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回族過年風俗有哪些

回族過年風俗有哪些

回族過年風俗有哪些

回族過年風俗有開齋節、掃塵、吃餃子、請阿訇、吃小米蒸飯和燉合菜、蒸包子等。

1、開齋節: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其他民族稱其為“回民過年”,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

2、掃塵:掃塵是打掃家裡的塵土,選個晴好的天氣,把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打掃一遍。

3、吃餃子:端上熱騰騰的餃子,開啟預先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4、請阿訇:回民大年三十不貼春聯,除夕夜也不放鞭炮,請阿訇則是大多數家庭必做的事情,由於一個村裡只有一所清真寺和一個阿訇,很多人會選擇把請阿訇的事情放到年後。

5、吃小米蒸飯和燉合菜:回族人正月七年級的早晨吃小米蒸飯米飯和燉合菜,所謂的燉合菜就是將前一日燉好的牛肉,再加上白菜、粉條、木耳等放入鍋中燉熟,有點類似於東北的酸菜燉粉條。

6、蒸包子:大年七年級的中午蒸包子,一般有肉餡和素餡兩種,晚上要吃麵條或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回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風俗。

以下是一些回族過年的傳統習俗:

1. 貼春聯:回族人在過年前會貼春聯,春聯上寫有祝福的詞語,用紅紙剪成對聯的形式,貼在門上或者窗戶上,以祈求新年的好運和吉祥。

2. 守夜塔:在回族傳統中,過年前夜被稱為“夜塔”,人們會在清真寺或家中守夜祈福,相信這樣可以祈求平安和福祉。

3. 吃年夜飯:回族過年也有吃年夜飯的傳統,家人會聚在一起享用豐盛的晚餐。

通常,他們會準備各種傳統的回族美食,如羊肉、牛肉、麵食等。

4. 拜年訪親:在過年期間,回族人會互相拜年訪親,到親朋好友家中道賀,祝福對方新年快樂和幸福。

拜年時,一般會帶上一些禮物,如水果、糖果或糕點等。

5. 點燃燈籠:回族過年時,人們會點燃彩燈籠,將其掛在門口或院子裡,象徵著新年的喜慶和光明。

6. 表演傳統文藝:在回族過年期間,會有一些傳統文藝表演,如馬燈舞、歌舞表演等。

這些表演寓意著慶祝新年的喜悅和繁榮。

這些只是回族過年風俗中的一部分,不同地區和家庭可能還有其他特色的習俗和傳統。

回族人通過這些傳統習俗來慶祝新年,祈求吉祥如意和家庭幸福。

做點心,家家戶戶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每家每戶都把要做的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

臘月初,村裡的米麵加工廠要加工出最白的麵粉用來做春節待客的點心,還要加工許多做年糕的麵粉。

打氈,“氈”是農村土炕上鋪的,用羊毛擀出來的。

因為長年鋪在土炕上,會有塵土,就在年底把它拿出來用棍子使勁的敲打。

一般都是兩個人一人捉一個氈角,其中一個人敲打。

開齋節,回族春節習俗來自,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

補日任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

開齋節在各地稱謂不同,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

在開齋節前夕,要做好掃塵、理髮等清潔工作。

在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杆修通即差的回族,要提前趕回家中。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1、做點心,家家戶戶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每家每戶都把要做的事情安排的井然有序。

臘月初,村裡的米麵加工廠要加工出最白的麵粉用來做春節待客的點心,還要加工許多做年糕的麵粉。

2、打氈,“氈”是農村土炕上鋪的,用羊毛擀出來的。

因為長年鋪在土炕上,會有塵土,就在年底把它拿出來用棍子使勁的敲打。

一般都是兩個人一人捉一個氈角,其中一個人敲打。

3、開齋節,回族春節習俗,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

開齋節在各地稱謂不同,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

在開齋節前夕,要做好掃塵、理髮等清潔工作。

在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族,要提前趕回家中。

回族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回族春節的風俗有:過開齋節、掃塵、吃餃子、請阿訇、跳舞、唱歌、沐浴淨身、到清真寺參加會禮、走親訪友以及吃炸油香和撒子等年節食物。回族春節的風俗既融合了漢族的因素,也保持著自身的民族特色。

回族春節的風俗

住在農村的傳統回族人家會有請阿訇到家裡念知感經的習俗,一般是先宰牛或羊,然後請阿訇念知感經和提念亡人等。

清潔第一是回族的春節特色。一般回族人家都喜歡種花草,經濟好的人家會大動干戈裝修房間。總之,回族人民會在春節前將房間收拾一番。

回族人家在除夕的白天會去清真寺,晚上會吃烙盒子。如今的東北迴族同胞,年三十晚上會看春晚,但是看完春晚就睡覺,沒有漢族拜年磕頭習俗。

回族過年的風俗是什麼

回族過年的風俗主要有拜年、吃餃子、穿新衣等。

拜年是回族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習俗,家家戶戶都會拜訪朋友和親人,用語恭維,標誌著一年的和氣,吃餃子是回族過年最具有特色的習俗,代表著一年的,穿新衣的習俗主要是表達回族文化裡的滿衣等腰的象徵,寓意對新的一年裡的滿滿的祝福。

此外,回族過年還有燈籠、春聯、舞獅等等。

燈籠是用來吉祥如意的祈福,春聯也是回族人習慣了在門口張貼的,代表著祝福,而舞獅則是回族火把節,傳統的舞獅在中就是原來一種藝術,也是歡慶年味的重要活動。

回族過年是什麼節日?

你好,過年叫開齋節,沒有固定的時間。

回曆每年分十二個月,單月為30天,雙月為二十九天,每年較公曆少十一天,三年相差一個月,因此按公曆計算回族新年沒有固定的時間。

開齋節是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其他民族稱其為過年。

開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從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並且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巷道廁所,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 成年回族人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是清真寺,節日前該維修的維修,節日裡也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標語和彩燈。

中國回族過年有哪些習俗

回族——年三十晚上包餃子,這一天要把素日裡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熱騰騰的餃子,開啟預先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孩子們卻對桌上擺的各種零食更感興趣,果殼可以隨便扔滿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掃,叫“踩碎(歲)”。

春節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徹雲天,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女孩子抹著紅臉蛋,眉間點個小紅點兒,頭上扎著紅髮結,穿來跑去,好不熱鬧,大人們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七年級中午年飯豐盛無比,但晚上要吃麵條或是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由於回族信仰教,所以其風俗習慣受教的影響很深,除教義上規定的條款以及唸經、禮拜、靜修等宗教儀式外,教的許多禮儀都已轉化為回族的風俗習慣。同時,由於回族散居各地,與各兄弟民族交叉居住,在歷史上不斷有其他民族的成員加入回族行列,這些民族的某些風俗習慣也很自然的被帶進回族之中,年長日久,逐漸演變為回族風俗習慣的一部分。

回族的新年怎麼過?

回族信奉教,最隆重的節日當數“開齋節”。但是,回族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特有的習俗歡度春節,具有濃郁的民族風采。

1、回族愛清潔,特別看重水,以水為淨(清真寺裡最著名的藍色就是光明和水的象徵),回族喜歡戴潔白的小帽,春節前夕。

2、先要把房間打掃乾淨,把各類衣物、帳、單、簾都要過一遍水,自身則或“衝頭”,或沐浴,七竅都要過水;臨街的大門既不貼對子,也不粘福字,而是把門楣上的“讀哇”牌子擦拭一新。

3、回族喜愛油炸食品,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先得炸“油香”,街坊鄰居、親戚朋友挨家送,圖個吉利,但凡送給漢族朋友就得把“油香”裂個小口。

4、回族只吃反芻的動物,又必是阿訇屠宰才算“活的”(只有魚之類是由真主事先宰好的)。因此,春節前夕就忙壞了阿訇,家家戶戶宰雞宰羊。

5、村子裡還要宰牛分給各戶。肉要儲存在背陰處的大缸裡,家家都煮一大鍋羊雜、羊骨頭,處處洋溢著過節的氣氛。

6、春節油炸的種類就更多了:油香、饊子、麻花、盤餷、薩麻撒(一種帶餡的油炸食品)應有盡有,烘托著濃烈的民族喜慶氛圍。

7、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孩子們卻對桌上擺的各種零食更感興趣,果殼可以隨便扔滿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掃,叫“踩碎(歲)”。

8、年三十晚上包餃子,這一天要把素日裡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熱騰騰的餃子,開啟預先做好的臘八醋。

9、春節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徹雲天,孩子們穿著嶄新的衣服,女孩子抹著紅臉蛋,眉間點個小紅點兒,頭上扎著紅髮結,穿來跑去,好不熱鬧,大人們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七年級中午年飯豐盛無比,但晚上要吃麵條或是合子,象徵新的一年和順、團圓、美滿。

回族的春節習俗

1、對於回族春節習俗來說,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棗開齋節。  

2、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土爾”的意譯,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在開齋節前夕,首先要做好掃塵、理髮等清潔工作。

3、凡在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趕回家中,開齋節要過三天,回族從第一天拂曉開始就熱鬧起來,家家戶戶都要早早起來,打掃院內院外和巷道廁所,給人一個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

4、成年回族個個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小孩子也都個個把臉洗得乾乾淨淨,頭髮梳得光光亮亮的,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新衣服,回族群眾聚會和活動的場所棗清真寺,節日裡也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有的地方還專門佈置一番,懸掛“慶祝開齋節”的巨幅橫標和彩燈。

5、大約到了早晨八點以後(有的地方以敲響會禮鐘聲為準),回族群眾個個腋下夾個毯子和小拜氈,從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彙集到清真寺。

6、在回族春節習俗中,有的地方因參加會禮的達萬人之多,清真寺容納不下,就另選擇一個地勢平坦,寬敞乾淨的場地。

7、當阿訇宣佈會禮開始,回族群眾鋪下毯子或小拜氈,脫下鞋子,老老少少自動向西方跪成很整齊的行列。立即向聖地麥加古寺克爾白方向叩拜。

回族過年吃什麼

回族過年的習俗,—年三十晚上包餃子,在回族過年的習俗中,這一天要把素日裡喜歡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熱騰騰的餃子,開啟預先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1323037做好的臘八醋,一家人團坐在桌前,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孩子們卻對桌上擺的各種零食更感興趣,果殼可以隨便扔滿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掃,在回族過年的習俗裡,回族人管它叫“踩碎(歲)”。

族過年的習俗中,他們的飲食事以米、面為

主,吃牛、羊、雞、魚肉等。逢年過節炸“油香”、“饊子”等食品。很愛喝茶,招待客人時,還要在茶里加上冰糖、紅棗等。清真風味小吃享有盛譽。回族過年的習俗(及信仰教的民族),禁食豬、血液、自死動物等不潔之物和酒,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動物”(即非經阿訇屠宰的動物、禽類)。其中禁食豬為最嚴格。忌諱別人在自己家裡吸菸、喝酒;在吃饅頭、烙餅時,忌囫圇吃,一定要掰作兩瓣或更多的小塊吃;禁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食的東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顏色象血一樣紅等。

回族過年是什麼節日?

不過年,但回族的開齋節堪比漢族過年。

其實,也有一年一度的類似春節的節日,就是開齋節。在開齋節,穆斯林們也是和我們傳統春節差不多,需要走親訪友,祭祀祈福,還有做各種各樣民族特色美食來慶祝節日。

成年男女穆斯林在教歷每年9月(俗稱“齋月”)封齋1個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絕飲食、房事和一切非禮行為,以省察己躬,洗滌罪過。

回族的春節習俗

回族春節習俗就是要走親戚串朋友。所以家裡一定要準備好招待客人的東西,必不可少的就是自家做的 點心。家裡做的點心我是如何也忘不了它的香。全部手工製作,原料都很正宗很天然。麵粉是自家上好的面 粉。食用油也是本地產的最香的油,有一種叫麻油,用大麻子榨的油,還有一種胡麻油,都非常香。做的點 心一般有油炸的和烤制的兩種。

回族人如何過春節

1、回族是一個很有朝氣的民族,能歌善舞,所以在過年的時候,回族的舞蹈是必須可少的一項活動,也會開始放聲歌唱;

2、回族人的春節是每年教歷九月,這個月也是是穆斯林的齋戒之月,只要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男女,大家必須奉行一個月的齋戒,這個習俗就是白天不進飲食;

3、回族朋友們經過一個月的齋戒之後,就會迎來齋月最後一天看月,這一天是一個大日子,也是回族人一個重要的儀式日,見月後齋戒才可以完成,第二天起為開齋節,慶祝活動開始;

4、開齋節回族的朋友們要進行沐浴淨身,然後換上潔淨而漂亮的民族男女的衣服,之後開始在家中炸油香和饊子;

5、上午的時候回族朋友們要到清真寺參加會禮,結束之後寺廟會向老弱病殘和貧苦之人出散乜貼,幫助大家解決困難,同時請阿訇為已故的親人走墳,表示對逝去的親人的一種懷念和紀念;

6、回族的人們,男女老少穿上盛裝去串親訪友,也會相互的贈送禮品,這個禮品主要是互送油香。

各民族春節習俗

1、漢族過年的習俗: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大年七年級,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2、回族過年的習俗:回族人正月七年級吃麵條和燉肉,八年級方食餃子;白斬雞、釀豆腐、粽子、油堆等則是壯族人的春節食品。在春節期間,寧夏西海固地區回漢人民群眾有表演社火習俗,表演隊將太平鼓、威風鑼鼓、安塞腰鼓敲得如響雷,滾過六盤山上空,當地老百姓夾道歡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3、蒙古族過年的習俗:蒙古族過春節分“送舊”和“迎新”。送舊是臘月二十三清潔衛生打掃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從薩滿教傳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後有所改變,蒙民把羊胸脯肉連同白“哈達”、肉米粥、黃油、酒等做祭品,然後由長輩點燃九個小燈,並將祭品投入旺火裡燒,口裡誦讚詞,祝福家人幸福。

4、滿族過年的習俗:滿族春節的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做成,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張貼對聯、窗花、掛箋、福字。滿族喜戴荷包,春節節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

5、壯族過年的習俗: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曆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著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樑,製作肉粽、餈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美食。除夕這天,各家各戶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堂,吃“壓年飯”,迎新春。

擴充套件資料:

少數民族得春節習俗:

彝族過年的習俗:人們七年級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新水洗東西、煮飯,以示辭舊迎新。

瑤族過年的習俗: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緻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每年農曆七月的月半節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月半節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村寨內外到處是牛角聲和歡笑聲。

仡佬族過年的習俗:每年農曆的三月九年級,是仡佬族人民的春節看,又稱仡佬年。因他們居住在氣溫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開始發芽,春天才開始。在這即將春耕大忙之際,大家團聚在一起過年,共同祈禱祖宗、山神保佑,諸事如意,五穀豐登。又因清明節常在三月初左右,這樣兩個節一起過,所以將這一天定為仡佬年,也就是春節。

佤族過年的習俗:佤族在大年七年級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裡的長者拜年。拜年時,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徵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侗族過年的習俗:節日裡,除打餈粑外,各家還殺豬宰羊表示慶賀。過年之晚,人們以肉食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飯多於平常,以示“吃剩有餘”.晚飯前,老人們在神龕和“祖宗角”擺上祭品,燒香焚紙,以祭祀祖先,招請祖宗來過年,幷包有全家發達幸福。然後全家歡宴。出嫁的姑娘及親友也在侗年是前來祝賀。

柯爾克孜族過年的習俗: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柯爾克孜族人便歡度“諾若孜”節,這與漢族的春節很相似過節那天晚上,當畜群從牧場上回來的時候,每家氈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從上面跳過,接著牲畜從上面跳過,預示消災解難,在新的一年裡人畜兩旺。

回族人是怎樣過春節的?

回族人信仰教,我們一般稱其信徒為穆斯林,意為歸順者。穆斯林的節日有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即大開齋和小開齋,小開齋也稱宰牲節。在我國這個大的文化背景下,我國穆斯林除保有自己特色的節日外,對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情有獨鍾的。最有代表意義的春節、元宵節和中秋節,他們大都以喜慶祥和的方式來對待,只是他們在過這些節日時純粹用改善飲食的方式,而不注入任何宗教色彩。比如漢族多在除夕午夜吃餃子,並且供奉祖先牌位。而穆斯林則不屑於這種做法,只在白天的一日三餐中改善一番,詮釋著九州同喜,普天同慶的真正內涵。在中秋節、元宵節亦是如此。

而到了歷的10月1日——大開齋節,和歷的12月10日——小開齋節,穆斯林便非常隆重地舉行一系列宗教活動,除了在清真寺做禮拜,有條件的穆斯林還要在古爾邦節宰羊宰牛向真主獻牲,甚至還有的在這一天遠赴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去朝覲天房。

標籤: 回族 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w101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