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洞庭山出茶葉名碧螺春

洞庭山出茶葉名碧螺春

洞庭山出茶葉名碧螺春

洞庭山出茶葉名碧螺春:答案是不屬於。

洞庭山出產的名茶之一是碧螺春。碧螺春屬於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其特點是:茶葉細嫩勻整,色澤翠綠,香氣清香高雅,滋味鮮爽甘醇,湯色明亮清澈,葉底嫩綠勻整。碧螺春的產地主要集中在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流域和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畔的茶園中,而洞庭山則是岳陽市碧螺春的主要產區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洞庭碧螺春屬於發酵茶嗎?下面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洞庭碧螺春屬不屬於發酵茶。

洞庭碧螺春不屬於發酵茶,屬於未發酵茶葉,是綠茶的一個品種,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帶,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

以上就是洞庭碧螺春是不是發酵茶的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碧螺春為什麼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為洞庭碧螺春,它的茶色澤澄綠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好又在春天採製於碧螺峰上,碧螺春屬於綠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在唐朝作為貢品,又被稱為功夫茶、新血茶。

碧螺春為什麼叫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產地在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因此得名洞庭碧螺春,又有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根據它色澤碧綠,捲曲如螺,春季採製,又採自碧螺峰這些特點的特徵而賜名,在購買的時候,挑選好的碧螺春可以從這幾點入手。

1、好的碧螺春,沖泡之後看上去柔和自然,添加了其他東西的碧螺春則是黃暗的。

2、好的碧螺春茶葉外形是曲捲起來的,茶葉香味撲鼻,有一股濃郁的花香味。

3、好的碧螺春茶葉體型緊實,手感很好,沖泡的時候,會迅速下沉,很有質感。

4、好的碧螺春非常細嫩,茶葉本身也會很細,每一斤茶葉大概需要6萬左右的小嫩芽。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碧螺春名字怎麼來的?

碧螺春是很著名的一種茶,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有說是康熙賜名的,也有說和地名有關,那麼,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

螞蟻莊園3月1日正確答案:太湖

洞庭碧螺春產自蘇州市吳中縣的西南方位,在太湖之濱。

在歷史上,古太湖有兩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這兩座山一般被合稱為洞庭山。

但是此洞庭非彼洞庭,我們所熟知的洞庭湖在古代稱為雲夢、九江,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區的歷史勝蹟很多,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碧螺春名字怎麼來的?

“銅絲條,蜜蜂腿”“蘊含花香果味”,這是民間對洞庭碧螺春的生動描述,形容其外形細緊似銅絲,滿披茸毛似沾滿花粉的蜜蜂腿,香味獨特。

康熙賜名說

早年,每到早春茶芽萌發,洞庭東山採茶姑娘們就結伴上山採茶,採下的芽葉放進圍在腰間的布兜裡,早晨上山,中午才能下山,布兜裡的茶芽在體溫作用下開始微微發熱,散發出撲鼻的花香,姑娘們驚呼“嚇煞人香”!由此人們就將此茶叫做“嚇煞人香”茶。

據《蘇州府志》記載,清康熙三十八年春,康熙皇帝第三次南巡來到太湖,巡撫宋犖獻上此茶,深得康熙讚賞,問及茶名,覺得不雅,欣然賜名“碧螺春”,從此以後,碧螺春就作為貢茶年年進貢朝廷。

地名說

相傳自古洞庭山上就有茶,細嫩,甘香,俗稱“嚇煞人”,尤其以產自碧螺峰的最好,因此得名“碧螺春”。

愛情故事說

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在洞庭西山有一位美麗善良愛唱歌的姑娘,叫碧螺,洞庭東山有一位勤勞勇敢的青年漁民,叫阿祥。

在與湖裡一條危害黎民、要霸佔碧螺姑娘的惡龍的搏鬥中,阿祥斬除了惡龍,卻身負重傷,碧螺姑娘感念恩情,四處採集草藥,悉心為阿祥療傷。

在阿祥搏鬥流血的地方發現了幾株小茶樹,採下嫩芽回去熬成湯汁,清香撲鼻,阿祥喝後神清氣爽,很快恢復了健康。

因為是碧螺姑娘發現並採制的而得名。碧螺春茶名副其實,“碧”,色澤銀綠隱翠,茸毛披覆,“螺”,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春”早春採製。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太湖。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在歷史上,古太湖有兩座山,一曰洞山,一曰庭山,這兩座山一般被合稱為洞庭山。但是此洞庭非彼洞庭,我們所熟知的洞庭湖在古代稱為雲夢、九江,號稱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區的歷史勝蹟很多,是著名的魚米之鄉。

碧螺春採摘特點

碧螺春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製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

通常採芽葉初展,芽長1.6~2.0釐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為“雀舌”,炒制500克高階碧螺春約需採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幹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採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螞蟻莊園

1、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太湖洞庭山一帶,所以大家習慣稱其為“洞庭碧螺春”。洞庭山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南,太湖東南部。洞庭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東洞庭山、西洞庭山兩地的統稱,一般也稱作洞庭東山、洞庭西山,俗稱東山、西山。洞庭山歸蘇州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管轄,分屬於吳中區東山鎮、金庭鎮。太湖遼闊,碧水盪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瀰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

2、東西洞庭山都種著果樹和茶樹,因此出產的茶會帶有一絲花果香。加上太湖的自然條件優越,水源、光照、土壤和氣候為碧螺春的品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洞庭湖,古稱雲夢、九江和重湖,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號稱八百里洞庭,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而得名。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

碧螺春外形條索纖細,茸毛遍佈,白毫隱翠;泡成茶後,色嫩綠明亮,味道清香濃郁,飲後有回甜之感。碧螺春,產於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准,獲得原產地域標誌產品保護。

西山鎮(今金庭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都種茶。重點茶區在秉場、石公堂裡、東村、衙甪里、東河、縹緲村一帶,其餘東蔡、林屋、庭山、蔣東、元山各村也有分佈。茶園面積965公頃。東山鎮全境十二個行政村中,茶區主要分佈在山區的莫釐、碧螺、雙灣、楊灣、陸巷五個村。

為什麼叫洞庭山碧螺春?——洞庭山碧螺春的發現

洞庭碧螺春, 是繼虎丘茶和天池茶之後,成為蘇州名茶的.

說起碧螺春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因碧螺春最初產於碧螺峰而得名;還有人說,“ 碧螺春 “三字實指茶之色澤、形態、時間(茶色碧綠,成茶外形蜷曲似螺,採製於早春);也有人說,是因為碧螺姑娘從懸崖上採回茶葉救了情郎的性命而得名;又有人說,是康熙帝飲後大加讚賞,御賜“碧螺春”而得名...

至今太湖一帶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其中有兩則最為人們傳頌.

一則傳說是講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個名叫碧螺的美麗姑娘,她有一副清亮圓潤的嗓子,十分喜歡唱歌。她的歌聲像甘泉,給鄉民們帶來歡樂與希望,大家都很愛她! 

與西洞庭山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有個叫阿祥的小夥子,他在打魚時,常常聽見碧螺姑娘甜美動聽的歌聲,也時常看見她在湖邊織網的優雅身姿,不知不覺中深深地愛上她。

這時,太湖中出現了一條惡龍,不但強行令人為其在西山上立廟,還看中了碧螺的美貌,要姑娘做他的妻子,並揚言,如果不答應,它將蕩平西山,劫走碧螺。

阿祥知道後,下定決心要殺死惡龍。一天,他手持魚叉,潛到湖底,和惡龍展開了水天七夜的殊死搏鬥。最後阿祥殺死了惡龍,自己也因流血過多昏倒在湖邊。

鄉民們急忙地把為民除害的英雄阿祥抬回家中,由碧螺姑娘親自護理。阿祥因傷重,病情一天天惡化,碧螺姑娘十分傷心,為了救阿祥,她踏遍洞庭東丶西山,到處尋找草藥。有一天,碧螺姑娘忽然發現山頂上一顆小茶樹長得特別可愛,早春寒冷時節,小樹卻長出了許多芽苞,她十分憐惜這棵小茶樹,每天給它澆水,不讓小樹受凍。

清明過後不幾天,小樹展開的第一片嫩葉,這時阿祥已水米不進,危在旦夕。姑娘流著眼淚來到茶樹旁邊,對著那嫩綠的茶樹祈禱:“茶葉啊茶葉,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辛勞,求你救活我的阿祥哥吧,如果能叫我阿祥,我願獻出自己的生命!”

姑娘虔誠的採下幾篇嫩芽含在嘴裡,回家後泡在開水裡送到阿祥嘴邊。不掉,一股純正清爽的香氣直沁阿祥心脾,本來水米不進的阿祥頓覺精神一振,他一口氣把茶水全部喝光。緊接著伸伸腿.、伸伸手,漸漸恢復了元氣!

姑娘進見此情景,高興異常,連忙把小茶樹上的茶葉全採了下來,小心翼翼地用一張薄紙裹著放在自己胸前,用自己的體溫將嫩茶葉暖幹。然後拿出來在手上輕輕搓揉,泡茶給啊祥喝。阿祥喝了這些茶水後,居然完全恢復了健康。

可是,碧螺姑娘卻一天天憔悴下去。原來,姑娘的元氣全凝聚在茶葉上了,茶葉被阿祥泡水喝掉後,姑娘的元氣再也不能復原了。

姑娘帶著幸福的微笑失去,阿祥悲痛欲絕,將姑娘葬在在山頂上的茶樹旁。同時,這的茶樹長得特別陌生。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善良的姑娘,鄉民們便把這種名貴的茶葉,取名為“ 碧螺春 ”。

另外,一則故事是說,很早以前,東洞庭上飄著一股奇異的香氣。人們誤以為有妖精做崇,不敢上山。

一天,有位倔強勇敢的姑娘去莫釐峰砍柴,剛走到半山腰,便聞到一股清香,就朝山裡觀望,看來看去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為好奇心所驅,他冒著危險,爬上懸崖,來到山頂上,只見在石縫裡長著幾顆綠油油的一陣陣香味就是從樹上發出來的。

她走進茶樹,採摘了一些芽葉揣在懷裡,就下山了。誰知一路走,懷裡的茶葉一路散發出香氣,而且越走,這股香味越濃,這異香薰的她有些昏昏沉沉的。

回到家中,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從懷裡取出茶葉,但覺滿屋芬芳,姑娘驚呼: “嚇煞人哉!嚇煞人哉!”一邊撮謝芽葉泡上一壺喝起來。

沒想到茶剛送到嘴邊,幽香已沁人心脾,一口下嚥,更是齒頰生香;二口下嚥,喉潤氣爽;三口下嚥,疲勞頓除。

姑娘喜出望外,決心把寶貝茶樹一回家來種。

第二天,她帶上鋤頭,把小樹挖回,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公腳下,加以精心栽培幾年以後,茶樹長得枝繁葉茂,茶樹散發出來的香氣,吸引的遠近相鄰。

姑娘把採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大家,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香濃味甘,大家讚不絕口,好奇地問這是何茶,姑娘隨口答道:嚇煞人香!

從此,嚇煞人香漸漸引種繁殖,遍佈了整個洞庭山。也許這顆從山頂移栽而來的茶樹,就是前一則故事中碧螺姑娘的化身!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產自哪裡?碧螺春這款茶有何特點?

洞庭碧螺春產自江蘇蘇州市的太湖洞庭山,這款茶具有條索緊結、捲曲如螺、白毫畢露和銀綠隱翠等多個特點。

中國是一個茶葉出產大國,每年都有大量的茶葉出產,而在茶葉市場上也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茶,洞庭碧螺春就是中國名茶之一,這種茶出產在太湖洞庭山,它分為東西二山,東山伸入到太湖深處就像太湖的一個半島,而西山則屹立在湖中的島嶼上。洞庭山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再加上太湖水面水汽升騰霧氣悠悠為常數的生長,造就了優良的條件。

一、條索緊張捲曲似螺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是綠茶的一種,這種茶在加工過程中沒有經過發酵,保留了新鮮茶葉中的豐富營養,而且它經過炒制,揉捻和烘乾以後保持了良好的外形,不但條索緊結,還捲曲似螺,又因為它的外表為綠色,所以被人們叫做碧螺春,這是一種在國內流傳上千年的經典名茶。

二、白毫畢露銀綠隱翠

白毫畢露銀綠隱翠都是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的重要特點,這種茶表面有大量細小白色的毫毛,看去上就象銀白色一樣,在銀色中卻爺爺能看到茶葉的綠色這種茶沖泡以後在水中慢慢舒展,上下翻飛茶水澄綠,看上去特別漂亮,他沖泡後有濃郁的茶香,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飲用後感覺鮮爽生津。

三、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

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營養豐富,保健功效出色,這也是它的重要特點,因為它在加工過程中保留了新鮮茶葉中的豐富營養,人們沖泡飲用這種茶會把它含有的茶多酚,咖啡鹼,茶鹼,以及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儘快吸收,能維持身體正常代謝,也能提神醒腦,緩解疲勞,更能增強人體自身免疫功能放慢人體衰老速度。中國名茶洞庭碧螺春還是一種能淨化血液的健康養生茶,它能清理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可防止人體心血管出現病變。

“碧螺春”這種茶產於什麼地方?

01

江蘇省蘇州市吳縣

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碧螺春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曆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

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高階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人,是中國的名茶。主要工序為殺青、揉捻、搓團顯毫、炒青。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曆史,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相傳有一尼姑上山遊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關於此茶名稱的來歷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親賜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時就已有茶名的傳說,還有一種巧妙的解釋說取其色澤碧綠,捲曲如螺,春季採製,又採自碧螺峰這些特點,因而命名為碧螺春。此茶有悠久歷史,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成為年年進貢的貢茶。

洞庭碧螺春產地在哪裡 洞庭碧螺春的簡介

1、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吳縣洞庭山區。

2、洞庭碧螺春茶葉片捲曲呈螺狀,茶湯碧綠,是一種高階名茶。因其葉遇熱會散發異香,故當地土人稱為「嚇殺人香」。清康熙年間,聖祖遊幸太湖,撫臣宋犖曾以此茶進,帝因其名不雅馴,遂改稱為「碧螺春」。

3、洞庭(山)碧螺春茶,江蘇省蘇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4、2020年7月,洞庭(山)碧螺春茶入選中歐地理標誌第二批保護名單。

洞庭碧螺春到低是不是洞庭湖的,為什麼叫碧螺春?

碧螺春,產於太湖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2002年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總局批准,獲得原產地域標誌產品保護。

據清代王應奎《柳南隨筆》、陳康祺《郎潛紀聞》和《清朝野史大觀》等書的有關記載說,“碧螺春”原是一種野生茶,產於江蘇吳縣太湖洞庭東山的碧螺峰石壁縫隙間,此茶清香幽幽,飄忽不散,時濃時淡,若有若無,於是,當地茶人用吳語驚呼道:“嚇煞人香!”於是,“嚇煞人香”又成了這種茶的土名。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春,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南巡到洞庭東山,江蘇巡撫宋犖派人購置了當地製茶名手朱正元精製的品質最好的“嚇煞人香”進奉皇上。康熙皇帝品嚐後,頓覺清香醇甜直透肺腑,好茶!但一聽說這茶名叫“嚇煞人香”,又覺粗俗不雅,於是很想給它重新取個名。

在文化上早已被“漢化”了的康熙皇帝非常熟悉古代的一些詠茶詩詞,如蘇軾曾說:“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試焙新茶詩)),又如李清照說;“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小重山》)。

“武林春”也好,“一甌春”也好,都是指代茶葉。於是,康熙皇帝根據此茶色澤澄綠如碧,外形蜷曲如螺,恰好又在春天採製於碧螺峰上,欣然將它題之為“碧螺春”。

擴充套件資料:

洞庭碧螺春有“型美、色豔、香濃、味純”四大特點,根據這四個方面來劃分等級,國家標準碧螺春茶可分為五級。其中特一級、特二級洞庭碧螺春銀白隱翠,條索細長,捲曲成螺,身披白毫,沖泡後湯色碧綠清澈,香氣濃郁,滋味鮮醇甘厚,回甘持久。

一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鮮豔,發綠、有明顯著色感。

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後,沒有加色素的湯色看上去比較清澈柔和、青黃明亮,加色素茶湯的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豔,明顯發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0lzk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