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中國古代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中國古代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 《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該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

《國語》

《國語》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 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 我國第一部語錄體儒家經典散文作品——《論語》 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專門記錄一個人言行

中國古代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相傳為春秋末魯國的左丘明所撰,但現代有的學者從內容判斷,認為是戰國或漢後的學者託名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它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

不是第一部國別體史書,第一部是《國語》 《戰國策》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公元前

《國語》全書二十一卷,《周語》三卷,記載了西周穆王、厲王直至東周襄王、景王、敬王時有關“邦國成敗”的部分重大事件,反映了從西周到東周的社會變化的過程。《魯語》二卷,則著重記載魯國上層社會一些歷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時期這個禮義之邦的社會面貌。《齊語》一卷,主要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採取的內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導思想。《晉語》九卷,篇幅佔全書三分之一強,它比較完整地記載了從武公替晉為諸侯,獻公之子的君權之爭,文公稱霸,一直到戰國初年趙、魏、韓三家滅智氏的歷史,從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時間長,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國語》稱為“晉史”。《鄭語》一卷記周太史伯論西周末年天下興衰繼替的大局勢。《楚語》二卷,主要記靈王、昭王時的歷史事件。《吳語》一卷、《越語》二卷記春秋末期吳、越爭霸的史實。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二十一卷,全書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分國編次,記載了從西周穆王二年(公元前990年)起到東周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前後五百餘年的史事,反映了這一漫長曆史時期諸侯各國的交往、爭戰

中國古代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什麼 第2張

《國語》的作者,自古存在爭議,迄今尚未有定論。最早提出《國語》作者為左丘明的是西漢學家司馬遷。他在《報任安書》中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此後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也記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們的說法,左丘明為孔子《春秋》作傳後,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盡……稽其逸文,纂其別說……”根據作傳所剩下的材料,又編輯了一本書,即《國語》。班固、李昂等還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

但是在晉朝以後,許多學者都懷疑這類說法。晉代思想家傅玄最先提出反對意見,他在《左傳?哀十三年:正義》引中言:“《國語》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說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國語》虛而《左傳》實,其言相反,不可強合也。”宋人劉世安、呂大光、朱熹,直至清人尤侗、皮錫瑞等也都對左丘明著《國語》存有疑問。

《左傳》是編年體史書。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儒家十三經之一。《左傳》既是古代漢族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

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為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左傳》為西漢劉歆的偽作。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紀傳體史書是《史記》、國別體史書是《國語》, 資治通鑑是編年體通史。 望採納

到了現代,學界仍然爭論不休,一般都否認左丘明是國語的作者,但是缺少確鑿的證據。普遍看法是,國語是戰國初期一些熟悉各國曆史的人,根據當時周朝王室和各諸侯國的史料,經過整理加工彙編而成。他們認為:《國語》並非出自一人、一時、一地,它主要來源於春秋時期各國史官的記述,後來經過熟悉歷史掌故的人加工潤色,大約在戰國初年或稍後編纂成。

國別體。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 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戰國策是第一部什麼體史書。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又稱《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 是我國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國別體史書、紀傳體通史、紀傳體斷代史分別是什麼?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史記》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是什麼?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呢?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詩——《左傳》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史書分為哪四體,第一部分別是什麼

史書分為紀傳體、編年體、紀事本末體、國別體。

紀傳體:紀傳體史書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範。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比如《三國志》

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左傳》、《資治通鑑》等都屬於這一類。《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始於《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都屬於這一類。

擴充套件資料:

史書的其他分類:

1、按真實性分類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除少數是個人著述(如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如《東觀漢紀》、《東都事略》、《大金國志》以及《通志》等史書都屬於別史。

由此可見,別史實際上是正史類史籍的重要補充部分,猶正史之別支,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敘》中才有“猶大宗之有別支”的說法。由著名學者創作的,有時與雜史難以區分。如《漢晉春秋》。

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它不同於紀、傳、表、志等體例齊全的正史,也不同於關係一朝執政的別史。它不受體例*,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卻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疏漏與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

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近代人徐珂的《清稗類鈔》。有時也泛指“野史”。

2、按時空分類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餘都屬斷代史。

3、按學科分類

記載各種專門學科歷史的史書稱專史,如: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史書

中國史書有哪些?

中國史書很多。其中最為著名的有:《春秋》《左傳》、《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總稱。即:《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晉書》(唐·房玄齡等)、《宋書》(南朝梁·沈約)、《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梁書》(唐·姚思廉)、《陳書》(唐·姚思廉)、《魏書》(北齊·魏收)、《北齊書》(唐·李百藥)、《周書》(唐·令狐德棻等)、《隋書》(唐·魏徵等)、《南史》(唐·李延壽)、《北史》(唐·李延壽)、《舊唐書》(後晉·劉昫等)、《新唐書》(宋·歐陽修、宋祁)、《舊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歐陽修)、《宋史》(元·脫脫等)、《遼史》(元·脫脫等)、《金史》(元·脫脫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張廷玉等)。

標籤: 國別 史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qn54g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