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明太魚又叫什麼魚

明太魚又叫什麼魚

明太魚又叫什麼魚

1.明太魚是鱈魚。明太魚,正式名稱為黃線狹鱈,是鱈形目、鱈亞目、鱈科、狹鱈屬的一種魚類,屬於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層冷水性海魚。明太魚,分佈於朝鮮半島東岸及日本本州西側中部以北、日本海、韃靼海峽、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周緣到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以及分佈於北太平洋北部、黃海東部等海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韓國的明太魚,在中國叫什麼魚?

韓國的明太魚,在中國叫做太魚”或“無泰魚”。

在史載中,15世紀的朝鮮成宗時期,由盧思慎、徐居正等人開始編撰的《新增東國輿地勝覽》(系仿中國南宋祝穆編《方輿勝覽》和明朝官修《大明一統志》)中,便稱明太魚為“無泰魚”。

19世紀初由學者徐有榘編撰的農業技術書籍《林園十六志》中,稱之為“太魚”。《承政院日記》中記載朝鮮孝宗三年(1652年)江原道進獻“明太卵”的記載,這是“明太”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

擴充套件資料

明太魚名稱由來

關於明太魚名字的由來,朝鮮王國後期文臣李裕元著述的《林下筆記》中記載:“明川漁夫有太姓者,釣一魚,使廚吏供道伯。道伯甚味之,問其名,皆不知,但道太漁夫所得。道伯曰:‘名為“明太”可也!’自是此魚歲得千石,遍滿八路。” 

意思就是說朝鮮咸鏡道明川郡有太姓漁夫捕獲了一種魚,將其獻給咸鏡道觀察使(道伯),觀察使覺得非常好吃,於是取明川郡的“明”和漁夫的姓,稱之為明太魚,此後這一名稱傳遍朝鮮八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明太魚

明太魚是什麼魚

明太魚的正式稱呼叫做“黃線狹鱈”,指的是鱈形目鱈科狹鱈屬中的魚。

黃線狹鱈是鱈科、鱈屬魚類,為冷水性海洋主要經濟魚類。體瘦長形,頭尖,下頜突出額部僅有一枚短鬚;鱗細小;背鰭3個,臀鰭2個,尾鰭呈淺凹形;體褐色,下方白色,體側有兩條斷續排列的暗色縱帶,胸鰭黑色,腹鰭。產卵期在12月到翌年4月,盛期為12月。

成魚以底棲甲殼類、魚類、頭足類和端足類等混食。分佈於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白令海周邊地區的海域。在中國主要分佈在黃海東部但數量較少。黃線狹鱈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13年被評為近危(NT)。

棲息環境

黃線狹鱈生活在底棲層,位於近海底30-400米深度。分佈在海洋架區域,該區域浪作用力減小,陽光充足,底棲生物繁盛,為黃線狹鱈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但是隨著全球暖化的加劇,黃線狹鱈棲息地範圍在持續縮小。

黃線狹鱈棲息的深度與魚齡有關。稚魚棲息於海水錶層;幼魚夜間上升到表層,然後,隨著日光的增強,逐漸下降至較深處。在白令海的東部,大多數黃線狹鱈棲息在水深80-150米的架範圍內。

明太魚是什麼魚,是無鱗魚嗎

明太魚的正式名稱是黃線狹鱈。

它是鱈形目鱈科狹鱈屬中的魚。

明太魚身體長,後部扁平,長度可以達到90釐米,頭部大尾巴小,身體表面覆蓋鱗片。

明太魚生活在海水之中,是一種冷水性魚,所以它們在緯度高的地區分佈比較廣泛。

在我國黃海東部也有,不過數量較少。

明太魚的食物是海中的一些小型動物

一、明太魚是什麼魚明太魚的正式稱呼叫做“黃線狹鱈”,指的是鱈形目鱈科狹鱈屬中的魚。

這種魚的身體比較長,後半部分身體比較扁平,它們的身體長度可以達到90釐米左右,它們的體長是高度的6.6-10.2倍;它們的頭部比較大,尾巴比較小;頭部和身體表面都覆蓋著一層鱗片,是圓形的,不過比較小;它們的背鰭是綠褐色的,腹鰭以及臀鰭都是灰色的。

從生活環境來看,明太魚屬於海魚的一種,因為它們是生活在海洋之中的。

明太魚也屬於冷水性魚,所以它們具體分佈在緯度比較高的海域之中。

它們具體的分佈地域有朝鮮半島的東岸、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等。

在我國也有一部分明太魚分佈,主要是在黃海的東部地區,不過相對來說數量是比較少的。

從食性來看,明太魚的食物主要就是海水之中的一些小型動物。

不過,由於它們本身的體型就不大,所以它們也可能成為其它魚類的食物。

二、明太魚是無鱗魚嗎明太魚的頭部以及身體的表面都覆蓋著一層鱗片,形狀圓形的。

不過,這些鱗片的體型是非常小的,因此有時在觀察明太魚身體的時候有可能會將它們的鱗片忽略,誤認為它們是沒有鱗片的,其實它們的身體上有比較多的小圓鱗。

無鱗魚指的是沒有鱗片的魚以及鱗片比較小的魚。

因此,明太魚也屬於無鱗魚的一種,屬於鱗片比較小的那一類

明太魚在中國叫什麼?

明太魚在中國叫黃線狹鱈。

明太魚在中國的正式名稱為黃線狹鱈,是鱈形目鱈亞目鱈科狹鱈屬的一種魚類,分佈於朝鮮半島東岸及日本本州西側中部以北、日本海、韃靼海峽、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周緣、到美國加利福尼亞中部以及分佈於北太平洋北部、黃海東部等海域。

相關內容:

明太魚(黃線狹鱈)身體長形,後部側扁,體長可達900毫米,體長為體高的6.6~10.2倍,為頭長的4.1~4.6倍,為眼徑的3.9~4.8倍又叫大口魚。背鰭13—14,18—19,21;臀鰭22—23,21-23。縱行鱗約160—165;鰓耙外行6+28(後2小突起狀)。椎骨19+31。體長338.4—351mm;為體高5.1—5.4倍,為頭長約3.9倍。

頭長為吻長3.3-3.5倍,為眼徑4.3—4.5倍。體長梭狀,前背最高為體寬2.8倍,向後漸尖。頭側面呈尖三角形。眼間隔寬。尾柄細。口大,閉時下頜較上頜長。下頦須痕狀。頭體有小圓鱗。側線前段較高,後降側中位。背、臀鰭三角形。尾鰭凹叉狀,真正尾鰭條4。

腹鰭喉位,第2鰭條突出呈絲狀。背側綠褐色;兩側銀白有2—3暗色縱紋而紋間。腹側白色。背鰭綠褐色,腹、臀鰭灰色。下鰓蓋骨特肥厚。

標籤: 明太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rn113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