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中外美術史的論文怎麼寫啊 中外美史結課論文怎麼寫

中外美術史的論文怎麼寫啊 中外美史結課論文怎麼寫

1.中外美術史的論文怎麼寫啊

先百度下論文格式,這個就不用詳細說了吧

中外美史結課論文怎麼寫 中外美術史的論文怎麼寫啊

內容可以這樣來敘述:

1、為讀者介紹什麼是美術

2、先為讀者介紹中國的美術發展程序,特點,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然後再介紹外國美術發展程序,特點,代表人物及代表作,當然可以將兩者雜糅在一起比較

3、最後也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是比較更崇尚於哪種美術形式,並說明原因。

注:具體的美術內容可以參考相關書籍,也可以上百度查閱。

其實論文如果想要寫好,主要是自己反覆思考琢磨修改,不懂的就要查閱書籍

2.中美史論文怎麼寫啊

中美歷史上西部開發成敗原因比較 摘 要〕美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1949年以前)難作此評價。

美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興起的,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是在封建制度框架內進行的。美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多是出於政治目的。

美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和商品經濟相聯絡,而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則屬小農經濟的範疇,因此,中美兩國西部開發的結局也大不相同。〔關鍵詞〕中國;美國;西部開發中美兩國都有遼闊的“西部”疆域,歷史上都曾興起過大規模的“西部開發”運動,但是中美兩國的“西部開發”在很多方面有著巨大的差異。

美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則難以作如此評價。從某種意義上,中美兩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仍具可比性,美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模式具有典型的資本主義特徵,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則具有很強的封建性,對中美兩國曆史上的“西部開發”進行比較研究的真正意義在於,通過對其成敗原因的對比分析,揭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更好地為現實服務。

目前,我國學術界有關中美西部開發問題的論述頗多。就美國西部開發而言,固然需要學習其政策層面的經驗,更為重要的是應該研究其制度背景和開發機制,對問題應該有一個深層次認識。

就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而言,固然需要了解各朝各代的基本史實,但更為重要的是應該有系統的觀念,必須從整體上加以考察把握,藉以探究其本質特徵。中國歷史上的“西部開發”具有特殊性,對於這種特殊性,更多應該從制度和文化層面加以探討。

一美國的西部開發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發生的,受資本主義經濟規律支配。美國“西進運動”興起於18世紀末是有其原因的。

1776—1783年北美獨立戰爭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贏得了國家獨立,為美國“邊疆”和經濟勢力的西移創造了有利的前提條件。1787年美國聯邦憲法正式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規定實行資本主義制度,這又為以後的西部開發提供了制度保障。

研究美國西部開發,不可忽視1787年憲法的作用,1787年憲法體現了美國人民追求民主和自由、獨立和平等的理念,它有極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它保證了合眾國政局的長期穩定,從而為西部開發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美國是在殖民地基礎上建立的新興國家,它的資本主義也是從歐洲移植過去的,但是美國的資本主義較歐洲更少有封建性,這是美國西部開發具有獨特性和獲得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的西部開發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而發生和發展的。工業革命一方面為西部開發提供了強勁的動力,另一方面也為西部開發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以鐵路為例,美國的鐵路建設在19世紀飛速發展,到19世紀末美國鐵路總長度居世界首位。美國的鐵路成為溝通東西聯絡的大動脈,它推動了統一大市場的形成,有力地促進了西部經濟的發展。

鐵路本身就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沒有工業革命,美國的西部開發難以取得那樣大的成就。〔1〕對美國西部開發產生重要影響的另一重大事件是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期間,聯邦政府為了動員人民參加反對南方叛亂的戰爭,先後推出一系列有利於西部開發的措施。戰爭結束後,南方種植園奴隸制被廢除,大批勞動力被解放,北方的自由經濟制度得以在全國廣泛推廣,更為重要的是,南北戰爭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提高了聯邦政府的權威,保證了政策法令的暢行。

19世紀美國西部開發取得巨大成功還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美國西部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世界上幾乎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和美國相比。

豐富的自然資源構成了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而有利的周邊環境又使美國在19世紀能夠集中精力發展西部經濟。中國歷史上的“開發邊疆”活動是在封建制度的背景和框架內進行的,它服從和服務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封建制度最典型的特徵就是實行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中央對地方從政治、經濟到文化等各方面實行嚴格的控制,人民幾乎沒有任何自由和自主性,也沒有任何民主權利。在這種制度下,人性受到壓抑、扭曲,人民的創造力難以發揮,整個社會缺乏活力,經濟不可能有大的發展。

封建社會的集權統治還滋生了腐敗、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一系列難以治癒的疾瘤,最終造成整個社會嚴重不公和喪失效率、貧富分化懸殊、階級矛盾激化、政局動盪不定。封建社會的另一孿生物就是它以人治為主,人治高於法制,不是制度約束人,而是人隨意改變制度,人為因素太大。

由於缺乏一個公平和穩定的政治環境,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經濟開發行為很難具有永續性。從具體情況看,自秦代開始,中國曆代王朝的中央集權專制統治不斷加強,到清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種長久的超強控制的金字塔式的政治體制造成兩個嚴重後果:一是經濟從屬於政治,二是官商聯合壟斷經濟。在這種環境下,人與人之間沒有平等的地位,沒有公平競爭的環境,沒有自由貿易的條件,民眾生產積極性不高,經濟發展缺乏內在的動力,西部開發也。

3.如何寫中美關係的論文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已開發國家。中美兩國的關係,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

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取得良好開局。當前,國際形勢正處在複雜而深刻的變化之中,國際金融危機繼續蔓延和深化,各種全球性挑戰明顯增多。中美無論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推動恢復世界經濟增長方面,還是在處理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都擁有更加廣泛的共同利益。當前中美關係正站在新的起點上,面臨重要發展機遇。兩國應該而且能夠攜手努力,共同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

新時期中美關係應該具有以下特點。第一,應該是積極的關係。雖然兩國社會制度、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發展階段不同,但雙方都應該以積極的眼光看待對方,用積極的行動推進各領域對話和合作。第二,應該是合作的關係。雙方應該攜手應對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複雜棘手的挑戰和問題,實現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第三,應該是全面的關係。雙方不僅應該深化經濟、反恐、防擴散、執法、能源、氣候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軍交往,還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不斷充實兩國關係戰略內涵。

一個良好的中美關係不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於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中方願同美方一道,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加強對話和交流,增進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中美雙方決定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是推動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的重大舉措。相信在雙方國家元首特別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一定會取得積極成果。

中美關係新定位立足新起點,面向未來,它要求雙方始終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以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審視和處理兩國關係,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機遇,共迎挑戰。正如美國重要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委員會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所言,“要解決21世紀的許多重大挑戰,美中夥伴關係不可或缺”,“美中關係向前發展的前提必須是一種致力於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諾”。

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是中美關係新航程的顯著特色。中美都強調了兩國同舟共濟的重要性,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前不久還引用中國古語“毋臨渴而掘井”來形容中美攜手合作的緊迫性。兩國決定建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這是推動新時期中美關係發展的重大舉措,雙方將繼續加強就戰略性、全域性性、長期性問題的討論,不斷增進互信與合作。

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的形勢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援、共渡難關,這也是當前中美合作的重點。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經濟的列車駛入較為平坦的地區,它也需要中美兩國的引擎聯手拉動持續前進。

人類社會面臨的諸多挑戰為中美加強合作開闢了廣闊的視野。雙方不僅應深化經濟、反恐、防擴散、執法、能源、氣候變化、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交流合作,推動兩軍交往,還要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不斷充實兩國關係戰略內涵。

新的航程展現新的前景。只要中美兩國堅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原則,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中美關係就能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就能為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不斷作出貢獻。

4.急

.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1&fid=77598

我國古代繪畫史上,第一批有確實的歷史記載,以繪畫的才能享有聲譽的畫家,出現在魏晉之際。他們不復是傳說故事中的畫家,也不再是文人而兼有畫名。他們是東吳的曹不興,西晉的張墨和衛協。這一批畫家的出現標誌著繪畫藝術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曹不興在東吳享有很高的聲譽。據說他能在長五十尺的絹上畫一像,須臾即成,而頭身四肢比例都沒有差錯。雖然他的作品無存,但從這些傳說中也可以窺見他的才能。曹不興畫的佛像,根據中亞(薩瑪堪)僧人康僧會傳入的為稿本。他曾利用在屏風上誤落的墨跡繪成一蠅,而引起孫權誤為真蠅,用手去彈,於是傳為美談。而曹不興更以畫龍出名,唐代還儲存著他畫龍的真跡。但曹不興的作品主要的是人物畫,尤其是佛教的畫像。曹不興在過去被認為是最早的知名佛像畫家。

衛協、張墨在當時有“畫聖”之稱。衛協的聲譽尤高,為顧愷之和其他南朝畫家及評論家一再讚揚。謝赫甚至認為衛協有劃時代的意義,“古畫皆略,至協始精。六法頗為兼善。雖不該備形似,而妙有氣韻。凌跨群雄,曠代絕筆”。但是他們的作品在唐代已經很罕見。就記載中的作品題目可見,大多數是歷史故事畫和若干佛教畫。

這一時期留下的善畫者的名字,還有東晉明帝司馬紹、荀勖、史道碩、王廙、謝赫等。

他們作品的題材,一部分明顯地是因襲漢代美術的,如荊軻、西王母、穆天子、詩經、列女等。一部分是漢代題材的擴大,如:洛神賦圖、金谷園圖、三都賦圖等。大多是歷史傳說和風俗的題材。但也有一部分是名士像和神仙像,這反映了當時道教思想的流行

僅供參考

5.美術史學論文怎麼寫

蘇雪林——集學者,作家和教授於一身的,中國現代文壇的“常青樹”;凌叔華——“中國的曼殊斐爾”,併兼為出色的山水畫家;林徽因——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詩人,作家。

這三位中國三十年代的著名女作家都有著相似的傳統家學背景,相同的西方教育經歷,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終生熱愛和追求。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她們同當時大多數知識女性一樣,深惡封建思想,反抗封建統治的迫害,在她們的作品中也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她們反對舊禮教,舊勢力的心聲和對新思想,新生活以及西方先進文化思想的嚮往。

但同時,由於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密切關係,又使她們沒有表現出所謂徹底的反封建態度和行動意識。本文試從分析她們各自人生經歷,個性思想和創作風格等方面所表現出的異同,來論述和剖析傳統文化對於她們的滋養與束縛,從——她們對傳統的被動接受—“被縛”;她們對於傳統文化的主動繼承—“自縛”,和她們以不同形式結合西方思想藝術來發展傳統文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化蝶”——這三方面來剖析她們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特殊關係,從而進一步闡述中國傳統文化是國人輒需發掘的精神家園。

關鍵字:中國現代文學,蘇雪林,凌叔華,林徽因,傳統文化,女作家,創作風格。

6.關於美國曆史的論文

體驗民間性的美國文化歷史論文論文 禮讓文化 美國是個競爭激烈的國家,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由此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

電 影和新聞中的美國經常與暴力事件聯絡在一起,讓人感到這是個不安全的國家。然而到 了最能代表美國人典型生存狀態的中小城市,我卻發現自己置身於分外安寧的世界,人 對人的友好讓我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

構成美國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實際上不是爭鬥和 暴力,而是禮讓。 我用禮讓這個詞表達雙重的意思:禮貌和避讓。

美國人的禮貌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 方面:在小區裡見面,不管認識與否,必打招呼(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電話 和見面時總是甜蜜地寒暄(他們習慣於甜言蜜語),在公共活動中相遇至少要點頭致意, 與他人說話時要儘可能專注地注視對方,等等。而且這種禮貌一般都要通過語言表達出 來,僅僅通過微笑來示意是不行的。

剛到美國時,我不習慣於與陌生人打招呼,總是以 微笑代替寒暄,很快就發現美國人對我的微笑沒有反應,只好開口說話,逐漸適應了這 種時時需要以語言向他人致意的生活方式。 與禮貌對應的是美國人相互禮讓的日常生活習慣。

在超市裡人們總是自覺地不擋住別 人的路,如果有人要從你身邊走過的話,他幾乎必定要說“Excuse me”(對不起)。不 說任何話而硬從他人身邊走過會被視為極不文明的舉動。

禮讓文化最多地體現在路上: 行人與機動車互不相讓在開發中國家(自然包括咱中國)是普遍現象,但在美國我卻從未 看到。美國人開車時總是左右張望,到了路口都要停下來,確定沒有行人和其它車輛後 才緩緩駛過。

要是恰好有行人走過路口,司機都會耐心等待,等行人走過後,才繼續前 行。行人有時也有讓汽車先走的意思,但開車的人幾乎百分之百地揮手示意行人先走。

有一次我走過某個沒紅燈的路口,看見有汽車正要駛過,便示意汽車先走,司機看見我 在等待,連忙將車倒回數米,揮手讓我先行。在一些文明程度高的小城市,通常開車的 人會在離行人十幾米遠甚至二十幾米遠處就停車了。

汽車讓行人是美國的規矩,據說是 寫在交通法規中的,違反者要受到嚴厲的處罰。美國的開車人不僅避讓行人,而且要相 互避讓。

兩輛車相遇時,司機通常要相互揮手,示意對方先走。這種路上的禮讓文明令 不少來訪的中國人驚歎不已。

中國雖然有儒家的禮讓文化,但這禮讓必須服從等級秩序 ,所以,總是等級低的人禮讓等級高的人。開轎車的人在中國不是屬於有權階層,就是 先富起來者,避讓行人對於他們來說是不符合登記秩序的。

有的地方還制定了所謂“撞 死了白撞”的法律,以為此乃現代化的標誌。這些規則的制定者可能沒有想到在最為現 代化的美國,禮讓第一是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法則,也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

所以,我覺得追求現代化的中國人應該認真地學習美國的禮讓文化。 禮讓意味著對他人的尊重,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也是自己已經成長為個體的標誌— —它意味著你已經有對他人負責的能力。

個體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禮讓文化的基礎 ,也是美國人現代意識的核心。它造就的是每個人的生活空間都得到尊重的公共文化。

這種禮讓精神是目前大多數中國人所不具有的,所以,在足夠深的層次上理解美國的禮 讓文化對中國的現代化必有裨益。 助人文化 我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美國人不但非常有禮貌,而且十分樂於助人。

到美國第二天,我 去超市購物,但不知道超市的確切地址,正在附近尋覓時,一位美國小夥子走了過來, 很有禮貌地問:“你好像在尋找什麼?”我問:“超市在哪裡?”小夥子滿臉笑容地指點 到:“就在那兒!”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為自己能幫助一個異鄉人而感到非常高興 。 我在美國曾有幾次迷路的經歷,在問路的過程中更真切地體驗到了美國的助人文化。

當我向一個女公交汽車司機問路時,她甚至停下了本職工作,專注地為我查地圖,用幾 分鐘的時間為我找應該走的道路。我下車走向正確方向的過程中,她在車上不斷揮手向 我指點方向,直到確信我走對了路,才開車離去。

美國大多數城市的大街上都行人稀少 ,有時候整條道路上都沒有行人,問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遇到了其他人,他們 必然認真地為你指路,其熱情和真誠常常令人感動。 美國的助人文化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助人者通常不會妨礙被幫助者的自由,並且盡 可能地不涉及金錢。

我的房東莎麗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人很善良,她見我沒有汽車 ,幾次帶我外出辦事。每次她決定讓我搭車時,總會禮貌地問:“王博士,我不知道你 有沒有空?如果有空,可以搭我的車出去,反正我要去辦事。”

實際上到了目的地後, 我發現她並沒有自己的事要做,她這樣說是為了讓我這個被幫助者沒有心理負擔。她讓 我搭她的車,本是為了我的方便,但她卻認為幫人做事也要徵得對方的同意。

這正是美 國精神的體現,助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自由。美國的助人文化是以個 人主義為基礎的,所提倡的是一個獨立個體對另一個獨立個體的幫助,助人者的自由和 被幫助者的自由在這個過程中都必須獲得尊重。

這與東方群體主義的助人文化有根本的 不同。 對財。

7.美學論文該怎麼寫

通過寫國內外研究現狀,可以考察學生是不是閱讀了大量的相關文獻。

在寫之前,同學們要先把收集和閱讀過的與所寫畢業論文選題有關的專著和論文中的主要觀點歸類整理,並從中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在寫畢業論文時,對這些主要觀點進行概要闡述,並指明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其發表觀點的年份。

還要分別國內外研究現狀評述研究的不足之處,即還有哪方面沒有涉及,是否有研究空白,或者研究不深入,還有哪些理論問題沒有解決,或者在研究方法上還有什麼缺陷,需要進一步研究。三、寫國內外研究現狀應注意的問題二是要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三是不要寫得太少。如果只寫一小段,那就說明你沒有看多少材料。

四是如果沒有與畢業論文選題直接相關的文獻,就選擇一些與畢業論文選題比較靠近的內容來寫。

8.關於美國曆史的論文

體驗民間性的美國文化歷史論文論文 禮讓文化 美國是個競爭激烈的國家,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由此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

電 影和新聞中的美國經常與暴力事件聯絡在一起,讓人感到這是個不安全的國家。然而到 了最能代表美國人典型生存狀態的中小城市,我卻發現自己置身於分外安寧的世界,人 對人的友好讓我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

構成美國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實際上不是爭鬥和 暴力,而是禮讓。 我用禮讓這個詞表達雙重的意思:禮貌和避讓。

美國人的禮貌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 方面:在小區裡見面,不管認識與否,必打招呼(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電話 和見面時總是甜蜜地寒暄(他們習慣於甜言蜜語),在公共活動中相遇至少要點頭致意, 與他人說話時要儘可能專注地注視對方,等等。而且這種禮貌一般都要通過語言表達出 來,僅僅通過微笑來示意是不行的。

剛到美國時,我不習慣於與陌生人打招呼,總是以 微笑代替寒暄,很快就發現美國人對我的微笑沒有反應,只好開口說話,逐漸適應了這 種時時需要以語言向他人致意的生活方式。 與禮貌對應的是美國人相互禮讓的日常生活習慣。

在超市裡人們總是自覺地不擋住別 人的路,如果有人要從你身邊走過的話,他幾乎必定要說“Excuse me”(對不起)。不 說任何話而硬從他人身邊走過會被視為極不文明的舉動。

禮讓文化最多地體現在路上: 行人與機動車互不相讓在開發中國家(自然包括咱中國)是普遍現象,但在美國我卻從未 看到。美國人開車時總是左右張望,到了路口都要停下來,確定沒有行人和其它車輛後 才緩緩駛過。

要是恰好有行人走過路口,司機都會耐心等待,等行人走過後,才繼續前 行。行人有時也有讓汽車先走的意思,但開車的人幾乎百分之百地揮手示意行人先走。

有一次我走過某個沒紅燈的路口,看見有汽車正要駛過,便示意汽車先走,司機看見我 在等待,連忙將車倒回數米,揮手讓我先行。在一些文明程度高的小城市,通常開車的 人會在離行人十幾米遠甚至二十幾米遠處就停車了。

汽車讓行人是美國的規矩,據說是 寫在交通法規中的,違反者要受到嚴厲的處罰。美國的開車人不僅避讓行人,而且要相 互避讓。

兩輛車相遇時,司機通常要相互揮手,示意對方先走。這種路上的禮讓文明令 不少來訪的中國人驚歎不已。

中國雖然有儒家的禮讓文化,但這禮讓必須服從等級秩序 ,所以,總是等級低的人禮讓等級高的人。開轎車的人在中國不是屬於有權階層,就是 先富起來者,避讓行人對於他們來說是不符合登記秩序的。

有的地方還制定了所謂“撞 死了白撞”的法律,以為此乃現代化的標誌。這些規則的制定者可能沒有想到在最為現 代化的美國,禮讓第一是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法則,也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

所以,我覺得追求現代化的中國人應該認真地學習美國的禮讓文化。 禮讓意味著對他人的尊重,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也是自己已經成長為個體的標誌— —它意味著你已經有對他人負責的能力。

個體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禮讓文化的基礎 ,也是美國人現代意識的核心。它造就的是每個人的生活空間都得到尊重的公共文化。

這種禮讓精神是目前大多數中國人所不具有的,所以,在足夠深的層次上理解美國的禮 讓文化對中國的現代化必有裨益。 助人文化 我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美國人不但非常有禮貌,而且十分樂於助人。

到美國第二天,我 去超市購物,但不知道超市的確切地址,正在附近尋覓時,一位美國小夥子走了過來, 很有禮貌地問:“你好像在尋找什麼?”我問:“超市在哪裡?”小夥子滿臉笑容地指點 到:“就在那兒!”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為自己能幫助一個異鄉人而感到非常高興 。 我在美國曾有幾次迷路的經歷,在問路的過程中更真切地體驗到了美國的助人文化。

當我向一個女公交汽車司機問路時,她甚至停下了本職工作,專注地為我查地圖,用幾 分鐘的時間為我找應該走的道路。我下車走向正確方向的過程中,她在車上不斷揮手向 我指點方向,直到確信我走對了路,才開車離去。

美國大多數城市的大街上都行人稀少 ,有時候整條道路上都沒有行人,問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遇到了其他人,他們 必然認真地為你指路,其熱情和真誠常常令人感動。 美國的助人文化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助人者通常不會妨礙被幫助者的自由,並且盡 可能地不涉及金錢。

我的房東莎麗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人很善良,她見我沒有汽車 ,幾次帶我外出辦事。每次她決定讓我搭車時,總會禮貌地問:“王博士,我不知道你 有沒有空?如果有空,可以搭我的車出去,反正我要去辦事。”

實際上到了目的地後, 我發現她並沒有自己的事要做,她這樣說是為了讓我這個被幫助者沒有心理負擔。她讓 我搭她的車,本是為了我的方便,但她卻認為幫人做事也要徵得對方的同意。

這正是美 國精神的體現,助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自由。美國的助人文化是以個 人主義為基礎的,所提倡的是一個獨立個體對另一個獨立個體的幫助,助人者的自由和 被幫助者的自由在這個過程中都必須獲得尊重。

這與東方群體主義的助人文化有根本的 不同。 對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lypz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