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宋代點茶茶具12件

宋代點茶茶具12件

宋代點茶茶具12件

1. 茶壺:宋代茶壺採用瓷制,常見的有青瓷、白瓷、黑瓷、象牙瓷等。其特點是小巧精緻,造型風格簡潔,線條流暢。

2. 茶杯:宋代茶杯也以瓷製為主,大小多樣,形狀各異,有盞杯、蓋碗、隔熱杯等,釉色清雅,花紋簡潔。

3. 茶盤:宋代茶盤多為木製,形狀為圓形或多邊形,有裝飾紋飾,用於裝茶具、水盂及洗茶器等。

4. 茶碾:宋代茶碾主要用於磨茶,多為石制或陶製,形狀圓形或方形。

5. 茶匙:宋代茶匙多為鐵製或銅製,造型簡約,有些以動物形象作為造型,如水牛、龍等。

6. 茶架:宋代茶架多為木製,分單層和多層式,有的還配有插花器、水盆等。

7. 茶缽:宋代茶缽有瓷制和陶製兩種,常見的有磡碗、粉罐、祭土碗等。

8. 茶筅:宋代茶筅多為竹製或木製,形狀修長,製作精細,用於攪拌茶湯。

9. 茶船:宋代茶船多為木製,形狀為長方形或圓形,可以裝茶壺、茶杯和茶碗等。

10. 茶具箱:宋代茶具箱多為黑漆木製,有小型和大型兩種,用於收納茶具和茶葉。

11. 水盂:宋代水盂多為瓷制,有圓形和方形兩種,用於盛水洗茶器和手。

12. 茶盒:宋代茶盒主要用於存放茶葉,有鐵製、木製、竹製等材料,有的蓋子上還刻有書法或繪畫等裝飾。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宋代點茶器具介紹

宋代點茶茶具12件:烘茶爐、茶臼、茶碾、茶磨、水杓、茶羅、茶帚、盞託、茶盞、湯瓶、茶筅、茶巾。

宋代審安老人選取點茶道中的十二種器具,根據其特性和功用,以擬人化手法賦予其姓,配以名、字、號,擬以官爵,系以贊,並附以圖,繪成《茶具圖贊》,又稱“十二先生”。

宋代點茶3

兩宋時建州北苑生產的“龍團鳳茶”乃進御貢茶,極為珍貴,鬥茶風靡全國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民間活動隨著貢茶傳入了朝廷,並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樣來自福建的黑釉茶盞也隨之名聲鵲起。蔡襄《茶錄》上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鬥茶時,茶麵泛出的湯花呈白色,建盞的黑釉與茶湯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襯,而湯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見,故宋人鬥茶喜用建盞。

建盞,黑瓷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中國茶文化中, 是唯一為茶而生的器具,被視為“茶之聖器”,因產自福建建陽,故此稱為建窯建盞。

建窯黑釉盞能在點茶、鬥茶盛行的宋代成為最受歡迎的茶碗,並在陶瓷史、科技史上成為黑釉瓷代表,其決定性因素就是它的獨特工藝,以及此工藝帶來的獨特釉色。建盞釉色變化萬千,1300°以上的窯火,高度還原的氣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態、大小、質感、排布、色彩的斑紋,奇詭瑰麗,蔚為壯觀。

簡單介紹下:宋代五大名窯

——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

八大窯系

——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

宋代,也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瓷窯遍佈全國各地。它的技術流傳至今。

除了盞,還有其他對應的器皿。

茶具圖贊——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陸羽在《茶經》中把飲茶器具稱為“茶器”,而將採製茶葉用的器具稱為“茶具”這種稱呼一直沿襲到北宋。到了南宋,審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於鹹諄五年(公元1269年)撰寫《茶具圖贊》時才將飲茶品具改稱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茶具圖贊》用白描畫法將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為“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非常形象生動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這十二件茶具分別是:韋鴻臚(茶籠)、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轉運(茶磨)、胡員外(茶杓)、羅樞密(茶羅)、宗從事(茶帚)、漆雕祕閣(茶托)、陶寳文(茶盞)、湯提點(湯瓶)、竺副帥(茶筅)和司軄方(茶巾)。

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

從茶藝與茶道精神來講,宋代繼承了唐代時期開創的茶文化,並在其基礎上結合自身社會文化的底蘊加以發展,其中,點茶法就是一個代表,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創新,窮盡雅緻的點茶法成為當時飲茶的主流方式。據資料顯示,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欣賞宋代茶具,首先要了解以點茶法為代表的宋代飲茶方式。慶曆末年,位居北宋士大夫集團核心層的蔡襄繼丁謂之後任福建轉運使,專事貢茶,並對之加以改良,並於皇祐年間寫成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茶書——《茶錄》。其上篇論茶,下篇論器,專述建安民間鬥茶時使用的衝點茶湯之法。蔡襄作為當朝書法聖手,所著《茶錄》“書之於石”並自寫絹本,流行於世。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對點茶法作了詳細論述,以“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為基本過程的點茶法成為宋人主導的品飲方式。

“鬥茶”又稱“茗戰”。就是品茗比賽,把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來對待。由於官廷、寺廟、文人聚會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別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為博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範忡淹描寫“茗戰”的情況說:“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鬥茶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藝,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異錄•百茶戲》中說:“近世有下湯適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玩這種遊藝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水墨畫,所以有“水丹青”之稱。

鬥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有相同之處,但就其性質而言,鬥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絡,又相區別,都體現了茶文化豐富的文化意蘊。

宋代點茶是對於宋代美學的傳承與致敬,同時也是感受茶葉的真味。近年來,在人們生活中也更加註重我國的傳統茶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實就是品味了禪,品味了人生。

讀書筆記||《茶具圖贊》-胡員外

《茶具圖贊》一共介紹的12種茶具,不僅對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進行了詳細分類。

還按照宋代的官制對茶具進行“授銜”,稱之為“十二先生”,給它們題上名號,附上贊文,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每種茶具的特點、功用。

從茶具的贊文裡,還能看出儒家和道家在待人接物、利世濟人方面的道義,給茶具賦予深刻的文化內涵。

“胡員外”號一個“貯月仙翁”,“貯”字者,儲存之意也!但是看到白描手繪插畫時,我迷惑了!

這,怎麼這麼酷似,現在有些農村還在用的水瓢啊?這到底是接泉水的大瓢,還是放茶葉的小瓢啊?

於是,我帶著問號,又翻看了幾篇網文,還有茶藝師的解讀。通讀下來,我自己傾向於古人是在挑選小巧迷你的葫蘆,當成茶杓,一物多用!

但是,唯獨在這裡引隱喻為水瓢不合適。

原因有三:

原因一:宋代茶藝登峰造極,文人墨客講究一個雅,一個趣,審安老人在這裡已將“仙翁”之詞用在“胡員外”之處。

那斷不可能會用在一個水瓢之上的(不是說水瓢不好,只說水瓢太憨,好像還是不好的意思,呵呵)。

原因二:如果按照審安老人繪圖順序,離燒水煮茶言之尚早,接續前四樣,也該將研磨好的茶,拿什麼寶物存放起來,準備下一步驟了。

原因三: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一物多用,如果有些茶葉還沒有處理好,這個茶杓還可以當成容器,再加工一次的。

如上,就與後面的贊曰不謀而合了!鼓掌,機智如我!

官職: 胡員外 (姓“胡”指水瓢材質是葫蘆;“員外”原意指正式編制之外的增補郎官,全稱“員外郎”,此處取“員”、“圓”諧音之意,因為葫蘆瓢外形很圓)

實物: 瓢杓,水瓢 (作用:揚湯,舀水)

名: 惟一 (典出《論語》中孔子對顏回的讚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優,回也不改其樂。”一簞一瓢,有安貧樂道的儒者之風,所以作者給瓢取名“惟一”)

字: 宗許 (“宗許”意為用瓢的祖宗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賢者許由。東漢蔡邕所作《琴操.箕山操》中寫到,別人看到許由喝水沒東西盛,就送了個瓢給他,他喝完後就給掛在了樹上。此後“許由瓢”就成了隱士孤標傲世的典故。)

號: 貯月仙翁 (語出北宋蘇軾《汲江煎茶》“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大意:

葫蘆瓢用來舀水,動靜冷熱都能運用自如,也可以盛茶,更甚至於,或可用於臨時研磨小塊碎茶。周旋應對都能合乎規範,不會超過範圍。

這裡的閒,取其本意,這句話是說在研茶缽壁做規律的圓周運動不會超過邊緣。

最後總結說外形圓滾的研茶缽,研磨細緻度不如茶碾。

待續……

點茶需要用到哪些茶具?把名稱說出來

點茶源於唐代的煎茶,是對煎茶的改革。

點茶法需要使用一些專門的工具,主要有砧椎、茶碾、茶磨、茶研、茶臼、茶匙、茶筅、湯瓶等。

【隨筆】點茶?宋代?

昨天晚上正在吃飯,收到小夥伴的邀約,要去看看正宗的點茶,宋代點茶。

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不顧疲勞和時間緊迫,匆忙結束晚飯,騎上共享單車奔向活動舉辦點。

宋代點茶—— 一種有著千年傳承的中國茶道。

推廣宋代點茶的茶人名叫張志剛,他告訴我們:“宋代點茶是中華茶道的巔峰。”

據張志剛老師介紹,點茶起源於晚唐、五代時期,而興盛於兩宋,有著一整套的流程。包括備水、磨茶、羅茶、調膏、點茶、分茶等多個步驟。主要的茶具有執壺、茶盞、盞託、茶筅、茶合、茶匙等。

這是老師準備好的點茶美器。

老師開始點茶,邊解說邊進行,隨著大家驚奇的目光茶花慢慢形成,點茶的流程在我們眼前進行。

點茶時,先將磨成粉末狀的末茶置入茶盞中,再倒入熱水,然後使用茶筅擊拂,直到茶、水交融,茶湯表面出現美麗的白色湯花後即可飲用。一般要點入七次熱水。

請吃茶!老師捧起茶湯放入茶托,敬獻給活動舉辦地主家,主家興奮的接過茶湯慢慢品嚐,並由衷的說真好喝!

這是喜歡喝茶的小夥伴為我們自己準備的茶盞,然而這次活動沒有品嚐茶的專案,但是這兩個漂亮的茶盞還是獲得同桌的陌生小夥伴的讚歎。

老師告訴我們,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是先輩首先把茶食從我們飲食中間剝離開,成為最早的茶文化之源。

煎茶,最早就是用開水,開水燒開之後把茶葉灑入水中煎煮,記得到南方的一個什麼地方喝過閒茶裡面不光有茶葉還有一些食物,想來過去的茶,就像我們現在的飯湯一樣,作為一種湯品出現。

靜坐聽清風,煎茶當然需要一段時間,古人就把這個過程加入禪意,慢慢地品味生活的樂趣。

禪掛——大道透長安。盛產文化的古中國,有了這麼好的產品,一定會衍生出其文化,所以自然就會有茶到參禪場館以及煮茶的各種器皿的講究和敬茶的禮儀。

茶,自然是文人的最愛,她碰上崇文的宋代,自然會發展到鼎盛。宋代追求白色,隱喻著高風亮節,追求簡單典雅。

就一節課的光景,讓我把那麼多零碎的珍珠知識被這位老師用點茶這條紅線串聯了起來,收穫頗大,特別感謝小夥伴提供的這個資訊。

從茶室出來才知道小夥伴犧牲了晚餐的時間趕到活動現場,於是陪小夥伴共進晚餐。吃過晚飯的我自然吃不進去什麼,但和小夥伴的暢談讓我找到了久違的自由自在;傾訴心底的祕密;那種身心舒暢的感覺讓人陶醉……

不敢再耽誤了,夜深了,我騎著共享單車回家,不時抬頭望望稀疏的星星,它們在路燈和建築燈光下顯得不那麼明亮,許久沒有在這個時候還在室外,趕回家已經快24點了……

茶杯具底刻有萬字是什麼品牌?

朋友你好,很多茶杯具的底部都會刻字,它並不代表某一個品牌,只是一種裝飾而已

茶具—又稱茶器、茶器具,是泛指完成泡茶、飲茶全過程所使用的各種器具。

在有專門器具用來飲茶之前,我國最早的飲茶器具,是與食具、酒具共用的。到了唐代,隨著茶葉飲用的普及,茶具逐漸從食具中出來,成為茶葉的專屬的用具。

茶具的發展歷史

1.唐和五代的金銀茶具

唐代,茶文化的興盛刺激了茶具的生產和發展,使得茶具生產技術日臻完美,茶具文化作為茶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而金銀茶具也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被皇室和達官顯貴選用。

宮廷金銀茶具

代表: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成套飲茶用具(迄今為止我國乃至世界罕見的留存於世的一套最完美的古代宮廷茶具,共11種12件)

2.宋代金銀茶具

宋代,點茶法流行,茶具有了新的發展。

宋代點茶,就是將磨好後的茶粉放在茶盞裡面,逐步加入沸水,同時以茶筅擊拂,使茶湯產生湯花,茶粉與水相互融和。

湯瓶

煮水和注水之用,其瓶口直,使注湯有力;寬口、長圓腹,口寬便於觀湯,腹長能使執把遠離火,用時不致燙手,且能有效控制湯的流量,使注湯落點準確;一般較小,這樣煮水速度較快。

鎏金銀湯瓶(宋)

茶盞

宋代點茶、鬥茶盛行,唐時飲茶用碗或甌即被改為盞,盞形是似V形,有利於茶筅在其中攪拌,其壁厚,有利於保持水溫,使茶粉更好的懸浮在茶湯中。

鬥茶用具鎏金銀碗(宋)

鬥茶用具鎏金銀碗,此碗口徑12釐米,高4.7釐米,喇叭形口,斜直腹下附小圈足,造型恰似宋人鬥茶常用斗笠碗。碗口沿、圈足鎏金,內壁鏨刻折枝梅花,碗心鏨刻花卉圖案,饒有興味的是出土時碗壁已有兩個明顯殘損破洞,究其原因,大約是主人生前常用此鬥茶,碗壁屢經茶筅擊拂,終於蝕成破洞。

鎏金銀托杯(宋)

仙兔紋銀茶匙(宋)

茶匙則是唐宋時代用於取茶末、攪茶湯的不可或缺的器具。茶匙形似小勺,唐人詩句“半匙青粉攪潺,綠雲輕綰湘娥鬟”(唐·李鹹《謝僧寄茶》)指的就是取末攪湯這回事。宋人鬥茶更離不開茶匙,蔡襄《茶錄》中稱“茶匙要重,拂擊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之”,所以銀製茶匙還是人間上品。

3.元代茶具

元代茶具最大成就是景德鎮所創燒的青花瓷名聲鵲起,青花瓷茶具深受國內人士的喜愛。有意思的是茶壺的流子(壺嘴),宋代時多在壺之肩部,元代時則轉移到壺的腹部。

元代,風靡於民間的飲茶習俗是用沸水直接沖泡芽茶的散茶法。喝散茶,節省了備茶過程的許多繁文縟節,也大大簡約了所需茶具。元人已開始將採摘和加工茶葉的器具排除在茶具之外,此時常用的茶具僅有執壺(貯湯沖泡)、高足杯(碗)、盞、盞託、碗(飲具)、蓋罐(貯茶具)等。

古代茶道都有哪些茶具

茶具,是我國古代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討論茶具史的興衰,也可以看到茶文化的歷史背景,中國古代茶具也有其本身獨到的發展過程,從中還可以看到陶瓷製造的藝術造諧。

古代茶具的概念及其種類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茶具”一詞最早在漢代已出現。據西漢辭賦家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我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裡觸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此處置繩床,旁邊洗茶器。”唐代文學家皮日休《褚家林亭詩》有“蕭疏桂影移茶具”之語,宋、元、明幾個朝代,“茶具”一詞在各種書籍中都可以看到,如《宋史·禮志》載:“皇帝御紫哀殿,六參官起居北使……是日賜茶器名果”宋代皇帝將“茶器”作為賜品,可見宋代“茶具”十分名貴,北宋畫家文同有“惟攜茶具賞幽絕”的詩句。南宋詩人翁卷寫有“一軸黃庭看不厭,詩囊茶器每隨身。”的名句,元畫家王冕《出峽圖詩》有“酒壺茶具船上頭。”明初號稱“吳中四傑”的畫家徐責一天夜晚邀友人品茗對飲時,他趁興寫道:“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不難看出,無論是唐宋詩人,還是元明畫家,他們筆下經常可以讀到“茶具”詩句。說明茶具是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現代人所說的“茶具”。主要指茶壺、茶杯這類飲茶器具。事實上現代茶具的種類是屈指可數的。但是古代“茶具”的概念似乎指更大的範圍。按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中所列出的茶具種類有“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其中“茶塢”是指種茶的凹地。“茶人”指採茶者,如《茶經》說:“茶人負以(茶具)採茶也。” “茶籯”是箱籠一類器具。唐陸龜蒙寫有一首《茶籯詩》“金刀劈翠筠,織似波紋斜。”可知“茶籯”是一種竹製、編織有斜紋的茶具,“茶舍”多指茶人居住的小茅屋,唐皮日休《茶舍詩》日“陽崖忱自屋,幾日嬉嬉活,棚上汲紅泉,焙前煎柴蕨,乃翁研茶後,中婦拍茶歇,相向掩柴扉,清香滿山月。”詩詞描寫出茶舍人家焙茶、研(碾)茶、煎茶、拍茶辛勞的製茶過程。 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灶”,《唐書·陸龜蒙傳》說他居住松江甫裡,不喜與流俗交往,雖造門也不肯見,不乘馬,不坐船,整天只是“設蓬席齋。束書茶灶。”往來於江湖,自稱“散人”,宋南渡後譽為“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壓波堂賦》有“筆床茶灶,瓦盆藤尊”之句。唐詩人陳陶《題紫竹詩》寫道:“幽香入茶灶,靜翠直棋局。”可見,唐宋文人墨客無論是讀書,還是下棋,都與“茶灶”相傍,又見茶灶與筆床、瓦盆並例,說明至唐代開始,“茶灶”就是日常必備之物了。 古時把烘茶葉的器具叫“茶焙”。據《宋史·地理志》提到“建安有北苑茶焙。”是有名的,又依《茶錄》記載說,茶焙是一種竹編,外包裹箬葉(箬竹的葉子),因箬葉有收火的作用,可以避免把茶葉烘黃,茶放在茶焙上,要求溫度小火烘製,就不會損壞茶色和茶香了。

除了上述例舉的茶具之外。在各種古籍中還可以見到的茶具有:茶鼎、茶甌、茶磨、茶碾、茶臼、茶櫃、茶榨、茶槽、茶憲、茶籠、茶筐、茶板、茶挾、茶羅、茶囊、茶瓢、茶匙……等。究竟有多少種茶具呢?據《云溪友議》說:“陸羽造茶具二十四事。”如果按照唐代文學家《茶具十詠》和《云溪友議》之言,古代茶具至少有24種。這段史料所言的“茶具”概念與今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世紀後期煮茶茶具的改進 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未,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說:“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所以認為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樑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說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著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為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陸游《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說,宋陸游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說:“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說“鍊銅亦淨……或作。”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為華貴。“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我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我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淮南子·說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日鼎,無足日鑊”。(明清時期,我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為,我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為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裡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為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說:“茶經以魚目、湧泉、連珠為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說:“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為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為是我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說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為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長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說,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為“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不雅觀。”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脫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為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唐宋以來飲茶茶具有新的改進發展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指盛茶、泡茶、喝茶所用器具。這一概念與今所說的茶具基本相同。唐宋以來的飲茶茶具在用料上主要是陶瓷,金屬類飲茶茶具在唐宋以來是少見的。因為金屬茶具泡茶遠不如陶瓷品,所以是不能登上所謂茶道雅桌的,唐以來主要變化較大的飲茶茶具有:茶壺、茶盞(杯)和茶碗。而這幾種茶具與飲茶文化的興起有直接關係。

(一)茶壺 茶壺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人把茶壺稱“注子”,其意是指從壺嘴裡往外傾水,據《資暇錄》載:“元和初(公元806年,唐憲宗時)酌酒猶用樽杓……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罌是一種小口大肚的瓶子,唐代的茶壺類似瓶狀,腹部大便於裝更多的水,口小利於泡茶注水。約到唐代末期,世人不喜歡“注子”這個名稱,甚至將茶壺柄去掉,整個樣子形如“茗瓶”,因沒有提柄,所以又把“茶壺”叫“偏提”。後人把泡茶叫“點注”。就是根據唐代茶壺有“注子”一名而來。 明代茶道藝術越來越精,對泡茶、觀茶色、酌盞、燙壺更有講究,要達到這樣高的要求,茶具也必然要改革創新。比如明朝茶壺開始看重砂壺,就是一種新的茶藝追求。因為砂壺泡茶不吸茶香,茶色不損,所以砂壺被視為佳品。據《長物志》載:“茶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熱湯氣。”說到宜興砂壺幾乎無人不知。而宜興砂壺正是明朝始有名聲。據史料記載說,明朝宜興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興砂壺享譽的第一人。《陽羨名陶錄》記載說:“供春,吳頤山家僮也。”吳頤山是一位讀書人,在金沙寺中讀書,供春在家事之餘,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製做砂壺。結果做出的砂壺盛茶香氣很濃,熱度保持更久,傳聞出去,世人紛紛效仿,社會出現爭購“供春砂壺”的現象。供春真姓“龔”。所以也寫成,‘龔春”砂壺。此後又有一個名叫時大彬的宜興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顏色的硇砂土製作砂壺。開始,時大彬模仿“供春”砂壺,壺形比“供春”砂壺更大,一次時大彬到江蘇太倉做生意,偶在茶館中聽到“諸公品茶施茶之論。”頓生感悟,回到宜興後始作小壺。其壺“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畫航錄》說:“大彬之壺,以柄上拇痕為識。”是說世人以壺柄上識有時大彬拇指印者為貴。從此宜興砂壺名聲遠布,流傳至今,還是人見人愛的精製茶具。

(二)茶盞、茶碗 古代飲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盞”等陶瓷製品。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說:“盞杯子。”宋時開始有“茶杯”之名。見《陸游詩》雲:“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現代人多稱茶杯或茶盞。茶盞是古代一種飲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大家知道,我國茶文化興起於漢唐、盛於宋代。茶盞也隨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較大的變化。 宋代茶盞非常講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盞”的質地、紋路細膩和厚薄均勻。據宋蔡襄《茶錄》載:“茶白色、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紂黑,紋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依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葉茶,就選用黑色茶盞,說明當時已經注意到茶具的搭配關係。搭配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好的茶色與茶香。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甌)製造的一種稍帶紅色的黑茶盞,被時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當時評賞茶盞的質量,還有茶盞表面的細紋,如建安的紺黑茶盞已經精製到“紋路兔毫”的地步,足見陶藝水平很高。再者看“熁火”。“熁火”之意見《廣韻》曰“火氣上”,又《集韻》“火通也”,熁音協,含燙意。這裡“熁火”實指茶杯中熱氣的散發程度,明清時期,江蘇的寶應、高郵一帶把“熁火”稱為“燙手”。宋代建安生產的“紺黑盞”比其它地區產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熱難冷”的好處。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盞一流產品。 《長物志》中還記錄有明朝皇帝的御用茶盞。可以說是我國古代茶盞工藝最完美的代表作。《長物志》說:“明宣宗(朱瞻基)喜用“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三足茶盞世屬罕見。明宣宗的茶盞形狀實在怪異,可見明代陶藝人思維活躍,有所創新。另外,明朝的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則喜用壇形茶盞,時稱“壇盞”。明世宗的壇盞上特別刻有“金籙大醮壇用”的字樣。“醮壇”是古代道士設壇祈禱的場所。因明世宗後期迷通道教,日事“齋醮餌丹藥”。他在“醮壇”中擺滿茶湯、果酒,經常獨自坐醮壇,手捧壇盞,一面小飲一邊向神祈求長生不老。可是這種迷信並沒有使這位皇帝長壽,年僅59歲就駕崩了。

據史料記載,明代貴重的茶盞主要有“白定窯”的產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窯,這種窯瓷為宋代建於定州。在定州,窯瓷茶盞上有素凸花、劃花、印花、牡丹、萱草、飛鳳等花式。又分紅、白兩種。時人辨別白定瓷的真偽,主要從是否白色滋潤,或見釉色如竹絲白紋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稱“粉定”,亦稱“白定”。儘管白定窯茶盞色白光滑滋潤,但是在明朝白定窯茶盞始終是作為“藏為玩器,不宜日用”。為什麼這樣一種外表美觀的茶盞不能作為日用品呢?原因很簡單,古人飲茶時,要“點茶”而飲,點茶前先要用熱水燙盞。使盞變熱,如果盞冷而不熱的話,泡出來的茶色不浮,因此也影響到茶色和茶味。白定茶盞的缺點是“熱則易損”。即見熱易破裂,可謂是好看不好用,所以被明人作為精品玩物收藏。 碗,古稱“椀”或“盌”。先秦時期,又有“榶盂”一名。《苟子》說:“魯人以榶,衛人用柯”(原注:盌謂之榶,盂謂之柯)。《方言》又說:“楚、魏、宋之間,謂之盂。”可見椀、盌、榶、柯都是一種形如凹盆狀的生活用品,所以古人稱“盂”。現代人習慣上已把碗和孟清楚地分開了。

在唐宋時期,用於盛茶的碗,叫“茶榶”(碗),茶碗比吃飯用的更小,這種茶具的用途在唐宋詩詞中有許多反映。諸如唐白居易《閒眼詩》雲:“晝日一餐茶兩碗,更無所要到明朝。”詩人一餐喝兩碗茶,可知古時茶碗不會很大,也不會太小,見韓愈《孟郊會合聯句》說:“雲紜寂寂聽,茗盌纖纖捧”。纖纖多形容細。依此說,唐代茶碗確實不大是可以肯定的,而且也非圓形。

上述不難看出,茶碗也是唐代一種常用的茶具,茶碗當比茶盞稍大,但又不同於如今的飯碗,當是一種“纖纖狀”如古代酒盞形,從詩詞來看,唐宋文人墨客大碗飲茶,以茗享洗詩腸的那般豪飲,從側面反映出古代文人與飲茶結下不解之緣。

四、結束語 古代茶具與現代茶具的概念稍有不同。唐宋時期所言的“茶具”似有大概念與小概念之分。如唐、宋、元、明許多詩人筆下的“茶具”主要指與飲茶有關的茶罏、茶壺、茶杯等器具,所以是小概念的。從大概念來看,依唐文學家皮日休《茶具十詠》所指出的有十大件,其中包括製茶、盛茶、烘焙茶具、飲茶有關的器具,甚至包括茶人、茶舍。又按《云溪友議》提到有“二十四種”茶具,顯然,後兩者是大概念的茶具,這一概念與今有許多不同。

唐宋以來,銅和陶瓷茶具逐漸代替古老的金、銀、玉製茶具,原因主要是唐宋時期,整個社會興起一股家用銅瓷,不重金玉的風氣。據《宋稗類鈔》說“唐宋間,不貴金玉而貴銅磁(瓷)”銅茶具相對金玉來說,價格更便宜,煮水效能好。陶瓷茶具盛茶又能保持香氣,所以容易推廣,又受大眾喜愛。這種從金屬茶具到陶瓷茶具的變化,也從側面反映出,唐宋以來,人們文化觀,價值觀,對生活用品實用性的取向有了轉折性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說,這是唐宋文化進步的象徵。

再之,唐宋以來,陶瓷茶具明顯取代過去的金屬、玉製茶具,這還與唐宋陶瓷工藝生產的發展直接有關。一般來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瓷器生產開始出現飛躍發展,隋唐以來我國瓷器生產進入一個繁榮階段。如唐代的瓷器製品已達到圓滑輕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說道:“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磁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當時的“越人”多指浙江東部地區,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圓月,輕如浮雲。因此還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譽。王蜀寫詩說:“金陵含寶碗之光,祕色抱青瓷之響”。宋代的制瓷工藝技術更是獨具風格,名窯輩出,如“定州白窯”。宋世宗時有“柴窯”。據說“柴窯”出的瓷器“顏色如天,其聲如磐,精妙之極”。北宋政和年間,京都自置窯燒造瓷器,名為“官窯”。北宋南渡後,有邵成章設後苑,名為“邵局”,並仿北宋遺法,置窯於修內司造青器,名為“內窯”。內窯瓷器“油色瑩徹,為世所珍。”宋大觀年間(1107-1110年)景德鎮陶器色變如丹砂(紅色),也是為了上貢的需要。大觀年間朝廷貢瓷要求“端正合制,瑩無暇庇,色澤如一。”宋朝廷命汝州造“青窯器”,其器用瑪瑙細未為油,更是色澤潔瑩。當時只有貢御宮廷多下來一點青窯器方可出賣。“世尤難得”。汝窯被視為宋代瓷窯之魁,史料說當時的茶盞,茶罌(茶瓶)價格昂貴到了“鬻(賣)諸富室,價與金玉等(同)。”世人爭為收藏,除上例之外:宋代還有不少民窯,如烏泥窯、餘杭窯、續窯等生產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可觀。一言蔽之,唐宋陶瓷工藝的興起是唐宋茶具改進與發展的根本原因。

中國古代歷朝的茶具沿革有什麼特點?

一般認為我國最早飲茶的器具,是與酒具、食具共用的,這種器具是陶製的缶,一種小口大肚的容器。韓非在《韓非子》中就說到堯時飲食器具為土缶。如果當時飲茶,自然只能土缶作為器具。史實表明,我國的陶器生產已有七八千年歷史。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當時食具兼作飲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現有史料而論,一般認為我國最早談及飲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漢(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約》其中談到“烹荼盡具,已而蓋藏”。這裡的“荼”指的是“茶”、“盡”作“淨”解。《僮約》原本是一份契約,所以在文內寫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淨器具的條款。這便是在中國茶具發展史上,最早談及飲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確表明有茶具意義的最早文字記載,則是西晉(公元265--316年)左思(約公元250--約305年)的《嬌女詩》,其內有(心為茶荈劇,吹噓對鼎。)這“鼎”當屬茶具。唐·陸羽在《茶經·七之事》中引《廣陵耆老傳》載:晉元帝(公元317--323年)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競買,自旦至夕,其器不減。”接著,《茶經》又引述了西晉八王之亂時,晉惠帝司馬衷(公元290--306年蒙難,從河南許昌回洛陽,侍從“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這些,都說明我國在隋唐以前,漢代以後,儘管已有出土的專用茶具出現,但食具和包括茶具、酒具在內的飲具之間,區分也並不十分嚴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28種茶具

由於唐時茶已成為國人的日常飲料,更加講究飲茶情趣,因此,茶具不僅是飲茶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並有助於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實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緻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賞價值,且有很高的藝術性。所以,我國的茶具,自唐代開始發展很快。中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這在唐·陸羽《茶經·四之器》中有詳盡記述。本世紀80年代後期,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成套唐代宮廷茶具,與陸羽記述的民間茶具相映生輝,又使國人對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認識。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有關唐代宮廷茶具,下面已分件專述。這裡,將唐代陸羽在《茶經》中開列的28種茶具,按器具名稱、規格、造型和用途,分別簡述如下。

蕾鈕摩羯紋三足架銀鹽臺——唐煮茶過程中需要加入鹽

風爐 形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厚三分,緣闊九分,令六分虛中”,爐內有床放置炭火。爐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於通風。上有三個支架(格),用來承接煎茶的。爐底有一個洞口,用以通風出灰,其下有一隻鐵製的灰承,用於承接炭灰。風爐的爐腹三個窗孔之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和“氏茶”字樣,連起來讀成“伊公羹,陸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賢相伊尹,“陸氏”當指陸羽本人。《辭海》引《韓詩外傳》曰:“伊尹……負鼎操俎調五味而立為相。”這是用鼎作為烹飪器具的最早記錄,而陸羽是歷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創者,所以,長期以來,有“伊尹用鼎煮羹,陸羽用鼎煮茶”之說,一羹一茶,兩人都是首創者。由此可見,陸羽首創鐵鑄風爐,在中國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創造。

灰承 是一個有三隻腳的鐵盤,放置在風爐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撾 是六角形的鐵棒,長一尺,上頭尖,中間粗,握處細的一頭拴一個小。也可製成錘狀或斧狀,供敲炭用。

火筴 又名筋,是用鐵或銅製的火箸,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 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夾 用小青竹製成,長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時翻茶用。

紙囊 用剡藤紙(產於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內)雙層縫製。用來貯茶,可以“不洩其香”。

碾 用桔木製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製作。內圓外方,既便於運轉,又可穩固不倒。內有一車輪狀帶軸的墮,能在圓槽內來回轉動,用它將炙烤過的餅茶碾成碎末,便於煮茶。

拂末 用鳥羽毛做成,碾茶後,用來清撣茶末。

羅合 羅為篩,合即盒,經羅篩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內。

則 用海貝、蠣蛤的殼,或銅、鐵、竹製作的匙、小箕之類充當,供量茶用。

水方 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鋸板製成,板縫用漆塗封,可盛水一斗,用來煎茶。

漉水囊 骨架可用不會生苔穢和腥澀味的生銅製作。此外,也可用竹、木製作,但不耐久,不便攜帶。惟用鐵製作是不適宜的。囊可用青竹絲編織,或綴上綠色的絹。囊徑五寸,並有柄,柄長一寸五分,便於握手。此外,還需做一個綠油布袋,平時用來貯放漉水囊。漉水囊實是一個濾水器,供清潔淨水用。

瓢 又名犧杓。用葫蘆剖開製成,或用木頭雕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夾 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製成,長一尺,兩頭包銀,用來煎茶激湯。

熟盂 用陶或瓷製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湯,“育湯花”用。

鹺簋 用瓷製成,圓心,呈盆形、瓶形或壺形。鹺就是鹽,唐代煎茶加鹽,鹺簋就是盛鹽用的器具。

揭 用竹製成,用來取鹽。

碗 用瓷製成,供盛茶飲用。在唐代文人的詩文中,更多的稱茶碗為“甌”。此前,也有稱其為“盞”的。

畚 用白蒲編織而成,也可用,襯以雙幅剡紙,能放碗十隻。

札 用茱萸木夾住栟櫚皮,作成刷狀,或用一段竹子,裝上一束櫚皮,形成筆狀,供飲茶後清洗茶器用。

滌方 由楸木板製成。製法與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來盛放洗滌後的水。

滓方 製法似滌方,容量五升,用來盛茶滓。巾用粗綢製成,長二尺,做兩塊可交替拭用。用於擦乾各種茶具。

具列 用木或竹製成,呈床狀或架狀,能關閉,漆成黃黑色。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用來收藏和陳列茶具。

都籃 用竹篾製成。裡用竹篾編成三角方眼;外用雙篾作經編成方眼。用來盛放烹茶後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種器具,是指唐時為數眾多的茶具而言,但並非每次飲茶時必須件件具備。這在陸羽的《茶經》中說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場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3.宋(含金、遼)茶具

宋代的飲茶方法與唐代相比,已發生了一定變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飲茶逐漸為宋人摒棄,點茶法成了當時的主要方法。本世紀以來,河北宣化先後發掘出一批遼代墓葬,其中七號墓壁畫中有一幅點茶圖,它為我們提供了當時用點茶法飲茶的生動情景。

到了南宋,用點茶法飲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飲茶之法,無論是前期的煎茶法與點茶法並存,還是後期的以點茶法為主,其法都來自唐代,因此,飲茶器具與唐代相比大致一樣,只是煎茶的,已逐漸為點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錄》中,專門寫了“論茶器”,說到當時茶器有茶焙、茶籠、砧椎、茶鈐、茶碾、茶羅、茶盞、茶匙、湯瓶。

宋徽宗的《大觀茶論》列出的茶器有碾、羅、盞、筅、缽、瓶、杓等,這些茶具的內容,與蔡襄《茶錄》中提及的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審安老人真實姓名不詳,他於宋鹹淳五年(公元1269年)集宋代點茶用具之大成,以傳統的白描畫法畫了十二件茶具圖形,稱之為“十二先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職稱,賜以名、字、號,足見當時上層社會對茶具鍾愛之情。“圖”中的“十二先生”,作者還批註“贊”譽。

其實,《茶具圖贊》所列附圖表明;韋鴻臚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爐,木待制指的是搗茶用的茶臼,金法曹指的是碾茶用的茶碾,石轉運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胡員外指的是量水用的水杓,羅樞密指的是篩茶用的茶羅,宗從事指的是清茶用的茶帚,漆雕密閣指的是盛茶末用的盞託,陶寶文指的是茶盞,湯提點指的是注湯用的湯瓶,竺副師指的是調沸茶湯用的茶筅,司職方指提清潔茶具用的茶巾。

宋人的飲茶器具,儘管在種類和數量上,與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講究法度,形制愈來愈精。如飲茶用的盞,注水用的執壺(瓶),炙茶用的鈐,生火用的銚等,不但質地更為講究,而且製作更加精細。

4.元代茶具

元代茶具從某種意義上說,無論是茶葉加工,還是飲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啟明、清的一個過渡時期。

元代統治中國不足百年,在茶文化發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專著,但仍可以從詩詞、書畫中找到一些有關茶具的蹤影。在當時既有采用點茶法飲茶的,但更多是採用沸水直接沖泡散茶。

在元代採用沸水直接沖泡散形條茶飲用的方法已較為普遍,這不僅可在不少元人的詩作中找到依據,而且還可從出土的元馮道真墓壁畫中找到佐證。在圖中,沒有茶碾,當然也無須碾茶,再從採用的茶具和它們放置的順序,以及人物的動作,都可以看出人們是在直接用沸水沖泡飲茶。用於點茶用的元影青的刻花執壺。

5.明代茶具

明代茶具,對唐、宋而言,可謂是一次大的變革,因為唐、宋時人們以飲餅茶為主,採用的是煎茶法或點茶法和與此相應的茶具。元代時,條形散茶已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飲茶改為直接用沸水沖泡,這樣,唐、宋時的炙茶、碾茶、羅茶、煮茶器具成了多餘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種脫穎而出。明代對這些新的茶具品種是一次定型,因為從明代至今,人們使用的茶具品種基本上無多大變化,僅僅在茶具式樣或質地上有所變化。

另外,由於明人飲的是條形散茶,貯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時顯得更為重要。而飲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飲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飲茶全過程而言,當時所需的茶具,明·高濂《遵生八箋》中列了16件,另加總貯茶器具7件,合計23件。但其中很多與燒水、泡茶、飲茶無關,似有牽強湊數之感,這在明·文震亨的《長物志》中已說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試之法”,“簡便異常”,“寧特侈言烏府、雲屯、苦節君、建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張謙德的《茶經》中專門寫有一篇“論器”,提到當時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籠、湯瓶、茶壺、茶盞、紙囊、茶洗、茶瓶、茶爐8件。

不過,明代茶具雖然簡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樣講究製法、規格,注重質地,特別是新茶具的問世,以及茶具製作工藝的改進,比唐、宋時又有大的進展。特別表現在飲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一是出現了小茶壺,二是茶盞的形和色有了大的變化。

總的說來,與前代相比,明代有創新的茶具當推小茶壺,有改進的是茶盞,它們都由陶或瓷燒製而成。在這一時期,江西景德鎮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無論是色澤和造型、品種和式樣,都進入了窮極精巧的新時期。

6.清代茶具

清代,茶類有了很大的發展,除綠茶外,又出現了紅茶、烏龍茶、白茶、黑茶和黃茶,形成了六大茶類。但這些茶的形狀仍屬條形散茶。所以,無論哪種茶類,飲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沖泡法。在這種情況下,清代的茶具無論是種類和形式,基本上沒有突破明人的規範。

清代的茶盞、茶壺,通常多以陶或瓷製作,以康熙乾隆時期最為繁榮,以“景瓷宜陶”最為出色。清時的茶盞,康熙、雍正、乾隆時盛行的蓋碗,最負盛名。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鎮生產,其時,除繼續生產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還創制了粉彩、琺琅彩茶具。清代的江蘇宜興紫砂陶茶具,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又有新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任溧陽縣令、“西泠八家”之一的陳曼生,傳說他設計了新穎別緻的“八壺式”,由楊彭年、楊風年兄妹製作,待泥坯半乾時,再由陳曼生用竹刀在壺上鐫刻文或書畫,這種工匠製作,文人設計的“曼生壺”,為宜興紫砂茶壺開創了新風,增添了文化氛圍。乾隆、嘉慶年間,宜興紫砂還推出了以紅、綠、白等不同石質粉末施釉燒製的粉彩茶壺,使傳統砂壺製作工藝又有新的突破。

此外,自清代開始,福州的脫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編茶具、海南的生物(如椰子、貝殼等)茶具也開始出現,自成一格,逗人喜愛,終使清代茶具異彩紛呈,形成了這一時期茶具新的重要特色。

7.現代茶具

現代茶具,式樣更新,名目更多,做工更精,質量也屬上乘。在這眾多質地的茶具中,貴的有如金銀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還有用瑪瑙、水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製作的茶具,枚不勝數。

宋朝茶具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唐宋烹茶方式、飲茶習俗的差異導致了部分茶具型別的變化。如唐代流行煮茶法,故用到煮茶的鍑、環擊湯心的竹筴、盛開水的熟盂、支撐鍑的交床等茶具。宋代時,點茶法取代了煮茶法,茶注遂取代了鍑,新出現了點茶用的茶匙、茶筅,而交床、熟盂等唐代茶具則由於無用武之地,自然消失。又如,唐人飲茶多有新增姜、鹽等佐料的習俗,陸羽雖反對往茶湯中亂加佐料,但也主張在水一沸時加入適量的食鹽以調味。而宋人則崇尚茶的本味,社會上層點茶時基本是不加調料的。蘇軾《東坡志林》卷十載:“唐人煎茶用姜鹽,……近世有用此二物者,輒大笑之。”所以,唐代盛鹽用的鹺簋和取鹽用的揭在宋代則消失於茶具之列。

第二,人們審美觀的變化、飲茶品茗的藝術化和鬥茶的興起,使茶具的樣式、顏色等發生了變化,向更有利於茶具發揮最佳功能的方向發展。如茶盞,唐代對茶盞樣式的要求比較簡單,只要容量不超過半升,上口脣不卷邊,底卷邊呈淺弧形即可;就顏色而言,唐代茶湯的顏色呈淺,陸羽在《茶經》中提出青瓷盞能夠增進茶湯的色澤,越州的青瓷做茶盞最佳。宋代時,人們對茶盞的樣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前所述,既要求壁厚,又要求呈深腹、斜腹壁和敞口狀,以利於點茶;就茶盞顏色而言,因為宋代的茶湯以白為貴,而南方建窯的黑釉茶盞與白色的茶沫相襯更為鮮明,便於觀察茶色,因而倍受宋人青睞。又如,晚唐時期出現點茶的尚不成熟,人們對點茶所用茶注的要求也不甚高。唐代的茶注多半呈大盤口、短頸、鼓腹,注嘴較短,顯得古樸;而宋代時期點茶技藝已經相當成熟,為了保證點茶成功,宋人對茶注的要求甚高。如前文所言,僅對注嘴的要求就要做到不歪斜,呈拋物線形,瓶嘴與瓶身的介面要大,瓶嘴的出水口要圓小峻削。所以,宋代的不少茶注呈小口、修身狀,注嘴較長。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中畫出的“湯提點”就呈修身長流、流尾峻削狀。南宋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中的茶注之流更為細長[28]。再如,北宋時的茶托比唐朝的要精細多姿,託口突起,遠遠高出下面的托盤,有些茶托本身就象一個盤子上又加了一隻小碗。茶托的託沿多作蓮瓣形,託底中凹。

第三,與唐代相比較,宋代的茶具選料更為考究,綜合考慮到原料屬性與茶性是否相配、原料屬效能否最佳發揮茶具的功能等。如茶碾,據陸羽的《茶經》記載,唐代的茶碾多為木質,而宋代的茶碾則呈現質地多樣的特色,有金碾、銀碾、銅碾、鐵碾、石碾等,但人們已經認識到黃金過軟,銅易生鏽,作茶碾都不合適,只有銀和熟鐵做茶碾最佳;又如宋人已經認識到茶性宜蒻葉而畏香藥[30],所以養茶的茶焙和儲茶的茶籠皆用蒻葉編制而成,相比較而言,唐代具有近似功能的“育”則有竹、木、紙為製作原料。

宋代點茶步驟有哪些?

宋代點茶法是兩宋盛行的一種飲茶方式。如果說唐代的煎茶重於技藝,那麼宋代的點茶更重於意境。歐標抹茶研究院帶你瞭解宋代點茶四大步驟。

1.備水

歐標抹茶研究院推薦使用天然礦泉水或純淨水。

2.碾茶

先用純棉紙包茶,壓碎茶葉,然後入茶碾,迅速碾茶。

3.點茶

宋代鬥茶就是比試誰的茶湯湯花──沫餑在盞面上的時間保持更久,稱為咬盞,宋代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4.分茶

點茶完後,要將茶湯分盛入盞,供人飲用,一勺一盞,分茶時行茶藝禮儀,更顯雅趣。

點茶茶藝從元朝起逐漸衰落,最後於明代消失。

標籤: 點茶 宋代 茶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1lxgz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