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

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

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

茶葉分類是指按照茶葉製作工藝和加工工藝的不同,將茶葉分成不同種類。茶葉分類的理論和實踐不僅對茶葉製作和品質評判有指導作用,也對消費者選擇和品嚐茶葉有參考價值。

理論分類

按製作工藝分類:根據茶葉葉子的形狀和製作工藝的不同,茶葉可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烏龍茶和黑茶六大類。

按茶葉產地分類:中國茶葉根據產地不同,可分為四大茶區,即長江以南的江南茶區、長江以北的江北茶區、西南的川滇茶區和華北茶區。

按採摘季節分類:中國茶葉按照採製時間不同,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四個季節。

實踐分類

按茶葉口感分類:茶葉的口感是影響消費者選擇的主要因素之一。茶葉的口感可分為鮮爽型、芳香型、濃香型和鹹甜型等多種。

按茶葉品質等級分類:茶葉的品質等級是消費者判斷茶葉質量的標準之一,通常有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等多個等級。

按茶葉用途分類:茶葉的用途多種多樣,可以用來喝茶、食用、保健、美容等。根據不同的用途,茶葉的品種和製作方法也不同。

總的來說,茶葉分類的理論和實踐有助於消費者對茶葉進行選擇和品嚐,同時也為茶葉生產和加工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葉的分類有哪些?

中國茶葉因其製作工藝的不同而劃分為紅茶、綠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茶類。白茶屬於微發酵茶,鮮葉採摘後,不經殺青、揉捻工序,直接通過攤晒或者文火乾燥的方式加工而成。

紅茶

提到雲南的茶葉,很多茶友們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印象就是普洱茶。普洱茶屬於六大茶類的哪一種茶類?這個爭論一直都存在,普洱茶的熟茶是經過渥堆發酵等工藝加工而成的茶,其工藝屬於黑茶;而陳椽在《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踐》中則表示:雲南沱茶、餅茶和小圓餅茶是屬晒青綠茶加工的,不經過堆積和“發花”過程,色香味變化不大,製法和品質靠近綠茶,應歸入綠茶類。雲南的緊茶、大圓餅茶是晒青綠茶加工,但是壓造前必先堆積促進變色,在乾燥過程中“發花”,色香味變化大,與綠茶不同。從再製方法到品質都靠近黑茶,應歸入黑茶類。而云南白茶是用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作為原料,以白茶工藝製成的茶葉。由此可見,兩者不能簡單去劃分。

新手喝茶入門

新手喝茶入門

  新手喝茶入門,隨著茶文化的不斷推廣,每天還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觸茶、飲用茶,成為茶葉的朋友。剛剛入門的消費者,對茶葉的認知可能還比較片面。下面就為大家分享新手喝茶入門應該要了解的知識。

  新手喝茶入門1

   茶葉分類的根據

  茶葉的分類學說,主要是由陳椽教授提出,陳椽(1908 ~ 1999),茶學家、茶業教育家、製茶專家,是我國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

  1979年撰寫了《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一文,提出了新的分類法,系統地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

  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

   茶葉的理化成分

  茶樹鮮葉中:水分75%~78% 幹物質:22%~25%

  其中有機物含量:生物鹼(咖啡鹼):3%~5%、有機酸:3% 、氨基酸(茶氨酸為主):1%~4%、色素、維生素、芳香物質等均在1%以下。

   化學物質感官表現

  咖啡鹼:味苦;氨基酸:味鮮爽;茶多酚:味澀 ;糖:甜。

   1、西南茶區

  雲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茶樹品種資源豐富,生產紅茶、綠茶、沱茶、緊壓茶和普洱茶等,是中國發展大葉種紅碎茶的主要基地之一。

   2、華南茶區

  有喬木、小喬木、灌木等各種型別的茶樹品種。該區以生產紅茶、烏龍茶為主。還是生產烏龍茶、白茶、六堡茶、花茶等特種茶的重要生產基地。

   3、江南茶區

  種植的茶樹以灌木型為主,少數為小喬木型。為中國茶葉主要產區,年產量大約佔全國總產量的 2/3。諸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廬山雲霧等。

   4、江北茶區

  種植的是灌木型中葉種和小葉種茶樹。所產綠茶具有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的特點,如信陽毛尖等。

   茶葉的命名

  茶葉命名是茶葉分類的重要程式之 一,可以將命名與分類聯絡在一起,如正山小種紅茶,“正山小種”是命名,“紅茶”是分類;再如茉莉銀針,“茉莉”是分類,“銀針”是命名。

  目前,我國茶葉的命名主要有以下幾種依據:按茶葉外形的.不同命名,如瓜片、雀舌、松針、毛峰、毛尖等;按製茶技術的不同命名,如炒青、烘青、晒青、駿眉、工夫茶、窨花茶等;

  按茶樹品種的不同命名,如烏龍、水仙、鐵觀音、毛蟹等;按採摘時期的不同命名,如明前茶、雨前茶、春尖、秋香、冬片等。

   茶葉的沖泡

  嫩度高的茶,用較低水溫,越粗老的茶,用較高水溫。

  出水速度、出水力度、浸泡時間都會影響物質滲出的方式和茶湯的濃度……搞清楚影響茶湯的變數,便能隨自己心意去控制一泡茶的滋味了。

  綠茶、黃茶可使用85℃水溫沖泡,亦可使用玻璃杯茶具泡飲。

  而其他茶類,可使用100℃水溫沖泡,亦可使用蓋碗、紫砂壺等茶具沖泡。

   具體的投茶量如下:(以蓋碗為例)

  泡白茶,投茶5克;

  泡紅茶,投茶5克;

  泡巖茶,投茶8克;

  泡普洱,投茶7克。

  總之,泡好一杯茶的祕訣是:多泡多思考。

   茶葉的有效期和存放

  茶葉存放的原則為避光、防潮、密封、防異味等。

   1、綠茶

  綠茶的保質期不長,一般為12~18個月,因此購買後要及時飲用,或存放於冰箱冷藏存放。

   2、白茶

  白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徵,常溫、密封(三層包裝法)儲存。

   3、黃茶

  同綠茶,密封冰箱冷藏;

   4、青茶

  常溫密封儲存,避光,防潮,防高溫。

   5、紅茶

  常溫密封儲存,避光,防潮。

   6、黑茶

  常溫儲存,避光,防潮,存茶環境保持通風,可長期儲存。

   六大茶類核心工藝

   1、綠茶

  綠茶要炒,專業術語叫做“殺青”。

  鮮葉下鍋炒制,葉片中一種叫做“酶”的物質因為遇到高溫死亡了,綠茶就沒辦法進行發酵,因此綠茶始終都保持著綠油油的外觀。

  經過炒制以後,鮮葉中原本的青草味就散去,演變成了綠茶特有的清香,有的還有炒栗子香。

  此外,還有少量綠茶採用蒸汽殺青的。

   2、白茶

   萎凋

  白茶有句耳熟能詳的話,叫做“不炒不揉、自然天成”。

  白茶的工藝可以說是六大茶類中程式最少的一種,但也並不簡單。

  晒白茶,並不是讓白茶在太陽底下暴晒,是根據天氣情況,把白茶在室內外攤放晾晒。

  日光強度、溫度、攤放的厚薄都需要謹慎把握,晾晒到一定程度烘乾即可。

  在晾晒過程中,白茶微微發酵,產生淡淡的花香和純淨的甜味,還有日晒的香氣。

   3、黃茶

   悶黃

  黃茶的製作與綠茶很相似,但是多了一個“悶黃”的步驟。

  在黃茶的乾燥前或後,趁熱用紗布或草紙包裹起來,讓黃茶在溼熱的作用下進行輕發酵。

  因此,製成的茶顏色明顯發黃,帶有悶制過的熟香,味道比綠茶少了一絲鮮,多了一絲醇。

  黃茶加工難度很高,悶黃沒做到位或過了頭,都出不來黃茶的味道。

   4、烏龍茶

  烏龍茶 “搖”

  把鮮葉稍微攤晾變軟之後,就要用竹篩進行“搖青”了。

  葉片在竹篩裡搖晃碰撞發酵,產生濃郁的花香。

  葉片的邊緣比較脆弱,碰撞變紅,而葉片的中心始終是綠的,最後形成烏龍茶“七分綠三分紅”“綠葉紅鑲邊”,這就是半發酵。

  烏龍茶的搖青除了用竹篩手工搖青,還有放進一個類似滾筒的機器進行搖青的。

   5、紅茶

   發酵

  製作過程不經殺青,而是直接萎凋、揉捻、完整發酵,使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為茶紅素,形成紅茶所特有的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

  紅茶的口感比較鮮甜,溫潤,且湯色金黃或紅亮。

   6、黑茶

   渥堆

  鮮葉經過簡單的炒制,自身的酶在高溫的作用下基本上已經失去活性。

  接著便把葉片堆放在了一起,叫做“渥堆”。

  無數沾染到了茶葉的微生物不停地繁殖代謝,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活性很高的酶,在溼熱作用下,促進葉片快速發酵,發酵非常徹底,形成了黑茶有別於其他茶類的色、香、味。

  同時黑茶內質豐富,因此亦能長期存放。

  新手喝茶入門2

  新手喝茶基本上是先從綠茶開始喝,緊接著就是紅茶,再者是巖茶、普洱茶、白茶。

  綠茶的價格相比之下比較親民,不會過高的價格,當然也有的茶價格不菲,但總體來說還是能接受的,而且綠茶的沖泡方法也很簡單,用玻璃杯泡上一大杯,就能喝個一上午,當然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是很沒有意思的,喝的茶是不怎麼好喝的。

  在之後就是紅茶。沖泡紅茶還會有些講究,最簡單的就是用飄逸杯沖泡,沖泡之後,把內膽迅速拿起來。或者是用蓋碗沖泡,這蓋碗的沖泡好處小陳之前已經做過分享,大家可以點選檢視。

  喝完紅茶之後就是巖茶了。巖茶的沖泡必定是要蓋碗!這巖茶的坑不淺,隨便2種茶就能讓你分不清誰是誰,光是肉桂的品種就已經讓人覺得好多好多,分不清伯仲。但如果你開始喝巖茶,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部署新手了。

  新手還有一個好選擇,就是白茶,白茶的口感溫潤細膩,很多茶友都會喜歡,而且沖泡方法也很簡單,用煮的也可以,也不用講究什麼門道。

  白茶的種類也不會複雜,簡單的幾種茶。當然對待白茶的方式不同,所呈現的心情和狀態也不一樣。同樣是一種茶,在茶館裡喝是一種感覺,自己喝又是一種感覺。

  總而言之,新手選擇茶,要符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切不可因為盲目追求時尚而忽略了自身的情況。

  新手喝茶入門3

   煮水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是要煮沸

  哪怕是85℃沖泡,也需要先燒至100℃再放涼。

  唐代陸羽的《茶經》中關於煮水沸騰的記載:一沸:當水如魚目,微微有聲時;二沸:緣邊如湧泉連珠;三沸:勢若奔濤、騰波鼓浪。

  簡單說,就是煮水要大火快煮,當水連續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剛剛三沸時,水的活性是比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則活性降低,對茶湯影響也不好。

   選器

   不同的茶使用不同的茶具

  綠茶、黃茶--玻璃杯、蓋碗

  泡綠茶、黃茶使用玻璃杯、蓋碗方便觀賞其在水中舞動。其次,因為大多數綠茶、黃茶都比較細嫩,經不起高溫的浸泡,而紫砂壺保溫效能很好,會悶壞茶葉。

   紅茶--白瓷茶具

  泡紅茶使用白瓷茶具便於觀察紅茶的湯色和金圈。

  新手喝茶從綠茶開始喝,綠茶為六大茶類之一,屬於不發酵茶,綠茶也是市場流通最大的茶類之一,其特點為茶葉嫩綠、湯色翠綠、葉底綠明亮,綠茶沖泡方法較為簡單,使用玻璃杯即可沖泡,綠茶對於新手飲用,更加容易入門且門檻較低。

   綠茶的種類:

   1、炒青綠茶

  炒青綠茶是指採用滾筒或鍋炒的方式殺青、乾燥的綠茶,其外形緊結、色澤綠潤、香氣高鮮、湯色綠眀,滋味濃而爽口。炒青綠茶是綠茶中產量最龐大的,還可以細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

  代表性名茶如:婺源綠茶綠、平水珠茶、西湖龍井、漢中仙毫、碧螺春、六安瓜片、松蘿茶、信陽毛尖等。

   2、烘青綠茶

  烘青綠茶是指在乾燥工藝中,用烘籠或烘乾機烘乾的綠茶,其外形完整、色澤深綠油潤、香氣清高、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鮮醇。

  代表性名茶如:黃山毛峰、太平猴魁、敬亭綠雪、天山綠茶、江山綠牡丹、峨眉毛峰、南糯白毫等。

   3、蒸青綠茶

  蒸青綠茶是中國綠茶最早的製法,利用熱蒸汽來對鮮葉進行殺青,再經揉捻、乾燥。蒸青綠茶外形緊細呈針狀,色澤鮮綠或深綠油潤有光,湯色澄清,呈淺黃綠色,有清香,滋味醇或略澀。目前我國蒸青綠茶生產量較少,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

   4、晒青綠茶

  晒青綠茶就是用日光進行乾燥的綠茶,其外形粗大,色澤深綠尚油潤,香氣高,湯色黃綠明亮,滋味濃尚醇,收斂性強

  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其中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不過大都被用作緊壓茶的原料了。

陳椽,(1908 ~ 1999),又名陳愧三。1908年3月8日出身於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茶學家、茶

人物簡介

陳椽,又名陳愧三。1908年3月8日出身於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的一個小商人家庭。幼年時期,他父親常常向他講述戚繼光、鄭成功、林則徐的故事,灌輸愛國主義思想,鼓勵他長大後要像這些民族英雄那樣為國家幹一番事業。1934年,26歲的陳椽從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先後在茶場、茶廠、茶葉檢驗和茶葉貿易機構工作。他既看到了茶葉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也看到了當時中國茶葉科學的落後。於是下定決心獻身茶業教育事業。在他任浙江茶葉檢驗處主任時,就開始著手收集茶葉科學的有關資料,建立了茶葉檢驗實施辦法和一套完整的表格。1940年,他拒絕了堂兄弟為他謀得群商組織的如達公司董事長的聘請,毅然赴浙江英士大學農學院任教,專心致志地開始研究茶學。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的飛機到處狂轟濫炸,英士大學數遷校址,教學與生活都十分艱難。但在教學中,他照舊認真備課、講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鼓勵學生為發展祖國的茶葉科學而努力學習。沒有教材,他就深入茶場、茶廠蒐集資料,編著了我國第一部較為系統的高校茶學教材《茶作學講義》。這本教材包括茶業通論、茶樹栽培、茶葉製造、茶葉檢驗等方面的內容,從而被晉升為副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受聘到復旦大學任教,繼續為創立茶業教育體系而努力。先後編著了《茶葉製造學》、《製茶管理》、《茶葉檢驗》、《茶樹栽培學》等4部教材,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在教學的同時,他還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不斷充實教學內容。

編輯本段生平

對茶葉鍥而不捨的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茶業教育和科研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重視,從此更激發了他的工作熱情。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他自願要求到工作、生活條件較艱苦而盛產茶葉的安徽工作,擔任安徽農學院副教授兼茶業系主任,親自抓教學大綱的制定、課程的設定和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為該系的創辦、教學科研逐步走上正軌化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1957年晉升為教授。這期間他還致力於提高《製茶學》的教學水平,兩次主編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製茶學》以及《茶葉檢驗學》,出版了《茶樹栽培技術》、《安徽茶經》和《炒青綠茶》等專著,即使在“文化大”中離開教學、科研崗位後,也從未中斷過寫作。他結合自己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將平時收集的資料加以整理,寫成了《製茶全書》,分“總論”、“綠茶”、“黃茶和黑茶”、“白茶和青茶(俗稱烏龍茶)”、“紅茶”等5個分冊,共100多萬字。   “文化大”後,他又回到了教學、科研第一線,這時雖已年高體衰,但精神更加煥發,他說:“我好像嚴冬下的一棵‘老茶樹’,春天來了,我這棵‘老茶樹’又重新抽枝發芽了。”1977年,他雖然肌膜炎復發,不能走路,但還是忍著疼痛,夜以繼日地在病榻上撰寫了《茶業通史》、《中國茶葉對外貿易史》、《茶與醫藥》3部共100多萬字的鉅著,向全國科學大會獻禮,表達了一個知識分子對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同時,他還向提出了茶業教育事業發展的設想,1978年,建議並參與在安徽農學院茶業系創辦全國第一個機械製茶專業。1978年9月,他不顧自己年邁體弱,不畏路途遙遠,帶領9所院校茶葉專業的教師深入雲南、貴州、四川等地茶區,歷時1個多月,蒐集有關茶葉生產的科研資料,以充實《製茶學》內容,按時完成了教育部、農業部交給的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製茶學》的主編任務。之後,他又編著《製茶技術理論》,作為研究生必修課的教材,主編《中國名茶選集》,作為製茶學的補充教材。正如他的學生們所說:“陳老師的一生是著書的一生,也是育人的一生。”在完成上述教材後,他又著手編寫茶業經濟專業的教材,主編了《茶葉商品學》,受農業部鄉鎮企業管理局委託編寫了《茶業經營管理學》,還編寫了《茶藥學》、《茶葉市場學》、《茶葉貿易學》,這些教材有的已經出版,有的即將出版。他說:“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我還想完成茶業經濟專業的最後一本教材《茶業經濟學》,這樣就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中國茶業教育體系和各專業的主要教材。”他就是這樣鍥而不捨地追求,廢寢忘食地工作。他說:“毛有兩句話我印象最深刻:外國人有的我們要有,外國人沒有的,我們也要有。我一生要為此奮鬥,建設外國人沒有的茶業教育體系。”   幾十年來,陳椽在教學的同時從未間斷過茶葉科學的研究工作。早在40年代,他就在製茶技術、茶葉化學方面進行了開拓性研究,特別是在茶葉“發酵”的理論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提出了製茶的變色學說,論證了製茶變色的原理和色變的機制與實質。證明製茶過程的變化主要是多酚類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的氧化變化,從而形成了各類茶的品質,產生了茶葉的各種色澤。1951年,前蘇聯科學院院長奧巴林院士來我國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特意來複旦大學茶葉專修科參觀訪問,向陳椽詢問黃茶的製作方法,陳椽把他在茶葉化學研究方面的大部分內容提綱式地寫在黑板上,這位院長看了之後發現自己的假說“茶葉發酵與呼吸有聯絡”是錯誤的。回國之後,即在雜誌上發表文章,高度讚揚陳椽在茶葉科學研究方面的貢獻,文中寫道:“誰說中國人不研究茶葉,復旦大學陳椽教授不是在卓有成效地研究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茶葉研究受到重視,條件也好多了,陳椽更集中全部精力潛心於茶業教學和科研,不斷實驗,不斷總結,晝夜伏案地撰寫專著和論文,到1990年8月止,共發表189(部)篇共1000多萬字的論文和著作,為中國茶葉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   80年代以來,國外許多學者都慕名前來或寫信向陳椽求教。日本豐茗會理事長松下智專程來合肥拜會陳椽,向他求教製茶起源、飲茶起源等問題。1987年2月,日本研究黑茶專家將積祝子教授也從日本來到合肥參加慶賀陳椽80壽辰大會。她在祝詞中說:“陳椽先生是我的導師,他像慈父一樣,對我循循善誘,進行了多方面的指導。我是一個尚未成熟的研究者,研究還剛開始,主要從事日本黑茶的研究,今後還想繼續在陳椽先生的指導下,從各個角度深入開展研究……。”1987年10月,英國皇家農業中心邀請陳椽參加皇家國際農業展覽會,他雖然因年老不便遠行,但他的幾部著作在展覽會上展出後,同樣產生了極大的反響。此外,他又為在北京召開的由北京市、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烹飪協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北京飲食文化國際研討會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飲食文化國際研討會”撰寫了《茶樹起源及其原種》和《十二論茶文化大觀》兩篇論文。所有這些活動均推動了中國與世界的茶葉文化和學術的交流。

為國家培養了幾代茶學科技人才

陳椽自1940年登上大學講壇至今,已經有50個春秋了,目前,他仍以80多歲的高齡風雨無阻的親自到教室給學生講課,在黑板前一站就是兩個鐘頭,大家都為他這種對教育事業火樣般的熱情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動。   他治學嚴謹,誨人不倦,幾十年來一絲不苟地對待每一堂課,有時遇到出席重要會議,會議結束後他總是及時地把課補上。他常把學生請到家中,聽取他們對教學的意見,以提高教學質量。他說:“教學、科研是我們大學教師的首要任務,為四化培養人才不提高教學質量是不行的。”《茶葉商品學》從原來的8章增加到14章,就是在接受學生意見的基礎上而增補改寫的。   陳椽善於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推行啟發式教育。他要求學生在上課前要預習3次,第一次閱讀全章的內容;第二次找出全章的問題;第三次用紅筆畫出難題,然後思考問題自己解決,如有困難先在同學間切磋,不能解決的問題在上課時請教老師。全國製茶助教進修班和研究生班都是採取的這種教學方法。在每章學習結束後,要求大家寫出讀書報告。這樣做不僅較全面地複習總結了本章的主要內容,而且還鍛鍊了大家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同學提交的章節論文短的一二千字,長的1萬多字,他都認真批閱。有的還當面和學生交換意見,或指出不足之處,或表揚學生的見解。他還常常親自指導學生的製茶實習,言傳身教,耐心細緻地講解制茶原理,親自指導操作技術,有時為了制好一種茶,要連續操作到深夜,連飯都顧不上吃。   他在教書的同時還重視育人,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他說:“過去那種教書不教人的教育方法害死人,必須徹底改革,我們要培養出合格的高階科學技術人才,教書就得教人。”由於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同學熱情幫助,體貼關心,所以經常有不少學生登門求教。他從不以來訪者、來函者身份的高低、年齡的大小而區別對待。有求必應,來者不拒,這是他待人的準則。他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1989年獲全國高等院校教學成果二等獎。   半個多世紀以來,陳椽為國家培養了幾代茶學科技人才。除了2年制的專科生和4年制的本科生外,1980年恢復研究生制度後,又先後招收了製茶、茶機、茶葉檢驗、茶史、茶葉貿易、茶葉市場學等方面的碩士研究生13名。為了加速高校的師資培養,1986年開辦了全國製茶助教進修班,親自編寫教材並講授《製茶技術理論》課程。並多次配合農業部、商業部等單位舉辦全國性製茶技術訓練班,以及通過下場、下鄉舉辦短期等方式,培訓基層技術力量。通過上述多層次的教學方式,為國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高、中級人才,他的學生中不乏教授、專家及茶葉部門的業務骨幹。

論證中國雲南是茶樹原產地

20世紀40年代,英、美、日、印度等國某些學者提出“茶樹原產地是在印度阿薩姆,中國茶樹是從那裡傳來的”,並說:“中國茶的起源據可靠史料,約在公元350年”,還說:“綠茶含有大量鞣酸,綠茶會把腸胃鞣壞”等等。面對這樣嚴峻的挑戰,陳椽在長期分析研究我國茶業發展歷史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多方查閱國內外有關茶業發展的史料,經過周密考證,以大量事實進一步證實了茶樹的原產地在中國雲南,1979年撰寫了《中國雲南是茶樹原產地》一文。該論文發表後,日本茶葉專業雜誌很快轉載了這篇論文,漢英法農業詞典編輯委員會也以此為據,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一年之後,陳椽又撰寫了《再論茶樹原產地》一文,批評了二元論和“非中心”論者的觀點。日本名城大學農學部研究茶樹起源的專家橋本實來信表示支援陳椽關於茶樹原產地的一元論。他的這一研究成果,對國內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確立科學的茶葉分類法

日本人古在油澤於1980年在研究製茶綠變紅時提出“微生物發酵說”,認為茶葉變紅是微生物作用,與工作上一般的發酵相同。之後,又由此演變為全發酵茶、半發酵茶和不發酵茶的茶葉分類法。這種分類法以共性掩蓋個性,氧化作用與呼吸作用混淆不清,是非科學的。陳椽積數十年教學和科研經驗,1979年撰寫了《茶葉分類理論與實踐》一文,以茶葉變色理論為基礎,提出了新的分類法,系統地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這種新的分類法,既體現了茶葉製法的系統性,又體現了茶葉品質的.系統性,以上六類茶類的排列次序,實際上就是各類茶葉葉綠素破壞程度及黃烷醇類變化程度的順序,因此也體現了茶葉主要內含物變化的系統性。這一科學分類法的建立與應用,不僅對我國的茶葉教育、科研及生產流通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迅速傳播到國外,得到了國外學者的高度評價。該論文由法國植物學研究中心梅塔耶(Georges Metailie)博士推薦給他的導師——英國劍橋大學世界著名生物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博士。而李約瑟博士請東方歷史科學圖書館館長米開爾?薩爾特(Michael Salt)翻譯為英文,並發表在法國植物生物史專刊(Journal d' Agriculture Traditionnelle et de Botanique Appliquee)上,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日本來函邀請陳椽赴日參加《茶的起源》和《茶葉分類》討論會及講學,1984年和1986年,陳椽的名字和簡歷被英國倫敦皇家朗曼(Longman)集團名人出版中心分別列入《世界農業科技名人錄》和《世界科學家亞洲分冊》;1988年被印度收編入《世界名人傳記》一書中。

完成國內外第一部茶史專著《茶業通史》

中國茶葉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歷代群書都有零星記載,但研究茶史,則茫無邊際。1982年,國家有關部門為了滿足我國茶葉生產和對外貿易迅速發展的需要,把撰寫世界上第一部《茶業通史》的任務交給了他。為了寫好這部著作,他謝絕了赴國外講學的邀請,集中全力,伏案寫作。這部44萬字的鉅著運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有關史料,闡明瞭茶的起源、茶葉生產的演變、製茶技術的發展與傳播、中外茶學、茶與醫藥、茶與文化、茶葉經濟、茶葉對外貿易、中國茶葉今昔等,共15章48個專題。該書的出版不僅獲得了國內茶葉工作者的高度評價,也得到了國際友人的好評。日本茶葉團體豐茗會在每月聚會時,都要逐段逐句地學習這部著作;法國梅塔耶博士還把《茶業通史》節譯為法文。這部著作的出版對推動茶葉科學的進步,促進我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我國茶葉科學文庫中的重要文獻。該書於2008年9月陳椽先生百年誕辰之際由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修訂再版。

為發展茶葉事業獻計獻策

陳椽身在茶業教育戰線,心懷祖國茶葉事業,時時刻刻關心著全國茶葉生產的發展,他經常利用參加會議的機會和其他各種渠道向、農業部、商業部、外貿部、安徽省就如何發展我國和安徽的茶葉生產提建議,他還通過由他主編的《中國茶訊》、《茶業通報》等專業刊物以及《人民日報》、《安徽日報》等,先後發表文章數十篇,為發展茶葉生產獻計獻策。如1958年發表了《解放後中國茶葉工業的成就及今後的發展方向》,1965年發表了《乘大好形勢,努力發展茶葉生產》,1979年《我國茶葉生產發展的形勢》,1980年《向茶業現代化進軍——管理必須徹底改革》,1983年《茶葉商品產銷脫節必須研究解決》,1984年《國際茶葉市場動態與華茶推銷對策》、《世界茶葉市場預測》,1987年《開發名茶生產與茶業發展》、《走向農村,科技下鄉是山區扶貧致富必由之路》等文章,就各個時期我國茶業生產的形勢,國際市場的變化及存在的問題,提出瞭解決的辦法,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   他始終強調茶葉科研必須與生產實際相結合,1972年他親自到福州茶廠參加全國協作的國家課題《茉莉花茶隔離窨制新技術研究》,撰寫了《茉莉花茶生產技術革新試驗研究》和《茉莉花理化性質》等論文。1988年,他帶領研究生到安徽軍天湖茶廠試驗研究茶葉揉捻機稜骨的特性及最佳設計組合。1981年以來,在他的主持下,組織了全國茶業教育、科研、生產等有關單位專家、科技工作者共64人,通過四年的調查研究、資料蒐集、製作樣品、測定成分和感觀審評,於1985年撰寫完成了《中國名茶選集》,這對推動我國名茶生產,提高茶葉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他每年約有1/3的時間深入茶區山村,送科技下鄉,指導茶葉生產,改進製茶技術,帶頭創制名茶。1984~1986年,曾3次冒著酷暑赴陝西省茶區指導、講學、幫助創制“秦巴霧毫”、“午子仙毫”、“漢水銀梭”等名茶,使陝西的茶葉生產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製茶品質有明顯提高,製茶技術大有進步。他多次到安徽省的寧國、潛山、太湖、金寨、霍山、宣城、蕪湖、貴池、東至、含山、旌德、六安、青陽、九華山等茶區指導製茶,使許多失傳的名茶,如天華谷尖(南陽谷尖)等得到再生,又創制了“天山真香”、“齊山翠眉”、“黃花雲尖”等一批名茶,提高了茶葉生產的經濟效益,增加了茶農的收入,使許多貧困地區走上致富之路,為此他曾兩次獲安徽省扶貧先進個人獎。   陳椽為茶葉事業嘔心瀝血50多載,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人民所作出的貢獻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和敬慕。《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全國十幾家報刊都先後多次報道了他的事蹟。但他仍不滿足已經取得的成就,他說:“我雖然年已耄耋,風燭殘年,但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表示決心將餘熱全部獻給我國的茶葉事業。    1908年3月8日 出生於福建省惠安縣。   11935年 任浙江省第四區農場技術員。   1936年 任浙江省鄞縣農場技士兼代主任。   1937年 任福建省集美農業學校教員、教務主任、代理校長、農場主任。   1938年 任浙江農業改進所茶葉檢驗處主任,兼浙江省油茶絲棉管理處寧波辦事處主任。   1939年 任福建茶業管理局技正,福州辦事處代主任兼福建省貿易公司茶葉部襄理。   1940年 任福建示範茶廠技師兼政和製茶廠主任。   1940—1945年 任浙江英士大學農學院講師、副教授。   1946—1952年 任上海復旦大學茶葉專修科副教授、科主任。   1952—1991年 歷任安徽大學農學院副教授、茶葉專修科主任,安徽農學院副教授、教授, 茶業系主任,安徽農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56—1984年 任安徽省茶業學會理事長,1984年以後任該會名譽理事長。   1964—1984年 任中國茶葉學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4年後 任名譽理事。   1977—1984年 任中國農學會委員、理事,中國農學會安徽省分會常務理事,1984年後 任榮譽理事。   1999年仙逝。

編輯本段主要論著

1 陳椽.茶作學講義.杭州:國立浙江英士大學農學院,1942.   2 陳椽.茶樹栽培學.上海:新農出版社,1948.   3 陳椽.茶葉製造學與製茶管理.上海:新農出版社,1949(第一、二冊),1950(第三 冊和製茶管理).   4 陳椽.茶葉檢驗學.上海:新農出版社,1951.   5 陳椽.安徽茶經.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60(第一版),1984(補充再版).   6 陳椽主編.茶葉檢驗學.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7 陳椽主編.製茶學(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61.上海: 科學技術出版社,1966,2版.   8 陳椽.製茶發酵的概念與實質.中國農業科學,1963(10).   9 陳椽.評茶始用於何時.茶葉科技(四川),1979(2).   10 陳椽.紅茶在先青茶在後.茶葉通訊(貴州),1979(2).   11 陳椽.製茶變化的實質.茶葉通訊(湖南),1979(2),(3):29—34.   12 陳椽.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踐.茶葉通報,1979(1,2合刊),英國東方歷史科學圖書 館館長譯為英文.   13 陳椽,陳震古.中國雲南是茶樹原產地.中國農業科學,1979(1).   14陳椽主編.製茶學(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北京:農業出版社,1979,1988(2版)   15 陳椽.製茶萎凋理論與實踐.茶業通報,1981(2).   16 陳椽.紅茶的變色原理.茶葉科技(四川),1982(3).   17 陳椽.神農本草研究.茶業通報,1982(6),1983(1).   18 陳椽.楊曉華.世界茶葉市場預測——產銷兩旺.茶業通報,1984(2).   19 陳椽.茶業通史.北京:農業出版社,1984.   20 陳椽.製茶技術理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   21 陳椽主編.中國名茶選集.合肥.安徽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安徽農學院科研處,1985.   22 陳椽.日本皋蘆種似安溪佛手種.茶業通報,1985(1).   23 陳椽.茶業技術史與發展.中國發展,中國農業博物館開館紀念特刊,1986.   24 陳椽.茶藥學.蕪湖:展望出版社,1987.   25 陳椽.陸羽研究會編,茶經論稿序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   26 陳椽,嶽鵬翔.製茶機械發展史.茶機設計與研究,1989(2).   27 陳椽.茶葉市場迫切需要管理.茶報(上海),1989(4).   28 陳椽.十講茶與中國文化發展.茶業通報,1989(4).   29 陳椽主編.茶葉商品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0.   30 陳椽.茶業經營要根本改革——組織鄉鎮聯營股份公司.茶業通報,1991(1) 北京農業大學學友鄉鎮企業經營管理研究會,學友通訊,1991(1).   31 陳椽.茶葉貿易學.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1.   陳椽教授與王澤農教授分別是茶葉人文派和生化派主要代表,人文派講究茶葉和中國文化緊密相連,而生化派從生物化學的角度將茶葉僅僅當作一個植物去研究。事實證明生化派是導致茶葉在社會生活中飲料市場失去主導地位的主要原因。所以現在的安徽農業大學更加重視陳椽教授的一系列理論。

茶文化詳細資料?

歷史淵源  根據找到的大量實物證據和文史資料顯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飲茶的習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人們普遍認同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在歐洲,可笑的英國人說飲茶的習慣不是中國人發明的,而是印度,1823年,一支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所謂的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為茶的發源地在印度。但是有人指出這些茶樹種其實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栽種的,而且在幾千年的茶歷史中在印度從未發現過有野生茶樹,也沒有人在當地製茶,怎麼這麼巧,侵略東南亞的英國人一來就有野生茶樹了。而且他們都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包括茶樹植物在內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類的歷史都要長,不能說哪裡有茶樹,哪裡就是製茶、飲茶的發源地。人類製茶、飲茶的最早記錄都在中國,最早的茶葉成品實物也在中國。根據可靠地考古發現,中國才是飲茶的真正發源地。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而且年代更為久遠。在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樹,按照英國人的邏輯,浙江的發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現在中國的野生大茶樹集中在雲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茶樹的起源地:

1.西南說:“我國西南部是茶樹的原產地和茶葉發源地。”這一說法所指的範圍很大,所以正確性就較高了。

2.四川說:清·顧炎武《日知錄》:“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帶已知飲茶。其實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說成立,那麼西南說就成立了。四川說要比西南說“精密”一些,但是正確的風險性會大些。

3.雲南說:認為雲南的西雙版納一代是茶樹的發源地,這一帶是植物的王國,有原生的茶樹種類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這一說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風險,因為茶樹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則是活化勞動的成果。

4.川東鄂西說:陸羽《茶經》:“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巴山峽川即今川東鄂西。該地有如此出眾的茶樹,是否就有人將其利用成為了茶葉,沒有見到證據。

5.江浙說:最近有人提出始於以河姆渡文化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帶目前是我國茶葉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歷史若能夠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義的話題。其實我認為在遠古時期肯定不只一個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樹存在。有茶樹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夠發展出飲茶的習俗來。前面說到茶是神農發明的,那麼它在哪一帶活動?如果我們求得“茶樹原生地”與“神農活動地”的交集,也許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縮小了答案的“值域”。

發源時間  中國飲茶起源眾說紛紜:追溯中國人飲茶的起源,有的認為起源於上古神農氏,有的認為起於周,起於秦漢、三國的說法也都有,造成眾說紛紜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體字為“荼”,唐代茶經的作者陸羽,在文中將荼字減一畫而寫成“茶”,因此有人說茶起源於唐代。但實際上這只是文字的簡化,而且在漢代就已經有人用茶字了。陸羽只是把先人飲茶的歷史和文化進行總結,茶的歷史要早於唐代很多年。

1、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是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查來查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為“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為茶的起源。

2、西周說 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它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並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了。

3、秦漢說 西漢·王褒《僮約》:現存最早較可靠的茶學資料是在漢代,以王褒撰的僮約為主要依據。此文撰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經之前,茶學史上最重要的文獻,其文內筆墨間說明了當時茶文化的發展狀況,內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哺。滌杯整案。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 鰲。烹茶盡具。哺已蓋藏。舍後有樹。當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為府椽求用錢。推紡惡敗。傻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牛販鵝。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環,且為待客以禮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當時社會地位的重要。近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已有飲茶習俗。

飲茶習慣的養成: </B> 現在我們可以論證茶在中國被很早就有認識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樹的種植和茶葉的採製。但是人類最早為什麼要飲茶呢?是怎樣形成飲茶習慣的呢?

1、祭品說:這一說法認為茶與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為祭品用的,後來有人償食之發現食而無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藥用”,最終成為飲料。

2、藥物說:這一說法認為茶“最初是作為藥用進入人類社會的。”《神農本草經》中寫到:“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說:“古者民茹草飲水”,“民以食為天”,食在先符合人類社會的進化規律。

4、同步說: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為烤煮的食物,同時也逐漸為藥料飲用。

這幾種方式的比較和積累最終就發展成為飲茶的習慣。

以上這幾種說法中最無用的就是第四種,它把前面的三種說法加在一起,就成為了自己“萬無一失”的解釋了。也許這種解釋就是最恰當的了。

“茶”字及飲茶習慣的由來

荼茶二字之轉變

《九經》無茶字,或疑古時無茶,不知《九經》亦無燈字,古用燭以為燈。於是無茶字,非真無茶,乃用荼以為茶也。不獨《九經》無茶字,《班馬字類》中根本無茶字。至唐始妄減荼字一畫,以為茶字,而荼之讀音亦變。荼,初音同都切,讀若徒,詩所謂“誰謂荼苦”是也。東漢以下,音宅加切,讀若磋;六朝樑以下,始變讀音。唐陸羽著《茶經》,雖用茶字,然唐岱嶽觀王圓題名碑,猶兩見荼字,足見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讀說文記》卷一)只可謂荼之音讀,至樑始變,茶之,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為“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現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為“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態紛呈,對同一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代表茶字的還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為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茶的廣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證,茶在社會中各階層被廣泛普及品飲,大致還是在唐代陸羽的《茶經》傳世以後。所以宋代有詩云“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春茶”。也就是說,茶發明以後,有一千年以上的時間並不為大眾所熟知。 [編輯本段]茶的性味  性味理論認為,甘則補而苦則瀉。

二、茶的歸經

典籍記載,茶的歸經是“入心、脾、肺、腎五經”。

【性味】有溫涼之分。

【歸經】歸心、肺、胃經。 [編輯本段]茶藥與茶療  茶文化與中醫藥,兩者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而且都與神農氏這一傳說有關。

由於祁龍泡茶葉有很好的醫療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藥”(見唐代宗大曆十四年王國題寫的“茶藥”)一詞;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藥也”的論斷。可見,茶就是藥,併為藥書(古稱本草)所收載。但近代的習慣,“茶藥”一詞則僅限於方中含有茶葉的製劑。 由於茶葉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內外婦兒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藥,而目是如同唐代陳藏器所強調的:“茶為萬病之藥”。

茶不但有對多科疾病的治療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壽、抗老強身的作用。

茶水的營養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稱含量成分名稱含量成分名稱含量可食部100水分(克)99.8能量(千卡)0能量(千焦)0蛋白質(克)0.1脂肪(克)0碳水化合物(克)0膳食纖維(克)0膽固醇(毫克)0灰份(克)0.1維生素A(毫克)0胡蘿蔔素(毫克)0視黃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核黃素(毫克)0尼克酸(毫克)0維生素C(毫克)0維生素E(T)(毫克)0a-E0(β-γ)-E0δ-E0鈣(毫克)2磷(毫克)1鉀(毫克)1鈉(毫克)3.9鎂(毫克)3鐵(毫克)0.1鋅(毫克)0.03硒(微克)0.08銅(毫克)0.01錳(毫克)0.12碘(毫克)0 [編輯本段]茶葉的種類  按茶葉顏色分類:

1、綠茶: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熱鍋裡炒制,以保持其綠色的特點。 這是我國產量最多的一類茶葉,其花色品種之多居世界首位。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其製作工藝都經過殺青一揉捻一干燥的過程。由於加工時乾燥的方法不同,綠茶又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晒青綠茶。名貴品種有:龍井茶、碧螺春茶、黃山毛峰茶、廬山雲霧、六安瓜片、蒙頂茶、太平猴魁茶、 顧渚紫筍茶、信陽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蕩毛峰茶、華頂雲霧茶、湧溪火青茶、敬亭綠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勻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幹黃芽茶、五山蓋米茶、普陀佛茶、日照清茶、霄坑毛峰。

2、紅茶 :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於80%)。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於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後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於水,一部分不溶於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大類。

名貴品種有:祁紅、滇紅、英紅。

3、青茶 :又稱烏龍茶,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一類介於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烏龍茶在六大類茶中工藝最複雜費時,泡法也最講究,所以喝烏龍茶也被人稱為喝功夫茶。它既有綠茶的鮮濃,又有紅茶的甜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名貴品種有:武夷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臺灣烏龍茶。

4、黃茶 :黃茶的製法有點像綠茶,不過中間需要悶黃三天;在製茶過程中,經過悶堆渥黃,因而形成黃葉、黃湯。分“黃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銀芽、四川雅安、名山縣的蒙頂黃芽、安徽霍山的霍內芽)、“黃小茶”(包括湖南嶽陽的北港在、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浙江平陽的平陽黃湯、湖北遠安的鹿苑)、“黃大茶”(包括的大葉青、安徽的霍山黃大茶)三類。 著名的君山銀針茶就屬於黃茶。

5、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黑茶原來主要銷往邊區,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名貴品種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廣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邊茶”“南路邊茶”、雲南的“緊茶”、“扁茶”、“方茶”和“圓茶”等品種。著名的雲南普洱茶就屬於黑茶。

6、白茶:白茶則基本上就是靠日晒製成的,是我國的特產。白茶和黃茶的外形、香氣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它加工時不炒不揉,只將細嫩、葉背滿茸毛的茶葉晒乾或用文火烘乾,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來。白茶主要產於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有“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幾種。

名貴品種有:白豪銀針茶、白牡丹茶。 [編輯本段]名茶介紹  1、杭州西湖龍井 ,居中國名茶之冠。 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2、江蘇蘇州洞庭碧螺春,位居第二。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蘇州吳縣太湖洞庭山。當地人稱“嚇煞人香”。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階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說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目前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3、太平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毛峰茶園就分佈在雲谷寺、鬆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黃山茶的採製相當精細,從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溫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溫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著溫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製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峰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4、安溪鐵觀音 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幹清雍正年間(1725~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採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製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晒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 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豔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

5、岳陽君山銀針 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幹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著淡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採,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6、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銳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

7、廬山雲霧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8、信陽毛尖

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集雲山、天雲山、雲霧山、震雷山、黑龍潭和白龍潭等群山峰頂上,以車雲山天霧塔峰為最。人云:“溮河中心水,車雲頂上茶。”成品條索細圓緊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湯色清綠明亮,香氣鮮高,滋味鮮醇;葉底芽壯、嫩綠勻整。

鑑別方法:產於河南信陽車雲山。其外形條索緊細、圓、光、直,銀綠隱翠,內質香氣新鮮,葉底嫩綠勻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假的為捲曲 形,葉片發黃。

9、安徽祁門祁紅 在紅遍全球的紅茶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著稱。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祁紅向以高香著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蘊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

10、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著名綠茶,也是名茶中唯一以單片嫩葉炒制而成的產品,堪稱一絕。產於安徽西部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六安瓜片”,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它最先源於金寨縣的齊雲山,而且也以齊雲山所產瓜片茶品質最佳,故又名“齊雲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齊山雲霧瓜片”之稱。

在齊雲瓜片中,又以齊雲山蝙蝠洞所產瓜片為名品中的最佳,因蝙蝠洞的周圍,整年有成千上萬的蝙蝠雲集在這裡,排撒的糞便富含磷質,利於茶樹生長,所以這裡的瓜片最為清甜可口。但由於產量的制約,很多茶客對“只聞其名,未見其容”。六安瓜片的成品,葉緣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與其他綠茶大不相同,沖泡後,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高,味甘鮮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竅散風之功效。如此優良的品質,緣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也離不開精細考究的採製加工過程。瓜片的採摘時間一般在穀雨致電立夏之間,較其它高階茶遲半月左右,攀片時要將斷梢上的第一葉到第三四葉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第一葉制“提片”,二葉制“瓜片”,三葉或四葉“梅片”,芽制“銀針”,隨攀隨炒。炒片起鍋後再烘片,每次僅烘片2-3兩,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葉片白霜顯露,色澤翠綠均勻,然後趁熱密封儲存。果如宋代梅堯臣《茗賦》所言:“當此時也,女廢蠶織,男廢農耕,夜不得息,晝不得停”。色香味俱佳,是瓜片茶中的珍品*****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可以解決您的疑惑

誰能提供一點茶文化與茶藝方面的知識

參考;

http://rest.tw128.com/leisure/coffee/news-web-html49-10698.htm

茶的知識

茶葉基本成份: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

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

二,茶葉基本成份之功能:

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在茶湯中可與咖啡因結合而緩和咖啡因對人體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紅茶茶湯中,與多無酚類結合成為複合物;茶湯冷後形成乳化現象。茶中特有的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興奮作用減緩而持續,故喝茶可使長途開車的人保持頭腦清醒及較有耐力.

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茶湯中陽離子含量較多而陰離子較少,屬於鹼性食品。可幫助體液維持鹼性,保持健康.

1,鉀:促進血鈉排除。血鈉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多飲茶可防止高血壓。

2,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3,錳: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強免疫功能,並有助於鈣的利用。因不溶於熱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維生素:

1,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可轉換為維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飲咽才可補充。

2,B群維生素及維生素C:為水溶性,可由飲茶中獲取。

其他機能成份:

1,黃酮醇類具增強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2,皁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3,胺基酪酸於製茶過程中強迫茶葉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稱佳葉龍茶可以防高血壓。

茶葉的選購

茶葉的選購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葉,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識,如各類茶葉的等級標準,價格與行情,以及茶葉的審評、檢驗方法等。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鑑別,但是對於普通飲茶之人,購買茶葉時,一般只能觀看幹茶的外形和色澤,聞幹香,使得判斷茶葉的品質更加不易。這裡粗略介紹一下鑑別幹茶的方法。幹茶的外形,主要從五個方面來看,即嫩度、條索、色澤、整碎和淨度。

- 1.嫩度

嫩度是決定品質的基本因素,所謂“幹看外形,溼看葉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葉,容易符合該茶類的外形要求(如龍井之“光、扁、平、直”)。此外,還可以從茶葉有無鋒苗去鑑別。鋒苗好,白毫顯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條也無鋒苗和白毫。但是 不能僅從茸毛多少來判別嫩度,因各種茶的具體要求不一樣,如極好的獅峰龍井是體表無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上去的很多。芽葉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斷依據,只適合於毛峰、毛尖、銀針等“茸毛類”茶。這裡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鮮葉,也得一芽一葉初展,片面採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為芽心是生長不完善的部分,內含成份不全面,特別是葉綠素含量很低。所以不應單純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製茶。

- 2.條索

條索是各類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規格,如炒青條形、珠茶圓形、龍井扁形、紅碎茶顆粒形等等。一般長條形茶,看鬆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圓形茶看顆粒的鬆緊、勻正、輕重、空實;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規格。一般來說,條索緊、身骨重、圓(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說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質優;如果外形鬆、扁(扁形茶除外)、碎,並有煙、焦味,說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質劣。 以杭州地區綠茶條索標準為例: 一級 二級 四級 五級 六級 細緊有鋒苗 緊細尚有鋒苗 尚緊實 尚緊 稍鬆 粗鬆 可見,以緊、實、有鋒苗為上。

- 3.色澤

茶葉色澤與原料嫩度、加工技術有密切關係。各種茶均有一定的色澤要求,如紅茶烏黑油潤、綠茶翠綠、烏龍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無論何種茶類,好茶均要求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如果色澤不一,深淺不同,暗而無光,說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質劣。

茶葉的色澤還和茶樹的產地以及季節有很大關係。如高山綠茶,色澤綠而略帶黃,鮮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澤深綠有光。製茶過程中,由於技術不當,也往往使色澤劣變。 購茶時,應根據具體購買的茶類來判斷。比如龍井,最好的獅峰龍井,其明前茶並非翠綠,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黃。這是獅峰龍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澤上明顯區別於其它龍井。因獅峰龍井賣價奇高,茶農會製造出這種色澤以冒充獅峰龍井。方法是在炒製茶葉過程中稍稍炒過頭而使葉色變黃。真假之間的區別是,真獅峰勻稱光潔、淡黃嫩綠、茶香中帶有清香;假獅峰則角鬆而空,毛糙,偏,茶香帶炒黃豆香。不經多次比較,確實不太容易判斷出來。但是一經沖泡,區別就非常明顯了。炒制過火的假獅峰,完全沒有龍井應 有的馥郁鮮嫩的香味。

- 4.整碎

整碎就是茶葉的外形和斷碎程度,以勻整為好,斷碎為次。 比較標準的茶葉審評,是將茶葉放在盤中(一般為木質),使茶葉在旋轉力的作用下,依形狀大小、輕重、粗細、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層。其中粗壯的在最上層,緊細重實的集中於中層,斷碎細小的沉積在最下層。各茶類,都以中層茶多為好。上層一般是粗老葉子多,滋味較淡,水色較淺;下層碎茶多,沖泡後往往滋味過濃,湯色較深。

- 5.淨度

主要看茶葉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製作過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夾雜物的多少。淨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夾雜物。此外,還可以通過茶的幹香來鑑別。無論哪種茶都不能有異味。每種茶都有特定的香氣,幹香和溼香也有不同,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定,青氣、煙焦味和熟悶味均不可取。上述文字,只是非常籠統的介紹。最易判別茶葉質量的,是沖泡之後的口感滋味、香氣以及葉片茶湯色澤。所以如果允許,購茶時儘量沖泡後嘗試一下。若是特別偏好某種茶,最好查詢一些該茶的資料,準確瞭解其色香味形的特點,每次買到的茶都互相比較一下,這樣次數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關鍵之 所在了。國內茶葉品種車載斗量,非專業人士,不太可能每種茶都判斷出好壞來,也只是取自己喜歡的幾種罷了。我不太在各處的茶葉店買茶,一般是在產地或者是茶藝館裡買,所以一到春天就到處跑。產地的茶總的來說較純正,但也由於製茶技藝的差別,使得茶葉質量有高低之分。茶藝館裡的茶,價錢比外面的貴出許多,但這裡比較容易找到好茶,一則是可以試過知其好壞,二則比較好的茶藝館的茶,本身就是經過認真挑選的,若無法到產地購茶,也不失為一個選擇。還有就是一些比較大的茶莊,可以當場試茶。如果對某種茶很有鑑別能力,則可以到茶葉批發市場去購買,那裡的茶,相比於小茶葉店,比較新,且可選的種類多,價格比較便宜。但是我自己的經驗,這裡一般不太容易找得到非常好的茶,特別是綠茶。因為特級綠茶價錢偏高,茶葉批發市場和小茶葉店因成本的緣故都較少經營,好茶多數被大的茶莊和茶葉公司收購。

茶文化知識

--------------------------------------------------------------------------------

www.tw128.com 2005-12-30 20:55:23 中國食通餐飲網

公元前52年,西漢甘露三年,蒙心當地農民吳理真,把蒙山野生茶樹七株植於蒙頂上清峰,經過人工馴化,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蒙履其上,久凝不散。

這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吳理真的名字和茶一起代代相傳,宋孝宗淳熙13年吳理真被封為“甘露普慧妙濟禪師”。

吳理真和唐代茶聖陸羽是我國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的奠基人,在茶葉生產實踐和理論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唐代元和年間,蒙頂茶被列為貢品,蒙頂名茶被譽為“天下第一茶”。《膳夫經手錄》(楊燁 公元816年)記有:“蜀茶得名蒙頂,於元和年前束帛不能易1斤先春蒙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他的《琴茶詩》中寫道:“琴裡知聞惟淥水,茶中放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淥水”是唐代宮庭和文人雅士中部名度高的詞牌,蒙頂茶在當時被認為是貢茶中的佼佼者,自居易把能品蒙項茶聽淥水之曲視為人生快事,有了這樣的生活,其它的事都無足輕重了。

黎陽王入川檢貢茶,在蒙山寫下了一首《白雲岩茶詩》

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

冰綃剪碎先春葉,石髓香粘絕品花。

蟹眼不須煎活水,酪奴何敢問新芽。

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

黎陽王知道蒙山茶是茶中極品,採到蒙山看到,蒙山終年雲霧繚繞,煙雨濛濛,大地一聲春雷,冰雪消融。大地復甦,集天地之靈氣的蒙出茶,新芽萌動,採下製成茶,鮮嫩潔淨不染見塵,用即將沸騰的水沖泡,其味勝於乳酪,茶聖陸羽能品嚐到這樣的好茶,一定會說蒙項茶不愧是天下第一茶。

詩人陸游把會不會品茶作為劃分雅士和俗人的標準,他在詩中寫道:“飯囊酒甕紛紛是,誰賞蒙山紫筍香”。詩中的蒙山茶和顧沼紫筍茶是唐朝被稱為天下第一和第二的茶。和劉禹錫“何況蒙山顧沼春,白泥赤印走風塵”詩指的是同樣的茶。

末代各地爭做“貢茶”僅四川貢茶品種就有的種之多,前八位均出自蒙山,如“五花茶、聖揚花、吉祥蕊、雷鳴、雀舌、霧鍾、露芽、谷芽”。

仁宗帝的宰相文顏博贊蒙山茶“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雲液勝醍醐”。詩畫家文同有“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的詩句。樂史有“蒙山茶為天下所稱”的記述。

宋代蒙頂茶,名聲在群芳之上,民間認天下水以揚子江洽泉水第一,茶以蒙項茶為第一,茶水相論提並論,說明蒙頂茶知名度之高,故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之說,非後人所理解的蒙山茶須用揚子江中水來沖泡。

1734年,皇室正式把蒙山仙茶作為祭祀天地和祖先用,當時採摘仙茶的禮儀,沈廉在《退筆錄》中是這樣記載的:每至清明,由縣令擇吉日 率名山牆僧朝服登山,至上清峰,命僧會司率蒙山十二採茶僧,焚香禮拜後入園,摘其嫩葉三百三十五片,炒制後裝入兩隻銀瓶稱“幫貢”。大五峰採葉製成顆於茶裝十八隻錫瓶,稱“陪貢”或“凡種”,用木箱裝好,裹以黃續,蓋官印,擇古日,派人晝夜兼程送往京都,沿途州縣均謹慎護送。

皇帝用“仙茶”祭把天地和祖先,陪茶賜給皇宮的達官貴人,這種貢茶儀式沿襲至清末。並將蒙山仙茶園封為“皇茶園”以石欄圍之。並立碑記述甘露祖師植茶史,24年碑毀園存,傳說仙茶凡人不可採飲,有一官吏愉飲仙茶,當場被雷擊斃,終日有白虎巡守,當時有關仙茶的傳說很多,神祕幕測。

蒙山種茶,製茶歷史悠久,貢茶歷史從未間斷過,這在中國茶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研究中國茶史,茶文化的中外學者、專家都對蒙山作了極高的評價。

蒙出的名茶是中國名茶寶庫中一顆摧燦明珠,它以制工獨特,滋味鮮醇,文化底蘊豐厚而名揚中外。

中國十大名茶:獅峰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出銀針、蒙頂甘露、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廬山雲霧、黃山毛峰、顧堵紫筍、信陽毛尖。都是生長於靈山秀水之間,和多種植物共生,優勢互補,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說是至清至潔不染凡塵。名泉伴名茶,這些茶都與好的泉水相伴,數量一般都比較少,十分珍貴。

這些茶都採製於清明前,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每斤成品茶約有茶芽4—5.5萬個,採摘一斤成品茶的原料需人工10一15個,採摘標準十分嚴格,雨、露水芽不採,病芽不採,除君山銀針外,芽葉長度都在l.5—2釐米之間,不夠或超過長度的都不採,每個芽頭必須由熟練的採茶姑娘用食指和姆指挾住從茶樹上折下來,而絕不能用指甲去掐。製作時鍋的溫度不低於140℃,投葉量部在鮮葉1斤以內,製作1斤成品茶需8一10道工序,約需4—6小時,全系統手工製作,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這些名茶除了出自優越的生態環境外,多年來製作工藝不斷完善,己形成了獨特風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黃亮,卷形茶緊、細、捲曲披毫,針形茶緊、細、圓、直、顯毫,稱得上是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樸實謙和,飲茶也是這樣,不象日本的茶道有嚴格的儀式和濃厚的宗教色彩。在中國飲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混飲,即是在茶中加鹽、加糖、加奶或其它水果或藥材,根據各人的口味嗜好,興之所至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另一類是“清飲”,即不在茶中加任何有損茶本香與真味的配料,單單用開水泡菜來喝。

清飲可分為四個層次,將茶當飲料解渴,大碗海飲,稱之為“喝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可稱之為“品茶”。如果再講究環境、氣氛、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則可稱為“茶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這才是中國飲菜的最高境界,稱為“茶道”。

唐代盧全的“七碗茶歌”,把飲茶從解渴到修身養性的逐漸升華,作了最好的描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不得也,徐徐兩腋輕風生。對茶的領悟,我們達到了何等層次,這首茶歌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在寄情於茶,融情於茶,忘情於茶中的層次。

要泡出一杯好茶,還須有好水,陸羽在《茶經》中將水分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山水,要找鍾乳滴下或石油溢位的。這種水,含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水質適中,乾淨衛生無異味;江中水因有色是易產生腥味,應取遠離人群的用,早水易生淤泥,應取常有人汲取的用。

泡茶的水,以鍋邊有湧泉珠子一樣向上冒時的溫度最好,稱“二沸水”,水煮到有魚目一樣的小水泡向上冒時稱一沸,這時水太嫩,茶的內含物不易溶於水,不能泡出茶的真味,鍋裡的水象波濤翻滾的水稱“三沸”,這樣的水太老,不宜泡茶,幼嫩的芽葉易燙熟,產生熟湯,同樣會失去茶的真味,水的溫度的最好掌握在85℃至盟。92℃之間。

品茶時,茶具十分重要,陶瓷茶具古樸、典雅,最夠品味。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泥質細膩,透氣性好,可三天不奪茶味,名師所製茶具集工藝、美術、雕刻、書法於一體,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選購紫砂壺時,先要“讀壺”、嘴出水時要成圓柱形,收水、放水自如不濺水花,將壺倒扣於桌面,壺嘴、壺口、壺把平貼桌面,這樣的壺稱“三山齊”,用盆裝滿清水,空壺放水面,不左右搖擺,更不翻沉水底,這種壺極其珍貴,往往可望不可求。江西景德鎮的瓷茶具也不失為好茶具,其中以薄、輕、透的乳白色青花茶具為上品,透氣效能極好,茶湯較長時間不會變,用作接待茶友十分高雅。這種茶具以“三才杯”最適合品茶,蓋為天,杯為人,託為地,泡好茶,蓋上蓋為合,意指品茶時佔齊了“天地人和”。

家庭接待客人時,主人將不可多得的好茶先讓客人欣賞一番,親自當客人的面洗滌茶具,然後將茶用茶匙投入高雅的“三才杯”中,用剛燒好的水潤茶、洗茶。然後,用壺將水衝至七分滿,坐下請客人先品茶,邊品茶,邊交談,當茶飲至剩三分之一時續水,這樣既表示對客人的尊重,也顯得主人高難有修養。切忌把水斟滿,民間有“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之說,水斟自七分滿,意為“七分茶,三分情”。

選購名茶時,首先要對茶的商品知識有所瞭解,名茶必須是春茶,外形要緊細顯毫,湯色要黃綠明亮,香味純正,滋味要鮮爽,泡好後要全芽整葉、鮮活。成品茶的幹度,以食指和拇指捏,成粉末狀為標準。手捏成顆粒狀茶的水份含量過高,只能存放一個月左右,手捏成條狀的茶屬劣質茶。

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梁啟超甚至把是否愛好喝茶看做國籍的象徵。著名女作家韓素音在談飲茶時說:“我愛喝茶,茶是我每日必備的飲料,我從早到晚幾乎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茶,倘若我得揮筆對茶讚頌一番,我要說,茶是獨一無二的真正文明飲料,是禮貌和精神純潔的化身。”我還要說:“如果沒有杯茶在手,我就無法感受生活,人不可無食,但我尤愛飲茶。”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一文中,講得更具普遍性,他說“飲茶為整個國民的生活增色不少,它在這裡的作用超過了任河一項同類型的人類文明”。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是茶文化的發源地,從遠古時代神龍嘗百草,發現了茶,到現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茶伴隨著人類的文明走過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每一頁都浸透著茶香,中國茶文化史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篇章。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球有50多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的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樣地,被譽稱為“茶的祖國”;世界各國,凡提及茶事者,無不與中國聯絡在一起。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陸羽一一茶經:(公元)旦58年左右(733—804)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Chi),號競陵於,桑寧翁,東岡子,唐復州競陵(今湖北天門)入,一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一一《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奉為“茶聖”,把為“茶神”。

(茶):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皮含纖維質很多,劈成細絲,可以作繩子,又可織夏布。(茶)是一種有香味的液體,存在相桶類的果皮中,供製香料。

茶的成份,及藥用價值(功效)

茶:由維生素、氨基酸、咖啡鹼、茶鹼1蛋白質及多酚類化合物。

(1)少睡(2)安神門)明目(4)清頭目(5)止渴生津(6)清熱(7)消暑(8)解毒(9)消食瓤o)醒酒(H)去肥膩(邀)下氣瓤3)利水瓤4)通便(15)治痢(16)去痰門7)祛風解表門8)堅齒門9)治心痛(20)療瘡冶瘦峻贍療飢(22)益氣力(23)延年益壽(24)

其它

茶的分類:按顏色分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按製作工藝:發酵茶、半發醇茶、輕微發醇茶、不發酵茶。

中國茶葉包括:基本茶類和露工茶類,基本茶類包括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晒青綠茶、燕青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露工茶類包括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藥用保健茶、含飲品茶。

茶文化知識

公元前52年,西漢甘露三年,蒙心當地農民吳理真,把蒙山野生茶樹七株植於蒙頂上清峰,經過人工馴化,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蒙履其上,久凝不散。

這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最早的人工種植茶樹,吳理真的名字和茶一起代代相傳,宋孝宗淳熙13年吳理真被封為“甘露普慧妙濟禪師”。

吳理真和唐代茶聖陸羽是我國茶葉生產和茶文化的奠基人,在茶葉生產實踐和理論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唐代元和年間,蒙頂茶被列為貢品,蒙頂名茶被譽為“天下第一茶”。《膳夫經手錄》(楊燁 公元816年)記有:“蜀茶得名蒙頂,於元和年前束帛不能易1斤先春蒙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他的《琴茶詩》中寫道:“琴裡知聞惟淥水,茶中放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淥水”是唐代宮庭和文人雅士中部名度高的詞牌,蒙頂茶在當時被認為是貢茶中的佼佼者,自居易把能品蒙項茶聽淥水之曲視為人生快事,有了這樣的生活,其它的事都無足輕重了。

黎陽王入川檢貢茶,在蒙山寫下了一首《白雲岩茶詩》

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

冰綃剪碎先春葉,石髓香粘絕品花。

蟹眼不須煎活水,酪奴何敢問新芽。

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

黎陽王知道蒙山茶是茶中極品,採到蒙山看到,蒙山終年雲霧繚繞,煙雨濛濛,大地一聲春雷,冰雪消融。大地復甦,集天地之靈氣的蒙出茶,新芽萌動,採下製成茶,鮮嫩潔淨不染見塵,用即將沸騰的水沖泡,其味勝於乳酪,茶聖陸羽能品嚐到這樣的好茶,一定會說蒙項茶不愧是天下第一茶。

詩人陸游把會不會品茶作為劃分雅士和俗人的標準,他在詩中寫道:“飯囊酒甕紛紛是,誰賞蒙山紫筍香”。詩中的蒙山茶和顧沼紫筍茶是唐朝被稱為天下第一和第二的茶。和劉禹錫“何況蒙山顧沼春,白泥赤印走風塵”詩指的是同樣的茶。

末代各地爭做“貢茶”僅四川貢茶品種就有的種之多,前八位均出自蒙山,如“五花茶、聖揚花、吉祥蕊、雷鳴、雀舌、霧鍾、露芽、谷芽”。

仁宗帝的宰相文顏博贊蒙山茶“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雲液勝醍醐”。詩畫家文同有“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的詩句。樂史有“蒙山茶為天下所稱”的記述。

宋代蒙頂茶,名聲在群芳之上,民間認天下水以揚子江洽泉水第一,茶以蒙項茶為第一,茶水相論提並論,說明蒙頂茶知名度之高,故有“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之說,非後人所理解的蒙山茶須用揚子江中水來沖泡。

1734年,皇室正式把蒙山仙茶作為祭祀天地和祖先用,當時採摘仙茶的禮儀,沈廉在《退筆錄》中是這樣記載的:每至清明,由縣令擇吉日 率名山牆僧朝服登山,至上清峰,命僧會司率蒙山十二採茶僧,焚香禮拜後入園,摘其嫩葉三百三十五片,炒制後裝入兩隻銀瓶稱“幫貢”。大五峰採葉製成顆於茶裝十八隻錫瓶,稱“陪貢”或“凡種”,用木箱裝好,裹以黃續,蓋官印,擇古日,派人晝夜兼程送往京都,沿途州縣均謹慎護送。

皇帝用“仙茶”祭把天地和祖先,陪茶賜給皇宮的達官貴人,這種貢茶儀式沿襲至清末。並將蒙山仙茶園封為“皇茶園”以石欄圍之。並立碑記述甘露祖師植茶史,24年碑毀園存,傳說仙茶凡人不可採飲,有一官吏愉飲仙茶,當場被雷擊斃,終日有白虎巡守,當時有關仙茶的傳說很多,神祕幕測。

蒙山種茶,製茶歷史悠久,貢茶歷史從未間斷過,這在中國茶史上是絕無僅有的,研究中國茶史,茶文化的中外學者、專家都對蒙山作了極高的評價。

蒙出的名茶是中國名茶寶庫中一顆摧燦明珠,它以制工獨特,滋味鮮醇,文化底蘊豐厚而名揚中外。

中國十大名茶:獅峰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出銀針、蒙頂甘露、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廬山雲霧、黃山毛峰、顧堵紫筍、信陽毛尖。都是生長於靈山秀水之間,和多種植物共生,優勢互補,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說是至清至潔不染凡塵。名泉伴名茶,這些茶都與好的泉水相伴,數量一般都比較少,十分珍貴。

這些茶都採製於清明前,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每斤成品茶約有茶芽4—5.5萬個,採摘一斤成品茶的原料需人工10一15個,採摘標準十分嚴格,雨、露水芽不採,病芽不採,除君山銀針外,芽葉長度都在l.5—2釐米之間,不夠或超過長度的都不採,每個芽頭必須由熟練的採茶姑娘用食指和姆指挾住從茶樹上折下來,而絕不能用指甲去掐。製作時鍋的溫度不低於140℃,投葉量部在鮮葉1斤以內,製作1斤成品茶需8一10道工序,約需4—6小時,全系統手工製作,其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這些名茶除了出自優越的生態環境外,多年來製作工藝不斷完善,己形成了獨特風格,扁形茶、外形扁平黃亮,卷形茶緊、細、捲曲披毫,針形茶緊、細、圓、直、顯毫,稱得上是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樸實謙和,飲茶也是這樣,不象日本的茶道有嚴格的儀式和濃厚的宗教色彩。在中國飲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混飲,即是在茶中加鹽、加糖、加奶或其它水果或藥材,根據各人的口味嗜好,興之所至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另一類是“清飲”,即不在茶中加任何有損茶本香與真味的配料,單單用開水泡菜來喝。

清飲可分為四個層次,將茶當飲料解渴,大碗海飲,稱之為“喝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可稱之為“品茶”。如果再講究環境、氣氛、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則可稱為“茶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這才是中國飲菜的最高境界,稱為“茶道”。

唐代盧全的“七碗茶歌”,把飲茶從解渴到修身養性的逐漸升華,作了最好的描述: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喝不得也,徐徐兩腋輕風生。對茶的領悟,我們達到了何等層次,這首茶歌可以幫助我們衡量,在寄情於茶,融情於茶,忘情於茶中的層次。

要泡出一杯好茶,還須有好水,陸羽在《茶經》中將水分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用山水,要找鍾乳滴下或石油溢位的。這種水,含有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水質適中,乾淨衛生無異味;江中水因有色是易產生腥味,應取遠離人群的用,早水易生淤泥,應取常有人汲取的用。

泡茶的水,以鍋邊有湧泉珠子一樣向上冒時的溫度最好,稱“二沸水”,水煮到有魚目一樣的小水泡向上冒時稱一沸,這時水太嫩,茶的內含物不易溶於水,不能泡出茶的真味,鍋裡的水象波濤翻滾的水稱“三沸”,這樣的水太老,不宜泡茶,幼嫩的芽葉易燙熟,產生熟湯,同樣會失去茶的真味,水的溫度的最好掌握在85℃至盟。92℃之間。

品茶時,茶具十分重要,陶瓷茶具古樸、典雅,最夠品味。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泥質細膩,透氣性好,可三天不奪茶味,名師所製茶具集工藝、美術、雕刻、書法於一體,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選購紫砂壺時,先要“讀壺”、嘴出水時要成圓柱形,收水、放水自如不濺水花,將壺倒扣於桌面,壺嘴、壺口、壺把平貼桌面,這樣的壺稱“三山齊”,用盆裝滿清水,空壺放水面,不左右搖

介紹一下中國的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和利用茶的國家,茶葉伴隨著古老的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歲月。開啟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書卷,幾乎從每一頁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大體經歷了“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普及於明清”的過程。

【基本茶類】

綠茶(不發酵);

白茶、黃茶(輕微發酵);

烏龍茶(青茶,輕中度發酵);

紅茶(完全發酵);

黑茶(完全發酵,後發酵).

【加工茶類】

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茶飲料。

一、茶樹的學名:

茶是一種多年生、木本、常綠植物,在植物學分類上屬雙子葉植物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與庭園種植的茶花同屬不同種。

二、茶樹的種類:

茶樹有灌木、小喬木和喬木之分。栽培茶樹多為灌木類,主要枝條都由根頸處分出,無明顯的主幹,樹高1~3米。喬木茶樹,有明顯的主幹,分枝部位高,樹勢高大,達數米至十多米,我國雲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茶樹都屬此類。小喬木茶樹介於兩者之間,分枝部位較高,有明顯主幹,樹勢較高,在我國福建、廣東較多。

三、茶的化學成分:

茶多酚、咖啡鹼和茶氨酸通常作為鑑定真假茶的成分指標。

西自自治區的察隅,東至臺灣省東海岸,

南起海南省榆林和三亞,北到山東省榮成。

一、江北茶區茶樹以灌木型別中小葉種為主,幾乎都生產綠茶。

二、江南茶區是中國最主要茶區,佔總產量的2/3,品種以灌木型別中小葉種為主,也有小喬木。

三、西南地區包括雲貴川重慶和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

四、華南茶區積溫最高,最適宜茶樹生長。

一、抗氧化、抗衰老(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及各種維生素)

二、抗癌

三、增強免疫功能

四、調節血脂、血糖、血壓及預防心血管疾病

五、抗輻射,癌症患者因採用放射治療而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症,如食慾不振、噁心、腹瀉等,遵醫囑飲茶後,有90%的患者放射病症狀明顯減輕。

六、抑制有害微生物,EGCG對流感病毒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七、抗齲齒

八、美容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據歷史資料考證,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

茶葉的歷史發展和趨勢!?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茶樹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我國茶史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一、野生藥用階段。茶的利用始作藥料,在《神農本草經》一書中曾經指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茶原名荼),說是遠在公元前2737-2697年茶被神農所發現,並用為藥料,自此後,茶逐漸推廣為藥用。但何時開始作為飲料,史料極缺,只有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約》一文,曾提到“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等工作內容,這是茶用來飲用的最早記載。

二、少量種植供寺僧、貴族飲用階段。飲茶的習慣,最早應當起源於川蜀之地,後逐漸向各地傳播,至西漢未年,茶已成為寺僧、皇室和貴族的高階飲料,到三國之時,宮廷飲茶更為經常。

三、大量發展階段。從晉到隋,飲茶逐漸普及開來,成為民間飲品。不過,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飲茶風氣在地域上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南方飲茶較北方為盛,但隨著南北文化的逐漸融合,飲茶風氣也漸漸由南向北推廣開來,但茶風的大盛卻是在大唐帝國建立以後。唐代飲茶興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唐朝建立以後,社會安定,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使茶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大發展;2、飲茶的興盛還與唐朝頒佈的禁酒令有關。由於人口的增長以及戰亂所造成的農民大量的、土地的喪失,使得唐中期以後的糧食十分匱乏,而造酒卻需要消耗大量糧食,為了緩解這一矛盾,唐肅宗於乾元元年頒佈禁酒令,開始在長安禁酒,這便使許多嗜酒而不得飲的人轉向飲茶,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風氣的傳播。3、唐代飲茶的興盛與貢茶的興起、詩風的大盛以及科舉制度、佛教的傳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唐以前的飲茶是粗放式的。唐代隨著飲茶的蔚然成風,飲茶方式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出現了細煎慢品式的飲茶方式,這一變化在飲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其功勞應歸於茶聖陸羽。

宋人飲茶繼承了唐人飲茶方式,但比唐人更為講究,製作也更為精細,而尤為精細的是宮廷團茶(餅茶)的製作。宋代飲茶雖以餅茶為主,但同時也有一些有名的散茶,如日鑄茶、雙井茶和徑山茶,散茶尤為文人所喜愛。在飲用上,改唐代的煮茶法為點茶法,即不再把茶末投入水中煎煮,而是放在茶盞用開水衝注,再充分攪拌,使茶與水充分溶和,待到呈現乳狀,滿碗出現細密的白色泡沫時,便可慢慢品飲了。

明清時代的飲茶,無論在茶葉型別上,還是在飲用方法上,都與前代差異顯著。明代在唐宋散茶的基礎上加以發展擴大,使之成為盛行明、清兩代並且流傳至今的主要茶類。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大都是綠茶,兼有部分花茶。清代除了名目繁多的綠茶、花茶之外,又出現了烏龍茶、紅茶、黑茶和白茶等類茶,從而奠定了我國茶葉結構的基本種類。

四、衰落階段。儘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茶葉有不少的寶貴經驗,併為世界各國發展茶葉生產作出貢獻,但由於解放前的統治,茶葉科學技術和經驗得不到總結、發揚和利用,茶葉生產在帝國主義排擠和操縱下,日趨衰敗

五、解放後我國茶葉生產大發展階段。解放後,我國茶葉生產獲得了恢復和發展,開闢了集中成片的高標準新茶園,使茶園面積不斷擴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了大批低產茶園;同是注重建設茶場和茶廠,實行科學種茶,培訓茶葉科技人員,推動了茶葉生產的大發展。這一階段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50-1970年,這20年基本上以墾複、發展、努力擴大種植面積為主,這期間茶園面積平均年增加7.3%,而茶葉產量平均年增加5.9%.

第二階段是1970後,這一階段的重點轉向改善茶園結構,提高茶園單產,完善製茶工藝。進入90年代後,名優茶生產異軍突起,種類繁多,不但恢復生產了許多歷史上的名茶,還創制了種類繁多新名茶。

茶,二十一世紀的飲料大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茶有二十四品,人品、水品、茶品、茶器品、火品,茶室品,這些我知道,但是這茶事我真的是暈了,請各位品

茶品,即二十四茶品、茶道。據說陸羽所造茶器,凡二十四事。茶道也為人道也。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祕、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鍊人格,超越自我——靜也。茶藝是茶道的載體,茶道是風雅藝術。丁以壽:“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中國茶道發展史綱要》)。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莊“虛靜觀復法”是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道家的“虛靜觀復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茶之為物,……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徐禎卿《秋夜試茶》詩云: 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閒嘗字筍茶。中國茶道“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

1、貴族茶道:由貢茶而演化為貴族茶道,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於茶、水、火、器無不借權方和金錢求其極,很違情背理,其用心在於炫耀權力和富有。源於明清的潮閩工夫茶即貴族茶道。

2、雅士茶道: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緣,他們有機會得到名茶,有條件品茗,是他們最先培養起對茶的精細感覺;茶助文思,又最先體會茶之神韻。是他們雅化茶事並創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響此後相繼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

3、禪宗茶道: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僧人種茶、製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禪宗茶道。

4、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進入世俗社會,行於官場,染幾分官氣。行於江湖,染幾分江湖氣;行於商場,染幾分銅臭;行於清場,雜幾分脂粉氣;行於社群,染幾分市儈氣;行於家庭,染幾分小家子氣。薰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這便是生髮於“茶之味”以“享樂人生”為宗旨的。

茶道分類——飲茶修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三義,其構成有環境、禮法、茶藝、修行四大要素。

以茶道實踐的主體:宮廷茶道、文士茶道、宗教茶道、民間茶道

以茶為主體:烏龍茶道、綠茶茶道、紅茶茶道、花茶茶道

茶道:修行類茶道、茶藝類茶道、風雅類茶道、技進類茶道

以地區:某地茶藝、表演型茶道、非表演型茶道、孔子茶道

宮廷茶道:唐朝宮廷飲茶不同於宋朝,宋朝宮廷飲茶不同於明朝,唐煎、宋點、明清泡。

茶道,吳覺農認為:“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陳香白(七藝一心)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臺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喝茶、品茶、茶藝與最高境界——茶道;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中華茶道精神——臺灣中華茶藝協會第二屆大會通過的茶藝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釋義如下:

『清』即『清潔』、『清廉』、『清靜』及『清寂』之清。『茶藝』的真諦,不僅求事物外表之清潔,更須求心境之清寂、寧靜、明廉、知恥在靜寂的境界中,飲水清見底之純潔茶湯,方能體味『飲茶』之奧妙。英文似purity與Tranquility表之為宜。

『敬』敬者萬物之本,無敵之道也。敬乃對人尊敬,對己謹慎,朱子說:『主一無適』,即言敬之態度應專誠一意,其顯現於形表者為誠懇之儀態,無輕藐虛偽之意,敬與和相輔,勿論賓主,一舉一動,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煩思雜慮,由之盡滌,茶味所生,賓主之心歸於一體,英文可用respect表之。

『怡』據說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悅也、槳也。』可見『怡』字含意廣博。調和之意味,在於形式與方法,悅槳之意味,在於精神與情感,飲茶啜苦咽甘,啟發生活情趣,培養寬闊胸襟與遠大眼光。使人我之間的紛爭,消弭於形,怡悅的精神,在於不矯飾自負,處身於溫和之中,養成謙恭之行為,英語可譯為harmony。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與真知結合的總體。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慾,不為利害所誘,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換言之,用科學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誠,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慧與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英文可用truth表之。

茶道——學者對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莊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莊老解釋為:“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認為“和、靜、怡、真”應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方法。“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茶品”二十四題》:“二十四茶品及理解。人品:清雅簡淡。清:神形具清,要出淤泥而不染 雅:正人君子,不要被人說是俗不可耐 簡:舉止簡約大方得體不拘小節 淡:淡泊名利(這一點在我獲得名利以前很難做到)。茶品:清香甘淡。水品:清活甘冽。火品:明活潔燥。茶器品:質樸雅素。茶室品:簡古通幽?”。

《茶道二十四品》(作者:冷香齋主人):“水可品,茶可品,人更可品。天地萬物,道生之,德畜之,生生不息,能入品者亦自可觀,故有書品、畫品、琴品、簫品、山品、水品、蘭品、茶品等。眾多品物之中,我推茶品第一。歷代以來,能將茶品提升到茶道藝術高度的,亦代不乏人,如唐之陸羽、宋之趙佶、明清之朱權、田藝蘅、許次紓、冒襄等。更有精行儉德之士,勤修苦行之徒,身居市廛,心止高山,茶池盞畔,幽若山林,每以煎水烹茶為清修要務,閒較鬥水之輕重,細參一甌之甘苦,於茶煙水聲外,修養心性,直面真我,成為中國茶道藝術的一股清流。故茶不但可以入品,更可以入詩、入畫、入禪、入道。唐·司空圖論詩有二十四品,冷香齋主人論茶也有二十四品。茶道二十四品分人品、茶品、水品、火品、茶器品及茶室品,每品又細分四品,合計二十四品,現分述如下。”。

人品:清、雅、簡、淡

清:秉自然靈秀之氣,形神俱清。

雅:謙恭儒雅,有君子之風。

簡:舉止豁朗簡約,不拘俗禮。

淡:少名利之心,自甘淡泊。

茶品:清、香、甘、淡

清:秉自然靈秀之氣,形色俱清。

香:其嗅如蘭。

甘:其甘如薺。

淡:淡而有味。

水品:清、活、甘、冽

清:水質澄澈、純淨。

活:水質鮮活,不凝滯。

甘:水味甘香。

冽:水味清寒。

火品:明、活、潔、燥

明:有火光。

活:有火焰。

潔:無異味。

燥:無溼氣。

茶器品:質、樸、雅、素

質:質地純正。

樸:形制古樸。

雅:以秀雅為尚。

素:以素器為尚。

茶室品:簡、古、通、幽

簡:結構簡潔、明快。

古:形制簡古、樸素。

通:佈局開放、通透。

幽:環境清幽、秀雅。

茶文化的演變

在中國5000年的漫長曆史長河中,無數璀璨文明的隨之產生,又隨之消失,而茶文化不僅沒有被人忘記,反而越發蓬勃生機,更是走向世界。那麼茶文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是怎樣演變和發展的呢?接下來就讓茶能成事帶領大家從歷史中學習茶文化知識吧!

一、茶文化的來源

文化:文化一詞源自我們的“大道之源”《易經》,賁卦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二、茶字演變

1.茶在古時稱:

荼:出自《荀子·大略》,原意指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和茅草的白花。古同“塗”。

檟:來源於唐·陸羽《茶經》,指楸樹或茶樹。

荈(chuǎn):出自《爾雅》。晉·郭璞:“早採者為荼,晚取者為茗,一名荈。

蔎(sh):是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也是茶的別稱。

茗:《說文解字》時補:茶之嫩芽也。從草名聲,以茗專指茶芽

2.唐代陸羽《茶經》真正統一使用茶字,沿用千年至今。

3.茶:人在草木間、茶字象徵長壽,把108歲老人稱為:茶壽老人

4.茶是人木之和: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芽葉,經過不同的工藝製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5.茶道的定義是沒有定義的,因人而異。作為茶文化金字塔的最頂端,道,首先是走出去,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茶道,它一直在變,也一直未變。

6.與茶相關的字

a.和、靜、怡、真(林治)

和:堅實的思想核心,是儒佛道共通的哲學理念

靜:必經的修習之道

怡:怡悅的心靈享受,怡目樂口、怡心樂意、怡神樂志

真:茶道的終極追求,物之真、情之真、性之真、道之真

b.清、敬、怡、真(臺灣)

c.和、敬、清、寂(日本)

d.和、敬、儉、真(韓國)

三、中國的兩種茶

中國有2種茶,上至皇宮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中國的茶可高可低、可雅可俗,雅的是:內心所求。俗的是:民間之食。而正是這雅俗,至今千年,烙印在我們的文化血液中傳承不朽。它博大而寬廣,是物質和精神的代表。

四、中國茶簡史

1、傳說時期

三皇五帝時代(公元2000年前)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者,茶也。這是我們關於茶的最早的傳說。

2、形成時期

漢魏晉南北朝

a.殷周時代(公元前1000年左右)

東晉常璩在《華陽國志.巴志》中曾有如下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佇、魚、鹽、鋼、鐵、丹、漆、荼、蜜……皆納貢之。

b.西漢(公元前200年)

①西漢辭賦家王褒,在他寫的一份勞工契約《憧約》中,規定傭人要“武陽買茶”、“烹荼盡具”。武陽位於現在的四川省彭山縣,當時已是一個頗有規模的茶葉集散地。

②《四川縣誌》荼祖吳理真,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種植茶樹的人。

c.三國(公元200年)

《吳志.書曜傳》“孫皓每饗宴,坐席無不悉以七升為限,雖不盡入口,皆澆灌取盡。曜飲酒不過二升,浩初禮異,密賜荈代酒。

d.晉代南北朝後(公元400年)

張楫在《廣雅》中描繪說:“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橘於葦之。這是正式有文字記載飲茶已不再將新鮮茶葉或嫩梢煮作羹飲,而是進入製茶飲茶新的時代。②南齊世祖武皇帝《遺詔》:“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但設餅果、茶飲,乾飯、酒浦而已。”以茶養廉也標誌著中國茶文代的起源。

3、興盛時期

唐代公元600-900年

茶始有字-在中唐時期,“茶”字開始廣泛地使用

茶始作書-陸羽著的《茶經》不僅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茶的專門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茶書,是茶文化絕對經典

茶始銷邊-唐朝的茶葉生產充裕,在滿足自身消費的同時,南方的茶葉產區以各種途徑把茶葉遠銷邊疆。

茶稅-茶葉開始作為全國的一種社會經濟,除其具有的商品性內容以外,主要反映在茶稅的課徵上。

對當時生活的影響

a.飲茶之風大盛,宮廷盛行,民間效仿,文人熱衷,達到了“"比屋皆飲”、“投錢取飲”的程度。唐代佛教興盛,禪茶一味。僧人打坐與茶解乏益神的功效的完美結合。

b.文成公主嫁藏,帶去了茶葉和飲茶的習俗,使茶與佛教和藏族同胞的生活進一步融合。喇嘛寺中出現了空前規模的茶盛會,飲茶的地域進一步擴大。

c.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大批珍貴文物,其中有一套大唐系列茶器。根據同時出土的《物賬碑》記載:有“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

4、鼎盛時期

宋代公元900-1300年

a.貢茶與仕途:皇室十分重視貢茶的質量,且貢茶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地方官的仕途不僅提高了製茶的水平,更延伸出了特色的“鬥茶”。出現御茶園和官營茶園,茶葉種植面積比唐代擴大2~3倍,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b.專業的茶師、茶學理論、文學藝術作品湧現:蘇東坡、范仲淹、蔡襄《茶錄》、宋徽宗《大觀茶論》等著名茶人。蔡襄的《茶錄》就是專門為仁宗皇帝瞭解貢荼及其品嚐煮飲技巧而寫的一部專著。宋徽宗以一種荼葉專家的姿態撰寫《大觀荼論》

c.精細化茶品之龍團鳳餅:歐陽修稱這種茶“其價值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薦這種小龍團,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隨便賜贈,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禮祭天地時,中樞密院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團。

5、成熟時期

元明清公元1300-1644年

a.元代是茶葉的過渡區,明朝茶葉對外貿易加強,鄭和7次下西洋,茶葉輸出量大大增加。歐洲文獻中最早提到中國茶的是1559年(明世宗嘉靖38年)義大利著名作家拉馬司澳《中國茶》、《航海與旅行記》16世紀荷蘭、英國等國紛紛到中國販茶。

b.製茶工藝的改變

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興散、改造芽茶,推動了芽茶和葉茶的發展。黃茶、黑茶、紅茶也相繼出現。

元代《王禎農書》所載的蒸青技術,雖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時,製茶炒青技術發展逐漸超過了蒸青方法。

c.茶方式的改變—沖泡法

基於散茶的興起,散茶容易沖泡,而且芽葉完整,大大增強了飲茶時的觀賞效果。明代人在飲茶中,已經有意識地追求一種自然美和環境美。明代文人認為,唐宋人的團茶碾末煮飲,有損荼的真味,茶飲應著重於香、味、色的完美統一。

d.清朝在散茶葉茶發展的同時,其他茶類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包括白茶、花茶、青茶相繼完善。

e.鴉片戰爭-茶葉戰爭

中國荼葉最早由荷蘭傳到歐洲,荷蘭利用其強大的海軍勢力以及優良的港口優勢,壟斷中國與歐洲的茶葉貿易。英國為了爭奪海上霸權,曾4度對荷蘭發起戰爭,最後英國壟斷了海外貿易。

5、成熟時期

元明清公元1644-1912年

一部《紅樓夢》全書一百二十回,其中談及茶事的有近300處,豐富多彩,其內容涵蓋茶的型別,品茶要素、茶禮茶俗、茶詩茶聯。譬如:林黛玉初進賈府、櫳翠庵品茶、王熙鳳送茶、賈寶玉侍童。

6、衰落時期

1912-1949

辛亥後,1912年中華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其間多次國共內戰、以及抗日戰爭,民不聊生,致使茶葉的發展有所停滯,中國茶葉進入衰落時期。

7、復興時期

新中國成立至今

a.1950年-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展期,的支援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定發展階段。

b.2013年2017年,中國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已經牢牢穩居世界首位。陳櫞教授(1908-1999):1979年撰寫了《茶葉的分類理論與實踐》,依據加工工藝、發酵程度、品質不同等系統地將茶葉分為六大類。至此,茶葉的分類才正式完善。

茶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是漫入骨子裡,尤其是茶文化的在歷史的長河中演變成現在的茶道,只要茶文化在,茶道便會永遠的傳承下去,茶能成事,好茶相伴,成事而來!

茶文化的發展

追尋中國茶文化的源頭,首先要廓清中國茶葉的源起。唐代陸羽《茶經》就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而斷定神農氏的依據是《神農本草經》和《神農食經》。前者載:“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後者載:“茶茗久服,令人悅志。”這一傳說一直流傳到當代。

神農時代是中華民族成長史中極為遠古的時期。茶葉的發現及開始應用應看作是整個神農部落時代的歷史活動。有關研究表明:在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三國以前以及晉代、南北朝時期應屬於茶文化的啟蒙和萌芽階段。大量資料證實,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源產中心,更確切地說在雲南省,但茶文化的起點卻在四川,這是由於當時四川巴蜀的經濟、文化要比雲南發達。大約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經飲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時,巴蜀人已用所產之茶作為“納貢”珍品;西漢初期(公元前53年),蒙頂山甘露寺普慧禪師(俗名吳理真)便開始人工種植茶樹。公元4世紀末以前,由於對茶葉的崇拜,巴蜀已出現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況。可以說我國的巴蜀地區是人類飲茶、種植茶最早的地方。到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飲茶之風盛行。並且,這一時期飲茶開始進入文學和精神領域,中國最早的茶詩在這一時期出現,其代表是西晉杜育所作的《賦》。

到了唐代,中國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了較豐富的茶葉物質,茶葉生產、加工有了一定的規模:二是茶葉科學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茶事活動由實踐開始上升到理論;三是飲茶在精神領域有了較完美的體現,如提出茶道、茶禮、茶文化與中國的儒、禪、道哲學思想緊密結合;四是有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詩茶畫作品產生等;五是作為上層建築的茶政開始出現。

在這一時期,世界第一部茶葉、茶文化專著——《茶經》問世,它由唐代陸羽所著,成書於公元780年。《茶經》內容十分豐富,是一本茶葉百科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製茶學、分類學、生態學、數理學等;同時,還記載了唐代以前有關茶的不同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數理等書籍,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國茶文化的發展可以說到了鼎盛時期。因此,我們說:“茶興於唐、盛於宋。”在這一時期,茶葉產品開始由團茶發展為散茶,打破了團茶、餅茶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出現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茶區也大面積地進行了南移,使茶業上市提前一個月。這一歷史時期茶文化空前繁榮,宋徽宗趙佶帶頭在大觀元年(公元1107年)親著《大觀茶論》一書。到元代、明代,中國傳統的製茶方法已基本具備,同時更多的文人置身於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話》、《陸羽烹茶圖》、《品茶圖》以及唐寅的《烹茶畫卷》和《事茗圖》等傳世作品誕生。

到了清代,中國茶文化發展更加深入,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館興起,並發展成為適合社會各階層所需的活動場所,它把茶與曲藝、詩會、戲劇和燈謎等民間文化活動融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茶館文化”,“客來敬茶”也已成為普通人家的禮儀美德。由於茶葉製作技術的發展,清代基本形成現今的六大茶類,除最初的綠茶之外,出現了白茶、黃茶、紅茶、黑茶、青茶(烏龍茶)。茶類的增多,泡茶技藝有別,又加上中國地域和民族的差異,使茶文化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綜觀中國茶文化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茶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概括地說,茶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茶文化的結構體系包括有關茶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茶文化的物質形態表現為茶的歷史文物、遺蹟、茶詩詞、茶書畫、茶歌舞、各種名優茶、茶館、茶具、飲茶技藝和茶藝表演等;精神形態表現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養廉、以茶養性、茶禪一味等;還有介於中間狀態的表現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禮規、茶習俗等屬制度文化範疇的內容。

標籤: 茶葉 實踐 理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e4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