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俗文化

茶俗文化

茶俗文化

茶俗文化是指以茶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和傳統習俗。茶文化源遠流長,起源於中國,經過漫長的歷史流程擁有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茶文化。從茶藝表演、茶道禮儀、茶文化論述、茶葉生產、茶文化器具等方面,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形成了獨特而豐富的茶俗文化。在茶俗文化中,人們通過品茶、賞茶、談論茶、製茶等活動,強調茶的文化內涵及道德品格,以及茶與自然生態和人文情懷的緊密關係。茶文化通常帶有文化傳承、人文素養、哲學思想、生態環境、市井小故事等方面的內涵和形式,是中華民族文化獨特的一部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我國茶文化的世俗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國的茶文化是指以茶為載體所形成的反映一定時期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稱,是我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我國茶文化具有諸多特性,其中世俗化表現的最為明顯,“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可以說明茶文化在我國的大眾化和世俗化。具體而言,我國茶文化的世俗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茶謠。茶謠往往通過山歌、採茶曲、採茶戲等方式表現出來,生動地再現勞動人民種茶、採茶、製茶、賣茶、喝茶等過程,是茶農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和情感的自然流露,一般都是在生產活動中即興創作的。例如雲南的茶謠“正月採茶未有茶,村姑一隊顏如花,鞦韆戲罷買春酒,醉倒胡麻抱琵琶 。二月採茶茶葉尖,未堪勞動玉纖纖,東風駘蕩春如海,怕有餘寒不捲簾。三月採茶茶葉香,清明過了雨前忙,大姑小姑入山去,不怕山高村路長……”將採茶姑娘一年不同月份的艱辛、苦惱等都敘述了出來。在湖北恩施,也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民歌《六口茶》,在當地家喻戶曉。

2、茶館。走在我國的大街上,可以看到許多專門飲茶的場所茶館。茶館具有多重功能,人們可以在這休息娛樂、買賣交易、閒談聊天等。泡上一壺茶,擺起龍門陣,好不悠然愜意的生活。與茶館功能類似的場所還有茶樓、茶亭等,百姓們身處鬧市飲茶的狀態正是茶文化的影響,是中國人隨遇而安、天地人和思想的集中體現。

3、在待客、過節、婚慶等日常生活中,茶文化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些活動中,人們通過飲茶的方式交流情感,還形成了風情各異的茶俗茶禮,茶文化增進了歡樂祥和的氛圍。

茶的文化有哪些?

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譜、茶詩、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

茶文化起源地為中國。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漢族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蜀山的俠君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擴充套件資料: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

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新增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民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為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為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

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為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為“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飲茶的風俗文化

茶是人類日常生活必需品,古人說得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人,飲茶的習慣與愛好也有所不同。世界上茶俗千差萬別,因地而異,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景觀。

  茶發源於中國,理論上講,世界上所有品種的茶,在本質上都是相同的,因為它們都是雲南原生茶樹的派生或變種後代。但是,同樣的茶,喝起來時就大不一樣了,即使是採摘自同一茶山的茶,不同的廠家會按照不同的工藝加工,而不同地方的飲者,更是發明了形形色色的`茶俗。

  如果不經介紹或說明,按一個地方的習俗喝茶,完全有可能被另一個地方的人誤認為是喝別的什麼東西。比如藏族人在茶里加鹽加酥油,而英國人往茶里加奶加糖;北方人端著大碗喝茶,而南方人偏好用小如核桃的功夫茶具品飲;江浙人喝綠茶唯恐不新,而云南普洱磚茶但求其陳。

  僅在中國,茶俗門類之多,就不勝列舉。東南西北,幾十個民族,大家雖然都愛喝茶,但是在茶葉、茶具以及衝飲形式等方面,卻大相徑庭。雲南白族的三道茶,與湖南的擂茶就完全是兩碼事。廣州人嘆早茶,與成都人泡茶館也判若雲泥。

  在中國,待客時泡茶是年少或位低者的差事,尊者長者只需道一聲:“上茶!”就已盡了主人之誼。而在西方,家庭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喝茶,尤其是有客人時,主婦一定要親自動手,即使是貴如當今英國女王,據說在接待身份相當的來賓時,也是要降尊紆貴,親手沖泡一壺好茶的。

  茶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必不可缺的角色,因此,茶俗也就往往滲透著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為人處世原則。不止一個民族有這樣的習俗:少女用茶來表達個人感情,以茶為禮定終身。而在社會交往的方方面面,飲茶時的種種形式與意蘊,也常常是用語言所表達不了那麼含蓄又優雅的。

  比如,廣東興起的以指叩桌表示對為自己倒茶者的謝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別人為你倒茶時,曲指輕敲桌面,既表示注意到了熱茶正傾入茶杯,“但倒無妨”,又含有致謝之意,相當於說“這廂有禮了”。與此同時,賓主儘可以談笑自若,話該說什麼就繼續說什麼,不會因倒茶的客套而打斷話題。

  各地的茶俗有一些已經失去了實際意義,因為時與境遷,社會環境變了,當初茶俗所包含的意味,如今已成無本之木,也就難以為繼了。比如,過去講“茶滿欺人”,今天雖然也仍講“酒要滿,茶要淺”,但如果偏偏倒茶時熱情過分而滿了杯,也不會有任何其他誤會發生。

  當然,也有不少茶俗仍然有現實生命力,比如端茶送客,是舊時代大戶人家的規矩,今天人們待客,當事談完話說得差不多的時候,往往也會問一句“再喝杯茶吧”,委婉地表達送客之意。這總比直截了當地說:“沒什麼說的了吧?時候不早了,該走了吧?”要讓人容易接受得多。

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傳統茶俗禮儀有哪些?

中國茶的禮儀如下,鞠躬禮也在茶藝中是最常見的,是彎曲身體,向尊貴的人表示敬茶,代表了謙虛,恭敬的意思,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櫃式三個。我們中國做站式是最普遍的,讓客人喝茶的時候說“請謝謝”是茶葉中用的最多的禮儀了,伸手的時候應該把伸在人的旁邊,四指併攏,虎口稍微分開一些,手心中要攥著小麵糰的感覺,另外不能打哈欠等一些不禮貌的行為,應該點頭微笑就可以了。叩指禮也是叩頭,敬茶的時候應該膝蓋跪在地上,雙手著地頭緩緩地向前面的地上也就是磕頭。奉茶禮就是把泡好的茶給恭敬的人,端茶的時候要用托盤,不能用手直接碰杯子的邊緣,端在客人的面前時,應該彎腰說“請用茶”,奉茶的時候不能單手給,要把杯子正面對準客人,杯柄要在客人的右手邊,客人比較多的話,應該遵循先客後主,先主賓再次賓,先給女士,再給男士,先給長輩,再給晚輩。泡茶的時候,不用說太多的話,客人也就領會了。我們在給客人端著上茶的時候,應該雙手端著盤子到客廳,再把茶盤放在離客人近的桌子上,再用右手拿著杯託,雙手給客人遞上去,要在客人的左前方。給客人敬茶的時候,必須是兩個手敬茶,手指不能在杯口,以免汙染茶水,放的時候不要放在客人的檔案上或者容易掉的地方,放在客人的右手邊是最好的。給客人上茶的時候也不能倒得太滿,應該是2/3就可以了,不然讓客人感覺是討厭他,或者有逐客的意思。客人喝幾口之後,應該給他立刻的滿上,不能讓茶葉見底。在給客人上茶的時候,應該徵求一下他的意見,問問他喝什麼,如果沒有不能喝的,就選幾種茶葉就可以。不能喝涼茶,剩茶也不能撒在地上喝茶的時候,也要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端起茶杯的時候不能雙手捧著被喝,也是不夠衛生的。

茶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很多人對茶葉不陌生,但對茶文化並不瞭解。懂茶的人首先要懂茶文化,懂茶文化的人首先要懂茶常識。茶常識包括與茶相關的內涵、外延以及地域民情、風土人情等。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內涵,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文化而論之。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如,飲茶待人而逐漸形成茶文化,用餐禮儀發展為食文化,玩玉賞玉而形成了玉文化,與區域習慣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種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長期以來不斷完善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慢慢變成大家一種認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種在中國文化範疇之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為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文化而論之。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如,飲茶待人而逐漸形成茶文化,用餐禮儀發展為食文化,玩玉賞玉而形成了玉文化,與區域習慣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種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長期以來不斷完善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慢慢變成大家一種認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種在中國文化範疇之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為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世界之最

  一、最先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相傳在公元前2730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按此推算,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神農氏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發現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迄今已有4700多年。茶葉與咖啡、可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享有“東方恩物”、“綠色金子”的美譽。

  二、最早開展國際化種茶和飲茶交流傳播。早在西漢時期,我國茶葉已作為商品飲料向海外傳播。9世紀初期,我國種茶首先傳入曰本,以後又傳入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

  三、最早的茶話會。三國時吳國皇帝孫皓賜宴群臣必使之大醉。大臣韋曜酒量小,孫皓為照顧韋曜,便祕賜“以茶代酒”。後來,逐漸產生集體飲茶的茶宴,類似今天的“茶話會”。

  四、最早的詠茶詩。西晉詩人張載的茶詩《登成都白菟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士聊可娛”,被稱為第一首詠茶妙詩。

  五、最早的種茶專著。唐代陸羽撰述的《茶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專著。《茶經》已被譯成10種國家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六、最早的茶館。晉代,最早的茶攤出現;唐初,最早的專業茶館誕生於四川。唐代茶館除予人解渴外,還兼有予人休息,供人進食的功能。至宋代,便進入了中國茶館的興盛時期。茶館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除供人們喝茶聊天、品嚐小吃、談生意、做買賣外,還進行各種演藝活動、行業聚會等。

  七、最權威的茶葉博物館。位於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產區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家國家級茶專業博物館,也是別具特色的茶文化專題博物館,其包含茶史、茶萃、茶事、茶緣、茶具、茶俗6大相對而又相互聯絡的展示空間,從不同的角度對茶文化進行詮釋。

  八、最完備的茶葉科研教育體系。自《茶經》問世至今,我國十分重視茶葉的理論研究,現在我國有10所高等院校設有茶葉專業,在校學生居世界之首。我國有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所等兩所全國性茶葉綜合研究所以及13家省級茶葉科研所,是世界上茶葉科研教育體系最完備的國家。

  九、最豐富的茶品類。晉代時,我們的茶樹選種就有了文字記載。一千多年來,我國的茶品類空前豐富,除了有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緊壓茶外,還有再加工複製的花茶、速溶茶、袋泡茶,以及各種保健茶和食品飲料茶。

  十、最多樣的名茶種類。我國除傳統的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外,還有近年來比較盛行的普洱茶、滇紅、屯綠等各種茶類50個以上。

請談談茶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出版等學科與行業,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內涵,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內涵

  茶為國飲,發於神農,聞於周魯公,興於唐,盛於宋,明清時遍及中華,漫長的飲茶歷史,不僅充分利用了茶的自然屬性,也認識了茶的精神屬性,形成了各種民問飲茶風習,品茶活動形為一種美和藝術的創造,成為-種文化。

  我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客來敬茶,以茶會友,茶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飲料,茶與文化一直結有不解之緣,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我們的祖先,在發明茶的栽培和各類茶製法的過程中,還創造出品飲藝術。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燦爛明珠,它融詩詞、書法、琴棋、歌舞、戲曲、工藝為一體,集哲學、經濟、歷史、地理、宗教、民俗、禮儀、旅遊、科研、教育、醫學、園藝、食品、陶瓷為一堂。綜合體現了燦爛的東方文化,它融進了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倫理、思想和文化精髓,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

  茶文化內容結構分為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一為物質文化,包括茶葉科學技術、實踐經驗導致茶葉產量的提高和茶葉產品質量的提高,也包括生產流通形式、生活消費地域、消費方法、茶政設施。二為精神文化,指一切茶的物質文化的存在反映到人們記憶中的資訊,包括人們的有關茶的知識、宗法.禮俗、宗教、文化藝術等,在社會文明中起積極推動作用,又對茶的物質文化發展起促進作用。具體而言,茶文化的內容包括茶的發現、茶的歷史、茶的生產、茶與風土人情、飲茶藝術、茶禮儀式、文學藝術、科技成果等等方面的內容。

  茶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中一顆燦爛明珠,而茶藝是茶文化的綜合體現。茶從藥飲到解渴,從解渴到品茗,從品茗發展到茶藝。茶藝的內涵是很豐富的,不僅是講究擇茶、擇水、擇具、擇法(泡茶方法)和品茗藝術以及品飲的環境,還包含對茶葉生產、製作工藝的探討,同時還涉及書畫、詩詞、琴棋、歌舞、影視以及延伸到豐富多彩的民間習俗。茶藝是生活中的藝術,是茶文化的綜合體現。

  茶館品茗,目的不是解渴,而是精神樂趣。品茗情趣常與青山翠竹、小橋流水、古寺寒月等幽雅環境相伴。百忙一閒,邀三朋四友,圍桌而坐,泡茶品飲,水甘茶串香。一邊觀其形、聞其香、嘗其味、察其色、辨其底,一邊談古論今、吟詩作畫、下棋彈唱、其樂無窮。北京的老舍茶館,可以邊品茗邊欣賞曲藝;上海的茶樓,則多是商人談生意,記者採訪社會新聞,藝人說書彈唱;廣州茶樓,不僅供茶飲,還供應物美小食品。江南水鄉,茶樓林立,憑欄觀賞,品茗談心,別有風趣。各地的茶館、茶樓、茶墒、茶座、茶室、茶屋、茶肆、茶棚、茶寮、茶社、茶行、茶店、茶莊、各具特色,但都充當民間知識交流的載體,又是人們身心修閒娛樂的去處,也是民間活動會友的場所。

  現代茶藝活動的興起,將提高和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起著淨化社會心理的作用。現代茶藝應適應當前時代精神,有益於身心健康、社會進步。作為茶藝具體體現的茶藝館,應充滿時代氣息,人於古典出於現代,融生活、藝術於一體,集科學、文化於一堂,為繁忙工作、緊張生活中的人們提供一個休閒空間。現代茶藝館應該成為“文化視窗”、“藝術殿堂”、科學園地”,人們將在此中享受樂趣,增廣見識,陶冶情操。

  茶文化的內涵層次

  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範。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多方盤剝。

 

美食小知識,中國傳統茶俗禮儀有哪些?

我國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而且從古至今,我們都講究以茶會友,以茶待客。那麼在這漫長的歷史裡,我們不僅在泡茶品茶方面很有講究,也積累了很多的茶文化和茶禮儀。既然是以茶待客,茶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表現出對客人的一種尊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我國都有哪些茶俗禮儀,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首先先來看看。很多人喜歡在家裡擺上茶具,客人一來即刻泡茶,那麼茶具的擺放是茶禮儀中的一種。通常我們擺上的茶具是一壺三個杯子,這就是俗語茶三酒四演化而來的;當客人來了之後,我們準備泡茶,那麼在沖茶的過程中,第一遍衝出來的茶是不喝的,必須倒掉,有說法是沖洗雜質,也顯得乾淨;我們敬酒要滿杯,然而倒茶,一般不倒滿,而是八分滿為佳。因為茶和酒不一樣,熱茶倒滿就會燙手,如果因燙手而摔碎茶杯,不是主客都尷尬嗎?所以,斟茶八分滿為好。

現在茶衝好了,也倒好了。那麼該給客人敬茶了,那麼怎麼個敬茶順序呢?很有講究的,我們一般敬茶,先客後主,先給客人敬茶,再給自己家裡人敬茶,泡茶者則排最後;給客人敬茶,還得分出先後。我們提倡先敬尊老,再敬卑幼。這跟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一致的,位高者,年老者要尊敬,所以先給他們敬茶。客人在接受斟茶的時候,同時要表現出回敬的意思。

我們在茶桌上,有幾個動作不可以發生。第一個就是喝茶的時候皺眉,這樣的話,主人家會覺得您是在嫌棄他家茶味不好;喝茶時,提起茶杯和放下茶杯的時候都要輕拿輕放,避免發出聲響,要不就有有意挑釁的嫌疑;主人家在以茶待客的時候,有兩種情況必須換上新茶:第一就是茶水已經沒有顏色了,就該換泡新茶,否則就顯得待客不周;第二種就是如果中途有新的客人到來,那麼應該立刻換差,而且最佳做法是新來的客人先敬茶。

中國茶文化的茶俗

泡茶

中國人飲茶的習慣,從唐、宋、明、清到現代,有很大的變化。

唐代

唐朝時的茶葉多加工成茶餅。唐朝人不“飲茶”,而是“吃茶”。備茶過程如下:

將茶餅用火灸烤。

將烤茶餅放入銅製茶輾輾成顆粒。

用茶羅篩茶粒取細末。

為了改善茶葉苦澀味,常加入薄荷、鹽、紅棗或薑片調味,並多外加龍腦等香料。

將細茶末連同上列材料,調和成醬。

然後用茶醬配合其他其食物食用。

湖南還多少保留“吃茶”的習慣——吃茶葉。嗜好吃茶葉。茶葉傳入英國時,英國人將開水泡好的茶葉夾入麵包片食用。

宋代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在宋代,茶品越來越豐富,飲茶也日益考究,開始重視茶葉的本身的色香味,調味品逐漸減少。此時,出現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並趨向以散茶為主,同時烹飲的手續也大為簡化。

明代

到了明代,餅茶、團茶較少見了,較多以喝散茶為主,烹茶方法亦由過去煎茶為主逐步發展為沖泡為主。

清代

到了清代,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出現了城市的茶館,並逐步興起,成為適合各個社會階層所需的活動場所,並把茶與曲藝、詩會、戲劇、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普通人家也常以茶水招待客人。

現代

根據不同情況(如不同場合的特殊禮節),中國茶有著不同的泡法。例如綠茶比烏龍茶和紅茶更加清淡可口,因此需要用較冷的水沖泡。想了解更多此方面內容,請參考條目茶和功夫茶。

以下的步驟是較為普遍使用的一種泡茶方式,,亦被視為泡茶藝術。以下過程要比吃飯時配點心喝的茶的泡茶過程更加正式。這種泡法經常用來泡紅茶和烏龍茶。

燒開水。 用熱水將茶壺洗乾淨。 把洗乾淨的茶杯倒入開水溫杯。 把茶葉填進茶壺,茶葉高度大約到茶壺內壁的三分之一處。 灌半壺熱水沖洗茶葉,然後立刻倒掉水使茶壺裡只剩茶葉。(這一步和後面所有要灌水的步驟應該放在一個大容器中進行以接住溢位的水)。 再往茶壺裡倒熱水直到水溢位到大容器裡。茶壺裡的水中不應該有氣泡。這次浸泡不能持續太長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秒。(越是名貴的綠茶就越嫩,要把水燒開後冷到90°,才泡茶) 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鐘內倒入杯飲用,在倒的過程中要不斷轉動茶壺。倒的每杯茶都應該有同樣的色香味。準備的托盤的用途是接住這一步溢位的水。 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飲用完後加入水再次沖泡,繼續飲用。一份茶葉可以泡4至5壺茶水,但是後面的幾次應該多略微多泡一會以儘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約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約45秒,以此類推。 很多人喜歡這種泡茶和喝茶的藝術,包括不是中國人的人。很多人熱心於茶藝,他們不僅喜愛茶的味道,也享受泡茶過程中的樂趣。茶文化非常吸引人,此外還能放鬆心靈。據說人們在泡茶和喝茶的時候能忘記生活中的所有煩惱。很多人喜歡和別人一起喝茶,不光為分享美茶,還為了體驗和別人在一起的安逸心情。

茶俗的飲茶習俗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民族眾多,其飲茶習俗千姿百態,各呈風采。就武夷山飲茶習俗而言,自古以來就有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等形式。由古代沿襲下來的飲茶習俗至今在有的農村或茶藝館還依然可見。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 在武夷山的農村較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來敬茶”,“ 一杯香茗暫留客”,表達了武夷山人對客人的問候和敬意。客來敬茶,以茶會友體現武夷山人重情好客的美德和傳統禮節。

宋代以來,武夷山民間流傳著“客至莫嫌茶當酒”的風俗,大抵客至,寒暄問候,邀請入座,主人的家屬,立即洗滌壺盞,升火烹茶 ,衝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

主人講究“端、斟、請”;客人則留意“接、飲、端”的舉動,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 住杯身,躬著茶,微笑地說:“請用茶”。

飲茶人宜雙手接杯,道聲謝謝,端杯細啜,贊主人茶葉佳、好,一道茶後,寒暄敘話,主人復斟茶,飲畢不能將餘澤傾倒,主人要待客人午後方可清理、洗滌茶具 。 武夷山有的村流行著一種“喝擂茶”的習俗。擂茶是農家招待客人必備的飲料,其原料一般只用茶葉、大米、桔皮擺制。

講究的還放入適量的中藥菌陳、甘草、川芎、肉桂等。喝起來特別香甜 ,是一種可口的飲料,特別是在炎夏,具有清涼解暑的功效。在喝擂茶的同時,還備有佐茶的食品,如花生、瓜子、炒黃豆、爆米花、筍 幹、南瓜幹、感菜等,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敬茶時擂茶碗內溢位的陣陣酥香、甘香、茶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肺實在令人心馳神往,是待客的佳品。 “祝福茶”在客人即告辭時,送上一杯桂花金桔茶,並送上祝福的吉言。

新娘茶俗

女婿茶姑娘若未出閣,來串門的小夥子就會特別多。因此,姑娘家要備好茶,待有客人來時招待來客中的“未來女婿”。

親家母茶女兒出嫁後的第三天,父母親都要去看望女兒,這就是所謂的“望朝”。望朝時,身為父母親要隨身攜帶一些茶、烘青豆、橙子皮伴野芝麻等等東西,這種茶稱為“親家母茶”。

新娘子茶望朝之後,婆婆要到新娘子的孃家去請親家的親朋好友和長輩們到新娘子家來喝茶,孃家人這就是去喝“新娘子茶”了。

請新娘子茶姑娘出嫁後,家裡的親朋好友和要好的鄰里,一般都要請新娘子去自家喝茶。如果是遠親,可以在過年正月的時候,邀請新娘子,也可以新娘子回孃家做頭趟客時補請。

三碗茶按照中國傳統習俗,春節期間,難免親朋好友要互相拜訪,有客到來時,通常女主人須先給客人端上一碗“甜茶”,並送上祝福語,如:吃了這碗甜茶,年年生活甜如蜜之類的。然後乘上一碗烘青豆加胡蘿蔔絲的鹹茶,再後泡上一碗細嫩的香綠茶,配上一些小茶點。

打茶會村裡一些年輕的嫂嫂、年長的婆婆每年在本地村坊裡,相互請喝茶3--5次。當地人稱“打茶會”。一般,事先都會約好到哪家喝茶。主人在約好的那天下午,就劈好柴,洗淨茶碗和專煮茶水的茶罐,在家等候著鄰里姐妹們的到來。客人一來到,主人就拿出她們珍藏在家中用石灰缸、甏、罐裝的細嫩芽茶,撮上一撮放在茶碗裡,並加入各色佐料,再衝入沸水,雙手一碗碗地端到客人面前。花花綠綠的茶湯,邊品茶邊拉家常。她們之中,有的拖兒帶女,有手拉孫兒孫女的,有邊做針線活邊品茶的,淡笑風生,熱鬧非凡,很有意思。

全球各地的茶文化風俗

   國外茶文化1、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盛產紅茶,當地居民特別喜歡喝苦澀的茶,他們覺得很有滋味。

   國外茶文化2、英國

  英國多喜歡喝飲料,在英國,茶可以說是當地的.民族飲料,他們喜歡喝煮好的濃茶,還會往裡面加入糖和牛奶。

   國外茶文化3、泰國

  泰國人喜歡喝冰茶,他們往往會往茶水裡加入冰塊,讓他們冷卻,當地人都不喜歡喝熱飲。

   國外茶文化4、蒙古

  蒙古人喜歡喝磚茶,他們會將磚茶弄成粉末,然後再加水煮開,再往裡面加入羊奶或牛奶還有鹽,他們覺得這樣喝起來特別有滋味。

   國外茶文化5、紐西蘭

  紐西蘭人特別喜歡喝茶,他們會把喝茶當生的享受,而且一些學校和機關、工廠等地方都會給時間喝茶,紐西蘭裡茶館隨處可見。

   國外茶文化6、加拿大

  加拿大人泡茶會先將陶壺燙熱,然後往裡面加入一茶匙茶葉,再用沸水沖泡,大概8分鐘後,把茶倒出來,往裡面加入糖和乳酪。

   國外茶文化7、埃及

  埃及人喜歡喝甜茶,他們在招待客人時,會端上一杯熱茶,他們會往茶里加入白糖,不過這種茶不宜多喝,喝多了,嘴會粘糊糊的。

標籤: 茶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envvl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