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嶗山茶歷史

嶗山茶歷史

嶗山茶歷史

嶗山茶是中國著名的名茶之一,產于山東省青島市的嶗山區。嶗山茶的歷史悠久,有著數千年的歷史。

據傳,嶗山茶起源於漢代,公元前100年左右,漢武帝曾下令在嶗山修建茶園,種植茶樹,並製作出了嶗山茶。在唐代,嶗山茶已經成為宮廷飲品,受到皇帝和貴族的追捧。宋朝時期,嶗山茶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成為茶商們競相購買的熱門商品。明代,嶗山茶成為明朝官員和文人雅士的最愛,被譽為“天下名茶”。

清代時期,嶗山茶產業進入繁榮期,不僅供給國內市場,還出口至海外國家。在日本,嶗山茶被稱為“高階顏色的茶”,備受歡迎。

20世紀初,嶗山茶受到了戰亂和自然災害的影響,產量開始下降。1956 年,嶗山茶曾一度被定為“禁種禁採”物件,茶葉生產陷入低谷。1980 年代,嶗山茶重新得到重視,得到國家扶持和推廣,茶葉生產得到恢復並逐漸繁榮發展。目前,嶗山茶已成為中國綠茶的代表,享有“綠茶之王”的美譽,深受茶友們的喜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青島綠茶的嶗山茶的歷史

喜歡喝茶的青島人都知道“嶗山綠”,它吸收了山水精華,湯碧色青,品之回味無窮。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嶗山茶並不是“坐地戶”,而是從千里之外“移民”而來。

1.南茶“北嫁”入嶗山

A、1957年黃山引種茶苗 太平山試種  1957實行綠化與生產相結合的方針,山東省將茶苗移植試驗範圍確定為青島、日照、臨沂三市,並首先在青島開始了移植試驗。1957年冬,茶苗移植試驗起動,引種的是皖南,浙江良種。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試種。第一次是青島市從黃山運來2年生的茶苗5000株,進行試植,無一成活。

B、1958年杭州引種 太平山試種  1958年又試行育苗馴化,由杭州引種進行試驗,在中山公園太平山南麓的空曠地帶試種。首先是在花木苗圃地裡進行,出苗率達70%左右,通過打蔭棚、設風障,半數以上安全渡過了第一個冬天,育苗馴化的第一個階段獲得初次成功。

C、1959年移植試驗  1959年,馴化小苗出圃後的移植試驗,選地移植效果良好,成活率也達到70%,春雨之後,部分避風位置較好的茶樹又從根部發出了新芽,有30叢茶樹得以成活,雖然數量不大,但是還是很鼓舞人心的,為下一步移植奠定了事實依據。( 通常我們所說的嶗山茶“南茶北引”成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的,即第一棵茶樹真正成活 )。

D、1960茶園培植  1960年作了培植茶園的嘗試,省林業廳撥給青島市茶種800斤,在原有苗圃地內進行了較大數量的播種育苗培植。

E、1962引種成功  1962年在嶗山縣下宮風景區進行直播茶苗試驗,當時播種的約有5萬多叢,摺合40多畝,但由於長期缺乏管理,死亡率很大,存活僅1萬叢,引種成功。在上清宮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塊坡地上發現了1962年直播的茶樹27叢,期間並沒有人對其實施防凍措施,然茶苗竟能夠安全越冬,可見嶗山極適宜茶樹的生長。

F、馴化培植  1963年以,開始進行馴化培植,主要是進行開園移植採取一次直播定植的試驗。重新調整了茶樹管理小組,在茶樹的正常管理中,採取勤中耕、常除草、多施肥的辦法,促使茶苗生長快、生長旺盛、植株強壯從而增強了茶苗本身對嚴寒、乾旱和季風侵襲的抵抗力。

G、南茶北引 落地生根  1964年採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種出苗完全正常,青島茶樹第二代的出世,說明茶樹不僅能在青島落戶,而且也能世代相傳的定居下來,現在可以肯定地說在青島完全有條件大量發展茶樹。 (真正的大面積積極開始)

2.入鄉容易隨俗難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產地有限,產量很低,在社會上幾乎沒有影響。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茶樹種植技術有所發展,但技術很不普及,製茶技術只有極少幾個人掌握,上市量非常有限。加之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低,到90年代初期嶗山茶種植面積也就1000畝左右。

3.嶗山茶“反客為主”  90年代中後期,嶗山茶獲得大發展。扶持,資金支援,技術指導,鼓勵種植,改糧為茶。茶樹種植面積年均增加1000畝左右,註冊商標幾十個,種植技術和製茶技術越來越精湛,知名度越來越高,花茶日漸從當地人的桌上退出,嶗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飲品。

2004年5月青島市首屆“嶗山茶節”成功舉辦,60多個品種的嶗山茶參展,萬里江,雲霧茶等名茶風靡海內外,嶗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興起。  嶗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  從第一批茶樹“客人”移居嶗山算起,嶗山茶的歷史已近半個多世紀。到今天,嶗山“客茶”已經成為我國茶葉市場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軍。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戶”了。

嶗山茶的簡介

嶗山的勝景在於它的山景和海景並存,山中又有溪有瀑,有僧、有道,山峻石奇,別有洞天。嶗山不僅有奇峰異石,更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理環境, 名山蘊名水,名水育名茶,這是品茶人的講究。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美譽。由於嶗山地區瀕臨海洋,空氣中汙染較少,形成的降雨、降雪潔淨,而這些雨雪所形成的水源又經過多級岩層的迴圈滲透,吸收了多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因此嶗山泉水礦化度低,水質清純,口感甘甜清冽。

1930年德國人通過檢驗發現,嶗山礦泉水水質優異,於是設廠開採生產,至今已有百年曆史。這真正成就了“仙山聖水嶗山茶”的顯貴地位,成就了中國江北第一名茶。作為中國最北方的綠茶所具有的生長週期長的特點。

嶗山茶的相關文化

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美譽。獨特的地理環境,肥沃的土地,優質的水源培育出的嶗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揚海內外。

嶗山是道教名山,秦皇漢武都曾來此仙山祈福增壽。素有“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的美稱。嶗山的風透著仙氣,嶗山的水透著靈氣。嶗山是一座讓道教通體浸染的山。海波山色相映,雲光紫氣變幻。

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山茶相傳原由金丘處機,明張三丰等嶗山道士自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曾品作詩讚嶗山,蒲松齡曾飲茶《聊齋》寫絳雪。嶗山茶的成品茶屬於綠茶,由精選嶗山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嶗山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飲用嶗山茶。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令各地好茶者讚不絕口。因此,嶗山茶與嶗山礦泉水、嶗山耐冬花並稱“嶗山三絕”,享名天下,冠蓋東方。

嶗山茶史悠久,絢麗多彩,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含,託情寓義、理性昇華,個性獨具、形神完美,極具大家風範,在中國茶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同國內其他茶文化源地相比,嶗山茶文化有諸多獨到之處。一是內聚山海文化的特質。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嶗山茶,集天地之靈氣,納山海之精華,實是名山名水孕育出的名品。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的嶗山,是我國海岸線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雲霧繚繞,氣候適宜,加上富含礦物質的天然泉水,造就了嶗山茶色、形、香、味、意俱佳的品質,位居嶗山三絕之首,遠有美名。

名山蘊名泉,名水育名茶。作為中國種茶緯度最高、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最好的北方茶,嶗山茶汲取山中泉水,沐浴大海朝陽,浸潤海霧紫氣,生就了色澤翠綠,香清味醇的氣質,是綠茶中的上品,被譽為“茶中新貴”。

“茶中新貴”是在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對嶗山茶的評價。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被譽為茶葉界的“奧林匹克”,是世界茶界最高規格的國際性學術會議,每兩年一屆,1990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八屆。該研討會還按照奧運會的申辦形式確定主辦地,已分別在中國杭州、常德、昆明和韓國漢城、中國廣州、馬來西亞吉隆重坡、中國雅安等地舉辦。2006年5月26日,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在青島舉行,青島由此成為我國北方第一個舉辦這一國際茶葉界盛會的城市。這次盛會與國際接軌,凸顯仙山聖水嶗山茶的茶中新貴地位,叫響江北名茶第一的品牌,促其進一步提質升級擴大規模,是青島嶗山茶發展程序中的一次飛躍。

嶗山素有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而聞名於世。冬季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1.2℃,夏季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為25℃,全年平均氣溫12.2℃。當中國北方早以冰封雪飄之時,青島市、嶗山依舊溫暖如春,當南方酷暑難耐之時,青島市、嶗山卻涼如初秋,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春、夏、秋)雲霧繚繞,空氣溫度大,白晝溫差較大,嶗山土地肥沃,嶗山水充沛。該地區被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為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為此很適合嶗山綠茶種植和生產。由於獨特的氣候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嶗山綠茶生產週期長(即採摘間隔時間長)鮮茶葉葉面厚實,所以茶葉所含營養成份豐富,茶葉本身有一種天然的、獨特的、豌豆麵香味,山栗子面的香氣,經科學論證確認綠茶是六大保健食品之一,為此深受消費者喜愛。

嶗山茶的相關傳說

嶗山深山裡面長有茶樹,這在當地是普遍為大家所能接受的說法,關於嶗山茶的傳說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民間故事:若干年以前,嶗山太清宮處來了一位年輕的白面書生。據說,該書生原籍杭州,家境殷實,只因自小有兩大嗜好,一是酷愛品茗飲茶,二是廣習琴棋書畫,而於八股學業上則聊無用心,所以屢試不第,遂心灰意冷,終致攜琴揣茗,離家出走,遍訪華夏名山大川,廣尋天下畫朋琴友。一日,來到嶗山太清宮處,但見山清水秀,石奇草異,浩瀚大海,一碧萬頃,清風徐來,花香鳥鳴,大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悅心境。遂借居廟中,早晚與廟中道士或品茗論道,或撫琴賞樂,樂不思蜀,竟在此住了下來。話說東海龍王的三女兒一日閒暇遊玩來至嶗山太清宮,似神仙窟宅、類靈異府地的嶗山美景,深深地吸引了這位在寂寞深宮中長大的小龍女。走在綠蔭小徑上,忽然和煦的細風,從綠樹掩映的山路深處送來了一陣委婉幽雅的琴聲。循著琴聲,來到一處道舍窗外。但見屋內一白面書生正在撫琴,面前的几案上放著一杯熱茶,裊裊上升的熱氣中,股股濃郁的茶香沁人肺腑。近觀白面書生,耳聞陽春白雪,嗅品濃郁茶香,小龍女醉了。於是他們相愛了,結為夫妻,嶗山就成了他們的家。遊山玩水,品茗撫琴,終日廝守相伴,其樂融融。卻說光陰如梭,轉眼已是數月。忽一日小龍女見書生面帶愁容,經再三究問,原來書生自杭州帶來的茶葉已經沒有了,嶗山當地又沒有茶,斷了吃茶這一嗜好之源,令書生整日無精打采、心思不安,大有迴歸故里的意思。小龍女一聽,原來如此,笑對書生說:“相公,嶗山乃天下神山,不管是江南的,還是塞北的,只要是世上有的,嶗山就有,何況是一株茶呢。嶗山巨峰頂下、比高崮上,就有一株神茶,趕明天,我和您一起去採回來,茶葉不就有了嗎?”小龍女說完,從頭上摘下一支珠花簪子,揚手一扔,只見這支簪子隨風飄飄搖搖,朝著比高崮飛了上去。待到第二天書生和小龍女來到比高崮上時,但見崮頂上石縫中,已經長出了數株翠綠鮮嫩的茶樹來了。從此以後,書生和小龍女也就在嶗山安居樂業、白頭偕老了。

這個嶗山茶的民間故事,是20多年前,一位80多歲的宋姓老人在當時的嶗山林場裡給周圍的人講的。老人還講了下面一個故事。

嶗山比高崮附近有兩座廟。東南不遠處的一座叫“鐵瓦殿”,此廟初建於何時沒有記載,只知曾於明朝萬曆年間重修過,據說因為當時所用的屋瓦都是從江南定製的鐵瓦,因而稱“鐵瓦殿”,但因清朝康熙初年遭雷擊引發火災而成廢墟。西南不遠處的一座叫“白雲庵”,建成於明朝嘉靖年間,略早於鐵瓦殿的重修,至清朝康乾時期,因已經無人居住而逐漸傾廢。故事說,早年間有一位住在鐵瓦殿的老道士,因為年紀大了,為延緩體衰、祛病健身,所以經常出門爬山,一為鍛鍊身體,二為採集山藥,堅持數年,自覺確實有益。鄰近的白雲庵裡住著一位老道姑,年紀跟老道士相仿,也經常出門爬山,有時候與老道士相伴一起走上一段山路,不過,很少見到老道姑採集山珍草藥一類的東西。令老道士百思不解的是,雖兩人年紀相仿,但多年來自覺自己堅持不懈的鍛鍊和藥補,確實於身體有益,可是終究年紀不饒人,一年一年,老相益深。再看老道姑,鍛鍊是一樣的,雖從未見老道姑服用什麼靈丹妙藥,但老道姑多年來始終是鶴髮童顏。想至此,老道士自愧弗如,見面時就覺矮人三分,時間一長,竟因此而病,一直臥床不起。忽一日,但聞“吱呀”一聲,鐵瓦殿柴扉輕啟,老道姑來到了老道士的病榻前。只見道姑從懷中摸出一小紙包,從中取出幾片黑褐色的樹葉狀的東西,放在碗裡,衝上開水,扶起老道士,給他喝了幾口。昏睡中的老道士正迷迷糊糊危在旦夕,忽然覺得一股熱流入口後直衝丹田,只聽得“啊”一聲,老道士緩過氣來了。睜開眼的老道士見老道姑坐在自己身旁,知道是老道姑救了自己一命。遂轉問老道姑給自己喝的是什麼藥。老道姑回道,是比高崮上神茶葉子,並且告訴他說,自己就是因為常年喝這種神茶水,所以體質健壯,百病不染,容顏不衰。老道士恍然大悟,只覺得精氣神又回到了自己的軀體內。從此,每日與老道姑一起到比高崮下尋撿神茶落下來的葉子,常年飲用,兩人相偕百歲之後無疾而終。

嶗山茶源遠流長,有記載的歷史可上溯到千年前,傳說在嶗山的名峰中,最富有神祕色彩的要數“天茶頂”了。它的神祕就在於那棵富有傳奇性的“天茶”。天茶頂位於巨峰東側“明霞洞”北面。海拔近千米,遠望巍峨雄偉,直刺青天,山勢陡峭險峻,懸崖石壁如刀削斧斫,古人說它“鳥飛不過,獸跡難通”最奇的是東面絕崖之處,石峰中竟凌空生長著一顆古老的茶樹。幾百年來,春天泛綠,夏季蔥蘢,深秋凋落,從來沒有人敢攀登採摘,所以稱為“天茶”。於是引起不少有趣的傳說。民間相傳在天茶頂上住著一個老道士一個小道士。一天老道士派小道士下山採購日常用品。小道士辦完事後一看天色還早。就在集市上轉轉。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一看是賣牛肉的。小道士這個饞啊。忍不住買了幾斤。回山的路上翻山越嶺的走餓了,再加上也怕發現了受罰。就把牛肉拿出來狼吞虎嚥的吃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小道士就覺得腹脹難耐,不止。老道士進來問明原由就出屋了。不一會拿來一碗綠瑩瑩的透著奇香的湯水,小道士喝後感覺肚裡一陣咕嚕嚕的響,腹脹感覺神奇的消失了。小道士翻身跪謝,並問剛才喝的是什麼。老道士呵呵笑道:“此乃天茶也。”自此天茶頂上有神茶的傳說也流傳了下來。

青島的嶗山茶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1958年,毛指示在“在山坡上多多種茶,種樹”,當時的譚啟龍倡導“南茶北移”的嘗試,青島市園林局從安徽黃山購5000株茶苗在青島中山公園試種。但是,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以及品種的適應能力所致,當年樹苗幾乎全部死亡。1959年,青島市園林局吸取經驗教訓,從浙江引入抗寒能力強的茶樹品種,選擇適宜茶樹生長的嶗山林場引種育苗,終於奇蹟般地試種成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茶不生北方的歷史。接著,先後在嶗山太清宮、王哥莊、姜家村、曉望村等地引種,到20世紀70年代,嶗山茶的種植面積近百畝。九十年代以後,嶗山區委加大對嶗山茶栽培種植的激勵和資金扶持力度,嶗山茶的種植進入迅速發展的軌道。“海上第一名山”的嶗山是我國海岸線上唯一海拔超過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雲霧繚繞。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採摘間隔時間長。所以茶葉有充分的時間積累營養成分,故嶗山茶葉鮮茶葉面厚實,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芳香物質和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加之嶗山山泉水的滋潤使嶗山茶本身有一種天然的、獨特的豌豆麵香、山栗子面的香氣。“南茶北引”的舉措鑄就了青島又一閃亮的品牌,4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辛勤耕耘,使嶗山茶蠃得了“江北第一茶”“茶中新貴”的聲譽。

中國茶的神奇魅力,不僅在於其事關民生,更在於其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在茶的滋養下,浸透出“廉、美、和、敬”的中華文化。茶在中國,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修養之道。提倡茶為國飲,有助於培養清廉之風,節儉之風,清明之氣。作為生活與文化的載體,茶無所不在,通過對茶文化的弘揚,以茶行道,淨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這應該成為當前中國茶的一項使命,也是嶗山茶深入發展的一個目標。

茶乃天地之精華,蒼生之殊榮!

嶗山茶歷史有多少年?

你好!

真正開始製作加工

一共只有5,6十年左右的歷史

從南方傳過來歷史有幾百年了

如有疑問,請追問。

讓人又愛又恨的嶗山茶你瞭解多少?

在青島,隨便走進一家茶葉包裝店,滿牆擺的都是“嶗山綠茶”的包裝盒,大小節日,各種“嶗山綠茶”的禮盒更是氣派。

嶗山綠茶聲名鵲噪,尤其在山東,被當做了綠茶裡的“尖貨”。

然而,你真的喝過嶗山茶嗎?

山東是一個茶葉消費大省,單說膠東一帶,就有著非常濃厚的飲茶氛圍,家家戶戶必備“嶗山綠茶”、“日照綠茶”,稍微對茶精道的人都能在家裡拿出七八種茶葉。在青島,茶葉店更是“遍地開花”,大大小小的茶葉市場幾十個,甚至在菜市場上,賣茶的店鋪都隨處可見。如此大的需求量,即便是嶗山周邊全部種滿茶,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吧?

是什麼正在吞噬著嶗山茶的口碑?

嶗山茶以豌豆香顯著聞名,而豌豆香並不只存在於嶗山綠茶之中,許多浙江茶也有類似的特徵,究其原因在於“南茶北引”,南茶北引改變了山東地區不產茶的歷史,而當時引進的也多是浙江和安徽的菜茶品種,這些品種的茶樹在山東偏寒冷的環境中抗性減弱,經濟壽命也隨之降低。

幾十年來,優質品種選育工作有所欠缺。

在嶗山大大小小的茶園中,有一半以上的茶園植株經矮小,產量自然也低,甚至在新種植的種苗中,浙江品種佔到了一多半。這些品種並不一定適合山東的氣候,也逐漸導致嶗山茶產量降低。在幾十公里外的日照,一個鎮的茶場都要多過整個嶗山裡茶場的數量,日照茶的產量也要高過嶗山茶很多。

都說自己喝的是嶗山村民自己種的茶,但那是真的嗎?

嶗山茶產量低並不完全是因為氣候條件。在現在清明節這個時間,大量大田茶樹依然沒有反青,預計在五一前後產量才能逐步跟上來,一畝地全年產茶最多也就是150斤左右,然而這個數字依然是茶農“咬著牙“說的,實際的產量是達不到這個數字的。另一方面,還跟田間管理有所關係。

說真的,嶗山綠茶,一般茶客真的很難喝到。

喝到的多是以假亂真的南方茶、品質不佳的調味茶,如果你按嶗山茶買到的是日照茶,那麼恭喜你,你的這位茶商朋友還算講義氣。

嶗山茶非常緊俏,頭茬的大田春茶,也許5畝地也湊不齊一斤,用有市無價來描述並不誇張,茶農們內部消化消化,幾乎不會流通出來。春茶季節,有經驗的師傅四斤半鮮葉可製成一斤幹茶,稍微雨水充沛一點,這個數字就有可能達到六比一。而清明前無茶導致的採摘時間短,也會在客觀上減少嶗山茶的產量。

看到這裡別懵圈,現在(清明節)這個時間市面上被稱作明前嶗山茶的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1、非本地的鮮葉,南方鮮葉轉運現在非常發達;2、大棚茶,有各種大棚茶。

嶗山茶因為生長在我國最北的茶區,大量採摘時間多在穀雨前後,早晚溫差大、營養物質積累時間也長,所以茶湯的內質也極為豐富,在綠茶中當屬佼佼者。但嶗山茶的現狀簡直讓人又愛又恨,希望在未來可以讓“想喝到一口正宗又健康的嶗山茶”不再是難事。

嶗山紅茶怎麼樣?聽說很好喝

迄今為止有50多年曆史的嶗山茶一直以綠茶的面目展現在世人面前,“嶗山紅茶”的概念幾乎從來未被人們提起過。由於品種單一,嶗山茶自然也和全國眾多的紅茶消費人群無緣。目前,嶗山茶種植面積16000多畝,年產成品茶800餘噸,產值過億元,但一直是靠綠茶獨打天下。

“綠茶屬於寒性茶,而紅茶屬於暖性茶,如果能利用咱嶗山的新鮮茶葉研製出紅茶,會對提高嶗山茶的知名度大有好處。”曉陽工貿董事長匡新告訴記者,為了改變嶗山茶“單兵作戰”的局面,曉陽工貿邀請了精英團隊,早在2003年就開始研製嶗山紅茶。為了確定嶗山的新鮮茶葉是否適合製作紅茶,公司於春夏秋三季分別空運當季的新鮮茶葉到安徽做實驗。試驗結果表明,嶗山茶尤其是春茶很適合做紅茶。隨後,公司利用品質最好的春茶製作了屬於嶗山茶的紅茶品系——嶗山金螺。

2004年,公司開始批量生產紅茶嶗山金螺,成為江北地區第一家研製、開發紅茶的企業,而嶗山金螺則毫無爭議地成為江北第一紅茶。

記者品了一杯嶗山金螺,發現嶗山的紅茶有一種甘甜的味道,清新淡雅,口感爽滑。“準確地說這叫蜜香,是嶗山金螺由內而外散發的,這也是嶗山紅茶與其它紅茶最大的不同。”匡新告訴記者,普通紅茶口感略澀,一般需要牛奶、檸檬等來調味,而曉陽工貿在對紅茶的加工工藝進行改進,再加上嶗山茶鮮葉的優秀品質,製作出來的紅茶不但不澀,還有一股蜜香味。

隨著消費人群的增加,嶗山金螺的名聲越來越大。憑藉這奇特的蜜香,曉陽工貿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嶗山金螺在2004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榮獲國際名茶評比的金獎,從而名聲大振,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可聯絡我 I D 免費品嚐正宗嶗山紅茶 原產地供應

參考資料:來源:第一食品網

有關嶗山茶的疑問!!!

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美譽,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和旅遊度假聖地。嶗山茶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環境,肥沃的土地,優質的水源培育出的嶗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揚海內外。嶗山地處北緯36°03'--36°24',東經120°07'--120°43',三圍大海,揹負平川,終年氣候溫和溼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長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水質清冽。優越的氣候條件,紮根適宜的酸性土壤,再加上精湛的加工技術,使嶗山綠茶具有了色、香、味、形俱佳的品質特點,尤以獨特的板栗香味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嶗山茶的成品茶屬於綠茶,由精選嶗山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嶗山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故嶗山茶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份。 沖泡嶗山茶時,水溫應控制在80℃~90℃。這從水沸騰的程度就能看出來。如果水冒魚眼大小的泡,則水溫就低了,不出“茶香”;如果水全部沸騰,則水溫就過高了,沖泡的茶葉會顯出“糊”味;只有水冒螃蟹眼大小的水泡,才是沖泡嶗山茶最好的水溫。 嶗山茶與普通茶的飲用方法 問題一:我們消費者如何辨別嶗山茶和選購嶗山茶呢? 嶗山茶芽、葉較粗壯,葉片肥厚,幹茶比較粗壯,抗沖泡,飲時伴有濃厚的豌豆香味和板栗味! 問題二:嶗山茶,沖泡方法跟普通的茶葉沖泡方法有什麼不同? 嶗山茶的沖泡水溫一般在85度左右,這裡要說明一點必須是水溫100度的開水慢慢降溫到85度左右時沖泡嶗山茶,而不是把水的溫度燒至85度就可以了!沖泡的器皿可以選擇玻璃容器或是瓷器,這樣嶗山茶的原滋原味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 問題三: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綠茶品牌,嶗山茶作為其中的一個,其他綠茶相比價格較貴,這是什麼原因呢? 嶗山茶相對於別的品牌茶葉來說,確實是貴,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 嶗山茶的內在質量和有效成分高 嶗山茶含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質、氨(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份,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具有興奮解倦、止渴解毒、促進血液迴圈、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功效。 2、 嶗山茶產品產量低 嶗山茶經過“南茶北引”後落戶青島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茶樹在北方的適應能力差,成活率低,培養成本高,特別是冬天,茶樹的管理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眾多的因素一直影響著嶗山茶樹的生長、繁殖和推廣工作!

嶗山茶是怎樣加工的??

嶗山綠茶製作工藝

1.種茶即育茶。

要生產出優質的茶葉需要優質的空氣、土壤、水分、周圍環境,缺一不可。沒有此基礎,就沒有優質的茶葉。更需要種茶者像關懷、照顧自己的小孩子一樣來培育茶葉。

2.茶葉的採摘。

採茶時間在清晨,選取一芽一葉、一芽兩葉。

3.殺青。

茶葉晾乾後,就進入了炒茶階段。通過殺青揉捻將茶葉種的草氣味驅除。這一步,直接影響到成品茶的品質。

4.烘乾。

在殺青、揉捻之後就可以將茶葉烘乾、磨光。其中關鍵是要掌握好炒茶的火候。

5.篩選。

將炒好的茶葉中的粉末過濾出來後,捲曲、新鮮、帶有濃郁板栗香味的成品茶製作完成。

6.包裝。

內包裝是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與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複合或噴塗鋁後形成的雙層或三層複合包裝材料,具有防潮保鮮的作用。

嶗山綠茶的作文親身體驗400字

大家對茶並不陌生,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種茶可能也有人不是很熟悉,它就是有名的嶗山茶 . 嶗山綠茶原產於青島嶗山,是南方茶樹“南茶北引”近10年的成果.以綠茶為主,兼有少量烏龍茶,紅茶,花茶青島嶗山耐冬綠茶園.是中國種植茶葉的最北界,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高山雲霧、晝夜溫差大,馳名中外的水源地,培育出的嶗山茶和嶗山綠茶,其色、香、味、韻、型俱佳.

嶗山綠茶的“南茶北嫁”   

喜歡喝茶的青島人都知道“嶗山綠”,它吸收了山水精華,湯碧色青,品之回味無窮.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嶗山茶並不是“坐地戶”,而是從千里之外“移民”而來.   

南茶“北嫁”入嶗山 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設想,認為嶗山三面臨海,氣候溫和溼潤,水質優良,又有適宜茶樹生長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園林管理處開始茶苗移植試驗,引種的絕大多數是皖南、浙江的良種.

2004年5月青島市首屆“嶗山茶節”成功舉辦,60多個品種的嶗山茶參展,嶗山萬里江茶、嶗山雲霧茶等十大名茶風靡海內外,嶗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興起.目前,嶗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從第一批茶樹“客人”移居嶗山算起,嶗山茶的歷史已近半個多世紀.到今天,嶗山“客家”茶已經成為我國茶葉市場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軍,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戶”了.

這種茶在全國綠茶中享有極高聲譽,被消費者盛譽為“江北第一名茶”.【仟福茗茶】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茗茶相傳由宋邱處機、明張三丰等嶗山道士由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善作詩讚嶗山,蒲松齡曾飲嶗茗茶(聊齋)寫絳雪,嶗茗茶的成品屬於綠茶,由精選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區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有興奮解乏、促進血液迴圈、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優點,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

青島綠茶的嶗山茶的歷史

喜歡喝茶的青島人都知道“嶗山綠”,它吸收了山水精華,湯碧色青,品之回味無窮。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嶗山茶並不是“坐地戶”,而是從千里之外“移民”而來。

1.南茶“北嫁”入嶗山

A、1957年黃山引種茶苗 太平山試種  1957實行綠化與生產相結合的方針,山東省將茶苗移植試驗範圍確定為青島、日照、臨沂三市,並首先在青島開始了移植試驗。1957年冬,茶苗移植試驗起動,引種的是皖南,浙江良種。最初在太平山南麓苗圃試種。第一次是青島市從黃山運來2年生的茶苗5000株,進行試植,無一成活。

B、1958年杭州引種 太平山試種  1958年又試行育苗馴化,由杭州引種進行試驗,在中山公園太平山南麓的空曠地帶試種。首先是在花木苗圃地裡進行,出苗率達70%左右,通過打蔭棚、設風障,半數以上安全渡過了第一個冬天,育苗馴化的第一個階段獲得初次成功。

C、1959年移植試驗  1959年,馴化小苗出圃後的移植試驗,選地移植效果良好,成活率也達到70%,春雨之後,部分避風位置較好的茶樹又從根部發出了新芽,有30叢茶樹得以成活,雖然數量不大,但是還是很鼓舞人心的,為下一步移植奠定了事實依據。( 通常我們所說的嶗山茶“南茶北引”成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的,即第一棵茶樹真正成活 )。

D、1960茶園培植  1960年作了培植茶園的嘗試,省林業廳撥給青島市茶種800斤,在原有苗圃地內進行了較大數量的播種育苗培植。

E、1962引種成功  1962年在嶗山縣下宮風景區進行直播茶苗試驗,當時播種的約有5萬多叢,摺合40多畝,但由於長期缺乏管理,死亡率很大,存活僅1萬叢,引種成功。在上清宮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塊坡地上發現了1962年直播的茶樹27叢,期間並沒有人對其實施防凍措施,然茶苗竟能夠安全越冬,可見嶗山極適宜茶樹的生長。

F、馴化培植  1963年以,開始進行馴化培植,主要是進行開園移植採取一次直播定植的試驗。重新調整了茶樹管理小組,在茶樹的正常管理中,採取勤中耕、常除草、多施肥的辦法,促使茶苗生長快、生長旺盛、植株強壯從而增強了茶苗本身對嚴寒、乾旱和季風侵襲的抵抗力。

G、南茶北引 落地生根  1964年採到了第一批茶籽,1965年播種出苗完全正常,青島茶樹第二代的出世,說明茶樹不僅能在青島落戶,而且也能世代相傳的定居下來,現在可以肯定地說在青島完全有條件大量發展茶樹。 (真正的大面積積極開始)

2.入鄉容易隨俗難  “南茶北引”成功了,但產地有限,產量很低,在社會上幾乎沒有影響。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茶樹種植技術有所發展,但技術很不普及,製茶技術只有極少幾個人掌握,上市量非常有限。加之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低,到90年代初期嶗山茶種植面積也就1000畝左右。

3.嶗山茶“反客為主”  90年代中後期,嶗山茶獲得大發展。扶持,資金支援,技術指導,鼓勵種植,改糧為茶。茶樹種植面積年均增加1000畝左右,註冊商標幾十個,種植技術和製茶技術越來越精湛,知名度越來越高,花茶日漸從當地人的桌上退出,嶗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飲品。

2004年5月青島市首屆“嶗山茶節”成功舉辦,60多個品種的嶗山茶參展,萬里江,雲霧茶等名茶風靡海內外,嶗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興起。  嶗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  從第一批茶樹“客人”移居嶗山算起,嶗山茶的歷史已近半個多世紀。到今天,嶗山“客茶”已經成為我國茶葉市場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軍。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戶”了。

嶗山茶的簡介

嶗山的勝景在於它的山景和海景並存,山中又有溪有瀑,有僧、有道,山峻石奇,別有洞天。嶗山不僅有奇峰異石,更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理環境, 名山蘊名水,名水育名茶,這是品茶人的講究。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美譽。由於嶗山地區瀕臨海洋,空氣中汙染較少,形成的降雨、降雪潔淨,而這些雨雪所形成的水源又經過多級岩層的迴圈滲透,吸收了多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因此嶗山泉水礦化度低,水質清純,口感甘甜清冽。

1930年德國人通過檢驗發現,嶗山礦泉水水質優異,於是設廠開採生產,至今已有百年曆史。這真正成就了“仙山聖水嶗山茶”的顯貴地位,成就了中國江北第一名茶。作為中國最北方的綠茶所具有的生長週期長的特點。

嶗山茶的相關文化

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美譽。獨特的地理環境,肥沃的土地,優質的水源培育出的嶗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揚海內外。

嶗山是道教名山,秦皇漢武都曾來此仙山祈福增壽。素有“神仙之宅,靈異之府”的美稱。嶗山的風透著仙氣,嶗山的水透著靈氣。嶗山是一座讓道教通體浸染的山。海波山色相映,雲光紫氣變幻。

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山茶相傳原由金丘處機,明張三丰等嶗山道士自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曾品作詩讚嶗山,蒲松齡曾飲茶《聊齋》寫絳雪。嶗山茶的成品茶屬於綠茶,由精選嶗山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嶗山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飲用嶗山茶。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令各地好茶者讚不絕口。因此,嶗山茶與嶗山礦泉水、嶗山耐冬花並稱“嶗山三絕”,享名天下,冠蓋東方。

嶗山茶史悠久,絢麗多彩,在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含,託情寓義、理性昇華,個性獨具、形神完美,極具大家風範,在中國茶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同國內其他茶文化源地相比,嶗山茶文化有諸多獨到之處。一是內聚山海文化的特質。茶實嘉木英,其香乃天育。嶗山茶,集天地之靈氣,納山海之精華,實是名山名水孕育出的名品。被譽為海上名山第一的嶗山,是我國海岸線上唯一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雲霧繚繞,氣候適宜,加上富含礦物質的天然泉水,造就了嶗山茶色、形、香、味、意俱佳的品質,位居嶗山三絕之首,遠有美名。

名山蘊名泉,名水育名茶。作為中國種茶緯度最高、土壤、氣候等生長環境最好的北方茶,嶗山茶汲取山中泉水,沐浴大海朝陽,浸潤海霧紫氣,生就了色澤翠綠,香清味醇的氣質,是綠茶中的上品,被譽為“茶中新貴”。

“茶中新貴”是在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對嶗山茶的評價。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被譽為茶葉界的“奧林匹克”,是世界茶界最高規格的國際性學術會議,每兩年一屆,1990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八屆。該研討會還按照奧運會的申辦形式確定主辦地,已分別在中國杭州、常德、昆明和韓國漢城、中國廣州、馬來西亞吉隆重坡、中國雅安等地舉辦。2006年5月26日,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在青島舉行,青島由此成為我國北方第一個舉辦這一國際茶葉界盛會的城市。這次盛會與國際接軌,凸顯仙山聖水嶗山茶的茶中新貴地位,叫響江北名茶第一的品牌,促其進一步提質升級擴大規模,是青島嶗山茶發展程序中的一次飛躍。

嶗山素有景色優美、氣候宜人而聞名於世。冬季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氣溫為零下1.2℃,夏季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為25℃,全年平均氣溫12.2℃。當中國北方早以冰封雪飄之時,青島市、嶗山依舊溫暖如春,當南方酷暑難耐之時,青島市、嶗山卻涼如初秋,所以一年四季(尤其春、夏、秋)雲霧繚繞,空氣溫度大,白晝溫差較大,嶗山土地肥沃,嶗山水充沛。該地區被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為無公害農業生產基地。為此很適合嶗山綠茶種植和生產。由於獨特的氣候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嶗山綠茶生產週期長(即採摘間隔時間長)鮮茶葉葉面厚實,所以茶葉所含營養成份豐富,茶葉本身有一種天然的、獨特的、豌豆麵香味,山栗子面的香氣,經科學論證確認綠茶是六大保健食品之一,為此深受消費者喜愛。

嶗山茶的相關傳說

嶗山深山裡面長有茶樹,這在當地是普遍為大家所能接受的說法,關於嶗山茶的傳說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民間故事:若干年以前,嶗山太清宮處來了一位年輕的白面書生。據說,該書生原籍杭州,家境殷實,只因自小有兩大嗜好,一是酷愛品茗飲茶,二是廣習琴棋書畫,而於八股學業上則聊無用心,所以屢試不第,遂心灰意冷,終致攜琴揣茗,離家出走,遍訪華夏名山大川,廣尋天下畫朋琴友。一日,來到嶗山太清宮處,但見山清水秀,石奇草異,浩瀚大海,一碧萬頃,清風徐來,花香鳥鳴,大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愉悅心境。遂借居廟中,早晚與廟中道士或品茗論道,或撫琴賞樂,樂不思蜀,竟在此住了下來。話說東海龍王的三女兒一日閒暇遊玩來至嶗山太清宮,似神仙窟宅、類靈異府地的嶗山美景,深深地吸引了這位在寂寞深宮中長大的小龍女。走在綠蔭小徑上,忽然和煦的細風,從綠樹掩映的山路深處送來了一陣委婉幽雅的琴聲。循著琴聲,來到一處道舍窗外。但見屋內一白面書生正在撫琴,面前的几案上放著一杯熱茶,裊裊上升的熱氣中,股股濃郁的茶香沁人肺腑。近觀白面書生,耳聞陽春白雪,嗅品濃郁茶香,小龍女醉了。於是他們相愛了,結為夫妻,嶗山就成了他們的家。遊山玩水,品茗撫琴,終日廝守相伴,其樂融融。卻說光陰如梭,轉眼已是數月。忽一日小龍女見書生面帶愁容,經再三究問,原來書生自杭州帶來的茶葉已經沒有了,嶗山當地又沒有茶,斷了吃茶這一嗜好之源,令書生整日無精打采、心思不安,大有迴歸故里的意思。小龍女一聽,原來如此,笑對書生說:“相公,嶗山乃天下神山,不管是江南的,還是塞北的,只要是世上有的,嶗山就有,何況是一株茶呢。嶗山巨峰頂下、比高崮上,就有一株神茶,趕明天,我和您一起去採回來,茶葉不就有了嗎?”小龍女說完,從頭上摘下一支珠花簪子,揚手一扔,只見這支簪子隨風飄飄搖搖,朝著比高崮飛了上去。待到第二天書生和小龍女來到比高崮上時,但見崮頂上石縫中,已經長出了數株翠綠鮮嫩的茶樹來了。從此以後,書生和小龍女也就在嶗山安居樂業、白頭偕老了。

這個嶗山茶的民間故事,是20多年前,一位80多歲的宋姓老人在當時的嶗山林場裡給周圍的人講的。老人還講了下面一個故事。

嶗山比高崮附近有兩座廟。東南不遠處的一座叫“鐵瓦殿”,此廟初建於何時沒有記載,只知曾於明朝萬曆年間重修過,據說因為當時所用的屋瓦都是從江南定製的鐵瓦,因而稱“鐵瓦殿”,但因清朝康熙初年遭雷擊引發火災而成廢墟。西南不遠處的一座叫“白雲庵”,建成於明朝嘉靖年間,略早於鐵瓦殿的重修,至清朝康乾時期,因已經無人居住而逐漸傾廢。故事說,早年間有一位住在鐵瓦殿的老道士,因為年紀大了,為延緩體衰、祛病健身,所以經常出門爬山,一為鍛鍊身體,二為採集山藥,堅持數年,自覺確實有益。鄰近的白雲庵裡住著一位老道姑,年紀跟老道士相仿,也經常出門爬山,有時候與老道士相伴一起走上一段山路,不過,很少見到老道姑採集山珍草藥一類的東西。令老道士百思不解的是,雖兩人年紀相仿,但多年來自覺自己堅持不懈的鍛鍊和藥補,確實於身體有益,可是終究年紀不饒人,一年一年,老相益深。再看老道姑,鍛鍊是一樣的,雖從未見老道姑服用什麼靈丹妙藥,但老道姑多年來始終是鶴髮童顏。想至此,老道士自愧弗如,見面時就覺矮人三分,時間一長,竟因此而病,一直臥床不起。忽一日,但聞“吱呀”一聲,鐵瓦殿柴扉輕啟,老道姑來到了老道士的病榻前。只見道姑從懷中摸出一小紙包,從中取出幾片黑褐色的樹葉狀的東西,放在碗裡,衝上開水,扶起老道士,給他喝了幾口。昏睡中的老道士正迷迷糊糊危在旦夕,忽然覺得一股熱流入口後直衝丹田,只聽得“啊”一聲,老道士緩過氣來了。睜開眼的老道士見老道姑坐在自己身旁,知道是老道姑救了自己一命。遂轉問老道姑給自己喝的是什麼藥。老道姑回道,是比高崮上神茶葉子,並且告訴他說,自己就是因為常年喝這種神茶水,所以體質健壯,百病不染,容顏不衰。老道士恍然大悟,只覺得精氣神又回到了自己的軀體內。從此,每日與老道姑一起到比高崮下尋撿神茶落下來的葉子,常年飲用,兩人相偕百歲之後無疾而終。

嶗山茶源遠流長,有記載的歷史可上溯到千年前,傳說在嶗山的名峰中,最富有神祕色彩的要數“天茶頂”了。它的神祕就在於那棵富有傳奇性的“天茶”。天茶頂位於巨峰東側“明霞洞”北面。海拔近千米,遠望巍峨雄偉,直刺青天,山勢陡峭險峻,懸崖石壁如刀削斧斫,古人說它“鳥飛不過,獸跡難通”最奇的是東面絕崖之處,石峰中竟凌空生長著一顆古老的茶樹。幾百年來,春天泛綠,夏季蔥蘢,深秋凋落,從來沒有人敢攀登採摘,所以稱為“天茶”。於是引起不少有趣的傳說。民間相傳在天茶頂上住著一個老道士一個小道士。一天老道士派小道士下山採購日常用品。小道士辦完事後一看天色還早。就在集市上轉轉。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一看是賣牛肉的。小道士這個饞啊。忍不住買了幾斤。回山的路上翻山越嶺的走餓了,再加上也怕發現了受罰。就把牛肉拿出來狼吞虎嚥的吃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小道士就覺得腹脹難耐,不止。老道士進來問明原由就出屋了。不一會拿來一碗綠瑩瑩的透著奇香的湯水,小道士喝後感覺肚裡一陣咕嚕嚕的響,腹脹感覺神奇的消失了。小道士翻身跪謝,並問剛才喝的是什麼。老道士呵呵笑道:“此乃天茶也。”自此天茶頂上有神茶的傳說也流傳了下來。

青島的嶗山茶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1958年,毛指示在“在山坡上多多種茶,種樹”,當時的譚啟龍倡導“南茶北移”的嘗試,青島市園林局從安徽黃山購5000株茶苗在青島中山公園試種。但是,因為氣候、土壤等條件以及品種的適應能力所致,當年樹苗幾乎全部死亡。1959年,青島市園林局吸取經驗教訓,從浙江引入抗寒能力強的茶樹品種,選擇適宜茶樹生長的嶗山林場引種育苗,終於奇蹟般地試種成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茶不生北方的歷史。接著,先後在嶗山太清宮、王哥莊、姜家村、曉望村等地引種,到20世紀70年代,嶗山茶的種植面積近百畝。九十年代以後,嶗山區委加大對嶗山茶栽培種植的激勵和資金扶持力度,嶗山茶的種植進入迅速發展的軌道。“海上第一名山”的嶗山是我國海岸線上唯一海拔超過千米的高山,山青海碧、雲霧繚繞。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採摘間隔時間長。所以茶葉有充分的時間積累營養成分,故嶗山茶葉鮮茶葉面厚實,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芳香物質和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加之嶗山山泉水的滋潤使嶗山茶本身有一種天然的、獨特的豌豆麵香、山栗子面的香氣。“南茶北引”的舉措鑄就了青島又一閃亮的品牌,40多年的精心培育和辛勤耕耘,使嶗山茶蠃得了“江北第一茶”“茶中新貴”的聲譽。

中國茶的神奇魅力,不僅在於其事關民生,更在於其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在茶的滋養下,浸透出“廉、美、和、敬”的中華文化。茶在中國,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修養之道。提倡茶為國飲,有助於培養清廉之風,節儉之風,清明之氣。作為生活與文化的載體,茶無所不在,通過對茶文化的弘揚,以茶行道,淨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這應該成為當前中國茶的一項使命,也是嶗山茶深入發展的一個目標。

茶乃天地之精華,蒼生之殊榮!

嶗山茶歷史有多少年?

你好!

真正開始製作加工

一共只有5,6十年左右的歷史

從南方傳過來歷史有幾百年了

如有疑問,請追問。

讓人又愛又恨的嶗山茶你瞭解多少?

在青島,隨便走進一家茶葉包裝店,滿牆擺的都是“嶗山綠茶”的包裝盒,大小節日,各種“嶗山綠茶”的禮盒更是氣派。

嶗山綠茶聲名鵲噪,尤其在山東,被當做了綠茶裡的“尖貨”。

然而,你真的喝過嶗山茶嗎?

山東是一個茶葉消費大省,單說膠東一帶,就有著非常濃厚的飲茶氛圍,家家戶戶必備“嶗山綠茶”、“日照綠茶”,稍微對茶精道的人都能在家裡拿出七八種茶葉。在青島,茶葉店更是“遍地開花”,大大小小的茶葉市場幾十個,甚至在菜市場上,賣茶的店鋪都隨處可見。如此大的需求量,即便是嶗山周邊全部種滿茶,也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吧?

是什麼正在吞噬著嶗山茶的口碑?

嶗山茶以豌豆香顯著聞名,而豌豆香並不只存在於嶗山綠茶之中,許多浙江茶也有類似的特徵,究其原因在於“南茶北引”,南茶北引改變了山東地區不產茶的歷史,而當時引進的也多是浙江和安徽的菜茶品種,這些品種的茶樹在山東偏寒冷的環境中抗性減弱,經濟壽命也隨之降低。

幾十年來,優質品種選育工作有所欠缺。

在嶗山大大小小的茶園中,有一半以上的茶園植株經矮小,產量自然也低,甚至在新種植的種苗中,浙江品種佔到了一多半。這些品種並不一定適合山東的氣候,也逐漸導致嶗山茶產量降低。在幾十公里外的日照,一個鎮的茶場都要多過整個嶗山裡茶場的數量,日照茶的產量也要高過嶗山茶很多。

都說自己喝的是嶗山村民自己種的茶,但那是真的嗎?

嶗山茶產量低並不完全是因為氣候條件。在現在清明節這個時間,大量大田茶樹依然沒有反青,預計在五一前後產量才能逐步跟上來,一畝地全年產茶最多也就是150斤左右,然而這個數字依然是茶農“咬著牙“說的,實際的產量是達不到這個數字的。另一方面,還跟田間管理有所關係。

說真的,嶗山綠茶,一般茶客真的很難喝到。

喝到的多是以假亂真的南方茶、品質不佳的調味茶,如果你按嶗山茶買到的是日照茶,那麼恭喜你,你的這位茶商朋友還算講義氣。

嶗山茶非常緊俏,頭茬的大田春茶,也許5畝地也湊不齊一斤,用有市無價來描述並不誇張,茶農們內部消化消化,幾乎不會流通出來。春茶季節,有經驗的師傅四斤半鮮葉可製成一斤幹茶,稍微雨水充沛一點,這個數字就有可能達到六比一。而清明前無茶導致的採摘時間短,也會在客觀上減少嶗山茶的產量。

看到這裡別懵圈,現在(清明節)這個時間市面上被稱作明前嶗山茶的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1、非本地的鮮葉,南方鮮葉轉運現在非常發達;2、大棚茶,有各種大棚茶。

嶗山茶因為生長在我國最北的茶區,大量採摘時間多在穀雨前後,早晚溫差大、營養物質積累時間也長,所以茶湯的內質也極為豐富,在綠茶中當屬佼佼者。但嶗山茶的現狀簡直讓人又愛又恨,希望在未來可以讓“想喝到一口正宗又健康的嶗山茶”不再是難事。

嶗山紅茶怎麼樣?聽說很好喝

迄今為止有50多年曆史的嶗山茶一直以綠茶的面目展現在世人面前,“嶗山紅茶”的概念幾乎從來未被人們提起過。由於品種單一,嶗山茶自然也和全國眾多的紅茶消費人群無緣。目前,嶗山茶種植面積16000多畝,年產成品茶800餘噸,產值過億元,但一直是靠綠茶獨打天下。

“綠茶屬於寒性茶,而紅茶屬於暖性茶,如果能利用咱嶗山的新鮮茶葉研製出紅茶,會對提高嶗山茶的知名度大有好處。”曉陽工貿董事長匡新告訴記者,為了改變嶗山茶“單兵作戰”的局面,曉陽工貿邀請了精英團隊,早在2003年就開始研製嶗山紅茶。為了確定嶗山的新鮮茶葉是否適合製作紅茶,公司於春夏秋三季分別空運當季的新鮮茶葉到安徽做實驗。試驗結果表明,嶗山茶尤其是春茶很適合做紅茶。隨後,公司利用品質最好的春茶製作了屬於嶗山茶的紅茶品系——嶗山金螺。

2004年,公司開始批量生產紅茶嶗山金螺,成為江北地區第一家研製、開發紅茶的企業,而嶗山金螺則毫無爭議地成為江北第一紅茶。

記者品了一杯嶗山金螺,發現嶗山的紅茶有一種甘甜的味道,清新淡雅,口感爽滑。“準確地說這叫蜜香,是嶗山金螺由內而外散發的,這也是嶗山紅茶與其它紅茶最大的不同。”匡新告訴記者,普通紅茶口感略澀,一般需要牛奶、檸檬等來調味,而曉陽工貿在對紅茶的加工工藝進行改進,再加上嶗山茶鮮葉的優秀品質,製作出來的紅茶不但不澀,還有一股蜜香味。

隨著消費人群的增加,嶗山金螺的名聲越來越大。憑藉這奇特的蜜香,曉陽工貿有限公司研製生產的嶗山金螺在2004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榮獲國際名茶評比的金獎,從而名聲大振,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可聯絡我 I D 免費品嚐正宗嶗山紅茶 原產地供應

參考資料:來源:第一食品網

有關嶗山茶的疑問!!!

嶗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美譽,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和旅遊度假聖地。嶗山茶歷史悠久,獨特的地理環境,肥沃的土地,優質的水源培育出的嶗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揚海內外。嶗山地處北緯36°03'--36°24',東經120°07'--120°43',三圍大海,揹負平川,終年氣候溫和溼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暖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長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水質清冽。優越的氣候條件,紮根適宜的酸性土壤,再加上精湛的加工技術,使嶗山綠茶具有了色、香、味、形俱佳的品質特點,尤以獨特的板栗香味贏得了消費者的喜愛。 嶗山茶的成品茶屬於綠茶,由精選嶗山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嶗山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故嶗山茶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份。 沖泡嶗山茶時,水溫應控制在80℃~90℃。這從水沸騰的程度就能看出來。如果水冒魚眼大小的泡,則水溫就低了,不出“茶香”;如果水全部沸騰,則水溫就過高了,沖泡的茶葉會顯出“糊”味;只有水冒螃蟹眼大小的水泡,才是沖泡嶗山茶最好的水溫。 嶗山茶與普通茶的飲用方法 問題一:我們消費者如何辨別嶗山茶和選購嶗山茶呢? 嶗山茶芽、葉較粗壯,葉片肥厚,幹茶比較粗壯,抗沖泡,飲時伴有濃厚的豌豆香味和板栗味! 問題二:嶗山茶,沖泡方法跟普通的茶葉沖泡方法有什麼不同? 嶗山茶的沖泡水溫一般在85度左右,這裡要說明一點必須是水溫100度的開水慢慢降溫到85度左右時沖泡嶗山茶,而不是把水的溫度燒至85度就可以了!沖泡的器皿可以選擇玻璃容器或是瓷器,這樣嶗山茶的原滋原味才能真正的體現出來。 問題三: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的綠茶品牌,嶗山茶作為其中的一個,其他綠茶相比價格較貴,這是什麼原因呢? 嶗山茶相對於別的品牌茶葉來說,確實是貴,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 嶗山茶的內在質量和有效成分高 嶗山茶含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質、氨(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份,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具有興奮解倦、止渴解毒、促進血液迴圈、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功效。 2、 嶗山茶產品產量低 嶗山茶經過“南茶北引”後落戶青島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茶樹在北方的適應能力差,成活率低,培養成本高,特別是冬天,茶樹的管理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眾多的因素一直影響著嶗山茶樹的生長、繁殖和推廣工作!

嶗山茶是怎樣加工的??

嶗山綠茶製作工藝

1.種茶即育茶。

要生產出優質的茶葉需要優質的空氣、土壤、水分、周圍環境,缺一不可。沒有此基礎,就沒有優質的茶葉。更需要種茶者像關懷、照顧自己的小孩子一樣來培育茶葉。

2.茶葉的採摘。

採茶時間在清晨,選取一芽一葉、一芽兩葉。

3.殺青。

茶葉晾乾後,就進入了炒茶階段。通過殺青揉捻將茶葉種的草氣味驅除。這一步,直接影響到成品茶的品質。

4.烘乾。

在殺青、揉捻之後就可以將茶葉烘乾、磨光。其中關鍵是要掌握好炒茶的火候。

5.篩選。

將炒好的茶葉中的粉末過濾出來後,捲曲、新鮮、帶有濃郁板栗香味的成品茶製作完成。

6.包裝。

內包裝是用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與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複合或噴塗鋁後形成的雙層或三層複合包裝材料,具有防潮保鮮的作用。

嶗山綠茶的作文親身體驗400字

大家對茶並不陌生,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一種茶可能也有人不是很熟悉,它就是有名的嶗山茶 . 嶗山綠茶原產於青島嶗山,是南方茶樹“南茶北引”近10年的成果.以綠茶為主,兼有少量烏龍茶,紅茶,花茶青島嶗山耐冬綠茶園.是中國種植茶葉的最北界,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肥沃的土地、高山雲霧、晝夜溫差大,馳名中外的水源地,培育出的嶗山茶和嶗山綠茶,其色、香、味、韻、型俱佳.

嶗山綠茶的“南茶北嫁”   

喜歡喝茶的青島人都知道“嶗山綠”,它吸收了山水精華,湯碧色青,品之回味無窮.但可能很少人知道,嶗山茶並不是“坐地戶”,而是從千里之外“移民”而來.   

南茶“北嫁”入嶗山 上世紀五十年代,有人提出“南茶北引”的設想,認為嶗山三面臨海,氣候溫和溼潤,水質優良,又有適宜茶樹生長的酸性土壤.1957年冬,園林管理處開始茶苗移植試驗,引種的絕大多數是皖南、浙江的良種.

2004年5月青島市首屆“嶗山茶節”成功舉辦,60多個品種的嶗山茶參展,嶗山萬里江茶、嶗山雲霧茶等十大名茶風靡海內外,嶗山茶文化的研究也在興起.目前,嶗山區茶葉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從第一批茶樹“客人”移居嶗山算起,嶗山茶的歷史已近半個多世紀.到今天,嶗山“客家”茶已經成為我國茶葉市場上的一支崛起的新生軍,在人們的潛意識裡它就是地道的“坐地戶”了.

這種茶在全國綠茶中享有極高聲譽,被消費者盛譽為“江北第一名茶”.【仟福茗茶】嶗山種茶已有悠久的歷史,嶗茗茶相傳由宋邱處機、明張三丰等嶗山道士由江南移植,親手培植而成,數百年為嶗山道觀之養生珍品,清顧炎武善作詩讚嶗山,蒲松齡曾飲嶗茗茶(聊齋)寫絳雪,嶗茗茶的成品屬於綠茶,由精選鮮茶用現代工藝加工而成.區氣候溫暖溼潤,光照較強霜期也較南方長,加之晝夜溫差大,茶樹生長髮育慢,有充分時間積累養分,內含營養物質豐富,有大量的多酚類、咖啡鹼、芳香物質和蛋白氨基酸、維生素等有益人體健康的成分,有興奮解乏、促進血液迴圈、軟化血管、清心明目之優點,特別是茶內氨基酸和咖啡鹼含量高,茶湯濃醇鮮爽、飲後頰齒留香.

標籤: 嶗山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v3yx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