共9株,屬大葉種茶樹。

        陰陽石牌坊前有一石屏風,牌坊和屏風均建造於明代天啟二年(1622年)。屏風上的麒麟浮雕,頭頂遼闊雲天,足踏翻滾海水,是蒙頂山的一大奇觀。牌坊為三開門佈局,之所以稱“陰陽石牌坊”,那是因為牌坊右門上方的雙獅戲球浮雕常年為幹,而左門上方的雙鳳朝陽浮雕和中門上方的龍鳳呈祥浮雕則常年為溼。牌坊正面橫額為“西來法沬”、“一瓢甘露”、“蒙露聚龍”,字型古樸遒勁,這三幅題句,融合了儒、釋、道三教的精髓。

        屏風背面是仿唐代袁天罡的陰陽圖。

        牌坊後面的神道兩旁是順石梯而建的飛龍浮雕,這兩條飛龍守護的是這裡的龍泉古井。

        古井又名蒙泉井、甘露井,石欄鐫刻二龍戲珠,據說這裡是甘露大師(吳理真)種茶時汲水處,縣誌載“井內鬥水,雨不盈、旱不涸,口蓋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則有異香。若擅自揭取,須晴日,即時大雨。”此泉名在惠泉(天下第二泉)之上。

        唐宋時期是蒙山茶的極盛時期。從唐玄宗天寶元年(724年)蒙頂茶被列為貢品,作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專用品,一直沿襲到清代,歷經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這種專用茶採自茶祖吳理真種下的七株仙茶。到清代時,蒙頂五峰被闢為禁地,七株仙茶被石欄圍起來,闢為“皇茶園”,至今留存。

        皇茶園坐落於蒙頂主峰的五個小山頭之中,因周圍山峰形似蓮花,皇茶園正落於蓮心而成"風水寶地",漢代甘露大師吳理真植"靈茗之種"七株於此。 唐宋時是蒙頂山茶的極盛時期。唐玄宗天寶元年(724年),蒙頂山茶被列為貢品,每歲在(七株仙上)採貢360葉,天子祭天及祭太廟用之,稱正貢;皇帝享用的稱副貢,在五峰間採擷;王公大臣享用的稱陪貢,在五峰之下采擷。蒙頂茶自唐至清“年年歲歲,皆為貢品”,歷經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間斷,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吳理真被稱為蒙山茶祖師,宋孝宗還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吳理真為“甘露普惠妙濟大師”,並把他手植七株仙的地方封為“皇茶園”。園以石欄圍繞,正面雙扇石門,兩側有"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石刻楹聯,橫額書"皇茶園"。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幅對聯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載的一首小曲《蒙山頂上春光早》,曲中說:“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這裡的”江心水“指的是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的中泠泉,中泠泉在張又新的《煎茶水記》中被評為“天下第一泉”。後來在流傳的過程中,“江心水”被傳成了“江中水”。

        皇茶園上是蒙頂山的最高處——玉女峰,峰上有蒙茶仙姑、甘露石屋。這位仙姑據說是青衣江河神的女兒玉葉仙子,她來到蒙頂山,與吳理愛,河神知道後大發雷霆,堅決不同意兩人相愛,並採取了種種手段,活活拆散了他們,帶走了玉葉仙子。最後,玉葉仙子逃出了河神府,來到蒙頂山化作一座山峰,與吳理伴。

        甘露石屋位於皇茶園左側甘露峰,又名蒙頂石殿,石門、石柱、石室、石樑,為雙簷歇山式全石結構建築,面積為12平方米。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 建築風格 甚為獨到。相傳此屋為漢時吳理真在蒙頂山種茶時休憩之所,明嘉靖十九年由僧洪音立石室作憑弔祭祀之用,並題“蒙山勝景”於石門之上,左右對聯曰:“突兀危峰昭禹跡,蓬贏佳境自天成”。

        從天蓋寺可乘索道下山,也可從天梯下到禹王宮。天梯1436階,陡峭矗立。相傳大禹治水成功之後,曾率眾經此道登蒙頂旅祭,故蒙頂山自古就有“禹貢蒙山”、“華夏始祖祭天第一山”的美譽。

盜墓筆記裡小哥身上的紋身圖案是什麼含義?

是麒麟,是代表他家族的標誌。

張起靈上身所紋麒麟,呈青黑色,鹿角龍鱗,踩火焚風。平時隱沒,只有當體溫升高時才會顯現。在激烈運動或是近身搏戰後,會出現類似“麒麟踏火”的完整圖案。(在張家內部體系中,張家族長身紋麒麟,代表著與家族使命之間的“契約”。)

在小說裡,張家家族用麒麟圖騰作為自己的家族的標誌,而張起靈身上的這個麒麟紋身是族紋,只有族長才會得到這個紋身,也可以說是張家族長的標誌。

擴充套件資料:

在《盜墓筆記》小說中,其實不止張起靈一個人身上有麒麟紋身,據說用飛刀劃瞎陳皮阿四眼睛的那個苗族首領,他的身上也有這種麒麟紋身,盤馬老爹身上也有這種麒麟紋身。在原著中說過這種紋身是苗人用來預防哪種病的,還有的說法是這是苗寨的地圖;

或者是張家古樓的地圖,紋在身上來為人指引道路。還有一種說法是,麒麟紋身的作用是鎮妖驅邪,在張起靈身上紋的黑麒麟的紋身,可以在他和墓裡的粽子搏鬥時助他降服妖邪。關於麒麟紋身,各種說法特別的繁雜。

標籤: 蒙頂山 麒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q4eom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