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書法中的提按頓挫怎麼寫

書法中的提按頓挫怎麼寫

1.書法中提、按、轉、折、頓、挫等筆法怎麼做好

用筆技法

書法中的提按頓挫怎麼寫

書法中的線條點畫都有不同的姿態和形式,要準確而生動地書寫出這些線條點畫,就要依靠相應的用筆技法,即把整個運筆過程分解為一個個不同的動作,只有這樣才能萬毫齊力,點畫優美,線條豐滿。

提筆,筆鋒在書寫點畫時不可能一樣粗細,當點畫要求變細時毛筆就要提起。因此,提與頓是相對而言的,互為依存的。提筆大多用於橫畫的中間及字的轉折連線處、露鋒出鋒時。即前人所說:“密處險處用提”。注意提不要過虛、過細。

頓筆,線條點畫要求變粗變特出時,用力下按,所謂“力透紙背者為頓”。字的收筆處或轉折處常用頓筆,其頓的力度大於“蹲筆”與“駐筆”。在書寫過程中提與頓時常交錯使用,有時提在前、頓在後,有時是先頓後提,所以要注意協調性,提按頓筆在行草中互動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於提與頓的互動使用才形成了點畫線條的輕重粗細變化。而在楷書中,提頓表現是很明顯的,如一橫與一豎就是兩頭都用提頓法。頓筆用的好,可使點畫堅實有力,筆力充盈,但不要頓的太重,形成墨團。

蹲筆,運筆方法象頓筆,但按下力度可輕些。在點畫的輕重粗細之間有一個過渡性的動作,即是用蹲筆法,所以唐·張懷灌在用筆中說蹲筆是:“緩毫蹲節,輕重有準是也。”蹲筆和頓筆常用於筆畫的轉換過渡處。因此,起著調節換筆的作用。

駐筆,用筆力量小於“頓”與“蹲”。是用於上一個運筆動作結束,下一個運筆動作開始,為時很短的轉換間隙,即“稍停”,力到紙面即可。這樣駐筆一下,是為了準備下個筆勢的開展。如橫劃的起筆、收筆之前都要頓,在頓之前先要稍停駐一下筆,然後再鋪毫按頓。其它如轉折處頓筆前,捺筆頓筆出捺前都要駐筆,以蓄勢為頓筆作先導。清·蔣和曾說:“駐,不可頓,不可蹲,而行筆又疾不得,住不得,遲澀審顧則為駐”。

衄筆,即是運筆時既下行又往上,在寫鉤和點時,原來頓筆後挫鋒下行的筆,突然地又逆轉而上,即為衄筆。由於衄筆取逆勢,增加了筆鋒與紙面的摩擦力,充實加強了筆力,使點畫線條更加蒼勁。如顏真卿的楷書多“鵝頭鉤”,就是把鉤衄回到一個鵝頭形的勢態後,再出鉤。

挫筆,就是運筆時突然停住,以改變方向的筆勢,大都是在轉角處,先頓筆,然後把筆略提起,使筆鋒轉動,從而變換方向。可見挫筆就是頓筆後又有一個微小位置移動,使筆法表現的更加完美,以彌補頓按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如寫鉤或轉折處,頓按完筆後還不足完成筆姿,這時把筆鋒微微提起挫動一下,既可作調整,又可作轉換筆勢以利於行筆。注意挫鋒要有分寸,過分則做作,太微小又不便表現筆姿和轉換運筆。

搶筆,是指提筆入紙時,空中先落筆起勢,或提筆離紙時在空中的回力動作。搶筆與折筆有相似之處,但折筆速度慢,而搶筆是快速的瞬間動作。如寫橫時,一般在起筆處先豎下再折筆向上,即橫畫直落筆,向右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內折線,而採用搶筆時,即可臨空作成這一折筆動作,而後迅速落紙,即“虛搶”。寫行草時,行筆較快,運轉幅度增大,就可用搶筆起筆或收筆。

轉筆,有二層含義,一是與“折筆”相對而言,圓筆多用之。即寫字運筆時左右圓轉執行,在點畫中行動時,是一線連續又略帶停頓,連斷之間似可分又不可分。所以,漢蔡邕在《九勢》中說:“轉筆,宜左右回顧,無使節目孤露”。這樣運筆寫出的線條點畫渾而厚實。二是指字中轉角屈折之處,用圓轉法寫之成圓勢。注意圓轉的時候,運筆不要太慢,形成臃腫之病。

折筆,是對“轉筆”而言,方筆多用此法。折筆時筆鋒從陽面翻向陰面,即“方筆用翻”,從而顯出稜角方正,以折筆這一動作來帶出方勢。折筆的速度要比轉筆快些,這樣才形成方勁剛健,痛快遒勁之勢。

2.書法 華世奎筆法″提、按、頓、挫、內顫、外顫

″提筆法″即是把筆提起,只用筆鋒的三分之一,全用腕或臂力揮運,而重要的是內含一口氣。

這種筆法要寫出顏字的筋骨,一般皆用大筆寫小字。又每書必站立,肘臂全部懸起,由於寫出的筆道略瘦,所以更強調它的力度,而不能象蜻蜓點水,一帶而過,″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

″運筆拙中藏巧,提起整個字和佈局的神氣,加強書法作品中的筆道變化。書法是一種由線條組成的抽象藝術,最忌諱的是呆板,所以說提筆法的作用是很大的,在練習這種筆法時,切記不能用傻力要用內在的丹田之力,寫出的筆道應瘦硬挺拔,內含筋骨。

″按筆法″——就是把筆的中鋒鋪開,和提筆相反,但用力時要適可而止,把筆鋒按裂反而影響效果,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互為交替。這種筆法運用得當可以達到″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的效果。

要想在一件作品中取得力感的強度,又必須在按筆上下功夫,筆鋒鋪開,中鋒行筆,最容易把力量注入到筆道中去。一點一畫構成了字的形態,這些形態又是一件書法作品的靈魂和生命的所在,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作品中筆道力感的強弱。

掌握好按筆法,行筆中應多用澀筆,切勿流滑,寫出的筆道豐遒厚重,雖肥不顯臃腫。 ″頓筆″和″挫筆″——在行筆中,頓筆和挫筆是不好分開的,好似走路,左腳落地,右腳自然抬起,運筆時,頓挫相間,配合默契,才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

一筆頓下去,不見得就那麼規則,有時是不得意的,這時就需要用挫筆加以補救,把那些不規則的地方通過挫筆的移動糾正過來,達到意想的效果。 ″內顫″和″外顫″——這種筆法取於顏真卿的屋漏痕及懷素、黃庭堅的行草用筆。

顏真卿的″屋漏痕″本指″天雨屋漏,雨水從漏處滲出,沿著牆壁表面蜿蜒流下。由於水性向下,故水珠重心必居中央,而牆面由於凹凸不平,所以屋漏下滴,並非一瀉直下,牆面凸起部分漏水所受阻力小,其流自暢,其勢則疾,而其跡乃真,凹下部分則反之,所以屋漏之水,雖自上而下,大體垂直,但細處自必蜿蜒曲折,節節頓挫。

″?胡問遂《試說顏書藝術成就》?這種筆法是顏真卿的獨創,華先生在書法實踐中,把這種筆法更加具體化,歸結為內顫和外顫。曾說,在行筆中內顫用提筆,外顫用按筆。

提按互相提攜,寫出的筆道則呈現出不規則的曲線,處理得好,具有一定節奏的韻律感,好像在那微微顫動的筆道中孕育著無數個音符在跳躍,寫出的字出於自然而無絲毫的雕琢之意。(如果不介意謝謝採O(∩_∩)O~不懂得可以追問。

3.書法 華世奎筆法″提、按、頓、挫、內顫、外顫

″提筆法″即是把筆提起,只用筆鋒的三分之一,全用腕或臂力揮運,而重要的是內含一口氣。這種筆法要寫出顏字的筋骨,一般皆用大筆寫小字。又每書必站立,肘臂全部懸起,由於寫出的筆道略瘦,所以更強調它的力度,而不能象蜻蜓點水,一帶而過,″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運筆拙中藏巧,提起整個字和佈局的神氣,加強書法作品中的筆道變化。書法是一種由線條組成的抽象藝術,最忌諱的是呆板,所以說提筆法的作用是很大的,在練習這種筆法時,切記不能用傻力要用內在的丹田之力,寫出的筆道應瘦硬挺拔,內含筋骨。

″按筆法″——就是把筆的中鋒鋪開,和提筆相反,但用力時要適可而止,把筆鋒按裂反而影響效果,要提中有按,按中有提,互為交替。這種筆法運用得當可以達到″入木三分″、″力透紙背″的效果。要想在一件作品中取得力感的強度,又必須在按筆上下功夫,筆鋒鋪開,中鋒行筆,最容易把力量注入到筆道中去。一點一畫構成了字的形態,這些形態又是一件書法作品的靈魂和生命的所在,它可以直接反映出作品中筆道力感的強弱。掌握好按筆法,行筆中應多用澀筆,切勿流滑,寫出的筆道豐遒厚重,雖肥不顯臃腫。

″頓筆″和″挫筆″——在行筆中,頓筆和挫筆是不好分開的,好似走路,左腳落地,右腳自然抬起,運筆時,頓挫相間,配合默契,才能達到一定的藝術效果。一筆頓下去,不見得就那麼規則,有時是不得意的,這時就需要用挫筆加以補救,把那些不規則的地方通過挫筆的移動糾正過來,達到意想的效果。

″內顫″和″外顫″——這種筆法取於顏真卿的屋漏痕及懷素、黃庭堅的行草用筆。顏真卿的″屋漏痕″本指″天雨屋漏,雨水從漏處滲出,沿著牆壁表面蜿蜒流下。由於水性向下,故水珠重心必居中央,而牆面由於凹凸不平,所以屋漏下滴,並非一瀉直下,牆面凸起部分漏水所受阻力小,其流自暢,其勢則疾,而其跡乃真,凹下部分則反之,所以屋漏之水,雖自上而下,大體垂直,但細處自必蜿蜒曲折,節節頓挫。″?胡問遂《試說顏書藝術成就》?這種筆法是顏真卿的獨創,華先生在書法實踐中,把這種筆法更加具體化,歸結為內顫和外顫。曾說,在行筆中內顫用提筆,外顫用按筆。提按互相提攜,寫出的筆道則呈現出不規則的曲線,處理得好,具有一定節奏的韻律感,好像在那微微顫動的筆道中孕育著無數個音符在跳躍,寫出的字出於自然而無絲毫的雕琢之意。(如果不介意謝謝採O(∩_∩)O~不懂得可以追問

4.筆畫學習 提按頓挫轉 初涉書法什麼最重要

書法運筆的三原則是:

1.起筆逆鋒入筆,2.行筆過程中鋒運筆,3.收筆時回鋒收筆。 (注意是“鋒”,不是“峰”)

這種所謂的書法運筆的三原則是書法運筆方法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筆規律,在我國書法藝術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極為豐富的一用筆方法。以楷書為例,在寫點畫的過程中就有頓筆、蹲筆、挫筆、衄筆(筆順行而逆反再順行)、掄筆(筆鋒不落紙而作折勢)、折筆、轉筆(筆鋒的迴旋,藏鋒不出稜角)、翻筆(筆鋒在第一筆勢未盡時,趁勢翻轉到第二筆)、絞筆(指筆鋒攪動)、駐筆(不提不頓,不轉不行,筆鋒駐紙,停以取勢)、行筆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兩種基本筆法,即提按和你所說的逆鋒(即逆入回鋒)。任何筆畫都是複雜的提按運動過程。提和按不能作孤立的解釋,似乎提就是筆鋒上升和浮起,按即筆鋒下降和沉下去。實際上提和按都不在一個點上,它是運動的變化的,是筆鋒在筆畫中執行的過程,筆畫的粗細、頓挫是提按運動的表現。筆按下去,越按得深筆毫著紙越多,筆畫就越粗重渾厚有力;筆提起,筆毫著紙少或只有毫尖在執行,筆畫即表現出細而輕快。每個字的筆畫都有若干個提按過程,只要看筆畫的粗細變化就可以看出提按的不斷運動變化。例如繁體字“極”有八個以上提按過程。根據筆勢的需要,提和按的時間有長有短,筆鋒升降有高有低,著紙面有深有淺,執行時有快有慢,這就形成筆畫的剛柔、粗細、流暢、枯澀等等的變化。因此,自覺地理解和掌握提按運動的變化,對掌握筆法是很重要的。

對於逆入回鋒的問題,古人很重視。米芾說的所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即筆畫的起筆、收筆都要採取逆入回鋒的筆法。所謂“三折筆”也是逆入回鋒的一種運筆形式。逆入回鋒的作用:一是使筆畫起止具有完整性和力度。相反,筆畫則容易如同火柴頭著火一樣,突然而來突然而止,力量無從表現。起收筆藏鋒運筆,可以充分表現出力度,也有浮雕感,寫出的筆畫厚重健實。逆入回鋒筆法要求中鋒用筆,如果是偏鋒就缺少浮雕感和力度。二是逆入回鋒使筆畫具有姿態。掄筆逆鋒而入,轉筆而頓筆或蹲筆而鋒回,一去一回一頓就產生多種多樣的筆痕姿態,迴轉停頓的時間長短和筆鋒所佔面積的大小、露鋒或藏鋒等的不同,形態也就各異。一個字的重要筆畫,如中心豎畫、長的橫畫、長的撇、捺等,是最需要或最值得注意逆鋒回鋒筆法之處。因為這些筆畫是一個字的重要部位,這些地方表現出來的姿態、力感和浮雕感影響著整個字的形態美。當然,有的書家寫中心橫畫時也有用順鋒而入筆的,如歐字、趙字的橫畫往往都是順鋒而入,那也是筆畫的一種姿態。

由於提按的輕重、深淺、快慢的不同和方向的轉換,使鋒毫著紙面積、停頓時間、迴轉幅度、藏鋒露鋒等引起字的姿態的千變萬化。因此要十分細心掌握筆毫的使用。

標籤: 頓挫 書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ql4k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