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鬥茶用的茶具

鬥茶用的茶具

鬥茶用的茶具

鬥茶用的茶具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1. 茶碗:用來盛放茶水的用具,有些茶碗還會有特定的造型和紋飾設計,比較有觀賞性。

2. 茶盤:用來放置茶具和茶葉的托盤,有些茶盤還會設計有水槽,方便在沖茶的時候倒掉茶湯。

3. 茶壺:用來煮茶的主要茶具,通常分為壺身、蓋子、壺嘴和手柄等部分。不同的茶壺會根據不同的茶葉種類和泡茶方式而有所不同。

4. 茶葉罐:用來存放茶葉的盛裝容器,通常為瓷質或陶質,有些還會設計有密封蓋子,以保證茶葉的新鮮程度。

5. 茶匙、茶夾、茶針:用來挖茶、夾茶和疏通茶壺孔等工具,方便煮茶的使用。

6. 濾器:用來過濾茶湯的過濾網或濾紙,可以減少茶葉粉末或碎片進入口中,提高口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宋代鬥茶有哪些講究?鬥茶對茶盞有什麼要求嗎?

宋代鬥茶有很多講究。鬥茶,其實是一種古老的民間飲茶娛樂活動,屬於一種比賽,用來區分茶葉的品質。早在唐代,就已經有了鬥茶的雛形,但當時不叫鬥茶,而叫 "鬥茶 "或 "鬥茶"。宋代是中國茶文化迅速發展的階段。在宋代,無論是文人、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非常喜歡喝茶,這使得鬥茶非常流行。這種茶葉競賽的名稱從宋代開始改稱為 "鬥茶 "後,一直延續到今天。

飲茶的習俗在唐朝中期開始流行,唐朝開創了飲茶的藝術。但是,當時主要的飲茶方式是煮茶,先燒水煮茶,然後用勺子把茶水分到杯子裡。飲茶時,將鮮白的茶沫、鹹香的茶湯和嫩滑的茶塵一起喝下。到了宋代,飲茶改為點茶,這比煮茶更講究。宋代的茶也是用餅茶,先磨成粉,然後用茶羅篩。茶粉越細越好。"茶有百種,杯有千種"。

作為喝茶的最佳必備茶器,用什麼來搭配最合適呢?如果只考慮品茶,建盞不選茶。各種茶都適合建盞品茗。但是,如果深入關注的是茶的享受,喝茶自然也就有了儀式感。鬥茶是指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全國各地的茶農和茶客進行的比較新茶優劣的比賽。它具有很強的競爭特點,一般在清明節後舉行。雖然鬥茶在中國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歷史傳統文化,但它仍然非常流行,每年都有無數的飲茶者和茶農在鬥茶。

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古代的鬥茶是怎麼斗的?

在古代,鬥茶可謂風靡一時,如同西班牙鬥牛一般惹人眷愛。但不同的是,鬥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內涵也十足豐富。

1、 鬥茶時間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兩勝。

2、鬥茶內容

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等等。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

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應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

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的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

3、鬥茶茶盞

說到鬥茶,不能不說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或“紫建”。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麵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曾在《茶錄》中記載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

喜歡用建盞鬥茶的宋朝人,鬥茶文化有多麼的豐富?

引言:中國製茶、飲茶風俗自漢代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唐代“貢茶院”的設立與陸羽的《茶經》的刊行使飲茶之風在士大夫階層中非常流行。宋代茶風更盛,李覯談及北宋飲茶風尚時稱:“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貴、貧賤靡不用也”,茶在北宋已成社會生活必需品。

1建茶與建盞

宋代茶葉生產十分昌盛,除淮水以北諸路外,南方諸路皆產茶。在眾多茶葉產地中,“天下之茶建為最,建之北苑又為最”。

建茶因產於福建建溪流域而得名,主產於建安縣北苑鳳凰山,因“取象於龍鳳,以別庶飲,由此入貢”的北苑龍團鳳餅茶而聞名於世,宋徽宗雲“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龍鳳茶的製造是在茶膏壓模定型的模具上刻龍、鳳、花草圖案,使茶餅成型後餅面上有龍鳳圖案。

鹹平時福建路轉運使丁謂造“大龍團”,慶曆時蔡襄制“小龍團”,元豐時賈青以武夷山“草朱”茶精製“密雲龍”團茶。在半個世紀內,建茶從十餘品種增加到四五十個品種。

《宣和北苑貢茶錄》載:“北苑貢茶花樣繁多,大觀初白茶為第一,又製出貢新誇,三色細芽的御苑玉芽、萬壽龍芽、無比壽芽等貢茶上品”,當時僅北苑一地生產的貢茶就有“龍團勝雪”、“萬春銀針”、“瑞雲祥龍”、“龍園勝雪”等41種。“建窯”一詞最早出於明代曹昭《新增格古要論》“建窯器出福建,其碗盞多是撇口,色黑而滋潤,有黃兔斑、滴珠大者真。”

兩宋時期全國有很多瓷窯燒造黑釉盞,但都不如建窯黑釉盞著名。建窯遺址在今福建建陽縣水吉公社池中、後井村一帶。建國後,考古工作者在建陽縣水吉鎮建窯遺址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多次調查,並陸續對建窯的主要窯址遺蹟進行發掘,確認了建窯窯廠的分佈,並對建窯產生的歷史、燒造工藝、產品特徵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窯窯址的分佈範圍北至蘆花坪,南至源頭坑,東至大路後門山,西至庵尾山。產品型別、造型、釉色均較為單一,各處窯址均以生產盞、盤等黑釉瓷為主,兼有少量罐、瓶、碟,釉色以黑灰色釉為主。

建窯遺址中數量眾多的黑釉瓷盞的發現格外引人注目。建窯黑釉盞均口大底小,形如漏斗,胎體厚重,腹底部及足部露胎,器身內外釉色漆黑,釉面呈現黃褐色或銀灰色兔毫狀或滴珠狀花紋。有敞口和斂口兩種型別。從傳世的建窯黑釉盞珍品來看,有兔毫盞、鷓鴣斑盞、油滴盞等種類。宋人鬥茶崇尚鮮白湯色,因而與建茶相配的黑釉建盞成為最相宜的鬥茶器具而名重一時,“忽驚午盞兔毛斑,打出青甕鵝兒酒”、“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即表達了蘇軾和楊萬里對建窯兔毫盞的喜愛。

2、宋代飲茶之風與鬥茶文化

宋代建窯所燒造的黑釉盞即建盞正是順應宋代“鬥茶”風氣而出的專用茶具。“鬥茶”文化始於唐代福建建安一帶,唐人馮贄撰《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北宋中期以後,逐漸向北方傳播,並很快風靡全國。

宋代鬥茶大致需要經過灸茶、碾茶、羅篩、候湯、熁盞、點茶、品評幾個步驟。烘焙乾燥好的茶葉經研磨成粉狀,再壓制成塊狀茶餅,鬥茶時,茶餅用沸水浸漬去除油膏後微火炙幹,使用銀質或鐵質茶碾研磨成粉,並經茶篩篩出更為細膩的粉末,在盛有茶末的茶盞中點入少量熱水,攪拌成光滑糊狀,再倒入更多熱水,將液體攪拌至起湯花為止。準確完成複雜的備茶過程需要上等的茶葉、恰當的茶具、熟練的技巧的配合。

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對鬥茶活動作了非常生動的描寫,“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心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期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鬥茶過程中水的選擇和火候同樣講究,有時甚至起到決定性作用。

蔡襄《茶錄·點茶》中提到:“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匕,先注湯,調另極勻,又添注之,環回擊拂。湯上盞,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

福建建陽水吉建窯出土的兔毫盞圈足底座印有“供御”字樣,宋墓中出土大量茶盞、湯盞、茶碾、湯瓶等陶瓷茶具及製作精美的銀質茶具均反映了宋代從上層到百姓的鬥茶、飲茶風氣。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南宋畫家劉松年《補衲圖》中就有對備茶的描繪,畫作前景中年輕僧侶正在觀看老年僧侶縫補僧袍,屏風後一名侍從和一名年輕僧侶生在備茶,桌上擺放的正是一摞黑釉建盞。他的另一幅作品《茗園賭市圖》將鬥茶的場景展現的淋漓盡致,作品左邊四個男子提著湯瓶正在鬥茶,旁邊一個男子手端茶盞,正仔細品鑑盞中茶湯。畫面中部偏右,一位販賣茶水的商販將茶擔放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看著旁邊的鬥茶場景。

《補衲圖》、《茗園賭市圖》如實展現了南宋時備茶、賣茶、鬥茶、飲茶的生活場景。熟悉備茶過程的建窯陶工在長期的製陶實踐中逐漸設計出適合備茶、飲茶的黑釉盞。口大足小的器型易於茶末的沉澱;口薄底厚易於保持溫度;盞內因束口而形成的凸稜是點茶注水的標準線;黑色的盞釉更加反襯茶湯的鮮白。

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盞》篇雲:“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采色也。”蔡襄《茶錄》寫到:“茶盞,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其他處出,或薄色或紫色,皆不及也。”

鬥茶推動了品茶器具的生產,黑釉建盞因貢茶而成為貢瓷。茶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宋代不僅成為風尚,更是與文人精神緊密結合。茶對人的精神世界具有“祛靜滌滯,致清導和”、“沖淡簡潔,韻高致靜”的作用,成為宋代文人的修身之道和精神寫照。

宋代文人雅士創作出大量茶詩,關於茶葉、茶具、飲茶風俗文化的論著也十分豐富,較著名的有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蔡襄《茶錄》、沈括《本朝茶法》、趙汝礪《北苑別錄》、葉清臣《述煮茶小品》、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唐庚《鬥茶記》、審安老人《茶具圖贊》等。

茶不僅在日常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喪葬文化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茶為祭”在宋代十分普遍,“備茶進茶”的裝飾題材在河南、山西、山東和內蒙等地的宋墓中均有發現。宣化遼墓M3備茶壁畫中詳細描繪了供桌上所陳白瓷茶盞、黃釉茶甌、陶盞託、漆茶匙、白瓷湯瓶及桌下風爐、銚子,對於碾茶、煮漿、點茶工序的描繪,成為宋代飲茶方式、茶具考辨的絕好材料。宣化遼墓備茶進茶壁畫題材壁畫的出現,被認為是宋遼時期茶文化在南北各地興盛的生動再現。

3、結語

建窯黑釉盞的興起與建安地區貢茶與鬥茶的歷史是同步的。建盞的生產還影響了浙江、江西等鄰近地區窯廠的生產。浙江麗水慶元潘裡壟窯址、江西上饒榮亭王塘窯址均為專燒黑釉盞為主的瓷窯,兩地的黑釉窯產品在造型、胎釉等方面與建窯黑釉盞極為相似。這是瓷器燒造技術互相交流的結果,而更主要的原因在於社會上對黑釉盞市場需求。

中國古代風靡一時的鬥茶:鬥茶是怎麼斗的

在古代,鬥茶可謂風靡一時,如同西班牙鬥牛一般惹人眷愛。但不同的是,鬥茶要文雅得多,其文化內涵也十足豐富。

鬥茶,即比賽茶的優劣,又名鬥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有錢有閒人的一種雅玩。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宋徽宗趙佶曾撰寫《大觀茶論》,蔡襄曾撰寫《茶錄》,黃儒曾撰寫《品茶要錄》等等,可見,宋代的“鬥茶”之風極盛。

1、 鬥茶時間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兩勝。

2、鬥茶內容

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等等。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

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應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

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的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宋代,茶大都是用來招待貴客的,喝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難度較大的茶百戲,流行的範圍比較窄,一般只流傳於宮廷和士大夫階層,底層百姓掌握這種技藝的人,少之又少。

3、鬥茶茶盞

說到鬥茶,不能不說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或“紫建”。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麵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曾在《茶錄》中記載道:“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

宋人鬥茶之風的興起,與宋代的貢茶制度密不可分。民間向宮廷貢茶之前,以鬥茶的方式,評定茶葉品級等次,勝者作為上品進貢。

古人鬥茶的一些技法,已難覓蹤影,可我國大部分產茶區,仍能看到古代鬥茶的遺風。有些“鬥茶”大會上,還會奏起古樂。心隨絃動,古樂空靈,茶香嫋嫋。這種“鬥茶”,與古代有根本的不同,但也能反映中國茶文化的精深與歷史的源遠流長~

宋代建盞為什麼是鬥茶最適用的茶器

黑於茶器正展現出“無一物中無盡藏”的禪意,如絲絨般的黑搭上動感的花紋,不論是曜變、油滴、銀兔毫,甚至是最普通的褐毫,都能感受到他的律動與自然的變幻,白色的泡沫與綠色的茶湯在其間流動,彷佛穿梭於時空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盞在宋代成為皇家貴族不惜重金追求的寶物,也是文人爭相題詠的珍品。北宋皇帝徽宗在《大觀茶論》、書法家蔡襄在《茶錄》裡面均明確指出,建盞是最適合點茶和鬥茶的茶器。

那麼除了我們常知的“茶色白,宜黑盞”、“坯微厚,熁[xié]之久熱難冷”,以及特有的兔毫、鷓鴣斑、曜變等釉色斑紋外,在器型上,建盞又有什麼獨特之處,使得宋代鬥茶家的獨愛之呢?

束口盞的器型

盞心

盞心的圓是茶粉的量器,宋朝點茶用約一錢七的茶粉(約5-6公克),剛好填滿盞心。

止釉線(施釉線)

第一次注水到第一道折沿(止釉線),狹窄的盞心方便調膏,調膏的水量剛好使這止釉線位於這個位置,而這止釉線也是燒製時必須的,否則易流動的釉若沒這道折沿,會流至匣缽造成沾黏變成廢品。

盞壁角度

點茶前後需要六次注水,由於接近45度角敞開的盞壁,使漸漸升高的水面形成開闊的空間,點茶時易於擊拂。

指溝

近口緣處盞壁內折,此處盞內有一條“指溝”,溝上還有一條凸出的折沿。這恰到好處的設計,剛好吸收掉擊拂時波濤洶湧的茶湯能量,使茶湯不致溢位。而且快速充點時,即便偶爾的失控,折沿能夠將失控的茶湯阻擋、迴流到茶碗內,不至於溢位。

口緣

盞的口緣微撇,品飲時非常適口,以時下的說法,便是“符合人體工程學”。

胎體

上薄下厚的胎體造成重心下壓,茶盞不容易翻倒。因而,建盞有一種金雞般的挺拔沉穩感覺。而建盞的黑釉襯托著如粥面的茶湯形成強烈對比,陰陽調和,也方便檢視鬥茶時湯花退去所露出的水痕,建盞因而成為鬥茶的利器。

這些實用性使得建盞最適用於宋代的點茶方式與手法,也呈現出其獨特的美。建盞的美是深層的美,美在他簡單俐落的線條,美在他未經釜鑿的色彩變化,這是一種氣質與意境之美,而非膚淺的形色之美。

宋代鬥茶是怎樣的鬥法

宋代是極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鬥茶的生活情趣,宋代鬥茶之風極盛。

每年清明節期間,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古人鬥茶,或十幾人,或五六人,大都為一些名流雅士,還有店鋪的老闆,街坊亦爭相圍觀,像今天看一場球賽一樣熱鬧。

鬥茶的場所,多選在有規模的茶葉店,前後二進,前廳闊大,為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臨水,或清幽,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相互品評,以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或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1]

鬥茶內容

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

鬥茶品以茶"新"為貴,鬥茶用水以"活"為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為勝,青白、灰白、黃白為負。湯色能反映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為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鬥茶以水痕晚出為勝,早出為負。

有時茶質雖略次於對方,但用水得當,也能取勝。所以鬥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質及煎後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鬥茶令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戲,能使茶湯湯花瞬間顯示瑰麗多變的景象。若山水雲霧,狀花鳥魚蟲,如一幅幅水墨圖畫,這需要較高的沏茶技藝。

鬥茶所用茶盞

說到鬥茶,不能不說茶盞。宋代盛行鬥茶,所用茶具為黑瓷茶具,產於福建、江西、浙江、四川等地,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福建的建窯盞,即著名的"建盞"。因其色黑紫,故又名"烏泥建"、"黑建"、"紫建"。另外還有江西吉州窯的吉州盞,以富於禪意的木葉天目盞和貼花天目盞著稱。

建盞中以兔毫盞最為人稱道。兔毫盞釉色黑青,盞底有放射狀條紋,銀光閃現,異常美觀。以此盞點茶,黑白相映,易於觀察茶麵白色泡沫湯花,故名重一時。蔡襄《茶錄》曰:"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宋代祝穆在《方輿勝覽》中也說:"茶色白,入黑盞,其痕易驗。"黃庭堅的"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即為詠此茶盞的名句。

製作建盞,配方獨特,窯變後會現出不同的斑紋和色彩。除釉面呈現兔毫條紋的兔毫盞外,還有鷓鴣斑點、珍珠斑點和日曜斑點的茶盞,這些茶盞分別稱為鷓鴣盞、油滴盞和日曜盞。它們最適宜鬥茶,黑釉油滴盞我不陌生,原來我家就藏有一件這樣的古董,乃殷實的祖上所傳。束口,深腹,卷足,盞面有諸多均勻的珍珠斑點。這種茶盞,一旦茶湯入盞,能放射出五彩紛呈的點點光芒,為鬥茶平添一份情趣。

勝負標準

決定鬥茶勝負的標準,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一般標準是以純白為上,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色發青,表明蒸時火候不足;色泛灰,是蒸時火候太老;色泛黃,則採摘不及時;色泛紅,是炒焙火候過了頭。

二是湯花。即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要看兩條標準:第一是湯花的色澤。因湯花的色澤與湯色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湯花的色澤標準與湯色的標準是一樣的;第二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反之,湯花泛起,不能咬盞,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茶色水線)。因此,水痕出現的早晚,就成為決定湯花優劣的依據。

所謂"咬盞"不是僅指湯花緊咬盞沿,只要盞內漂有湯花,不管在何位置,透過湯花看相應部位盞底兔毫紋(油滴紋)都有被咬住的樣子,如果湯花在盞內飄動,盞底兔毫紋(油滴紋)則有被拉動的現象,非常生動有趣,這也是人們為何喜愛兔毫(油滴)盞的原因。

現代惠州民間鬥茶,有根據現代的評茶標準去鬥茶,評選依據:幹茶(形狀、色澤)、湯色、口感、葉底、作綜合評分。

宋代點茶3

兩宋時建州北苑生產的“龍團鳳茶”乃進御貢茶,極為珍貴,鬥茶風靡全國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民間活動隨著貢茶傳入了朝廷,並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樣來自福建的黑釉茶盞也隨之名聲鵲起。蔡襄《茶錄》上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鬥茶時,茶麵泛出的湯花呈白色,建盞的黑釉與茶湯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襯,而湯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見,故宋人鬥茶喜用建盞。

建盞,黑瓷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中國茶文化中, 是唯一為茶而生的器具,被視為“茶之聖器”,因產自福建建陽,故此稱為建窯建盞。

建窯黑釉盞能在點茶、鬥茶盛行的宋代成為最受歡迎的茶碗,並在陶瓷史、科技史上成為黑釉瓷代表,其決定性因素就是它的獨特工藝,以及此工藝帶來的獨特釉色。建盞釉色變化萬千,1300°以上的窯火,高度還原的氣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態、大小、質感、排布、色彩的斑紋,奇詭瑰麗,蔚為壯觀。

簡單介紹下:宋代五大名窯

——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

八大窯系

——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

宋代,也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瓷窯遍佈全國各地。它的技術流傳至今。

除了盞,還有其他對應的器皿。

茶具圖贊——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陸羽在《茶經》中把飲茶器具稱為“茶器”,而將採製茶葉用的器具稱為“茶具”這種稱呼一直沿襲到北宋。到了南宋,審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於鹹諄五年(公元1269年)撰寫《茶具圖贊》時才將飲茶品具改稱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茶具圖贊》用白描畫法將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為“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非常形象生動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這十二件茶具分別是:韋鴻臚(茶籠)、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轉運(茶磨)、胡員外(茶杓)、羅樞密(茶羅)、宗從事(茶帚)、漆雕祕閣(茶托)、陶寳文(茶盞)、湯提點(湯瓶)、竺副帥(茶筅)和司軄方(茶巾)。

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

從茶藝與茶道精神來講,宋代繼承了唐代時期開創的茶文化,並在其基礎上結合自身社會文化的底蘊加以發展,其中,點茶法就是一個代表,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創新,窮盡雅緻的點茶法成為當時飲茶的主流方式。據資料顯示,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欣賞宋代茶具,首先要了解以點茶法為代表的宋代飲茶方式。慶曆末年,位居北宋士大夫集團核心層的蔡襄繼丁謂之後任福建轉運使,專事貢茶,並對之加以改良,並於皇祐年間寫成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茶書——《茶錄》。其上篇論茶,下篇論器,專述建安民間鬥茶時使用的衝點茶湯之法。蔡襄作為當朝書法聖手,所著《茶錄》“書之於石”並自寫絹本,流行於世。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對點茶法作了詳細論述,以“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為基本過程的點茶法成為宋人主導的品飲方式。

“鬥茶”又稱“茗戰”。就是品茗比賽,把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來對待。由於官廷、寺廟、文人聚會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別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為博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為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範忡淹描寫“茗戰”的情況說:“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鬥茶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為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為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藝,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異錄•百茶戲》中說:“近世有下湯適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玩這種遊藝時,碾茶為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水墨畫,所以有“水丹青”之稱。

鬥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有相同之處,但就其性質而言,鬥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絡,又相區別,都體現了茶文化豐富的文化意蘊。

宋代點茶是對於宋代美學的傳承與致敬,同時也是感受茶葉的真味。近年來,在人們生活中也更加註重我國的傳統茶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實就是品味了禪,品味了人生。

茶具(功夫茶)的小筒裡工具作用

各工具作用如下:

1、茶匙:

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加上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葉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2、茶漏:

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3、茶則:

茶則(茶勺)茶則為盛茶入壺之用具

4、茶夾:

又稱「茶鏟」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著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5、茶針(茶通): 

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擴充套件資料:

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1、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2、鬥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

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

後來在安徽祁門地區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建盞是什麼東西,它是做什麼用的呢

建盞是漢族傳統的名瓷,也是在宋朝時期皇室御用的茶具。建盞與其他的茶具不同,被俗稱為“釉淚”和“釉滴珠”。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建盞是什麼,也不知道建盞是用來做什麼的,接下來就一起來 民族文化 看看吧!

建盞(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該製品宋時為皇室御用茶具,傳世並藏於日本的四隻國寶級建盞“曜變天目”是飲譽世界珍寶。

  因產地為宋建州府,因此稱為建盞。

  產地:

  建盞產自建窯,“建窯”是我國著名的古窯之一,遺址位於今建陽市水吉鎮後井村,它的製品在宋代已負盛名,由於宋時崇尚鬥茶之風,故除了必需提供優質的茶葉之外,還需要有最適於鬥茶所用的茶具。

  建州宋時已出產許多貢茶如建甌北苑貢茶、武夷山御茶,“建盞”又是當時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們都認為是鬥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來秒頌它。例如“兔毫紫甌新”、“忽驚午盞免毫斑”、“建安瓷盌鷓鴣斑”、“松風鳴雷兔毫霜”、“鷓鴣碗麵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鷓鴣斑中吸春露”等。

  歷史:

  這樣有名的宋代建盞,當時已由留學我國的日本禪僧們帶回國而傳到國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黃兔毫、建盞、建州垸等記載。15世紀以後,他們把建盞及黑釉器訛稱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為黑釉一類陶瓷器的國際通用名詞。傳世的建盞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變”、“油滴”等四隻建盞已被定為日本國寶,是稀世之珍,極受重視,免毫盞反居次位。

  除日本外,美國許多著名博物館也有建盞的收藏,由於普魯瑪曾調查過水吉的窯址,故密西根大學有較多的樣品收藏。當然,我國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他處也收藏有建盞的寶貴樣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寶藏之一似乎可以認為是未經多少發掘和清理的建窯古窯址。

  水吉窯原隸屬建州府(今建甌市)所轄,解放後水吉設縣,後併入建陽市。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館的考古學者和60-70年代廈門大學的師生對建陽蘆花坪窯址的一、二次發掘,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確定了“建盞是在龍窯中燒成的”,證明了“建盞的燒造年代創於北宋,盛於南宋及元初,而停燒或廢燒於元末以後。特別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批青黃釉器,證明建窯早在晚唐、五代遲至北宋是燒製青瓷的地方。”

請簡述中國茶具的不同型別,並舉例說明

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既有實用價值,又富藝術之美。所以,馳名中外,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幾種茶具。

瓷器茶具(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門的茶具也各具特色。元代,景德鎮的青花瓷聞名於世,並遠銷國外。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晉代開始發展,宋朝時五大名窯之一的浙江龍泉哥窯達到了鼎盛時期,生產各類青瓷器,包括茶壺、茶碗、茶盞、茶杯、茶盤等。

(3)黑瓷茶具:宋代福建鬥茶之風盛行,鬥茶者根據經驗認為建安所產的黑瓷茶盞用來鬥茶最為適宜,因而馳名。宋蔡襄《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久熱難冷,最為要用。”漆器茶具漆器茶具多為黑色,也有黃棕、棕紅、深綠等色。飽含文化意蘊,且輕巧美觀,色澤光亮,明鏡照人;又不怕水浸,能耐溫、耐酸鹼腐蝕。不僅有實用價值,還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常為鑑賞家所收藏。

金屬茶具用金、銀、銅、錫等金屬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貯茶器具材料有較大的優越性。錫罐多製成小口長頸,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有較好的效果。唐代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瓶盛水,直送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單造價較昂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陶器茶具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紫砂壺其裡外都不敷釉,採用當地的紫泥、紅泥、團山泥摶制焙燒而成。由於成陶火溫高,燒結密緻,胎質細膩,既不滲漏,又有肉眼看不見的氣孔,經久使用,還能汲附茶汁,蘊蓄茶味;且傳熱不快,不致燙手;若熱天盛茶,不易酸餿;即使冷熱劇變,也不會破裂;如有必要,甚至還可直接放在爐灶上煨燉。紫砂茶具還具有造型簡練大方,色調淳樸古雅的特點,外形有似竹結、蓮藕、鬆段和仿商周古銅器等形狀。

玻璃茶具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光澤奪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態各異,用途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葉的細嫩柔軟,茶葉在整個沖泡過程中的上下穿動,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餘,可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特別是沖泡各類名茶,茶具晶瑩剔透,杯中輕霧縹緲,澄清碧綠,芽葉朵朵,亭亭玉立,觀之賞心悅目,別有風趣。玻璃器具的缺點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燙手。

竹木茶具在歷史上,廣大農村,包括產茶區,很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價廉物美,經濟實惠,但現代已很少採用。至於用木罐、竹罐裝茶,則仍然隨處可見,特別是作為藝術品的黃陽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種饋贈親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標籤: 鬥茶 茶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g68r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