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椎間盤突出症

人體的脊椎是分為很多椎節的 而這些椎節通過叫做纖維環的肌腱組織相連線 已達到減緩壓力的作用 一般由於不正確的坐姿和長期受重力壓迫的過程中 腰椎受力不均使區域性過於疲勞或受壓造成該部位新陳代謝功能受阻 長期無法得到人體的營養供給 在這種長期缺氧和受力的情況下 纖維環逐漸老化失去彈性和韌性從而導致破裂就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樣 稍有用力就會斷掉 纖維環產生破口以後 纖維環和脊椎包裹的髓核組織就會從纖維環破口流出這就是突出的髓核壓迫脊椎周圍的神經根 導致一些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狀或突出周邊的炎症和水腫 這就是所謂的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症

材料/工具

椎間盤突出的詳細介紹 以便大家參考

關於椎間盤突出的治療誤區

在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方法當中,應分為三大類:
其一,保守物理治療,多為拉伸運動、保健操及牽引、按摩、鍼灸等治療手段。其本身對於症狀的改善作用還是切實有效的。然方法有效不代表結果確定。拿按摩與保健操來說,民間的保健按摩和醫用按摩還是存在本質的區別。在穴位和病症的把握上都有所欠缺。常因為目的不夠明確,受力不準或過度而使效果大打折扣或症狀加重。牽引治療也可有效的緩解疼痛症狀,實現減壓和促進區域性血液迴圈的作用。但其弱點在於治療過程較為痛苦,無法長時間有效。鍼灸治療,其原理在於以針刺方法刺激神經末梢和神經節。促進和改善區域性的代謝功能,達到消炎活血的作用。總體來說,以物理形式的保守治療,只要施治方法正確,還是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和抑制其繼續發展。但也只是緩解區域性症狀,無法達到根本的治療目的。
其二,手術治療,現今的手術治療方法,主要以小針刀微創手術較為多見。小針刀,顧名思義,是以針狀手術刀將突出髓核切除,較傳統手術來說,創口較小,對肌體組織的創傷輕微。可以短時內立竿見影的解除症狀。可惜的是,由於椎間盤突出的病因在於纖維環韌帶的老化破裂,而切除突出髓核只能使症狀消除,無法達到根本性改變。一段時間後就極可能復發。
其三,藥物治療,通常大多數人習慣把藥物治療歸屬為保守治療。這是相對於手術治療而言的。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形成了誤區,認為藥物治療屬於保守的治療方法,無法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其實不然,我所提到的藥物治療,主要是以中藥治療為主。我們知道,西醫在科學論證體系和診斷方法上較中醫有很大優勢,而在治療手段上卻各有千秋。拿普通的非病毒冒來說,確診以後西醫一般以抗生素類藥物通過化學反應達到消炎和調節體溫的作用,迅速解表,加快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工作速率,短時間內達到治療目的。而中醫則首先分析屬寒或熱冒,再用以相對屬性的藥物維繫人體的酸鹼,寒熱等平衡,從整體上調節人體機能,治療週期較長,但治療目的往往較西醫複雜,患者的整體生理狀況都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在快節奏的當今社會,西醫的治療是年輕人群的普遍選擇,相反生活節奏比較緩慢的老年人則更喜歡中醫的調養治療。在椎間盤突出的治療上,其實也是如此。西醫藥物,主要以消炎、陣痛和麻醉神經的化學制劑為主。而中醫則以傳統的湯藥調和入手。但在用藥時,諸如透骨草、川烏、草烏、蛇床子等活血化瘀的藥物,其本身具毒性,服用時用藥甚微。而患處本身代謝受阻,藥物通過肝腎吸收以後,很難達到患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中醫在椎間盤突出的治療手法,一般採用外敷患處治療為佳。藥物並非由肝腎吸收進入血液迴圈輸送,而是通過毛孔滲透直達病灶。有效避免了用藥劑量的問題,更為安全有效。
綜合上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宜選用中藥調理,以軟堅通絡活血化瘀的藥物改善機體的代謝功能,在突出的髓核組織軟化分解之後,再加以補益藥物,改善機體功能和肌腱組織的彈性韌性。才能從根本上達到治療目的,杜絕復發隱患。可惜的是,就目前情況來說,敝人所掌握的資訊仍然有限,暫時還沒有可推薦的成熟產品,自主的研發也苦於條件有限難以進行,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夠更多的交流,在這方面能夠有所突破。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2張

 關於椎間盤的診斷:

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過程是一個將患者的病史、症狀、體徵以及各種影像學檢查所獲得的全部資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全面綜合分析之後,得出診斷結淪的過程.因此,詳細地詢問病史,瞭解患者的主觀症狀,認真細緻的體格檢查,合理地選擇運用影像學檢查方法,對認識椎間盤突出症的病理過程和最後確定診斷是缺一不可的.
⑴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診斷依據
⑴頸椎間盤突出症
①在頸部酸脹不適等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有與外傷有關的突然發病,症狀較重的持續神經刺激症狀.
②有頸髓或頸脊神經根壓迫引起的上肢無力、疼痛、麻木、肌萎縮等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的臨床體徵。
③頸肩部壓痛明顯。
④頸椎間盤突出症的特異性試驗陽性,如頸椎擠壓試驗和頸脊神經牽拉試驗陽性等。但在髓核組織脫出遊離時,頸椎擠壓試驗可為陰性或弱陽性。
⑤有與臨床症狀和體徵相符合的CT、MRI、脊髓造影等影像學異常表現
⑵腰椎間盤突出症
①急性或慢性反覆發作的腰腿痛,腿痛明顯重於腰痛。疼痛部位沿神經支配區域向遠側乃至趾端放射.
②下肢面板感覺退減、麻木症狀與神經支配區域相符合。
③下肢運動無力和(或)肌肉萎縮。
④受壓迫神經報所支配的腱反射減弱或消失;高位突出壓迫脊髓者表現為腱反射活躍或亢進,病理反射陽性。
⑤突出平面棘突旁和神經走行區域有明顯壓痛。
⑥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特異性試驗陽性,如直腿抬高試驗,踇恥背伸、跖屈試驗等。
⑦CT、MRI等影像學檢查有明確的陽性徵象,並與臨床症狀和體徵相符合。
以上所述可歸納為兩條:一條是有典型的椎間盤突出的臨床症狀和體徵:第二條是CT掃描或脊髓造影、磁共振成像有明確的椎間盤突出徵象,並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⑵椎間直突出症的定位診斷
頸椎間盤突出症的定位診斷
頸椎間盤突出症是—組獨立的疾病,僅次於腰椎間盤突出症.臨床上並不少見。其發病機制為正常椎間盤在發生不同程度退行性變的基礎上,受外力作用發生纖維環甚至後縱韌帶破裂,髓核突出壓迫脊髓或神經根引起臨床症狀。突出的椎間盤若壓迫脊髓的前正中部,臨床表現為自下肢而後上肢的感覺及運動神經功能障礙。當突出物壓迫脊髓的前角時,常表現為上肢的下運動神經元損害,下肢的上運動神經元損害。後外側型突出常壓迫該側神經根及脊髓,表現為上肢神經受壓症狀,受壓側平面以下出現錐體束徵,對側出現感覺障礙,即Browm-Sequard綜合徵。
頸椎間盤突出症以頸5-6間隙發病率最高,約佔頸椎間盤突出症的44.6%,其次為頸4-5間盤,頸6-7和頸3-4間盤偶可發病。
頸椎間盤突出臨床上常為中央型和後外側型兩個型別:
⒈中央型突出的主要症狀和體徵
①依脊髓受壓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出現或輕或重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完全癱瘓。
②四肢感覺減退或消失。
③大小便失控。
④四肢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
⒉後外側型突出的臨床症狀和體徵
①一側頸後部沿肩胛區及枕部的放射性疼痛和活動受限。
②一側上肢疼痛、麻木。
③下頸部和肩胛區有壓痛。
④頭向患側後仰並在頭頂加壓時,可引起頸肩部、手臂部的疼痛和放射痛。
⑤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反射減弱或消失。
⑥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的肌力減退。
⒊中央型突出椎間盤的定位
頸椎間盤中央型突出壓迫脊髓者出現四肢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癱瘓,伴大小便異常,四肢腱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感覺減退或消失,依突出平面高低而異
⒋後外側型頸椎間盤突出的定位
後外側型突出以單側神經根性放射性痛為主,伴有麻本,具體定位以突出平面而異。
①頸1-頸2脊神經分別從環椎與枕骨及環椎與樞椎的縫隙中穿出椎骨.頸1神經沿動脈溝下行,分為前後兩支,前支支配頭後大、小直肌和上下斜肌4塊肌肉。頸1神經受累時,頭的後仰及側斜功能發生障礙。頸2神經分為升支、降生和枕大神經3支,前 2支分佈於頭下斜肌、頭夾肌和頸夾肌,枕大神經分佈於頸、枕部至冠狀縫的頭皮。受累時.頭的後仰及側轉力減弱或消失,頸部、枕部至頭頂部感覺麻木.
因環椎與枕骨、環椎與樞椎齒狀突之間以關節形式連線.並無椎間盤,所以頸1-2神經功能障礙並不考慮椎間盤突出的原因。但瞭解其分佈及功能對鑑別頸3以下椎間盤突出症具有重要價值。
②頸2—3椎間盤突出:壓迫頸3神經根,頸3神經的內支為參與支配頸部肌群的運動神經,外支為分佈於枕部外側的感覺神經。受累時,頸部的肌肉活動無力,頸枕部外側至耳部有放射性疼痛及面板感覺減退或消失。
③頸3—4椎間盤突出:壓迫頸4神經根,出現頸後部至枕外粗隆周圍的疼痛及麻木感,並沿肩胛部及上臂外側放射。頸項肌及岡上肌運動無力或減弱。
④頸4一5椎間盤突出:壓迫頸5神經根,主要反應在腋神經支配的三角肌的運動及感覺障礙,後期可出現三角肌肌力減退。其次是頸s神經參與支配的肱二頭肌、岡上肌、岡下肌、肱橈肌出現感覺和運動障礙。表現為頸後部至肩部三角肌區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並可向前臂外側至虎口部放射;屈臂、上舉無力及肱二頭肌反射早期亢進,晚期減弱等
⑤頸5—6椎間盤突出:壓迫頸6神經根。主要為肱二頭肌、橈側伸腕肌及前臂旋轉肌群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表現為肩部和肩胛內側及前臂橈側至大拇指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大拇指和示指伸屈無力,以及橈反射、肱二頭肌反射減弱或消失
⑥頸6-7椎間盤突出:壓迫頸7神經根,表現為患側肩胛內側及疼痛,並向前臂掌側的遠端至中指放射,且伴有中指的麻木,尺側伸腕肌、肱三頭肌以及橈側屈腕肌的肌力減退.肱三頭肌反射減弱或消失
⑦頸7~胸1椎間盤突出:壓迫頸8神經根,主要表現為患側前臂尺側向下至小伍際肌、小拇指、無名指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由正中神經和尺神經支配的屈指淺肌和深肌運動障礙引起的手握力減退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3張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定位診斷
1.腰1-3椎間盤突出 胸12至腰3椎體之間的椎間盤突出稱為高位腰椎間盤突出,較少見,壓迫腰1-3神經組成的閉孔神經和股神經等,由於腰1-3脊神經多無齊各自特殊的體徵,常共同支配髂腰肌或與腰4神經共同支配股內收肌群及股四頭肌。
(1)受壓時出現的感覺障礙
①腰1神經受壓時腹股溝部至膝部的上1/3斜形帶狀區域疼痛和麻木。
②腰2神經受壓時,大腿中前部1/3斜形帶狀區域疼痛和麻木。
③腰3神經受壓時,大腿下前部1/3斜形帶狀區域疼痛和麻木。
(2)運動障礙表現
①髂腰肌受累引起的髖關節前屈無力。
②由腰2—4三節脊神經支配的股內收肌群受累時,髖關節從外展位內收時運動無力。
③由腰2-4三節脊神經纖維組成的支配股四頭肌的股神經受累時,表現為股四頭肌萎縮,伸膝無力,膝反射、提睪反射減弱或消失。
2.腰3-4椎間盤突出 壓迫腰4神經根,患者有背部、腰骶部及大腿外側、小腿和足內側的疼痛和麻木感。足背伸及內翻運動無力。因腰4神經參與支配股四頭肌,故亦可出現股四頭肌運動無力、仲膝上力、膝反射減弱或消失等症狀和體徵3.腰4-5椎間盤突出 壓迫腰5神經根。只要累及脛前肌和伸趾肌,常有腰背部、腰骶部疼痛,並向大腿、小腿後外側至足背足趾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以及踇趾背伸無力,嚴重者可出現足下垂改變
4.腰5一骶1椎間盤突出 壓迫骶1神經根,感覺障礙表現為腰背部、骶尾部、臀部疼痛,並有向大腿,小腿的後外側至足底部的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運動障礙主要為腓骨長肌、短肌同時受累引起的足部外翻肌力減弱或喪失,以及小腿三頭肌受累引起的踝關節、足及踇趾跖屈力減弱,跟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等症狀和體徵
以上為偏側型突出壓迫神經根引起的常見症狀和體徵。中央型突出壓迫馬尾神經時,不論那個節段的突出,都可引起雙側下肢的疼痛和麻木。腰4~5及腰5一骶1馬尾神經受壓可引起大腿和小腿後外側疼痛、足底及會麻木,膀胱和直腸括約肌無力或麻痺造成的排便無力或失禁。跟腱反射及提肛反射減弱或消失等症狀和體徵,個別男性患者還可出現減退及陽痿症狀。但在少數情況下,患者因椎間盤突出部位偏外,並沿韌帶下向上移位,故壓迫的不是下位神經,而是同間隙的上位神經根,如腰4~5椎間盤突出壓迫的是腰4神經症狀與影像學檢查不符,定位時應注意鑑別。
另外,腰3-4、腰5一骶1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常保持一種特有的體位,即不自覺的直腰、屈髖,屈膝,前者以減輕髓核後突的壓力,後者以降低坐骨神經的張力,這樣可使疼痛症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椎間盤突出的定位診斷除依據上述症狀和體徵之外,選擇適當的影像學檢查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CT、MRI等的檢查,常可提供直觀準確的影象,對病變的定位、定性、定量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是一般物理檢查所不能替代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 第4張
標籤: 腰椎間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y6n1m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