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食品生產基地選擇原則

食品生產基地選擇原則

食品生產基地選擇原則

必須滿足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用水的需要。

要求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位於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區域,產地及產地周圍沒有金屬或非金屬礦山,並未受到人為汙染。土壤中無農藥殘留。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選擇要考慮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基礎建設為了保證綠色食品產地整體處於健全的生念環境之中,保證綠色食品生產能持續、穩定發展,還應考慮產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基礎建設。

要求產地及產地周圍不得有大氣汙染源,特別是上風口不得有汙染源,如化工廠、鋼鐵廠、水泥廠等,不得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也不得有煙塵和粉塵。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食品生產基地選擇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地理位置:選擇基地時需要考慮地理位置的優勢。這包括距離原材料的供應地點、交通便利程度、物流成本以及市場接近度等因素。地理位置的選擇應該使得原材料的採購和產品的銷售更加便捷和經濟高效。

2. 原材料供應:食品生產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因此基地選擇時需要考慮原材料的供應情況。選擇離原材料產地較近的基地可以減少運輸成本和時間,並保證原材料的新鮮度和質量。

3. 勞動力和人力資源:食品生產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人力資源。選擇基地時需要考慮當地的勞動力市場情況,包括工人的數量、技能水平和成本等因素。同時,還需要考慮基地周邊的人力資源供應情況,例如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的可獲得性。

4. 政策環境和法律法規:不同地區的政策環境和法律法規對於食品生產有著不同的影響。選擇基地時需要考慮當地的稅收政策、環境保護政策、食品安全標準等因素,確保企業在法律法規框架內運營,並獲得政府的支援和扶持。

5. 市場需求:基地選擇應該與目標市場的需求相匹配。考慮到消費者的口味偏好、消費能力和市場規模等因素,選擇靠近目標市場的基地或是容易進入目標市場的基地,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並提升市場競爭力。

綜上所述,食品生產基地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地理位置、原材料供應、勞動力和人力資源、政策環境和法律法規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以確保生產過程高效、產品質量優良,並滿足市場需求。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如何選擇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選擇的原則

編輯

邊遠省區、農村農業生態環境相對良好是綠色食品產地的首要選擇。城市郊區受城市汙染較輕或末受汙染,農業生態環境現狀較好,也是綠色食品產地選擇的理想區域。

大氣要求

要求產地及產地周圍不得有大氣汙染源,特別是上風口不得有汙染源,如化工廠、鋼鐵廠、水泥廠等,不得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也不得有煙塵和粉塵。生產生活用的燃煤鍋爐是大氣中二氧化硫和飄塵的重要來源,燃煤鍋爐需要裝置裝置除塵、硫,須避開交通繁華要道汽車尾氣二氧化硫等汙染物。

用水要求

必須滿足綠色食品生產過程中用水的需要。除了對水數量有一定要求外,如地面水的多少、分佈、地下水資源的多少及降水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對水環境質量的要求,生產用水不能含有汙染物,特別是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例如,汞、鉛、鉻、鎘、酚、苯、氰等。如果是食品加工廠,加工水質量將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綠色食品生產基地要選擇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質清潔無汙染的地區,要遠離對水造成汙染的工廠、礦山,產地應位於水源的上游。對於某些因地質原因而致使水中有害物質(如氟)超標的地區,應儘量避開。

土壤要求

要求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位於土壤元素背景值正常區域,產地及產地周圍沒有金屬或非金屬礦山,並未受到人為汙染。土壤中無農藥殘留。在選擇綠色食品產地時考慮土壤肥力指標,選擇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地區。對於土壤中某些元素自然本底高,如放射性元素高本底、重金屬元素高本底等的地區,不宜作綠色食品產地。

生態多樣性及環境要求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選擇要考慮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基礎建設為了保證綠色食品產地整體處於健全的生念環境之中,保證綠色食品生產能持續、穩定發展,還應考慮產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的基礎建設。在區域內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區,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宜林則林,宜牧則牧,防止土壤沙化、鹽漬化和水土流失,培肥地力,搞好農田水利建設,發展生態農業,保持區域內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以保證原料生長和產品有一個良好環境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範食品生產企業選址應該符合以下哪些?

3.1.1 廠區 不應 選擇 對食品有 對食品有 顯著 汙染的 汙染的 區域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食品宜用 食品宜用 食品宜用 性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3.1.2 廠區 不應 選擇 有害 廢棄物 以及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不能有效清除 不能有效清除 不能有效清除 不能有效清除 的地址。 地址。

GB 14881—2013

2.3.1.3 廠區 不宜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難以避開 難以避開 難以避開 時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3.1.4 廠區周圍 廠區周圍 不宜 有蟲害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難以避開 難以避開 時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

食品工廠設計的原則

食品工廠設計是食品生產的基本條件,是食品衛生、安全、質量的物質保證。不管是新建、改建、擴建一個廠,還是進行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裝置的研究,都需要進行設計,而且是第一步所必需做的,所以是生產的基本條件,而且設計先不先進,合不合理,還是食品衛生安全和質量的保證,與以後工廠的效益和興旺密切相關。

食品工廠設計的原則

1、符合經濟建設的總原則:做精心設計、投資省、技術新、質量好、收效快、回收期短。

2、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以達到或超過國內同類型工廠生產實際平均先進水平為宜。

3、積極採用新技術,力求設計在技術上具有現實性和先進性,在經濟上具有合理性。

4、必須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體現設計的通用性和獨特性相符合的原則,並留有適當的發展餘地。

5、食品類工廠還應貫徹國家食品衛生有關規定充分體現衛生、優美、流暢並能讓參觀者放心的原則。

6、設計工作必須加強計劃性、各階段工作要有明確進度。

請問食品加工生產區怎麼設計有什麼原則和特點?詳細一點謝謝

親,可以根據以下來設計食品加工廠!

3.1 選址3.1.1 廠區 不應 選擇 對食品有 對食品有 顯著 汙染的 汙染的 區域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如某地對食品安全和 食品宜用 食品宜用 食品宜用 性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存在明顯的不利影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 響,且無法通過採取措施加以改善應避免在該地址建廠。3.1.2 廠區 不應 選擇 有害 廢棄物 以及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汙染源 不能有效清除 不能有效清除 不能有效清除 不能有效清除 的地址。 地址。GB 14881—201323.1.3 廠區 不宜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擇易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 難以避開 難以避開 難以避開 時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3.1.4 廠區周圍 廠區周圍 不宜 有蟲害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大量孳生的潛在場所 ,難以避開 難以避開 時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 應設計必要的防範措施。3.2 廠區環境 廠區環境 廠區環境3.2.1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 應考慮環境給食品生產帶來的潛在汙染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將其降至最低水平。3.2. 2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廠區應合理佈局,各功能域劃分明顯並有 適當的 適當的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 分離或隔措施,防止交叉汙染。3.2. 3 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廠區內的道路應鋪設混凝土、 瀝青或者 其他硬質材料 其他硬質材料 其他硬質材料 ;空地應 空地應 採取必要措施 取必要措施 取必要措施 ,如鋪設 ,如鋪設 ,如鋪設 水泥、地 水泥、地 水泥、地 水泥、地 磚或鋪設草坪 鋪設草坪 鋪設草坪 等方式 等方式 ,保持 ,保持 環境清潔,防止 環境清潔,防止 環境清潔,防止 環境清潔,防止 正常天氣下 正常天氣下 正常天氣下 揚塵和積水 揚塵和積水 揚塵和積水 等現象的發生 等現象的發生 等現象的發生 。3.2. 4 廠區 綠化 應與生產車間保持適當 應與生產車間保持適當 應與生產車間保持適當 應與生產車間保持適當 應與生產車間保持適當 距離 ,植被應定期維護,以 植被應定期維護,以 植被應定期維護,以 植被應定期維護,以 防止 蟲害 的孳生。3.2. 5 廠區應有適當的排水系統。 廠區應有適當的排水系統。 廠區應有適當的排水系統。 廠區應有適當的排水系統。 廠區應有適當的排水系統。 廠區應有適當的排水系統。3.2. 6宿舍、食堂職工娛樂設施等 宿舍、食堂職工娛樂設施等 宿舍、食堂職工娛樂設施等 宿舍、食堂職工娛樂設施等 宿舍、食堂職工娛樂設施等 宿舍、食堂職工娛樂設施等 生活區應與產保持適當 生活區應與產保持適當 生活區應與產保持適當 生活區應與產保持適當 生活區應與產保持適當 生活區應與產保持適當 距離 或分隔 或分隔 。4 廠房和車間4.1 設計和佈局 設計和佈局 設計和佈局4.1.1 廠房和車間 和車間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的內部設計和佈局應滿足食品衛生操作要求, 避免 食品生產中 食品生產中 食品生產中 發生 交叉汙染。 交叉汙染。 交叉汙染。4.1. 2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 廠房和車間的設計應根據生產工藝合理佈局,預防降低品受汙染風險。4.1.3 廠房和車間應根據產品特點、生產工藝、生產特性以及生產過程對清潔程度的要求合理劃分作業區,並採取有效分離或分隔。如:通常可劃分為清潔作業區、準清潔作業區和一般作業區;或清潔作業區和一般作業區等。一般作業區應與其他作業區域分隔。4.1.4廠房內設定的檢驗室應與生產區域分隔。4.1. 5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廠房的面積和空間應與生產能力相適, 便於裝置安置、 便於裝置安置、 便於裝置安置、 便於裝置安置、 清潔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 消毒、物料儲存及人員操作。4.2 建築內部結構 建築內部結構 建築內部結構 建築內部結構 與材料 與材料4.2.1 內部結構 內部結構建築 內部結構應易於維護、清潔 內部結構應易於維護、清潔 內部結構應易於維護、清潔 內部結構應易於維護、清潔 內部結構應易於維護、清潔 內部結構應易於維護、清潔 或消毒。應採用 消毒。應採用 消毒。應採用 消毒。應採用 適當 的耐用材料建造。 的耐用材料建造。 的耐用材料建造。 的耐用材料建造。4.2. 2 頂棚4.2.2.1頂棚應使用無毒、無味、與生產需求相適應、易於觀察清潔狀況的材料建造;若直接在屋頂內層噴塗塗料作為頂棚,應使用無毒、無味、防黴、不易脫落、易於清潔的塗料。4.2.2.2頂棚應易於清潔、消毒,在結構上不利於冷凝水垂直滴下,防止蟲害和黴菌孳生。4.2.2.3 蒸汽、水、電等配件管路應避免設置於暴露食品的上方;如確需設定,應有能防止灰塵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裝置或措施。4.2. 3 牆壁4.2.3.1 牆面、隔斷應使用無毒、無味的防滲透材料建造,在操作高度範圍內的牆面應光滑、不易積累汙垢且易於清潔;若使用塗料,應無毒、無味、防黴、不易脫落、易於清潔。4.2.3.2 牆壁、隔斷和地面交界處應結構合理、易於清潔,能有效避免汙垢積存。例如設定漫彎形交介面等。4.2. 4 門窗4.2.4.1 門窗應閉合嚴密。門的表面應平滑、防吸附、不滲透,並易於清潔、消毒。應使用不透水、堅固、不變形的材料製成。4.2.4.2 清潔作業區和準清潔作業區與其他區域之間的門應能及時關閉。4.2.4.3 窗戶玻璃應使用不易碎材料。若使用普通玻璃,應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玻璃破碎後對原料、包裝材料及食品造成汙染。4.2.4.4 窗戶如設定窗臺,其結構應能避免灰塵積存且易於清潔。可開啟的窗戶應裝有易於清潔的防蟲GB 14881—20133害窗紗。4.2. 5 地面4.2.5.1 地面應使用無毒、無味、不滲透、耐腐蝕的材料建造。地面的結構應有利於排汙和清洗的需要。4.2.5.2 地面應平坦防滑、無裂縫、並易於清潔、消毒,並有適當的措施防止積水。5 設施與裝置5.1 設施5.1.1 供水設施 供水設施5.1.1. 1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 應能保證水質、壓量及其他要求符合生產需。5.1.1.2 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質應符合GB 5749的規定,對加工用水水質有特殊要求的食品應符合相應規定。間接冷卻水、鍋爐用水等食品生產用水的水質應符合生產需要。5.1.1.3 食品加工用水與其他不與食品接觸的用水(如間接冷卻水、汙水或廢水等)應以完全分離的管路輸送,避免交叉汙染。各管路系統應明確標識以便區分。5.1.1.4 自備水源及供水設施應符合有關規定。供水設施中使用的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還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5.1.2 排水 設施5.1.2.1 5.1.2.1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排水系統的設計和建造應保證暢通、便於 清潔 維護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應適食品生產的需要, 保證食品及 保證食品及 保證食品及 保證食品及 生產、清潔用水不受汙染 生產、清潔用水不受汙染 生產、清潔用水不受汙染 生產、清潔用水不受汙染 生產、清潔用水不受汙染 。5.1.2.2 排水系統入口應安裝帶水封的地漏等裝置,以防止固體廢棄物進入及濁氣逸出。5.1.2.3 排水系統出口應有適當措施以降低蟲害風險。5.1.2.4 室內排水的流向應由清潔程度要求高的區域流向清潔程度要求低的區域,且應有防止逆流的設計。5.1.2.5 汙水在排放前應經適當方式處理,以符合國家汙水排放的相關規定。5.1.3 清潔 消毒 設施應配備 足夠的食品、 足夠的食品、 足夠的食品、 足夠的食品、 工器具和裝置的專用 器具和裝置的專用 器具和裝置的專用 器具和裝置的專用 清潔 設施 ,必要時應配備 必要時應配備 必要時應配備 必要時應配備 適宜的 適宜的 消毒 設施。 設施。 應採取措施 採取措施 採取措施 避 免清潔 、消毒 工器具帶來 工器具帶來 工器具帶來 的交叉汙染 交叉汙染 。5.1.4 廢棄物存放設施應配備設計合理、防止滲漏、易於清潔的存放廢棄物的專用設施;車間記憶體放廢棄物的設施和容器應標識清晰。必要時應在適當地點設定廢棄物臨時存放設施,並依廢棄物特性分類存放。5.1.5 個人衛生設施 個人衛生設施 個人衛生設施5.1.5 .1 生產 場所 或生產車間入口 生產車間入口 生產車間入口 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處 應設定室;必要時特定的作業區入口可按需 可按需 要設定室 設定室 設定室 。 室應保證 室應保證 室應保證 工作服與個人裝及其 工作服與個人裝及其 工作服與個人裝及其 工作服與個人裝及其 工作服與個人裝及其 他物品分開放置。 物品分開放置。 物品分開放置。 物品分開放置。5.1.5.2 生產車間入口及車間內必要處,應按需設定換鞋(穿戴鞋套)設施或工作鞋靴消毒設施。如設定工作鞋靴消毒設施,其規格尺寸應能滿足消毒需要。5.1.5.3 應根據需要設定衛生間,衛生間的結構、設施與內部材質應易於保持清潔;衛生間內的適當位置應設定洗手設施。衛生間不得與食品生產、包裝或貯存等區域直接連通。5.1.5.4 應在清潔作業區入口設定洗手、幹手和消毒設施;如有需要,應在作業區內適當位置加設洗手和(或)消毒設施;與消毒設施配套的水龍頭其開關應為非手動式。5.1.5.5 洗手設施的水龍頭數量應與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員數量相匹配,必要時應設定冷熱水混合器。洗手池應採用光滑、不透水、易清潔的材質製成,其設計及構造應易於清潔消毒。應在臨近洗手設施的顯著位置標示簡明易懂的洗手方法。GB 14881—201345.1.5.6根據對食品加工人員清潔程度的要求,必要時應可設定風淋室、淋浴室等設施。5.1.6 通風設施 通風設施5.1.6 .1 應具有 適宜的 適宜的 自然通風或人工措施 自然通風或人工措施 自然通風或人工措施 自然通風或人工措施 自然通風或人工措施 自然通風或人工措施 ;必要時 必要時 應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通過自然風或機械設施有效控制生產環境 的溫度 和溼的溫度 和溼的溫度 和溼。通風設施應 通風設施應 通風設施應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 避免空氣從清潔度要求低的作業區域流向高。5.1.6.2 應合理設定進氣口位置,進氣口與排氣口和戶外垃圾存放裝置等汙染源保持適宜的距離和角度。進、排氣口應裝有防止蟲害侵入的網罩等設施。通風排氣設施應易於清潔、維修或更換。5.1.6.3 若生產過程需要對空氣進行過濾淨化處理,應加裝空氣過濾裝置並定期清潔。5.1.6.4 根據生產需要,必要時應安裝除塵設施。5.1.7 照明設施 照明設施5.1.7 .1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廠房內應有充足的自然採光或人工照明,澤和亮度能滿生產 和操作 需要 ;光源 應使 食品 呈現真實的 呈現真實的 顏色 。5.1.7 .2 如需在 暴露 食品 和原料 的正上方 的正上方 安裝 照明設 照明設 施, 應使用安全型照明設施或 應使用安全型照明設施或 應使用安全型照明設施或 應使用安全型照明設施或 應使用安全型照明設施或 採取 防護 措施。5.1.8 倉儲設施 倉儲設施5.1.8 .1 應具有與 應具有與 所生產品 生產品 的數量 、貯存 要求 相適應的 相適應的 倉儲設施 倉儲設施 。5.1.8.2 倉庫應以無毒、堅固的材料建成;倉庫地面應平整,便於通風換氣。倉庫的設計應能易於維護和清潔,防止蟲害藏匿,並應有防止蟲害侵入的裝置。5.1.8.3 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裝材料等應依據性質的不同分設貯存場所、或分割槽域碼放,並有明確標識,防止交叉汙染。必要時倉庫應設有溫、溼度控制設施。5. 1.8 .4 貯存物品 貯存物品 應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與牆壁、地面保持適當距離,以利 於空氣流通及物品搬運。 空氣流通及物品搬運。 空氣流通及物品搬運。 空氣流通及物品搬運。 空氣流通及物品搬運。5.1.8.5 清潔劑、消毒劑、殺蟲劑、潤滑劑、燃料等物質應分別安全包裝,明確標識,並應與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裝材料等分隔放置。5.1.9 溫控設施 溫控設施5.1.9 .1 應根據食品 根據食品 生產 的特點, 的特點, 配備適宜的加熱、冷卻凍 備適宜的加熱、冷卻凍 備適宜的加熱、冷卻凍 備適宜的加熱、冷卻凍 備適宜的加熱、冷卻凍 備適宜的加熱、冷卻凍 等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 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 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 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 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 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 設施,以及用於監測溫度的。5.1.9. 2根據生產需 根據生產需 根據生產需 要, 可設定 控制室溫 控制室溫 的設施 的設施 。5.2 裝置5.2.1 生產裝置 生產裝置5.2.1. 1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應配備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裝置, 並按工藝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 按工藝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 按工藝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 按工藝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 按工藝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 按工藝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 起交叉汙染。 起交叉汙染。 起交叉汙染。5.2.1. 2 材質5.2.1.2.1 與原料、半成品、成品接觸的裝置與用具,應使用無毒、無味、抗腐蝕、不易脫落的材料製作,並應易於清潔和保養。5.2.1.2.2裝置、工器具等與食品接觸的表面應使用光滑、無吸收性、易於清潔保養和消毒的材料製成,在正常生產條件下不會與食品、清潔劑和消毒劑發生反應,並應保持完好無損。5.2.1. 3 設計5.2.1.3.1 所有生產裝置應從設計和結構上避免零件、金屬碎屑、潤滑油、或其他汙染因素混入食品,並應易於清潔消毒、易於檢查和維護。5.2.1.3.2 裝置應不留空隙地固定在牆壁或地板上,或在安裝時與地面和牆壁間保留足夠空間,以便清潔和維護。

綠葉菜類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的選擇原則是什麼?

綠葉菜類蔬菜進行標準化生產,其基地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建設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社會狀況、大氣質量狀況、水質狀況以及土壤環境條件狀況。具體地說,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應建在水質、土壤、大氣符合GB 18407.1—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 無公害蔬菜產地環境要求》的地域。生產基地還應當具備交通方便、排灌良好、土質優良等生產條件。

在設計食品工廠生產車間時要遵循哪些原則

(1)要有總體設計的全域性觀點;

(2)裝置不足要儘量按工藝流水線安排;

(3)有些特殊裝置可按相同型別做適當集中;

(4)務必使生產過程佔地最少、生產週期最短、操作最方便;

(5)必須考慮生產衛生和勞動保護;

(6)應注意車間的採光、通風、採暖、降溫等設施;

(7)可以設在室外的裝置,儘可能設在室外,上面可加蓋簡易棚。

巜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中綠色食品對產地環境質量有什麼具體要求

綠色食品:係指遵守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汙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3.2A綠色食品:係指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391要求,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藥、獸藥、飼料新增劑、食品新增劑和其它有害於環境和身體健康的物質,按有機生產方式生產,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

3.3綠色食品:係指生產地的環境質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資料使用準則和生產操作規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

3.4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綠色食品植物生長池和動物養殖地的空氣環境、水環境和土壤環境質量。

4環境質量要求

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應選擇在無汙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基地選點應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幹線,避開工業和城市汙染源的影響,同時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應具有可持續的生產能力。

無公害食品葡萄生產中對產地選擇有什麼具體要求?

產地選擇是無公害葡萄生產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只有在產地環境良好的地方才能真正生產出優質無公害的葡萄產品。因此,在安排佈局葡萄生產時,首先必須抓好葡萄產地的選擇。無公害鮮食葡萄產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汙染源、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而絕不要把葡萄生產基地建立在那些生態條件惡劣、環境汙染嚴重的地區。否則,將會給以後的生產帶來很大的影響與損失。

綠色食品辣椒生產對產地環境有哪些要求?

根據農業部綠色食品產地環境技術條件(NY/T 391—2000,適用於綠色食品A和)規定,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應選擇在無汙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基地選點應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幹線,避開工業和城市汙染源的影響,同時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應具有可持續的生產能力。

(1)空氣環境質量要求綠色食品產地空氣中的各項汙染物含量不應超過表23所列的指標要求。

表23 空氣中各項汙染物的指標要求(標準狀態)

注:①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指標;②1h平均指任何一小時的平均指標;③連續取樣三天,一日三次,晨、午和夕各一次;④氟化物取樣可用動力取樣濾膜法或用石灰濾紙掛片法,分別按各自規定的指標執行,石灰濾紙掛片法掛置7天;⑤空氣環境質量的取樣和分析方法按照GB 3095中6.1、6.2、7和GB 9137中5.1和5.2的規定執行。

項 目 指 標日平均 1h平均總懸浮顆粒物(TSP)mg/m3≤ 0.30 — 二氧化硫(SO2)mg/m3≤ 0.15 0.50氮氧化物(NOx)mg/m3≤ 0.10 0.15氟化物(F)≤ 7μg/m31.8μg/(dm2·d)(掛片法) 20μg/m3(2)農田灌溉水質要求綠色食品產地農田灌溉水中各項汙染物含量不應超過表24所列的指標要求。

表24 農田灌溉水中各項汙染物的指標要求注:①灌溉菜園用的地表水需測糞大腸菌群,其他情況下不測大腸菌群;②農田灌溉水質的取樣和分析方法按照GB 5084中6.2、6.3的規定執行。

項 目 濃度 項 目 濃度pH 5.5~8.5 總鉛,mg/L≤ 0.1總汞,mg/L≤ 0.001 六價鉻,mg/L≤ 0.1總鎘,mg/L≤ 0.005 氟化物,mg/L≤ 2.0總砷,mg/L≤ 0.05 糞大腸桿菌群*,個/L≤ 10 000(3)土壤環境質量要求本標準將土壤按耕作方式的不同分為旱田和水田兩大類,每類又根據土壤pH的高低分為三種情況,即pH<6.5,pH=6.5~7.5,pH>7.5。綠色食品產地各種不同土壤中的各項汙染物含量不應超過表25所列的限值。

表25 土壤中各項汙染物的指標要求(mg/kg)

注:①水旱輪作田的標準值取嚴不取寬;②果園土壤中的銅限量為旱田中銅限量的一倍;③土壤環境質量的取樣和分析方法按照GB15618中5.1、5.2的規定執行。

耕作條件 旱 田 水 田pH <6.5 6.5~7.5 >7.5 <6.5 6.5~7.5 >7.5鎘 ≤ 0.30 0.30 0.40 0.30 0.30 0.40汞 ≤ 0.25 0.30 0.35 0.30 0.40 0.40砷 ≤ 25 20 20 20 20 15鉛 ≤ 50 50 50 50 50 50鉻 ≤ 120 120 120 120 120 120銅 ≤ 50 60 60 50 60 60(4)土壤肥力要求為了促進生產者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生產A綠色食品時,轉化後的耕地土壤肥力要達到土壤肥力分級1~2級指標(表26)。生產綠色食品時,土壤肥力作為參考指標。

表26 土壤肥力分級參考指標註:①Ⅰ級為優良,Ⅱ級為尚可,Ⅲ級為較差;②土壤肥力測定方法:按NY/T 53、LY/T 1225、LY/T 1233、LY/T1236、LY/T 1243的規定執行。

專案 級別 旱地 水田 菜地 園地 牧地有機質,g/kg Ⅰ >15 >25 >30 >20 >20Ⅱ 10~15 20~25 20~30 15~20 15~20Ⅲ <10 <20 <20 <15 <15全氮,g/kg Ⅰ >1.0 >1.2 >1.2 >1.0 —Ⅱ 0.8~1.0 1.0~1.2 1.0~1.2 0.8~1.0 —Ⅲ <0.8 <1.0 <1.0 <0.8 —有效磷,mg/kg Ⅰ >10 >15 >40 >10 >10Ⅱ 5~10 10~15 20~40 5~10 5~10Ⅲ <5 <10 <20 <5 <5有效鉀,mg/kg Ⅰ >120 >100 >150 >100 —Ⅱ 80~120 50~100 100~150 50~100 —Ⅲ <80 <50 <100 <50 —陽離子交換量,c mol/kg Ⅰ >20 >20 >20 >15 —Ⅱ 15~20 15~20 15~20 15~20 —Ⅲ <15 <15 <15 <15 —質地 Ⅰ 輕壤、中壤 中壤、重壤 輕壤 輕壤 砂壤—中壤Ⅱ 砂壤、重壤 砂壤、輕黏土 砂壤、中壤 砂壤、中壤 重壤Ⅲ 砂土、黏土 砂土、黏土 砂土、黏土 砂土、黏土 砂土、黏土

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有何要求?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通過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畜禽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等。

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採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準,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新增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和追蹤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轉換期。有機食品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根據國家標準GB/T 19630.1—2005規定,生產有機食品需要以下條件:

(1)優良的生產場地  有機食品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幹線、工業汙染源、生活垃圾場等。此外,產地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農田灌溉用水水質質量應符合GB5084的規定,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1996中二級標準和GB9137的規定。

(2)種子和種苗要求  應選擇有機種子或種苗。當從市場上無法獲得有機種子或種苗時,可以選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過的常規種子或種苗,但應制訂獲得有機種子和種苗的計劃;應選擇適應當地的土壤和氣候特點、對病蟲害具有抗性的作物種類及品種;選擇品種時應注意保持品種遺傳基質的多樣性,不使用由基因工程獲得的品種;禁止使用經禁用物質和方法處理的種子和種苗。

(3)合理的耕作制度  應採用作物輪作和間套作等形式以保持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保持土壤肥力;禁止連續多年在同一地塊種植蔬菜;應根據當地情況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噴灌、滲灌等)控制土壤水分。

(4)肥料使用技術  提倡運用秸稈覆蓋或間作的方法避免土壤裸露;通過回收、再生和補充土壤有機質和養分來補充因作物收穫而從土壤帶走的有機質和土壤養分;保證施用足夠數量的有機肥以維持和提高土壤的肥力、營養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有機肥應主要源於本農場或有機農場(或畜場),外購的商品有機肥,應通過有機認證或經認證機構許可;使用人糞尿,必須使用時,應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充分腐熟和無害化處理,並不得與作物食用部分接觸。禁止在葉菜類、塊莖類和塊根類作物上施用;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肥料和城市汙水汙泥和未經堆制的性廢棄物。

(5)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病蟲草害防治的基本原則應是從作物—病蟲草害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創造不利於病蟲草害孳生和有利於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多樣化,減少各類病蟲草害所造成的損失。

(6)汙染控制措施  有機地塊與常規地塊的排灌系統應有有效的隔離措施,以保證常規農田的水不會滲透或漫入有機地塊。常規農業系統中的裝置在用於有機生產前,應得到充分清洗,去除汙染物殘留。在使用保護性的建築覆蓋物、塑料薄膜、防蟲網時,只允許選擇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類產品,並且使用後應從土壤中清除。

標籤: 基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001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