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龍井屬於什麼炒制工藝

龍井屬於什麼炒制工藝

龍井屬於什麼炒制工藝

龍井是一種綠茶,其炒制工藝為手工炒制。龍井炒制時需要經過殺青、揉捻、炒制等多個環節,其中炒制環節是龍井的重要特色。龍井的炒制需要掌握溫度、時間、力度等多個因素,是一項需要豐富經驗和高超技藝的手工藝術。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西湖龍井是炒青還是烘青 西湖龍井的加工工藝主要是

西湖龍井是屬於綠茶的,但是綠茶也是分炒青和烘青的,那麼西湖龍井是屬於炒青還是烘青的?西湖龍井的加工工藝是什麼樣的?

西湖龍井是炒青還是烘青

西湖龍井是屬於炒青茶,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龍井茶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的,而且炒制手藝十分的複雜,不同的龍井炒法也是不一樣的。

西湖龍井的加工工藝主要是

1、鮮葉採摘

首先是鮮葉的採摘,採摘是有標準可言的,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西湖龍井採摘以細嫩的為主,以早為貴,根據國家收購標準樣分為特級和1~8級,採摘要用提手採,不帶黃、梗、老葉,要求“嫩、勻、鮮、淨”,清明前採製的龍井茶一般為極品。

2、萎凋

為了後面的炒制加工,採摘下來的鮮葉是還需要適當攤放的,這樣才有助於減少部分水分,鮮葉就會失去一部分剛性,變得柔軟,一方面更適合後面的炒制加工;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炒制時茶汁的流出,避免粘鍋,使茶葉變黑。同時,攤放會引起緩慢的生化變化,讓其滋味和香味變得更豐富。

3、殺青

很多人都聽過殺青這個詞,而這個詞就是跟茶葉的製作工藝有關的。那麼殺青也稱青鍋,即通過高溫讓鮮葉中的酶失去活性,使加工過程中的茶葉不會變紅變黃。

4、揉捻

為了茶葉更好的沖泡,揉捻這一步是需要做的,至於這個步驟所起的作用,就是破壞茶鮮葉的細胞組織,讓細胞中的內含物質溢位,利於沖泡。

5、炒二青

炒二青的這個過程是非常獨特的,其也稱輝鍋,即進一步喪失鮮葉中水分和整形的過程。在一定溫度下,以龍井傳統手工炒制十大手法(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壓、磨),在水分逐步減少的過程中形成龍井的獨特形態。

6、烘乾

最後就來到了烘乾這一步了,它做法並不會太複雜,即將整形好的茶葉烘製足幹就好,這樣才有利於更好的儲存。

西湖龍井的由來故事

1、龍井問茶

龍井位於鳳篁嶺上,三國時東吳曾來這裡求雨,龍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時,高僧辯才居住此地,為方便客來客往,整治山林,開通山道,龍井一帶方才旺盛起來。辯才好客,每有客來,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龍井茶漸漸有了名氣。明、清以後,龍井茶聲譽鵲起,袁枚的《隨園食單》讚道“杭州山茶處處皆清,不過以龍井為最耳”。後來,龍井問茶入選新西湖十景,這裡的茶葉和風景更加身價倍增,每年清明前後,穀雨時節,茶農採茶、炒茶,茶香飄溢,吸引了更多的遊人。

2、“御茶”逸事

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在歸途中,將龍井茶葉帶回給太后,太后喝後肝火頓消,連說這龍井茶勝似靈丹妙藥。乾隆立即傳旨將胡公廟前的十八顆茶樹封為“御茶”,年年採製,專供太后飲用。自此,龍井蜚聲海內外,問茶者絡繹不絕。

西湖龍井茶的由來,故事及傳說

3、開茶節

每年在三月底、四月初在西湖龍井茶鄉舉行,弘揚傳統茶文化,打造杭州茶都,建設全國最美麗城區。“西湖龍井開茶節”經申報推薦、初步篩選、展示票選等程式,已成功入選“浙江省最具影響力十大農事節慶。

西湖龍井產地哪裡

西湖龍井產地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而歷史上的西湖龍井分為五個字號,分別是獅(獅峰)、龍(龍井)、雲(雲棲)、虎(虎跑)、梅(梅家塢),其中以獅峰龍井較為顯著,其次西湖龍井亦是十大名茶之一,並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稱。

龍井茶製作十大工藝和四絕品質

龍井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於世。

龍井屬於炒青綠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群山之中。杭州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龍井茶則始產於宋代,素有“國茶”之稱。成品茶形似碗釘,光扁平直,色翠略黃呈“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優雅高清,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

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大手法"

龍井茶的炒制,不管是青鍋還是輝鍋,都是動作連貫,一鍋到底而且一氣呵成的。龍井茶炒制統稱有十大手法,如果把全程的炒茶動作分解開來,大體可以歸納為12種手法,即抖、搭、拓、捺、甩、抓、推、磨、壓、蕩、扣、扎。各種手法的作用如下:

抖:作用是散發葉內水分,青鍋、輝鍋時都要用上; 搭:作用是使茶葉變寬、扁,主要用在青鍋及輝鍋中茶葉下鍋階段;拓:作用是把鍋中的茶葉託於手中,便於抖,也能使茶葉變扁平,青鍋與輝鍋均要用上;甩:作用是使茶葉從鍋邊上落到鍋底,自然排列整齊,並使發軟的葉片在滾動中包住芽頭。同時,也使手中的茶葉進行裡外交換,以及起到整理茶葉條索的作用,使茶葉條索整齊均勻。甩主要用於青鍋。

捺:作用是使茶葉光潔、滑潤、扁平。青鍋、輝鍋均要用上;抓:作用是使手中的茶葉裡外交換,整理條索,把茶葉抓緊、抓直。抓主要用在輝鍋和低檔茶的青鍋;推:作用是使茶葉光、扁、平,只用於輝鍋;磨:作用比推更強,使茶葉更加扁平、光滑。磨只用於輝鍋;

壓:作用是雙手用力壓扁茶條(右手壓著茶時,則左手壓在右手上;左手壓著茶時,則右手壓在左手上),壓多與磨結合進行,促使茶葉更加扁平、光滑。壓只用於輝鍋;扣:作用是使茶葉條索緊直均勻。用於低檔茶的青鍋及輝鍋;扎:作用比扣更強,使茶葉條索更加緊直勻齊。用於低檔茶的青鍋和輝鍋。

蕩:作用是使粘結在鍋壁上的茶葉落入鍋底。在青鍋和輝鍋時,茶葉(特別是碎片)在下鍋階段很容易粘在鍋壁上,這時,用手按著茶葉在鍋壁上蕩一個圓圈,就能把粘在鍋壁上的茶葉全部蕩落到鍋底。另外,在青鍋或輝鍋的起鍋時,用手按著茶葉蕩一個圓圈,就能將整鍋的茶葉一下子集於手中一次性抹進畚箕裡,使出葉乾淨、利索。

龍井茶炒制中,12種炒制手法不是依次單獨使用的,而是互相結合穿插進行的,不管是青鍋還是輝鍋,不論是高檔茶還是低檔茶,都要用到其中的某幾種手法。比如炒制高檔龍井茶的青鍋,就要用到抖、搭、拓、甩、捺、蕩6種手法,主要是使茶葉色澤明亮,條索闊狹整齊均勻。又如炒制高檔龍井茶的輝鍋,先是用抖、搭、拓3種手法(時間很短),後用抓、捺、推、磨等手法,目的是使輝鍋後的幹茶進一步達到色澤明亮、條索整齊均勻。

炒制各檔龍井茶要根據鮮葉的色澤、老嫩、大小,準確地掌握火候,靈活地穿插運用其中的幾種手法。如輝鍋茶葉條索太緊,可多用推、捺、磨、壓等手法,就可使茶葉條索寬扁一些;若輝鍋茶葉條索太寬,可多用抓、扣幾種手法,就可以使茶葉條索緊細一些。

又如輝鍋時下鍋的茶葉顏色太黑,則可適當多抖幾下,開始不能太用力,待茶葉散失部分水分,再逐步用力,這樣就可使茶葉色澤明亮一些。總之,龍井茶炒制的十大手法,要靈活應用,密切配合火候,看茶炒茶,才能炒製出具有光、扁、平、直的外形和清湯綠葉特點,色、味、形俱佳的龍井茶。

西湖龍井的製作工藝分為哪幾道工序呢?

鮮葉嫩勻綠是構成西湖龍井茶品質的根本要求。根據西湖龍井茶採摘嫩度品質要求,春茶一般以一葉一芽為標準進行採摘,清明前後應旺採。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目前已形成一套合理、及時、分批、多次、留葉採的制度,有效地克服了茶樹生長與採摘的矛盾,既保證了品質,又保持穩產高產。

西湖龍井茶的炒制也是一絕,鮮葉攤放,火力鍋溫都是重要的環節,其炒制技藝可歸納為“抓、抖、(透)搭、拓(抹)、捺、推、扣、甩、磨、壓”十大手法。炒制時根據鮮葉的嫩度和鍋溫,憑經驗隨機應變,靈活掌握十大手法的運用。

西湖龍井茶的整個製作過程精緻細膩,全靠手工完成。一般製作西湖龍井茶需經過攤放、青鍋、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九道工序,其中“青鍋”和“輝鍋”兩道工序是整個炒製作業的重點和關鍵。

青鍋是指是將攤放後的鮮葉放入鍋中,用手將其炒幹,初步定型的過程。當鍋溫達100—120℃時,在鍋內塗抹少許炒茶專用油,投入一定量經攤放過的鮮葉,以“抓”、“抖”手式為主,散發一定的水分。輝鍋時,需將回潮後的茶葉倒入鍋中,用手將茶炒幹、磨亮,完成定型。通常是四鍋青鍋葉合為一鍋再進行輝鍋,葉量約為150—250克,鍋溫為60—70℃,大致需17—20分鐘。鍋溫分低、高、低三個過程,手式壓力逐步加重,炒至茸毛脫落,光滑扁平,透出茶香,折之即斷。

西湖龍井屬於什麼茶類?

綠茶。

西湖龍井採用綠茶的加工工藝製成,因此屬於是綠茶,綠茶位居全國六大茶類之首。西湖龍井採用茶樹新葉,未經發酵,直接殺青、揉捻、乾燥。

其製成品的色澤以及沖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留了鮮茶葉的綠色。西湖龍井茶屬於扁炒青綠茶的一種,扁炒青茶的特點就是形狀扁平且茶葉光滑、無白毫。

加工工藝

1、鮮葉採摘

首先是鮮葉的採摘,採摘是有標準可言的,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西湖龍井採摘以細嫩的為主,以早為貴,根據國家收購標準樣分為特級和1~8級,採摘要用提手採,不帶黃、梗、老葉,要求“嫩、勻、鮮、淨”,清明前採製的龍井茶一般為極品。

2、萎凋

為了後面的炒制加工,採摘下來的鮮葉是還需要適當攤放的,這樣才有助於減少部分水分,鮮葉就會失去一部分剛性,變得柔軟,一方面更適合後面的炒制加工;另一方面,可以減少炒制時茶汁的流出,避免粘鍋,使茶葉變黑。同時,攤放會引起緩慢的生化變化,讓其滋味和香味變得更豐富。

3、殺青

很多人都聽過殺青這個詞,而這個詞就是跟茶葉的製作工藝有關的。那麼殺青也稱青鍋,即通過高溫讓鮮葉中的酶失去活性,使加工過程中的茶葉不會變紅變黃。

西湖龍井屬於什麼茶類?屬於炒青綠茶

4、揉捻

為了茶葉更好的沖泡,揉捻這一步是需要做的,至於這個步驟所起的作用,就是破壞茶鮮葉的細胞組織,讓細胞中的內含物質溢位,利於沖泡。

5、炒二青

炒二青的這個過程是非常獨特的,其也稱輝鍋,即進一步喪失鮮葉中水分和整形的過程。在一定溫度下,以龍井傳統手工炒制十大手法(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壓、磨),在水分逐步減少的過程中形成龍井的獨特形態。

6、烘乾

最後就來到了烘乾這一步了,它做法並不會太複雜,即將整形好的茶葉烘製足幹就好,這樣才有利於更好的儲存。

大家對龍井茶的炒制和採製瞭解多少?

龍井屬綠茶。綠茶的基本工藝流程分殺青、揉捻、乾燥三個步驟。紅茶是全發酵的茶類.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個工序。

【龍井的採製】A篇

採摘:採滴龍井茶務須細心嫩採,選取茶枝上之鮮嫩芽葉,以大拇指與食指柑緊,折斷採下,投入竹籃。最忌用指甲刻摘,以免斷部水份榨出,內部組織受損而醱酵,損及色味。且忌握手中,以免受熱萎雕,此兩點必須特別注意。

製造:製造龍井之方法純用手工,非其它工具可代替,普通分為初炒與復炒兩個步驟,有所謂『透』『挺』『捏』『蕩』『拓』等手續,前二步手續即為初炒,後三步手續乃為復炒,其法如下:

A. 炒菁:茶菁採回後,薄攤於匾中,即須儘速炒制,以免久置而萎雕劣變。炒制前因茶片大小不均,須用元號篩,篩分其等級,(但明前芽極細嫩,則不必分篩)。入鍋前,先用松毛柴燒熱鐵鍋,鍋溫愈高愈好,蓋殺菁時溫度愈高,則成茶之香氣愈佳也。普通須燒至鍋底微紅為度,約在攝氏一百度至一百四十度以上,視炒制者之技術而定,技術高著,溫度可酌提高,技術差者,溫度太高,則手易起泡,茶極易焦變,因茶葉甚嫩故也。(茶投入鍋中,須拍拍作響,溫度方為適度)鍋面須先磨擦光滑,並擦以烏臼油少許,使更潤滑(烏臼油可用普通所用之白臘代之)。然後將茶菁投入鍋中,每鍋約十兩左右,投入量視炒制者之技術而定,投術差者每鍋半斤足矣,技術憂者,則可在一斤以上,切勿貪多,否則手術不易靈活運用,茶葉亦易焦變。

龍井炒制時,一手扶住鍋邊,一手將茶葉榻起,抖散均勻,使水份蒸發,是謂『逶』,即相當於綠茶之殺菁,透之殺菁工作業己完成,可取出急劇扇冷,以增香氣,次為挺榻,此時火力宜即逐漸降低,約l30℃-9℃然後將手掌伸直,緊貼鍋面,將茶葉作單方向之挺壓,此項工作名為『挺』,具有打胚與揉捻之雙重作用,茶葉之呈扁直狀態,即於此時形成,故此項操作極為重要,挺時如用右掌,則先將茶葉由右前方壓向左後方,然後將茶葉翻轉向反對方向揮去,此項壓之作用,為使茶葉壓成扁平,揮之作用,為使茶葉挺直,操作時切忌將茶旋轉,否則茶易彎曲,壓時亦不可使茶轉動,否則茶易成條,即不能達到扁平之目的。揮挺時須酌用力,否則茶不易挺直,壓時壓力須由小而大,不可驟用大力,否則茶汁易於流出,粘附鍋面,而極易使茶焦變,即不焦變,茶色亦易變黑,失去龍井特有之美觀翠綠色澤,是應特別注意者。以上透之工作,約五分鐘至分鐘完成。

(溫度低則須十二分鐘,但溫度太低,成茶香味不佳),挺之工作,約二十五分鐐至半小時完成,挺之工作,計可分為三步驟,第一步驟曰抖塊,即將茶葉來同反轉,不宜用力,經1-2分鐘後,茶葉漸結成扁平,須行抖鬆,約經三四次之抖鬆,乃可漸加輕壓力,一拓一挺,是謂揉胚,約經十餘分鐘,壓力可再漸漸加重,用掌心抵住茶葉,使與鍋底緊貼,然後使茶與鍋摩擦,並予翻轉,且不時加塗油臘,使鍋潤滑,是謂裹條,約經十餘分鐘,裹條乃告完成,經透挺後,茶葉已有八成左右乾燥,即可起鍋,置匾中攤涼,初炒即告完成。

B. 揮鍋(初幹):復炒又名揮鍋,將初炒完成之兩鍋併為一鍋,此時火力宜小,約70-80℃,酌用少許油臘揩鍋,投入茶葉,依舊用手透挺,並徐徐用手捏之,自鍋底將茶榻起,一榻一鬆,至茶葉將達乾燥時,再向鍋之四周蕩轉榻起,並向鍋壁緊擦數下,使茶葉更為扁平光滑,約二三十分鐘,茶葉表面已發出灰白色,捻之即碎,是為乾燥業已適度之明證,即可起鍋。揮鍋時,壓力須由大而小,因此時茶已相當乾燥,壓力太大,每易粉碎。

C. 烘焙:揮鍋後如仍含水10%,則可移置焙籠上用文火烘焙之,成茶品質較佳,至含水量僅3%,完全乾燥為止。

【龍井的採製】B篇

龍井茶的採製技術相當考究。

龍井茶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歷來龍井茶採摘以早為貴,茶農常說:“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明代田藝衡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之句,說明高階龍井茶向來就強調要早採。通常以清明前採製的龍井茶品質最佳,稱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品質尚好,稱雨前茶。另外龍井茶的採摘十分強調細嫩和完整。一芯二葉初展的,葉形卷如雀舌,稱“雀舌”。通常製造500克特級龍井茶,需要採摘3.5-4萬個細嫩芽葉,其採摘標準是完整的兩葉一芯,芯長於葉,芯葉全長約1.5釐米。龍井茶區的茶農,每到龍井茶採摘季節,綠色的茶山上幾乎天天可以見到三五成群的採茶姑娘,身挎茶簍,用熟練的雙手像雞啄米似地採摘著細嫩的龍井茶。長期以來,形成的及時分批採摘制度已經代代相傳,習慣於按標準採大留小,一般春茶前期天天採或隔天採,中後期隔幾天必採一次,因此全年茶葉生產季節中要採摘30批左右,採摘次數之多是龍井茶特有的。

採回的鮮葉需在室內進行薄攤,厚度為3釐米左右,中下級原料可稍厚。經8-10小時攤放後,葉子失去一部分水分,減重15-20%,鮮葉含水量達70%左右為適度。目的是散發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鮮爽度。還可以使炒制的龍井茶外形光潔,色澤翠綠,不結團塊,提高茶葉品質。

經過攤放的鮮葉需進行篩分,分成大、中、小三檔,分別進行炒制,這樣不同檔次的原料,採用不同鍋溫、不同手勢來炒制,才能恰到好處。

高階龍井茶全憑一雙手在一口光滑的特製鐵鍋中,不斷變換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壓、磨等,號稱“十大手法”,炒制時根據鮮葉大小、老嫩程度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斷變化手法,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練技藝的人,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而且因全用手工在熱鍋中操作,勞動強度甚大。難怪當年乾隆皇帝在杭州觀看了龍井炒制後,也為花費勞力之大和技藝功夫之深而感嘆不已。

高階龍井茶的炒制分青鍋、回潮和煇鍋三道工序。青鍋,即殺青和初步造型的程序,當鍋溫達80-100°C時,塗抹少許專用油脂使鍋內更光滑,投入約100克經攤放過的葉子,開始以抓、抖手式為主,散發一定的水分後,逐漸改用搭、壓、抖、甩等手式進行初步造型,壓力由輕而重,達到理直成條、壓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時即起鍋,歷時約12-15分鐘。

起鍋後進行薄攤回潮,攤涼後經篩分,篩底篩麵茶分別進行煇鍋,攤涼回潮時間一般為40-60分鐘。

煇鍋目的是進一步整形和炒幹,通常四鍋青鍋葉合為一鍋煇,葉量約250克。鍋溫60-70°C,需炒制20-25分鐘,鍋溫掌握低、高、低過程。手勢壓力逐步加重,主要採用抓、扣、磨、壓、推等手法。其要領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炒至茸毛脫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斷,含水量達5-6%為適度,即可起鍋,攤涼後簸去,篩去茶末即成。

參考資料:http://www.alltea.cn/ShowZx.asp?id=21882

龍井白茶怎麼炒制

白茶龍井,就是用安吉白茶為茶青原料,用龍井茶的炒制工藝製作的一款茶。是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的一個綠茶品種。(安吉白茶是綠茶哦)

人們發現,這種茶數生長出的原本綠色的葉片在特定的氣候、溫度下,會出現嫩黃泛白的而得名白茶。白茶的白化期非常短,而當氣溫升高或降低,白色芽葉就會返綠。因為這種茶的獨特稀有,就像大自然賜予人間的珍寶一般難能可貴。在很多茶葉包裝上,安吉白茶也叫珍稀白茶。

經過科學測量,茶葉白化時,內含葉綠素減退,氨基酸上升,這時茶葉的氨基酸含量可為同期其他品種茶的2~3倍。因此,成就了安吉白茶獨特鮮爽的口感。

而用龍井的輝鍋炒製法加工的安吉白茶更有了獨特的鍋炒香氣,增加了茶香的濃郁。

沖泡白茶龍井,可仿照前幾天我寫的《怎麼把龍井茶泡的好喝》的帖子的沖泡程式。此外有如下注意事項:

1、投茶。白茶因其風味鮮爽,其口感會顯清淡不少。因此,根據個人口味,應酌量增加投茶。但也不宜過濃,過濃會影響茶湯鮮甜淡雅的風味特徵。

2、水溫。安吉白茶尤為細嫩,尤其是芽端和初展的白化葉片非常薄。我們應該將水溫調底一些。在80~85度左右即可。如果是燒開的水,應該在潤茶前等候7、8分鐘的樣子。

3、賞茶。由於葉片的白化在芽葉上形成色彩的自然過渡,對這種茶葉的觀賞可在泡茶過程中貫穿始終,並讓人慾罷不能。溫暖的茶杯,會成為手中把玩之物,又教人讚歎大自然的神奇功夫。

4、復茶。白茶本來茶味就比較淡雅,因此,往往兩復茶後便難以品嚐出茶味了。但是,請珍惜再珍惜。這種茶葉非常珍貴,就算以失去鮮爽的味道,我們依然可以再覆水1~2次,可以對比泡茶的純淨水,茶葉其實依然在淨化和改善水質的作用。即便沒有茶味,茶湯依然會比白水鮮甜。

龍井茶葉是怎麼炒的?

炒制西湖龍井茶

炒制手式有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號稱"十大手法"。

西湖龍井茶

分13個等級,即特級1-3等級和1-10級。實際上現在9、10兩級已不再生產。一般特、1、2、3級為高階龍井,4-6級為中級龍井,7級以下為低階龍井。級別越低,炒制時鍋溫越高,投葉量越多,炒制手勢也越重。

20世紀80年代研製出龍井茶初制專用電炒鍋,溫度,對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十分有利,已普遍推廣使用。進入20世紀90年代,已研製出扁茶炒制機械,實現機械化炒制扁茶,實施機械化炒制,技術仍不過關,炒製出的龍井茶外形毛糙,只能作為中檔、低檔龍井茶或旗茶。

炒制

西湖龍井茶

的鐵鍋溫度很高,老師傅都手工炒制幾十年了,全憑一雙手感覺控制溫度.

炒制

西湖龍井茶

時手的動作要快,不然很容易被鍋燙傷.

這就是炒製成功的地道正宗的杭州

西湖龍井茶

,看起來就似乎散發著陣陣清香,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泡上一杯了呢?

電爐炒制失去了傳統茶的醇厚風味。上等和特等的龍井茶仍是採用傳統的手工炒制方法,不斷變換,炒制而成。這是保證龍井茶形質俱美的重要條件。

誰知道龍井茶的特色?

"茶中之美數龍井",龍井茶素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之稱。

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的龍井村,歷史上曾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其中多認為以產於獅峰的老井的品質為最佳。

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 、形美”四絕著稱於世。好茶還需好水泡。“龍井茶、虎跑水”被並稱為杭州雙絕。虎跑水中有機的氮 化物含量較多,而可溶性礦物質較少,因而更利於龍井茶香氣、滋味的發揮。

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一旗一,,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說是一種藝術享愛。

產於浙江省杭州市郊西湖鄉龍井村一帶。龍井,原名龍泓,傳說三國時就已發現此泉;明代掘井抗旱時從井底挖出一龍形大石,於是更名為“龍井”。龍井產茶唐代就有記載,宋代已經聞名。蘇東坡品茗詩中“白雲山下雨旗新”形容的就是這種茶的形如彩旗的特點。清代,龍井茶尤為乾隆皇帝所讚譽。向有“黃金芽”“無雙品”之稱。龍井茶因有獅峰、龍井、五雲山和虎跑山4個不同產地而有“獅、龍、雲、虎”的品種區別。其中以“獅峰”“龍井”品質最佳。龍井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這四個特點被稱為“四絕”。其葉扁,形如雀舌,光滑、色翠、整齊。特別是清明前採摘的“明前茶”、穀雨前採摘的“雨前茶”,葉芽更為細嫩,沖泡以後,嫩勻成朵,葉似彩旗,芽形若,交相輝映,所以這種茶又叫“旗”。其湯色明亮,滋味甘美。鮮嫩的茶芽,在攝氏80度的溫度下加工,要保持茶葉的顏色、香味和美觀,使每片茶葉都能達到“直、平、扁、光”,堪稱特種“工藝茶”。

西湖龍井茶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馳名中外,是名茶中的珍品,凡真正品嚐過西湖龍井茶的人都能體會到色、香、味、形四絕的獨特品質。西湖龍井茶清代被指定為皇室貢品,新中國成立之後列為國家禮品茶。西湖龍井茶生產歷史悠久,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就記載天竺、靈隱二寺產茶。那時按林洞山峰產地稱茶名,叫“香林茶”、“白雲茶”、“寶雲茶”。

以龍井稱茶名始於宋朝,到清朝才真正揚名。歷史上,按產地分獅、龍、雲、虎、梅五個字號,建國後合併為獅、龍、梅三個字號,五十年代茶葉實型徹和誠笸吵莆骱龍井茶?

西湖龍井茶獨特的品質,是特殊環境水氣土壤條件孕育和獨特加工工藝製作而成。龍井茶區東臨西湖,南向錢塘江,西北環山,戀峰起伏,群山疊翠,古木參天,溪澗徑流遍佈;茶樹長年處於“不雨山長澗,無雲水自陰”的水氣生態環境中。由“西湖石英”巖的殘坡積物和粉砂岩、粉砂質泥岩風化而成的白砂土與黃紅壤土,所含微量元素適宜茶葉優良品質的形成。

龍井茶是以泉名冠茶名,龍井村上有龍井泉,一年四季取水不幹。相傳龍井泉直通東海,早在三國時代,人們就在井旁祭神求雨。明朝駐浙總兵李德領兵駐紮在鳳篁嶺下,正統十三年(1448年),杭州天大旱,兵卒到龍井取水,一時流量不足,李令兵士掏井,掏出吳國赤烏年號銀條、玉佛,北宋時金元寶等祭神之物;再掏,忽然烏雲密佈,泉水洶湧。後來李德在龍井泉旁建寺,以泉名冠寺名,稱龍井寺,也就是現在的龍井茶室。

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視察龍井茶區,品茶作詩,賜封獅峰山下胡公廟前十八棵茶為御茶。四次作詩對龍井茶的採摘、炒制、形狀品質及茶農的辛苦都作了深刻的描述,在《坐龍井上烹茶偶成》一詩中,更是對龍井泉水衝龍井新茶品味,獨特的烹茶方式,茶葉土壤、採摘季節作了刻劃,特別是稱讚其高雅的品質,把鳳團御茶給比下去了。詩全文為:

龍井新茶龍井泉, 一家風味稱烹煎。

寸芽出自爛石上, 時節焙成穀雨前。

何必鳳團誇御名, 聊因雀舌潤心蓮。

呼之欲出辯才在, 笑我依然文字禪。

“西湖之泉,以虎跑為最,兩山之茶,以龍井為佳。”(明高濂《四時幽賞錄》)“龍井茶,虎跑水”,這是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杭州西湖的雙絕。好茶加好水,為美麗的西湖增添了光彩,宋代詩人蘇東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詩句。西湖龍井茶就產在杭州西湖的的群山之中,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記述有天竺和靈隱兩寺產茶。

西湖龍井茶集中產地獅峰山、梅家塢、翁家山、雲棲、虎跑、靈隱等地,處處林木茂密、翠竹婆娑,一片片茶園就處在雲霧繚繞、濃蔭籠罩之中。這裡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溫度16°C,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尤其春茶季節,細雨濛濛,溪澗常流。土壤深厚,多為沙質壤土,唐代陸羽《茶經》中所說的“礫者上”,正與優良品質的龍井茶生於吵壤土相吻合。龍井茶區的茶樹品種,芽葉柔嫩而細小,富含氨基酸與多種維生素。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良品種,為龍井優良品質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條件。

龍井茶的採製技術相當考究。龍井茶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歷來龍井茶採摘以早為貴,茶農常說:“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明代田藝衡在《煮泉小品》中曾有“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之句,說明高階龍井茶向來就強調要早採。通常以清明前採製的龍井茶品質最佳,稱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品質尚好,稱雨前茶。另外龍井茶的採摘十分強調細嫩和完整。只採一個嫩芽的稱“蓮心”;採一芽一葉,葉似旗,芽似,稱“旗”;採一芽二葉初展的,葉形卷如雀舌,稱“雀舌”。通常製造1公斤特級龍井茶,需要採摘7~8萬個細嫩芽葉,其採摘標準是完整的一芽一葉,芽長於葉,芽葉全長約1.5釐米。龍井茶區的茶農,每到龍井茶採摘季節,綠色的茶山上幾乎天天可以見到三五成群的採茶姑娘,身挎茶簍,用熟練的雙手像雞啄米似地採摘著細嫩的龍井茶。長期以來,形成的及時分批採摘制度已經代代相傳,習慣於按標準採大留小,一般春茶前期天天採或隔天採,中後期隔幾天必採一次,因此全年茶葉生產季節中要採摘30批左右,採摘次數之多是龍井茶特有的。

採回的鮮葉需在室內進行薄攤,厚度為3釐米左右,中下級原料可稍厚。經8~10小時攤放後,葉子失去一部分水分,減重15~20%,鮮葉含水量達70%左右為適度。目的是散發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鮮爽度。還可以使炒制的龍井茶外形光潔,色澤翠綠,不結團塊,提高茶葉品質。

經過攤放的鮮葉需進行篩分,分成大、中、小三檔,分別進行炒制,這樣不同檔次的原料,採用不同鍋溫、不同手勢來炒制,才能恰到好處。

高階龍井茶全憑一雙手在一口光滑的特製鐵鍋中,不斷變換手法炒制而成,炒制手式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壓、磨等,號稱“十大手法”,炒制時根據鮮葉大小、老嫩程度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斷變化手法,非常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練技藝的人,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而且因全用手工在熱鍋中操作,勞動強度甚大。難怪當年乾隆皇帝在杭州觀看了龍井炒制後,也為花費勞力之大和技藝功夫之深而感嘆不已。

高階龍井茶的炒制分青鍋、回潮和煇鍋三道工序。青鍋,即殺青和初步造型的程序,當鍋溫達80~100°C時,塗抹少許油脂使鍋內更光滑,投入約100克經攤放過的葉子,開始以抓、抖手式為主,散發一定的水分後,逐漸改用搭、壓、抖、甩等手式進行初步造型,壓力由輕而重,達到理直成條、壓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時即起鍋,歷時約12~15分鐘。

起鍋後進行薄攤回潮,攤涼後經篩分,篩底篩麵茶分別進行煇鍋,攤涼回潮時間一般為40~60分鐘。

煇鍋目的是進一步整形和炒幹,通常四鍋青鍋葉合為一鍋煇,葉量約250克。鍋溫60~70°C,需炒制20~25分鐘,鍋溫掌握低、高、低過程。手勢壓力逐步加重,主要採用抓、扣、磨、壓、推等手法。其要領是手不離茶,茶不離鍋。炒至茸毛脫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斷,含水量達5~6%為適度,即可起鍋,攤涼後簸去,篩去茶末即成。

西湖山區的龍井茶,由於產地生態條件和炒制技術的差別,歷史上向有“獅”、“龍”、“雲”、“虎”四個品類之別。獅字號為龍井村獅子峰一帶所產,龍字號為龍井、翁家山一帶所產,雲字號為雲棲、梅家塢一帶所產,虎字號為虎跑、四眼井一帶所產。後來,根據生產的發展和品質風格的實際差異性,調整分為“獅峰龍井”、“梅塢龍井”、“西湖龍井”三個品類。“獅峰龍井”香氣高銳而持久,滋味鮮醇,色澤略黃,素稱“糙米色”。“梅塢龍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澤翠綠。“西湖龍井”葉質肥嫩,但香味不及龍井、梅塢所產,三個品類中以“獅峰龍井”品質最佳。

高階龍井茶的色澤翠綠,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湯色碧綠明亮,香馥如蘭,滋味甘醇鮮爽,向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佳茗之譽。

品嚐高階龍井茶時,多用玻璃茶杯,85°C左右的開水進行沖泡,1分鐘後揭開茶杯蓋,以免產生悶熟味。沖泡後芽葉一旗一,簇立杯中交錯相映,芽葉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宛如青蘭初綻,翠竹爭豔。品飲欣賞,齒頰留芳,沁人肺腑。龍井茶的特點是香郁味醇,非濃烈之感,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清代茶人陸次之曾贊曰:“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為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

辯才:天竺寺主持,姓徐名無象,法號辯才,1091年80歲圓寂於龍井。

歷代文人墨客對西湖龍井茶大加讚譽,現已發現的專著有40餘篇。蘇東坡、唐韜的絕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如此湖山歸得去,詩人不許做茶農”,反映出歷代文人對龍井茶的酷愛。

建國後,毛、周總理、朱德委員長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與、江總、委員長等多次到茶區視察,關心龍井茶的生產。毛寫有“龍井茶、虎跑水,天下一絕”的詞句。朱德委員長寫有《看西湖茶區》“獅峰龍井產名茶,生產小隊一百家;開闢斜坡四百畝,年年收入有增加。”的詩。周恩來總理曾五次到龍井茶區的梅家塢村視察指導龍井茶生產,兩次親自修改由著名作曲家周大風先生創作的《採茶舞曲》。現梅家塢村建有周恩來總理紀念館,已成為茶區的一個旅遊點。

《採茶舞曲》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中國小音樂教材。歌詞中寫道“多快好省來採茶,好換機器好換鋼”,表達了西湖龍井茶在物資短缺的時代,為國家的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今天,當我們乘列車即將進入杭州站時,可以聽到列車上播放的一曲《採茶舞曲》的優美旋律,彷彿把我們帶到了梅家塢,帶到了當年的龍井寺,傾聽周總理的教誨,共商共和國的建設大計;與愛新覺羅·弘曆對飲西湖龍井茶,談古說今論英雄。

參考資料: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culture/tea/991215036.htm

綠色生態的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會是怎麼一回事?怎麼搞得?

        西湖龍井炒制掌火十分講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說。早年西湖龍井炒制都是採用七星柴灶炒制龍井茶,火候把握全憑經驗,現在,一般採用電鍋,既清潔衛生,又容易控制鍋溫,保證茶葉質量。

        據瞭解,機器炒茶,一天能炒20斤左右,而手工炒制一個人一天只能炒兩斤左右。常言道“慢工出細活”,因手工炒制時間較長,手法更靈活,相比之下香氣更醇和濃厚,越喝越有味。

龍井茶喝起來苦嗎 龍井茶是什麼香味的

龍井茶也是屬於綠茶的一種的,那麼喝起來的話會不會有些苦味在裡面的?龍井茶沖泡好之後會是什麼香味的?

龍井茶喝起來苦嗎

一般情況下龍井茶的味道不會很苦的,龍井茶它的口感是甘甜的,而且香氣濃郁,茶水的味道和泡茶的方法有關。

龍井茶是什麼香味的

1、龍井茶是由特殊的炒制工藝而產生的,有一種特殊的香氣,這種香氣很像栗子的香氣,所以人們稱之為“栗子香”。

2、品龍井茶“味醇”,本塘的口感“香郁”而復“醇厚”,蘭花豆香裡閃爍幾許蜜糖的甜絲絲感覺。

3、品龍井茶,味蕾有一種龍井茶農謂之“滑溜溜”的獨特質感,這質感類乎青島啤酒別於任何品牌,味蕾的份量、質感要“重”一些,同時那“醇厚”亦即滑溜溜感覺更其細膩,類乎麵粉之於芡粉。

4、咽幾下口水“回味”,清雅甜味兒明明白白彌潤咽喉,七八分鐘後品啜之,甜味兒猶存焉,書上謂之“三口不忍漱”。

5、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

6、清代品茶名家讚譽龍井:“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無味,而飲後感太和之氣瀰漫齒額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龍井茶適合冷泡嗎

龍井茶可以用熱水泡也可以用冷水泡,龍井茶冷泡主要分四個步驟,置茶,浸潤,沖泡,品茗,因為冷泡的水屬於常溫,很難把茶葉的茶香及營養物質浸泡出來,所以冷泡的時間較長。

龍井茶的正確沖泡方法

1、茶具選擇

沖泡龍井茶,使用白瓷蓋碗最佳。白瓷蓋碗口徑大,方便注水,散熱快;白瓷蓋碗釉質緊密,可充分發揮出龍井茶香茶味;精緻的白瓷,不僅美觀,還能襯托龍井茶湯的嫩綠明亮。但白瓷蓋碗導熱性好,使用時防止燙手。

2、茶葉用量

茶葉的用量,沒有明確的標準,可根據茶具大小、龍井種類和個人喜好來決定。一般來講,250毫升的茶具,沖泡4克龍井茶葉。這樣泡出來的茶,色澤明亮,口感鮮醇,滋味更佳。

3、沖泡水溫

沖泡龍井茶水溫要控制在80度左右。水溫過高,不僅會破壞茶葉的葉綠素,使茶湯變黃,而且使用白瓷蓋碗會燙手;而水溫過低,無法完全發揮出龍井茶的茶香茶味。沖泡時把水燒開,靜置一會兒,稍稍降溫再衝泡。

4、沖泡步驟

將龍井茶葉放入茶具,沿著茶具邊緣注水,注水量約為茶具的四分之一,隨即輕晃茶具並濾出茶湯,這樣做是為了醒茶併除去雜質。接著就可以正式沖泡,還是沿著具邊緣注水,注水九成滿即可,沖泡2-3分鐘即可飲用。

標籤: 炒制 龍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mo8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