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中國篆書怎麼寫

中國篆書怎麼寫

1. 中國這兩個字用篆書怎麼寫

小篆字型

中國篆書怎麼寫

方篆字型

2. 篆書的國怎麼寫

國字的篆書寫法如下:

國,讀作guó。bai其部首是口部,筆順是豎、橫折、橫、橫、豎、橫、點、橫,共8畫。現意思有有土地、人民、主權du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特指中國的;也可作為一個姓氏。

相關組詞有國外、故國、外國、國慶、祖國zhi、國君、列國、國魂、敝國、國粹等。

擴充套件資料:

一、字形演變

二、詞語解析

1、國外[guó wài]

本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統稱外國。

2、故國[gù guó]

歷史悠久的國家;祖國;故鄉。

3、外國[wài guó]

在古代指中央政府以外的政權。後dao用來指本國以外的國家。

4、國慶[guó qìng]

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專身的法定假日。

5、祖國[zǔ guó]

就是自己的國家。簡單來說,祖國是祖先屬開闢的生存之地,人們崇拜、愛惜和捍衛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

3. 篆書的國怎麼寫

篆書的國寫法如下:讀音:guó ; 筆劃為:共 8 劃 ; 部首是:囗 字結構:全包圍結構 ;異體:囯、囻、圀、䆐倉頡編碼:WIRM;筆順:豎、橫折、橫、橫、豎、橫、點、橫字義解釋:1、國家。

例: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徵國家的。例:國徽、國旗、國花、國歌3、在一國內最好的。

例: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例:國產、國術5、特指中國的。

例:國畫、國藥6、專指與帝王或皇室有關的(人物、事件)。例:國姓、國姻、國丈5、姓氏用字。

在現代是極罕見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54位。

擴充套件資料國的字形解說:甲骨文 : 古時‘或’、‘域’和‘國’是同一個字。‘或’字的一邊表示一個區域,一邊是戈,表示以干戈守衛。

金文 : 字中兩橫表示守衛地區的疆界。‘或’字就是國家的國字。

金文中又以‘或’為‘域’字。小篆 : 在字的周圍加‘’(古圍字),表示疆域,構成‘國’字。

標準字形 : 字形與小篆略同。常用詞語:1、國標拼音: guó biāo 解釋:一般指國家標準。

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准,並在公告後需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的檔案,除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以外,一般有一定的推薦意義。2、舉國一致拼音: jǔ guó yī zhì解釋:全國上下,團結一致。

出處:**《論持久戰》:“所有問題的中心點還是中國全體人民團結起來,樹立舉國一致的抗日陣線。”近義詞:舉國上下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全國一致。

例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舉國一致的目標。3、國安民泰拼音:guó ān mín tài解釋:國家太平,人民安樂。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願今國安民泰,歲稔年和,三教興隆,四方寧靜。”譯文:再上一柱香,願今年國家太平,人民安樂,歲歲平安,三教興隆,四方安寧平靜。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國家太平。4、利國利民 拼音:lì guó lì mín解釋:對國家、對老百姓都有利。

例句:好的領導幹部就要多辦利國利民的事。5、富可敵國拼音:fù kě dí guó解釋:私人擁有的財富可與國家的資財相匹敵。

形容極為富有。敵:匹敵。

出處:《漢書·鄧通傳》:“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譯文:鄧氏家族的錢財遍佈天下,他的富有就像這樣。

近義詞:富貴榮華、腰纏萬貫 、金玉滿堂、富甲一方反義詞:身無長物 例句:他是個富可敵國的大富翁。

4. 怎樣寫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

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書體,其筆法比其他書體相對簡單。篆書結字富有裝飾性。

所以說“書法從篆書開始,學習者應當先學篆書。篆書體劃嚴肅,布白嚴謹,學習篆書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種類 大篆,大篆是籀文、古文、金文、石鼓的統稱,其用筆與甲骨文味道迥異,風格渾厚朴茂,結體絢熳多姿。小篆,小篆是指秦始皇時命李斯等人實行“書同文”,以秦篆為基礎,統一六國文字而出現的一種簡化的規範文字。

小篆筆法圓融平正,結體典雅和平,而且有規可循,是識篆與瞭解文字本義的唯一門徑。小篆發展到清代,線條變粗,而且突破筆畫粗細、遲速、頓挫、輕重、方圓的變化。

小篆的另一個分支是漢篆,用筆上摻以方折的隸意,而入印的篆書更為方折,又稱繆篆,即摹印篆。以下列推薦碑帖為例,詳細講解小篆的學習過程和方法。

篆書推薦碑帖:大篆:《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大盂鼎》《石鼓文》。當代臨習鐘鼎文字卓有成就的書法名家有王友誼、劉興、馮寶麟、王鏞等人。

小篆:《泰山刻石》《嶧山碑》、李陽冰《三墳記》、吳昌碩篆書、吳熙載篆書、陸維釗篆書、楊沂孫篆書、鄧石如篆書、趙之謙篆書。習篆宗法 清錢泳《書學·小篆》曰:“學篆書者,當以秦相李斯為正宗,所謂小篆是也。

惜所傳石刻惟有(泰山》二十九字,及《琅娜臺》刻石十二行而已。”按語:《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為小篆極則。

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和入門途徑,同時,更是書法家終生學習和掌握書法技法的唯一手段。同時,臨摹也是書法創作的必由之路。

因為臨摹的過程是對經典法帖審美價值的積累和修正原有書寫習慣並使之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我們的書法創作靈感也往往是在臨帖的過程中被激發的,可以說臨摹碑帖,為我們的書法創作提供了不盡的營養。

因而掌握正確的書法臨摹的方法,對於有效地提升書法家的藝術創作水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不同的書體,在臨摹的方法和難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說來,篆書臨摹難度要大於其他書體,這主要是由於篆書與我們相距太遙遠,必然會對我們今天的理解與判斷帶來隔閡,古代對臨習篆書技法的相關書論太少,當代又缺少系統而實用的篆書臨習技法方面的讀物,加之篆書的臨摹與創作還需要有較高的學術含量,因而當代的篆書創作一直弱於其他書體。

(一)用筆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篆尚婉而通”,這五個字可以說是篆書用筆的度世金針,警世名言。“婉”和“通”雖僅二字,卻準確揭示出對篆書用筆的基本筆勢和篆書筆畫質量的要求。

因此,臨習篆書寫應以中鋒為主,中鋒立骨,中鋒才能使筆畫圓實勁健,運筆應流暢,此乃正宗古法、風格神采所繫。否則,極易寫得板滯,要打破其板滯,用筆的虛靈是其關鍵。

篆書的捉筆須掌虛而指實,運筆講求中含內斂、流暢通達,筆力藏於筆畫之中,使氣息浩浩然、綿綿然而首尾貫通。清人朱和羹認為:“筆不虛,則欠圓脫,妙在能合,神在能離,離合之間,神妙出焉。

此虛實兼到之謂也,”可謂得其三昧。一般說來,實筆,指用筆較為重而遲緩且墨濃;虛筆,指用筆較輕而急速且墨幹。

用筆要虛實互出、潤燥相生,才可以使得篆書的筆畫(線條)節奏鮮明,韻律生動,行氣貫通。故而,書篆宜虛實相生、潤燥結合,宜圓轉澀進,澀而通暢,才能使線條渾厚、通暢而又古拙、虛靈,從而表現出圓通勁健的力度來,形成毛、澀、鬆、暢的藝術效果。

此外,在臨摹過程中還要注意線條粗細穿插和變化,切不可一味求均求勻。當然,我們在臨習篆書的初級階段,首先要把篆書的字形和筆順搞清,不要以為其簡單而被忽視。

到熟練之後,就可把注意力轉向用筆,關注用筆的骨力、虛實、疾澀、潤燥等細節,從而使臨習走向更高階階段,最終完成從形質向神采的過度。(二)結字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小篆成為官方統一的文字。

小篆體勢修長,講究對稱,筆畫停勻,用筆起收不露痕跡,體態端莊而妍美。自秦以後,歷代的書法家大都把秦篆奉為圭臬,取修長的縱勢為體貌。

唐代李陽冰為篆書者楷模。自唐而下,南唐有徐鉉,宋代有張謙仲、喻湍石均為其時的篆書大家。

元代有趙孟頫、吾衍、周伯琦、吳叡,各以篆書擅名一時。明代徐霖則飲譽當代。

降至清中葉後,王澍、丁敬、錢坫、洪亮吉、孫星衍、莫友芝、楊沂孫,乃至近代羅振玉、章炳麟、王褆一脈,皆規模“二李”(李斯、李陽冰)——起筆藏鋒斂毫,行筆中鋒,收筆多垂露,筆畫停勻,講究對稱,字型方整,結體疏鬆古拙。這些篆書名家或師《石鼓》、或參鐘鼎籀書,雖然評者譽稱其篆書“遠接前秦”、“情參鐘鼎”,然而,大致工緻多於神情——用筆、結字均未能突破前賢的藩籬。

蕭退庵老人認為小篆“必須能寫得方,寫得扁,方是好手”[i],可謂一語道破了篆書的結字特徵。因此,在習篆時,應以方楷一字半為為宜。

以我個人的體會,將篆書寫扁寫方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這首先要練就過硬的手上功夫,並且要多從漢碑篆額的篆書上去感悟。

標籤: 篆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ypek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