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鬥茶香兮薄蘭芷的意思

鬥茶香兮薄蘭芷的意思

鬥茶香兮薄蘭芷的意思

這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一句詩句,“鬥茶香兮薄蘭芷,夢鄉遙指且盈盈”。意思是鬥茶的清香,像淡淡的蘭芷香味,使人心生遙想夢鄉之感,連指尖也充滿了柔軟的香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兔毫連盞烹雲液,能解紅顏入醉鄉什麼意思

兔毫連盞烹雲液,

能解紅顏入醉鄉。

其意指用兔毫建盞烹建溪上好的茶餅,香雲繚繞,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進入夢鄉。

北宋名臣范仲淹在與浦城籍的同僚章岷鬥茶時寫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一詩曰:

黃金碾畔綠塵飛,

紫玉甌心雪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

鬥茶香兮薄蘭芷。

其意思說:用貴如黃金的小龍鳳團茶餅飛快碾出的茶末尤如綠色的塵沫,放在建窯燒成的紫玉甌中用沸水沖泡,茶水如雪花湧起,好看極了。鬥茶出的那美味連佳餚美酒也遜色,鬥茶出的那香味就連蘭花荷花也不如。

【茶詩之頁】:范仲淹的鬥茶歌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傑出的思想家、家、文學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卒後追贈兵部尚書、楚囯公,諡“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他與香溪範氏是宗親,又與杜氏五高家族有交集,與我們蘭溪可謂頗有緣份。他的名篇《岳陽樓記》至今膾炙人口,並有3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的鬥茶歌,時人認為可與盧仝的七碗茶詩媲美。

范仲淹的這首鬥茶歌,題為《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謹錄全詩如下: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簷,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輕。森然永珍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范仲淹鬥茶歌,從茶的產地和採製寫起,重點寫鬥茶和自己對茶飲的感受。引經據典,大氣磅礴;佳句疊出,暢快淋漓;首尾呼應,一氣呵成,不愧為茶詩之冠。

他寫製茶“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寫鬥茶“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寫品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真是茶香氤氳,飲之身心俱清,如醍醐灌頂,勝若登仙。又寫屈子招魂、劉伶醉酒,盧仝放歌、陸羽傳經,果然“森然永珍中,焉知無茶星!”茶勝於靈芝,優於美酒,令酒價減半,藥市黯淡,連商山四皓也停止了採芝,首陽先生也停止了采薇。於是這首鬥茶歌也成了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茶詩除了鬥茶歌,還有《鳩坑茶》詩,是《瀟灑樓》六詠之一,也是在桐廬任上作的。詩云:“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一併錄在此處,供大家欣賞。

2018.12.23施福山於黃龍洞寓

文章以“以茶為媒”為題,其內涵和作用是什麼?

茶作為一種精神文化,是從品茗鬥茶開始的。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曆代社會名流、文人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早在唐宋時代之前,茶已成為文人學者的描寫物件,諸如借茶寫人事,抒發胸懷,感悟人生。今天我們不僅可以讀到茶聖陸羽的名著《茶經》,而且還可以讀到如唐代杜甫、宋代蘇東坡、元代耶律楚材、明代徐渭等著名詩詞宗師們的詠茶佳句。仔細翻閱古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我們還可以看到,茶還是繪畫家、音樂舞蹈家,乃至宗教文化中的永盛不衰的重要題材。

范仲淹《鬥茶歌》全文是什麼?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先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可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品茶:在古詩裡品茶

品茶:在古詩裡品茶   

  閒來品茗,常有書卷相伴,喝茶讀古詩,那是一種別樣的享受。茶泡古詩,從古人的詩句中品味著茶香,便有了更多對茶韻的感悟和理解。

  

  喝茶喝到境界的,莫達於唐人盧仝,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詩風浪漫,後人尊他茶中亞聖,他的“七碗茶詩”之吟,膾炙人口:“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詩中神逸的筆墨,描寫出了飲茶的好處,古人對茶透徹的見解,也讓今人對茶尤愛之。

  

  握一卷古詩書,片片新茶立於水中,伸展旋轉。杯淨盞新,書香撲面,茶香繚繞。宋朝蘇軾《汲江煎茶》中寫道:“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詩句煎茶,新茶活水化月,隨緣自適,悠然自得。獨自煎茶品嚐,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麵。碧雲般的熱氣嫋嫋而上,吹也吹不散。

  

  每讀古詩,賞著杯中清茶,便對茶有了更深的瞭解。宋人范仲淹有《鬥茶歌》詩,鬥茶又稱茗戰,即評比茶葉品質的優劣。這首《鬥茶歌》說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廷命官,在閒適的茗飲中採取的.一種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鬥水品、茶品和煮茶技藝的高低。詩中寫道:“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詩中說鬥茶,必須要了解茶性、水質,以及煎後效果。“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就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可見當時茶已深人民間,茶的活動也很豐富,飲茶品茶已經很普遍了。

  

  談到茶,我們不得不想到茶聖陸羽,《茶經》系統地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開中國茶道的先河。茶經有詩云:“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這是寫早春茶芽詩句,語言清淡準確,傳神生動,像這樣的詩句茶經到處都是,很多描寫茶的文字就是茶詩,茶經語言色調柔和,化靜為動,動靜相映,把茶寫活了。

  

  一杯好茶的確能滌淨塵慮,撫平煩躁。在古詩裡品茶,詩韻伴茶香,使茶有了更多的文化氣息和生活底蘊。從那千年的古韻裡,我依然能夠讀出濃濃的茶香,這香味縈繞在身邊,撲鼻而來。

  

  

從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看古代“鬥茶”二三事

在自然界的萬千物象中,哪能缺少茶這樣的精靈? 正因為有了茶,陸羽為她寫下了《茶經》而傳世,盧仝為她寫下《七碗茶歌》而歌唱,一向以儉樸儒者風範為名的范仲淹都寫下了《鬥茶歌》而為人傳誦。

中國是茶的故鄉,飲茶的風尚,源於中國。到唐朝時,飲茶之風已非常盛行。這一期間,官府開始徵收茶稅,陸羽的《茶經》也成書。 宋代時,中國主要產茶區南移到了東南沿海的福建,茶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實施茶葉專賣,周邊其他少數民族還都接受來自中原的茶葉並嗜茶成癮, 同時,民間“鬥茶”之風也興盛起來。

這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北宋時間的鬥茶之風,而且,你可能不知道,後來日本在我們的影響下也出現了鬥茶。那日本的鬥茶和中國的鬥茶又有什麼不同呢?

北宋建國時便與茶結緣,這跟繼承了五代南唐民間飲茶的遺風以及朝廷的愛好有很大關係。 很多人都認為宋微宗是北宋飲茶、鬥茶的創始者,上行下效,宋代因此茶風鼎盛,其實不然。

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年間(960-963)就沿南唐制度,在建安設定北苑貢茶。由此可見,從北宋開國到徽宗的幾位皇帝其實都嗜好飲茶,而鬥茶之風,更早在建安民間便已興起。 在蔡襄《茶錄》中也曾提及過,當時稱之為“試茶”。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初,朝廷開始派貢茶使到北苑督造貢茶。同時又特頒龍風團茶的模型,為造制龍風餅茶做準備,自此成為北宋龍鳳貢茶的開端。 而范仲淹就處於北宋中早期貢茶邁向興盛的年代,面對宮廷與文人士大夫之間茶風鼎盛的狀況,也不由地寫下了為古今好茶者所傳誦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

眾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森然永珍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范仲淹的政績以及文學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熟知,然而,他也喜品茗試泉,是北宋“鬥茶”論者的先聲,卻鮮為人知。 以范仲淹的儉樸儒者風範,尚如此歌頌鬥茶,感嘆茶的魅力,實是因為鬥茶風靡一世,無與倫比。 以鬥茶為詩題的《鬥茶歌》,不僅早於同時代的梅堯臣、歐陽修、蔡襄等人有關鬥茶的詩作,而且還是可列為第一篇專論鬥茶的詩作。 雖然范仲淹的《鬥茶歌》是讚揚鬥茶的先論,但卻不是意在鼓勵鬥茶風氣,而是崇尚以儒家積極入世、養廉勵志思想來作茶事。由此可見其儒家儉樸、清白而有德義的精神,以及體恤農民之苦併為國謀福的睿智。

唐朝時 煮茶,多用茶釜(鐵鍋)。將碾碎的茶葉和少量鹽放入鍋中煮開後,用勺將茶湯分盛入盞中即可。 宋代時 ,煮水不再用鐵鍋,改用長頸、帶蓋的湯瓶。團餅茶在絲綢小袋中捶碎熟碾,過篩後,茶粉直接放入盞中。湯瓶中水煮沸後,將沸水倒入茶盞,並用竹製茶憲不停攪拌,直到茶湯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為止。 這就是宋朝最常見的點茶方式,待客禮佛一概如此。

在960年前後,宋朝陶谷寫成《清異錄》,其《茗蕣錄》一門記錄了當時品茶習俗的新變化: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湯運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像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

從茶百戲開始,一種新的品茶方式—— “鬥茶”(又叫“茗戰”) ,便開始從建州地區流行起來。鬥茶之風很快盛行到全國各地。文人、詩人、無不好鬥茶,並因此發展了極為繁複的茶湯品鑑過程,其風之盛就像今天的品酒會。衡量鬥茶的勝負,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是,茶質優劣;二是,茶色鑑別;三是,點茶技術高拙

首先,從茶質優劣看,鬥茶所用茶葉以採於建州的臘茶為上。 當時北苑貢茶院出產的茶葉就是宋時茶中的上上品,名日“臘茶”。製作臘茶的工序繁複考究,包括採新茶、揀、洗、蒸、榨、研、壓模造茶、焙、用婆羅洲的龍腦和膏封茶,最後蓋上有裝飾圖案的封印。 由於製作工藝極其繁雜,又有皇家貢茶的尊崇,臘茶一直是市面上待價而潔的奢侈品。據史載,一團餅臘茶當時曾賣到銅錢四十貫。 11世紀,蔡襄也在《茶錄》中記載,茶色以白為貴,“而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善別茶者,正如相工(以替人佔相為業者)之瞟人氣色也,隱然察之於內。以肉理潤者為上”。

其次,茶色為鬥茶要點之一,鬥茶貴於白,即上品茶湯的標準是盞面有一層厚厚的乳花,乳花越鮮白越好。《茶錄 》中對於鬥茶“茶色”就有記載:“黃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鮮明,故建安人鬥試,以青白勝黃白。” 在宋徽宗的 《大觀茶論》 中也有記載:“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可見,鬥茶以白色為貴,純白又贏青白一籌。

最後,點茶技術的高低,也是影響鬥茶輸贏的重要因素。 參加鬥茶的文人雅士要在 碾茶、篩茶、候湯(掌握湯水的溫度)、點茶(令茶湯盞面起沫) 等各個環節一展風采。

點茶以前 ,必須先熱茶盞。用冷盞盛茶湯,茶不浮。 點茶時, 茶和水的量必須恰到好處。盞中放入細研茶末後,注入少許沸水,先調成膏。再拿湯瓶往茶盞中點水,由於很難觀察到湯瓶中湯水是否煮沸及其煮沸程度,鬥茶時通常通過聽水聲來分辨湯水的老嫩,當水煮到“如風入松,如水過溪”時就是恰到好處。要注意的是, 點水時不能破壞茶麵,同時用茶匙旋轉擊打茶湯,使其泛起極小的泡沫湯花,稱之為“乳聚面” ; 把茶末攪勻,湯花浮面緊貼盞面、盞沿(碗壁周圍)不退的,稱之為“咬盞” , 為點茶中勝出者 ; 如茶沫或湯花與湯分開,不咬住盞面,即成“雲腳散”(水腳散),開始會在碗內留下一圈水痕。先出現這種跡象的便是輸家。

所以,通俗一點來說,判斷鬥茶的判斷標準主要是:看誰通過攪拌,能使茶湯表面形成厚厚的泡沫,且經久不散。

另外,鬥茶之風盛行也催生了新的茶具。 唐朝時,人們最欣賞的茶湯呈淺黃綠色,越窯的青釉瓷和河北邢窯的白瓷最能呈現這一湯色的美。而到了宋代,上品的茶湯標準是盞面有一層厚厚的乳花,且乳花越鮮白越好。 這就需要有合適的茶碗來襯托茶色,以建窯的厚胎黑釉茶盞最佳,如福建建窯兔毫盞、吉州窯木葉紋盞、剪紙貼花茶盞等就曾風靡於世。

其中又以紫黑釉兔毫盞最負盛名, 茶盞內壁的兔毫紋是釉面裡的細微氣泡在燒製過程中破裂產生的窯變。燒製過程中,由於氣泡破裂,融化了的含鐵礦物質會產生流動並結晶,在茶盞內壁縱向形成黃棕色的兔毫紋。 除了釉面黑,釉質光潔以外,人們喜歡用建窯茶盞鬥茶的另一個原因是建窯茶盞壁與底厚,易於保溫;碗形和碗底大,易於茶匙攪拌起沫。

在日本,西大寺每年都會舉行名為“茶盛”的盛大茶會,用以迎接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凱旋的武士們。武士們回到家鄉後,都會參加一種名為 “物合”的搏戲 打發閒暇時光。搏戲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繪畫、鬥雞、鬥蟲、插花、扇技、貝殼、香薰、鎧甲等,而且往往伴有活動。另一種頗為時尚的娛樂活動則是連歌會,一群志趣相投的同仁圍坐在特殊裝飾的小屋中,集體創作連歌。

在室町幕府時代早期,日本人受這些物合搏戲的啟發,又在中國宋朝流行的鬥茶影響下,也發展了自己的鬥茶。日本鬥茶是一種分辨茶味的比賽,其主要內容是區別本茶和非茶。 具體環節就是: 在十個茶盞中會盛四種茶湯,每三盞中盛有同一種茶湯,剩下的一盞稱為“客茶”。參加遊戲者只有一次機會將客茶區分出來。參加比賽的人中,能正確分辨不同茶湯的碗數最多者獲勝。

隨著飲茶之風日漸熾盛,幕府將軍甚至下令拆除了天王寺寶塔尖上的九個風鈴(銅製鎦金),用來熔鑄茶釜。1336年,佐佐木道譽(別名婆娑羅)在大原舉辦了盛大的鬥茶會,參加比賽的名茶品種多達百餘種,茶會上擺放著各式精美茶點。參賽者投下了各式昂貴的賭注,包括名香、精緻的絲綢錦緞、金粉、盔甲、寶劍等等。獲勝者通常會把獎品轉贈給他心愛的舞者。 面對如此毫無節制、縱情聲色的比賽,新當權的足利將軍不禁喟嘆:

“人們沉溺於女色搏戲,還沉迷於鬥茶會和連歌會中不能自拔,下的賭注之大簡直無法估量。”

當時,連歌僧正徹還記錄了當時的三類飲茶人:

第一類是嗜茶的雅客。 他們的茶具總是一塵不染,擺放整齊,並以收藏各類茶具為人生最大樂事,包括建窯和天目窯茶盞、茶釜、盛水器等;

第二類是喝茶客。 他們對茶具並不講究,喝茶時無論什麼碗都可以拿來一用 。 如果用的是宇治的茶葉,他們也會稍事評論:“這是第三茬新葉……從時令上講是三月以後採摘的。”

還有一類則是所謂的飲(音“印”)茶人。 這類人喝茶時從不講究茶葉優劣,只要是茶葉,就可以拿來徹泡。他們喝茶多用大碗,只圖喝個痛快,從來不去想茶好喝不好喝。

15世紀下半葉,應仁之亂(1467~1480)席捲日本全境,京都再度成為廢城,一度流行的鬥茶之風也無跡可尋了。

所以,對比一下宋朝鬥茶和日本鬥茶:

一方面,宋朝鬥茶相比日本鬥茶更添一絲文人雅韻。比如:宋朝鬥茶時,往往會選取山間、庭院、道院、僧寺等能體現精緻文化品味的特殊場所;而且,鬥茶,以茶湯鮮白為貴,這其中更是寄託了一種古代文人雅士淡泊明志、追求清白坦蕩的高尚人文精神。日本鬥茶相比之下則更顯粗獷,人們只是為了追求享樂,安逸放縱。

另一方面,從當時有話語權的政客對待鬥茶的態度來看,宋朝時,北宋名臣范仲淹面對鬥茶之風雖作了一首《鬥茶歌》,但實則是以儒家積極入世、養廉勵志思想來作茶事,而非鼓勵鬥茶風氣,彰顯謀國為民之心境。而日本新當權的足利將軍面對鬥茶,只能發表喟嘆,略有束手無策之意。

結語: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古代吃的“鬥茶”文化。

首先, 從范仲淹的《鬥茶歌》引出鬥茶; 繼而詳細的介紹了宋代的鬥茶之風, 鬥茶不光有嚴格的標準,還能催生茶具的發展,這簡直是一條巨大的文化產業鏈; 最後, 日本在宋朝鬥茶的影響下竟然也出現了鬥茶。

那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雖然宋代、日本的鬥茶活動都很熱鬧,但我國宋代的鬥茶更有文人雅韻風氣。

蔡襄原文_翻譯及賞析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漢族,興化軍仙遊縣(今楓亭鎮青澤亭)人。北宋著名書法家、家、茶學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時,主持建造了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樑式大石橋泉州洛陽橋;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倡植福州至漳州700裡驛道鬆;在建州時,主持製作武夷茶精品“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製茶、品茶的經驗。所著《荔枝譜》被稱讚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蔡襄工書法,詩文清妙,其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蔡襄

主要成就

書法藝術

主詞條:宋四家

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他們四人被認為是宋代書法風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嚐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漠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歐陽文忠公集》)黃庭堅也說:“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山谷文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蔡襄的草書“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自成一家。存張旭懷素之古韻,有風雲變幻之勢,又縱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將《蔡襄傳》說:“公於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及學士撰《溫成皇后碑》文,敕書之,君謨辭不肯書。”

從以上三段記載中,可以知道,蔡襄書法從天子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於他頗自惜,不妄為人書,所以傳世作品較少。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牘,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伕役役之事,為士大夫所不屑為,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著根本的不同。不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

總體上看,他的書法還是恪守晉唐法度,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但他卻是宋代書法發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樑。

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跡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巖”等珍品。蔡襄擅長正楷,行書和草書,北宋著名書法家,為“宋四家”之一。蔡襄以督造小龍團茶和撰寫《茶錄》一書而聞名於世。而《茶錄》本身就是一件書法傑作。

另有說法認為宋四家“蘇黃米蔡”中的“蔡”,應該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惡”,後來人們用蔡襄取代了蔡京。

水利貢獻

蔡襄出任福建路轉運使時,奏減五代以來丁口稅。並修建中國第一座海港大石橋萬安橋(洛陽橋),它被稱作“福建橋樑的狀元”(茅以升)。它的建成,對福建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泉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唐後期起,泉州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北宋時泉州港灣區帆牆林立,百艦爭流,中外商賈薈集,各地貨物集散。然而,萬安渡成了福建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的極大障礙,交通問題遠遠適應不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萬安渡建橋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蔡襄等人先在江底沿著橋樑中線拋置了大量的大石塊,形成一條橫跨江底的矮石堤,作為橋墩的基址。然後用一排橫、一排直的條石築橋墩,這種石基的開創,是橋樑建築史上的重大突破,近代稱之為“筏型基礎”。他並種海蠣以固橋基,於橋上下兩側灘塗上,植石以附蠣,以減緩江流速度,使不致動搖橋墩兩側基礎。被認為是世界上生物用於建築上的先例。

橋成之後,蔡襄擬訂了千古傳誦的《萬安橋記》並刻石立碑,它真實地記載了建橋情況和橋的規模。“渡實去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全文共150多字,文辭極優美,同時它又是中國書法史上頗為著名的書法珍品

蔡襄曾組織人馬,從福州始沿途栽植樹至泉州、漳州,計長700裡。它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遮掩道路,使過往客商在炎日酷暑之時,免受驕陽曝晒之苦。它成為洛陽橋的配套工程,此即《宋史》本傳所說的“植鬆七百里以庇道路”一事。近一千年前的蔡襄已能注意到保持生態平衡,保護水土,確是高人一等。時人為此作詩讚之:“夾道鬆,夾道鬆,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

蔡襄在泉州積極組織民眾抗旱,興修水利,生產自救,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百姓負擔。嘉祐三年(1058年),適泉州一地春夏之交久旱不雨,他特地三次帶領到泉州飛陽廟祈雨,自責乾旱不稔,是“郡守不德之故”。還寫下《乞雨題西方院(有序)》:“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他是以此舉來勸告各僚屬要關心民瘼,組織農民抗旱自救。不久恰好天降大雨,旱情解除,歲以大稔,王十朋因此贊他“愛民心有彼蒼知”。

晉江龜湖塘可灌田數千畝。但是,沿塘百姓常為用水及管理維修堤岸等問題爭吵、鬥毆。加上土豪、無賴好事之徒插手攪渾,沿塘百姓冤冤相報,問題久而不能解決。蔡襄深入民間,詳為考察,為更好地保護這一水利工程,加強排澇抗旱作用,以利農耕,相應加強相鄰各鄉林、黃、蘇、鄭、吳、蔡六姓的聯誼,特制定《龜湖塘規》(後世稱為《先宋塘規》),使龜湖有法可依。它明確規定六姓用水及管理維修問題,保證農田能及時得到灌溉。他在制定《龜湖塘規》時,按規定執行管禁,遇有重大違規者,則由陂首呈縣府懲處。正因為有蔡襄的《龜湖塘規》在,龜湖塘維護了近千年,為瀕湖農民流澤至今。據《晉江縣誌》載:“自蔡襄定塘規至明朝的五百年間,糧食產量往往二、三倍於他鄉。”這是對泉州水利建設的貢獻,後人因此為之立《德政碑》。

發展茶業

蔡襄不僅是家、文學家、書法家,而且也是茶學家。他為官清正,以民為本,注意發展當地經濟,為福建茶業及茶文化的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園,就是在建州,舊時又稱建溪,建安(今在建甌縣)。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唐代孫樵《送茶蕉刑部書》,書中記載:“晚甘侯”(唐代名茶中的一種)產於“建陽碧水丹山之鄉,系月澗雲龕之品”。當時建溪流域所產品茶統稱“建茶”、“建茗”。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閩國,北苑茶園成為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閩國滅亡之後,南唐後主李煜派專程到建安設立“龍焙”,監製“建茶進御”。指定“龍茶”。歷史發展到了宋代。丁謂任福建轉運使,監製御茶時,尤重御茶採摘製作的“早、快、新”。如“社前十日即採其芽,日數千工繁而造之、社即入貢”。由於採製甚精,在丁謂手中,北苑茶已譽滿京華,號為珍品。

到了慶曆年間(1041—1048年),蔡襄創造小龍團以進,被旨仍歲貢之”(《熊蕃北苑貢茶錄》)。《苕溪漁隱叢話》也說北苑茶大小龍團“起於丁謂,而成於蔡君謨”。的確,蔡襄為福建轉運使,把北苑茶業發展到新的高峰,他從改造北苑茶品質花色入手,求質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團茶為小團茶、品質上採用鮮嫩茶芽作原料,並改進製作工藝。為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有云:“茶之品莫貴於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慶曆中蔡君謨為福建轉運使,始造小片龍茶以進,其品絕精,謂之小團。凡二十餅重一斤,其價值金二兩”。歐陽修對蔡襄製作貢茶有非議,但他不得不承認蔡襄製作茶業的工藝之精。蔡襄之侄兒、蔡京之子蔡絛在《鐵圍山叢談》中對蔡襄在發展北苑御園茶過程有較為詳細而客觀的記載,肯定了蔡襄負責監製北苑之茶製作精巧,形質至極,呼聲最高還是“小龍團”的“密雲龍”和“瑞雲翔龍”。對於茶葉製作達到“名益新、品益出”、“益窮極新出、而無以加矣”的高水平程度,同時指出做茶要抓住季節“又茶茁其芽,貴在於社前則已進御”的新鮮感。可見“好茶爭相品、蓋因品質珍”。就蔡襄本人,對於建安之茶,他也在自己著作《茶錄》中有專門論述建安之茶。其“點茶”條雲:“建安鬥試以水痕者為負,耐久者為勝”。同朝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也提到“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鬥茶味兮輕醒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可見北苑御園茶在北宋時期極負盛譽。這些如此輝煌時期是得益於蔡襄為福建轉運使時的監製而精益求精的創新工藝。這茶業發展功績是不可湮沒的。

蘇軾在《荔枝嘆》中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此詩作於哲宗紹聖二年(1095年),在蔡襄任福建轉運使二十五年後,此時蘇軾正被謫貶在廣東惠州(今惠陽縣)。作者初次嚐到南方甜美的果品荔枝、龍眼,極為讚賞,就差點兒將“荔枝”比作“佳人”。但作者能浮想聯翩,不禁聯想到漢唐時代進貢荔枝給百姓帶來了災難。在詩中作者揭示了由於皇家的窮奢極欲、官吏媚上取寵、各地名產都將進貢的弊政。他筆鋒又一轉,對當時宋代的進茶、進花一併作了深刻的諷刺。這首詩給蘇軾帶來了許多聲譽,但給蔡襄蓋上了一頂“買寵”的帽子,這是不應該的。

總之,蔡襄在任福建轉運使時,監製北苑貢茶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爭新。他先從改造北苑茶的品質花色入手,將“大龍團”改製為“小龍團”,提高貢茶的質量,達到“名益新、品益出”的技術革新、茶與茶藝術融為一體。蔡襄制好茶,致使蘇東坡喜歡“龍鳳團茶”,產生千古名句佳句。“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應該感謝蔡襄有了好茶才產生出千古名句佳句。蔡襄的督辦,促進了北苑茶的發展。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種技術創新,使福建茶葉在北宋時期名列首位,應功歸於蔡襄。

藏書之家

相關爭議

據方誌記載,蔡襄於宋慶曆五年(1045年)4月至慶曆七年 (1047年)11月,以右正言直史館知福州;慶曆七年 (1047年)11月至慶曆八年 (1048年)10月,升任福建路轉運使;嘉祐元年(1056年)8月至嘉祐三年(1058年)5月,以樞密直學士、禮部郎中再知福州。在福州擔任要職的5年多時間裡,“修復古五塘”是蔡襄的主要政績之一,也是蔡襄研究的一個學術焦點。然而,“修復古五塘”的地點到底是在福州,還是在莆田(時稱興化軍),或者是兩地兼而有之,一直困擾著蔡襄研究者。事實上,古人對這一問題早有文獻記載,也早有了答案。如果說福州的學者持第一種觀點的話,還情有可原,比如肖忠生的論文《蔡襄對福州的貢獻》。但莆田的學者金文亨發表的《北宋名臣——蔡襄》和楊祖煌撰寫的《蔡襄的業績》以及蔡慶發出版的《蔡襄評傳》等,甚至連莆田市方誌委新編的《莆田市志·蔡襄傳》也採用了第三種的觀點,那就更引人深思。

其實,只要仔細查閱宋、明時期的福建地方誌和有關史料,並進行認真分析和對比,就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首先,根據宋人的記載:

據樑克家《三山志》水利捲雲:“嘉祐二年(1057年),蔡密學襄命三縣疏導渠浦” ;“嘉祐二年,郡守蔡襄從樂遊橋下開,沿城外至湯門、琴亭、湖心,至北嶺下去思橋,北出河尾船場,散入堘北、小浦、中浦、石泉、安國以北。”《三山志》是福建儲存至今年代最早的一部地方名志,作者樑克家,字叔子,福建晉江人,南宋狀元,曾入閣任右丞相,後出知福州府。由他主纂的《三山志》具有較高的學術水準和歷史價值,在方誌界享有盛譽,受到歷代有識之士的珍視。該志成書於宋淳熙九年(1182年),距蔡襄逝世(1067年)不到120年時間,應該說記下的史料是比較可靠的。在這本志書裡,雖然未設蔡襄人物傳,但記錄了他第二次擔任福州郡守時興修水利的史實,卻沒有記載蔡襄在福州“修復古五塘”之事。

又據黃岩孫《仙溪志·蔡襄傳》雲:“蔡襄字君謨,年十八試進士,為開封第一人。天聖八年,登進士甲科,…十月,以親老出知福州,遂為福建都轉運使,復古五塘以溉民田,又奏減閩人丁口稅之半”。根據張國淦《中國古方誌考》的統計,我國宋代修的方誌約有700部,其中福建就有40多部,由於年代久遠,宋代方誌大都已失傳,如今福建現存宋代的地方誌只有《三山志》、《仙溪志》、《臨汀志》3部,而《仙溪志》是如今全國唯一現存的宋代縣誌。作者黃岩孫,字景傅,福建泉州人,宋寶祐二年(1254年)任仙遊縣尉。該志成書於寶祐五年(1257年),距蔡襄逝世只有190年時間,況且仙遊是蔡襄的家鄉,蔡襄傳的史料也是比較可信的。

另據歐陽修的《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公諱襄,字君謨,興化軍仙遊人也。天聖八年,舉進士甲科,…四年,以右正言直史館,出知福州以便親,遂為福建路轉運使,復古五塘以溉田,民以為立,為公立生祠於塘側,又奏減閩人五代時丁口稅之半。”歐陽修與蔡襄同朝為官,應該說同時代的人記下來的事情是更可靠的。

此外,《宋史·蔡襄傳》亦云:“蔡襄字君謨,興化仙遊人。舉進士,……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轉運使,開古五塘溉民田,奏減五代時丁口稅之半”。元人脫脫編纂《宋史·蔡襄傳》的材料基本上出自歐陽修的《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

喻政修纂的萬曆版《福州府志·蔡襄傳》亦云:“蔡襄字君謨,仙遊人。慶曆間,由左正言直史館,乞郡養親,出知福州。未幾,改轉運使。復五塘以溉民田,又奏減五代時丁口稅之半。……嘉祐初再知福州,復疏導附城湖浦”。該志水利卷記載與《三山志》相同,也沒有記載蔡襄第一次知福州時有“修復古五塘”之舉,只記錄了他第二次擔任福州郡守興修水利的事情。

後世紀念

紀念館

主詞條:蔡襄紀念館

蔡襄紀念館位於莆田市城廂區東海鎮大埔村,金沙宮旁。

蔡襄墓

主詞條:蔡襄陵園

蔡襄墓(蔡襄陵園)位於福建仙遊楓亭錦嶺將軍山下,舊福廈公路西側。1961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海內外蔡襄後裔把其墓重建為“蔡襄陵園”,歷時三年,於1999年竣工,佔地面積20畝,仍保持宋代藝術造型,增建“山門”、儀門、圍牆、端明樓、四垂亭、書法碑廊、以及管理房和停車場,重塑文武石仲翁、石羊石馬、石虎,鋪平石墓埕、水泥通道等附屬設施。墓陵佔地一畝,建造古老壯嚴,圍牆綠樹參天,綠草成茵,環境幽靜優美。陵園前方“儀門”,高7.5米,白色花崗石構築,橫匾前書“慶曆名臣”,後書“剛正廉明”;山門及前門,分別刻有對聯:“跨海築橋不盡黎民歌惠政,揮毫飛龍鳳何曾勳業掩文章”,“忠國興邦三諫有詩譽揚端明殿,惠民利涉萬安無險功業洛陽橋”,“公懾奸魂千古乾坤留正氣,誠承祖德萬家荔譜永留芳”,表達了後人對蔡襄一生品德及其功業的崇高評價和敬仰。

人物生平

蔡襄生於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十二日(1012年3月7日) 。家族世居仙遊縣楓亭驛,初務農,曾為泉州吏員。母親盧氏,惠安縣德音裡(今後龍鄉)圭峰村名士盧仁之女。蔡襄童年時受到外祖父的嚴格教育。

蔡襄十五歲參加鄉試,十八歲遊京師,入國子監深造。天聖八年(1030年),參加開封鄉試,獲第一名。

天聖九年(1031年),蔡襄登進士第十名。次年,授漳州軍事判官,在職四年。

慶曆三年(1043年),蔡襄主持諫院衙署。他遇事從不迴避,奏疏忠誠懇切,大都關係天下利弊、一時緩急。蔡襄認為國家安危取決於人事,君主要知人善任、辨別邪正。由於有蔡襄這樣的人直言敢諫,那些權貴心懷畏懼,多有收斂。

慶曆四年(1044年),調任福州知州。慶曆六年(1046年)秋,改任福建路轉運使。蔡襄在福州見百姓患病不就醫而向巫覡求拜,多為蠱毒所害,撰《聖惠方後序》,刊刻於碑,勸病者就醫治療,並採取措施,取締巫覡,“禁絕甚嚴,凡破數百家,自後稍息。”蔡襄還撰《福州五戒文》,以戒除陋俗。蔡襄倡議官吏,發動百姓,從福州大義至泉州、漳州七百餘里的大道兩旁栽植松樹,蔭庇大道,故民謠歌頌道:“夾道鬆,夾道鬆,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

慶曆八年(1048年),蔡襄因父親去世而離職。

皇祐三年(1051年),回朝修《起居注》,參與政事。次年,遷任起居舍人、知制誥兼判注內詮。

嘉祐元年(1056年),蔡襄再知福州。在任上勸學興善,傳播醫治蠱毒的藥方,教育民眾遵法為善,改變陋習,監督官吏深得民心。

宋仁宗至和、嘉祐年間(1054年—1063年),蔡襄兩次知泉州,第一次自至和三年二月至嘉祐元年六月,第二次自嘉祐二年七月至嘉祐五年秋。蔡襄在泉州任上,首先整頓吏治。當時晉江縣令章拱之貪贓枉法,蔡襄奏疏,把他革職為民。後朝廷發現這是冤案,蔡襄因而被貶。他又修建沿海州縣城池,加強軍事防備,教習舟船熟記水勢,防備海寇。泉州城東郊有洛陽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寬五里,有渡口名萬安渡。“每風潮交作,數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無算”。並奏請減免漳、泉、興三州身丁錢一半,大大減輕民眾負擔。

蔡襄知泉州時期,連年發生旱災,他調動民力,加強水源管理,制定《龜湖塘規》,制止用水糾紛。他任轉運使期間又在郡南小烏石山訪得一泉,通知泉州地方官好好管理,供民眾飲用和灌田。治平年間(1064年—1067年),晉江縣令王克俊在摩崖刻“蔡公泉”三字以為紀念。

嘉祐六年(1061年),被授為翰林學士、權理三司使,主管朝廷財政。此時,宋廷財政入不敷出,“積貧”已深。蔡襄善於理財,“較天下盈虛出入,量入以制用。劃剔蠹,簿書紀綱,纖悉皆可法”。不久,宋英宗繼位,正式任命蔡襄為三司使。蔡襄撰《國論要目》一文,闡述改革主張,提出擇官、任才、去冗、辨邪佞、正刑、抑兼併、富國強兵的改革方案。英宗不但不採納,反而奪其三司使職。蔡襄在朝廷難於容身,請求外任。

治平二年(1065年),蔡襄出知杭州,拜端明殿學士後才去上任。次年十月,母親盧氏去世,蔡襄護喪南歸。

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十六日(9月27日),蔡襄在家中逝世,享年五十六歲,追贈吏部侍郎,後加贈少師。葬在楓亭蔡嶺,歐陽修撰《端明殿學士蔡公墓誌銘》。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其曾孫蔡洸為蔡襄奏請諡於朝,孝宗賜諡“忠惠”。

逸聞趣事

百衲碑

韓琦曾在家鄉修建晝錦堂,歐陽修為其撰文,蔡襄書丹,時人稱之為“三絕”。蔡襄每一個字都一定寫數十張,等到字合於法度之後才採用,世人稱其為“百衲碑”。

詩名遠揚

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與宰相呂夷簡爭執,被黜知饒州。當時祕書丞餘靖上書請求修改詔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訟和范仲淹是師友關係,願一起降官貶黜;館閣校勘歐陽修責備高若訥身為諫官,對范仲淹被貶之事一言不發,蔡襄當時也作《四賢一不肖》詩,攻擊高若訥。此詩在東京流傳,人們都爭著傳寫,買書的人在街上售賣此詩,獲利頗厚。遼朝的使者來訪,偷偷將其買回。後來張中庸出使遼朝經過幽州時,在舍館看見有人將蔡襄此詩寫在牆上。

置髯何處

蔡襄有一把美鬍鬚。仁宗一天偶然回頭問蔡襄說:“你的鬍鬚非常漂亮,晚上睡覺時把它蓋在被子之下嗎,還是把它放在外面呢?”蔡襄無法回答。回到家後,晚上睡覺時,蔡襄思索仁宗的話,把鬍鬚放在被子裡面和外面,都感到不適,一個晚上無法睡著。

蛇精轉世

蔡襄知福州時,曾因病多日到官署辦公,每天晚上都夢到登上鼓樓靠著鼓睡著。通判奇怪擊鼓之人多日沒有在三更打鼓,那人回答說這幾天有一條大蛇盤踞在鼓上,他因而不敢接近。蔡襄病癒後,向通判說了自己的夢,正巧與擊鼓之人說的話相同,人們便認為蔡襄是蛇精。

上元罷燈

蔡襄在福州任職,一次適逢上元日,他讓百姓點七盞燈,陳烈製造大燈一丈多,上面用大字寫道:“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貧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風流太守知不知?猶恨笙歌無妙曲。”蔡襄看見後,下令罷燈。

事母至孝

蔡襄對待母親非常孝順,他曾經步行碰到一個婦人,樣貌非常衰老,蔡襄詢問她的年齡,她說:“我活了一百單二歲了。”蔡襄拜了又拜後說:“希望我的母親的年紀也能像您一樣。”後來果然像他說的一樣。

地下閻羅

蔡襄病重時,興化郡守李遘夢到一位神仙紫綬金章,自稱是來迎接下任的。李遘詢問是誰,神仙說:“我是閻羅王,蔡襄將要接替我。”次日,蔡襄即去世,李遘作輓詩道:“不向人間為冢宰,卻歸地下作閻羅。”

廿一日酉

蔡襄的詩文瑞雪滿京都,宮殿盡成銀闕。常對素光遙望,是江梅時節。如今江上見寒梅,幽香自清絕。重看落英殘豔,想飄零如雪。——宋代·蔡襄《好事近》

好事近

瑞雪滿京都,宮殿盡成銀闕。常對素光遙望,是江梅時節。

如今江上見寒梅,幽香自清絕。重看落英殘豔,想飄零如雪。可笑夭桃耐雪風,山家牆外見疏紅。為君持酒一相向,生意雖殊寂寞同。——宋代·蔡襄《南劍州芋陽鋪見臘月桃花》

南劍州芋陽鋪見臘月桃花

可笑夭桃耐雪風,山家牆外見疏紅。

為君持酒一相向,生意雖殊寂寞同。醉後歸來月滿衣,重重花影帽簾欹。人行道畔猶相笑,未似山翁倒接{上四下離}。——宋代·蔡襄《醉後》

醉後

醉後歸來月滿衣,重重花影帽簾欹。

人行道畔猶相笑,未似山翁倒接{上四下離}。檢視更多蔡襄的詩文>>

茶韻文化其實就是文化的一個歷史,哪裡有詳細的茶韻文化的介紹呢?

韻者味也。茶韻即各種茶的獨特的韻味或風韻。   

善於品茶的人,都講究欣賞茶韻,特別是名茶的獨特韻味。如“鐵觀音”,有香高而秀、蜜底蘭香的“觀音韻”;武夷“巖茶”有巖骨花香的“巖韻”;臺灣“凍頂烏龍”有味濃甘潤的“喉韻”;“鳳凰單樅”有天然花香的“山韻”;“龍井茶”的香氣清鮮而持久,有滋味甘美醇厚的“風韻”……品味和鑑賞名茶的這些獨特的韻味,是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文人學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學者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有一段談到武夷巖茶的韻味:“餘遊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拭一二杯,令人釋燥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只故。”袁枚在淺酌慢飲中,把武夷巖茶比作美玉,把龍井和陽羨茶比作水晶,說明它們的韻味各有獨到之處。[宋代]范仲淹《和章珉從事鬥茶歌》曰:“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詩人對武夷茶推崇備至,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評為天下第一。“鬥茶味兮輕醍,鬥茶香兮薄蘭芷。”他誇讚武夷茶的滋味,勝過甘美無比的醍醐,香氣勝過清幽高雅的蘭芷。寓意深長,倍增茶韻。   

古代詩人在自己的詩作中,對於茶的韻味常有評論。陸游稱頌鐵觀音的獨特韻味是“舌根常留甘盡日”。[清代]陸次之說:“龍井茶,真者甘香不冽,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這個評語探幽入微,沒有對龍井茶獨特風韻的深刻體會,似得不出如此高論的。   

鑑賞各類名茶的風韻,像名茶的行家那樣,需要在幽靜的氛圍裡,慢慢品嚐,仔細體味。如此才能進入[南宋]大詩人陸游所說的奇妙境界:“細啜襟靈爽,微吟恥頰香。”

普洱茶的茶藝

普洱茶相對來說,沖泡比較隨意,但是要講起茶藝,還得運用十八道功夫茶,

第一道

焚香靜氣,活煮甘泉

焚香靜氣:焚點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為宜。蘇東坡是一個精通茶道的茶人,他總結泡茶的經驗說:“活水還須活火烹”,活煮甘泉即用旺火來煮沸壺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

孔雀開屏

葉嘉酬賓

孔雀開屏是向嘉賓介紹今天泡茶所有的精美的茶具。

“葉嘉”是蘇東坡對茶葉的美稱,葉嘉酬賓就是請大家鑑賞烏龍茶的外觀形狀。

第三道

孟臣沐淋

烏龍入宮

孟臣是明代製作紫砂壺的一代宗師,孟臣沐淋就是用開水將壺裡壺外燙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壺溫。

把茶葉放入燙好的壺內稱之為烏龍入宮。

第四道

高山流水

春風拂面

武夷巖茶講究“高沖水,低斟茶”,因此稱為高山流水,即懸壺高衝使茶葉隨著水浪上下翻滾。

接著用壺蓋輕輕颳去壺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稱為春風拂面。

第五道

烏龍入海

重洗仙顏

頭一道茶湯一般不喝,可以拿來湯洗茶杯,稱為若琛出浴。或者直接注入茶海稱為烏龍入海。

再向母壺中注入開水後,在壺的表層再次澆淋一層白開水,稱為重洗仙顏。

第六道

玉液回壺

再注甘露

將母壺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壺,稱這為玉液回壺。

母壺中的茶水倒乾淨後,趁著壺熱再注入開水,稱為再注甘露。

第七道

祥龍行雨

鳳凰點頭

將子壺中的茶湯快速且均勻地注入聞香杯中,就好像祥龍行雨,甘霖普降。

當子壺中茶湯剩少許時,再用點斟手法,點斟一遍稱為鳳凰點頭,表示歡迎嘉賓。

第八道

珠聯璧合

鯉魚翻身

將品茶杯倒扣在聞香杯上就稱為珠聯璧合,表示有情人終成眷屬。

再將兩個緊扣的杯子翻轉過來,稱之為鯉魚翻身,取魚躍龍門之意,表示事業輝煌騰達。

第九道

捧杯敬茶

眾手傳盅

茶從離泡茶者最近的嘉賓傳遞給最遠的嘉賓,稱為眾手傳盅,表示傳遞友情。

第十道

喜聞幽香

鑑賞佳茗

喜聞幽香是三聞中的頭一聞,將聞香杯輕輕地提起,用兩隻掌心,慢慢地來回搓揉,這樣杯底的茶香就能溢位來了。

然後再觀其湯色,琥珀色是優質茶色。

第十一道

三龍護鼎

初品奇茗

端杯又有一定的講究,拇指、食指護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稱之為三龍護鼎。女士可使用蘭茶指。

然後品茶,小口細啜。

第十二道

再斟流霞

二探蘭芷

再斟流霞,就是斟上第二杯茶。《全唐詩題武夷》中有一句說“空中蕭鼓幾時回,只得流霞酒一杯”,借流霞比喻巖茶豔麗的湯色。

二探蘭芷就是第二次聞香。范仲淹在《鬥茶歌》中說“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意思是茶香更勝那蘭芷之香。

第十三道

二品雲腴

喉底留甘

雲腴是古人對茶葉的一種美稱,二品雲腴就是品這第二道茶。

第十四道

三斟石乳

蕩氣迴腸

石乳是元代一種貢茶,三斟石乳就是斟第三道茶,聞第三道茶又與前兩次不同,是用口腔來聞,大口,大口地將茶香吸入,再從鼻子徐徐撥出,猶如吸菸一般。

第十五道

含英咀華

領悟巖韻

細細體會領悟茶韻。

第十六道

君子之交

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品了三杯後,斟上一杯清純的白開水,將白開水含在口中,過一會兒再嚥下去,會感到口中有一種甘甜,此時無茶勝有茶。

第十七道

名茶探趣

游龍戲水

上好的巖茶可沖泡到“七泡有餘香”,“九泡色香味全”,有興趣的話,可以上試一試。

第十八道

賓主起立

盡杯謝茶

最後,借清茶一杯,感謝茶人栽制佳茗的恩典,並希望各位嘉賓成為永遠的朋友.

標籤: 蘭芷 茶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q3p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