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關漢卿《單刀會》主要內容賞析

關漢卿《單刀會》主要內容賞析

《單刀會》全名《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是元代有名的三 國戲。寫的是赤壁鏖兵之後,魯肅作保,勸孫權借荊州給劉 備,共拒曹操。劉備以荊州為跳板,取益州,並漢中,佔西 川,稱孤道寡,天下遂成鼎足之勢。魯肅見劉備有“霸業興隆 之志”,便欲索取荊州。因荊州守將關羽,“韜略過人” ,不敢直 取。魯肅打算在江下排宴設樂,邀請關羽度江赴會,先以共賀 劉備功美,禮索荊州; 禮索不成,拘收江上戰船,不放關羽返 回,讓其心中知悔,獻還荊州;如若不與,壁衣內暗藏甲士, 酒酣之際,生擒關羽,囚於江下,若還荊江則放回關羽,如其 不然,乘勢大舉,武取荊州。三計已定,派黃文請喬公商議, 喬公備述關公之勇,勸其莫討荊州; 魯肅又派黃文請司馬徽作 陪,司馬徽極贊關公之威,辭而不往。魯肅一意孤行,派黃文 去荊州請關公渡江赴宴,關公明知魯肅居心叵測,卻慨然應 諾,單刀赴會。宴會上,魯肅先責關公“仁義禮智俱足,止少 個信字” ,打算用激將法索要荊州。關公言說荊州屬漢,孫吳無 權討要。魯肅暗傳甲士,伺機擒拿關公,關公以劍擊案,揭穿 其陰謀,命魯肅送自己到船上,被關平接應而歸。

關漢卿《單刀會》主要內容賞析

這個雜劇旨在表現關公的英雄氣慨和民族氣節,主要採用 渲染、烘托和對比的方法。戲劇衝突圍繞荊州問題而展開。第 一折寫魯肅和喬公商議討還荊州之計是否可行,第二折寫魯肅 請司馬徽奉陪關公,意在索還荊州。這兩折關公和魯肅雖然還 沒有直接交鋒,但已給人以劍拔弩張之感。關羽雖未出場,但 經過喬公、司馬徽兩人繪聲繪色的描述,關公的英雄形象已在 觀眾心目中生根。第三折關公出場,自我一番表白,毫不猶豫 地決定應約赴會,使他的英雄形象更加具體真切活靈活現地樹 立在觀眾面前。第四折是全劇高潮,關公以凜然正氣拒絕了魯 肅討還荊州的無理要求,並挫敗了魯肅的陰謀,凱旋而歸。其 浩然正氣,放射出逼人的光芒。

作者還以對比方法表現關公的英雄氣慨。魯肅本來是氣壯 如牛,設計要關公上鉤,但聽了司馬徽對關公殺人烈性的描 繪,“也怕上來了” 。黃文到荊州向關公下書,一見關公“象 個神道” 。嚇得“替魯子敬愁裡” 。關公之子關平,開始怕父 誤入羅網,勸父不要赴會。後來為父親英雄氣慨所感召,滿懷 必勝信心,率領三軍接應關公。周倉、關興也個個志氣凌雲, 滿懷豪情,毫無懼色。這些人物從反正兩方面烘托關公的英雄 形象。使其更為鮮明突出。

在喬公、司馬徽所表述的關公英雄業跡中,特別突出了關 公和曹操的鬥爭,這是和作者要著重表現的關公的民族氣節這 一用意密切相關的。宋元民族矛盾尖銳,許多人以蜀漢作為漢 民族政權的象徵,從反抗異族侵略角度追慕蜀漢人物。南宋初 期的愛國詩人王十朋在《謁昭烈廟》中寫道: “我雖有酒,不 祀曹魏” 。又在《謁武侯廟》中寫道: “丞相忠武,蜀之伊 呂……廟貌僅存,風貌可睹。旁有關張,一龍二虎,安得斯 人,以消外侮” ! 陸游也寫過“邦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 的 詩句。可見把民族感情融鑄於魏蜀之爭而表現出來的擁劉反曹 傾向從宋代已開始了。《單刀會》中繼承了這一作法。孫吳的 喬公一上場就自稱“俺本是漢國臣僚” ,感嘆“漢家天下,誰 想變亂到此” 。他對魯肅歷數關公誅文丑、刺顏良,灞陵橋面 對曹操,“刀尖兒斜挑錦戰袍”的英雄氣慨和崇高氣節。司馬 徽也是在稱頌關公、盛讚蜀漢的同時,強調了關公誅顏良文 醜、取蔡陽首級的業跡。雜劇的最後關公所唱“急且裡倒不了 漢家節” ,則更是作者的畫龍點睛之筆。

為了有層次地展示關公的英雄性格,作者精心設計了一系 列唱段,如第一折喬公所唱[金盞兒] :

他上陣處赤力力三綹美髯飄,雄糾糾一丈虎軀搖, 恰便似六丁神簇捧定一個活神道。那敵軍若是見了,唬的 他七魄散,五魂消。(雲) 你若和他廝殺呵,(唱) 你則 索多披上幾副甲,剩穿上幾層袍。便有百萬軍當不住他不 刺刺千里追風騎,你便有千員將閃不過明明偃月三停刀。

第二折司馬徽在[尾聲]中唱道:

關雲長千里獨行覓二友,匹馬單刀鎮九州。人似巴山 越嶺彪,馬垮翻江混海獸。輕舉龍泉殺車胄,怒扯昆吾壞 文丑。麾蓋下顏良劍標了首,蔡陽英雄立取頭……。

前支曲盛讚英雄的神威,後支曲極誇英雄的業績,兩曲分 別從不同角度描繪關公的英雄形象。

第三折,關羽一上場,便有一段賓白和四支唱曲,從劉項 相爭、漢皇創業、說到漢末致亂,從桃園結義、三顧茅蘆說到 鼎足三分,極言國步之艱難,創業之不易。黃文前來相請,關 公慨然應諾,關平出面勸阻,關羽又有八支唱曲,敘說自己不 避凶險,決意赴宴,勝券穩操的豪邁氣慨,以及幫助劉備出關 斬將,建功立業的光輝歷史。這樣,就把關公赴宴置於維護漢 室江山統一的大背景中,使人不覺關公此舉為匹夫之勇,而深 感其忠於漢室,顧全大局,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的英雄品質。至 此,一個正氣浩然的民族英雄已站立在觀眾面前。請看他所唱 的[鮑老兒]和[剔銀燈]兩支曲:

俺也曾撾鼓三冬斬蔡陽,血濺在殺場上,刀挑徵袍出 許昌,險唬殺曹丞相。向單刀會上,對兩班文武,小可如 三月襄陽。

折莫他雄糾糾排著戰場,威凜凜兵屯虎帳,大將軍智 在孫吳上,馬如龍人似金剛。不是我十分強,硬主張,但 提起廝殺呵,摩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槍,各分戰場。我 是三國英雄關雲長,端的是豪氣有三千丈。

關公的絕世英豪、威武氣慨、崇高氣節,在以上兩段唱詞 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四折是全劇的高潮。經過前三折的煊染鋪墊、醞釀氣 氛,戲劇高潮的出現已經水到渠成。矛盾衝突正面展開。衝突 的焦點是劉備該不該歸還荊州的問題。本來荊州究竟應該歸 誰,完全是統治階級內部的爭吵,沒有什麼真正的是非曲直可 言。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圍繞爭城掠地而進行的鬥爭從來就沒間 斷過。有道是“強者為王”,區別只在於“巧取”還是“豪奪” 。 劉備對荊州永借不還,只是採取了“耍賴”的“巧取”方法而 已,是爭城掠地的軟的方式。豪奪的方式爭城掠地不能說是理所 應得,巧取而誇得的城池也不能說是理上不容。魯肅從言而無 信責怪關羽不還荊州,關公又從封建正統觀念出發認為荊州本 應歸劉漢,不存在還不還的問題。無論從當時或從現在看,都 很難說清兩人誰是誰非。

關漢卿站在時代的高處,給這一統治階級內部圍繞奪城掠 地而進行的鬥爭注入了自己積極的民族情緒,從而給關公戴上 了一個漢民族蓋世英雄的光圈,使這一形象放射出正義的逼人 光芒。請看關羽所唱的[沉醉東風] :

想著俺漢高皇圖王霸業,漢光武秉正除邪,漢獻帝將 董卓誅,漢皇叔把溫侯滅,俺哥哥合情受漢家基業。則你 這東吳國的孫權和俺劉家卻是甚枝葉,請你個不克己先生 自說。

由於關公搬出了漢家正統的“大道理” ,所以顯得那樣的 理直氣壯,振振有詞。相形之下,早已作好充分準備滿有把握 地要索回荊州的魯肅倒顯得理屈詞窮,無言對答了。

由於作者賦予關公形象以正義的氣節,使這一形象基調富 有現實針對性,再極力煊染其不屈的精神、豪邁的氣慨和威武 的性格。就不顯其過分,而愈顯其光彩照人了。

第四折關公一上場便唱道:

大江東去浪千疊,引著這數十人駕著這小舟一葉。又 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別,我覷 這單刀會似賽村社。

水湧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 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 教我情慘切! (雲)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盡 的英雄血。

後一支曲是對破曹功業的回顧,對吳蜀聯合共拒曹操的大 好局面一去不返的痛惜,對在赤壁大捷中流血犧牲的東吳英雄 人物的懷念; 前一支曲則是抒發關羽面對東吳魯肅佈置虎狼之 穴、蜀吳聯盟面臨破裂危險,不畏險惡、單刀赴會的凜然正氣和 豪邁胸懷,大有赤壁之戰前夕諸葛亮為促成蜀吳聯盟而赴東吳 舌戰群儒的味道。這兩支曲熔鑄了蘇東坡“大江東去”的詞 句,情調上卻又大異其趣。蘇詞抒發的是英雄一去不返、自己懷 才不遇的感慨; 關羽的唱曲則表現的是對以大局為重,在抗曹 事業中犧牲的英雄的懷念,對魯肅的不滿和蔑視,以及自己在 新的形勢下為維護蜀漢利益隻身深入虎狼之穴的英勇無畏精 神。這裡的情調樂觀豪邁,胸襟磊落開闊。

關公單刀赴會,魯肅埋伏甲兵。但因正義在關公而不在魯 肅; 再加之關公的英勇蓋世,最後不是魯肅治服了關公,而是 關公懾服了魯肅。全劇結尾處關公唱道:

我則見紫袍銀帶公人列,晚天涼風冷蘆花謝,我心中 喜悅。昏慘慘晚霞收,冷颼颼江風起,急颭颭帆招惹,承 管待、承管待,多承謝、多承謝。喚梢公慢者,纜解開岸 邊龍,船分開波中浪,棹攪碎江中月。正歡娛有甚進退, 且談笑不分明夜。說與你兩件事先生記者: 百忙裡趁不了 老兄心,急切裡倒不了俺漢家節。

魯肅三條計全部落空,關羽安全離開東吳,“倒是一場伶 俐” (魯肅語) 。這一支曲所寫景物和赴會途中唱曲裡所寫景 物不同,感情各異。這裡表現的是英雄勝利迴歸之時的喜悅, 和對魯肅的嘲弄與挖苦。

元雜劇高潮一般在第三折,第四折多成強弩之末。《單刀 會》把高潮安排在第四折,結尾似有突兀之感,實際上卻收到 了使觀眾興濃退場、回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單刀會》中關羽和魯肅,與後來羅貫中 所著《三國志演義》中的關羽和魯肅很不相同。《單刀會》中 關羽有勇有謀,時刻胸懷蜀漢事業的大局。魯肅則不聽勸告, 好施陰謀,固執獨行。《三國志演義》中的關羽重義氣,有神 威; 但少謀略,在處理與東吳關係上不能顧全蜀漢事業的大 局,導致麥城之禍,給蜀漢事業造成慘痛的後果;而魯肅則大有 忠厚長者之風,令人欽敬。

標籤: 賞析 單刀 關漢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zk8l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