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葉栽培技術

茶葉栽培技術

茶葉栽培技術

茶葉種植技術包括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播種技術、茶樹養護等方面。

地塊選擇應考慮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因素。

播種時要掌握種植密度、播種深度和覆蓋層厚度等技術要點。

茶樹養護包括施底肥、澆水、修剪、防蟲等方面。

在整個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偏酸性的肥沃土地,清理地面的雜草、樹木、亂石等,保證土壤的肥沃、透氣、排水優勢。

同時,為了保證茶葉的質量,還需要按照無公害茶葉生產要求進行大氣、土壤、水質的檢測,符合無公害標準要求。

茶葉種植技術包括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播種技術、茶樹養護等方面。

地塊選擇應考慮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因素。

播種時要掌握種植密度、播種深度和覆蓋層厚度等技術要點。

茶樹養護包括施底肥、澆水、修剪、防蟲等方面。

在整個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偏酸性的肥沃土地,清理地面的雜草、樹木、亂石等,保證土壤的肥沃、透氣、排水優勢。

同時,為了保證茶葉的質量,還需要按照無公害茶葉生產要求進行大氣、土壤、水質的檢測,符合無公害標準要求。

茶葉栽培技術是關於如何正確種植、管理和收穫茶樹的一系列技術。

以下是一些茶葉栽培技術:

1. 土壤和氣候適宜:選擇土地和氣候條件適合的地方種植茶樹,例如土壤肥沃、富含有機物質和保持適宜的水分條件。

適宜的氣候條件是緊密的溫度範圍、充足的日照,而避免過高或過低的溫度和溼度。

2. 適宜的品種選擇:選擇適宜的茶樹品種,例如龍井茶、烏龍茶和紅茶等。

這些品種適應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從而獲得更好的茶葉產量和質量。

3. 種植和管理茶樹:在適宜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下,種植茶樹。

茶樹的日常管理包括修剪、噴施肥料、除草、防治害蟲等。

4. 控制茶樹生長和採摘技巧:茶樹的生長狀況直接影響對茶葉採摘時的影響,因此必須通過調整剪枝、土地平整和採摘技巧等途徑來控制茶樹生長。

5. 茶葉收穫和加工:茶葉的收穫時間和採摘技巧非常重要,穩定的採摘技巧可以促進茶葉的更好品質。

茶葉經過採摘後,要進行一些加工處理,以提高茶葉的品質和保質期。

這些技術的正確應用可以更好地保證茶葉的產量和品質,以及提高茶葉的商業價值。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葉種植技術

一、地塊選擇與土壤管理

地塊選擇是茶樹栽培過程當中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一般來說,綜合茶樹生長所需的土壤條件、海拔高度以及地勢狀況等方面的內容來考察選定種植的地塊。在茶樹種植的土壤選擇方面,傾向於腐殖質含量較高、土層肥厚的微酸沙質土壤,這一類土壤一般具有比較良好的透氣、排水優勢。

平穩是茶樹種植過程當中對於地勢的最基本要求,建議茶農選擇坡度在25度以下的山坡進行茶樹的種植。對茶園的土壤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土地肥力的保持,通過使用草葉的覆蓋可以穩定土壤對於水分的保持促進茶園土地的活性,還能夠非常有效地抑制雜草的發育以及蔓延。

二、平衡施肥

茶樹種植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兩個步驟的內容,一方面是基肥的施加,另一方面則是追肥的應用。茶農應當選擇秋天時節在茶樹之間挖掘土溝,進行肥料的施加,推薦史丹利純硫基17-17-17。

基肥的施加最為重要的原則就是保證肥料的充足性。理想的施肥方法是採用生物肥料與史丹利的純硫基混合施加以豐富土地的營養成分。追肥的工作則是集中在茶樹發芽的早春時節,首選尿素為主,有機肥為輔。土壤的填蓋一定要注意攪拌的充分性與均勻性,為了避免土溝的下沉,應當是鋪蓋的填土高到地平線以上。

三、氣候災害和病蟲害防治

茶樹病蟲害防治要注意的問題包括乾旱的預防以及害蟲的防治。由於昭平縣具有夏季高溫少雨的基本特點,因此要在茶園的開闢上加強對抗旱能力的注意。為了預防乾旱,理想的茶園應當選擇在土層厚實的近水源地。病蟲害的防治應當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茶尺蠖可使用苦蔘鹼、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小綠葉蟬可選用藜蘆鹼、茚蟲威、丁醚脲;

防治茶橙癭蟎可選用礦物油、炔蟎特,防治芽葉病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在病蟲害防治技術施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農藥使用的頻率與課題應當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對於茶樹天敵應當儘量採用利用而非殺滅的方式;加強對生物農藥的積極應用與推廣。

四、茶葉修枝與摘採

在適宜的時期對茶樹樹枝進行正確的修剪,對茶樹的長勢協調、茶葉的產量提高以及質量保證都是非常必要的。茶葉的修枝主要包括主幹確定、抹蕾工作以及整形修剪三個環節。一般情況下通過三到四次的植株修剪就可以突出茶樹的主幹,在首次的修剪當中一般落在茶樹上挑選三四條比較粗壯的枝條來作為留用的主枝以備進一步培養;

第二次修剪在上次的留選枝幹中再選定兩到三個分支。如此反覆,就可以修剪出一米左右的主幹,確定出整株茶樹的樹形。

採茶時間的科學確定具有兩層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所採集到的茶葉在質量上能夠得到保證,另一方面則是可以避免對茶樹健康發育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實踐當中,根據茶樹特有的“早採早發”特點,形成了一套採茶的基本方法。

在理論上,茶葉摘採的一般部位出於中開面以及小開面的中間,無論是在春秋季節還是在冬夏季節都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在實際生產的茶樹栽培管理當中,一般在春季將茶葉的摘採稍作提前,這樣的茶葉採集方法有利於延長茶葉生長週期,處理好茶葉生長與採摘、質量與數量之間的矛盾。

拓展資料:

一、茶葉:

茶葉源於中國,茶葉最早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但從春秋後期就被人們作為菜食,在西漢中期發展為藥用,西漢後期才發展為宮廷高階飲料,普及民間作為普通飲料那是西晉以後的事。發現最早人工種植茶葉的遺蹟在浙江餘姚的田螺山遺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

飲茶始於中國。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製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採製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種毛茶或精製茶葉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為花茶、緊壓茶、萃取茶、藥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飲料等。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茶葉

茶樹怎麼種,茶樹種植管理技術

茶是中國的傳統飲料。茶葉種植歷史悠久。茶樹在中國廣泛種植。喜溫、溼潤氣候,適宜在20~25℃範圍內生長,下面小編就來談談茶葉種植管理技術。

播種方法

在以中、小葉樹種為主的地區,主要有單條帶種植和雙條帶種植兩種

(1)單株栽植:一般行距1.3-1.5米,叢距25-33釐米,每叢栽植2-3株,畝用苗2500-4000株。在氣溫較低或海拔較高的茶區,行距可縮小到1.2-1.3米,叢距可縮小到20釐米左右。

(2)雙條種植:在單條種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種植方法。每兩株相鄰種植,小行距30釐米,大行距1.5米,叢距25-33釐米,每叢2-3株,畝苗4000-6000株。與單條帶種植相比,雙條帶種植具有完成快、生產快的優點,但同時也保持了今後生產管理的便利性。目前,已逐漸成為北方中小地區的主要種植方式。

種植前整地和基肥施用

茶樹能否快速種植,種植後能否保持高產,取決於種植前的深耕和種植前的基肥;栽前深栽不僅加深了土層,直接為茶葉根系的擴充套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且促進了土壤的一系列理化變化,提高了保水保肥能力,為茶葉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水、肥、氣、熱條件;深作結合施用一定量的有機肥作為基肥,可以在深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種植前未深栽的,必須重新深栽。深耕的要開溝,施基肥。根據快速成園的要求,應分層施用大量的雜肥或穩定肥等有機肥和一定量的磷肥作為基肥。根據多數高產栽培經驗,種植前基肥用量不應少於15-25噸,磷肥50-100公斤,結合深耕,分層施於種植溝中。平整地面後,按規定的行距開溝種植

茶葉種子直播

(1)播種時間:南方11月底至次年3月可播種,北方因凍土,應在3月中下旬播種,一般不遲於4月中旬。春播時要注意儲存茶葉種子,保持適當的水分含量,防止微生物汙染、鼠害和蟲害。適宜的貯藏溫度為5-7℃℃相對溼度為60%-65%。

(2)分層催芽:催芽能達到早出苗的效果,提高發芽率。浸透的茶籽和溼沙(最好用手拿水)應堆放一層沙和一層茶籽。沙堆高度不宜超過60釐米,否則透氣性差,茶葉種子容易腐爛,貯藏20天后,隨時檢查茶葉種子發芽情況。當一半的茶葉種子露出胚根時,就可以播種了

(3)種植密度和深度:待整地後,應開啟種植溝,並澆足水。採用條帶式等距穴播,株距25-35cm,每孔3-5粒,播種深度3-5cm,覆蓋良好。

(4)加強苗木管理:及時除草、抗旱、防凍、施肥和病蟲害防治。

苗木移栽

(1)移栽期:田間育苗培育的茶苗,應在休眠期移栽,有利於茶苗成活。同時,還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避免在乾旱、寒冷時期移栽。根據我國茶區氣候和生產情況,可在深秋、初冬或早春進行移栽。秋末冬初移栽有利於茶苗成活。這是因為雖然地上生長已經停止,但根系仍在繼續生長。茶樹幼苗越冬後,根系可在來年春季提前進入正常生長期。但在冬季乾旱或嚴寒地區,最好選擇早春,在氣溫較低、雨量充足的時候,可減少播種後的澆水量和次數。

(2)移栽技術:茶樹苗木移栽前,應在要栽的茶園內開溝,溝深約35cm,施基肥,然後在無風陰天摘栽。苗木主根過長,可剪短;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應在苗圃澆水,以減少根系損傷。從外地運來的茶苗,應進行包裝、通風、澆水,以提高成活率。黃泥還可以用來蘸茶根,提高茶苗成活率。茶根應伸入茶根內,然後蓋緊,防止上緊下鬆,使泥與茶根緊密結合。如果移栽後連續晴天,一般每3-5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徹底,這樣根*土就全溼了。

(3)做好保苗、補苗工作:移栽後,茶樹幼苗普遍生長幼弱,根系淺,抗旱性差,要做好保苗工作。一般可以採用秸稈覆蓋或淺耕的方式來提高茶樹的抗旱能力,秸稈覆蓋效果較好,比不覆蓋秸稈的茶樹幼苗成活率高20%以上。如果出現缺苗,要及時補苗,必須是同齡的茶葉苗,一般就地補種,或用"餘苗"補種。補缺的方法和管理與移栽茶苗相同。

(4)及時防治病蟲害:由於移栽前後環境發生變化,且苗木早期生長較弱,抗病蟲性不強,應加強病蟲害防治。

茶樹定期修剪

為了保持茶樹的旺盛生長,長期保持樹冠良好的群體結構,便於經營管理,延長茶樹的高產年限,除了加強施肥栽培管理外,還必須進行年度修剪。

1、茶園定期修剪

(1)燈光裝飾。主要目的是使冠面光滑,使發芽部位相對一致,調節芽數和芽重,控制樹高,刺激下一輪茶葉發芽,提高鮮葉質量。光剪深度應根據茶樹品種、樹齡、氣候條件、茶園管理水平、樹木活力等因素確定。大樹的修剪要淺,只要剪掉3-5釐米。弱樹的修剪要重一些,切5-10釐米。重修剪能顯著增加單芽重量,但降低芽密度。光剪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密度。修剪應根據茶園的具體情況靈活控制。每年秋末冬初(11月至12月)或隔一年進行輕度修剪。比如,要想在高寒地區培育早春茶,應多采摘春茶,並將輕度修剪推遲到春末夏初(5月下旬)。修剪茶樹最好的方法是弧形修剪,這樣可以增加茶樹的發芽面和採摘面。修剪工具採用綠籬剪(杭州、四川產),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使用電動修剪機(日本配件,杭州組裝)。

(2)深修剪。經過幾年的修剪和採摘,茶樹樹冠表面的枝條會變得濃密而稀疏。為了更新採摘面上的枝條,必須進行重修剪而不是輕修剪,這就是深修剪。一般來說,深剪程度是將樹冠表面10-15釐米的綠層剪掉,即基本上把上一年留下的枝葉全部剪掉。對於大葉茶樹來說,要達到砍下20-30釐米的目的。深修剪對當年產量有一定損失,不宜短時間進行。通常每三年做一次比較合適。貴州省大部分茶區在春茶收穫後進行深修剪,將相對減少當年的產量損失,夏季高溫多雨有利於快速恢復。

2、密植茶園的修剪

密植茶園投產後,大棚已關閉,下部葉片光照較差,茶園採摘面積和生產枝密度保持穩定,增產潛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為了使茶樹芽長得更多更快,必須利用群體頂端的優勢,保證芽重,加快新梢生長,增加採摘輪數,從而提高生產力。因此,要儘量減少一年生輕剪對芽的傷害,充分利用秋冬形成的越冬頂芽和上部豐滿腋芽的生長優勢,實現持續增產。因此,可以採用修剪的方法,即只剪掉雞爪枝和樹冠的長枝。這種修剪方法既能保證芽的數量,又能增加芽的重量。比一般光剪法提早5-7天萌發。春茶可提前10天以上開採,產量可提高20%以上。修剪不受時間和季節的,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進行。也是密植茶園協調個體和群體矛盾的有效手段。經過幾年的連續修剪,如果樹高增長過快,可以通過深修剪來調整。由於密植茶園的樹冠面較大,走道往往連線緊密,影響了茶園的農業生產和通風透光。每年秋冬(或春茶前)可修剪一次。

3、茶樹病蟲害防治

茶樹從嫩枝到地下的各個部位都會發生病蟲害。茶樹病蟲害種類繁多。據調查,我省茶樹病蟲害有500多種。其中,危害最大、最常見的害蟲有:綠葉蟬、茶蟎、粉蝨、茶象甲、蛾類、茶蛀蟲、介殼蟲等;病害包括:茶餅病、葉斑病、紅葉斑病、炭疽病、白斑病、圓斑病、茶煤病等。

以上是茶葉種植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農業技術知識,請關注惠農學校!

茶樹怎樣種植_茶樹的種植技術?

種植茶樹需要知道它的種植方法,那怎樣種植茶樹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樹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樹種植方法

  一、品種選擇

  應選用抗逆、優質、高產、適制性好、商品性好和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80%採用無性系苗木,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二、種植

  應採用單行或雙行條栽的方式種植,行距1.2-1.8m。根據實地情況選擇秋栽或春栽。

  種植前挖種植溝,施足底肥,施用農家有機肥,再種茶苗。

  採用深溝淺種法。茶苗定植時根系蘸黃泥漿,在種植溝內扶正茶苗、填細土,分層壓緊根際土壤至泥門,澆足定根水。

  三、土壤耕作

  根據茶園的型別、土壤和氣候條件等,合理採用淺耕、中耕、深耕和免耕等耕作技術,避免土壤板結,改善土壤通透性,促進肥力改善。有條件的配備耕作機,提倡使用茶園耕作機械完成耕作作業和進行茶園地表覆蓋。修剪枝、葉應全部迴歸茶園,增加茶園土壤有機質含量,迴歸有效養分。

  應定期中耕除草,春茶前與春茶採摘結束後分別中耕除草一次,結合茶園施有機基肥改土效果最好。

  四、水肥管理

  1、應用節水灌溉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2、加強養分綜合管理,有機肥與化肥配合,基肥和追肥配合,按需施肥。

  五、病蟲防控

  1、配備至少1名植保人員,負責制定防治計劃、確定防治技術;負責農藥採購、使用、貯藏、處理和防治指導工作,並記錄防治檔案。

  2、實行統防統治,及時控制茶樹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按照病蟲害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採取農業、物理、生物和化學等技術防治病蟲害,全面應用殺蟲燈、性誘劑和粘蟲色板,儘量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選用推薦農藥,不得使用禁限用農藥。

  3、建立病蟲防治檔案,記錄防治時間、地塊、防治目的、防治措施、投入品名稱、劑量、防治效果、操作人等。

  按照病蟲害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普及應用燈光誘殺、性誘殺、色板誘殺等無害化防治技術;優先選用植物源、礦物源農藥;優先使用機械方法除草。

  六、樹冠管理

  根據茶樹生長髮育特點和茶園環境條件,合理運用定型修剪、輕修剪、重修剪等技術措施,培養結構合理、長勢健壯的樹冠。

  七、採摘

  因園制宜,靈活掌握。根據茶樹生長情況、所製茶類要求的不同***細嫩採,是各類高階名優茶的標準;適中採,是大宗紅、綠茶的標準;成熟採,是邊銷茶為主的標準;開面採,是烏龍茶等特種茶的採摘標準***、嚴格按照農藥、化肥施用採收安全間隔期進行採摘。注意採留結合,適量留葉,保證每年有一批新生葉片留在茶樹上。茶農經驗是留葉量以“不露骨”為宜。

  茶樹種植要點

  ***一***選用無性系良種

  品種是茶葉優質高產高效的基礎。在選用良種時,應充分了解良種的特性如發芽遲早、適製茶類,對土壤及氣候的要求、抗病蟲性等等。要做到良種對環境的要求與當地條件相適,良種的適制性適合當地的茶類,面積較大的應注意早、中、晚生品種的合理搭配。當前我縣重點推廣種植的品種為龍井43、龍井長葉、安吉白茶、烏牛早等。

  ***二***整地和施基肥。種植前應平整土地,並在種植溝內分層施入基肥,施肥量至少每畝施土雜肥1500--2500公斤,磷肥50--100公斤。如果種植前基肥用量不足,則以後應逐年加施。

  ***三***種植密度。根據我縣當前的實際情況,以單行條栽為宜,其種植密度:一般行距150釐米,株距25-30釐米,每穴2棵茶苗,每畝種植3000-3600株。

  ***四***茶苗移栽。茶苗移栽的最適時期是在茶苗地上部處於休止、地下根系生長仍然旺盛的時期。一般以秋末冬初的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和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為移栽適期。這段時期,選擇空氣溼潤、土壤含水率較高的陰天和雨後初晴的傍晚移栽效果最好。要避免在刮西北大風的晴燥天氣和下雨天移栽。

  移栽的茶苗,一般中、小葉種要求高達20釐米以上,莖粗0.25釐米以上。栽植前最好先將茶苗進行黃泥漿蘸根。栽植時應保持根系原來的姿態,使根系舒展。茶苗放入種植溝後要邊覆土邊壓緊,使根與土緊密接觸,切不可上緊下鬆,及時澆足定根水,再在茶苗基部覆蓋些鬆土,使植後雨水便於滲入根部。

  栽植深度比茶苗原土痕深5釐米左右為宜。移栽定植後應及時用稻草、麥稈、乾草等覆蓋行間,防旱防寒保苗。為減少水分蒸發,可以結合第一次定剪,離地15--20釐米處剪去,要注意保留6張葉片左右。

  茶園施肥原則

  針對茶園有機肥料投入數量不足,土壤貧瘠及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茶園氮肥用量偏高、磷鉀肥比例不足,中微量元素鎂、硫、硼等缺乏時有發生,華南及其他茶區部分茶園過量施氮肥導致土壤酸化現象比較普遍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增施有機肥,有機無機配合施用;

  2、依據土壤肥力條件和產量水平,適當調減氮肥用量,加強磷、鉀、鎂肥的配合施用,注意硫、硼等養分的補充;

  3、出現土壤酸化的茶園可通過施用白雲石粉、生石灰等進行改良;

  4、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

  秋季茶樹防治害蟲技術

  夏末秋初,氣溫下降,多數害蟲的發生量有所回升,甚至出現大暴發現象,輕者影響秋茶產量,重者影響樹勢和翌年春茶生產,因此,必須做好防治工作。夏末秋初常見的害蟲主要有假眼小綠葉蟬、茶刺蛾、茶黑毒蛾等害蟲。

  一、主要害蟲的習性與危害

  1、假眼小綠葉蟬

  小綠葉蟬在我市各區均有發生,發生為害時間長。成蟲和若蟲刺吸汁液,被害芽梢生長受阻,嚴重時芽葉枯焦,一年發生有兩個高峰期,第二高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特別是老茶園改造留養茶園或雜草叢生的茶園發生嚴重,望廣大重點茶農引起高度重視。

  2、茶黑毒蛾

  茶黑毒蛾是在區域性茶區發生嚴重,特別是於潛地區,注意觀察蟲情,蟲口數量大的可將茶樹葉片嫩枝全部食光,對茶樹長勢和茶葉產量影響較大,該蟲一年發生4代,第4代幼蟲發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為害秋茶,成長幼蟲一般分佈在茶樹上層,喜食嫩葉,4、5齡連續劇蟲具有假死性,受驚後會捲縮墜地。幼蟲老熟時爬至茶叢基部枝椏間,落葉下或土隙間結繭化蛹。

  二、防治方法

  1、防治小綠葉蟬:分批多次及時採扎;噴施10%吡蟲啉15-20克/畝,70%艾美樂2-3克/畝,35%賽丹乳油1000倍液,98%巴丹1000-1500倍液;

  2、防治茶黑毒蛾:利用茶黑毒蛾假死性振落捕殺,98%巴丹1000-1500倍液;毒沙法

猜你感興趣:

1.茶樹種植技術

2.油茶種植的技術介紹

3.高產油茶種植技術

4.苦丁茶種植方法

5.養殖創業故事

茶苗栽培種植技術

1、選地:種植茶苗需要選擇疏鬆、肥沃、透氣的微酸性土壤,種植前需在土壤中施加適量的有機肥。2、種植:將準備好的茶苗,按照一定距離種植在土壤中,然後將土壤微微壓實,最後適量補充水分即可。3、管理:待茶苗適應環境之後,需適當修剪造型,補充水分。

茶苗的養護

茶苗生長期間需及時補充水分,水分不足會影響茶葉的質量,夏季水分蒸發快,可以向植株四周灑水增溼,但日常養護時澆水也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土壤積水,影響植株根系生長,雨季需及時排出土壤中的積水。

茶苗生長期間需定期補充肥料,幼苗期可以施加適量的氮肥,促進植株枝葉生長,注意施加肥料濃度不宜過高,不能施加單一肥料,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入冬之前需補充足量的肥料,幫助植株過冬。

茶文化歷史悠久,它有怎樣的栽培技術?

茶文化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伴隨著飲茶所衍生出的一系列文化,距今有近5000年的歷史了。說起茶文化最重要的還是“茶”,它是茶文化的核心。那麼茶有怎樣的栽培技術呢?

1.種植地的選擇與土壤的管理

其實無論是種植什麼,土壤的好壞、水質的優劣、氣候的變化,都會影響作物的品質,種植茶樹也是這樣。因此選擇一個好的種植地是種植茶樹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如果生長地不合適,就算是名茶也長不出好茶葉,甚至還有可能根本就成活不了。種植茶樹的土壤應該傾向於土壤肥厚、偏酸性、腐殖質含量相對較高的,並且在種植前要先翻土壤,去除土壤中的雜物,並保證土壤的透氣性。

2.栽種時間

茶樹的最佳種植時間是2月份。溫度高於10℃的時候,茶葉就開始生長了,但是它最佳的生長溫度在20℃-27℃。在2月份開始種植是最佳的時間,可以趕上最佳的生長溫度。

3.茶樹生長期間的養護

結束了種茶樹的工作,我們迎來了最艱辛的養護工作,要確保茶葉的質量,在生長期間的精心照料是必備可少的。首先是施肥,選擇合適的肥料為茶樹施肥,茶樹才可以生長好。其次是病蟲害的防治,根據種植地的實際情況,做好土壤的防旱澇的工作,保證含水量在合適的位置。做好對害蟲的防治,儘量保護茶樹不被害蟲破壞。定期的修剪枝葉,對茶樹的生長、茶葉的質量數量也是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的。茶葉的修剪可以包括幾個環節。確定主幹,初次修剪時可以選擇3、4個較為良好的枝幹作為主幹的備選。在隨後的修剪中,確定最終的主幹。修剪形狀,每次修剪的時候都要為茶樹修剪好形狀。

4.採摘

茶葉根據生長地的不同有著不同的最佳採摘時間。很多名貴的茶在採摘時要求是很苛刻的。

茶樹的具體種植方法有哪些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茶、製茶、 飲茶 的國家,茶樹的栽培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想要 種植 好茶樹卻不是這麼簡單。下面由我為大家介紹茶樹的種植 方法 ,希望能幫到你。

   茶樹的種植方法

  溫度

  (1)生長起點溫度

  引起茶樹萌芽的平均溫度稱之謂生長的起點溫度,在生物學上稱此溫度為最低溫度。多數茶樹品種日平均氣溫需要穩定在10℃以上,茶芽開始萌動。但也有少數品種或者由於其生態環境的不同,在不到10℃時已開始萌動,如浙江的碧雲,龍井43,江西婺源早芽等茶芽萌動的起點溫度是≥6℃,這類屬早芽品種,開採期可比其他品種提早。

  (2)最適溫度

  茶樹圖片

  茶芽萌發以後,當氣溫繼續升高到14-16℃時,茶芽逐漸展開嫩葉。茶樹生長最適溫度是20-30℃之間,若在此範圍之內,則茶梢加速生長,每天平均可伸長1-2釐米以上。我國大部分茶區自 清明 (4月上旬)至 霜降 (10月下旬)以前,日平均氣溫都在20-30℃之間,正是茶樹生長最適溫時期,也是茶葉的採收季節。

  在茶樹生長季節生物學有效溫度(日平均氣溫10℃以上)累積值,稱之謂有效積溫。茶樹生長適宜的有效積溫在4000℃以上。我國茶區的年有效積溫一般在4000-8000℃之間,有效積溫越多,年生長期越長。我國南北各茶區由於氣候條件的差別,茶樹生育期也就各不相同,多數茶區茶樹的全年生育期約為8-9個月,而可採期為7-8個月。

  (3)低限溫度

  我國大部分山區,進入12月以後至次年2月一般平均氣溫低於10℃,茶芽停止萌發,處於越冬休眠狀態,甚至有時出現嚴重的低溫霜凍,對茶苗、幼樹或抗寒性差的品種還會受到凍害。茶樹能忍耐的絕對最低溫度,因品種、樹齡、器官、栽培管理水平、生長季節而異如當氣溫降到-2℃時,茶花大部分脫落而死亡;氣溫下降到1-2℃時萌發的茶芽也會枯焦,而茶樹的枝梢忍耐低溫的能力較強,喬木型大葉種能忍耐-5℃左右;灌木型中、小葉種能忍受低溫的能力更強一些,一般在-10℃左右,若處於 大雪 覆蓋,則可忍受零下15℃左右的低溫侵襲。又如,不同品種茶樹的抗寒能力固然不同,但同一品種在不同生態條件下表現也不一樣,如政和大白茶在福建能忍耐-7℃低溫,而生長在皖南茶區卻能忍受-8至℃-10℃的低溫。一般說來,低於茶樹所“忍耐”的低溫度限度時,就會產生凍害。茶樹發生凍害的程度,除與溫度高低直接有關外,與低溫持續時間、風速、凍結時間也有密切關係。據浙江氣象局在浙江嵊縣的調查,茶樹越冬期間,當氣溫降至-6℃左右,連續凍結6天,西北風風速每6-8米時,當地的茶樹品種嫩梢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凍害;當最低溫度降至-8℃連續冰凍12天以上更會引起嚴重凍害,使茶嫩梢凍死老葉變黃。一般來說,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低溫和土壤凍結時間愈長,加上乾燥的西北風或早春氣候轉曖後突然降溫等,都會使凍害程度加重。

  溫度過低固然會使茶樹遭受凍害而損傷,溫度過高也會引起茶樹的熱害,但遇到的機會不多。如當日平均氣溫到35℃以上時,生長便會受到抑制,日極端最高氣溫到39℃,在降雨量又較少的情況下,有的茶樹叢面成葉出現灼傷焦變和嫩梢萎蔫,這種現象為茶樹熱害。通常是新梢和嫩葉比老化的枝條更容易受到這種逆境的危害。

  抗寒性強的品種有祁門種、黃山種、茗洲種、柿大茶、安徽1號、安徽3號、安徽7號、皖農95、樂昌白毛茶、恩施大葉茶、鶴峰苔子茶、高芽齊、白毫早、宜興種、茴香茶、寧州2號、紫陽種、顧渚紫筍、藤茶、水古茶、龍井43、龍井長葉、碧雲、苔香紫、迎霜、青峰、浙農113等。

  寒性較強的品種有楊樹林783、黃荊茶、波毫、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本山、大葉烏龍、福雲6號、福雲10號、碧波茶、鋪埔白葉、五嶺紅、臨桂大葉茶、都勻毛尖、黔循601、信陽種、信陽10、宜昌大葉茶、雲臺山種、藍山苦茶、江華苦茶、君山種、儲葉齊12、錫茶5、錫茶11、贛茶1號、青山大有、臺茶13號、蘋雲、眉峰等。

  病蟲防治

  茶樹病蟲害無公害防治,要根據病蟲害與茶樹、耕作制度、有益生物及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因地制宜地採取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進行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的策略,將病蟲害控制在允許範圍內。

  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重點是控制病蟲基數,創造不利於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

  1.合理密植。一般採用單行條植法,行距1.5米,叢距0.33米,每叢3株,每畝栽苗4000株。根系帶土移栽,適當深埋,以埋沒根頸為度,舒展根系,適當壓緊,使植株生長健壯,發育良好,抗病蟲能力相應提高。

  2.加強管理。一是平衡施肥,按產定量。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化肥,儘量控制氮肥施用量。二是適時修剪和清園。每年都要適時修剪,剪去病蟲枝葉,清除枯死病枝;輕修剪深度為3~10釐米,中剪枝為現有樹高的一半,深修剪離地面20~30釐米,臺刈為離地面5~10釐米。將病蟲枝深埋或火燒處理,以減少輪斑病、茶枯病的越冬菌源,減少茶蚜、茶毛蟲、茶黑毒蛾的越冬蟲卵塊和茶小卷葉蛾、蚧類的殘留基數。三是中耕培土。這項 措施 不僅能改善土壤墒情,有利於茶樹根系生長,而且能破壞病蟲越冬場所,殺滅土壤中茶尺蠖等的越冬幼蟲,深埋枯枝落葉,減少病原基數。四是及時分批留葉採摘。這樣可以除去新枝上茶小卷葉蛾、小綠葉蟬等害蟲的低齡幼若蟲和卵塊,減輕茶枯病危害。五是誘殺害蟲。對一些有趨性的害蟲,用燈光、毒餌、色板誘殺。此法大面積應用效果更明顯。

  A.生物防治 這是一項對人畜安全、對茶葉和環境無汙染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

  1.加強對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蟲的保護。在茶園周圍保留一定數量的植被,重視生物棲息地的保護,保護好赤眼蜂、茶園蜘蛛、紅點脣瓢蟲等害蟲天敵。

  2.利用昆蟲激素等生物代謝產物治蟲。例如,對茶小卷葉蛾發生危害的茶園,可連片採用性引誘劑誘殺成蟲。生產實踐中還可利用有益生物的代謝產物來防治病蟲害。

  B.化學防治 嚴格按防治指標用藥,不能見蟲見病就急於用藥。對蟲口密度、病情指數超過防治指標的茶園,如茶跗線蟎被害芽佔5%或蟎卵芽佔20%,茶毛蟲每畝7000~9000頭,茶小綠葉蟬百葉蟲量10~15頭時,根據國家無公害茶的生產標準,安全合理使用藥劑防治。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的農藥,如甲胺磷、甲基對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殺蟎醇等。用藥時,應選準農藥品種,注意使用方法、濃度及安全間隔期。如用Bt製劑300~500倍液防治茶毛蟲、茶尺蠖、茶黑毒蛾和茶小卷葉蛾,安全間隔期3~5天;用0.2%苦蔘鹼水劑1000~1500倍液,防治茶毛蟲、茶黑毒蛾、茶小卷葉蛾,安全間隔期5天;辛硫磷安全間隔期10天。注意輪換用藥,每種農藥在採茶期只能用1次。這樣既可以防止病蟲產生抗藥性,又可以減少殘留。

   茶樹花的價值

  出身於茶葉世家的徐紀英女士,首次發現茶樹花營養成分豐富,活性成份極高,具有很高的開發利用價值。經過20多年的開創性研究,投入數千萬元的研發經費,經過幾十家科研單位的檢測化驗,先後經過38次專家論證會,得到中國國際營養協會和中國自然醫學會的推薦,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專案的肯定和支援……徐紀英 總結 出茶樹花產業開發一整套系統完備的研究資料。

  2001年《茶樹花的開發利用》專案通過了中國林科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組織的專家鑑定和評審;2003年《茶樹花加工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並在40多個國家申請了同族國際專利,在全球註冊了《茶樹花》服務商標和37個類別的商品商標;40多個茶樹花產品配方成功問世,即將獲得國家新資源應用證書;2004年《中國茶樹花產業發展 建議書 》呈報審批;2005年茶樹花產業發展專案得到國家和各個相關部委領導的多次批示,同年徐紀英被列入全球千名婦女爭評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之一,被業界稱為“茶樹花之母”。

  茶樹花的開發利用價值

  全國可採集鮮花300多萬噸,可製成乾花原料50多萬噸。茶樹花是一種無需重新栽培、儲量豐富、年年可再生的天然資源。

  茶樹花內含有效成份與茶葉基本相同,只是花與芽葉的生長作用不同而成份含量各有差異。花朵因承擔生命遺傳任務所以其蛋白和糖類物質含量較芽葉高。為此,茶樹花是一種難得的天然複合型原料。

  利用茶樹花的加工工藝技術對花鮮花進行深加工提取和分離純化,使其形成各種類別型號的產品中間體原料。由於茶樹花的抗氧化性強、免疫能力高,中間體原料添入到食品飲料、藥品、日用化妝品和婦女 兒童 衛生等產品中,可增加產品的功能性和新穎性。

  茶樹花的社會經濟效益

  1.茶農利用冬閒收花,每畝可增收400-500元。全國茶區可增收100多億元。

  2.翌年茶葉可增產30%,還可提高茶葉的質量和食用安全性。

  3.用茶樹花原料進行深加工,價值可增加數倍。

  4.不僅讓上億茶農(中國的茶農人口1億多)直接受益,還能創造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就業、創業、轉業崗位

  茶樹凍害的預防措施

  1.選用抗寒能力強的品種。栽植茶樹時,如果選用抗旱力強的品種,那麼栽植後茶樹在冬季的抗寒能力也就較強。

  2.加強茶園的培肥管理,有利於茶樹生長健壯,積累有機物質,增強抗寒能力。在秋、冬季,施足暖性的農家肥,有提高土溫的作用,施肥時配合施一定比例的磷、鉀肥。

  3.進行行間鋪草,並做好樹冠面的覆蓋。

  4.灌溉噴水,根際培土。入冬前,要在茶園噴灌一次水,當氣溫降到地面出現結冰時就不能再灌水。結合秋、冬施肥,做好茶樹根際培土,將行間土培到茶樹根部,至第二年春季再將培土扒開。

  5.利用地形,營造防護林。茶園在開墾前應選擇有利於越冬的地形,如朝南背風向陽的山坡,在山頂風大的地方及茶園四周營造防護林,以降低風速,阻擋寒流。

  6.茶園薰煙。冬季在茶園薰煙能起到防止夜間熱量散失的作用。

  7.進行合理採摘和修剪。應提前進行採摘和修剪,以免茶樹大量消耗養分,使其衰弱而受凍。

  8.噴灑化學藥物。入冬前,在茶園噴灑藥劑,以促進新梢成熟,加強木質化程度,使茶樹及早進入休眠。

  9.進行行間套種綠肥。冬季在茶園行間套種綠肥,有利於提高土溫,有條件的地方也可用高稈作物阻擋寒流。

猜你喜歡 :

1. 茶葉種如何種植

2. 怎樣種植油茶樹

3. 茶樹秋季管理技術

4. 茶葉種植對自然環境的要求

5. 茶花的種植方法及養護

茶樹種植需要什麼技術,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茶園培育與採摘

1.栽培環境

①栽培環境的選擇

地形選擇:丘陵、山區和半山區面坡度25°以下。

土壤選擇:有酸性指標植物如映山紅、鐵芒箕、馬尾松、油茶等存在,土壤州4.0-6.0,土層厚度l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②栽培環境的改善與維護

建立排蓄水系統:茶園四周設定隔離溝,深80一100釐米,寬50-100釐米;園內每隔40-50米設定橫水溝(坡地等高修築),深60-70釐米,寬50-60釐米;道旁設定縱水溝,深70-80釐米,寬60-70釐米;橫水溝與縱水溝相接,相接處設沉沙凼。

園旁植樹造林:有條件的地方在道旁栽行道樹,以利改善茶園生態環境和冰土保持。

調整地形:地面坡度在10°以內的,只挖高填低,適當調整地形,以便茶行佈置。地面坡度在10°以上的,修築梯級茶園,梯壁高控制在1.5米以內。

2,茶園施肥

①茶園基肥

種植前施是底肥,種植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秋季封園後,及早在行間中心部位開溝施,溝深、寬30-40釐米,每畝施入農家有機肥(廄肥、秸杆、綠肥、土雜肥等)5-l0噸(100—200擔)。茶樹專用複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肥土混合後再復土整平地面,亦可結合中耕。

②茶園追肥

每年分別於3月中旬、4月下旬到5月—上旬、7月中旬旬施三次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肥料種類為茶樹專用複合肥、尿素、硫酸銨、碳銨等。施肥址採摘茶園按產量確定,幼齡茶園按樹齡確定。溝施,溝深10—13釐米,撒施,施後隨即中耕翻入土中。

③茶樹根外追肥

根據茶樹生長需要,可根外噴施可溶性氮、磷肥、稀土、微量元素和生長調節劑。但要嚴格控制使剛濃度和劑量,並汁意使用天氣、時間,以提高使川效果。

3.茶園土壤管理。

①耕鋤

淺耕除草:深度5-10釐米,次數視雜草生氏情況而定。—般全年3—4次,亦可結合迫肥進行。

茶園深耕:因園制宜進行。一般耕深15-20釐米。每年或隔年進行——次,宜秋季封園後及早進行。

深翻改土:幼齡茶園建園前用帶狀深墾的,應及早深翻行間土壤,深度60釐米。成齡茶園長年未施基肥土壤板結的應深翻改良土壤,深度60釐米。畝施10噸以上農家有機肥和50-100公斤茶樹專用複合/吧或磷、鉀肥。深翻改:土宜在秋茶封園後嚴寒到來之前進行。

②間作與覆蓋

幼齡茶園頭2—3年間作綠肥。

4.菜園水分管理成齡期不問種作物。加強茶園保水,蓄水和排水。有條件的茶園實行灌溉:

5.茶樹修剪

根據茶園不同樹齡階段分別採用定型修剪、整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更新修剪等方法,培養樹冠,整飾樹型,更新復壯。一年中有兩個時期可以進行修剪,即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與春茶後(5月上、中旬)。定型修剪宜在春茶前進行,如未達標準的植株,第1-2次定型修剪可延至春茶後進行。

6.茶樹保護

積極推行綜合防治技術,作好茶樹病蟲檢查要病蟲害。

7.茶葉採摘

①採摘標準適時防治主

紅、綠茶為一芽二、三葉及同等嫩度的對夾葉;黑茶有粗細之分,一般以一芽四、五葉及形成駐芽的新稍為主;老青茶以形成駐芽的紅腳新稍為主。

②手工採摘

紅、綠茶分批多次留葉採,春茶採4—6批,夏秋茶採6—8批,秋茶採4—5批。標準新稍達20—30%開採。

③機械採摘

全年採摘4·—6批,春茶標準新稍達80%,夏秋茶標準新稍達60%開採。平地、緩坡地幼齡茶園選用雙人平形採茶機,成齡茶園選用弧形採茶機。山地、窄梯茶園選用單人採茶機。

④鮮葉管理

採摘鮮葉防止暴晒、緊壓和雨淋,及時送往茶廠加工採摘鮮叫‘盛裝宜用通風透氣的篾具,輕採輕放。

2.茶園中禁用甲胺磷、1605、1059和六六六、殺蟲脒、三氯殺蟎碸(醇)等劇毒和高殘毒農藥。

二、新植茶園(建園至6足齡)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力爭早期成園,為高產穩產優質打下基礎,全面貫徹落實各項建園措施,加強培育管理。

2.園地建設

①墾複

場地清理:清理擬建茶園範圍內所有樹根、雜木、石塊地等。

初墾:全面深墾60釐米,宜在夏秋高溫少雨時進行。

復墾:初墾約一個月後進行,深度30釐米左右,進—除雜草、雜物等幹整地面,以便佈置茶行。

②建園形式

平緩地茶園:平地和10°以下緩坡地,在全面墾複的基礎上,大彎隨勢,小彎取直,基本等高佈置茶行。

梯級茶園:10°以上的坡地,就地取材構築梯級。基本要求是:梯面外高內低(1°一2°的反坡),外埂內溝,同級梯各段等高,梯梯接路,路路相通,溝溝相連。梯寬既便於茶行佈置,又不浪費土地,梯壁高在1.5米以內。土築梯壁放坡70°左右;草皮磚砌梯壁放坡70一75°:梯級茶園茶行就是從梯面外側,即離梯埂0.6-0.7米設定第一條茶行,而後依據既定行眶向內設其它各行茶樹。

3,種植

①樸苗準備

品種:紅茶宜用櫧葉齊或更優的品種茶、白毫早、福雲六號或更好的品種。綠茶宜用福鼎大白。

茶苗:苗高在25釐米,苗粗3毫米以上的健壯茶苗:宜提倡全部使用無性良種茶苗建園。

②種植規格與密度單行雙株條植:行距1.5米,穴距30—35釐米,每穴兩株茶苗。雙行雙株條植:行距1.530一40釐米,每穴兩株茶苗。

③種前施底肥小行距30—40釐米開溝施,溝深60釐米,寬50一60釐米,畝施農家有機肥100-200擔,茶樹專用複合肥或磷、鉀肥50公斤,肥土混合後再復土整平地面。

④栽植

栽植茶苗宜在10月一3月上旬進行。水源條件好的越早越好。入土深度以超過根莖部5—10釐米為度。以保水提高成活率,緊匝茶蔸附近的土壤,澆足安蔸水。

4.種植後的管理

①間苗補缺

定植後徑一個生長期後.在秋末初冬或第間苗應留強去弱,補缺用同齡或大—齡的茶苗。

②幼齡茶園土壤管理

基本內容同1.3款。3足齡以山,樹冠小裸露面大、可間作冬季綠肥,如蠶豆、紫雲英、滿園花等,但夏季不宜間作。茶園間作以不防礙茶樹生育為原則。幼齡園尤應注意及時中耕除草。

③幼齡茶園樹體管理

定型修剪:2年生時,當苗高30釐米以上,主幹粗3毫米以上時,作第一次定型修剪,離地面12—15釐米剪去主枝上段,但不剪主枝剪口以F的分枝。3午生時第二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一次提高15—20釐米,至4年生時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剪口比第二次提高15—20釐米。頭兩次應注意壓強扶弱,抑中促側,第三次剪平。

整型修剪:完成定型修剪後,每年作一個整型修剪。樹冠封行前整成平形,封行後再過渡為弧形,整型修剪宜用修剪機進行,封行前用平形修剪機,封行後用弧形修剪機。最終控制樹高70—90釐米。覆蓋度80%以上。

打頂養蓬:3足齡前或移栽後2年內,嚴禁採,以後則可配合修剪,年打頂養蓬2—4次,即待新稍形成駐芽時留下1一3葉,摘去頂端以促進分枝,並嚴格撐握採高留低、打頂護邊等原則,5足齡後視生長勢可相應進入正常留新葉採摘或留新葉與留魚葉相結合的採摘法。

④幼齡茶園施肥量

⑤保苗措施

移栽後第1年的茶樹,抗性弱,常因外界條件不適而大量死苗。為此,必須抓住抗旱熱、防寒凍的工作,確保全苗。幼樹抗旱熱的主要措施有促早苗、澆水、除草、蔽蔭、地面鋪草覆蓋等。防寒凍的主要措施有秋培壯苗,灌越冬水、鋪草、茶蔸培土和地膜覆蓋等。幼齡園防病殺蟲時應嚴格控制濃度,防止藥害發生。

三、壯齡茶園(7-20年)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

以肥培為中心,優質、高產、低耗為目標,因園制宜全面貫徹各項栽培管理措施。

2.追肥施用量

以產定肥,一般每產100公斤鮮葉,追施2.5—3公斤純氮,摺合標肥表12幼齡茶樹氮肥用量標準。

3.修剪技術

壯齡茶樹每年或隔年(手採和樹勢較差時)進行一次輕修剪,5—6年進行一次深修剪。

①輕修剪。

機採茶園,春茶前進行,修剪程度為從採摘面剪下3—5釐米或只剪除突出阿冠的枝梢,同時應在行間剪出20-30釐米的操作間隙。手採茶園可用修剪機械或籬剪進行輕修剪。

②深修剪

春茶前或春茶後進行,修剪程度為從採摘而剪下15-20釐米,即剪除全部的雞瓜枝層。深修剪可用修剪機,也可用籬剪進行。修剪效果能維持5—6年。

⑧修剪形狀:

壯齡茶樹的修剪形:伏以弧形與平形兩種較好摘面積尤以弧形為佳。

4.土壤管理

每年結合追肥進行3  4次淺排除草,秋末進行一次深耕覆蓋度大的茶樹不必年年深耕。

四、老齡茶園(20年以上)栽培技術要點

1.基本要求

以改樹改土為中心,復壯樹勢,延長有效經濟年限為目的,田園固樹制宜貫徹相應的栽培措施。

2.樹冠改造

①重修剪

上部枝葉衰退,骨幹枝尚健壯的茶樹離地面30--35釐米進行重修剪,重修剪可用重修剪機,也可用刀割或枝剪進行。保證剪口平滑.枝樁無裂傷。春茶前或早秋進行。更新效果可維持10年。

②臺刈

樹體衰退,用重修剪還是不能復壯的茶樹離地面6-10釐米進行臺刈。臺刈可用刀砍.保證剪口平滑,留樁無裂傷。早秋或春茶前進行。更新效果可維持10年以上。

3.更新修剪後的樹體管理

①重修剪後的樹體管理:重修剪的當年秋末冬初或第二年早春比重修剪高度提高10—15釐米平剪定型,重修剪的第二年可打頂養逢3-4次,第三年早春再提高10-15釐米幹剪。定型一次,嚴格留新葉採摘,爾後便可執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制度和採摘制度。

②臺刈後的樹體管理:臺刈的當年秋可適當打頂採摘一次,第二年早春離地面2卜-30釐米作第一次定型修剪,並適當琉去細瘦枝,以後再進行兩次定型修剪,並注意第2年打頂養蓬採摘2-3次.第3年嚴格執行留新葉採摘,爾後進行正常的整形修剪和採摘。

3.土壤改良

老齡茶園要在樹體改造的當年進行深翻、增肥、改良土壤、方法見“深翻改土”部分.以後每隔1—2年施一次基肥。

4.茶樹保護

①消滅枝杆寄生物

更新修剪後應抓住時期消滅枝杆害蟲、病原體及苔蘚、地衣等枝杆寄生物。

②更新後防治新生枝葉蟲害:

更新修剪後新枝葉容易招致茶小綠葉蟬等害蟲集中危害,應注意觀察,及時防。

5.改植換種

對更新修剪效果不佳或需要換種的茶園要及時換種更新,其作法有改植換種和套植換種,以改植換種為主。

①改植換種:將老茶樹挖掉,清除殘根,重新規劃建園,換植良種。

②套植換種:在不需要調整地形和老茶樹行距合:適的情況下,為增加改植期間的收入,可採用新老套樸的辦法以老帶新。作法是秋末冬初對老茶樹作重修剪或臺刈,行間開溝深翻施底肥,移栽茶苗。從第二年外始對重剪或臺刈廠的老樹強採。第4—5年再挖除老茶樹。

茶葉栽培技術

茶葉最早起源於中國,因含有兒茶素和葉酸等有益身體健康的成分,也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樹適合在降水充沛,光照條件好的氣候裡生長,磚紅壤、山地黃壤和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也適合茶樹生長。

茶葉最早起源於中國,因含有兒茶素和葉酸等有益身體健康的成分,也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茶樹適合在降水充沛,光照條件好的氣候裡生長,磚紅壤、山地黃壤和棕色森林土,這些土壤發育程度較深,結構良好,也適合茶樹生長。

茶葉種植條件

1.土壤:

在種植茶樹時,土壤的可耕作層要保證有機物質的豐富,確保土壤的排氣性和排水性,茶樹適宜生長在中性環境中,因此土壤的PH值要保持在5左右。

2.溫度:

茶樹生長的適宜溫度在25度左右,最高不可超出34度,最低不可低於10度,所以溫度不要超過這個範圍,否則會壓制茶樹的生長。

3.水分:

茶樹對水分的需求量極大,如果降雨量很少的話,就要及時澆水,還要適當調整茶園內的空氣溼度,確保茶樹能正常生長。

4.光照:

茶樹比較喜歡陽光,不過不耐強光,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候控制好光照強度及時間,必要的時候給茶樹適當遮光,確保其生長不受影響。

茶葉怎麼栽培

1.修剪茶園:

秋季採茶結束後,就要對茶園進行修剪了,修剪時要確保剪口平滑並向內測傾斜,不得撕裂或損壞枝條,切下的枝條要清除乾淨。

2.及時採摘:

在幼齡茶樹採摘過程中應堅持“採頂養邊、採高養低、採密養稀”的原則,對於已經投產的成熟茶園,則要“以採為主、採留結合、及時開採”。

茶葉管理技術

1.施肥:

茶樹是無氯作物,施肥應該以複合肥為主,這類肥料裡富含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土壤的活性,對受損土壤有較強的修復作用。

2.除草、茶帶深翻:

每年六月、七月和八月都要進行一次除草,拔掉與茶樹爭光爭肥的雜草,挖掉根深惡性的有害草,除完草要進行茶帶深耕,增強土壤的鬆軟度和透氣性。

3.病蟲害管理:

在茶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施用過程中,藥劑的使用頻率不要太頻繁,不然會對茶樹造成適得其反的傷害,

農田種茶要注意要掌握哪些技術?

農田種茶技術:

一、種植

1、開定植溝施基肥。種植前應進行土壤深翻、平整、施足基肥。肥料以含有機質的堆廄肥、餅肥和一定數量的磷肥為好。用量依土質而異,一般每畝施堆廄肥30-50擔或餅肥50-100㎏,骨粉或過磷酸鉀15-25㎏。按茶行設計佈局,開定植溝,深寬為20-50釐米,施入肥料後與土充分拌勻,蓋土耙平再按株叢距種植。

2、種植方式和造林密度。一般採用單行條栽(高寒山區茶園),為了提高茶葉樹群體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以密植密播和培養低矮型的比較合適。行叢距90㎝×20㎝×25㎝,畝栽茶苗4000-5000株。如果是扦插繁殖的茶苗,每穴種植2-4株為定,待茶苗成活後根據茶苗生長情況進行間苗、補植,每穴保留2株即可。栽植完畢即壓緊土壤澆定根水。為防止苗木失水,保證成活,種植時茶苗應剪去部分枝葉,必要時在高溫的旱季還要適當遮蔭、澆水抗旱保苗。

二、、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茶葉樹栽培技術的中心環節,措施包括中耕除草、施肥、水土保持與灌溉等。茶葉樹行間鬆土可防止表土水分蒸發,使水滲到土中,增加土壤空隙,減少水土流失。一般每年春、夏、秋季各進行一次,深度7-10㎝為宜,茶園“封行”前宜淺耕,“封行”後結合施肥進行。

1、施肥:茶葉樹在生長期和多次修剪、採枝葉過程中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養料,因此必須對茶園進行肥料補充,才能獲得穩產、高產。施肥量依據樹齡樹勢,採葉量和土壤條件來決定。幼齡茶樹春夏季結合抗旱以施水肥為主,秋季施基肥。施肥方法以穴施和溝施為好。採葉茶樹所需肥料,應以氮肥為主,磷、鉀肥次,一般每50㎏鮮葉施肥量,氮肥2.0-2.5㎏、磷肥0.5-0.7㎏、鉀肥0.5-0.8㎏。基肥在秋季結合中耕進行,茶樹生長活動期2-9月施肥以葉面噴施為佳。追肥多用速效氮肥,如尿素、硫酸銨等。

2、水土保持。茶園多建在山坡地上,沖刷嚴重,要建設好排灌系統,間種綠肥、蓋草、培土,減少水分蒸發,增加土壤養分,抑制雜草生長,提高茶葉產量。

三、樹冠管理

為了增強樹勢,獲得高產穩產和延長茶樹的經濟年齡,修剪是一項重要措施。經定型修剪能抑制茶苗頂端優勢促進其側枝和腋芽萌發,增加有效分枝,擴大樹冠,培養強壯的骨幹枝。

1、修剪時期。一般以地上部生長相對停止,根系生育處於旺盛時期進行為宜(秋季9-11月)。

2、修剪程度。兩齡茶苗,高度在30㎝以上,開始分枝時,可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把離地面15㎝以上的植株體剪去,三齡苗,進行第二次定型修剪,把離地面30-35㎝以上的植株剪去;四齡苗,進行第三次定型修剪,把離地面40-45㎝的植株體剪去。

3、修剪方法。第一次用整枝剪,第二、三次可用籬剪。每次修剪,切口要平整,便於傷口癒合。剪時儘量留下分枝的外側芽,以使植株向外側展。有病害或過於細弱的枝條應當剪去。經三次修剪茶葉樹基本骨架已養成,即可輕採養蓬。預計四年成園後每畝產茶葉300-400斤,管理方法得當的,還可逐年提高產量。對樹勢衰老、萌芽力不強的老茶樹,可視樹勢分別進行重修剪或臺刈,重修剪可在茶樹高度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處剪去,臺刈離地面4-5㎝處全部刈去,時間在春茶前後進行。

四、茶葉樹的病蟲害防治

茶樹病蟲對茶葉生產的危害很大,病蟲種類很多,目前全國已發現的約400多種。在生產防治工作中大力提倡以栽培技術、人工、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充分利用和保護天敵,以生物防治為主,儘量減少施用農藥,特別是高殘毒農藥和劇毒農藥應嚴禁使用。

1、茶葉病害:茶雲紋葉枯病。主要危害老葉、枝和果。

防治方法:⑴清園;⑵增施肥料,恢復樹勢;⑶噴波爾多液。

2、常見茶葉害蟲:根結線蟲害、茶尺蠖、茶毛蟲、長白蚧、小綠葉蟬、茶葉蟎等。

防治方法:根據不同的蟲害,採用不同的防治方法,人工、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

五、鮮葉採摘

採摘在茶葉生產過程中,既是收穫過程,又是管理措施,也是製茶工藝的開端。合理採摘是實現茶葉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採摘不當會直接影響到茶葉的產量、質量和樹勢。

1、及時採、標準採。各種茶類對鮮葉原料要求不同,大多紅、綠茶的採摘標準是一芽二葉到一芽三葉;高階茶原料要求一芽1-2葉,粗老茶可以一芽4-5葉,採摘時,須根據要求標準及時進行採摘,否則芽葉粗老,同時也影響下輪茶芽的萌發。

2、留葉採。芽葉是茶樹主要的營養器官,採茶與茶樹生育相矛盾,因此採摘茶葉時應留一片真葉,秋季留魚葉。生長較差或更新後不久的茶樹春夏季各留一片真葉,秋季留魚葉。茶葉採摘後加工方法不同,可分為全發酵、不發酵、半發酵三種,即為紅茶、綠茶、烏龍菜。

綠茶如何種植

一、氣候條件\x0d\x0aa、氣溫當晝夜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茶芽開始萌動逐漸伸展。生長季節,月平均氣溫應在18℃以上為宜,最適氣溫【20~27】℃。生長適宜的年有效積溫在4000℃以上。如果當平均氣溫高於35℃持續數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狀。\x0d\x0ab、光照光照對於茶樹的影響,主要是光的強度和性質,茶樹有耐蔭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從葉綠素的吸收光譜分析,光波較短的藍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長較短的藍紫光。所以茶樹在漫射光條件下生長好是有依據的。\x0d\x0ac、雨量和溼度茶樹適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長季節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對溼度一般以【80~90%】為佳。土壤相對含水量以70~80%為宜,這樣的雨量和溼度最適宜茶樹生長。\x0d\x0a二、土壤條件\x0d\x0a紅壤、黃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適宜茶樹生長,土壤結構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層深度1m以內沒有硬碟層,土壤要求呈酸性反應,PH值4.5—6.5(4.5—5.5最適宜),茶樹是嫌鈣植物,石灰質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m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別宜於種茶,首先是酸性土壤為茶樹提供了自身生長的適宜條件,茶樹根部汁液含有多種有機酸,對土壤給予茶樹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環境,從而改善了茶樹的營養與水分條件。\x0d\x0a三、地形條件\x0d\x0a坡度小於30℃,海拔1500m以下;我國名茶大多產於高山大川;“高山出好茶”的根據除了高山多雲霧外,因溫差大,漫射光多,日照時間短,溼度大,芽葉持嫩性較強,有利於提高茶葉香氣,有好的滋味和嫩度;但這也是各種環境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並不是山越高越好,事實上平地也有產好茶的。

標籤: 栽培技術 茶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6lm4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