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蔡氏發源地

蔡氏發源地

蔡氏發源地

蔡氏發源地:答案是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

蔡氏發源地為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上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西周初年,距今約3000年。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其弟叔度於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500年,史稱上蔡。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面對強大的楚國,蔡國一再遷都,初平侯遷至新蔡,後昭侯遷至州來,改州來為下蔡。在楚國消滅蔡國,蔡國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西周時期的蔡仲為蔡姓始祖,上蔡也被譽為蔡姓的發源地。上蔡縣境內的古蔡八景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境內景點有:蔡國故城、蔡叔度陵園、蔡明園公園、 李斯墓等。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蔡氏發源地為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上蔡有文字記載的先領該爾國甚地模歷史始於西周初年,距企感龍的老讀今約3000年。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其弟叔度於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戰邊500年,史稱上蔡。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面對強大的楚國,蔡國一再遷都,初平侯遷至新蔡,後昭侯遷至州來,改州來為下蔡。在楚假界國消滅蔡國,蔡國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西周時期的蔡仲為蔡姓始祖,上蔡也被譽為蔡姓的發源地。上蔡縣境內的古蔡八景已列林設布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境內景點有:蔡國故城、蔡叔度陵園、蔡明園公園委、李斯墓等。

“蔡氏發源地”擴充套件閱讀

蔡氏發源地為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上蔡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西周初年,距今約3000年。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封其弟叔度於蔡,建立蔡國,以國為氏,傳18代近500年,史稱上蔡。到了春秋臺勢審輕輕戰國時期,面對強大的楚國,蔡國一再遷都,初平侯遷至新蔡,後昭侯遷至州來,改州來為下蔡。在楚國消滅蔡國,蔡國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西周時期的蔡仲為蔡姓始祖,上蔡也被譽為蔡姓的發源地。上蔡縣境內的古蔡八景已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名勝古蹟,境內景點有:蔡國故城、蔡叔度陵園、蔡明園公量陳架種磁思協志園、李斯墓等。

蔡氏起源於哪裡

起源於西周時期。

主要源自姬姓、姞姓及少數民族改姓。西周時期的蔡仲為蔡姓始祖。

蔡姓在宋版《百家 姓》中位列第155位。截至2013年,當代蔡姓總人口達到552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46%,人口總數在中國姓氏中位列第44位。蔡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浙江、江蘇三省,全國形成了東南沿海地區高比率的蔡姓區域。

擴充套件資料

蔡氏的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主要有孔國縣制郡,濟陽郡、洛陽郡、汝南郡、高平郡、丹陽郡、南陽郡、朔方郡。 

堂號

1、洛陽堂:以望立堂。

2、濟陽堂:以望立堂。

3、汝南堂:以望立堂。

4、丹陽堂:以望立堂。

5、高平堂:以望立堂。

6、南陽堂:以望立堂。

7、朔方堂:以望立堂。

8、九峰堂:宋朝蔡仲默,三十歲放棄科舉,專攻理學。隱居在九峰,人稱“九峰先生”,後人因以為堂號。

9、龍亭堂:東漢蔡倫,發明造紙,對文化事業的發展,立了極大的功,封“龍亭侯”,後人因以為堂號。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蔡姓

百度百科-蔡氏宗族

蔡氏起源於哪裡?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後裔,以國為氏。武王滅商後,封其五弟叔度於蔡,史稱蔡叔度。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於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楚滅蔡後,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黃帝支裔姞姓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姞姓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在堯舜夏時期,姞姓所屬的燕、闞、尹、蔡、魯等氏族分佈於渭河流域,沿黃河向西到豫東和豫西一帶。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擔任祭祀的職責,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擴充套件資料:

蔡氏名人:

1、蔡倫

蔡倫(?-121年),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

蔡倫總結以往人們的造紙經驗革新造紙工藝,終於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下令推廣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2、蔡文姬

蔡琰,字文姬,別字昭姬,陳留郡圉縣(今河南杞縣)人,東漢時期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

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南匈奴入侵時,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漢族,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教育家、家、家。民主進步人士,執委、國民委員兼監察院院長。中華首任教育總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蔡姓

蔡姓起源於哪裡?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後裔,以國為氏。武王滅商後,封其五弟叔度於蔡,史稱蔡叔度。 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於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楚滅蔡後,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黃帝支裔姞姓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姞姓是黃帝的直系後裔,在堯舜夏時期,姞姓所屬的燕、闞、尹、蔡、魯等氏族分佈於渭河流域,沿黃河向西到豫東和豫西一帶。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擔任祭祀的職責,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3、源自少數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發生於宋朝以後,金國的女真人烏林答姓族後來全部改為漢姓蔡,清朝滿洲八旗姓蔡佳氏、烏靈阿氏、薩瑪喇氏等後來也全部改為漢姓蔡。

這些外族在與漢族長期混居後逐漸同化為北方漢族的蔡姓,興盛於東北地區。貴州和廣西的少數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為南方漢族,主要發生於明清之際。

人口分佈:

宋朝時期,蔡姓大約有4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六位。福建為蔡姓的第一大省,約佔全國蔡姓總人口的21.2%。

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福建、山東、河南,這三省蔡姓佔蔡姓總人口的51%,其次分佈於江西、浙江、河北、湖北、江蘇五省。全國形成了閩贛浙蘇東南沿海區域、魯豫冀鄂中原地區兩個蔡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時期,蔡姓大約有46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9%,為明朝第四十六位姓氏。浙江為蔡姓第一大省,約佔蔡姓總人口的20.2%。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江西、福建、江蘇,這四省蔡姓大約佔蔡姓總人口的63%,其次分佈於廣東、湖南二省。

宋元明期間,蔡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南方遷移,特別是向江浙閩沿海地區移民。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贛、閩、蘇蔡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蔡姓的人口已達552萬,為全國第四十四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6%。蔡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浙江、江蘇三省,大約佔蔡姓總人口的35%;其次分佈於四川、湖北、臺灣、安徽、福建,這五省又集中了32%。

廣東居住了蔡姓總人口的13.7%,為蔡姓第一大省,佔省總人口的1%。全國形成了東南沿海地區高比率的蔡姓區域。

在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的流動有些區別,雖存在向華中、華北的回遷情況,但向東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時也出現了向西、以及東北的移民。

蔡姓起源於何處,有什麼來歷和名人麼?

 1、出自姬姓。

為周文王姬昌的的後裔,以國為氏。武王滅商後,封其五弟叔度於蔡,史稱蔡叔度。周成王時,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於蔡,新蔡國在河南的上蔡縣。楚滅蔡後,國人以國為姓,散居各地。

2、出自姬姓,為周文王得後裔。

據《姓氏考略》、《華亭蔡氏新譜序》、《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姬姓,為周文王的後裔,以國為氏。

3、少數民族改姓而來。女真族烏林答氏、滿族蔡佳氏改漢姓為蔡姓。

得姓始祖:蔡仲。據有關資料所載,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後,武王大封同姓諸侯於各地,將其弟叔度封於蔡(故址在今河南上蔡西南),讓他與管叔、霍叔一起監管殷的遺民,稱為“三監”。

蔡姓的名人:

1、蔡鍔:湖南省邵陽人,自幼聰明好學,立志獻身我國民族事業,早年積極參加民主運動,反對封建,為我國的共和事業奉獻了終生。

2、蔡暢:湖南省雙豐人,我國著名的女家、黨員,早年積極參加民主救國運動。

3、蔡襄:興化仙遊(今屬福建省)人,北宋時傑出書法家,工書善畫,其楷、行、草書皆具特色,為“宋四家”之一。著有《茶錄》、《荔枝譜》等。

駐馬店是什麼

。。。我家就在那,要問什麼吧

下面給你個地址,看了就大概對駐馬店有點了解了

http://ke.baidu.com/view/3350.html?wtp=tt 這是百度詞條對駐馬店的解釋,現摘錄一段

駐馬店位於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臨信陽,地處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區。位於北緯32°18' -- 33°35 ' ,東經113°10' -- 115°12'之間,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之稱。是蔡氏、金氏、家族的發祥地;重陽節和中國“四大傳奇”梁祝愛情故事的發源地之一,也是“盤古開天地”美麗神話傳說的發祥地。

參考資料:百度詞條

甘肅蘭州蔡姓起源於哪裡人

甘肅省成縣蔡氏一脈從定居蔡山、蔡老莊後。隨著人口的繁衍、增長,現有的土地已經難以承載生存、發展的願望,於是向周邊遷出。由於年代久遠,對具體的遷徒年代等都不可考。

文宗開府在哪

蔡氏一族聚居青陽梅山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歷代人才輩出。青陽“五店市”地名就來源於蔡氏在唐代開設的五家飲食店。唐朝開元年間,蔡姓七世孫5人在青陽山下第一眼看到的是房屋的正大門上寫著“蔡氏家廟”。門檻的兩側放著一對石鼓,正大門的兩側則寫著“父子都督”“太子太保”“謨學士”“文宗開府”,可見歷代人才輩出。房屋正面門牆均以青、白石料拼裝雕刻而成

蔡字怎麼讀

蔡拼音為cài。

蔡,漢語常用字(一級字),形聲字,最早見於甲骨文。此字本義一般認為指野草。文獻中一般用作國名,即蔡國。蔡也是姓氏。古時又稱占卜用的大龜為蔡,有人認為這是由於這種大龜出產於蔡地的緣故。

蔡,形聲字。從艸,祭聲。“蔡”字甲骨文構形不明。戰國文字中同時又出現從艸、祭聲之“蔡”字,為小篆及後世文字所本。一說“蔡”字甲骨文像豪豬形,借來當“蔡”字用。本義是指野草。

不過,在古代文獻中,“蔡”字當野草講的用法比較少見,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說文》:“蔡,艸也。”《楚辭·九懷·尊嘉》:“水躍兮餘旌,繼以兮微蔡。”王逸注:“續以草芥入己船也。”《文選·左思〈魏都賦〉》:“蔡莽螫刺,昆蟲毒噬。”李善注引王逸《楚辭》注曰:“蔡,草莽也。”

蔡姓是中國常見的姓氏之一,其來源有多種說法:

1、源於姬姓:《姓氏考略》認為,蔡姓其實是源於商朝美龔氏的一個分支姓氏,美龔氏屬於姬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姓氏逐漸演變成了蔡姓。

2、源於國名:據《左傳》記載,周朝有一個國家叫做蔡國,這個國家的統治者可能因此而以國名作為姓氏,與官位和地位無關。

3、源於地名:據《通志·氏族略》記載,蔡姓最早出現在今天的湖北襄陽一帶,那裡有一個蔡山,也就是蔡姓的發源地。後來,蔡氏的祖先在襄陽及周邊地區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蔡姓。

總之,蔡姓的來源存在多種說法,無從考證。但無論哪種說法,都能夠表明蔡姓已經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並在中國的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重陽節的發源地!

發源於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擴充套件資料;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重陽節·

重陽節的發源地!

發源於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擴充套件資料;

重陽節習俗

一、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

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

二、祭祖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古代民間素有祭祖祈福的傳統,尤其是在嶺南一帶,人們會在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祭祀祖先,登高遠望,作用是增強人們文化認同感,加強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不少地方人重陽祭祖的觀念正日漸淡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重陽節·

標籤: 蔡氏 發源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n3e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