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道人生哲學

茶道人生哲學

茶道人生哲學

茶道人生哲學強調的是一種全面而細膩的生活態度。它包含了對自己、他人及環境的尊重和關注,以及對日常生活中每個細節的關注。以下是茶道人生哲學的幾個方面:

1. 尊重與感恩:茶道注重尊重和感恩,尤其是對茶具、茶葉及其他物品的尊重和感恩。茶道的人生哲學教導我們,對周圍的一切,無論是人與物,都要懷著敬畏之心。

2. 和諧與平衡:茶道注重和諧和平衡。這通過精細的儀式和儀式化的表現來表達,使茶道者感到自我及與他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3. 簡約與完美:茶道強調簡約與完美的結合。從茶具、茶葉到儀式,都要追求極致和高標準,同時,要呈現出自然、不造作和細節精緻的感覺。

4. 知足常樂:茶道人生哲學強調了知足常樂,強調滿足和珍惜現有的生活狀態。這種態度可以幫助人們減少焦慮、讓自己處於平和而開心的狀態。

5. 沉靜與冥想:在茶道儀式中,茶道者會沉靜下來,陶醉於茶的香味、茶具的美妙,從而達到與自己內心的交流。這種冥想和與自己內在的接觸,能夠有助於確立人生目標和修身養性。

總之,茶道人生哲學強調的是內心的和諧、平和和自我探索,以及與周圍環境以及他人的和睦相處。這種哲學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達到更高的境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道的人生哲理是什麼

  茶道作為自古就有的生活藝術是涵育人生修養的途徑之一。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人生哲理,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人生哲理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徙,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為儒家之道。可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為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

  日本茶道是美的宗教,中國茶道可稱之為美的哲學。

  其一,中國茶道美學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

  其二、中國茶道美學理論基礎源於一些哲學命題。如“和”、“道”、

  “氣”、“神”、“氣韻”、“意境”等等。

  其三、中國茶道美學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吸收了釋、道、儒三教的哲學理念。

  其四、中國茶道美學強調的不是從美學的一般表現形式上去欣賞和理解茶道美,而是從“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出發,要求“滌除玄鑑”、“澄懷味象”從小茶壺中去探求宇宙的玄機,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悟人生百味。

  其五、中國茶道美學不僅僅是茶事活動中追求美感的理論指導,更重要的是從哲學的高度,廣泛而深刻地影響看茶人,特別是知識分子茶人的思維方式、審美情趣,藝術想象力及人格的形成。

  “和”是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一茶通三教,不可謂不高深,不可謂不博大。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實踐萬物皆有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物才是人間真道。陸羽在《茶經》中對此論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陸羽不惜用二百五十個字來描述它設計的風爐。指出,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可見五行調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學基礎。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是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總之,中國茶道中既有佛教圓通空靈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曠達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茶道的涵義

  茶道是以飲茶為形式,通過飲茶活動,獲得精神感受和思想上的需求滿足為主要內容的。與茶的藥用和飲用比較,有質的區別。隨著社會的進步,飲茶活動從單純的喝茶滿足人體生理需要,逐漸提升為品茶、茶藝、茶道,它不但滿足著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還滿足了人們精神文化的需求。茶的藥用滿足人們治病和健身的需求,茶的飲用滿足人的生理需要,是維繫有形的人的肌體健康,現代語上來說是硬體建設。而茶道主要是滿足人的精神思想需求,增益文明修養、人文素養、藝術造詣、綜合氣質及對世界萬物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等等,以及更為透徹、更有意義的人生觀、世界觀等,是人體的軟體建設。

  修養原是學問上精密之功夫,修以求其粹美,養以期其充足,修是切磋琢磨,養是涵育薰陶。引伸至人生修養,約定俗成是指人的精神文化、思想品德等方面,這些無形的精神文化、思想品德可以通過行為舉止反映出來,如言語、禮儀、動作、位置、姿勢、服飾等。

  相對應於“飲茶與人體健康”,“茶道與人生修養”是能夠為茶文化人士所認同的。前者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被人體吸收利用,已被現代科學解剖得細緻入微,條理分明。由於它的物質特性,容易被人們理解和認識。後者比較抽象,沒有具體的形態,尚在不斷的瞭解與認識的過程之中。飲茶有益於健康是由於茶湯中含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營養與藥理成分,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防病治病。茶道活動能涵育修養是因為茶道活動中的規範、禮儀、審美,社交特性、動手實踐能力,人文素養的積累等能多方面提升人的綜合素質與修養。

 

茶道與人生感悟的文章

  中國古典哲學中的美學理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滋潤著中國茶文化這朵奇葩。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與人生感悟的文章,一起來看看。

  茶道與人生感悟的文章1

  中國茶道的人生哲理

  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奔走在喧囂繁華都市裡的“弄潮兒”,涉足於險風惡浪市場經濟的“下海”者,也需要有一個避風的港灣,要學會忙裡偷閒,擺脫文山會海、商務羈絆,在歌罷曲終、酒闌人散之時,不妨安靜地沏上一壺茶,或臨窗獨啜,或邀三兩知己共飲,品味人生的真諦,感受生活給予的美好享受。

  錢鍾書先生曾經說過:“發現了快樂由精神來決定,這是人類文化又一進步”,“人生雖不快樂,而仍能樂觀”。這不求解渴的茶和不求充飢的茶點,是一種精神的物化形式,是民族文化的積累,它使生命情調、人生情趣、心靈律動和審美觀念,變得更加具體可感,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唐代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唱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茶,天然沖淡的真滋味,使人在寧靜平和、舒適怡悅之中萌動蓬勃的生機,強烈的摯愛。茶詩化了生活,人們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人生的感悟。

  有位哲人說:品著茶似乎是品味著人生。的確,中國茶道,不僅是藝術與生活的關係,而且蘊含著人生哲理。品茶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薰陶,猶如淋沐著帶音樂的日光浴。杯茗在手,神馳八極,苦澀回甘的茶味,委實如綿長的人生之路,回味的是從艱難足跡尋得的人生哲理。

  首先,茶性尚情,和愛茶人的性情相近。唐代詩人韋應物《喜園中茶生》詩云:

  性潔不可汙,為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詩人說,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潔,不得有半點玷汙;其用滌煩,其功濯塵,屬通靈性之物,是山中精英,不失其高潔的本性。詩人在贊茶,也是在頌人,借茶而言志。

  明人陸樹聲和徐渭都作有《煎茶七類》,又都在論述茶品之前先論人品,把“人品”列為第一。陸樹聲說:“煎茶非漫浪,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故其法得傳於高流隱逸有云霞泉石磊塊胸次間者。”徐渭說:“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須其人與茶品相得,故其法傳於高流大隱、雲霞泉石之輩、魚蝦麋鹿之儔。”與其說陸樹聲、徐渭愛飲茶,倒不如說他們更注重於飲茶人的人品。與他們同時代的許次紓在《茶疏》中有“論客”一節說:“賓朋雜沓,止堪交錯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辨,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茶品出於人品,一個道德和審美趣味低下的人,必然領略不到中國茶道的真諦。

  中國茶道,還引入了儒家和道家的“內省”思想。孔子的“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老子的“致虛”、“守靜”(《老子·第十六章》),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都是強調通過內省這種獨特的思想修養方式,達到道德和理智的自我完善。歷代茶人追求的就是物我相合,並以外物陶悅我心,把深層的文化素養與人格薰陶作為根本。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也頌揚了這種精神與境界。

  唐詩僧皎然有《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描繪了一飲、再飲、三飲的感受,與盧仝的《七碗茶歌》有異曲同工之妙。詩云: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詩人品茶的過程即是以“自省”精神參悟得“道”的過程。心頭鬱積的煩惱排除,心境趨於平和,情感得到淨化。

  當代著名書法家費新我有一幅書法作品:茶話坐忘機。目觀茶的綠的本色,品嚐回味著苦的真味,智巧變詐的心計自然會得到盪滌。作家憶明珠說得好:“茶的綠,不但是茶的本色也是生命的本色;而茶的苦,不但是茶的真味也是生命的真味啊!”茶,性潔不汙,是人生道德理想的象徵。人生似茶,品茶即是以審美的態度來對待人生,這是一種超越了物質需求的精神升化。

  茶道與人生感悟的文章2

  茶禪與人生感悟

  根據《中國茶葉大辭典》對“茶禪一味“這一條目的註解,以河北茶史上東晉時僧人單道開飲茶、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史料、唐代禪門“吃茶去“公案為藍本來著重詮釋。茶禪入性明心見境在中國茶葉博物館和長興大唐貢茶院的文字展示中,都把中國禪和茶相合之地指向河北臨漳昭德寺。河北趙州“吃茶去“公案被奉為中國茶禪文化和“茶禪一味“的金科玉律和經典。

  茶蘊禪意,只在平常之間茶蘊禪意,只在平常之間茶與禪一直有著神祕的關聯,茶意可通禪,至於是漸悟還是頓悟,就要看個人造化了。傳說達摩祖師面壁九年,出關後眼皮無法張開,便把它們撕了下來,丟在地上,那地方長出一株矮樹。他的弟子們摘下樹上的樹葉泡水飲用,發現這水竟然神奇異常,可以令坐禪的人保持頭腦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徹地領悟佛的真諦,於是便有了“禪茶“一說。有人說,會喝且能有茶喝並能品味出禪意的人是種灑脫,無茶而能直入禪趣的人是種超脫,有茶而不拘泥於茶趣或是禪趣的人是種超越,無茶而能處處與茶道禪心相應的人則是奇蹟。在我們看來,品茶悟禪無須刻意,禪意佛心也並非深不可測的玄機。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其中真味,便在這一飲一食的平常之間。

  我們安排茶席,有茶壺、茶則、茶葉、茶碗之類,有些必不可少,自然不可或缺。而有些可有可無,則一概不列。儉約是一種美,留下空白,是為美留下時機、局面和想象。茶道不宜繁雜、瑣碎,因為這背離茶道歷史和文化本質。茶道之中的空白和簡約日本人倉岡天心所寫《說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茶師千利休看著兒子少庵打掃庭園。當兒子完成工作後,茶師卻說:“不夠乾淨。“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於是再花了一個小時掃園。然後他說:“父親,已經沒事可做了。石階洗了三次,石燈籠也擦拭多遍。樹木衝灑過了水,苔蘚上也閃耀著翠綠。沒有一枝一葉留在地面。“茶師卻斥道:“傻瓜,這不是打掃庭園最佳方法。這像是潔癖。“說著,他步入園中,用力搖動一棵樹,抖落一地金色、紅色樹葉。茶師說,打掃庭園不只是要求清潔,也要求美和自然。

茶道悟出的道理

茶道悟出的道理如下:

品一杯茶,開始總是品味到的是茶的苦澀,但是很多人品到苦澀就放棄了,認為茶不是好茶。殊不知,其實,茶都是苦澀的,經歷過苦澀後才能品味到其的甘甜。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出生的時候就需要受擠壓之苦,經歷過才能破繭而生。

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後甘,人生亦如是,如飲黑茶。生活禪,幸福茶,禪洱茯茶,一生幸福。人生就像一杯茶。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世間的繁華都抵不過一杯茶,真,純,善,茶之味,是真真實實的,讓人安心,讓人踏實。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每個人都如茶一般由青澀到成熟,需要經歷過滾燙的磨鍊最終才能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

茶,還是那普通的茶,但是到了不同的人手裡,茶就變得不普通了。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保持空杯的心態,才能學習到更多。

茶的生活哲學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愛上茶,我們會發現自己分分鐘被治癒,分分鐘體驗到茶的力量無處不在。

茶已經跟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絡在一起,就算你不喝茶,總是見過茶,送過茶,品過茶。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說的也許就是如此,不管平淡還是普通,幸福就好。

茶道的人生感悟

茶道的人生感悟

  有了識茶的基礎,才能進入更高境界。我收集整理的茶道的人生感悟,希望大家喜歡!

  茶道的人生感悟1

  飲茶的最高境界,則是識道。飲茶有道,道在何處?有人說:茶禪一味;有人說:和敬清寂;有人說:道在屎橛;種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太過高深叫人一頭霧水。所以我們不妨這樣來看,茶是一種精神的物質載體,茶道就是飲者通過飲茶這個活動形式,感悟到某種人生境界。感悟越深,境界越高。這個過程,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很難用儒、釋、道任何一家的理論來固定。有時候,哪怕只要有一些小小的,甚至很世俗的感悟,也就夠了。到了此種境界,就不再是一般的飲而是“品”了。飲茶之樂趣,或許也就在於此。

  茶飲到一定程度,便要講究境界。第一是識茶。中國茶品類繁多,各有特色。飲者的最起碼功夫,要一嘗便知什麼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的區別。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優劣。茶的品質差別極大,也極細。同是綠茶,龍井與碧螺春有差別;同是龍井,特級與一級有差別;同是烏龍茶,巖茶與鐵觀音有差別;同是巖茶,本山與外山有差別。雖然不必如專業茶師那麼精確,至少也要聞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淺薄,這才能品出韻味。

  有了識茶的基礎,才能進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識水。茶既是一種飲料,就要講究泡茶之水的質量。對此古人已有許多高論,經典的說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樣能喝得出江中水與江尾水的區別。今天情況已有許多變化。對於都市飲者來說,真正的泉水井水無處可覓,江水則汙染得不能飲用。比較容易得到的就是優質礦泉水。注意不要用純淨水,更不宜用自來水。有了好水後,還要懂得沖泡的方法。一般來說,綠茶比較簡單,八十度左右開水即可。烏龍茶的溫度要求則較高,既要現燒,又不能沸滾太久。有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茶具。這便是識器。

  中國的茶器,是一門洋洋大觀之藝術。最好的當然要數江蘇宜興紫砂壺。名壺價值勝過黃金。除此,還有許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鎮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對於一般飲者來說,要懂得欣賞。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與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烏龍茶要用“曼生壺,若琛甌”,必須將茶水從壺裡倒到小甌裡,考究的還配有拇指大小的聞香杯,先聞後飲,所以又叫功夫茶。綠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葉在晶瑩剔透中如花般綻放,未飲先醉,自然別有風味。識器的還一重意思是要能識大器。即飲茶時的外部環境。品茶是一種高雅的休閒活動,可在陳設典雅的茶室中邊飲邊聽若隱若現的輕音樂;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飲,隨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樹旁水邊,席地持壺,與自然為伍。不管什麼環境,當以清靜、潔淨為上,方有情趣。

  識得水識得器,就該識人了。現在人們飲茶,已經不僅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種交際、休閒的方式。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館大興的根本原因。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若要使這茶飲的身心兩暢,選擇什麼樣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熱鬧,越喝越興奮,所以人多一些,雜一些不要緊。而茶呢,一般來說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飲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

  茶道的人生感悟2

  喝茶,一直鍾於綠茶,不分冬夏。

  甚喜洞庭碧螺春,用20cm的透明玻璃杯,取少許葉芽,入沸水。靜坐觀葉片緩緩舒展,在水中浮浮沉沉,用最美的身姿與年華,演繹著無聲蹁躚的舞蹈。形體纖弱,茸毛遍佈,碧清翠綠,其味淡淡,這些是碧螺春的特性,而茶湯澄淨清明,溫香幽雅也是我鍾愛它的理由。心事紛擾之時,看著這一幕,也會緩緩地放下心靈的羈絆,融在那樣冗長的時光中了。

  那日,和一位朋友閒聊茶道,談到普洱。朋友說,普洱的特性是厚重、深沉、且有底蘊。喜歡普洱的都是沉著穩妥之人,有一定的生活閱歷,經歷過生活中的苦,所以在普洱的苦中也能感知到甘甜。

  已近而立,“厚重、深沉、底蘊”,這六個字是我期許中日後的人生狀態,認為自己應該經歷更多,於是想著走近普洱,嘗試普洱,也是在接納另一種人生姿態。

  江南的街頭,有我在隨意地閒走,這是個秋風乍起的日子,路邊大片的梧桐葉子跟著風炫舞,訴說著輪迴的故事。

  古街的端頭,有一間很古樸雅緻的茶藝軒,裝潢考究,全是木製仿古風格,牆體上擺放著各異精裝的茶禮盒,亦有材質齊全的茶具。邊隅處,置放著一張棗紅色根雕茶藝桌子,桌子上擺有玲瓏的功夫茶具。一個富態的中年女人,倚著桌子閒坐,慵散地翻著一本書,卻掩蓋不住那優雅的氣質。

  我笑著望著她,她起身,也微笑。

  有熟悉的古箏曲在屋子間瀰漫開來,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我問她有沒有普洱賣,她回問我要茶粒還是茶磚。我說,不是送人,只是自己喝。我又說,你認為我適合什麼我就買什麼。她笑著說,你適合喝優雅的花茶。我只是淡淡地笑。

  在她給我裝好茶粒後,我向她請教普洱的特性以及泡製要領。

  她抬眉看了我一眼,讓我坐下,陪她喝一盞茶,我應允著坐下。

  她說,遇見也是有緣,既然你愛茶,那麼我教你。

  我連忙致謝。

  她小心翼翼用茶刀切下一小塊普洱茶磚備用,用沸水燙滌、預熱紫砂茶具,然後投茶、醒茶、濾茶,一步一驟,有條不紊,動作熟絡優雅,可見技術爐火純青。她做得異常投入,我也看得異常仔細。

  自始至終她沒有過多介紹要注意的細節步驟,只告訴我要用100℃的沸水沖茶,且要掌握好水的沸騰時間,過長會減少水中氧氣而影響到茶的活性。

  她只告訴我普洱注重的是沖泡茶人的心境,那是一種一人得神,萬物寂靜的如水心境。如果有了那種心境,即使用普通的瓷杯,直接沖水泡茶,掌握好水溫,也能炮製出專業茶具泡的茶湯。

  她又說,而這種淡水心境你是有的,你給我的感覺便是這樣。

  我笑著,突然感覺這世上,有些人,即便不瞭解,即便只有一面之緣,也會相通。

  而普洱茶的這些特性與炮製時要注意的要領,讓我驀然就想到茶與人生。

  社會是沸水,我們是那壓制的普洱茶。普洱要有沸水才會有醇香,一如我們過盡千帆、歷盡多舛才能淡定坦然。普洱是漸進成熟的我們,閱過萬千風景後的低調與穩重,懂得如何駕馭自己,收放自如。

  而那清香幽雅的`,用玻璃杯炮製的綠茶是年少時的我們,用80、90℃的水沖泡,簡單、純淨、保留著茶葉原有的碧翠色澤。外界的人隔著玻璃杯能窺探我們的內心,而我們也不停地向外張望,透過玻璃杯看七彩的世界。

  綠茶的清幽不同於普洱的清寧。

  有一年夏天,有人讓我嘗試冷水沏茶。他說,飲冷水茶不刺激,不突兀,適合你。

  信他,於是我喝了整個夏日的冷水茶,不溫不火,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的感覺。現在想來,冷水茶一如溫室裡的花朵,恆溫,卻無法開出原本屬於自己的馨香。冷水茶的人生,沒有仄綺麗的磨練,就不能彰顯本真的自己。

  思緒被另一曲古箏喚回。

  她已把一小杯茶放在我的面前,茶湯色澤暖黃,在微寒的深秋,優雅地冒著一股嫋嫋的熱氣,已藉著鼻息沁入心脾,頓感溫暖。小心地端起茶杯,輕淺地呷一口,入喉,溫潤醇滑、韻陳甘厚、脣齒留香。幾乎在同一時刻感受到厚重、深沉、底蘊這六個字,也幾乎在同一時刻愛上普洱。

  於是,我陪著她,她陪著我,一起喝完了那一壺茶。之間只是簡潔的交流,關於茶,關於古箏,關於人生。

  她沒有問及我的情況,對她,我亦是。

  黃昏漸臨,我起身作別,她十分熱情地送我一隻青花瓷蓋碗,有清麗繾綣的紋飾。我沒有說謝謝,我知道,謝謝已無法表達我對這次相遇的感激。只是看著她的眼睛,深情地說,下次來我泡給你喝。她笑著點頭。我卻倏然對這個城市,以及整個人生多了幾分親切感。

  夜闌人靜時,月光清幽,灑在我的案臺,播放器裡一曲古箏曲緩緩地流淌。

  取出被自己閒置了好幾年的一套紫砂功夫茶具,聽著怡人的箏音,按她的程式一步步操作,雖有些生澀,心卻寂靜得如無風湖水。

  斟下自己炮製的第一盞普洱,只是那樣靜靜看著,不品,已然生香……

  我知道,自己已從碧螺春人生步入普洱人生。

  茶道的人生感悟3

  禪茶一味

  禪茶一味

  最初,茶與佛教的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後,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如“靜、苦、凡”。

  其一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將“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此時,唯有茶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二曰“苦”

  佛理以“四諦”為總綱。即“苦、集、滅、道”。佛以為,人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等,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領悟大道理。

;

茶文化中包含了哪些人生價值觀

複製一篇現成的文章吧:

茶文化中包含了哪些人生價值觀

中國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樣做人以及怎樣實現個人價值等方面的看法。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中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生價值觀,歡迎閱讀。

中國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與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義來講,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中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生價值觀:尚和

——協調人與他人關係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義包括和諧、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諧。通過以“和”為本質的茶事活動,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茶文化關於“和”的內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學思想,又包括人們認識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同時也是評價人倫關係和人際行為的價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釋、道三教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雖然三教對“和”的闡釋各不相同,但“和”則是三教共

通的哲學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

“和”

與“中”的關係,“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與自我的關係上必須節制而不放縱;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表現為親和自然,保護自然;在

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上倡導“禮之用、和為貴”。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婦、家室內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並強調“言色相和”,這是一

種捨棄根本的“和”。特別是在茶道中的“茶禪一味”強調,人如果要脫離苦海,就須六根清淨,明心見性。禪茶是僧侶們通過品茶品味人生,這是“和”的另一種

表現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導和”“物我兩忘”的境界,這種“和”表達了人們崇尚自然、熱愛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總之,儒、釋、道三家關

於“和”的哲學思想貫穿於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規律與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體現,同時也是特定時代的文人雅士人生價值追求的目標,如儒家基於治世

的機緣,佛家則是緣於淡泊出世的操節,道家又賴於尊人貴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們認識茶性、瞭解自然的態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華,鐘山川之靈秀,具有“清和”的本性,這一點,已被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

踐中所認識。陸羽在《茶經》中關於煮茶風爐的製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離於中”與“體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據“天人合一”、“陰陽調和”的哲學思想提出來

的。陸羽把茶性與自然規律結合起來,表達了“和”的思想與方法。煮茶時,風爐置在地上,為土;爐內燃燒木炭,為木、為火;爐上安鍋,為金;鍋內有煮茶之

水,為水。煮茶實際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達到平衡的過程,煮出的茶湯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另外陸羽還對採茶的時間、煮茶的火候、茶湯的濃淡、水質的優劣、茶具的精簡以及品茶環境的自然等論述,無一不體現出 “和美”的自然法則。

第三,“和”是規範人倫關係和人際關係的價值尺度。中國茶文化對於“和”精神,主要表現在客來敬茶,以禮待人,和誠處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過

飲茶、敬茶,形成了茶禮、茶藝、茶會、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學等多種茶的表現形式,而實質內容則是以茶示禮、以茶聯誼、以茶傳情,而達到的目的則是以茶健身,以茶養性,以茶表德。

中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生價值觀:重德

——擺正人與自我關係的準則

重德,是中國茶文化人生價值觀中最基本的內容。講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是歷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內涵。而茶德的樹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顯現,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時又是茶人所確立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

首先,茶性蘊含著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們在對茶的認識中提煉出來的象徵性品貌,陸羽在《茶經》一之源開宗明義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

也。”

茶被稱為嘉木,是因為茶的生長、體型、特色和內質等具有剛強、質樸、清純和幽靜的本性。茶樹生長在山野的爛石、礫壤或黃土中,仍不失堅強、幽深;茶葉凝聚

陽光雨露的精華,其“性潔不可汙”;茶湯晶瑩清澈,清香怡人,給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韻致。茶性與茶品相聯絡,無喧囂之形,也無激揚之態,茶性與茶品這些自然

的本質特徵滲透到人們生活領域,表現在人對生活的一種理解,一種靜觀,一種品鑑,一種回味;延伸到人們的精神世界裡,則是一種境界,一種理念,一種智慧,

一種品格。因此,重德觀念的形成,源於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靈魂。在茶文化發展的歷史上,

人們對茶德早已確認,並崇尚備至。陸羽在《茶經》提出的“精行儉德”,說明茶的美好品質應與品德美好之人相配,這是最早確立的茶德標準,也是中國茶道的精

神所在。到了後來,唐代劉貞亮對茶德的闡述則更為具體:以茶散悶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

行,以茶可行道。在當代,王澤農,莊晚芳等茶學專家,對茶德都作了深刻的註解。王澤農先生認為,茶道的本質精髓應該是“德”,德是天地的屬性,天性、人

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莊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為核心內容的茶德,他認為“廉儉”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來推行清廉與勤儉,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由此可見,茶德的樹立和推崇,不僅為中國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礎、豐富了內容,而且也為茶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明確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國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樹立茶德的基礎上創立的。儘管目前人們對茶道的論述,各執己見。但是,有一點是相同

的:茶道講求的是精神內涵。中國茶文化繼承了儒、佛、道的精義,把飲茶等茶事活動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茶的品飲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參

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洗禮和人格上的澡雪,這就是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國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動了茶道的發展。被人們尊為茶聖的陸羽,幼

為棄兒,長於佛門,一生不仕,致力於茶事研究,他常腳著芒鞋,獨行野中,採茶覓泉,品茶鑑水,以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對理想的追求,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

著——《茶經》,為推動人類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而陸羽的一生,不羨官爵,不慕名利,甘願荒餐野宿,櫛風沐雨,始終生活在人民大眾

之中,他這種犧牲自我,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以及勇於吃苦、善於創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體現,也是中國茶道關於人的人生價值思想的完美表達。

總之,茶文化崇尚以“和”為目標的價值取向,對於建立團結和睦、和誠相處、和諧一致的人倫和人際關係,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生價值觀:貴真

——溝通人與自然關係的要求

貴真,就是講求人與自然的親和,追求真善美的統一。這既是中國茶道的核心內容,也是傳統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時也是茶人對人生價值的最終追求。

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莊子曾經說:“真者所以受於天,自然不可易,聖人法天貴真,不拘於俗”。解釋了真的本質,即“真”與“天”、“自然”

是一致的,是不可改變的。所謂“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們解釋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基本觀念。中國傳統茶文化講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

真、品茶的環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葉是天涵地載人育的靈芽,其天然性質為清純、淡雅、質樸。陸羽《茶經》指出,“茶之性儉”,“茶之為用,味至寒”。唐代裴

汶在《茶述》中說:“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緻和。”唐代詩人韋應物在《喜園中茶生》的詩中寫下:“潔性不可汙,為飲滌煩塵”的名句。由此可

見,人們對茶的發現、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觀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藥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腦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導和的

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會的人品,這種漸進的認識、升化過程,不僅表現出了人對自然的認識歷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與自然高度契合、和諧統一的過程,同

時也彰顯出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過程。

第二,品茶的環境之真。人們品茶,還須要有適宜的環境、氛圍和時間,“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矣。”天趣則是指自然天成的環境。《徐文長祕集》稱“品

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晝清談、宜寒宵兀坐、宜鬆月下、宜花鳥間、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裡飄煙”。表明了品茶需要野、

幽、清、淨的自然環境。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適宜時候:“心手閒適,披詠疲倦,意緒紛亂,聽歌拍曲。歌罷曲終,杜門避事。鼓琴看畫,夜深共

話。明窗淨几,佳客小姬。訪友初歸,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酒闌人散。兒輩齋館,清幽寺觀,名泉怪石”等,此外,歷代文人雅士選擇茶境

時,離不開鬆、竹、梅、蘭與琴、棋、書、畫等,這些即是人與自然溝通時,對“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與自然精神交相涵攝時,對美的感悟。

第三,茶人的性情之真。人們對茶的品飲,除了外在的環境之外,重要的還必須有內在的心境。自然環境與人的心境和諧一致,人就能真正地放鬆自己,進入忘我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目的。

中國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人生價值觀:崇儉

——處理個人與民族及國家關係的基礎

崇儉,就是倡導勤儉、樸實、清廉的個人思想品德與社會道德風尚。以茶崇儉、以儉育德,既是中國茶道精神的精義,也是茶文化關於人的人生價值的重要思想內容。

茶在守操、養廉、雅志、勵節等方面的作用被歷代茶人所崇尚。陸羽在《茶經》中追述了自神農至唐代諸多有關飲茶的名人軼事,其中不乏以茶崇儉的例子。如

齊國的宰相晏嬰以茶為廉,他吃的是糙米飯,除少量葷菜,只有茶而已。晉代的陸納以茶待客,反對鋪張,不讓他人沾汙了自己儉樸的清名。桓溫以茶示儉,宴客只

用七盤茶和果來招待。齊武帝在遺詔中說他死後,只要供上茶與餅果,而不用犧牲,並要求天下人無論貴賤,都按照這種方式去做。如果說這些以茶崇儉的例子只是

對廉儉之風的追求,那麼陸羽崇儉的思想,則更多地表達了自己匡時濟世的嚮往和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

陸羽對煮茶的鍋,要求用生鐵製成,如果用瓷、石則不耐用,如果用銀製,則“涉於侈麗”,這種觀念仍然是崇儉。而他在風爐上鑄上“伊公羹、陸氏茶”和

“聖唐滅胡明年鑄”的字樣,是陸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國家所調之羹,來說明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至於風爐的鑄造時間,標明是在唐代平

息安史之亂第二年鑄造的,表明了陸羽對國家興亡的關注,同時也寄託了茶人積極入世,以身許國的高尚情懷。

陸羽一生勤奮好學,儉樸處世,他不求仕進,不成家,卻成就了《茶經》。他雖身為閒雲野鶴的隱士,但卻處江湖之遠亦憂其民。在安史之亂時,他寫的《四悲詩》,就是對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觸,用悲憤的淚水寫成的。

以茶崇儉,以儉育德,茶是人們寄託感情的媒介,也是歷代茶人愛國憂民的情結的載體。“啜苦勵志,咽甘報國”代表了茶人以愛國主義為人生價值的崇高品格。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茶文化關於人生價值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的基本思想,構成互相聯絡統一的人生價值觀,它是中國茶道的核心內容。千百年來,這種價值觀潛移默化於中國人的民族精神之中,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中國茶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是世界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社會共同享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她與世界其它國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會在一起,形成了共識與認同。當今世介面臨著

“和平與發展”的主題,弘揚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髓,讓中國茶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對於全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特別是中國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巨集大工程中,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茶文化,研究和開發傳統文化的人生價值觀的思想資源,弘揚和重建民族文化精神,對於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特別是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更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白族“三茶”的茶藝文化能引發人們對人生哲學的思考!

:首頁傳統文化白族“三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藝文化,其實是可以引發人們對人生哲學的思考的!好茶苦中帶甜,回味無窮。好茶,好滋味,bxl現狀講究身心三回味,舌根一甜,口水一口;兩顆牙兩腮甜甜的,整天留香;三喉底,甘甜爽口,氣脈通暢,五臟六腑潤澤,沁人心脾。

在雲南白族人的“三茶”中,有三種不同口味的茶真正讓人“三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三茶”白族茶文化

在雲南大理,“三茶”歷史悠久。是大理特有的茶俗文化,唐代就有記載。早在八世紀,南詔白族就有“三茶”飲茶陶冶情操的習俗。現在“三茶”獨特的茶藝顯示了白族人民待客的真誠和待客習俗的優雅。

白族人喝茶的“三茶”習俗最早應用於人生重要而關鍵的階段,如求學、學藝、立業、結婚等。長輩們用三茶來祝願晚輩生活順利、平安、幸福。這種禮儀習俗隨著生活中飲茶的日益流行,逐漸形成了具有白族風情的茶藝文化。

“三茶”勸導人生三個層次

“三茶”第一行是“解苦茶”,意思是人生要從苦開始。“要想創業,先要吃苦。”“苦”是功夫,要有所作為。

第二個是“甜茶”,意思是生活中的“先苦後甜”。沒有嚴寒,春花聞不到香!有了苦澀的背景,後面享受的甜蜜就更美了。

第三種方式是“回味茶”,意思是把五味雜陳的人生留給人們反覆“回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三茶』,多種茶味,先苦後甜五味俱全,讓人從品茶中時刻銘記人生旅途的智慧與哲理。在一個茶道之下,用茶來引領人們反思人生哲學,是很有意義的。

“三茶”茶藝。茶道九三道

壺加熱後,將適量茶葉放入壺中,然後不斷轉動砂壺,使茶葉受熱均勻。當壺中的茶葉噼啪作響,葉子變黃並散發出焦糖香味時,立即注入開水。稍等片刻,主人將滾燙的茶水倒入茶杯,雙手為客人捧杯。

這第一茶是烘焙和煮沸的。所以,它的顏色是琥珀色的,味道又香又苦。通常,主人只提供半杯,而客人則一飲而盡。

喝完第一口茶後,主人用一個小沙鍋來放置、烘焙和煮茶。同時在茶杯裡放一點紅糖,牛奶粉絲*等配料。將煮好的茶湯倒入杯中,大約八分飽。這樣沖泡的第二道茶,帶著乳香的甜味,香甜醇厚,非常適口。

三茶的烹飪方法是一樣的,只是小茶碟裡的配料不一樣,有很多種。一般在茶杯中放入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少許花椒、一撮核桃仁、生薑、桂皮,然後注入七分茶湯。喝這三種茶的時候,一般都是邊喝邊搖。晃動茶杯,讓茶湯和內膽混合均勻。

這杯茶嚐起來甜、香、苦、微麻、微辣,百味俱全,回味無窮。客人喝這茶,趁熱喝,嘴裡嗡嗡作響。主人、客人和茶都很和諧。中國古人講究倒七分茶祭拜,留三分餘味悠長。一個茶道,茶,禮貌,尊重,哲學,樂趣,暢快淋漓。

清代大學者袁枚對品茶有著獨特的推崇。他說,“品茶要包含英文和中文,慢慢體諒。”“試一試,用心,善解人意,善解人意”三茶!

茶,九清,八旺,七尊茶,還有春茶。

生活是苦的,甜的,甜的,美味的。

茶中生活激勵人。做一個能吃苦,能包容,能賢惠,能圓融於天地之間的人。

注意事項:

1。南詔,中國西南的一個古國,崛起於八世紀。

2。乳扇主要產於大理州洱源縣的乳製品。其顏色為乳白色或乳,形狀似菱角竹扇。它是雲南大理非常受歡迎的食物。

中國茶道的四大理念,是指什麼?

中國茶藝美學從萌芽期階段逐漸就根植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的熱土,遭受儒、釋、道三教美學理念的危害。儒家思想尚“和”,道教尚“妙”,佛教尚“無”,這三大美學理念互相匯融,鑄就了迷人的中國茶藝美學協奏曲,鑄就了中國茶藝絢麗多姿、雅與俗兼具、光彩奪目的藝術特點和四大美學基本上理念。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是啥?

1、天人合一,物我玄會。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

中國茶藝美學的哲學思想基本,“天人合一”是源於《周易》的一個哲學思想出題,充符最開始幹了闡述,之後發展趨勢變成哲學理論管理體系,並從而搭建了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行為主體。

由此,孔子明確提出“親吻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塑造了“蓋萬事萬物本吾一體”的觀念。擁有這類觀念,茶友內心的心搏就能與自然界的性命韻律渾然一體,茶人與茶便會造成頗具親切感的溝通交流,感受極其親近美好的體會。

“物我玄會”則是注重在飲茶時從思想觀念破滅物我界限,用竭盡全力去與行為主體開展溝通交流,根據物我融合,做到“思與境偕,情與景冥”的人生境界,這時候我即茶,茶即我,人與大自然結合,一滴萬川,比較有限無盡,都是在領悟中消融,個人觀念可做到肯定隨意的“天樂”人生境界。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

2、智者樂水,仁者不憂。

“智者”即聰明人,“智者樂水,仁者不憂”是孟子開創的“謙謙君子比德”審美觀論。王夫之表述說:“聰明人以應處事而周流無滯,有似強電解質,故樂水;智者甘於辭章而厚實不遷,有似於山,故樂山市。”

即儒家思想覺得審美觀務必合乎她們青睞的社會道德。由此,茶道美學發展趨勢處了茶人愛石、愛玉、愛鬆、愛竹、愛梅、愛蘭,及其追求完美心靈美的風格特徵。

3、滌除玄鑑,澄懷味象。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

“滌除玄鑑”源於《道德經》,清洗汙漬為滌,拂去浮塵為除,古代人把浴室鏡子稱之為“鑑”。茶道美學注重滌除玄鑑,規定茶人像圖片清掃一樣把主觀性偏見和一切教條主義封建迷信消除整潔,讓心一塵不染,一妄不存,一想不到,在茶事主題活動選用虛靜靜謐的心去解悟天地萬物,去感受大自然真實之美。

“澄懷味象”是南北朝山水畫家宗炳明確提出的審美觀基礎理論,在茶道美學中是對“滌除玄鑑”這一哲學思想出題的填補,澄就是指水清亮寧靜之意,“澄懷”,即使 自身的心存像迴應的水一樣寧靜明淨,“味象”就是指茶友用澄澈似水的心去品味茶,去妙悟審美觀目標。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

4、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在中國茶藝美學中,“道法自然”主要表現為追求完美自然之美。當然得天性是質樸的,自然之美主要表現在天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胡為,花之自落,水之自動流出,他們全是當然潛山,恬淡無級。

在茶事主題活動中,“道法自然”主要表現為務求質樸簡潔,返璞歸真,純任性情,一切都一點也不投機取巧,一點也不裝腔作勢。由於僅有當然的物品才算是真物,僅有當然地表露才見真情,僅有當然無我才見病理性,僅有大自然的美才恬淡無級,天地莫能與之戰美。

因而茶友注重美到完美是當然。在當然顯露正中間真心,在當然全身心中見病理性,在追求完美道法自然中除去自私自利,解決束縛,返璞歸真,獲得審美觀享有,得到 內心隨意。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

“保合太和”本來是《易經》中的第一卦:“乾道轉變,各正生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之後中國傳統文化講的各種各樣人生道路涵養皆出自於此,在茶藝美學中演變為以“中等”

為美,即演試茶道時要掌握好幅度、速率、力度等三個度。姿勢幅度不能太剛亦不能太柔,要剛柔相濟;速度不能太快亦不能很慢,要掌握律動,姿勢力度不能很大亦不能過小,要伸展輕鬆,一切要和睦適當,恰如其分,融會貫通,做到中等太和之美。

品味茶道感悟人生茶藝師

品味茶道感悟人生茶藝師

  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禪茶一味 茶道及悟道

  茶有兩種一種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茶,

  一種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

  茶的包容茶可以是你乾熱口渴時的及時水,一大口下肚,重要的是潤喉爽心,茶香、茶味都不那麼重要。

  茶也可以是你細品賞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飲,品閒庭花落,嘗雲淡風輕。

  關於心境

  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不管是幾人飲、是第幾壺,一切終隨茶香飄散,只留各自心裡。

  關於相處喝懂茶,需要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有緣之人,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從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欣賞的東西。

  喝懂茶,需要毫無敷衍地與茶對話,像對朋友,你得知他所有的經歷後更理解他的獨特,也更明白如何與他相處。

  關於時間有人說: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時間長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內心和人生的滋味。

  不同季節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時間,對應著不同的茶,像極了生命中或涼或暖的時光。

  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時光佔大多數,而心靜下來,茶裡,卻總有滋味。

  關於好茶與喝茶的心情,就好比與理想,的盡頭是物質的擁有,理想的終極是精神的充盈。

  再好的.茶,終有飲盡之時,而喝茶的心情卻取之不竭。

  無止盡地追求更好的茶,不如隨時準備好一份喝茶的心情。

  關於做人遇水捨己,而成茶飲,是為佈施;

  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

  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

  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

  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

  關於人生所謂寬容,不是忍受或者忽略,而是終於懂得欣賞;茶無完茶,卻可以不完美的茶泡一段完美時光;

  人無完美,亦可以懂得欣賞自己,欣賞一段不完美的人生。

  關於修行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管它用紫砂壺也好,瓷蓋碗也罷,都是茶葉之泡具,是綠葉紅綢之容器;青花盞也好,綠釉碗也罷,都是茶湯之盛器,是清苦入口之媒介。

  禪茶一味:茶道與佛教

  佛教於公元前6---公元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約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隋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道則是興於唐,盛於宋。中國茶道從開始萌芽,就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為世人所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茶與佛教的最初關係是茶為僧人提供了無可替代的飲料,而僧人與寺院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進而,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佛教以“四諦”為總綱,“苦、集、滅、道”。以“苦”為首,如:生苦、老苦、病苦等等均以參禪來看破。茶性亦“苦”,“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產生諸多聯想,有助於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佛教主靜。佛教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為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其三:“凡”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妙和人生的哲理。然而“禪”也正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放”人生在世,一切苦惱都是因為“放不下”,佛法說修行必需放下一切方可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修習佛教強調“放”,品茶也強調“放”。

  放下手中的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崩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習性,放下在政界、在商海、在文壇、在單位裡時的種種思慮,不必瞻前顧後、患得患失,讓茶湯滌盪自己的肚腸,澡雪自己的心性讓心靈空朗澄靜。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品茶來品味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在品茶過程中悟出“禪茶一味”的茶道真諦。

  同時,佛教為茶道的發展做出了很多的貢獻,高僧們寫茶詩、茶詞、作茶畫等等,大大的豐富茶文化的內容,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注入了“梵我一如”的哲學思想使茶道更具神韻。佛家的茶事活動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併為發展茶道的表現形式提供了參考。

;

人生與茶的感悟

人生與茶的感悟

   導語: 很多時候,大家都是,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其實並不是茶有什麼不同,並不是水有什麼不同,而是取決於喝茶人的心情。這是一篇關於人生與茶的感悟的文章,希望你能品出其中的人生感悟。

  茶,綠葉,新芽。

  古人說得好,“茶似隱,酒似俠”。所謂茶道,於是有了隱者所追求的超脫世外。

  所以喝茶,不僅是用來解渴,更應懂得品賞茶中的蘊涵之道,因為裡面既有品茶人的追求,又有品茶人的道理。

  道家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源於中國,盛於日本,雖說現在中國的茶道與日本的茶道講究的差異很大,可以說是茶道的兩個極端,但所最追求的卻殊途同歸,都是追求茶中蘊涵的的最高境界‘無’。

  茶吸收天地之靈氣於一身,最是親近自然,深合天地大道,富含宇宙的無窮奧祕。

  所以,喝茶就是在喝自然,讀天地。

  君不見曹鬆品茶“靠月坐蒼山”,鄭板橋品茶邀請“一片青山入座”,陸龜蒙品茶“綺席風開照露晴”, 李郢品茶“如雲正護幽人塹”,齊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鵑”,曹雪芹品茶“金籠鸚鵡喚茶湯”,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鶴是交遊”。

  在茶人眼裡,茶中藏月,而月中有情;茶中有山,而山中有景,景中孕情;茶中有風,而風起雲卷,故風有情、雲有情,人亦有情。

  不論皇家、凡人還是俗、禪、道家,品茶各行其法,各得其雅,不足而一論之。

  但茶道無外乎兩種表現形式,這兩種形式一種以日本茶道最為著名,另一種則以我們中國自己的茶道最為代表。

  日本的茶道講究和、敬、清、寂,過程中又添加了無數的美學元素,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來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讓人能真實的接觸到了茶所蘊涵的絲絲美感。

  它是由茶道中看不見的最高境界‘無’來推演出萬物,再以看得見的萬物風情來彰顯最終的境界‘無’。

  日本茶道由開始的至簡到現在的繁瑣,已經不僅僅是品茶如此簡單,而是將茶中看不見的的道德修養與境界,以看的見形式凸現出來,以觸控到的身體之美來說明虛無的靈魂之美,讓飲者達到“內省修行”的目的。

  更是在沏茶、賞茶的過程中讓飲者的的心慢慢靜下來,丟掉雜念、戾氣與疲憊,然後以最平和的心態去體味茶中的自然之美。

  能在茶道中凸顯人對自然的迴歸渴望,借茶來分享天地的韻味。

  而我們中國的茶道則恰恰相反。

  它不同於日本的茶道,走的是另一條路,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裝飾,它遵循大道至簡的原則,丟棄一切可丟棄的,只留下那一絲絲根本。用最原始的方式接近自然,不加一絲人為氣息。

  它追求天人合一的禪境,讓飲者在聞著茶香中凝神靜氣下來,體會茶中蘊涵的精、氣、神。

  在幾千年的追求探索中,丟棄了各種繁瑣的儀式與名貴的器具,簡單的都不成樣子了,像那泡茶的工具,只剩下一個泥捏的茶壺和幾個茶杯,甚至連這些都丟棄了,直接用一個大碗泡茶而已。

  但,這恰恰正是中國的茶道之美,美在返璞歸真,能借靈魂之韻來說明形體之美,更容易的徹悟人生。

  將一小捏茶葉裝入中,倒上熱水,看著皺巴巴的茶葉片在水中伸展開軀體,抖擻了精神,就好像突然有了靈魂一般。然後飲者飲著茶水,將自己的所有寄託於茶葉之上,藉此來寄情于山水,忘情與山水,心融于山水,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

  將萬物撥開,只問本心。

  然後,再借此機會,由萬物的靈魂去追尋自然界存在的最高境界‘無’,將一切可看到的東西都忘記,進而追尋那看不到的境界‘無’。

  無論是中國茶道還是日本茶道,表現形式雖不同,更可以說是背道而馳,但,都是為幫人們徹悟人生和探索人文宇宙的精神而發展起來的。

  它們各有各的`優點,也各有各的侷限。

  像中國茶道蘊涵著“情來爽朗滿天地”的以及“更覺鶴心杳冥”那種與大自然達到“物我玄會”的絕妙感受,是日本茶道所不及的,而日本茶道將日常生活行為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熔為一爐,變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這是中國茶道所欠缺的。

  在喧鬧的街市中,你我疲憊不堪的辛勞打拼,是為了家庭,是為了孩子,是為了以後的好日子?

  當在追求這些東西時,除了酒,你還準備了什麼?是刺激興奮的可可?是浪漫濃郁的咖啡?還是自然清新的茶香?

  不管你是想準備什麼,反正我是準備了茶。

  因為可可與咖啡喝久了,就會失去屬於它的,而我不想像喝了酒一樣的麻痺自己,醒來後,還是會愁更愁。我認為只有茶,總是富有內涵的,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一壺茶一個感受。

  茶就像看透世事的長者,他只會開解人,引導你走出暫時的迷茫與黑暗,而不是麻痺你的神經,給你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假象。

  茶是自然地精靈,更能讓現在的人在忙忙碌碌的喧鬧世界中體味到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野幽情,在短暫的空明中放鬆精神,讓繃緊的弓弦鬆弛下來,彷彿把整個自然天地都納入了我的胸懷,來撫慰我的身心,消除我的煩惱,還給我“明天會更好”的與夢想。

  茶是一個媒介,一個從自然世界中體悟人生的媒介;茶是一個契機,一個從天地變換中感悟道理的契機。

  可以說,茶即人生,人生即品茶。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的這首《醜奴兒》,道盡了喝茶人的感悟。就像老茶樹,它的嫩芽泡出來的茶味會更濃。越是老人,越能品懂茶所含的運道,因為他們已是歷盡世事滄桑,早在人生浮沉中讀懂了一切,而這些恰恰正是茶所要告訴品茶人的。

  一滴眼淚,一句後悔,半生哀嘆,都在這壺茶裡。

  為何年輕時就沒有讀懂這一切呢?為何又要讓自己在歷盡滄桑後,青春不再時,再讓自己領悟到呢?

  品茶,也許它真正的意義,其實就是品的過去的回憶,那曾經悲傷的故事,那曾經懵懂的青春,更有簡單的自我寫照。

  茶,以自然的面貌貼近了人,希望藉此告誡世人,但就是這個簡單的告誡,卻被世人無數次的錯過,然後再用自己一輩子去嘗試失敗。

  天地賦予茶自然地奧祕,而人們用茶去體會天地的奧祕,再用自己的過往去驗證領悟到的道理。

  天道,茶道,人道。

  周而復始,萬物迴圈。

;

陸羽的《茶經》涉及到哪些內容?書中蘊含著哪些人生哲理?

人的一切都和哲學思想相關,茶中有哲學思想,酒裡有哲學,乃至現磨咖啡中也許也會出現,大部分只需在世界上便逃不動哲學思想,僅僅大家不知自身再堅持不懈的或者認可的便是哲學思想而已,這一併不是他人播放就可以的,如同茶一樣,不一樣的茶不一樣的味兒,不一樣的人,能從這當中體驗到不一樣的哲學思想,這也是屬於自己的,也是一中本人人生境界。茶道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之道,烹茶以養德,煮茗以清心,品茶以修身。

此書廣為人知盛廣,除了不一樣階段的紙質書籍,也是有日譯版和英譯本遠赴重洋。它的誕生極大地促進了唐朝之後的茶生產加工和茶藝知識的散佈,是性的茶學專業作品。它集茶的成長髮育、生產加工的歷史、流源、現狀和關鍵技術於一體,再加上對飲茶技藝、茶道基本概念的綜合性論述,對於大夥兒下面仍然有著很大的傷害。

推動茶藝知識快速推廣的愈來愈多的是自上而下的正確對待,茶經很多的著述茶的由來,成長髮育生態環境,做法,採焙,品銘,收藏圖片,風景名勝出產地。茶經裡運用到了哲學理論的一些辯證的思維邏輯,例如:“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泥灰岩。”“綠水青山上,河流中,河水下”。

道教“天人合一”的哲學理論對茶文化的影響還體現在:茶文化人接納了老莊思想,在品茗 的並且以茶的清貧、淡泊、虛吸百藹、氣吞潤街的品行自勉、自勵,不計入一己之失,而以尋找當然 和人的和睦相配為總體目標。在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如歐陽修、蘇東坡、陸游等人的品茗就已超過了 “天人合一”的極光輝的人生境界。

標籤: 人生哲學 茶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q4lo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