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瓦解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瓦解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瓦解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一種現代國際關係制度,它基於以國家主權為基礎的國際體系,根據此體系,每個國家都將其領土視為獨立且平等的,互相尊重彼此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種體系主要是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確定的。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體系開始瓦解。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加速發展,導致國家之間的聯絡和合作越來越密切,以至於獨立的國家開始失去自主權。此外,佔據重要地位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也在強化其權力和影響力,這使得國家主權的概念成為虛幻的。

此外,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國家之間日益增強的經濟聯絡,也使得國際關係的固有性質發生了變化。國家間的經濟互相依存,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國家主權的動搖。

綜上所述,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瓦解是由於全球化、國際化和國際組織發展的加速發展,以及國際聯絡的不斷加深。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歷史上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怎麼一回事?

從《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說起: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它是具有現代意義的第一個國際關係條約。主要內容:(1)歐洲領土的區域性分割:法國取得阿爾薩斯和洛林,並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個主教區;瑞典則獲得了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並且取得了軍費賠償。(2)了皇帝的權利,承認了各諸侯具有的內政、外交權;還規定卡爾文與路德教享有同樣的權利,制止了天主教對新教的。

對近代國際法的產生與發展起了重大作用(意義):

第一, 開創了以國際會議解決國際爭端的先例;

第二, 劃定了歐洲各國的國界,承認了國家的和主權,並鳴國家主權、國家領土、國家等原則已經確立為國際關係中應遵守的準則;

第三, 首次創立並確認了條約必須遵守和對違約的一方可施加集裁的原則;

第四, 承認新教和舊教享有同等的權力,打破了羅馬教皇神權統治下的世界主權論。

第五, 在歐洲開始確立常駐外交代表機構的制度,各國普遍建立了外交使節,進行外事活動。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不但結束了30年戰爭,而且在歐洲形成了一個力量相對均衡的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但它在調和原有矛盾的同時,又造成了新的矛盾,從而擺脫不了最終瓦解的命運;而該體系所確立的原則、法則和制度卻有久遠的意義。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是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簽約雙方分別是統治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而在1648年10月24日簽定的西荷和約,正式確認了威斯特伐利亞這一系列和約,並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

一般史學家會視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和1659年的比利牛斯和約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系列之一。

和約主要內容如下:

重申1555年的奧格斯堡宗教和約和1635年的布拉格和約繼續有效

哈布斯堡皇室承認新教在神聖羅馬帝國內的合法地位,同時新教諸侯和天主教諸侯在帝國內地位平等

神聖羅馬帝國內閣諸侯邦國可自行訂定官方宗教,其中歸正宗加爾文教派獲帝國承認為合法宗教

神聖羅馬帝國內閣諸侯邦國有外交自主權,唯不得對皇帝及皇室宣戰

正式承認荷蘭和瑞士為國家

哈布斯堡皇室的部分外奧地利領地割與法國,瑞典和部分帝國內的新教諸侯

法國得到洛林內梅林、圖爾、凡爾登等3個主教區 和除斯特拉斯堡外整個阿爾薩斯

瑞典獲取西波美拉尼亞地區和維斯馬城、不來梅-維爾登兩個主教區,從而得到了波羅的海和北海南岸的重要港口

普魯士獲得東波美拉尼亞地區和馬格德堡(Magdeburg)主教區

薩克森獲得路薩蒂亞(Lusatia)地區

普法爾茨(Palatinate)公國一分為二

信奉天主教的上法普爾茨與巴伐利亞合併

信奉新教的下普法爾茨(萊茵蘭-普法爾茨)維持

神聖羅馬皇帝選舉不得在現任皇帝在世時進行,以免皇帝干預,影響結果

法國和瑞典在神聖羅馬帝國議會有代表權,巴伐利亞公爵被封為選帝侯

此和約導致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領地,也削弱了皇朝對神聖羅馬帝國內各邦國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國陷入封建的時代,但是皇帝的首席代表特勞特曼斯道夫施展外交手腕,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把一個較為完整的奧地利保留下來,也保留下奧地利在中歐的地位,使他在今後的歐洲中依然起著重要作用。

另外,此和約導致法國,荷蘭和瑞典這三大歐洲新霸主的崛起。

維斯特伐利亞體系的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

主要內容:

(1)歐洲領土的區域性分割:法國取得阿爾薩斯和洛林,並肯定了先前取得的3個主教區;瑞典則獲得了波羅的海和北海沿岸最重要的港口,並且取得了軍費賠償。

(2)了皇帝的權利,承認了各諸侯具有的內政、外交權;還規定卡爾文與路德教享有同樣的權利,制止了天主教對新教的。

歷史地位: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不但結束了30年戰爭,而且在歐洲形成了一個力量相對均衡的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但它在調和原有矛盾的同時,又造成了新的矛盾,從而擺脫不了最終瓦解的命運;而該體系所確立的原則、法則和制度卻有久遠的意義。

以全球為參照系的國家主義是國際意義上的國家主義,這種國家主義是由《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所奠定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不僅是近代國際關係史上的第一個國際體系,也是國際關係史上第一次以條約的形式肯定國家主義的國際體系,從而使國家主義具有了某種法律的意義。

擴充套件資料

影響

對人類文明

和約對戰俘、人類信仰等問題的關注體現了人類的文明進步。

和約第110條還提到了現代意義的戰俘問題,並提出瞭解決的建議。這也為後世戰爭樹立了規範作用。

1785年,普魯士和美國簽訂了世界上第一個內容涉及保護戰俘的雙邊條約,規定應給予戰俘正當待遇,禁止將戰俘囚禁在罪犯的監獄裡並禁止使用鐐銬,戰俘必須監禁在合乎衛生的場所,可以像軍隊一樣地生活、飲食和進行體育運動。

19世紀,戰俘的待遇應和本隊的待遇相類似的原則得到了普遍的承認。保護戰俘的國際公約。在此後的一個多世紀中,戰爭法規則中的人道主義法逐漸成型。

在現代國際法中,“日內瓦條約體系”專門規定了給予戰爭受難者(包括武裝部隊的傷、病員、戰俘和平民等)人道主義待遇和保護的原則規則。已有近190個國家參加了這一公約。

和約第49條明確承認宗教信仰自由原則、新教教徒因此具有與天主教教徒相同的權利。宗教平等原則成為和約國際保證的一部分。對的關注這一原則也成為近代早期國際關係中一個重要組織部分,為宗教平等原則建立了法律上的保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指的是什麼

17世紀中葉因《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而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簽約雙方分別是統治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個和約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使德意志完全成了地理概念。從條約裡可以看到,曾經一統天下的神權世界已經無可避免趨於瓦解,民族國家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國家之上不再有任何權威,這確立了國家主權至上的國際基本原則。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署,標誌著民族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主體地位的確立。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幾個國際關係和國際法的基本原則:主權平等原則,不干涉內政原則,勢力均衡原則。當代的國際秩序,仍在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中前行。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並沒有在歐洲消滅戰爭。眾所周知,發生在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其策源地和最重要的戰場,也都在歐洲。但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又確實是為和平而設立的,且也許是現實條件下維護世界和平的最佳模式。一戰和二戰的發生,本質上是新興強權挑戰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從而觸發了作為體系基石原則之一的均勢原則,引發其他國家對挑戰者的集體遏制。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為什麼不能維持歐洲的和平?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為衰亡的原因是什麼?

根本上講,各個大國的實力都在發生著迅速而巨大的變化,力量對比的改變必將導致舊秩序無法維持下去。改變舊秩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戰爭。所以這個體系無法長久維持歐洲的和平。也必將衰亡。

凡爾賽體系等世界歷史上幾大體系的的特點?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一戰後,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後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維也納體系 19世紀初拿破崙帝國崩潰後,以英、俄、奧、普為首的戰勝國通過維也納會議在歐洲上建立的新均勢體系。 雅爾塔體系 是對1945年-1991年間國際格局的稱呼,得名於1945年初美、英、蘇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蘇聯雅爾塔(今屬烏克蘭)舉行的雅爾塔會議。其特點是:以美國和蘇聯兩極為中心,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爭奪霸權的冷戰,但不排除區域性地區由兩個超級大國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戰爭(如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等)。1989年的東歐劇變和1991年的蘇聯解體,標誌著雅爾塔體系最終瓦解。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westphalian system)是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簽約雙方分別是統治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和法國、瑞典以及神聖羅馬帝國內勃蘭登堡、薩克森、巴伐利亞等諸侯邦國。而在1648年10月24日簽定的西荷和約,正式確認了威斯特伐利亞這一系列和約,並象徵三十年戰爭結束。 此和約導致奧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失去大量領地,也削弱了皇朝對神聖羅馬帝國內各邦國的控制,使皇朝陷入中衰,也使德國陷入封建的時代。 另外,此和約導致法國,荷蘭和瑞典這三大歐洲新霸主的崛起。 最重要的是和約確定了以平等、主權為基礎的國際關係準則。並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後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依然是解決各國間矛盾、衝突的基本方法。

格勞秀斯的國際法學說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體系以及四百年的國際法體系發展有什麼影響?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建立起來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關係體系。

作為歐洲中世紀與近代史時期之交的第一個多邊條約,是國際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塊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國際法的實際源頭,又是國際關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三個半世紀來,隨著國際交往的曰益頻繁,國際法律秩序作用的增強和約對國際法的彩響表現得越來越突出本文通過分析和約條款及其與國束主權原則。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原則及國際組織法,國際法外交關係法等的發展,論證和約不僅標誌著近代國際法的產生而且是現代國際法的發展的一大重要源頭。

擴充套件資料: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削弱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加深了德意志上的,劃定了歐洲各國的國界,改變了歐洲力量對比。

同時,和約作為歐洲中世紀與近代史時期之交的第一個多邊條約,是國際法發展過程中的一塊重要里程碑,它既是近代國際法的實際源頭,又是國際關係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建立起來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國際關係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威斯特伐利亞和會(《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答案】:三十年戰爭進行到1643年,交戰雙方開始和談。在談判中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法國和瑞典,談判分別在威斯特伐利亞的奧斯納布呂克和閔斯特舉行。談判的同時軍事行動也在進行,因此談判時斷時續。直到1648年10月24日,談判各方才最後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宣告了三十年戰爭的結束,同時在歐洲形成了一個力量相對均衡的格局,建立了近代國際關係的第一個相對成熟的體系—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威斯特伐利亞和會確立了國家主權至上的原則,創造了以會議解決爭端的制度和範例。

公元1618-1648年,歐洲三十年戰爭是怎麼回事

中世紀後期神聖羅馬帝國日趨沒落,內部諸侯林立紛爭不斷,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又發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銳對立,加之周邊國家紛紛崛起,於1618年到1648年爆發了歐洲三十年戰爭,是歐洲主要國家紛紛捲入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內戰演變而成的一次大規模的歐洲國家混戰。

歐洲三十年戰爭又稱“宗教戰爭”,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全歐洲大戰。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諸侯和丹麥、瑞典、法國為一方,並得到荷蘭、英國、的支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為另一方,並得到教宗和波蘭的支援。

三十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的矛盾以及宗教糾紛激化的產物。戰爭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為肇始,以哈布斯堡王朝戰敗並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結束。這場戰爭推動了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是歐洲近代史的開始。

擴充套件資料:

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影響:

歐洲三十年戰爭以《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為結束標誌,承認了神聖羅馬帝國統治下的許多邦國是的主權國家。於是,在歐洲出現了為數眾多的的主權國家。確立了國際關係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等原則,被認為是近代國際關係的開端。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標誌著近代意義上的國際社會得以形成,由它決定的國際法也真正產生。歐洲三十年戰爭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其所構建的國際秩序影響深遠,一直延續到1815年維也納會議所確立的維也納體系。而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影響持續到當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歐洲三十年戰爭

近代國際關係的時間範圍與演變脈絡?

國際戰略環境的歷史演變經歷了以下幾個方面:一,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戰略格局。1、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648-1815)。近代國際關係格局的第一次演變發生在17 世紀初期,其標誌是該時期席捲歐洲的30年戰爭。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成為現代國際關係史的開端。 和約確立的國家無論大小、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均能以主權國家身份參與國際協議的原則,作為國際關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載入史冊。

如果用國際關係學“多層分析”方法去總結這段歷史,則可見此時期發生了多層變化:(1)從國際層面上看,神聖羅馬帝國控制歐洲局面已經走向衰落;(2)從國家層面上看,民族國家(nation state)成為國際舞臺的主要角色;(3)從決策者個人層面看,王權逐步代替了神權,各國君主的國家“主權”意識增強, 國際關係中的紛爭更多地體現了決策者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觀意願。

總之,此階段是建立在主權國家基礎上的國際格局的形成階段。2、維也納體系:多極均勢格局(1815-1871 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更新, 增強了主權國家的綜合國力。

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以後, 國際關係中的重要特點就是西歐向世界各地的擴張。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等國均以各種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進行宗教文化滲透。 歐洲擴張的結果之一是導致了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秩序”;結果之二是導致了歐洲強國因殖民地等問題而進行的無休止的激烈較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 國際關係中形成了以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等占主導地位的多極格局。18世紀末,法國大的勝利衝擊了歐洲封建主義制度,對英國霸權地位形成嚴重挑戰。 然而,拿破崙1805年稱帝后,法蘭西帝國的擴張導致了歐洲反法聯盟的建立。

英普聯盟和西班牙、兩個西西里王國和奧地利兩個反法集團, 經過一系列生死較量後, 迫使拿破崙帝國的解體。戰後於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開的維也納會議, 確立了列強並立的“維也納”體系。

由於奧地利總理梅特涅在建立這一體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主謀作用,因此人們又稱這一體系為“梅特涅體系”。英國、法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相互制約與平衡, 形成多極均勢國際體系中的主宰。

這一格局大體維持了40-50年的時間。3、法蘭克福格局: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兩極格局(1971-1918)。 在維也納格局的發展過程中,歐洲工業的進步促使各國資本主義反對封建制度及其殘餘的鬥爭迅猛發展。

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義為開端,運動席捲歐洲,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等同先後爆發了起義。1848年3月維也納起義後,梅特涅被解職並流放英國,“梅特涅體系”宣告解體。

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王國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後,先後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的戰爭。1867年,以普魯士為首的萊茵河以北22個德意志國家和3個自由市組成了北德意志聯邦,併成為法國在歐洲的勁敵。

拿破崙三世力圖通過戰爭阻止德國的統一,俾斯麥亦決心通過戰爭的方式實現德國統一。 1870年7月,拿破崙三世對普宣戰。戰爭開始後,法國接連失利,在9月1日的“色當會戰”中慘敗,拿破崙三世率l0萬軍隊投降。

11月,南德意志聯邦與普魯士簽訂聯合條約,條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德國,賠款50億法郎,三年付清後德國佔領軍開始撤退。5月,兩國正式簽署《法蘭克福和約》、確立上述內容。 為確保對法勝利成果,戰後,俾斯麥組織了新的反法聯盟,並於1873年建立了德奧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國。

於是在歐洲形成了新的以《法蘭克福和約》和“三皇同盟”為基礎的新的戰略格局,史稱“法蘭克福格局”。出於俾斯麥在其中起著主謀作用,亦稱“俾斯麥體系”。在普法戰爭中,德意志實現了統一,在歐洲中心,一個強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國出現在開始衰落的、法國和奧地利的身邊,使得歐洲的均勢開始動搖。

但英、法、德、奧、俄仍是左右歐洲乃至世界形勢的主要強國,當時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種群雄角逐的多極狀態。因此,“法蘭克福格局”也稱“法蘭克福多極格局”。這一格局大致維持了40年左右。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意義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是在威斯特伐利亞地區內的明斯特和奧斯納布呂克簽訂的近代第一個國際法合約,它標誌著歐洲一系列宗教戰爭的結束,也標誌著威斯特伐利亞主權概念的現代國際體系的開始。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了歐洲歷史上有近八百萬人喪生的動盪時期。學者普遍認為,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標誌著基於威斯特伐利亞主權概念的現代國際體系的開始。

和約的談判過程頗為冗長。由於雙方都希望在自己的領地內進行談判進而控制談判,談判主要在兩個城市進行。共計109名交戰國代表出席談判,但代表們並不每次都同時出席。

會議共簽署三份條約以終止對應的相互交疊的戰爭:明斯特和約、明斯特條約和奧斯納布呂克條約。這些條約結束了哈布斯堡及其天主教派盟友與新教勢力(瑞典、丹麥、荷蘭和神聖羅馬帝國各邦)及其盟友法國(儘管信仰天主教但反對哈布斯堡)之間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條約還結束了西班牙與荷蘭共和國之間的八十年戰爭(1568-1648),前者正式的承認後者的地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3lep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