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打雷的原因是什麼?

打雷的原因是什麼?

閃電,一般是專指對流層大氣放電,是靜電放電現象的一種。當空氣作為一種介質時,空氣中的各種微粒互相碰撞和摩擦便會使該空氣介質兩面的正負電荷的量持續積累,這時加於該空氣介質的電壓也會同時增加, 當局部電壓達到當時條件下空氣的擊穿電壓

下雨時天上的雲有正極,有負極。兩種雲碰到一起時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受熱膨脹的空氣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也就是打雷。

帶異號電荷的雲層彼此相距很近,使雲層間的電場很強,以致擊穿空氣,產生劇烈的放電現象。放電過程發出強光,形成閃電;同時放出巨大能量使空氣發生劇烈振動形成聲波,聲波向遠處傳播開去,形成雷鳴。

打雷的原因是什麼?

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冬天,由於空氣寒冷乾燥,加之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中不易形成對流,因而很少有雷電。但有時冬季氣溫偏高就形成了雷雨雲,產生了雷電,並出現雨雪天氣。對流特別強盛,還可形成冰雹,這就會產生所謂“冬打雷”的天氣現象。

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是由於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雲層與大地之間的一種放電現象,當帶異種電荷的雲層相互間的距離由於運動而縮小到一定距離時,正負電荷間的強大電勢差將空氣擊穿而發生瞬間放電,放電時產生的放電火花就是我們見到的閃電,同時放電

打雷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電閃雷鳴,是夏天常見的天氣現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這是兩種絕然不同的天氣現象。但是,只要某時某地的天氣具備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條件時,這兩種絕然不同的天氣現象就能同時出現。在冬天,當天空陰雲密佈,高空雲層中的氣溫在零度以下時,雲中的水汽就凝結成雪。

空氣極不穩定的時候,容易發生強烈的向上對流運動,而形成高聳的積雨雲,雲中充滿上上下下奔竄的水汽,就會產生靜電,雲的上端會產生正電荷,雲的下端會產生負電荷,地面又是正電荷,那麼,正、負電荷之間有空氣作為絕緣體,若正、負電荷間的電

雪花從雲中落下來時,如果近地面層的空氣溫度較高,雪花就會融化成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層的氣溫較低、雪花不能融化,這時就下雪了。雷雨是由於暖溼空氣在區域性地方出現強烈對流,暖空氣急劇上升產生了積雨雲的劇烈振動,就會積累了大量的電荷,而產生閃電現象。

打雷 下雨時,天上的雲有的是正極,有的是負極。兩種雲碰到一起時,就會發出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這就是雷聲。 閃電: 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打雷是什麼原因?

雲層相互摩擦產生電,當電量積累超過雲層承受限度時就會向大地放電,形成雷電本回答被提問者採納

打雷的物理原因是什麼

雲層帶電 電荷累計到一定程度.導致雲層間電壓極高. 如此高的電壓擊zd穿空氣.發生弧光放電.(其實就是強迫氣內體電離) 一瞬間.產生大量的熱 使氣體發生爆炸 閃電就是因為生了大量的熱而容發光 打雷就是氣體爆炸的聲音

冬天打雷是什麼原因?

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溼空氣上升的動百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對流運動.春夏季節,由於受南方暖溼氣流影響,空氣潮溼,同時太度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易形成強烈對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

而冬季由於受*冷知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道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但有時冬季天氣偏暖,暖溼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溼空氣*抬升,對流加劇,就會形成雷陣雨,出現所謂“雷打冬”的現象.

另外,雷暴的產內生不是取決於溫度本身,而是取決於溫度的上下分佈.也就是說,冬天雖然氣溫不高,但在寒潮的頂託下,也能形成強對流天氣容.

下雨打雷的原因什麼?

春?夏兩季是雨水的多發季節,並且時常伴隨“隆隆”的雷聲和閃電,那麼雷是怎麼產生的呢?

每當下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63061雨時,天空都會出現厚厚的積雨雲,這些雲層由於氣流的摩擦分別帶上正負不同的電荷,這些電荷聚集在雲層的兩端,並且隨雲層的增厚而不斷增加?當電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穿過雲層放電,當正負電荷中和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量,使空氣因迅速膨脹而發出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雷?

電荷穿過雲層放電時產生耀眼的光就是閃電,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但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100萬倍,所以總是先看見閃電,後聽到雷聲?兩種雲靠近,陰電和陽電互相吸引,產生的放電現象,就叫閃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打閃?

雷雨活動最劇烈的地方是赤道帶和熱帶,那裡雷雨出現的頻度最高,歷時最長,聲勢也最大?伴隨閃電而來的,是“隆隆”的雷聲?雷聲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清脆響亮的“炸雷”;一種是沉悶的“悶雷”?還有一種低沉而經久不歇的雷叫做“拉磨雷”,它是悶雷的一種?

閃電通路中的空氣突然劇烈增熱,使它的溫度高達15000度至20000度,因而造成了空氣的急劇膨脹,通道附近的氣壓可增加到100個大氣壓以上?緊接著又發生迅速冷卻,空氣很快收縮,壓力減低?這一驟脹驟縮的現象發生在千分之幾秒的短暫時間內,所以在閃電爆發的一剎那間會產生衝擊波?衝擊波再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傳播,途中能量很快衰減,波長逐漸增長?在閃電發生後0.1秒至0.3秒,衝擊波就會演變成聲波,這就是我們聽見的雷聲?

閃電

本回答被提問者採納

閃電,打雷是什麼原因

閃電形成的原因

氣流在雷雨雲中會因為水分子的摩擦和分解產生靜電.這些電分兩種.一種是帶有正電荷粒子的正電.一種是帶有負電荷粒子的負電.正負電荷會相互吸引.就象磁鐵一樣.正電荷在雲的上端.負電荷在雲的下端吸引地面上的正電荷.雲和地面之間的空氣都是絕緣體.會阻止兩極電荷的電流通過.當雷雨雲裡的電荷和地面上的電荷變得足夠強時.兩部分的電荷會衝破空氣的阻礙相接觸形成強大的電流.正電荷與負電荷就此相接觸.當這些異性電荷相遇時便會產生中和作用(放電).激烈的電荷中和作用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這些放出的光就形成了[閃電].

大多數的閃電都是連線兩次的.第一次叫前導閃接.是一股看不見的空氣叫前導.一直下到接近地面的地方.這一股帶電的空氣就象一條電線.為第二次電流建立一條導路.在前導接近地面的一剎那.一道回接電流就沿著這條導路跳上來.這次回接產生的閃光就是我們通常所能看到的閃電了.

打雷的原因

現在知道電荷中和作用時會放出大量的光和熱.瞬間放出大量的熱會將周圍的空氣加熱到30000攝氏度的高溫.強烈的電流在空氣中通過時.造成沿途的空氣突然膨脹.同時推擠周圍的空氣.使空氣產生猛烈的震動.此時所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不要忘記告訴小寶寶.雷電是同時發生的.因為光速比聲速快很多.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後才聽到雷聲的.)

閃電若落在近處.我們聽到的就是震耳欲聾的轟隆聲.閃電若是落在較遠處.我們聽到的是隆隆不覺的雷鳴聲.這是因為聲波受到大氣折射和地面物體反射後所發出的回聲.

雷電發生的必要條件

1.空氣要很潮溼,

2.雲一定要很大塊的,

天氣乾燥的地區一般不容易出現雷電.

閃電的過程

如果我們在兩根電極之間加很高的電壓.並把它們慢慢地靠近.當兩根電極靠近到一定的距離時.在它們之間就會出現電火花.這就是所謂[弧光放電"現象.

雷雨雲所產生的閃電.與上面所e69da5e887aa7a686964616f31333332643832說的弧光放電非常相似.只不過閃電是轉瞬即逝.而電極之間的火花卻可以長時間存在.因為在兩根電極之間的高電壓可以人為地維持很久.而雷雨雲中的電荷經放電後很難馬上補充.當聚集的電荷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在雲內不同部位之間或者雲與地面之間就形成了很強的電場.電場強度平均可以達到幾千伏特/釐米.區域性區域可以高達1萬伏特/釐米.這麼強的電場.足以把雲內外的大氣層擊穿.於是在雲與地面之間或者在雲的不同部位之間以及不同雲塊之間激發出耀眼的閃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閃電.

肉眼看到的一次閃電.其過程是很複雜的.當雷雨雲移到某處時.雲的中下部是強大負電荷中心.雲底相對的下墊面變成正電荷中心.在雲底與地面間形成強大電場.在電荷越積越多.電場越來越強的情況下.雲底首先出現大氣被強烈電離的一段氣柱.稱梯級先導.這種電離氣柱逐級向地面延伸.每級梯級先導是直徑約5米.長50米.電流約100安培的暗淡光柱.它以平均約150000米/秒的高速度一級一級地伸向地面.在離地面5-50米左右時.地面便突然向上回擊.回擊的通道是從地面到雲底.沿著上述梯級先導開闢出的電離通道.回擊以5萬公里/秒的更高速度從地面馳向雲底.發出光亮無比的光柱.歷時40微秒.通過電流超過1萬安培.這即第一次閃擊.相隔幾秒之後.從雲中一根暗淡光柱.攜帶巨大電流.沿第一次閃擊的路徑飛馳向地面.稱直竄先導.當它離地面5-50米左右時.地面再向上回擊.再形成光亮無比光柱.這即第二次閃擊.接著又類似第二次那樣產生第三.四次閃擊.通常由3-4次閃擊構成一次閃電過程.一次閃電過程歷時約0.25秒.在此短時間內.窄狹的閃電通道上要釋放巨大的電能.因而形成強烈的爆炸.產生衝擊波.然後形成聲波向四周傳開.這就是雷聲或說[打雷".

標籤: 打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qn5pe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