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潮汕茶妹

潮汕茶妹

潮汕茶妹

潮汕茶妹是廣東潮汕地區的一種文化現象,指的是潮汕地區的年輕女性,通常身穿旗袍、化淡妝、喜歡唱歌跳舞,活潑開朗。茶妹一詞起源於潮汕地區廣東話中的“茶姑娘”,後來演化為“茶妹”,成為廣東潮汕地區獨特的一種文化標誌和代表。茶妹的形象被演繹成一個時尚、浪漫、夢幻的符號,代表著潮汕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在潮汕地區,茶妹也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活動和演出。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潮汕功夫茶來源和典故

樓主你好

【工夫茶簡介】:

工夫茶是潮汕一帶品茶的一種風尚,以其獨特、精細而聞名。所謂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時必須很“工夫”(精細的意思)。

工夫茶的基本特徵,可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用小壺、小杯衝沏烏龍茶。茶壺茶杯小不但可以使茶香不渙散,而且也是因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消遣、享受和作為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這一點外地人不知道往往很難理解,總怪異喝水乾嘛不用大一點的杯子。

【工夫茶的起源】:

據考證,工夫茶起源於宋代的茶俗,由於士人品茶講究理趣,追求品飲過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趨小巧精 致。

【工夫茶沖泡的考究】:

工夫茶在全國可謂最精緻、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

工夫茶很講究選茶、用水、茶具、衝法和品味。茶葉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潔淨、甘醇,以山泉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盛茶器皿以江蘇宜興的硃砂泥製品為佳;瓷杯要選用細白透亮的精美小杯;泡茶講究“高衝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手藝;品茶講究色、香、味外,還講究“喉底韻味”。

而飲茶程式、禮儀更是繁複。比如茶衝出來後,一般是沖茶者自己不先喝,請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的一盅,最後的人才拿中間一盅,還有如果喝茶的過程,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   【工夫茶的影響】:

工夫茶是潮汕家家戶戶幾乎不可缺少的必備品,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工夫茶具,工餘之暇舉家品茶,有客到必待之工夫茶。而遍佈世界的潮汕人也把工夫茶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在國內一些大城市的街邊店鋪如果看到裡面擺有工夫茶具,就可以判定一定是潮汕人開的店鋪了,而潮汕的學生到外地讀書也往往少不了帶茶具到學校衝。

工夫茶不但在潮汕地區非常盛行,也延及福建的漳州、泉州和梅州的豐順、大埔、梅縣等地。 

潮州工夫茶(一)

在潮汕飲食文化中,工夫茶可以同潮州菜比肩齊名。許多外地人,是在潮州菜桌上見識了潮州工夫茶的。不管是因為口味不合而淺嘗輒止,還是津津有味地慢品細呷,這一小盞釅香的熱茶,總會給你留下深深的印象。不過,飯桌上的工夫茶,並沒有給你潮汕工夫茶的全貌。潮州工夫茶在中國茶藝之林一枝秀出,在於它的用器精細,衝飲程式講究,能夠將烏龍茶釅香的特色,淋漓盡致地顯示出來。工夫茶是潮汕人最喜好的飲品。在潮汕,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一副白瓷釉下彩工夫茶具:茶鼓上,四隻晶瑩的小瓷杯,一個白瓷蓋甌或者一柄紫砂陶壺。在裝飾豪華的客廳裡,不失其精美;豆棚下蓮缸邊,配上一張小木桌,幾隻竹椅頭,更顯得雅素。或家人閒聚,或賓客登門,沏上一泡雪片,殷勤一聲“食茶”,一種親切融洽的感覺,便漫上心頭。潮州工夫茶中,充滿著敬愛和諧的文化精神。

潮州人的這種工夫茶俗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工夫茶名稱的來歷

工夫茶的名稱,至遲在清代雍正年間就已經出現在文獻上。一開始,工夫茶是武夷巖茶的一種品牌,舉凡巖茶中製作精良者,都叫做工夫茶。

雍正十二年(1734),做過福建崇安縣令的陸廷燦在他所著的《續茶經》中,引用《隨見錄》,就說:

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巖茶,水邊者為洲茶。巖茶為上,洲茶次之。巖茶北 山者為上,南山者次之。兩山又以所產之巖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為名,每株不過數兩,不可多得。

乾隆十八年(1753),劉靖的《片刻餘閒集》也談到:

巖茶中最高者曰老樹小種,次則小種,次則小種工夫,次則工夫花香, 次則名(草頭名)香......

巖茶何以名“工夫茶”?《續茶經》引用康熙五十六年(1717)王草堂的《茶說》,比較詳細地記載了武夷巖茶的製作過程,並與綠茶的製作比較:

茶採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晒青。候其青色漸收,然後再 加炒焙。陽羨(山+介)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鬆羅龍井,皆炒而不焙, 故其色純。獨武夷炒而兼焙,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 色。茶採而攤,攤而摝,香氣發越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 撿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釋超全詩云,“如梅斯馥蘭斯馨”,“心閒 手敏工夫細”,形容殆盡矣。

陽羨(山+介)片,鬆羅龍井,都是綠茶的名品。陽羨茶出江蘇宜興,(山+介)片即羅(山+介)茶,出浙江長興,屬於蒸青類,製作時將採下的茶葉蒸過,碾焙而成。鬆羅茶出安徽休寧,龍井茶出浙江杭州,屬於炒青類,製作時先把茶葉用鐵鍋殺青,經反覆揉炒而成。武夷巖茶是一種半發酵茶,它的製作過程,要經過攤、摝、炒、烘、撿幾道工序,其中最關鍵的工藝是摝。攤就是搖青,在室內將晒過的茶葉反覆搖動,茶葉就在這個過程輕微發酵,葉邊帶紅,有香氣發出。這時,便可以入鍋炒,邊炒邊揉,最後用焙籠烘乾,就成了毛茶。再經過撿擇重焙,才成為可以銷售的“熟茶”。可見,武夷巖茶的製作,要比綠茶多好幾道工序。故爾,釋超全用“心閒手敏工夫細”來形容它。工夫茶的名稱,或即由於它的製作精良而起。工夫茶製作的精良,在光緒十二年(1886)郭柏蒼所著的《閩產錄異》卷一中有更為詳細的記述:

還有一種就名(草頭名)柯擇嫩芽,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火候不精則 色黝而味焦,即泉漳臺澎人所稱工夫茶。

武夷巖茶在明代已經成為名茶,17世紀初期開始遠銷歐洲,深受歡迎。清初,西洋番舶年年前來採購,巖茶供不應求,閩南茶工遂仿照巖茶工藝製作,世稱“溪茶”。曾經任過鄭成功幕僚的閩人阮(曰+文)的《安溪茶歌》,就寫到此事。潮州製茶仿效巖茶工藝,大約敢在這個時候。大約到嘉慶時,這類半發酵茶在市場上統稱烏龍茶,或者仍然沿用工夫茶的舊稱,以“工夫名種”為名。

清代乾隆嘉慶以來,閩臺粵東的茶人在飲茶的實踐中,摸索出一種能夠充分顯示烏龍茶類釅香特色的小壺小杯、熱湯厚味的品飲形式,謂之“食工夫茶”。於是,工夫茶也就慢慢地由茶名演變為烏龍茶的一種品飲程式的指稱。

潮州工夫茶(二)

二、工夫茶品飲程式溯源

到唐代,中國人的飲茶,從生理上的需要發展為文化上的享受。享受飲茶的精神樂趣,也就更加註重茶的品味。品茶過程對用茶、用器與衝飲程式的講究,在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中已經有了系統的總結。宋元以後,飲茶風俗,代有所尚,用茶、用器與衝飲程式不免要有所變化。特別是到了明代,散條茶瀹飲成為時尚,與之相應,用器方面,茶甌配上了蓋子,成為一盞、一託、一蓋三器合一的蓋甌,茶壺茶杯的配套也出現了。於是,茶的品飲程式與唐宋相比,面貌一新。

散茶瀹飲,要求湯水溫度較高,才能使茶葉的味和香充分發揮。茶甌加蓋,就是為了有利於保溫。茶壺沏茶,即沏即飲,茶湯熱而味香發,比蓋甌又更為優越。明清兩代,宜興的紫砂茶壺,最為茶人所珍重。而壺形則講究小巧。生活在明清之交的馮可賓,在所著《(山+介)茶箋》中對茶壺有一段十分有趣的議論,說:

或問茶壺畢竟宜大宜小?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自酌自飲 ,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

茶壺小容易留香出味,原因正在便於保溫。而馮可賓似乎更注重茶人在品飲過程的》“得趣”,即文化上的享受。實際上,明代中後期,享受品茶的精神樂趣,已經成為士大夫出身的茶人們的共同追求。小壺衝沏的主張,在當時許多茶書中都可以讀到。例如,周高起以宜興紫砂陶壺為題材的《陽羨名(草頭名)壺系》就強調:

名(草頭名)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砥,湯力名( 草頭名)香,俾得團結氤氳,方為佳也。

俗諺雲,“少食多知味”,品飲的茶湯不求多,名(草頭名)壺宜小,茶杯也趨於小型化。明萬曆間羅廩著《茶解》,討論飲茶的器具,便說到茶甌“以小為佳,不必求古”。

總之,到了明代中後期,散茶瀹飲的需要,加上茶人飲茶的目的,是追求品味過程的“得趣”,這兩個原因,導致了小壺小杯、即沏即飲的品飲程式的產生。這種程式,最初運用於散條綠茶的品飲,但是一如馮可賓《(山+介)茶箋》所說,“施於他茶,亦無不可”。烏龍茶一般要等到新梢的頂端的幼葉已經開平,將上端二三片葉子一齊採摘,茶葉比較粗老,衝沏的時候對水溫的要求更高,採用小壺小杯的程式也更加適宜。

乾隆年間,用小壺小杯衝沏武夷茶的程式盛行於閩北、閩南。工夫茶的品飲方式實際上已經出現,只是還沒有把“工夫茶”作為這種品飲程式的名稱。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纂的福建漳州《龍溪縣誌》最先記載了這種品飲程式,該書卷之十《風俗》篇說:

靈山寺茶,俗貴之。近則遠購武夷茶,以五月至,至則鬥茶。必以大彬 之壺,必以若深之杯,必以大壯之爐,扇必以琯溪之 ,盛必以竹之筐。凡 烹名(草頭名),以水為本,火候佐之。水以三叉河為上,惠民泉次之,龍 腰石泉又次之,餘泉又次之。窮山僻壤,亦多耽此者,茶之費,歲數千。

龍溪是漳州轄縣,治所在漳州府城。明末清初,武夷茶工多漳州人,這種茶俗的興起,或者與此有關。《縣誌》這短短一段文字,既記茶具,又論用水,可以當做“簡明工夫茶經”讀,當時是否將這種品茶程式稱作“工夫茶”,則尚不得而知。二十多年後,袁枚中《隨園食單》“武夷茶”條中談到他在乾隆丙午(五十一年,1786)品飲武夷茶的經過:

餘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濃苦如飲藥。然丙午秋,餘遊武夷到曼亭峰、天遊 寺諸處,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忍遽 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一 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

用小壺小杯衝沏武夷巖茶,嗅香試味,細吞慢嚼,姑不論砂銚泥爐、活泉響炭、松風蟹眼,箇中情趣,已經和工夫茶享治之法相同,只是袁枚也還沒有提到“工夫茶”這一名目而已。更有意思的是,袁子才品嚐了小杯武夷茶之後,竟然不再“嫌其濃苦如飲藥”,反而“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

潮州工夫茶(三)

乾隆嘉慶之交,上述品茶方式流行到粵東,“工夫茶”也由茶名被借代而且成為這種品飲程式的名稱。最先把“工夫茶”作為一種品茶程式的名稱載諸文獻的,是俞蛟的《夢廠雜著.潮嘉風月》。俞蛟是浙江山陰人,乾隆五十八年至嘉慶五年(1793-1800)任廣東興寧典史,《潮嘉風月》所記載的大約是一段時間的聞見。俞氏說:

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絕 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 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 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惟杯之數,同視客之多寡 。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 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煮至 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 嚼梅花更為清絕。......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極佳者每斤 需白鏹二枚。

這一段記載,對當時韓江六篷船上的飲茶習俗有很詳細的描繪。六篷船上所用的烹茶器具,有泥爐、瓦鐺(砂銚)、宜興紫砂陶壺、花瓷小茶杯和茶盤,還有墊茶用的棕墊、煽火用的紙扇和夾木炭用的竹夾,茶具已相當齊備。茶葉用福建茶,尤尚武夷茶,以及投茶、沖泡、淋罐、篩茶、品呷等程式,也和今天相同。作為品飲程式的工夫茶至遲到這個時候已經名實具存了。

不過,當時工夫茶並不只流行於潮州。《潮嘉風月》所記六篷船主人,往來韓江上下,有的是梅州人,有的是興寧人,並不都是潮州籍。道光以後,閩南的工夫茶俗也仍然十分流行。道光十二年(1832)修《夏門志》卷十五《風俗記》載:

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壺必曰孟公壺,杯必曰若深杯。 茶葉重一兩,價有 貴至四五番錢者。文火煎之,如啜酒然。以餉客,客必辨其香味而細啜之,否 則相為嗤笑。名曰工夫茶,或曰君謨茶之訛。彼誇此竟,遂有鬥茶之舉。有其 癖者,不能自己。甚有士子終歲課讀,所入不足以供茶費,亦嘗試之,殊覺悶 人。雖無傷於雅,尚何忍以有用工夫,而棄之於無益之茶也。

施鴻保《閩雜記》也說:

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茶具精巧,壺有小如胡桃者,曰孟公壺,杯極小 者名若深杯。茶以武夷小種為尚,有一兩值番錢數圓者。飲必細啜久咀,否則 相為嗤笑。予在友黃玉懷明府言,下府水性寒,多飲傷人,故尚此茶,以其飲 不多而渴易解也。

《閩雜記》中多記道鹹間事,此條所述,應該也在這一時間。實際上,一直到今天,閩南人嗜工夫茶的也還不少。

況且,潮人飲茶也並非從來就採用工夫茶的品飲程式。

三、潮人飲茶的歷史

潮人飲茶的歷史,今天只能從文獻上去尋考了。

宋代以前,潮州文獻闕略,潮人飲茶與否,茫然無徵。宋代飲茶的風氣很盛,建茶崛起,又有許多閩人到潮州當官,飲茶的風氣自然容易濡染到潮州。

潮州市金山南麓,殘留著一處宋代摩崖石刻,刻著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知州王漢的《金城山詩》,其中有“茶灶香龕平”的句子。茶灶是烹茶煮水用的火爐,這是現在可以見到的潮州茶事的最早記錄。元豐三年到七年(1080-1084)間,蘇東坡在黃州,他的好友、潮州名士吳復古送給他一些建茶。東坡有《答吳子野》書道謝,說:“寄惠建名(草頭名)數種,皆佳絕。彼土自難得茶,更蒙輟惠,慚悚。”吳復古所送的建茶,都絕好,可見潮州文士中,也有能品茶的。“彼土自難得茶”是因為那時潮州不產茶,“無採茶之戶,無販茶之商”(《永樂大典》卷5343《潮州府.稅課》引《三陽圖志》)。因而,那時飲茶的風氣,恐怕只能在潮州文士中蔓延,而很難影響到一般百姓。

潮州工夫茶(四)

四、潮州工夫茶馳名的原因

用小壺小杯衝沏烏龍茶類的“工夫茶”,本來是在閩、臺、潮汕各地都很流行的茶俗。不過,現在許多茶人,習慣把這種品茶方式稱作“潮汕工夫茶”;許多研究茶文化的著作講到工夫茶,也經常舉潮汕工夫茶做例子。為什麼潮汕地區的品茶習俗會被視為工夫茶品飲藝術的代表,而在中國茶藝之林一枝秀出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商業的推動,二是文人的潤色。

清代乾隆嘉慶以後,潮汕的商業十分發達。乾嘉之交的潮州,一如俞蛟《潮嘉風月》所載,物產珍奇,商旅輻輳,“儼然自成都會”。工夫茶藝的傳入潮州,與這種繁榮的商業活動有很大的關係。嘉慶十三年(1808)《崇安縣誌》卷之一《風俗》有這樣一段記載:

茶市之盛,星渚為最。初春後,筐盈于山,擔屬於路。負販之輩,江西、 汀州及興、泉人為多,而貿易於姑蘇、廈門及粵東諸處者,亦不盡皆土著。

崇安是武夷巖茶的產地,粵東應該是指廣東東部的潮梅循三州(包括今天的汕頭、潮州、揭陽、梅州、汕尾數市)。根據這條記載,嘉慶初已經有粵東商人進行茶葉貿易。而《潮嘉風月》說六篷船中喜用武夷茶,則粵東工夫茶俗的形成,必定與這種貿易有關。這兩書的記載正可以互相印證。 到了明代,情況似乎已經很不一樣。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的《荔鏡記》、萬曆九年(1581)刊刻的《荔枝記》和相傳也是萬曆年間刊刻的《金花女》附刻的《蘇六娘》,搬演的都是潮州本地故事。戲文中有許多情節,寫到當時潮州民間的茶事。請看下面幾個例子。

《荔鏡記》第22出《梳妝意懶》,益春有一段潮腔唱詞:

十八年前在深房,盆水茶湯是你捧。

這兩段文字說明,至遲到明代中期以後,茶在潮州民間生活中,已經成為日常家居必備的飲品。

以茶待客的習俗也已經形成,有《蘇六娘》中《六娘出嫁》一節,蘇媽叮囑女兒的唱詞為證:

你油鹽醬醋須看理,人來客往檳榔茶。

檳榔是待客的禮果,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說:“粵人最重檳榔,以為禮果,款客必先擎進。”唱詞中檳榔與茶相提並論,可見茶也用於敬客。潮諺雲:“過門是客。”對方不論是什麼身份,只要進了家門,都會有茶招待。《荔枝記》第8出,寫李婆婆到黃家說親,黃父讓家人小七接待:

(公白)原來正是媒姨,老漢失接。小七,端椅坐,計茶食。

《蘇六娘》中也有類似情節。林婆到蘇家做媒,蘇媽見了,連忙招呼:

(末)原來正是林婆,請坐,討茶來食。

這是請媒婆喝茶。《荔鏡記》第19出《打破寶鏡》寫陳三到五孃家磨鏡,益春請他喝茶:

(貼)人客,茶請你。

(生)只茶是乜人使你捧來?

《荔枝記》第17出,這個情節寫得更加具體:

(春白),鍾茶待恁。

(生白)小妹,阮做工夫人,夭有茶食?

(春白)阮只處見貴客來,都有茶食。

這是請做工的工匠喝茶。可見,當時潮州民間社會茶事已經十分普及。

不過,明代潮人飲茶,烹治方法還不很講究。正統七年(1422)潮陽教諭周泰《治平寺》詩有“僧童煮名(草頭名)燒紅葉,遊客題詩掃綠苔”句,就講到燒葉烹茶。如果說“燒紅葉”是為了同“掃綠苔”對偶的修辭文字,不一定是寫實,那麼,嘉靖二十年(1541)前後林大軟《齋居》詩“掃葉烹茶坐復行,孤吟照月又三更”所寫的,就切切實實反映了明代士大夫飲茶時追求的那種野趣。

野趣是有了,但烹治之法實在還未見功夫。

清代前期,工夫茶似乎還未曾在潮州流行。乾隆十年(1745)《普寧縣誌》卷十《藝文志》中,收錄主纂者、縣令蕭麟趾的《慧花巖品泉論》,其中有品茶慧花巖的一段描寫:

因就泉設茶具,依活水法烹之,松風既清,蟹眼旋起,取陽羨春芽,浮碧碗 中,味果帶甘,而清冽更勝。

蕭縣令品茶,茶取陽羨,器用蓋碗,雖然也很講究,但畢竟不是工夫茶。從上面引用過的《潮嘉風月》看,要到乾隆嘉慶之交,工夫茶的品飲程式才在潮州出現。光緒十年(1884)稍前,江都張心泰來粵,有《粵遊小記》,其中寫到:

潮郡尤尚工夫茶,有大焙、小焙、小種、名種、奇種、烏龍等名色,大抵 色香味三者兼全。以鼎臣制胡桃大之宜興壺,若深制寸許之杯,用欖核炭煎湯 ,乍沸泡如蟹眼時,以之瀹名(草頭名),味尤香美。甚有酷嗜破產者。

是則光緒時品飲工夫茶在潮汕已經開始成為習尚。

潮州工夫茶(五)

從這一時期開始,潮汕民間海外貿易日益活躍。到汕頭開埠後,茶葉成為大宗貿易專案之一。光緒十一年到十五年(1885-1890),由汕頭海關出口的茶葉,每年接近1萬司馬擔,是銷往國外價值額最高的貨物。這些茶葉除了小部分潮汕自產的之外,多數是由商人們從武夷、安溪採辦的。清末經營茶業並在武夷擁有茶園和茶店的潮州商人,有汕頭李湖山、潮州楊瑤珍等。一直到抗戰前,仍有很多潮汕商人在福建和臺灣經營茶業。連橫《臺灣通史》就說:

夫烏龍茶為臺北獨得風味,售之美國,銷途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 ,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 溪人,春至夏返。

十八年(1929)修《建甌縣誌》卷二十五《實業》“烏龍茶”條也記載:

近今廣潮幫來採辦者,不下數十號。市場在城內及東區之東峰屯、南區 之南雅口。出產倍於水仙,年以數萬箱計(箱有大斗及二五箱之別,二五箱 以三十斤為量,大斗倍之)。

潮商採辦的茶葉,大多銷往香港海外,也有部分在潮汕本地銷售。有人統計,前揭陽縣解放前平均每月銷售茶葉萬餘斤,基本上都是建茶。茶商的經營活動無疑推動了工夫茶品飲的普及和潮汕工夫茶俗的形成。

乾嘉以來,潮汕人經商蔚為風氣,海內外各大埠頭,都有潮汕人的足跡。潮汕人經營的鋪戶,一般都備有工夫茶待客,以廣結人緣。幾多南來北往客,便因此而見識了工夫茶。梁實秋先生在一篇回憶潮汕籍著名學者黃際遇先生的文字中寫道:

我們在青島的朋友,在酒中八仙之稱,先生實其中佼佼者。三十斤的花 雕一罈,一夕罄盡,往往尚人餘興。隨先生到其熟悉之潮州幫的貿易商號, 排闥而入,直趨後廳,可以一榻橫陳,吞煙吐霧,有佼童兮,伺候茶水,小 壺小盞,真正的工夫茶。

樑先生殆因此有這樣的印象:

潮汕一帶的人沒有不講究喝茶的,我們享用的起碼是“大紅袍”、“水 仙”之類。

潮州商人的經營活動,使工夫茶藝擴散到更加廣闊的地域。而潮汕地區的品茶習俗,也因此被視為工夫茶品飲藝術的代表。

大抵一種日常生活行為的藝術化,免不了要經歷一個總結和潤色的過程。從陸羽《茶經》開始,歷代文士人留下大量的茶書、茶文和茶詩,使後人得以瞭解中國茶藝的燦爛和中國茶道的精博。潮汕地區的品茶習俗被視為工夫茶品飲藝術的代表,文化人的潤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上面已經介紹過,用小壺小杯衝沏烏龍茶的茶俗形成以後,有不少地方誌書、文人筆記對它進行描述和總結,併名之曰“工夫茶”。大概是由於寫作體例的,這些描述和總結十分簡略而不成系統。

第一個系統地對工夫茶俗進行總結和潤色,並能夠發其精蘊的,是潮籍學者翁輝東。他有油印本《潮州茶經——工夫茶》行世,據作者自序,寫作時間是1957年。作者系統地記述的潮汕工夫茶的用茶,取水,掌火,茶具和烹治程式。基本內容如下:1.用茶,“潮人所嗜,在產區則為武夷、安溪,在品種則為奇各、鐵觀音。”2.取水,“山水為一,江水為中,井水其下”,對烹茶用水的講究,只沿用《茶經》的說法。3.掌火,明代茶書已有“活火”的說法,潮人煎茶,選用炭火則更加講究。4.羅列潮人常用茶具,對茶壺、蓋甌、茶杯的介紹最詳細,其他如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缽、龍缸、砂銚、羽扇等等,也述其形制用法。5.翁氏認為,“工夫茶之收功,全在烹法”,所以對工夫茶的烹治程式,分治器、納茶、候湯、衝點、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八事詳加說明。這篇文章將潮州工夫茶俗最基本的特色概括了。

此後40年,又出現不少介紹潮州工夫茶的著作。伍羽的《說潮汕工夫茶》在香港《文匯報》刊登,馬風的《功夫茶》收入《潮汕文化叢談》在新加坡出版,使潮汕工夫茶名揚海外。張華雲的《潮汕工夫茶道》,陳香白的《潮汕工夫茶與儒家思想》,努力發掘潮州工夫茶的文化精神。曾楚楠的《潮汕工夫茶芻議》,黃光武的《工夫茶與工夫茶道》,更注重對潮汕工夫茶歷史的探討。

幾十年來,潮汕工夫茶俗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從器具到烹治程式都刪繁就簡,不再是舊日狀貌。文人的總結和潤色,並不能對這種生活習俗有規範和提高的作用。但是,這些總結和潤色,卻使得潮汕的茶俗遐邇聞名,以至一提起工夫茶,總要舉潮汕茶俗為例,對孟臣罐、若深甌,對“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津津樂道。

先是經商業的推動,後又加文人的潤色,“潮汕工夫茶”終於成為流行於閩南粵東一帶的、用小壺小杯衝沏烏龍茶的品茶習俗的代表。

麻煩大家幫我找 關於 潮汕工夫茶 的有用資料~這是我要寫 作文的材料~拜託大家幫我下~!

工夫茶是潮汕一帶品茶的一種風尚,以其獨特、精細而聞名。所謂工夫茶,是指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而且操作時必須很“工夫”工夫茶的基本特徵,可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用小壺、小杯衝沏烏龍茶。茶壺茶杯小不但可以使茶香不渙散,而且也是因為喝工夫茶往往不是為了解渴而是為了消遣、享受和作為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這一點外地人不知道往往很難理解,總怪異喝水乾嘛不用大一點的杯子。

【工夫茶的起源】:

據考證,工夫茶起源於宋代的茶俗,由於士人品茶講究理趣,追求品飲過程中的精神、文化享受,茶具因此而日趨小巧精緻。

【工夫茶沖泡的考究】:

工夫茶在全國可謂最精緻、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

工夫茶很講究選茶、用水、茶具、衝法和品味。茶葉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潔淨、甘醇,以山泉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盛茶器皿以江蘇宜興的硃砂泥製品為佳;瓷杯要選用細白透亮的精美小杯;泡茶講究“高衝低灑、刮沫淋蓋、關公巡城、韓信點兵”的手藝;品茶講究色、香、味外,還講究“喉底韻味”。

而飲茶程式、禮儀更是繁複。比如茶衝出來後,一般是沖茶者自己不先喝,請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順手勢先拿旁邊的一盅,最後的人才拿中間一盅,還有如果喝茶的過程,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

潮汕婚嫁習俗

潮汕人對於婚禮習俗是有一定講究的,舊時較注重“明媒正聘”。 其禮俗雖各地繁簡有異,但較一致的提法和儀禮是:提親、合婚、定親、行聘、請期、迎親,俗稱“六禮”。也有將其概括成“四禮”:文定、請期、送聘、迎娶。 託媒提親 合婚定親

“提親”、“合婚”、“定親”,即“四禮”的“文定”。首先由媒人到男、女方家提親。經女家同意後,再由媒人到女家問明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並寫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裡三日內沒有發生不吉利的事(俗稱“三日順”),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與女方,雙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稱合時日)。“定親”又稱“訂婚”、“行定”、“食定”,是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家下定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隻金戒指,還有餅食、糖果等,女方必有回禮。定親時男方要到女家去“食定”,一般是食甜蛋或甜面(若是四個甜蛋,只能吃兩個;若是兩個,只能吃一個,另一個要用箸一分為二)。男女雙方都要給親戚、朋友、四鄰送餅食、甜麵湯(記得以前是酒餅糖,合人食歡喜),報告親事已定。

行聘擇吉 操辦嫁妝

“行聘”又稱“送聘”,是比較隆重的禮節,婚書帖式、聘禮等都有嚴格規定。清以前及初,富家除送金銀、綵緞外,還有豬羊、酒果;貧家除送雞酒外,還送檳榔;大多數地方還要送豬肉,俗稱“洗屎肉”,以示報答女方父母養育之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銀外,還送收音機(電視)、自行車、縫紉機和手錶;現在多數是納聘金。女方在收到男方的聘禮之後,具帖復聘,並回復一定的禮物,主要有:鴛鴦蕉(雙孖的香蕉,喻夫妻親密無間)、豬肝豬心(表示肝膽同心)、雌雄雞各一隻(象徵鴛鴦比翼)等。女方在復聘時,還要考慮男方堂上的老人,若老媽(祖母)在堂,須加送“老媽糕”;祖父在堂,應加送“老公餅”。女家在送豬心給男家之前,須切出一片,配糖、蔥煮熟後,與女同吃;男方家收到女方送來的豬心豬肝後,也要配糖、蔥煮熟後與家人及親友同吃,取義“男女同心”。

“請期”也稱“擇日”、“送日”、“提日”。行聘過後,男方即擇定結婚吉日,包括裁剪結婚禮服、“挽面”和沐浴、確定迎娶的時間及時辰,並通知女方。此時,男女方的親戚朋友都要送賀禮。送女方的賀禮稱為“送花粉”。女方除準備好嫁妝外,還要準備出嫁時攜帶的特殊物品,主要有:一是“上轎鞋”5雙,春夏秋冬各一雙,另加水鞋一雙,表示夫妻風雨同心,共同走好今後的道路;二是烏絲和白絲縛箸,喻婚後早得貴子,夫妻白頭偕老;三是桔餅、龍眼乾各一碗(俗稱“公婆碗”),用於新婚時拜“花公媽”,並以此象徵生活甜蜜,“桂子蘭孫滿堂前”;四是香粉及五色絲線。女方出嫁前,要用絲線“挽面”,意謂“去開額”(開竅、會持家),出嫁滿月和四個月,也要“挽面”,俗稱“挽脫產”。“挽面”用過的絲線要掛在石榴花上;五是紅殼、酒餅、綠豆、早粟、芝麻等五色種子,寓意“五子登科”,財丁興旺;六是“鴛鴦肚兜”(也稱“荷包”、“腰袋”)一個,用於裝五色種子和新剪的“鴛鴦草”(雙株的厚香草)草頭及一對“如意”,喻結髮夫妻,成雙成對,吉祥如意。七是手帕捻紅糖,新娘出閣伊始要把包著紅糖的手帕捻在手中,到夫家後,在蓋井之前,要將紅糖倒入井中,寄意新娘“合內合外合厝邊”,“過門合人惜”;八是“花頭”、扇子(諧音“送子”)等。富有人家舊時嫁女,除辦嫁妝和上述特殊物品外,還陪嫁田地,甚至壽板(棺材);現在則陪嫁電器、摩托車或汽車等。

迎娶新娘 儀式隆重

最後一禮是“迎親(迎娶)”,即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迎親的形式有兩種:一是新郎上門迎接新娘;一是派“好命人”上門代接新娘,新郎在自家門口等親,新娘由女方派伴娘陪伴。迎親的程式繁多,儀式隆重,。新娘在孃家和到夫家後都要分別“食五碗頭”,出門前還要給兄弟姐妹“分錢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轎前,家人要端一盆清水,輕灑向花轎,有的則提一小桶清水,用紅花(即石榴花)蘸清水噴灑花轎和花轎經過的一段路程。現在雖多用自行車、摩托車、小車迎娶,但仍有人保留此一習俗。花轎一般都要“彩青”。“彩青”主要是彩榕樹(潮人稱為“成樹”)枝和青翠的竹枝,以示對“夫有成,妻有德”的祝福。婚娶之日,男方家出入的門都要貼上婚聯,門楣正中要貼上一條寫有“麒麟到此”的紅紙條。新娘到男方家門口,新郎要“踢轎門”、“扎如意”,新娘要“跨火煙”。新郎新娘進入洞房要吃“合房圓”。吃“合房圓”時“青娘母”要“做四句”,新郎新娘各吃兩粒甜圓後互換圓盞,再吃兩粒圓,俗稱交杯換盞。此時,“青娘母”又要“做四句”。“做四句”要貫穿於迎娶的全過程,從新娘出門上轎到進入洞房,“青娘母”都要“做四句”。“鬧洞房”時“青娘母”要代新娘與客人對歌,若遇到一些淘氣者作歪詩打趣時,“青娘母”要立即“做四句”回擊,幫助新娘化解尷尬局面。迎娶之日,要設婚慶喜宴,宴請前來慶賀的親朋好友。

除上述儀禮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舉行“開井”、“舂米頭”、“攪泔”等儀式;滿十二天或滿四個月要行“歸寧”禮——“返厝”。頭、二“返厝”,新娘在孃家炊煙起時返回,“三返厝”方可在孃家過夜。有些地方在新婚後第一個元宵節,還要舉行婚禮追憶儀式,新娘打扮如初,端坐廳堂或站於村頭、井邊,讓親朋、四鄰再看“新娘”,好事者還可敲鑼打鼓再鬧一番“洞房”。此儀式現已基本廢除。

新婚禮俗會因時因地而異,雖然移風易俗之後,已逐步朝向婚事新辦,但一些有意義的禮俗仍保留下來。

在富庶的廣東,為什麼說客家人惹不起?

這支來自廣東河源連平的客家方言樂隊,用客家話唱搖滾,在一眾老牌樂隊中從青銅打到王者級別,讓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進了大眾的視野當中。雖說如果不依賴字幕,真聽不明白他們在唱什麼,但他們讓我看到了久違的搖滾血性是什麼樣子的,我頭一回覺得,客家人的客家話,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搖滾範。在廣東,你可能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總會以為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對客家小妹的印象約等於賣茶小妹。

這也難怪,相比起廣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調,但又彷彿隱隱於世界各處。據統計客家人在海外分佈於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廣東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餘多分佈在福建、江西等周邊省份和港澳臺。在富庶的廣東, 為什麼說, 客家人惹不起?

知道客家人的會懂他們是漢族的一個支系,不少歷史名人、現代開國元勳、當代傑出人物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脈。中國的主客文化是相當複雜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講究人情世俗規則的年代,很少有一種民繫有這種自覺自稱為“客”,但客家人從根上就深諳中國社會的主客之道。客家人最為人熟知的,就是歷史書上的從西晉到清朝,從中原望族幾次戰亂南遷的歷史傳。

客家人世代相傳,他們的故鄉是河洛地區,現代DNA研究也證實了客家人來自古代中原地區。古代洛陽位於天下之中,扼守著古代中國的四個重要區域——關中、河東、關東、江淮,這些地區要麼容易產生強勢的軍事政權,要麼經濟富庶,種種因素導致洛陽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洛陽長期作為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本身人口眾多,又頻頻遇到戰亂,百姓只好遷徙避禍。

潮汕元宵傳統習俗有哪些

1.吊喜燈(點燈籠)

潮語“燈”和“丁”同音,點燈寓意添丁。元宵夜潮汕家家戶戶門口都點燈、吊燈。人們還要提燈籠、拿紙銀香燭到鄉中神廟接火,回來分別吊在家裡的神龕和床頭,這叫做“吊喜燈”。

2.賞燈

元宵夜是月圓夜,如果天晴月明,潮人的花燈與圓月相印成趣,賞心悅目。鎮、縣、市有搭燈棚做花燈展,鄉村神廟和宗祠掛起大燈籠、大花燈,小孩子提著買來或者自制的小燈籠,成群穿街過巷“營燈”,饒有喜慶。 自農曆十一日起,叫“起燈”(即“起丁”),當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要到鄉里宗祠掛花燈,被視為新生男孩的入族議式,並每晚抱著孩子去祠堂點燈, 接受鄉人祝賀,直到十八日收燈。

3.食丁茶

以前,家裡有男丁的人家要備茶點請親戚來吃喝,這叫做“喝燈茶”。當晚只要你有雅興,即使沒受邀請,隨便走進哪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款待。

4.做丁桌

在鄉村,上一年有生男孩的人家,元宵夜要在祠堂設宴請客,以慶“出丁”,俗稱“做丁桌”。宴客席式有兩種,一是用好多隻方桌並在一起,形同龍船,邀請親朋好友來吃飯,叫“龍船席”;二是無論鄉里人、過路的都可以進來吃,吃完就走,下一批客人接連不斷地上來吃,主人不斷地續上菜餚,叫“走馬席”。暈,聽過外地的“喜宴”也有這麼辦的。

5.盪鞦韆

盪鞦韆,口語叫“逡登秋”。 因潮地春來早,不似中原要到清明才適宜盪鞦韆。當天有的鄉村組織盪鞦韆競賽或表演活動,也有不少村民自發綁掛鞦韆玩耍,甚至有的演化出奇特的風俗,例如揭陽市桃山鄉正月裡男女老幼都可盪鞦韆,但元宵那天,男人就禁忌登上鞦韆棚。潮州的個別鄉村,有元宵夜要在榕樹下盪鞦韆,村人往年輕夫妻身上潑糞,以求當年生男孩。

6.猜燈謎

以前,潮汕的猜謎遊戲只有在元宵夜才舉辦,就是在花燈貼上有謎面的紙條,給觀燈人圍猜。隨著識字人逐漸增多和謎語知識的普及,猜謎活動在各個節日都盛行起來,但最為隆重、熱鬧的仍是元宵節,懸掛謎燈也變為謎箋競猜。建國後,潮汕各地的元宵燈謎更為盛行,其中澄海還是文化部頒授的“中國民族民間藝術(燈謎)之鄉”呢。

7.鬥畲歌

畲歌,其實就是由畲族傳入、美妙清麗的採茶歌。當晚,由鄉里挑選出來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採茶女,分組排隊,手提花籃,載歌載舞, 演繹採茶勞作,“採茶女”的舞蹈步伐,均跟著前面兩個帶隊人的舞動進退,委婉動人。

8.準情人節

封建社會的未婚女子養在深閨無人識,是不允許自由出外的,唯有重大節日才可結伴出遊,所以元宵節賞花燈往往是未婚男女見面或情人相會的機會。潮劇《陳三五娘》就是講述男女青年在元宵節賞燈時一見鍾情的故事。

9.求喜物

是日,不少鄉村有設壇拜神活動,神壇上的雞、鵝、鴨、糖果、粿品、花燭、大吉等被視為神物。“求喜物”就是求取拜神後的祀品。參拜的男女可以競投卜取祭品回家中,這些神物可讓家門平安、添財添丁。競投卜取到神物的,明年要按競投承諾的物品數量奉回拜神祀品。也有個別人乘擁擠之機偷走壇前祭品回家吃,說是“吃興盛”。

10.敬糖獅

潮汕不少鄉村的元宵拜神,要向神祗敬獻糖獅,祈求新年大吉大利。人們用白糖糖漿灌入雕刻成獅子形狀的模具,鑄成後加上彩繪紋飾就是晶瑩鮮豔、造型優美的糖獅。糖獅拜祭時成雙配對,拜祭後可食用。敬糖獅也有競投卜取習俗,投得者明年元宵要按競投承諾的大小規格如數奉還,稱為“賭糖獅”。

11.擲喜童

十五這天,有的城鎮鄉村在祠堂大埕、街頭巷尾的開闊處搭起綵棚,裡面置一尊袒胸、憨態可掬的巨型泥塑彌勒佛,其頭、肩、肚臍、大腿上擺有形狀各異的“泥喜童”,給站在約4米遠的人以銅錢投擲,命中者可拿走“喜童”,命中頭頂、耳朵等還有銅錢贈送。據說中了是好兆頭,能早生貴子和發財。

12.送香船

送香船就是送瘟神,潮汕與全國各地一樣均這種儀式,“紙船明燭照天燒”說的就是此俗。“香船”是用竹扎紙糊而成的,有的直接紮成一條船形,有的製成張口露牙的大肚子河豚等。當天村民還請來他鄉的親朋好友,鄭重其事地送香船,非常熱鬧。

13.插榕

以前的元宵節,潮汕家庭的門楣上都插有幾種吉祥物,如榕樹葉、竹筅、“筆車”、“杜必”等,寓意為“插榕健過龍”、“插竹筅養肥雞”、“插筆車飼大豬”、“插杜必穀倉相疊”。有的地方,婦女們把榕葉插在頭上,孩子們則取榕葉夾在耳朵上,以求吉祥。

14.行過橋

在元宵節,潮汕有的地方有行過橋的習俗,如在揭陽,當天榕城的大小橋樑都用彩燈、彩旗裝扮一新,男女老幼爭先過橋祈福,打銅街的石猴橋是最熱鬧的橋樑,人們以摸到橋頭的石獅為幸運。在普寧洪陽,已有四百多年曆史的太平橋為“頭橋”,橋頭有兩頭石獅,說是小孩“模獅鼻,寫雅字”;小夥子“摸獅肚,娶雅妻”;婦女“摸獅耳,生兒子”。還有,過橋時切不可回頭,否則不吉利。

15.落祠堂

過去,一些地方的鄉規民約要求當年嫁入的新娘,要到宗祠去觀燈, 叫“新娘落祠堂”。新娘們到了祠堂焚香禱祝後,要繞堂一週,逐屏觀看花燈,然後在祠堂前看“神前戲”,既為祈福,亦可讓鄉人觀看認識,此俗已少見。

16.坐大菜

元宵夜,一些地方的未婚姑娘會與同寅結伴,靜悄悄地溜到人家的菜園子裡,然後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渭“坐大菜,明日擇個好夫婿”,此民俗現已消失了。

17.抱大豬

舊俗“十五夜抱大豬”,就是在元宵節,澄海、揭陽、普寧、潮陽等地的家庭主婦,要在夜間到田野裡抱回一塊俗稱“田塗堛”的大土塊,有的地方是抱回石塊,並悄悄地將土塊放在豬欄(圈)前,貼上金花紅綢,敬擺供品,虔誠跪拜,口中默唸:“順順大大隻”、“飼豬大過牛”,以祈求新年豬苗長膘快。

18.營神

潮汕在元宵期間有多種遊神,即抬神出遊活動,俗稱“營老爺”,日期多在正月十二到十八之間,遊神期間,人山人海,大多鑼鼓喧天,潮樂悠揚。有的在夜間舉辦,火堆香燭璀璨,熱火朝天。“營老爺”,有“文營”和“武營”二種。“文營”是將神像請上神轎在社群中巡遊一圈後回到社壇。“武營”實際為“走老爺”,潮汕話“走”指“跑”。“走老爺”是將神像請上神轎捆緊,幾人抬起或由壯丁綁在背後疾跑。

19.擺社賽會

賽會就是是聚集許多拜神物品,在神前作比賽、觀摩之會。 汕頭的區縣,有的要舉行賽大豬、賽大鵝、賽大鴨等活動。

普寧洪陽、崑山,揭西棉湖等地有書畫、古董、盆景、農產品陣等活動。普寧洪陽擺社日是正月十八日,這一天嫁出的女兒都回孃家看熱鬧,故稱“走仔會”。揭西棉湖稱為擺古董、擺景。

揭東的新亨賽大豬,賽甜粿,有的鄉鎮則有登黃岐山之俗。

20.特色習俗

如各地有不同的廣場動物舞,有舞獅、舞龍、火龍舞、龍蝦舞、雙咬鵝舞、麒麟鸚鵡魚舞等,和大鑼鼓、營標、擔花籃巡遊。普寧市佔隴鎮溪東村有元宵節跳火墩活動,氣氛熱烈,極有觀賞性和現場震撼感。

又如普寧客家區新嫁娘要結伴到村邊竹林下搖竹子,邊搖邊念:“搖竹頭,不用愁;搖竹尾,年底養個大烏龜(生男娃之意)。”並各採竹葉插於頭上等等。

拓展資料: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天在潮汕,有各種具有潮汕特色的民俗活動。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以正月十五為天官當令,稱上元節,祈望天官賜福。潮汕各地元宵風俗活動內容大都有吊花燈,遊花燈,舞獅,猜燈謎、吃湯丸等,其主要內容在燈,故又稱燈節,它有最濃厚的遊樂色彩,故稱鬧元宵。[1]元宵節傾注著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氣息,煥發出現代民俗藝術的獨特光彩。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潮汕元宵節

潮汕這邊的結婚風俗是怎樣的

潮汕結婚習俗 隨著時代的發展,潮汕人的婚禮已越來越富於時代氣息了,不少青年男女早已擺脫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習俗。然而,傳統婚禮還存在。 提親,亦稱求婚。即由媒人到男方提親,或由媒人先到男方介紹女方情況,男方認可再到女方提親。合婚。這裡有兩個環節,雙方提親認可後,即由媒人把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寫成庚貼送交男方。三天內若男方家裡沒有發生意外不吉祥的事,如碰破碗、鍋等,這叫做“三日好”。有這個好兆頭,男方才答應互換庚帖。換了庚帖再各自請人占卜合婚,確認男女雙方是相生還是相剋。 定親。合婚之後,就進入了定親階段,即由男方備禮物到女方定下親事。禮物通常是一對金耳環或一枚金戒指,也有送金項鍊的,還有白糖、麵條,這是表示訂婚的信物。女方在定親禮時,要給親朋鄰里分送糖果餅食,告知親事已定,定親後便行聘禮。 行聘,亦稱送聘。過去的聘禮,富有人家是金銀、綵緞、豬羊酒果;貧者則是檳榔、雞酒而已。潮州人把檳榔當作吉祥如意的象徵,是甚有特色的行聘禮物。現代的聘禮包括實物和現金。實物必各四式以上:白糖、麵條、大吉(潮州柑)、金銀首飾、布料、餅食等,但不能為奇數,務必偶數。現金也稱為聘金,分一份、二份、四份不等,但都是成倍數的。在送聘中,女方要有回禮,即把聘禮中的餅食部分退還,並回贈“鴛鴦蕉”、桔、豬心等。鴛鴦蕉即兩個並生的香蕉,象徵百年偕老;桔諧音“吉”,象徵大吉;豬心(一半留在女方)象徵同心。雙方這時還要用對方禮物中的餅食鄭重其事地分贈給親朋鄰里,報告結婚喜期。親朋鄰里也要回贈禮物表示祝賀。 請期,行聘禮後,就要選擇結婚的日期,並轉告女方,包括通知女方什麼時候剪裁結婚禮服,什麼時候“挽面”,什麼時辰沐浴,什麼時辰迎娶等。請期所請的時辰大多在黑夜裡,潮俗保持黑夜迎親的婚俗,實是遠古的遺風。迎親,這是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的儀式,也是婚禮中最主要的程式。迎親有兩種:一種是新郎迎親,另一種是男方請“好命人”代迎。這時,新娘往往放聲大哭,這叫“哭嫁”。一方面是為遠別父母親而哭,另一方面據說只有流淚,才能使孃家富裕。彩轎來到夫家門口,夫家要放鞭炮迎接。新郎用腳踢轎,卷轎簾,拔下新娘頭上的如意,往新娘額上作勢欲扎。踢轎、扎如意,意在給新娘下馬威:今後一切須如夫意。這是夫權的暗示。接著新娘在伴娘攙扶下跨過門檻底下一堆燃著的“火煙”。新娘進門之後,要在婆家請來的“青娘母”陪伴下,與新郎吃“合房圓”,進洞房,上廳堂給長輩、平輩端茶行禮等。這時,青娘母應在旁誦祝頌歌辭 。 孃家在新娘迎娶當天,要派小舅子送百合湯贈與男方,願新娘在婆家人人合意。第二天要給新娘送木耳豬心湯,期望新娘不要忘了孃家親人。只有第三次才能在孃家住上幾天,好好傾吐思念父母之情。這裡的姑娘出嫁時還有分贈“姐妹錢”的習俗。“姐妹錢”是由前來迎娶的新郎分贈給送新娘上路的弟妹們,一般是4元4角8分。分贈姐妹錢一對男女代送,含意“好”。448分,寓“世世好”和“世世不分(離)”之意。 新郎在佈置新房時,要舉行莊嚴的“安床”儀式。安床之時宴請算命先生擇日,床頭朝向也有個講究。在安床時,要做“四句”以圖吉利。當新娘豔妝濃抹、將上花轎的時候,新娘孃家的人,便要端一盆清水,向花轎潑灑,邊潑邊念:“缽水潑上轎,新娘變新樣。”寄寓對出嫁新娘的祝願。不過,現在潑灑的當然不再是花轎,而是自行車或是摩托車、小轎車了。新娘的嫁妝中,過去還必須備有兩雙木履,除方便日常生活外,也取“同偕老”或“亦步亦趨”之意。新娘過門後,隔一天清早就要起床下廚,親自做一碗甜米飯,待家翁、家婆及丈夫的兄弟姐妹起床後,請他們各嘗一點。據說,這碗甜飯,糖要從孃家帶來,做飯時還必須將一口自己的唾液摻進米湯中。當然,唾液摻米湯得悄悄進行,吃的人也不必多問。這一習俗意味著夫家的人吃了含有新娘唾液的甜米飯,新娘和全家大小就能融洽相處,生活和睦。 新婚三夭內,新娘子與公婆應避免相見。第四天一早,新娘要到新居所在地的公共井汲水。汲水前先將一小撮紅糖和一小撮由孃家帶來的泥土投入井中。這是為使新娘此後不致“水土不服”,且能和鄰里和諧相處。 鬧洞房 近年來興起的一項民俗活動,就是在子夜時分拜財神。無論是哪一個地區,婚禮的最是“鬧洞房”。潮汕也如此。香包是新娘出嫁前躲在閨房裡刺繡的,人們要從這些刺繡工藝品的手藝高低、數量多寡來品評新娘的靈巧與笨拙、勤勞與懶惰。你如果想一睹新娘的芳容,必須說出吉祥如意的“四句”,新娘才肯放下遮面的扇。也有一些生性詼諧的鬧客,運用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的手法,把個新娘弄得不知如何回答。 特殊婚俗 過去,潮汕地區還存在許多特殊的婚姻習俗,隨著社會的進步,這形形式式的婚姻習俗,有的已被淘汰,有的雖然尚存其名,但形式已經完全改觀。 指婚(也稱娃娃親):舊交或要好親友,由雙方父母作主,指定懷胎的二家嬰孩出世後若是一男一女即作未來夫妻,稱指腹婚。男女雙方長大後不管中意與否,由雙方父母擇日完婚,謂之‘轉屋”。

潮汕媳婦的禮法:

嫁娶時傳授家規:女子出嫁時,除父母長輩教以當媳婦的一般道理和知識外,有個儀式是要女兒坐在水缸上,然後才上花轎。此俗寓示女兒要像水缸一樣要“大器量”,心胸豁達,勿斤斤計較。

認米缸:聽翁姑介紹米缸位置、家中大小人口煮飯燒粥數量等。

採水缸:聽翁姑告知到什麼地方打水,水桶、桶擔鉤掛在什麼地方以及飲水如何保持衛生等。

攪米泔缸:用木棒攪拌,讓媳婦看看裡面沒有生米熟飯,示意不能浪費。

生火:教媳婦生火煮飯。習俗新娘進門要頂替翁姑或妯娌做飯。即使富戶人家有女傭煮飯,也要十二天,或一月或四個月參加做飯。

站著吃飯:新娘初到要尊老惜幼,開始站著吃飯,且要為長輩添飯。待四天,十二天,父母勸兒媳坐著吃或不必為長輩添飯時才免此禮。還有,如不可站門檻,不可坐正堂;捧茶要按賓主排輩。

洗衣服:須先洗男服後洗女服,先洗長輩衣服,後洗小輩衣服,先洗深色衣服,後洗淺色衣服等

廣東省潮汕雷茶怎樣做法?

今天分享下,這個只是小編家的做法,每次也會根據買到的摘到的葉子做調整,每家的做法其實都會有些不一樣,僅供參考。

是準備材料(茶葉,花生,芝麻,金銀花,菊花葉,車前草,艾草,芹菜,茴香,珍珠菜,枸杞葉,油麥菜,大蔥,大風草,神仙草,黃皮葉子)

用擂茶缽開始擂,怕麻煩可以直接用攪拌機。

擂好之後,煮開再過濾。

煮好的擂茶。

可以加上喜歡的配菜。

最後撒上炒米和花生。

擂茶又名三生湯,起於漢,盛於明清,流傳已久。關於擂茶的起源,目前公認的說法為廣東省揭西縣河婆鎮南關城老婦人何婆售賣的街邊小吃。當時的南關城是潮汕和惠州經商的必經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決了往來客商的疲勞,因此名聲遠播。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於漢,盛於明清,流傳已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綠豆、食鹽、茶葉、山蒼子、生薑等為原料,用擂缽搗爛成糊狀,衝開水和勻,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時,擂者坐下,雙腿夾住一個陶製的擂缽,抓一把綠茶放入缽內,握一根半米長的擂棍,頻頻舂搗、旋轉。邊擂邊不斷地給擂缽內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藥(香草、黃花、香樹葉、牽藤草等)。待缽中的東西搗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後,用一把撈瓢篩濾擂過的茶,投入銅壺,加水煮沸,一時滿堂飄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濃郁、綿長……據說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又一說,擂茶源於中原,盛於長江中下游。

擂茶在汕尾市地區最為盛行,分為三個茶段:早上(9:00-11:30)

下午(3:00:-4:30) 晚上(8:30—11:30)晚茶,在這個三個時段汕尾每家每戶基本都在喝擂茶。

潮汕美食有哪些呢?

比較出名潮汕美食如下:

1、潮汕蠔烙:這是用薯粉生蠔雞蛋做成的美食,成品的蠔烙金黃酥脆,口感絕佳。

2、腐乳餅:以精麵粉製成餅皮,餅餡中,腐乳塊百分之二點五,名酒含百分之二,白豬肉要經過精選,切成肉丁,佔百分之十八點二,粉糖含量百分之二十七點五,還有蒜頭等,配料總共在十四種以上。

3、潮汕牛肉丸:牛肉丸又分有牛肉丸與牛筋丸兩種,牛肉丸細嫩口感嫩滑而牛筋丸則較有嚼勁。牛肉丸是潮汕地區著名且有很具備代表性的特色小吃。

侄兒結婚老姨夫四句話潮汕婚宴桌上的四句話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婚俗,所以結婚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流程。在潮汕地區,侄子結婚,老姨夫送祝福,一般說四句。侄子結婚,老姨夫做四句話怎麼辦?來看看潮汕婚宴餐桌上的四句話吧!

結婚,侄子,叔叔,做四句。

1.四句祝賀的話

秀外新娘很美,一對新婚夫婦彈琴豎琴。玉冰清明端莊,親友同步祝賀。

明年生個好寶寶,鴛鴦再配。子孫後代繁衍生息,家庭興旺,享受富足。

2.遇見新娘的四句話

朋友們在看婚禮,新郎新娘在大廳裡。兩位新人都來迎接新娘,祖先們都很高興。

拜天地,上高堂,愛情總會沐浴夫妻倆。一對新婚夫婦為演奏,親友齊齊聲歌唱。

3.茶四句。

新娘面帶微笑地捧著茶杯,手裡端著盛著黃金的茶盤。美人天生麗質,茶杯放在中間深處。

新娘大方捧茶,眼睛圓溜溜的。兩個姓結婚了,櫻桃笑著小嘴。

4.點燃蠟燭四句話

一對燭火通明的廳堂,夫妻二人在此幸福百年。明年生個好寶寶,好好學習成績和作業。

左邊點蠟燭,右邊點蠟燭。夫妻雙方都來迎接新娘,像賓主一樣互相尊重。

5.洞房四句

我想祝賀新郎得到了單鵑。配鳳凰,養在一起,彈琴,唱歌。

今晚來洞房,專心看新娘。出來吧,新娘,看,雙胞胎有福了。

潮汕婚宴桌上做四句。

1.酒瓶放在桌子中間,酒杯放在桌子周圍。姐妹們一起上桌,親戚們喜歡鮮花和一棚香。

2.今天的飯加了一條白披肩,你對碗不滿意。一起入席吧,兄弟們,一朵鮮花將會綻放。

3.桌子上擺的四個碗中,有十個碗的腳是繡花的。兄弟姐妹入席,似乎花香四溢。

4.十碗抬到底,兄弟共結良家。十碗捧到底,五代相會遊御街。

5.坐如虎狼行如虎,我可以走遍天下。就像齊文王吃小鮮肉一樣,吃了小鮮肉就會死。

6.伴娘的詩句真的很奇怪。是水雞餌。小雞像老虎一樣跳躍,它到處跑。

7.“幸福如東海”這個詞,似乎很多人都不知道。幸福的夫妻成雙成對,永遠比南山長壽。

8.“甲”字是“申”,和一樣,都是狀元中的新科狀元。如意小姐來配,值一千塊。

9.天賜良緣,人人都有,郎才女貌。秦,色,明早結珍珠,早生貴子,早蔭夫。

10.新娘漂亮,夫妻好姻緣。茶四句恭喜你,丁財福萬歲。

潮汕工夫茶的背景,我要做研究報告

概述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是指流傳並保存於潮州中心區域及其周邊地方(包括閩南)的中國工夫茶之沖泡方法:主要程式有茶師淨手、茶具講示、泥爐生火、砂銚掏水、欖炭煮水、開水熱缺罐、再熱茶盅、茗傾素紙、壺納烏龍、甘泉洗茶、提銚高衝、壺蓋刮沫、淋蓋去沫、燙杯滾杯、低灑茶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敬請品味、先聞茶香、和氣細啜、三嗅杯底瑞氣圓融等二十一項。

潮州工夫茶是中國茶道之集大成者,潮州工夫茶、中國工夫茶、中國茶道實質是三位一體。

一、中國茶道之“七義一心”

中國茶道涵蓋著七種主要義理(即“七義”):(一)茶藝;(二)茶德;(三)茶禮;(四)茶理;(五)茶情;(六)茶學說;(七)茶導引(即茶氣功)。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即“一心”)是“和”,這就是中國茶道的“七義一心”。

“和”屬哲學、美學範疇。“和”是先民們企求與天地事例以實現生存幸福目標的樸素文化意識。“和”的內涵十分豐富,不但囊括了所謂“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充分展示出“中國茶道”的思想核心,涵蓋中國茶文化的基本精神。儒、釋、道三家均提出了“和”的理想,但並非沒有差別。儒家重視禮義引控這“和”,體現中和之美,釋家推行超越現世的主客體皆空的宗教式之“和”,體現規範之美;道家介導純任自然之“和”,體現無形式、無常規之自然而突出了道家“自恣以適已”的隨意性,迎合了一般中國民眾的強烈實用心理。

綜上所述,可知“中國茶道”屬綜合性文化體系,其定義應為:中國茶道包涵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導引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在本能的理性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

二、潮州工夫茶:通古今之變

中國茶道形成於盛唐,《茶經》總其大成,簡稱“茶經法”。“茶經法”詳載茶藝,包括選茶、炙茶、碾末、取火、選水、煮茶、酌茶、傳飲八個程式,組成了“茶藝”的核心內容。

清代俞蛟《夢廠雜著.工夫茶》指出:“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俞說可謂一語中的。潮州工夫茶藝程式,一般為選茶、選水、活炎、烹茶、品茶。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瞭解到:從選茶、取火、選水、煮茶程式,以至茶具的應用,潮州工夫茶法與《茶經》煎茶法之間的區別是客觀存在的。舉其要者,潮州工夫茶法改餅茶為葉茶,改煎都為沖泡,並由此而生出茶具使用的差異,這是時代發展之必然。但我們絕不應忽視如下的史實;自唐迄今,已經歷了五個朝代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期間,由於文化上的“遺傳傳遞力”作用,使潮州工夫茶能夠儲存固有文化的精華。所以就其總體邏輯程式而言,潮州工夫茶法與陸羽煎茶茶法有著本質上的類同。傳承關係顯之又顯,完全證實了俞蛟“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說法的正確。

通過比較,我們有理由認為:陸羽的“煎茶法”,其實就是“中國工夫茶”之權輿。換句話說,中國工夫茶藝,早在盛唐之時便已正式形成,它是中國茶道的載體唐代之工夫茶藝中心區在長安。

宋人的飲茶法稱“鬥茶”或“點茶”,重在比試茶湯質量。陸羽煎茶法中,強調酌茶時要讓舀到碗裡的“華”(即“沫餑”)均勻,鬥茶法作了創造性的發展,演繹而成鬥“華”。宋人飲茶,改鍋中熬茶為盞中點茶,開了“撮泡”之先河。

有關宋代鬥茶法,蔡襄《茶錄》所述,可作代表。由《茶錄》所述,可以歸納出鬥茶要素有五:一是茶葉選擇,二是器具選用,三是注意水品,四是重視火候,五是強調注水比例。所謂“鬥茶法”,實乃唐代煎茶法之發展,是唐代茶藝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

元人飲茶,最令世人矚目的變化是不再將茶趺碾末使用,而是煎煮茶趺。楊維楨《煮茶夢記》載:“命小芸童汲白蓮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茶芽為飲供”。這是一個例項,但如何“為飲供”?則沒有說具體。忽思慧《飲膳正要.第二卷》“清茶”條正好作了補充:“先用水滾過,濾淨,下茶牙,少時煎成。”“為飲供”之法,乃是將茶葉直接投入水中煎煮。而對水的處理,則比宋人更為講究;先將水煮沸,過濾去雜質,再放入茶趺煎煮.可見元人品茶,更加重視選水。元人飲茶最重要的貢獻是改末茶為葉茶。葉茶煮飲,更貼近於後代人的“撮泡”法。宋、元飲茶,可視為中國工夫茶的發展時期,同屬唐代茶藝在更新中的向前延伸。宋元之工夫茶藝中心區在河、洛。

明人茶藝,臻於完善,出現了中國工夫茶之鼎盛時期。茲就許次紓《茶疏》、屠隆《考槃餘事》、顧元慶《茶譜》、高濂《遵生八箋》、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所載,綜合明人品飲程式於下:(一)選茶;(二)擇水;(三)養水;(四)活火;(五)烹茶;(六)品茶。從明人茶藝綜述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明人已經將茶藝推進到盡善盡美的階段,並形成中國工夫茶之鼎盛期。此一時期,工夫茶藝中心區已遷移至江、浙。

唐、宋皆用餅茶碾末,宋人則改鍋煮為點盞。元人採用葉茶,卻恢復了鍋煮舊習。明人的革新則是葉茶沖泡,兼善了宋、元的優勢而獨創“撮泡”的妙法。誠如周高起《陽羨茗壺系》所云:“茶至明代,不復碾悄和香藥制團餅,此已遠過古人”。又云:“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聲香味之蘊。”

潮州地區的飲茶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潮州八賢之一的張夔,是政和七年(1117)進士,他的《和徐璋送舉人韻》詩中有句:“燕闌歡伯呼酪奴,鸞旌鳳吹光寒儒。”(見《潮州三陽圖志輯稿.卷之四.藝文志》)。酪奴是茶的別稱,這句詩說的是酒宴之後進茶助興。

至明代,潮州飲茶已漸次成風,並較多見諸文字記載。正統年間,潮陽教諭周泰《治平寺》詩云:“僧童煮茗燒紅葉,遊客題詩掃綠苔”(載順治《潮州府志.卷十一》)。嘉靖十一年(1532年)狀元林大欽《齋夜詩》(載《東莆先生文集.第五卷》)雲:“掃葉烹茶坐復行,孤吟照月又三更。城中車馬如流水,不及秋齋”。嘉靖《重刻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梳妝意懶》出有句:“安排掃厝點茶湯”,《閨房尋女》出有句“不見益春點茶湯”,萬曆《重補摘錦潮調金花女大全》《借銀往京》出有句:“討茶來食”。

有明一代,潮州地區飲茶顯然較前朝普遍,卻尚未成風。萬曆《潮中雜記.卷十二》載:“潮俗不甚用茶。故茶之佳者不至潮”。足見飲茶之事,尚不能引起文人學士的重視,遂致飲茶細節未詳。至於飲茶專著,則付闕如。但作為工夫茶之“外圍”區域,出現這種情況是合乎事物發展規律的。大凡文化輻射,者是通過人口遷移、商貿、宗教文化交流、戰爭等諸因素來實現其瀰漫與擴散的,且程序循序而緩慢。如前所述,明代永樂年間,京都北遷,江浙地區便潛伏著工夫茶中心區轉移的危機。作為“外圍”地區的潮州,在接受較長時期的輻射、整合作用之後,卻是以此為契機,逐漸積聚著取而代之的勢能。工夫茶文化中心區正呈現“接力棒式”的轉移。

至清代,“工夫”與烹茶方法聯袂,稱“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潮嘉風月記.工夫茶》,全文照錄:“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為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為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斗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為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餘見萬花主人,於程江月兒舟中題《吃茶詩》雲:“宴罷歸來月滿闌,褪衣獨坐興闌珊。左家嬌女風流甚,為我除煩煮鳳團。小鼎繁聲逗泉響,逢窗夜靜話聯蟬。一杯細啜清於雪,不羨蒙山活火煎。”蜀茶久不至矣。今舟中所尚都惟武夷,極佳者每斤白鏹二枚。六篷船中食用之奢,可想見焉。”

以上錄俞蛟論“工夫茶”全文。而加說明者,前此有成書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陸廷燦《續茶經》,其卷下“茶之出”引《隨見錄》有云: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陸文之“工夫茶”乃指茶種,因制工精細得名,並非品飲藝術。故專指茶藝之“工夫茶”,仍以俞文為首見。

俞文對潮州工夫茶的記述,與今之流行程式幾近一致;可見至遲在乾隆年間,潮州地區的工夫茶沖泡方法業已形成規範,發揮了為研究者們提供一種理論和方法的信念的作用。可知清代中期以後,工夫茶藝中心區已遷移至潮州地區。

綜上所述,中國(潮州)工夫茶發展的歷史,按沖泡法劃界,大體可分煎茶法(唐)、鬥茶法(宋)、散茶法(元以後)三個主要階段;按中心區劃界,大全可分長安工夫茶(唐)、河、洛工夫茶(宋)、江浙(或稱蘇、杭)工夫茶(明)、閩、粵工夫茶(明末清初)、潮州工夫茶(清中期以後)五個主要階段。

通過對中國工夫茶原流的爬梳,可以發現幾個非常有趣的歷史現象:

其一,早在唐代形成的中國工夫茶,有“工夫茶”之實,卻長期未能得到正名,竟然出現了一千多年的“有實無名”的尷尬局面,甚而至於被誤認為“失傳”!令人深思。

其二,中國中心的變化,牽動了經濟中心之遷移,工夫茶文化也呈現“中心遷移”現象,顯示出由北而南的運動軌跡,最後在潮州地區這個相對“隔絕”的有利生態環境中“定居”。

其三,潮州工夫茶實質上已成了中國工夫茶的最古老型種遺存,稱之為古代工夫茶的“活化石”也無不可。然而它卻長時間被誤認為是區域性地區的民俗文化,人們忽視了“遺傳基因”的原始性質,使其遭到長期不得正名的厄運。

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所謂“中國茶道”、“中國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實質上是三位一體的,其價值取向,當於成形時就已潛存或實存於現產文化和生活方式之中,只不過是未經梳理和發揮成為系統而已。所以說,目前流行的潮州工夫茶藝,正是《茶經》工夫茶藝的延伸,正是《茶經》工夫茶藝經歷了千餘年不斷積累、不斷揚棄、不斷髮展過程而獲倖存的珍稀茶事物化成果,正是現代中國茶道之源。

三、潮州工夫茶:究天人之際

《周易.繫辭下》載:“《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謂“道”?《周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說的是陽剛陰柔的變化法則。這就是《易》道,它闡明天道、地道、人道的發展規律,啟發人們效法宇宙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易》道之理,本由抽象而綽中實指,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馮天瑜《中華元典精神》稱《易為中華文化之》“元典”。

陸羽的《茶經》,正是一部屬於”中國茶道元典“之書,它構成中國茶道原創性精神支柱。直到現代,這種元典精神通過今人的創造性轉換,仍然生機央然地地提供指向未來、溝通世界的啟示與靈感。是知《茶經》反映出來的茶道之理,正以潮州工夫茶為載體,挈握虛實兩端,晉閤中道之規,由實指而假寓抽象,同樣兼備了規範與實用兩個方面的功能。

1、潮州工夫茶的美學思想基礎是“天人合一”

大自然變化規律的存在已無庸贅述。中國(潮州)工夫茶道正是大自然人化的載體。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了茶道藝術形式的規範化、程式化,就決不會有茶道之美。

翁輝東著《工夫茶》,不分卷,有自序,概說;茶之本質;取水;活火;茶具(依次詳說茶壺、蓋甌、茶杯、茶洗、茶盤、茶墊、水瓶、水缽、龍缸、紅泥火爐、砂銚、羽扇、銅箸、錫罐、茶巾、竹箸、茶桌、茶擔);烹法(依次論述治器、納茶、候湯、衝點、刮沫、淋罐、燙杯、灑茶、品茶)等。記述細緻,眉目清晰。

2、潮州工夫茶規範之美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周易.繫辭》由封象的變化總結出“立象以盡意”的思想,強調了規範之美。人體本身就是“規範”之美的典型:其結構之穩定,讓觀者一眼便可辨清人或動物。人體規範之美即生命美,它是天生自然的,它契合了天道自然。人體的這種“存在”,制約著人的生存意識,“道”就是諸多生存意識的綜合體現。因此,世“道”都在力求最大限度地調節、利用自然力以為生命之美服務。形成於唐代的中國茶道,究其實質,便是生命之美的一種延伸。中國(潮州)工夫茶道之“七義一心”便是中國茶道的規範之美,是“立七義一心以盡道”。天道動,茶道也動。人類對和諧美好生活的追求絕不停息,因而個體內在心靈向自然復歸之求善願望也永無止境。“立象以心意”的延展,必定是“忘象以盡意”。那麼,“立七義一心以盡道”,終極當為“忘七義一心以盡道”,這才算中國(潮州)工夫茶道的“和”之最高境界。彼時,茶道美與生命融為一體,茶道規範變成行為規範,達於“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繫辭上》)之境界。此處所謂的“不知”,意指茶道踐履,處處契合自然,沒有勉強,恰在此時似先天本能的流露。這種“行為自然”與“天道自然”的貫通一致,實乃最高境界的“天人合一”,即最高境界之“和”,它是由鼎盛國勢的活力孕育出來的具備中國早期恢閎氣慨之“和”。那才是中國(潮州)工夫茶道的真、善、美。

四、潮州工夫茶:昇華了的全人類都能意會之世界語

《周易.乾.彖》載:“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萬國咸寧”。反映出《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核心思想,是“炎黃子孫的幸福論”(鄧球柏語)。這是《易》理,若要概括出中國茶道的《道》理,正可借用之:“茶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萬國咸寧。”這幾句話,觀照出茶道乃保持高度一致人事以明天道的內涵,是“天道”的圓形回證,屬“幸福論”轉化而成的行為領域。

中國(潮州)工夫茶道乃“人道”之載體,顯示了“系善成生,讀德大業”的人道原則,“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凝聚力,積德行善的未來意識,它既具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又不乏類似全人類所共同嚮往的“共性”。中國(潮州)工夫茶道,實質上已昇華為一種全新的、全人類都能意會、理解、破譯的語言。中國(潮州)工夫茶道幅射之所及,已漸次形成獨特而又統一的文化意識體系----茶文化。

《禮記.禮運第九》雲:“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未來之世界文化,必然是東西文化交融協調的未來文化。而中國(潮州)工夫茶道正是建構世界未來文化之催化劉,也是建構世界未來文化之超前意識天使。

五、為“工夫茶”正名

“工夫茶”與“功夫茶”混稱的情況,時下十分流行。其實,“工夫茶”不能稱“功夫茶”。故特為之作文正名。

1、“工”、“功”有別 :工,《說文解字》去:“工,巧飾也,象人有規矩也。”徐鍇注曰:“為巧必遵規矩、法度,然後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功,《說文解字》去:“功,以勞定國也,”《爾雅》雲:“績、勳:功也。”

上述引文,說明了“工”、“功”的原始意義,區別一目瞭然,不可混用,如《論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絕不能代之以“功”。

2、“工夫”、“功夫”有別

“工夫”、“功夫”雖不乏通用例項,但其區別仍然存在。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宋明理學家將“工夫”作為哲學範疇來使用,如《朱子語類.卷六九》去:“謹信存誠是裡面工夫,無跡。”朱熹尚有“窮理工夫”、“涵養工夫”說。王陽明《答友人問》雲:“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這一個工夫,須著此兩個字,方說得完全無弊病。”黃綰《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錢德洪《論學書》去:“見在工夫,......此即行著司察、實地格物之功也”(請注意黃、錢話中“工”、“功”聯用的差別)。可見“工夫”範疇是對主體整個現實活動的哲學概括,顯示更深家積功累行,涵蓄存養心性之修養工夫。此類“工夫”,絕不能代之以“功夫”。

以表現武打為主的故事片稱為“功夫片”。此處的“功夫”特指武術,絕不可代之以“工夫”。

3、“工夫茶”、“功夫茶”有別

專指品飲之“工夫茶”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清代俞蛟

《夢廠雜著.工夫茶》。其後寄泉《蝶階外史》、徐珂《清稗類鈔》等文獻資料,多稱“工夫茶”。

清中期以後,“工夫茶”作為型種遺存,流行於潮州及其周邊地區。而潮州地區的傳統叫法是“工夫茶”。按潮州聲韻分部,“工”屬“江”韻,“功”屬忠韻。

潮州工夫茶、中國工夫茶、中國茶道,實質上是三位一體。因而就潮州工夫茶的“本體”(即存在的原始本質意義、規律、法則)而論,其存在具有普遍的哲學意義。借用王陽明的話說,“合得本體是工夫,做得工夫是本體”(《傳習錄》)。“工夫”即“本體”。這意味著哲學的玄思離現實生活越近,其生命力也越強。

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有覽於上述的文字原義追溯,最早的文獻記載,流行地區的傳統叫法,潮州聲韻的分部參照,工夫茶的突出特點,“工夫”即“本體”的哲學思考:我們應該還“潮州工夫茶”以正名,放棄容易發生岐義,缺乏概括能力的“功夫茶”稱謂。

潮州工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為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標籤: 潮汕 茶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mqr2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