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海青居士服

海青居士服

海青居士服

海青居士服是指佛教居士在進行佛事活動時所穿的服裝,一般由黑色袍子、白色內衣、藍色腰帶以及水牛角手環、念珠等組成。海青在佛教中代表清淨和靜寂,因此海青居士服的顏色多以海青色為主。穿上海青居士服,可以讓人更加專注於佛事,心境更加平靜。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在家居士穿著拜佛的衣服叫什麼

叫海青,或者叫居士服。

  古代叢林將禮佛的衣服稱為海青,乃取意於海,因海洋浩瀚深廣,能容萬物,自在無礙。青,因其色澤青出於藍,意在鼓勵策進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勝。只要穿上海青就意味著已經是受持了在家戒律的真正居士,與一般的善男信女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普通人可以買居士服嗎

可以。居士服是可以隨便穿的,沒有人群的,所以普通人也可以買。居士服,就是指居士穿的海青。居士服是指居士可以穿戴的服飾,一般稱為俗服。

在廈門海青居士服要上哪買

如果是莊嚴佛像的,,可以,淘寶:佛衣,佛袍!,,如果是學佛的人,穿的衣服。

那就,,淘寶:海青!,居士服!

海青居士服如何辯別是否麻紗的?

看觸感。

麻紗面料輕薄,表面呈羅紋狀。摸起來手感如麻,那就是麻紗的。

布面縱向有細條織紋的輕薄棉織物,大多用純棉紗織制,也有用棉麻混紡紗織制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化學纖維的發展,出現了滌和棉,滌和麻,維和棉等混紡麻紗。麻紗按組織結構還可分為普通麻紗和花式麻紗。

海青居士服放哪?

不穿的時候,海青、居士服疊整齊放在香袋裡,掛在淨處。

現在好多穿出家人穿的衣服那是什麼服裝

居士服,就是指居士穿的海青。其實,居士服是指居士可以穿戴的服飾,一般稱為俗服。而海青是我國僧團中主要的服裝之一。佛教尊重古制,出家人生活比較保守。為了整肅儀容、莊嚴道風,海青雖然不是法衣,但是到今天都還能夠遵守穿用著。晉以後,四眾弟子都可以穿海青。百丈以後,要求更加嚴格。

不論出家在家,所穿的海青是一樣的。海青雖然是脫胎於漢服,但是它究竟還有一些特異之處。海青的衣領,是用三層布片覆疊縫製而成的;這樣子叫做“三寶領”。在衣領的前面中段,還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這叫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實際上,無非是為了加強衣領的耐用而已。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開的,而海青的袖口,卻是縫合起來的。

海青的顏色,一向是以青黑色為主。在家居士只能穿青黑色,只有少數名位崇高的出家長老——如方丈、首座、法師,才能穿黃褐色的海青。在我國的僧團中,除了袈裟,海青算是最尊勝的僧服了。穿著海青,大都是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的場合

居士服和海清有什麼不同?

1、穿著人群不同:居士服一般是在家學佛居士所穿的服裝,而海青適合在家居士和出家僧眾穿著。

2、範圍大小不同:居士服的範圍較廣,不僅僅包括海青,其它款式的衣服,如唐裝也可以叫居士服。

3、穿著場合不完全相同:居士服不僅僅在誦經等佛事時穿著,也可以在居家休閒時穿;海青大都是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場合才穿。

4、款式不完全相同:居士服的款式可以是稍微緊身的服裝,而海青都是寬袍大袖。

5、顏色不完全相同:出家僧眾穿的海青除了暗色調的顏色,還有一種黃顏色的海青;居士所穿的海青一般為青黑色、咖啡色等暗色調,不能穿黃顏色海青。

海青為中國佛門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的衣服,本屬於寬袍大袖的唐裝,身腰、下襬、袖口都很寬闊,穿著自在。據明人鄭明選《秕言》卷一中說;吳中方言稱衣之廣袖者為海青。廣東還有俊鵑名海東青,白言翩翩廣袖如海東青也。因此,後來把鳥名借做僧袍名。

居士服能代表海青衣嗎?

不能。居士服是小褂、小衣,上殿課誦時,不如穿著海青莊重、嚴肅。居士上殿應穿著海青。

關於居士服..

居士服是居士日常可以穿著的一種服裝,另外,在禪修活動中,常見的禪修服,也以當做居士服穿著。這兩款服裝的色調大多為灰色或黑色,能幫助人收攝身心,讓心念平穩,比較不會浮動不安。而輕軟吸汗的寬鬆特質,可以讓身體沒有負擔感,很輕鬆地調息身心。

此外,居士所穿的平底鞋子稱為居士鞋,和法師所穿的僧鞋不同,在佛教文物店選購居士鞋時,可不要買錯了。

海青

居士的修行禮服---海青

在寺院參加法會共修時,一些初來乍到的朋友,看到法師一襲飄逸長衫的清涼身影, 以及居士們身穿的寬袖黑袍古裝,常會因為古意盎然的衣款,產生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此外,因為某些法會而需換著「古裝」時,也不免常會感到好奇,為什麼修行時需要換穿特有的衣服呢?

其實以我們穿衣服的目的來看,除了保暖,我們也會視不同場合的需要,而選擇不同的衣服樣式,居士參加修行活動的統一穿著,也是如此。就修行來說,一方面可以莊嚴道場,凝聚出修行的整體氛圍;另一方面,以常見的「海青」、「禪修服」或「居士服」來看,這些服裝都有著寬鬆輕便的特質,有助於四肢活動。

而蘊含在佛教穿著裡的佛法精神,也形成了佛教衣物的特色,包括衣服的顏色、款式到搭衣儀式,都可以清楚看出。例如不論是法師或是居士的衣服顏色,大都是偏向灰、黑色的壞色衣,這是為了去除人喜歡好色的貪愛心,幫助人專注於攝心修行;甚至在穿著前,也會有些儀式,或用以攝心,或表達敬重之意,例如穿海青,會先向海青行問訊禮。此外,佛教服裝具有識別身份的功能。

一般人看到出家眾穿著僧服,立刻就知道是法師,而看到在家眾穿著海青時,也能很快知道對方是佛教徒。

佛教徒主要可分為在家眾與出家眾,會常被稱為「緇素二眾」,便是就其穿著的服裝顏色而得名。「緇」是指出家眾,僧服一般多為灰、黑色的黑衣,所以出家眾又被稱為緇衣或緇門;「素」是指在家眾,因為印度人多喜穿著象徵尊貴的白衣,所以便以「白衣」代稱在家眾。

目前所見的中國居士修行穿著,例如海青與禪修服,都是屬於漢化的服裝。剛學佛的人剛參加佛教活動時,常不清楚該穿什麼衣服出席,是要換穿海青,還是穿輕便的服裝即可?以下即介紹幾種常見的居士穿著:

海青

海青是佛教徒共同的正式禮服,可以在參加法會、唸佛共修、助念,或是參加佛教活動時穿著。關於海青一名的由來,有一說法是取意海的浩瀚能容萬物,顏色能青出於藍,而帶一層鼓勵的意義。海青是寬袍大袖的唐裝,又稱為大袍。目前海青的顏色有黃、黑兩種,黑色是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已經受過戒的人,可以在海青外面再加搭袈裟。是寺院住持或是法會主法法師所穿著,一般人不能夠隨意穿著。

由於海青是古裝,所以剛穿著時會感到陌生,而且不太清楚何時該穿、該脫。需穿著海青的場合大多在寺院、道場,因此多半到了法會所在地點直接著裝。如果需要如廁先將海青脫下後再入廁。海青非常寬鬆,所以在跪拜與上、下樓梯時,因為衣襬很長,所以容易發的問題。可以先以雙手撩起兩邊衣襬,然後再下跪;跪妥後,再接著以手指讓身後的衣襬蓋住露在外頭的腳跟,如此看來既莊嚴,又不會有踩到衣服的困擾。而在上下樓梯時,如果是上樓梯,可以先以雙手提起前面衣襬,到達目的地時再放下;下樓時,則改拉起身後的衣襬。如此,便不必擔心會不小心踩到衣襬而摔跤。另外,穿海青時,要保持操手的姿勢,兩袖不要一前一後的大幅擺動,如此看起來不但不威儀,心念也容易散亂。

縵衣

居士在受菩薩戒後搭縵衣。又稱為「懺悔衣」,提醒戒子們在受戒後,要時時刻刻的懺悔自己的行為,如同在搭衣時所唱誦的:「善哉解脫服,缽吒禮懺衣, 我今頂戴受,禮佛求懺悔。」

穿法簡單,在穿妥海青後,直接將縵衣披於肩,釦環扣上即可。在出席重要的佛教場所,例如參加誦戒、法會、聽經聞法、助念、共修活動, 或是重要的佛教活動,皆可搭縵衣。

上香的規矩和忌諱

上香的規矩有哪些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每年春節及農曆七年級、十五等日期,廣大群眾有到寺院上香禮佛、祈福求安的習慣。為使十方善信種植福田、廣獲法益、正善正行,以滿所願,故將上香祈福的正確方法簡要的介紹給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上香禮佛的真實意義是什麼?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場所,古稱叢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寶殿上供奉的叫釋迦牟尼佛,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太子,後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證道。成為大徹大悟的覺者,是佛教的創始人,被佛弟子尊為“世尊”、“本師”等。上香禮佛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佛陀的尊敬、感激與懷念。去染成淨,奉獻人生,覺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養佛、菩薩一定要上香嗎?

不一定。供養佛、菩薩方法很多,通常用鮮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條件不具備,僅供一杯清水(表清淨平等)也行。但是,絕對不用酒肉來供養佛菩薩。通常用“香、花、燈、塗、果、樂”六供養,其中之一均可。

三、上香的含義是什麼?

第一、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

第二、表示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第三、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弟子無私奉獻。

第四、表示點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上香求財可以得到嗎?

不可以。佛經上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關鍵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財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無私的奉獻,即佛門所說的“佈施”。這啟示我們:從生求財求福,先要舍財種福。財佈施是因,得財富是果。舍是因,得是果,捨得不二。所以,一個人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不是佛菩薩施捨給你的。佛門常講:“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燒大香就發大財嗎?這純屬“以凡夫之心,度諸佛之腹”。大徹大悟、大慈大悲的諸佛菩薩,又怎會像凡夫眾生一樣,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別賜富呢?當然不會。

五、有人一定要上香怎麼辦?

寺院是公共活動場所,一般會燒大香,加上節假日人流量多,燒大香稍為不慎就會灼傷他人,濃煙滾滾,不利環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無邊罪業。一定要燒大香的信眾,可將大香交給寺院管理人員,同意安排焚燒,焚燒時,寺院裡的法師也會為你們祈禱。

六、上香禮佛應當許什麼樣的願?

上香禮佛時應當心地清淨,果能一塵不染,獲福無邊。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心願,則功德無量。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唸佛一聲,福增無量”是也。

七、禮拜佛菩薩,上幾支香為宜?

上三支香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且文明的上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

八、寺院裡供的佛菩薩很多,給每個佛、菩薩都要燒三支香嗎?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禮拜,效果是一樣的。當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規定,根據寺院香爐分佈的情況自行決定,但每個香爐中不超過三支香為宜。

九、把點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確嗎?

不正確。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唸: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唸: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唸:供養僧,淨而不染。上完香後,應對佛像,肅立合掌,恭敬禮佛。現在有人將一把香點燃以後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燒傷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燒壞拜墊和器物,更造成濃煙滾滾,汙染環境,危......>>

上香的規矩和忌諱? 上香的規矩:

1.用自己的火將香點燃;

2.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杆,大姆指頂著香的尾部;

3.安置胸前,香頭平對菩薩聖像;

4.再舉香齊眉;

5.之後,放下如第3動作;

6.開始用左手分插。

上香的忌諱:燒香是正規的禮佛方式,但是重在真、誠,切不可向佛或菩薩供奉危害極大的化學香等不乾淨東西。

所以,所以,請一款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的話,建議你可以到無相銅爐上一對一定製一款祈福香,

此香採用天然無害的草木原料,更能夠以示你的誠心,求佛為你輔助修持。

阿彌陀佛!

在家裡燒香的講究和忌諱有哪些 如果是給佛菩薩上香:1、住意安全,排煙口通暢,不成把燒,以三支或一支即可以。燒香是表心意,願以香華敬佛菩薩。願香潔身、口、意。

2、不認為燒香了就一切滿願,可看一些佛經書,除惡向善,和順家人。

3、先要認知十善:1不打殺。2、不偷盜。3、不邪淫(不亂男女關係,不非時非處・・・)。4、不貪。5、不嗔。6不痴。不願愚痴、迷信。7、不兩舌。8不惡口。9、不倚語。10、不妄語.。言、行、意有規矩可依,自省自改。除惡向善,生活自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老人去世上香的規矩和忌諱 與拜佛不同  拜佛是先插上香 再三拜  對過世的人 則是 手拿香三拜  再插上 這一點要注意  一根  三根 都是可以的  不能用檀香  最好用藏香

燒香祈福的規矩及如何在家中上香啊?謝謝了。 在家燒香有很多燒香祈福的講究。

首要注意整潔度。這裡說的“整潔”並不是你要穿的多華貴,而是乾淨、整齊。而是你要對菩薩有可恭敬的心,燒香前要洗手,手是沾染濁氣最多的地方,所以供香之時最好要先洗手。

燒香最好是左手拿香,不過這個看個人習慣,燒香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燒香的時候雙手捏舉香高過頭頂。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有求的事,心中所想,暗自默唸。

燒香的時候,磕頭的話就要注意步驟了,燒香拜佛是有忌諱的,不能一陣猛磕頭。最標準的姿勢就是雙膝跪在上,雙手合什,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默唸心中所想,然後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手往前方放,頭在向下磕。

燒香的時候周圍不要有人打擾,也不要與他人邊說話,邊燒香。這也是燒香的講究之一,要注意不要對任何佛像指指點點。也不要說不恭敬的話。要是燒香需要跪,需注意,來往不要跨過,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燒香拜佛,燒的香也是有講究的。香是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也是傳遞資訊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所以,建議可以到無相銅爐上請幾盒香加持的,與外面的化學香對比,這香是天然植物香,不僅體現了香的本質,也對自然無害,對神明敬畏。

在家供佛,位置一定要選好,佛像最好是擺在空曠不受打擾的清幽之地。如有條件最好是有佛堂,一件小屋就可。燒香的講究要注意家中有小孩的人,要注意看管好。勿讓小孩到佛堂內奔跑嘻戲。擾了佛的清淨。

上香都有什麼講究 穿著整齊,乾淨,不得穿拖鞋,濃妝豔抹,在寺院不得大聲喧譁,保持一個清淨心,誠信心敬佛,這些是基本的。將就一點的就是:一、著裝  寺院是一個莊嚴、神聖的地方,一進去就可以給人一種超然的感覺,自然我們的服裝也會對這種環境起著一種襯托作用。 去寺院參訪與禮佛時,我們最好穿著樸素大方,應避免穿顏色鮮豔及過於另類的服裝。尤其女士進入寺院儘量不要穿得過於暴露與鮮豔。因為不同場合有著不同的穿著要求。 無論男女入寺參訪應著寬鬆之衣,以便於禮拜,否則衣褲過緊,禮佛跪拜會很不方便。 服裝的搭配通用原則是,莫過於得體大方,這樣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會適用的。  二、見僧人禮儀 在寺院當中,必然會遇到出家。出家人捨棄世間的五欲六塵,每日在那種清淨的院落裡修行梵行,他們代佛說法,開導群生,無論是他們的德行還是行持,都是值得我們去禮敬的。 通常來講,在寺中行走時遇見出家人應恭敬合掌,同時口中可以說:「阿彌陀佛」或「您好」,以示恭敬。 在這裡需要注意幾點: 1、在廁所中不得禮拜問訊; 2、手中捧經典佛像時不得禮拜問訊; 3、手捧其它雜物時不得問訊。 其總的原則無非就是處處體現著恭敬即可。 至於如何稱呼,我們可稱僧人為法師或,若知道的法號則可以加上的法號稱某某法師或某某。 三、進入殿堂  一個大的寺院會有很多的殿,例如: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等,那麼我們進入殿堂需要注意些甚麼呢?在進門的時候,要靠門的一側進入,在哪一側進入則先邁哪隻腳,例如:在右側進入,那麼我們則先讓右腳進去,反之亦然。不得從中間進入,因為那樣會長養我慢心及不恭敬。 有些殿堂會有供果,常見有的居士會隨意拿取,這都是不如法的,因為佛前的供品都是十方三寶物,我們若隨意拿取,罪過是非常嚴重的,還有的殿中會有法器我們不可以隨意擊打,因為有的法器是召集僧眾用的,若任意擊打會影響大眾的修學,罪過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佛殿當中我們可以繞佛,據經典記載是有很多功德的,但我們要注意旋轉的方向,應該是右繞佛,即順時針,不得逆旋,因正旋表示恭敬之意,這也是源於印度人的禮儀與習慣。 在殿堂中不得大聲嘻笑及大聲說話,不要亂扔雜物及吐痰,這些都是沒有素養的表現,況且佛殿是供養佛菩薩的莊嚴聖地,我們一定要十分注意。 印光大師說,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十分恭敬十分受益。所以我們處處要體現著恭敬之心,自然在心中就會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同時也可以收攝我們身心。 四、參加法會  在家學佛居士與寺院及出家僧眾的學修之一,便是參加寺院興辦的各種大大小小法會。 通常會每逢佛菩薩聖誕日舉辦法會,內容多為集眾誦經、禮懺、唸佛、聽開示等。參加法會期間一些大的寺院會人數眾多,那麼自然需要一種良好的秩序,所以一定要服從寺院常住的安排,主要包括上殿和過堂的時間、課誦內容等。 下面著重介紹一下關於參加法會時上殿誦經的注意事項: 上殿應著海青及居士服。海青是具有漢傳佛教特色及中 國古殿服裝風格的服飾,為漢代人所穿著的服裝,一直延用至今。出家眾多著黃顏色及黑色海青,在家居士不可著的海青,而一般穿著黑色及咖啡色海青。穿著 海青時最好搭配布鞋、長褲,若穿皮鞋及短褲會顯得不倫不類,有失莊嚴,另外海青的袖子很大,裡面不宜放置雜物和經書等,這樣走起路來會顯得很不雅觀。 在大眾集體誦經的時候,個人的聲音不宜過大,以自己能聽清為宜,因為梵唄唸誦以清淨莊嚴韻律和諧為主。在於攝心以至安靜調服諸根。還有就是,人多的時候因為地方的差異所致,可能會存在不同方言及唱誦旋律的不同,如果一味大聲唱誦,......>>

去寺廟拜佛燒香有什麼規矩與禁忌 一、衣著莊重,不能 *** 四肢。二、寺內嚴禁高聲喧譁。三、寺內財物、供品不能據為己有。四、寺內鐘鼓法器不可擅自敲動。五、面見僧人應合掌問訊。六、拜墊是寺主專用,不可在上禮拜。七、燒香1~3炷即可,不要大把點燃。八、在寺內吃僧飯及住宿,應交伙食費。

上香的規矩和注意事項 只要用一顆虔誠心去做 , 恭恭敬敬的上香 沒有太多的說法 ....

如何正確上香,如何拜佛許願,燒香原則規矩 上香,實質是以香供養佛菩薩,這是有功德的。但功德大小,取決於發心,也就是說,你的發心越好,功德越大,發心越小,功德越小,如果發心不好,無功德而有罪。

什麼是發心大?就是發心善。比如,上香拜佛是為了度眾生,為了成佛度眾,為了家人的健康,等等。什麼是發心小,就是隻為自己。發心不好,就是上香的目的是害人。

拜畢,記住把上香供養拜佛的功德迴向給自己所希望的事項實現。

因此,許願,是以自己的功德來求佛菩薩保佑自己的理想實現,而不是說,我給佛菩薩送禮物求佛菩薩辦事。許願的前提是有功德。除了上香拜佛,還有放生、印經、誦經持咒,學雷鋒做好事、助學,等等,只要是利益別人或動物的,就有功德,就能通過迴向,幫助實現自己的願望。

上香的方法,一般是取香三支或者一枝,恭敬點燃插入香爐,然後禮佛三拜即可。

上香有什麼講究,有什麼忌諱 燒香拜佛是對佛祖起碼的尊重。燒香拜佛時,信眾取香,在燈火中點燃,拿在手裡,走到佛前,心要恭敬誠懇。

面對佛像,恭敬站立,兩手舉香,用一顆純淨的心向佛,心中可默唸所求,望佛能夠聽到。舉香時,手如問訊狀。

兩手之食指及中指夾著香腳,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香要拖穩。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淨觀佛像莊嚴,眼觀鼻,鼻觀心。

誠信想你心中所求。將香放下,右手拿香腳,左手插香,兩香間距離為五分。注意上香的時候不要跨過面前的,不然被視為不敬。

俗話說,燒香拜佛貴在心誠;第一誠,就是供奉佛祖的香,因為香在宗教是與佛的溝通的信使,是供養佛的聖品;

所以,你最好可以先去無相銅爐上請幾盒吉祥香或者祈福香輔助加持。因為它這個香好就好在是天然的植物香,儲存了佛家所說的香的本真。

第二誠,就是祈福的願望了,佛家最不喜歡的就是虛妄之人,虛偽之心,既然拜佛祈福,必須心術正,心願也要正,這樣佛祖才會為你庇護保佑,

正所謂有因必有果,善因得善果就是這個道理嘛。

阿彌陀佛!

標籤: 海青 居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o5xrx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