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梅州客家風俗有哪些

梅州客家風俗有哪些

梅州客家風俗有哪些

1、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

2、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愛吃的油炸小吃,如:南瓜圓、煎圓、饊子、芋圓等。

3、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

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

即使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利。

4、胞衣,保密,即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範圍。

5、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梅州客家風俗有哪些”主要包括:賽龍舟、燒火龍、舞獅、春祭、迎燈迎阿孃鬧元宵、踩船燈、大埔花萼樓祈福、跳火堆、迎白馬、吃歲飯、滷雞鴨、高腳師、賽龍舟、燒火龍、舞獅、春祭、迎燈迎阿孃鬧元宵、踩船燈、大埔花萼樓祈福、跳火堆、迎白馬、吃歲飯、滷雞鴨、高腳師,並且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賽龍舟更好。

賽龍舟一直都是端午節的主要風俗習慣之一,基本上每年都會有一些城市專門搞這項活動的,可以說這項活動還是比較吸引很多人觀看的,非常不錯的風俗習慣之一。

燒火龍: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日。

據《豐順縣志》記載,早在乾隆六年,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慣。

土樓客家人每逢傳統重要節日,一般少不了舞龍、舞獅。

舞龍、舞獅繼承了中原漢族的藝術傳統,又由於它與土樓客家人其他民俗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融合了本地特有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氣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

踩船燈。

踩船燈一般多在春節,元宵節演出,各地的名稱雖有所不同,但表現形式基本大同小異,如“跑旱船”,“蕩旱船”,“打漁船”,“採蓮船”,“花船燈”等。

福建有些地區也叫“陸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現的內容和船形有所差異。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氣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

吃歲飯 九年級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八年級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桔、柚等水果。

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吃歲飯要準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

九年級不能殺生,雞要在八年級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接著一連幾天,家家戶戶忙著灼酒、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擠子)、炸酥燒、炸肉丸、薰魚、滷雞鴨等。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籤,打麻將,養花,釣魚等。

1來自、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

2、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愛吃的油炸小吃,如:南婷注手船最宗瓜圓、煎圓、饊子、芋圓太房答田差團述等。

3、來自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

客家俗諺就陸府"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玉價調言國夫環政"之說,帶者裝濃似權液麻布是指要穿舊造孝服,不吉利。

即使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利。

4、胞衣,保密,即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範圍。

5、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

客家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

客家這一稱謂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

移甲曾蘭愛孫絕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稱為客家人。

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

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語言是古來自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切韻》《唐韻》《廣韻》《集韻》等古代韻書記載的發音對應,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語發音的你、我、他就是爾、吾、其的古音。

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1、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

2、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愛吃的油炸小吃,如:南瓜圓、煎圓、饊子、芋圓等。

3、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

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

即使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利。

4、胞衣,保密,即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範圍。

5、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

梅州家鄉的風俗是什麼?

梅州家鄉的風俗:

1、燒火龍: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日。據《豐順縣志》記載,早在乾隆六年,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慣。

2、 在客家地區,正月七年級凌晨開啟大門,有的地方又稱接財神。過去每年選擇吉時,現多以零時為準。大門一開,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萬爆齊鳴此起彼伏。人們競相歡叫,熱鬧非常,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3、客家文化特色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的聚集地。客家方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紐帶。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勞動生活中集體創造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客家情歌最為精彩。

4、客家建築風格 :圍龍式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體呈圓形,猶如太極圖,多依山而建。還有土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等多種建築形式。

5、客家飲食文化 :以梅州菜為代表的客家菜,味鮮鹹,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醋溜魚,炒魚肚等等。

6、七年級,是新的一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一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年八年級,是客家人轉妹(娘)家、探親訪友的一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

廣東梅州有哪些風俗?

廣東梅州的風俗:入年界、過大年、洗柚葉澡、守歲、“開墟”。

1、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帳,乾乾淨淨過年。當然,這個時候理髮,就要付“年價”了,比平時貴了不少;甚至一些服務性行業的收費,也紛紛起價。

2、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作“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3、洗柚葉澡

早上摘回柚葉,中午過後家家戶戶將柚葉放入鍋內水中燒開,每人都要洗柚葉熱水澡,其意是把汙穢、“窮氣”、“衰氣”洗掉,乾乾淨淨進入新的一年。洗過柚葉澡後便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換下的髒衣服當天要洗滌乾淨。因此,洗柚葉水澡含有除舊佈新之意。這一風俗逐年淡化。

4、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七年級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5、“開墟”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遊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七年級、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會到集上表演,叫作“開墟”。

梅州客家風俗有哪些

1、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

2、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愛吃的油炸小吃,如:南瓜圓、煎圓、饊子、芋圓等。

3、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即使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利。

4、胞衣,保密,即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範圍。

5、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

客家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這一稱謂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稱為客家人。

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語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切韻》《唐韻》《廣韻》《集韻》等古代韻載的發音對應,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語發音的你、我、他就是爾、吾、其的古音。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

梅州客家生活風俗習慣是什麼

客家節俗八月半又謂中秋。這一天人們自己吃的、供先人的、彼此交往的活動,均離不開月餅,月餅簡直成了八月半的象徵。民間置酒歡宴,以月餅祭祖,以月餅相贈送,月餅為八月半的主要時令食品,取其團圓之意端午節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在節日期間,出嫁的女子均需轉妹家省親。具體時間各地不一#,其中梅州城鄉則為初六,鄉俗有年八年級節初六之說。龍舟競渡。龍舟,是龍與舟的結合物,即將船製作繪畫成龍形。舊時,在梅州城鄉,端午節前後,梅江水系各江、河沿江墟市均有舉辦龍舟比賽活動,是時,江面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沿河兩岸圍觀者人潮如湧,好不熱鬧。五月十三為關聖帝君誕辰日。民間傳說,這一天是旱災怪物旱魃經過的日子,故祀關公祈其顯靈,普降甘霖,以解農憂。倘有雨,則因是日為關公單刀赴會之時所降的磨刀雨。故祀典特別隆重。有客家山歌中唱道:五月十三迎關爺,郎戴草帽妹擎傘;保佑上天落大雨,一人擎扎(傘)兩人扎(遮)。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來臨。據傳,當天殺狗吃狗肉,有御蠱毒、解虐之效。梅州習俗有夏至狗,滿山走或夏至狗,無處走之諺。這兩則諺語說法雖不同,但意思卻是一致的。即是說,由於夏至殺狗成風,故迫使狗滿山跑或被至無處可藏。此俗形成之因,當系在炎熱夏天降臨之際,吃狗肉這種陽性食物,有增強體質和解毒防病之功用。與中醫寒病夏治,三伏天治百病的理論近似。梅縣、興寧、大埔等鄉村都有過秋節的習俗。過秋節又叫做秋。這時夏收夏種大忙季節已基本結束,進入相對農閒的季節,人們辛苦了一個多月,正是該休整的時候。秋在此處是客家話完了、好了的意思。既然農事做完了做好了,就要慶祝一番。此日,人們不幹田園活,叫做嬲秋。清明,它是農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立春以後第5個節氣,為公曆每年4月4日或5日。按六十甲子計算,從冬至日後第105或106日。這一天,客家人地區大都有這樣的傳統習俗:各家各戶用青艾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做成青色的米米反,送到某個固定的大草坪或河邊、路口,擺在地上,然後再燒起香、紙以公祭那些孤魂野鬼(沒有後人祭掃的先人),以求保佑鄉村平安清潔,六畜興旺,田禾大熟。

更多關於梅州客家生活風俗習慣是什麼?,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33d0a1615731518.html?zd檢視更多內容

梅州有什麼習俗?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客家人過春節,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為準備階段;正月七年級至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為餘興階段。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後要把灶臺刷乾淨,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帳,乾乾淨淨過年。

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

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七年級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接財神

年三十臨晨要接財神,每年有具體財神來的時辰

開大門

正月七年級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七年級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公公叔叔家發財,糖子餅果拿給涯(我)。”

“掌妹家”

正月八年級,走親戚拜年。八年級是已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的日子,路上人群熙來攘往很是熱鬧,婦女們手提雞臂、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孃家與父母兄弟姐妹歡聚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倆口一起去,也有隻女婿一人去;有的當天回來,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九年級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八年級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準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九年級不能殺生,雞要在八年級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初十後享燈以及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

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餚,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遊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七年級、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以上風俗是客家先民結合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逐漸演變而成,也是客家人勤勞、勇敢、智慧的表現。

梅州客家文化特色

客家先民多由中原“書香門第“家族整體遷移,多次遷徙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飲食習慣,建築風格等客家獨特的人文特點。

1、客家文化特色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的聚集地。客家方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紐帶。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勞動生活中集體創造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客家情歌最為精彩。

2、客家建築風格

圍龍式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體呈圓形,猶如太極圖,多依山而建。還有土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等多種建築形式。

3、客家飲食文化

以梅州菜為代表的客家菜,味鮮鹹,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醋溜魚,炒魚肚等等。

梅州客家人過年風俗有哪些?

除夕日,上午貼門神對聯, 敬天地祖宗和過往神靈, 家家響鞭炮。 午餐後洗澡穿新衣,(客家習俗,年三十會用長命草,松柏,大桔葉煮水洗澡。) 晚餐一般提早, 一家匯聚一堂,隆重而豐盛, 俗謂“團年飯” 。

臨近入夜, 家家戶戶燈燭輝煌, 一直亮到子夜過後, 謂之“接財神” 。 夜幕降臨, 每室起碼要有一盞燈亮到通宵, 謂之“點年光” 。 長輩們給小兒女發“壓歲錢” , 多少不等, 取“人人有錢” 的吉利。

未過子時,大家都不入睡, 謂之“守歲” 。 至子時, 家家戶戶鞭炮煙花一齊鳴放,震耳欲聾, 燦爛輝煌,整個天地為之沸騰, 謂之“接新年” , 節日歡樂的氣氛達到。

客家分佈:

1、客家人遍佈全球,在國內也有重要聚居地。

2、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贛州、汀州(福建長汀)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贛州近千萬人,95%都是客家人,是客家比例居首的地區。還有七個城市被稱為客家大本營: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關、贛州、龍巖

3、客家人中亦是藏龍臥虎,名流輩出,在各自領域有著非凡成就。

梅州客家結婚習俗?

梅州這邊確實是比較"封建",而且也相對廣東其他地區也比較窮。在梅州,有幾個地方是比較富有---梅城(包括梅江區和梅縣),焦嶺,興寧(直轄市),在這幾個地方中呢,一般都是自由戀愛居多,當然父母要插上一腳是很正常的,但主動權幾乎都在子女自己手中。

而在其他的縣當中呢,除了縣城附近的幾個城鎮外,買辦婚姻(就是主要由父母決定)還有比較嚴重的。 上面說那麼多,主要是告訴你這裡的一些情況, 梅州梅縣的結婚習俗:梅縣 客家男青年可託媒人說媒,介紹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託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看妹子 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 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沖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 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

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 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 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

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 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

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唸:“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

最後是親戚見面,要給新娘紅包。拜堂畢,伴娘用紅羅將新娘牽進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從房門口向大廳撒喜糖。然後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盤捧上一隻雞,邊端酒邊講:“團團圓圓,璧合珠聯”,“觀音送子,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到老”。

梅州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蕉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漢族的後裔,在長期手產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意識。 x0dx0a一、生產習俗 x0dx0a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蕩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x0dx0a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槓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苧,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另種黃麻以編繩,作蘿索、牛索等。 x0dx0a二、生活習俗 x0dx0a服飾 舊時用自織的織家機布制被和衣著,今已淘汰,清至初期,官吏豪紳及儒生穿長袍馬掛,平民男女服裝為開襟式,女的為在則開襟上衣,稱大襟衫,衣長齊膝,現在服飾多樣中西服盛行。 x0dx0a鞋帽 舊時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粵俗傳統木履,現時的品種多,式樣日趨新穎,舊時冬天男人戴氈帽、禮帽和棉帽。婦女冬日戴帽(頭裙)藍布所做。 x0dx0a飲食 一日三餐,米飯為主。舊時早上用鍋煮飯,用罩撈把飯撈起,盛於飯曾瓦 中,供一天吃,傳統名菜、名吃有“蒜頭燜豬肉”、“燜狗肉”、“炒雞酒”、“鹽火局 雞”、“扣肉”、“蘸仔鴨”、“釀豆腐”、“魚生”、“仙人板”、“豬油板”、“鍋篤板”、“黃板”等。 x0dx0ax0dx0a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其所採用的建築工藝,是中原漢族建築藝術中最先進的“抬樑式”和“穿鬥式”相結合的形式,其結構一般是“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門之內,分上、中、下3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以兩廂向後延伸,形成馬蹄形的後圍,其特點是以南北子午為半軸,左右對稱,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後的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大極形整體。 x0dx0ax0dx0a三、婚姻習俗 x0dx0a解放前,蕉嶺人的嫁娶分為“大行嫁”、“童養媳”、“等郎妹”、“二婚親”。大行嫁,多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程式有定親、納彩、迎親、拜堂鬧洞房、做三朝等禮節。迎親之日,女子穿旗袍、戴鳳冠、乘花轎,出嫁時,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開路,謂拖青,男家鼓樂迎親,花轎到男家後,新郎要踢轎門扶新娘入屋拜堂成親,舊時小戶人家生有男孩後,就向鄰近外姓人撿(收)一女孩,俗謂“細心舅”。待成年後於除夕晚成親,稱圓房,此為童養媳。等郎妹即舊時有些貧苦人家當時自己沒有兒子,先買個女孩來撫養,等自己生有男孩後,即配為偶,長大後即行婚配。有的媳婦長到十八歲,“小丈夫”才幾歲,故有“十八嬌妻三歲郎”的說法。二婚親即婦女再嫁,舊時多受歧視,新中國成立後,婚事新辦,大興文明之風,有集體婚禮、男到女家、旅行結婚、開茶話會等形式,婚禮簡樸而熱烈。 x0dx0a四、祭祀習俗 x0dx0a舊時,老人逝世,俗稱“過身”;安葬,俗稱“還山”。葬禮亦有許多繁文縟節,有錢人家還要延僧誦經(俗稱做齋)。蕉嶺縣用棺木土葬為尚,今已除舊習實行火葬,祭祀,蕉嶺各姓均有祖祠,設於縣城者為宗祠,設族中曰家襟祠亦稱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與秋祭,春祭主要為掃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從八月七年級至秋分為止。但也有部分地區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時間。

求梅州地區客家風俗習慣,急急急!!請簡便回答、謝謝

春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初五,稱為“春節”,俗稱“過年”。正月七年級前一天為“除夕”,俗謂“年三十日”。

春節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從農曆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室內室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準備過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為“入年架”,著手準備過年的食物和用品。接著一連幾天,家家戶戶忙著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擠子)、炸酥燒、炸肉丸、薰魚、滷雞鴨等。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貼春聯,貼門神。從這天到年九年級或年初五晚上各家點燈照明到天亮,俗稱“點年光”。

年三十日為統一祭祖時間,家家戶戶挑著竹裝的三牲、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這天老嫩大小穿著新衣服,村子裡鑼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別多。

七年級,是新年的一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一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金獅先到廳堂伏拜(俗稱參神),再到各家廚房伏拜,拜時戶主放炮竹,獅頭朝向喜炮舞動,戶主給紅包表示謝意。年七年級直至初十,均有舞金獅表演。表演時,2人飾演猴子,1人飾沙僧,1人頂獅頭,1人牽獅尾,伴演獅子,猴子活潑,跳來跳去,翻筋斗,飛桌面,穿桌角。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獅各種動作。然後,由金獅隊武術人員表演拳、棍、刀、鉤鐮、耙頭等項武術,表演便告終結。舞金獅是群眾喜愛的傳統節目。

春節期間,白天人們很活躍,男女老幼總愛熱鬧。有的逛街、遊公園、拍照留念;有的舞獅、打鑼鼓、彈琴吹唱;有的玩撲克、打麻將,等等。晚上四處鑼鼓喧天,爆竹連天,煙花騰空,五顏六色,歌聲笑聲,欣心悅耳,家家熱鬧,人人歡樂。

年八年級,是轉孃家、探親訪友的一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轉孃家的婦女,有的捨不得離開孃家,因此有:“七年級就話七年級頭,八年級又話年下頭,九年級又話窮鬼日,初四嬲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歸,七不去,八不歸,初九初十看打獅,十一十二又有龍燈會,索性月半才來歸”的兒歌。

初五日,俗稱“出年架”或“唱也圩”。因這天原是圩日,人們來往街上,一見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初七那天稱“人日”,家家吃“七樣菜”:芹、蔥、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勞、聰明、會划算、有春光、團圓、甜蜜、長久之意。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鬆口過正月半的時間,一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過月半的為多,卻無人定在十五,這與別地在十五過月半完全不同。

過正月半那天像過年一樣,以三牲敬神祭祖,人來客往,吃豐盛的菜飯。

鬆口人有鬧元宵的風俗習慣。清代直至期間,在米圩坪搭花燈棚,舉行鬧花燈的盛會。看花燈的人摩肩接踵,十分熱鬧。凡添了男丁的家戶,要在祖公廳供祭品祭祀祖宗,並懸掛花燈,以慶添丁之喜俗稱“上燈”。元宵節晚上不少人還放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李氏家廟曾放過用160張紗紙做的孔明燈,用特製油燈盞掛進孔明燈內,點燃充氣使其升空。孔明燈放油盞的下邊還掛電光炮、小鞭炮、火箭、煙花,升到高空時鞭炮、電光炮間隔隆響,火箭四射,煙花閃光吐豔,十分好看,熱鬧非常。各姓祖屋大門兩旁還要掛上大燈籠照明,放煙花、火箭、鞭炮。

新中國成立後,仍有過正月半鬧元宵和升丁的傳統習慣。但為防止放孔明燈引起火災,故禁止放孔明燈。至於放煙花、火箭則指定到安全的地方燃放。1955年正月半,在中山公園北邊牛角塘洛陽橋燃放煙架、火箭、煙花,觀眾站滿了牛角塘的四周,一片歡騰熱鬧。

清明

有史以來,鬆口就有過清明節的活動。清明那天,客家話叫“青名”。宋代高菊卿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天,牽兒帶孫去掃墓的人很多。

清明那天,人們要做“清明粄”吃。此習慣流傳已久,至今還有人用苧葉、艾葉、白頭翁等植物葉子混和米粉做成的清明粄這一習俗。

太陽生日

“太陽生日”是梅縣城鄉各地民眾特有的一種節日。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吊頸”的日子,從此明朝滅亡。據說,李二何為了讓人們加深對明朝的思念,又不敢明明白白宣傳,怕遭當政者,危及當地百姓,便號召民眾祭太陽,說這日是“太陽生日”。他還寫了一首《太陽經》,把明朝皇帝當作太陽來拜祭。

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那天,不少家戶掛上紅燈,對著太陽擺一張桌子,放上齋果壽麵祭祀,口中念著《太陽經》。《太陽經》的內容大致是:“太陽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戶戶點紅燈。太陽一出滿天紅,家家門前掛燈籠。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還要燒紙製的太陽衣、太陽帽等。當天還要吃炒麵以作紀念,所以街頭打麵店買麵條的人很多。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日,叫做端午節或端陽節。是人們紀念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的日子。初四日,家家辦節料,裹粽子。傳說戰國時人們在農曆五月初五將粽子投汩羅江,藉以悼念屈原,沿襲成俗,故有裹粽子風俗。初四那天,除裹粽子外,家家還準備好過端午節的肉類、食品和用品。

初五為端午節,各家的大門、間門、廚房門都要掛香蒲,午餐時要喝點雄黃酒,有避邪之意。這日上午,家家擺出三牲、果品祭祖宗。中午,家人團聚在家裡,共吃一頓豐富的團圓餐。初六日,就是轉孃家、走親戚的一天,各家都以酒肉款待來客。

端午節,舊時在鬆口鎮沿南北兩岸地方,有龍舟競渡的風俗。由溪北(五顯宮和王顯宮)的龍舟與溪南(漢帝宮和月泮宮)的龍舟進行比賽,時間一般是五月七年級至初十的每天下午,端午節前各宮“福首”邀叢集眾籌款,主持賽龍舟的事務。四月裡就各自修理龍舟,三十日下水。

五月七年級、九年級和初五上午,各宮裝彩龍舟進行“朝宮”活動。不論龍舟往上劃或往下劃,凡到各個神宮前(上行有月半宮、王顯宮、關帝廟、譚公廟、廣福宮、集福宮;下行為王鎮宮,天后宮、五顯宮、漢帝宮、顯龍宮、金盤宮、王濟宮、王明宮),龍舟指揮員須進宮焚香朝拜(故謂“朝宮”)。龍舟上駛或下駛,沿途彩旗招展,鼓樂齊鳴,鞭炮連天,劃者歡欣活躍;兩岸群眾佇立觀看,揮手助興。

七年級至初十下午均有龍舟比賽。初五為初賽,初十為龍舟決賽。比賽更是精彩,兩岸觀眾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每一龍舟上,有劃手32人,舵手1人,指揮員1人,敲鑼及舀水的各1人,共36人。現在的龍舟略小一些,只有27人。比賽時,雙方齊頭向前划進,互有前後。指揮員觀察水勢,認為有利時就將指揮棒(由短稈龍旗捆成)在龍頭邊脣上一擊,表示下決戰的號令。雙方頭劃手齊下,其它劃手則更加使勁,到終點時勝負已分,勝方則舉槳劃歡呼,鳴炮以示勝利。在比賽過程中,兩岸觀眾熱烈呼喊,為劃手助威,尤其在雙方下令決賽時更是喊聲雷動,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抗日戰爭期間,龍舟競賽曾一度停止。建國後的1950年至1952年還有龍舟比賽,1953年終止,直至2000年中斷了47年的龍舟賽又恢復活動了一年,後來不知何故又停鑼息鼓了。

秋日

立秋那天,農事已完,是為收的節日。是日,家家做味酵粄。鬆口人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蒜仁和油煎黃糖水做成“紅味”,澆拌著吃;另種吃法,是用肉料、菜和味酵粄混著炒來吃。

七月半

農曆七月十五古稱中元節,俗叫“七月半”,又稱“盂蘭節”,俗稱亡魂節。那天,鬆口鎮一般家戶須備三牲拜祖宗、敬亡魂。有少數姓氏要掃墓。多數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沒明顯過七月半祭亡魂的習慣。

作福

“作福”對鬆口客家地區的老百姓來說,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是善男信女祈禱神明保佑的一種習俗。

作福的名目和時間,有一村或一姓特有的,但時間都有固定,一般在農曆八月九年級,每年如期舉行。

作福之日,各戶人家的親戚朋友都會來祝賀和“看熱鬧”,可說賓客盈門。家家戶戶辦豐盛午宴,以招待客人,有的還要煎圓、踏粄、釀豆腐。

舊時,作福這天,一些村寨有遊神“扛公王”出巡的活動,晚上請木偶戲班在村中演出。鬆口地區的各村各姓都有公王廟。鬆口鎮附近的王濟宮和五顯宮可稱當地最大的公王廟。公王是受人們崇拜敬仰的一偶像,當地人把本姓人曾做過官的先祖或歷史上受人尊崇的忠臣、清官的雕像立在廟中為公王供人膜拜,祈禱公王保一方平安。如仙口村人的公王是梁氏先祖樑克家(梁氏64世孫南宋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立為村中公王,後裔設廟紀念他。每年按規定時把公王從廟中抬出來在村中逐屋巡遊。

公王出巡時要舉行出宮、入宮儀式。出巡時公王坐在公王轎中由4人抬,陣容和古裝戲中的大官出巡時的陣容一樣。人們敲鑼打鼓擎著彩旗,數十數百人列隊而行,非常熱鬧。

1950年以後,鬆口沒有遊公王的活動了,而作福習俗的一般活動延續至今。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有賞月的傳統習俗。那天晚上,各家的人都團聚一起吃月餅,談心賞月,歡慶“月圓人更圓”。舊時有扛“菜籃神”、“伏仙姑”、“扛豬屎長工”等習俗。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是漢族傳統的民俗節日。

相傳晉朝孟嘉在重陽那天游龍山,風吹落了帽子,後人就以“秋風落帽”代替重九登高。唐代詩人王維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七言絕句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重陽登高習俗早已形成,客家人繼承了這一中原風俗。

在客家地區,此日多作登高活動,含避災之意。舊時,“重陽節”放風箏活動很普遍,孩子們也參與。重陽登高沿古俗,至今仍極盛行,登高遊覽者絡繹不絕。在梅州地區,人們在重陽節那天遊覽名山勝景,如梅縣陰那山五指峰、王壽山、平遠南臺山、五指山、蕉嶺長潭等。鬆口地區的人不能外出遠遊者,則登元魁塔或萬寶山。每年重陽節都屬旅遊旺季,各地名山勝景遊人如鯽,盛況空前。現在,梅州客家地區稱“重陽節”為“敬老節”、“老人節”。

冬至

鬆口有“冬至挪圓,夏至買田”的俗諺,所以冬至那天做“圓粄”(湯圓)吃的家戶很普遍。還有不少家戶根據“冬至羊,夏至狗”的滋補經驗,買羊肉燉酒吃。

上述種種習俗,與中原一帶大體相同,也是梅州各地客家居民多為中原南遷漢人又一佐證。

梅州家鄉的風俗是什麼?

梅州家鄉的風俗:

1、燒火龍:埔寨火龍是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日。據《豐順縣志》記載,早在乾隆六年,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慣。

2、 在客家地區,正月七年級凌晨開啟大門,有的地方又稱接財神。過去每年選擇吉時,現多以零時為準。大門一開,鞭炮聲立即響成一片,萬爆齊鳴此起彼伏。人們競相歡叫,熱鬧非常,在爆竹聲中迎來了新的一年。

3、客家文化特色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的聚集地。客家方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紐帶。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勞動生活中集體創造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客家情歌最為精彩。

4、客家建築風格 :圍龍式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體呈圓形,猶如太極圖,多依山而建。還有土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等多種建築形式。

5、客家飲食文化 :以梅州菜為代表的客家菜,味鮮鹹,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醋溜魚,炒魚肚等等。

6、七年級,是新的一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一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年八年級,是客家人轉妹(娘)家、探親訪友的一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

廣東梅州有哪些風俗?

廣東梅州的風俗:入年界、過大年、洗柚葉澡、守歲、“開墟”。

1、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帳,乾乾淨淨過年。當然,這個時候理髮,就要付“年價”了,比平時貴了不少;甚至一些服務性行業的收費,也紛紛起價。

2、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作“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3、洗柚葉澡

早上摘回柚葉,中午過後家家戶戶將柚葉放入鍋內水中燒開,每人都要洗柚葉熱水澡,其意是把汙穢、“窮氣”、“衰氣”洗掉,乾乾淨淨進入新的一年。洗過柚葉澡後便換上新衣、新帽、新襪、新鞋,從頭到腳煥然一新,換下的髒衣服當天要洗滌乾淨。因此,洗柚葉水澡含有除舊佈新之意。這一風俗逐年淡化。

4、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七年級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5、“開墟”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遊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七年級、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會到集上表演,叫作“開墟”。

梅州客家風俗有哪些

1、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

2、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愛吃的油炸小吃,如:南瓜圓、煎圓、饊子、芋圓等。

3、忌用豬、貓無償贈親友。客家俗諺"豬來窮、狗來富、貓來帶麻布"之說,帶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即使對方收了狗貓也要回贈禮物才算吉利。

4、胞衣,保密,即將胞衣埋藏於自家祖居地範圍。

5、食飯挾菜忌用筷敲擊盤碗。

客家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這一稱謂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及唐宋時期的客戶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編入客籍,而客籍人遂稱為客家人。

客家既是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更是文化層面的概念。客家文化有古漢文化活化石之譽,客家語言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切韻》《唐韻》《廣韻》《集韻》等古代韻載的發音對應,保留大量文言文字眼,如客家語發音的你、我、他就是爾、吾、其的古音。客家學是當今世界的一門顯學。

梅州客家生活風俗習慣是什麼

客家節俗八月半又謂中秋。這一天人們自己吃的、供先人的、彼此交往的活動,均離不開月餅,月餅簡直成了八月半的象徵。民間置酒歡宴,以月餅祭祖,以月餅相贈送,月餅為八月半的主要時令食品,取其團圓之意端午節是傳統的重要節日,在節日期間,出嫁的女子均需轉妹家省親。具體時間各地不一#,其中梅州城鄉則為初六,鄉俗有年八年級節初六之說。龍舟競渡。龍舟,是龍與舟的結合物,即將船製作繪畫成龍形。舊時,在梅州城鄉,端午節前後,梅江水系各江、河沿江墟市均有舉辦龍舟比賽活動,是時,江面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沿河兩岸圍觀者人潮如湧,好不熱鬧。五月十三為關聖帝君誕辰日。民間傳說,這一天是旱災怪物旱魃經過的日子,故祀關公祈其顯靈,普降甘霖,以解農憂。倘有雨,則因是日為關公單刀赴會之時所降的磨刀雨。故祀典特別隆重。有客家山歌中唱道:五月十三迎關爺,郎戴草帽妹擎傘;保佑上天落大雨,一人擎扎(傘)兩人扎(遮)。夏至,意味著炎熱的夏天來臨。據傳,當天殺狗吃狗肉,有御蠱毒、解虐之效。梅州習俗有夏至狗,滿山走或夏至狗,無處走之諺。這兩則諺語說法雖不同,但意思卻是一致的。即是說,由於夏至殺狗成風,故迫使狗滿山跑或被至無處可藏。此俗形成之因,當系在炎熱夏天降臨之際,吃狗肉這種陽性食物,有增強體質和解毒防病之功用。與中醫寒病夏治,三伏天治百病的理論近似。梅縣、興寧、大埔等鄉村都有過秋節的習俗。過秋節又叫做秋。這時夏收夏種大忙季節已基本結束,進入相對農閒的季節,人們辛苦了一個多月,正是該休整的時候。秋在此處是客家話完了、好了的意思。既然農事做完了做好了,就要慶祝一番。此日,人們不幹田園活,叫做嬲秋。清明,它是農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立春以後第5個節氣,為公曆每年4月4日或5日。按六十甲子計算,從冬至日後第105或106日。這一天,客家人地區大都有這樣的傳統習俗:各家各戶用青艾與大米和糯米磨成粉面做成青色的米米反,送到某個固定的大草坪或河邊、路口,擺在地上,然後再燒起香、紙以公祭那些孤魂野鬼(沒有後人祭掃的先人),以求保佑鄉村平安清潔,六畜興旺,田禾大熟。

更多關於梅州客家生活風俗習慣是什麼?,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233d0a1615731518.html?zd檢視更多內容

梅州有什麼習俗?

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人們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九、十月開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過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開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戶戶要蒸糖糕、做米果、殺豬、做豆腐、宰雞等,歡歡喜喜迎接新年到來。

客家人過春節,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十二月二十四日入年界至除夕為準備階段;正月七年級至初五為過年階段;年初六至元宵節為餘興階段。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後要把灶臺刷乾淨,把舊的灶君取下燒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貼上,一送一迎,都要擺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燒香、點燭、放紙炮。

入年界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限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相罵,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入年界前後,要擇定吉日在屋內掃塵,打掃衛生。要清洗廚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帳,乾乾淨淨過年。

過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過年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廳堂要掛起祖宗畫像,在大門口貼上鮮紅春聯,穀倉門上、禽畜欄前、傢俱床鋪以及水缸邊都要貼上紅紙條,叫做“封歲”,也叫“上紅”。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乾乾淨淨過年。各家廳堂還要陳設供桌,佈置香案,擺起雞、魚、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

晚上,吃團圓飯,菜餚豐盛。桌上要多放幾副碗筷,以示請祖先回來一起過年。飯前,要先給祖先篩酒,將酒灑地,然後開始吃飯。席間,老人小孩吃雞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歲

吃罷團圓飯,灶具要洗得乾乾淨淨,以備正月七年級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歲,辭舊歲,迎新春,每個房間要整夜燈火通明,叫“點歲火”,有些地方牛欄、豬舍也要點上燈。家長要給小孩發壓歲錢,有些地方還要給老人壓歲錢。

接財神

年三十臨晨要接財神,每年有具體財神來的時辰

開大門

正月七年級按《通書》規定的吉利時辰開大門,頓時鞭炮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拜年

正月七年級早上吃素。飯後人們相互拜年以吉利話相頌。小孩們穿著新衣,歡樂嘻戲,有的爭向年長者拜年:“公公叔叔家發財,糖子餅果拿給涯(我)。”

“掌妹家”

正月八年級,走親戚拜年。八年級是已出嫁的女兒回孃家的日子,路上人群熙來攘往很是熱鬧,婦女們手提雞臂、糖果以及其它孝敬父母的物品,到孃家與父母兄弟姐妹歡聚特別是新婚女婿(岳家會用書貼來請)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倆口一起去,也有隻女婿一人去;有的當天回來,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時要帶小母雞、米果、糖果和香燭、鞭炮等,到時要在岳家祖先靈前燒香、點燭、放鞭炮。中午岳家請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熱情。

吃歲飯

九年級早上吃“歲飯”(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八年級晚上蒸好),飯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幾個人就插幾雙,再插上一根帶葉樹枝,有的還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歲飯前先要把飯擺在“當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歲飯要準備很多菜,有雞有肉,與大年三十吃團圓飯差不多。九年級不能殺生,雞要在八年級殺好或過年時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廳堂的祖宗畫像要收起,紙門簾要取下燒掉,外出做工幹活的就可以啟程了。

初十後享燈以及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

又叫“上元節”,家家戶戶要籌辦菜餚,喝酒過年。要鬧元宵,新春遊樂活動到達。

從過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各地遊樂活動不斷,以游龍燈、舞獅為多,有的從正月七年級、二起開始活動。龍燈和獅隊來到前,會預先發貼,來後要給他們送紅包、吃點心。龍燈、獅隊等除到各家各戶表演外,還要到村中各廟宇和祠堂向神靈及祖先拜年。逢到春節後的第一個墟期,各路龍燈、船燈、獅燈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開墟”。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

梅州客家傳統文化風俗有“大埔花萼樓祈福”、“迎白馬”、“春祭”、“跳火堆”、“迎燈迎阿孃鬧元宵”、“燒火龍”等,以上風俗是客家先民結合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逐漸演變而成,也是客家人勤勞、勇敢、智慧的表現。

梅州客家文化特色

客家先民多由中原“書香門第“家族整體遷移,多次遷徙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飲食習慣,建築風格等客家獨特的人文特點。

1、客家文化特色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的聚集地。客家方言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的重要情感紐帶。客家山歌是客家人在勞動生活中集體創造的民間文藝形式,其中以客家情歌最為精彩。

2、客家建築風格

圍龍式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整體呈圓形,猶如太極圖,多依山而建。還有土樓、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等多種建築形式。

3、客家飲食文化

以梅州菜為代表的客家菜,味鮮鹹,特色菜有鹽焗雞,釀豆腐,梅菜扣肉,醋溜魚,炒魚肚等等。

梅州客家人過年風俗有哪些?

除夕日,上午貼門神對聯, 敬天地祖宗和過往神靈, 家家響鞭炮。 午餐後洗澡穿新衣,(客家習俗,年三十會用長命草,松柏,大桔葉煮水洗澡。) 晚餐一般提早, 一家匯聚一堂,隆重而豐盛, 俗謂“團年飯” 。

臨近入夜, 家家戶戶燈燭輝煌, 一直亮到子夜過後, 謂之“接財神” 。 夜幕降臨, 每室起碼要有一盞燈亮到通宵, 謂之“點年光” 。 長輩們給小兒女發“壓歲錢” , 多少不等, 取“人人有錢” 的吉利。

未過子時,大家都不入睡, 謂之“守歲” 。 至子時, 家家戶戶鞭炮煙花一齊鳴放,震耳欲聾, 燦爛輝煌,整個天地為之沸騰, 謂之“接新年” , 節日歡樂的氣氛達到。

客家分佈:

1、客家人遍佈全球,在國內也有重要聚居地。

2、客家四州:惠州、梅州、贛州、汀州(福建長汀)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贛州近千萬人,95%都是客家人,是客家比例居首的地區。還有七個城市被稱為客家大本營:梅州、惠州、河源、深圳、韶關、贛州、龍巖

3、客家人中亦是藏龍臥虎,名流輩出,在各自領域有著非凡成就。

梅州客家結婚習俗?

梅州這邊確實是比較"封建",而且也相對廣東其他地區也比較窮。在梅州,有幾個地方是比較富有---梅城(包括梅江區和梅縣),焦嶺,興寧(直轄市),在這幾個地方中呢,一般都是自由戀愛居多,當然父母要插上一腳是很正常的,但主動權幾乎都在子女自己手中。

而在其他的縣當中呢,除了縣城附近的幾個城鎮外,買辦婚姻(就是主要由父母決定)還有比較嚴重的。 上面說那麼多,主要是告訴你這裡的一些情況, 梅州梅縣的結婚習俗:梅縣 客家男青年可託媒人說媒,介紹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託媒去女家說,也有女家請媒人先訪男家的。看妹子 男女兩家通過央媒說合,如雙方都有意,就約定時間“看妹子”。 寫庚帖 雙方同意後,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後,各請算命先生來“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來,不會相沖相剋,就寫出庚貼(俗名婚單),各置於香案之上,如三天內無不祥之兆,這門親事就定下來(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貼送還女家)。 編紅單 也稱“開紅婚帖”,或叫講財禮。由男方父母,宗親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將男方要送給女家的財禮開具出來。

紅單中有的還要寫上回婿禮品,如帽、銀花、衣服、鞋、襪等。開紅單過程中,雙方會討價還價,最後協商敲定。紅單開完後,男女雙方還要交換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後男方來人在女家吃完中飯回去。

定親 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確定下來。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豬頭、魚、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場。 吃完中飯後,女孩子要出來見面,稱男家父母為爸媽,兩家父母相互稱親家、親家母。

看家方 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時間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後,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親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幾人,不帶禮品,就是帶一點,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 婚事定下以後,男方要請算命先生擇定過門日子,包括新娘出門的日子、時辰,到男家後歸門的時辰,此外女方裁紅衣、男方鋪床的日子也要同時擇定。 迎親隊伍前面是打燈籠的,接著是吹鼓手,花轎在中間,後面是接親的人。 新娘到達男家,如還不到所規定的入門時辰,就要在大門口坪上或在門外旁邊房子等候。入門一般是早上七、八點或八、九點,有的甚至要等到中午。

到了入門時辰,新娘要踢轎門,由男方的伴娘將新娘牽出轎,然後在大門口“過火堆”,新娘從用杉樹枝燒起的火堆上跨過,才進大門。 新娘在鼓樂聲中進到大廳以後,就開始拜堂。 大廳擺設香案,東邊站父母、長輩,西邊站外戚,北邊站房親,南邊站小輩。

拜堂前,外家要給新郎掛紅,用五尺長的紅布披在新郎身上。 口唸:“手拿幡紅五尺長,一心拿來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貴子,早生貴子中個狀元郎。”拜堂時,新郎站左,新娘站右,由禮生叫: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高堂,四夫妻對拜。

最後是親戚見面,要給新娘紅包。拜堂畢,伴娘用紅羅將新娘牽進新房,新郎新娘在鞭炮聲中從房門口向大廳撒喜糖。然後新郎新娘吃交杯酒。伴娘用托盤捧上一隻雞,邊端酒邊講:“團團圓圓,璧合珠聯”,“觀音送子,早生貴子”;“夫妻和好,白頭到老”。

梅州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蕉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漢族的後裔,在長期手產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傳統意識。 x0dx0a一、生產習俗 x0dx0a以耕田為主業,禾分早晚兩季。農忙時村人互幫互助,不計報酬。男人多外出謀生。理家與耕作由婦女擔任。傳統農具有犁耙、轆軸、腳頭、鐵扎、禾鐮、蕩耙、木製龍骨水車等。 x0dx0a婦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魯萁,客家婦女魯萁擔最有特色,一擔魯萁二頭共八捆,用竹槓勾索綁擔,四平八穩,舊時,園中種苧,婦女用其織為夏布,名曰家機布。另種黃麻以編繩,作蘿索、牛索等。 x0dx0a二、生活習俗 x0dx0a服飾 舊時用自織的織家機布制被和衣著,今已淘汰,清至初期,官吏豪紳及儒生穿長袍馬掛,平民男女服裝為開襟式,女的為在則開襟上衣,稱大襟衫,衣長齊膝,現在服飾多樣中西服盛行。 x0dx0a鞋帽 舊時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粵俗傳統木履,現時的品種多,式樣日趨新穎,舊時冬天男人戴氈帽、禮帽和棉帽。婦女冬日戴帽(頭裙)藍布所做。 x0dx0a飲食 一日三餐,米飯為主。舊時早上用鍋煮飯,用罩撈把飯撈起,盛於飯曾瓦 中,供一天吃,傳統名菜、名吃有“蒜頭燜豬肉”、“燜狗肉”、“炒雞酒”、“鹽火局 雞”、“扣肉”、“蘸仔鴨”、“釀豆腐”、“魚生”、“仙人板”、“豬油板”、“鍋篤板”、“黃板”等。 x0dx0ax0dx0a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圍龍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疇交錯的小丘前。其所採用的建築工藝,是中原漢族建築藝術中最先進的“抬樑式”和“穿鬥式”相結合的形式,其結構一般是“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門之內,分上、中、下3個大廳;左右分兩廂或四廂,以兩廂向後延伸,形成馬蹄形的後圍,其特點是以南北子午為半軸,左右對稱,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後的圍龍屋結合成一個大極形整體。 x0dx0ax0dx0a三、婚姻習俗 x0dx0a解放前,蕉嶺人的嫁娶分為“大行嫁”、“童養媳”、“等郎妹”、“二婚親”。大行嫁,多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程式有定親、納彩、迎親、拜堂鬧洞房、做三朝等禮節。迎親之日,女子穿旗袍、戴鳳冠、乘花轎,出嫁時,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開路,謂拖青,男家鼓樂迎親,花轎到男家後,新郎要踢轎門扶新娘入屋拜堂成親,舊時小戶人家生有男孩後,就向鄰近外姓人撿(收)一女孩,俗謂“細心舅”。待成年後於除夕晚成親,稱圓房,此為童養媳。等郎妹即舊時有些貧苦人家當時自己沒有兒子,先買個女孩來撫養,等自己生有男孩後,即配為偶,長大後即行婚配。有的媳婦長到十八歲,“小丈夫”才幾歲,故有“十八嬌妻三歲郎”的說法。二婚親即婦女再嫁,舊時多受歧視,新中國成立後,婚事新辦,大興文明之風,有集體婚禮、男到女家、旅行結婚、開茶話會等形式,婚禮簡樸而熱烈。 x0dx0a四、祭祀習俗 x0dx0a舊時,老人逝世,俗稱“過身”;安葬,俗稱“還山”。葬禮亦有許多繁文縟節,有錢人家還要延僧誦經(俗稱做齋)。蕉嶺縣用棺木土葬為尚,今已除舊習實行火葬,祭祀,蕉嶺各姓均有祖祠,設於縣城者為宗祠,設族中曰家襟祠亦稱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與秋祭,春祭主要為掃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從八月七年級至秋分為止。但也有部分地區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時間。

求梅州地區客家風俗習慣,急急急!!請簡便回答、謝謝

春節

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初五,稱為“春節”,俗稱“過年”。正月七年級前一天為“除夕”,俗謂“年三十日”。

春節是一年中最大的傳統節日。從農曆十二月十五日起,家家戶戶進行大掃除,室內室外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準備過年。

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為“入年架”,著手準備過年的食物和用品。接著一連幾天,家家戶戶忙著做年糕(甜粄)、煎油果(油擠子)、炸酥燒、炸肉丸、薰魚、滷雞鴨等。到年二十八、二十九,家家貼春聯,貼門神。從這天到年九年級或年初五晚上各家點燈照明到天亮,俗稱“點年光”。

年三十日為統一祭祖時間,家家戶戶挑著竹裝的三牲、齋果、酒、菜等,到祖祠祭祖。這天老嫩大小穿著新衣服,村子裡鑼鼓喧天,鞭炮放得特別多。

七年級,是新年的一年開始,天還未亮,到處燃放鞭炮,人人說好話,互相道賀。一早,金獅隊敲鑼打鼓,串村過戶,到每家“拜新年”。金獅先到廳堂伏拜(俗稱參神),再到各家廚房伏拜,拜時戶主放炮竹,獅頭朝向喜炮舞動,戶主給紅包表示謝意。年七年級直至初十,均有舞金獅表演。表演時,2人飾演猴子,1人飾沙僧,1人頂獅頭,1人牽獅尾,伴演獅子,猴子活潑,跳來跳去,翻筋斗,飛桌面,穿桌角。猴子和沙僧合作,表演弄獅各種動作。然後,由金獅隊武術人員表演拳、棍、刀、鉤鐮、耙頭等項武術,表演便告終結。舞金獅是群眾喜愛的傳統節目。

春節期間,白天人們很活躍,男女老幼總愛熱鬧。有的逛街、遊公園、拍照留念;有的舞獅、打鑼鼓、彈琴吹唱;有的玩撲克、打麻將,等等。晚上四處鑼鼓喧天,爆竹連天,煙花騰空,五顏六色,歌聲笑聲,欣心悅耳,家家熱鬧,人人歡樂。

年八年級,是轉孃家、探親訪友的一天。家家熱情待客,處處談笑風生,說不盡新年快樂。轉孃家的婦女,有的捨不得離開孃家,因此有:“七年級就話七年級頭,八年級又話年下頭,九年級又話窮鬼日,初四嬲一日,初五‘唱也圩’,初六唔好歸,七不去,八不歸,初九初十看打獅,十一十二又有龍燈會,索性月半才來歸”的兒歌。

初五日,俗稱“出年架”或“唱也圩”。因這天原是圩日,人們來往街上,一見熟人就互相拱手拜年恭喜。初七那天稱“人日”,家家吃“七樣菜”:芹、蔥、蒜、春菜、芫荽、甜菜、韭菜等,取其勤勞、聰明、會划算、有春光、團圓、甜蜜、長久之意。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俗稱“正月半”。鬆口過正月半的時間,一般定在十二、十三、十四,以十四那天過月半的為多,卻無人定在十五,這與別地在十五過月半完全不同。

過正月半那天像過年一樣,以三牲敬神祭祖,人來客往,吃豐盛的菜飯。

鬆口人有鬧元宵的風俗習慣。清代直至期間,在米圩坪搭花燈棚,舉行鬧花燈的盛會。看花燈的人摩肩接踵,十分熱鬧。凡添了男丁的家戶,要在祖公廳供祭品祭祀祖宗,並懸掛花燈,以慶添丁之喜俗稱“上燈”。元宵節晚上不少人還放孔明燈(相傳為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李氏家廟曾放過用160張紗紙做的孔明燈,用特製油燈盞掛進孔明燈內,點燃充氣使其升空。孔明燈放油盞的下邊還掛電光炮、小鞭炮、火箭、煙花,升到高空時鞭炮、電光炮間隔隆響,火箭四射,煙花閃光吐豔,十分好看,熱鬧非常。各姓祖屋大門兩旁還要掛上大燈籠照明,放煙花、火箭、鞭炮。

新中國成立後,仍有過正月半鬧元宵和升丁的傳統習慣。但為防止放孔明燈引起火災,故禁止放孔明燈。至於放煙花、火箭則指定到安全的地方燃放。1955年正月半,在中山公園北邊牛角塘洛陽橋燃放煙架、火箭、煙花,觀眾站滿了牛角塘的四周,一片歡騰熱鬧。

清明

有史以來,鬆口就有過清明節的活動。清明那天,客家話叫“青名”。宋代高菊卿詩:“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天,牽兒帶孫去掃墓的人很多。

清明那天,人們要做“清明粄”吃。此習慣流傳已久,至今還有人用苧葉、艾葉、白頭翁等植物葉子混和米粉做成的清明粄這一習俗。

太陽生日

“太陽生日”是梅縣城鄉各地民眾特有的一種節日。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是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北京煤山“吊頸”的日子,從此明朝滅亡。據說,李二何為了讓人們加深對明朝的思念,又不敢明明白白宣傳,怕遭當政者,危及當地百姓,便號召民眾祭太陽,說這日是“太陽生日”。他還寫了一首《太陽經》,把明朝皇帝當作太陽來拜祭。

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那天,不少家戶掛上紅燈,對著太陽擺一張桌子,放上齋果壽麵祭祀,口中念著《太陽經》。《太陽經》的內容大致是:“太陽三月十九日生,家家戶戶點紅燈。太陽一出滿天紅,家家門前掛燈籠。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還要燒紙製的太陽衣、太陽帽等。當天還要吃炒麵以作紀念,所以街頭打麵店買麵條的人很多。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日,叫做端午節或端陽節。是人們紀念戰國時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的日子。初四日,家家辦節料,裹粽子。傳說戰國時人們在農曆五月初五將粽子投汩羅江,藉以悼念屈原,沿襲成俗,故有裹粽子風俗。初四那天,除裹粽子外,家家還準備好過端午節的肉類、食品和用品。

初五為端午節,各家的大門、間門、廚房門都要掛香蒲,午餐時要喝點雄黃酒,有避邪之意。這日上午,家家擺出三牲、果品祭祖宗。中午,家人團聚在家裡,共吃一頓豐富的團圓餐。初六日,就是轉孃家、走親戚的一天,各家都以酒肉款待來客。

端午節,舊時在鬆口鎮沿南北兩岸地方,有龍舟競渡的風俗。由溪北(五顯宮和王顯宮)的龍舟與溪南(漢帝宮和月泮宮)的龍舟進行比賽,時間一般是五月七年級至初十的每天下午,端午節前各宮“福首”邀叢集眾籌款,主持賽龍舟的事務。四月裡就各自修理龍舟,三十日下水。

五月七年級、九年級和初五上午,各宮裝彩龍舟進行“朝宮”活動。不論龍舟往上劃或往下劃,凡到各個神宮前(上行有月半宮、王顯宮、關帝廟、譚公廟、廣福宮、集福宮;下行為王鎮宮,天后宮、五顯宮、漢帝宮、顯龍宮、金盤宮、王濟宮、王明宮),龍舟指揮員須進宮焚香朝拜(故謂“朝宮”)。龍舟上駛或下駛,沿途彩旗招展,鼓樂齊鳴,鞭炮連天,劃者歡欣活躍;兩岸群眾佇立觀看,揮手助興。

七年級至初十下午均有龍舟比賽。初五為初賽,初十為龍舟決賽。比賽更是精彩,兩岸觀眾人山人海,非常熱鬧。每一龍舟上,有劃手32人,舵手1人,指揮員1人,敲鑼及舀水的各1人,共36人。現在的龍舟略小一些,只有27人。比賽時,雙方齊頭向前划進,互有前後。指揮員觀察水勢,認為有利時就將指揮棒(由短稈龍旗捆成)在龍頭邊脣上一擊,表示下決戰的號令。雙方頭劃手齊下,其它劃手則更加使勁,到終點時勝負已分,勝方則舉槳劃歡呼,鳴炮以示勝利。在比賽過程中,兩岸觀眾熱烈呼喊,為劃手助威,尤其在雙方下令決賽時更是喊聲雷動,興奮之情,難以言表。

抗日戰爭期間,龍舟競賽曾一度停止。建國後的1950年至1952年還有龍舟比賽,1953年終止,直至2000年中斷了47年的龍舟賽又恢復活動了一年,後來不知何故又停鑼息鼓了。

秋日

立秋那天,農事已完,是為收的節日。是日,家家做味酵粄。鬆口人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用蒜仁和油煎黃糖水做成“紅味”,澆拌著吃;另種吃法,是用肉料、菜和味酵粄混著炒來吃。

七月半

農曆七月十五古稱中元節,俗叫“七月半”,又稱“盂蘭節”,俗稱亡魂節。那天,鬆口鎮一般家戶須備三牲拜祖宗、敬亡魂。有少數姓氏要掃墓。多數人只在那天加菜,而沒明顯過七月半祭亡魂的習慣。

作福

“作福”對鬆口客家地區的老百姓來說,是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是善男信女祈禱神明保佑的一種習俗。

作福的名目和時間,有一村或一姓特有的,但時間都有固定,一般在農曆八月九年級,每年如期舉行。

作福之日,各戶人家的親戚朋友都會來祝賀和“看熱鬧”,可說賓客盈門。家家戶戶辦豐盛午宴,以招待客人,有的還要煎圓、踏粄、釀豆腐。

舊時,作福這天,一些村寨有遊神“扛公王”出巡的活動,晚上請木偶戲班在村中演出。鬆口地區的各村各姓都有公王廟。鬆口鎮附近的王濟宮和五顯宮可稱當地最大的公王廟。公王是受人們崇拜敬仰的一偶像,當地人把本姓人曾做過官的先祖或歷史上受人尊崇的忠臣、清官的雕像立在廟中為公王供人膜拜,祈禱公王保一方平安。如仙口村人的公王是梁氏先祖樑克家(梁氏64世孫南宋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右丞相)立為村中公王,後裔設廟紀念他。每年按規定時把公王從廟中抬出來在村中逐屋巡遊。

公王出巡時要舉行出宮、入宮儀式。出巡時公王坐在公王轎中由4人抬,陣容和古裝戲中的大官出巡時的陣容一樣。人們敲鑼打鼓擎著彩旗,數十數百人列隊而行,非常熱鬧。

1950年以後,鬆口沒有遊公王的活動了,而作福習俗的一般活動延續至今。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

月到中秋分外明,故有賞月的傳統習俗。那天晚上,各家的人都團聚一起吃月餅,談心賞月,歡慶“月圓人更圓”。舊時有扛“菜籃神”、“伏仙姑”、“扛豬屎長工”等習俗。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是漢族傳統的民俗節日。

相傳晉朝孟嘉在重陽那天游龍山,風吹落了帽子,後人就以“秋風落帽”代替重九登高。唐代詩人王維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七言絕句雲:“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重陽登高習俗早已形成,客家人繼承了這一中原風俗。

在客家地區,此日多作登高活動,含避災之意。舊時,“重陽節”放風箏活動很普遍,孩子們也參與。重陽登高沿古俗,至今仍極盛行,登高遊覽者絡繹不絕。在梅州地區,人們在重陽節那天遊覽名山勝景,如梅縣陰那山五指峰、王壽山、平遠南臺山、五指山、蕉嶺長潭等。鬆口地區的人不能外出遠遊者,則登元魁塔或萬寶山。每年重陽節都屬旅遊旺季,各地名山勝景遊人如鯽,盛況空前。現在,梅州客家地區稱“重陽節”為“敬老節”、“老人節”。

冬至

鬆口有“冬至挪圓,夏至買田”的俗諺,所以冬至那天做“圓粄”(湯圓)吃的家戶很普遍。還有不少家戶根據“冬至羊,夏至狗”的滋補經驗,買羊肉燉酒吃。

上述種種習俗,與中原一帶大體相同,也是梅州各地客家居民多為中原南遷漢人又一佐證。

標籤: 梅州 客家 風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lnx3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