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白城發源地

白城發源地

白城發源地

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昨晚的成都 網紅“手工耿”的現實困境重慶墜江公交車上或有一家4口 失聯者親屬採血樣雅魯藏布江再次發生山體滑坡形成堰塞湖“跟大陸作戰不會贏…為何要把時間浪費在軍中?”男子酒駕遇查 叫囂:我為東莞貢獻幾百萬GDP!婦代會開幕前,這些省委書記提了啥要求?播放量1.7億,網路評分9.4分!《風味人間》你看了嗎 女子得病為報復交往千名男子 結局驚呆眾人 中國男人為何不敢娶印度女人?原因驚人 昨晚的成都 49歲許晴穿這樣的襪子 還脫下當眼罩用薛之謙被曝勾搭李雨桐閨蜜,還和某女星睡過?68歲張藝謀攜小29歲嬌妻亮相 陳婷淡妝太美(圖)70歲王剛的50歲妻子近照曝光 溫婉大方氣質優雅奚夢瑤的一個無意舉動,暴露和她的塑料友情?49歲王菲上演飛機換裝秀 毫無遮掩純素顏出鏡黃曉明趙薇街頭狂奔被拍 網友:減肥的人跑步上班朱亞文二胎再得女兒!晒“妹妹”腳印喜氣洋洋 娛樂圈水有多深? 看完成龍這段話你就知道了 昨晚的成都 : 鳳凰新媒體介紹 投資者關係 Investor Relations 廣告服務 誠徵英才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意見反饋 鳳凰衛視介紹

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白城市底擴貴府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我寫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白城位置境域: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趕型具倒學。東經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緯44度13分57來自秒至46度18分。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運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長230公里,東西寬211公左留變裡。

白城地形地貌:

白城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畫示金重深地帶,分佈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佈西北至縮東南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區為民百素州百特鎮賚縣和大安市境內的月亮湖地區,海拔一般為130米左右。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來自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白城位置境域:

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決1度38秒至1鮮聽級執祖迅24度22分,北緯44來自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東、東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獨離接壤,南與吉林省鬆們林必因所八主僅原市的長嶺縣毗鄰。西、西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江相望。全市南北長2威點蘇楊意導冷30公里,東西寬211公里。

白城地形地貌:

白城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佈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僅紅創皇送南部廣泛分佈西北至東南走向紅錯右約超的大小沙丘、盾值州時端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區為鎮賚縣和大安市境內的月亮湖地區,海節白代住拔一般為130米左右。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初置土謂江平原西部,科爾沁坐擴舊給新乙矛她草原東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白城位置境域:

白城市位於舊織于軍字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東經121度38秒至124度22分,北緯44度13分57秒至46度18分。總面積2.6萬平方公里。東、東南與吉林省鬆請支斤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乾安縣接壤,南與吉林省松原市的長嶺縣義又毗鄰。西、西北與內住寧傷級任船裝蒙古自治區的科爾沁右翼中旗、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東北與黑龍江省泰來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源縣隔二幫曲著江相望。全市南北長230公里,東西寬211公里。

白城地形地貌:

白城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西北部為大興安嶺東麓褶皺地帶,分佈著丘陵和低山,海拔300-662.6米,東北、東南部為平原,海拔130-140米,西南部廣泛分佈西北至東南一藥原放確隨走向的大小沙丘、沙壟,海拔150-180米,是潛化沙漠區。最高山峰敖牛山,海拔662.6米,最低地師汽區為鎮賚縣和大安市境內的月亮湖地區,海拔一般為130米左右。

白城發源地

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性季風氣候。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吉林省所轄的地級市。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地勢由西北向東南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西南略有抬升。地處大興安嶺山脈東麓平原區,氣候屬溫帶性季風氣候。有比較豐富的石油資源、風力資源以及多種礦產資源。

古埃及歷史阿美蒂尼是古埃及哪一朝哪位法老的王后

古埃及(Ancient Egypt),一般指公元前32世紀左右至公元前343年波斯滅亡埃及這段時間內尼羅河下游地區的埃及文明。古埃及是典型的水力帝國。 地理 埃及大部分都是黃沙滾滾的沙漠,只有尼羅河沖刷而過的地方是孕育埃及的綠帶,1/30的面積聚集了90%以上的埃及人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目前埃及共有八十餘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也是埃及的象徵。 古埃及歷史年表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從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從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古王國或孟斐斯帝國(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從納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國王。焦瑟統治時代是權力和勝利的開始,此時出現了以沙卡拉的階梯金字塔建築群為代表的恢巨集壯觀的石頭建築。該建築群的設計師、作家兼學者的伊姆荷泰普成為史書上首批出現的偉人之一。這一時代是強而有力的集權君主制得以發展的時期,君主坐於孟斐斯,分派各省總督統治全國。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從斯內夫盧(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從金字塔的雄偉程度來判斷,斯奈夫魯、胡夫和哈爾夫的統治時期為這個時代的頂峰。在達夏爾,梅頓和基薩修築的金字塔顯示出王朝的治國有方、經濟繁榮。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從烏斯卡夫(Ouser)到烏納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著名的是薩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陽崇拜意識”迅速發展,在沙卡拉的烏尼斯金字塔牆上刻著著名的金字塔銘文。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從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國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歲的佩比(Pepi)二世。 雖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顯赫一時,曾組織過遠至非洲南端的軍商遠征,但一些省督不斷膨脹的全歷史集權的孟斐斯備受威脅,而引發了內亂。 第一過渡時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統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無文獻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凱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圖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統一全國,從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統治了整個埃及。這雖然使他們的故鄉底比斯城地位越來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統治者適時尚須來回旅行,並在十二王朝時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處修建了行宮,和諸如伊蒂—塔維的小城。王朝在不放棄底比斯的同時向北轉移權力中心,顯示出強而有力的集權逐漸恢復。 中王國或底比斯第一帝國(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圖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約2040年統一埃及。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門埃瑪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女王塞貝克內菲盧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穩定總是和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權勢力和其他歷史上至今仍然不明的勢力,毀滅了從第十二王朝傳續下來的底比斯政權,埃及成許多的諸侯國。 第二過渡時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約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幾位名叫塞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時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統治。從公元前1730年開始,這些國王只不過是西克索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稱為“小西索克”王朝,只存於三角洲東部。“大西索克”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兩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統治底比斯及周圍地區。他們是西索克的封臣。最後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開始和北方的西索克人鬥爭。 新王國或底比斯第二王國(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從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點陣圖特摩斯,四位阿門諾菲斯。王后阿謝普蘇、阿肯納吞(Akhenaton)和圖坦卡蒙,都屬於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賽特納克特(Sethnakht)之外,其餘都叫拉美西斯。 第三過渡時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統治的有斯門代斯(Smendes),普蘇賽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統治的有埃裡霍斯(Herihor)和皮納傑姆。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斷限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 公元前三世紀的曼涅託,將從美尼斯開始至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止的埃及歷史分為三十個(或三十一個)王朝,現在學者又在此基礎上將上古埃及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前王朝時期(約前3100-2686年) 2、早王朝時期(約前2686-2181年) 3、古王朝時期(約前2181-2040年) 4、第一中間期(約前2040-1786年) 5、中王朝時期(約前1786-1567年) 6、第二中間期;(約前1786-1567年) 7、新王朝時期(約前1567-1085年) 8、后王朝時期(約前1085-332年) 9、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統治時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從第1到第4時期,是奴隸制國家形成和統一王朝出現的時期,第5至第7時期是統一王國重建和帝國時期,第8至第9時期是埃及奴隸制國家衰落和陷於外族統治下的時期。 【註解】 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範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332年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佔領埃及,托勒密王朝覆滅,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 一、埃及文明的發生 自然環境和居民 埃及位於東北非洲。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西接利比亞。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 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氾濫,浸灌了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也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稱自己的國家為“凱麥特”(意為“黑土地”)。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 自遠古時代起,埃及在地理上就分為狹窄的河谷地區(上埃及)和地勢較為開闊、平坦的尼羅河三角洲地區(下埃及)。埃及的河谷地區幾乎常年不雨,氣候十分乾燥,生產和生活用水全靠尼羅河供給。只有北部三角洲地區受地中海季候風影響才降雨。 從古代埃及留下來的大量雕刻和繪畫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徵是:高身材,黑頭髮,低額頭,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寬臉型,闊肩膀,黑面板,體魄健壯。他們的體形、外貌與古代的利比亞人和努比亞人不同,也與古代的亞細亞人不同,而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 文明的發生 --埃及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它經歷了自己的舊石器時代和中石器時代。埃及的新石器文化(三角洲西部邊緣的梅里姆達文化、中部埃及的法雍文化、塔薩-巴達裡文化等)都是農牧業混合型的文化。雖然埃及的農業起源於何時何地尚有爭論,但公元前6000—5000年代,其農業文化已相當發達,並已使用銅器,這為其文明的較早出現奠定了基礎。 在其後的埃及前王朝Ⅰ時期,即涅伽達文化Ⅰ時期(又稱阿姆拉特時期,約公元前4000—3500年),埃及出現了私有制和階級關係的萌芽。在屬於這個時期的一些墓穴裡發現的陶器上,刻有一些符號;各個墓中都有其自己的統一符號,這大概是其私有權的記號。在這個時期之末,涅伽達地方1610號墓中的一個黑頂陶罐上,發現了作為王權標誌之一的紅冠形象(以眼鏡蛇作為其標誌)。在屬於涅伽達文化I時期與涅伽達文化Ⅱ時期之交的一個墓中(涅伽達1540號墓)發現的一塊陶片上,畫著一個象徵王銜符號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這也是王權的標誌之一)。這說明王權也已萌芽。在狄奧斯波里•帕爾弗,還發現一段城牆的模型,這表明了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增長,甚至戰爭的存在。 到前王朝Ⅱ時期,即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又稱格爾塞時期,約公元前3500—3100年),在埃及,私有制逐步確立,階級逐漸形成。從這時的墓葬情況可以看出,在一些地方,階級分化十分激烈。在涅伽達和希拉康波里兩地,發現了與普通人的十分簡陋的墓極不相同的畫墓。如希拉康波里的畫墓,用磚坯砌成,在墓牆上有繪畫,其內容是有關戰爭(水陸戰)的場面,可能反映了墓主人(學者們認為可能是國王)生前的某些活動。從格伯林發現的一塊紡織品殘片上的繪畫,也反映了階級分化的情況。這塊紡織品上畫了一些船,一些人在划槳,還有一人端坐於其上,此人顯系貴族。在蠍王權標頭上,國王頭戴象徵王權的白冠(以鷹為其標誌)、腰繫牛尾,其形象比普通人高大得多。這時留下來的象牙板上有被捆著雙手的戰俘的形象,這些戰俘將淪為奴隸。在蠍王權標頭上,還有奴隸勞動的情景。此權標頭上的旗幟上吊著的田鳧,學者們認為是表示平民的表意符號。在涅伽達文化Ⅱ時期出現了文字,不過還很原始。 在涅伽達文化Ⅱ後期,隨著私有制的確立和階級的形成,在埃及出現了國家。這時的國家很小,人口也不多,埃及人稱這種小國家為斯帕特,其象形文字元號為 ,表示一塊灌溉渠道交織的土地。在當時的埃及,這樣的小國家有若干個。在這些小國家裡,有一個以機關、王宮、神廟為中心的城市,其象形文字元號為 。它表示城市建在交通要道上,由城牆圍護起來,成為一個要塞。反映這個時期存在戰爭的雕刻和繪畫不少,除了上面提到的畫墓中的水陸戰圖外,還有阿拉克出土的象牙刀柄上的水陸戰圖、戰場調色盤等。這時,王權已經形成,象蠍王權標頭上的蠍王,可能既是行政首腦,又是軍事首領,併兼任祭,主持祭祀,領導農業,興修水利。不過,這時埃及國家剛剛形成,貴族的勢力必定還很強大,國王的權力大概還要受到貴族的約束,國王還不是君主。 在希拉康波里,發現了前王朝末期兩個國王蠍王和卡王的文物。關於蠍王,在北方今開羅附近的圖拉也發現了有他名字的文物。結合蠍王權標頭上的圖刻內容,學者們推測,他可能對北方進行過征伐,甚至可能控制了這個地區,這是最早的有關埃及統一的證據。 附:前王朝埃及考古文化表 按:學者們對前王朝時期埃及各文化的年代有不同看法,此表根據霍夫曼《法老前的埃及》一書繪製。見該書第16頁。 早王朝時期 據曼涅託(生活於公元前4—3世紀之交的一個埃及祭司)記載,古代埃及國王美尼斯建立了第一王朝,此後,埃及經歷了31個王朝(到希臘人征服以前)。近代的埃及學家又將古代埃及歷史劃分為若干時期,每個時期又包括了曼涅託的若干王朝。其中早王朝時期包括第1—2王朝,時間約為公元前3100—2686年。 據曼涅託記載,美尼斯不僅是第一王朝的建立者,而且是埃及國家的建立者和統一者。他在南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後,征服了北方的三角洲地區。為了鞏固對北方的統治,他在河谷和三角洲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個要塞城市——孟斐斯(原名白城,孟斐斯是希臘人對該城的稱呼),其守護神是普塔赫神(世界創造者、藝術和手工業的保護神)。現古學未發現有關美尼斯存在的任何物證。因此,現代埃及學家常把有文物證據的納爾邁或阿哈與美尼斯視為一人,也有的學者懷疑美尼斯存在的真實性。 19世紀末、20世紀初,考古學家在希拉康波里、阿卑多斯等地進行的發掘,本世紀30—50年代初在開羅附近尼羅河西岸的薩卡拉進行的發掘,為研究早王朝時期的歷史提供了豐富的文物資料。這些資料反映了埃及的統一和君主的建立是逐步完成的。在希拉康波里發現的納爾邁調色盤和納爾邁權標頭,反映了納爾邁國王對北方三角洲進行過勝利的戰爭,帶回了大批戰俘和其他虜獲物(包括牛、羊等)。如在納爾邁權標頭上刻著他從北方俘獲了12萬人、40萬頭大牲畜和142萬頭小牲畜。還有一個利比亞貢賦調色盤,反映了納爾邁對利比亞進行過勝利的戰爭。在納爾邁調色盤的正面,這位國王頭戴象徵上埃及王權的白冠,在調色盤背面,他又戴著象徵下埃及王權的紅冠,也表示了他對南部和北部的統治權力。但是,納爾邁實際上並未完成對北方的征服而完全統一整個國家。 在納爾邁以後的第一王朝其餘諸王留下的文物中,有一些是與他們進行過統一戰爭有關的。例如,阿哈國王的一件文物上刻著俘虜的場面,並有“得到上下埃及”的銘文;阿哈還在三角洲地方建立了一個為舍易姆所崇拜的涅特女神的神廟。又如,第一王朝第五個國王登統治時期的雕刻中,國王登的頭上同時戴著象徵上下埃及王權的白冠和紅冠,還第一次採用了象徵上下埃及王權的雙重王銜,他大概是想以此表明他已是上下埃及之王。但是,直到第二王朝末期,一位名叫哈謝海姆的國王雕像的基座上,還刻著他殺死“北方的敵人47209人”和“48205人”的字樣,表明了對北方戰爭的巨大規模和殘酷性。大概他通過這些戰爭,才最後征服了北方,統一了全國。因此,他的繼承者哈謝海姆威(有學者認為這兩個國王是一個人)才採用了“荷魯斯和塞特”雙重王銜,他的較完整的名字後都附加有“在其中的兩個神和睦相處”,這顯然意味著埃及傳說中的兩個部分(以塞特為代表的上埃及和以荷魯斯為代表的下埃及)的統一。 統一是當時埃及、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統一使尼羅河成為加強埃及南北交流的紐帶,也有利於在更大的規模上利用尼羅河、發展灌溉農業,從而大大促進埃及經濟、文化的發展。《帕勒摩石碑》中對尼羅河水每年漲水情況的記載就是一個證據。 隨著國家的統一和階級矛盾的加劇,原來小國寡民的國家機器過於薄弱,已遠不能適應統治階級的需要。因此,在早王朝時期,埃及新設定了許多國家機關。這些新設立的國家機關明顯地是以國王為中心的,這表明了王權的逐步加強。君主在逐漸形成:王位世襲製出現了,王權神化明顯加強了,國王聚斂了大量土地和財富(在國王阿哈的墓中,發現有一個王室地產模型可以為證),組成了王室經濟。現代學者一般把第一王朝及其以後的埃及國王稱為法老(不過,有的學者認為,嚴格地說,可能要到新王國時期埃及的國王才稱為法老),即把他們視為君主。 二、古王國時期和第一中間期 古王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 古王國時期包括第3—6王朝,時間約為公元前2686—2181年,建都於孟斐斯。金字塔的修建開始於此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修建於此時期,所以,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期。 古王國時期是古代埃及的奴隸制經濟得到重大發展的時期。國家的統一為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環境;水利灌溉系統在更大範圍內的修建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後代在埃及種植的所有主要作物(如大麥、小麥、亞麻、葡萄、無花果等),在古王國時期都已種植。在農具方面,奴隸主的經濟中使用了由兩頭牛牽引的重犁,這比用簡單的木犁耕地要先進得多。從貴族墓中的畫裡可以看出,農業技術總的來說還很原始,但因尼羅河氾濫後沉積下來的淤泥十分肥沃,糧食產量仍可供養古王國時期龐大的統治階級的國家機器和廣大的手工業者。 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建築、採礦、冶金和金屬加工、造 等等都很發達。近年來在第五王朝國王烏舍爾卡弗的金字塔入口處發掘出的數百尊青銅雕像表明,古王國時期的手工業水平很高,可能這時埃及已進入青銅時代。金字塔及其附屬建築物(神廟)不僅說明了這時建築業的高超水平,而且說明了採礦業和運輸業的發展。從西奈地方留下的古王國時期一些國王的名字可以看出,至少在這時,埃及人已到西奈開採銅礦。以飼養豬、羊、牛、驢為主的畜牧業,在古王國時期的經濟中佔有一定的地位。特別是在水草豐美的三角洲地區,畜牧業的發展有著良好的條件。 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國內外貿易的發展提供了條件。但是,古王國時期的國內貿易還處在以物易物的水平上。一個貴族墓中所畫的一幅市場上以物易物的情景可以為證。這時留下的一分買賣房屋的契約也是這種情況的例證。手工業者的工資都以實物支付,如油、麵包、蔬菜、衣物等,偶爾也付給銅,但不是作為貨幣,而是如同其他實物一樣,這在許多貴族墓中的銘文裡皆有提及。對外貿易控制在國家手中,國家或國王常常派出商隊到國外去。這種對外貿易往往是同對外掠奪相結合的。 在古王國時期的經濟中,王室經濟、神廟經濟、官僚貴族奴隸主的經濟佔有極大的比重,可以說是佔了支配地位。它們佔有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擁有極為雄厚的經濟實力。在他們的經濟中,既包括了農業,也包括了手工業、畜牧業、漁業、園藝業等部分,基本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整體,他們很少需要到市場上去購買物品,同市場絕少聯絡。古王國時期的土地佔有情況大致如下:國家(包括諾姆)佔有的土地、國王佔有的土地、神廟佔有的土地、官僚貴族佔有的土地等。關於小生產者或農村公社的情況,沒有直接資料說明。生活於第3—4王朝之交的大官梅騰墓銘文講到他從“尼蘇提烏”(“國王的人們”)那裡,用酬金獲得200斯塔特耕地(1斯塔特等於2375平方米),人們推測這些尼蘇提烏或許是小生產者或公社成員,但因缺乏更多資料,還不能說出什麼肯定的意見。 各類奴隸主除了剝削奴隸外,還剝削喪失了生產資料的其他勞動者,在古王國時期,主要是剝削一種名叫麥爾特的勞動者。由於經濟的發展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大批勞動者失去土地,或者到奴隸主的土地上去勞動,以領取口糧和衣物等,或租種奴隸主的土地,交租納稅。貴族墓中有農民因交不起租稅而被吊打的情景,可見勞動者的處景十分悲慘。古王國時期的農民還要服勞役和兵役,其負擔必定是很沉重的。 古王國時期的君主 古王國時期,埃及的君主開始確立,這從許多方面可以看出來。 國王對行政權力的控制:古王國時期,國王是國家權力的象徵和代表。國王之下有一宰相(現代埃及學家借用阿拉伯語稱之為維西爾),主持日常政務,主管行政、司法、經濟和宗教事務,擁有相當大的權力。但決策權並不在維西爾手中,而是在國王手中。軍權也不在維西爾手中。維西爾是由國王任命的,其他高階官吏也是如此。這些官吏都對國王負責,並對國王的寵惠感恩戴德。 國王對國家經濟的控制:古王國時期的國王不僅直接佔有了大量的土地、勞動力以及其他財富,而且還控制了國家的土地、灌溉系統和對外貿易,一切戰利品也都歸國王。《帕勒摩石碑》及其他銘文記載了古王國時期國王把土地和勞動力捐贈給神廟,並把土地贈給貴族的情況。國王們甚至可動用全國的人力和物力給自己、給自己的親屬修建金字塔。朕即國家,在經濟方面的表現就是將全國財政置於國王的控制之下。 國王對軍隊的控制:古王國時期有一支相對來說是強大的軍隊,這是君主統治的主要物質力量。這支軍隊既用之於對內和統治,也用之於對外征戰。軍隊由國王直接統率,戰時國王常常御駕親征,有時雖派人率軍遠征,也要經常向國王報告情況,或向國王請示。軍隊大概由常備軍和臨時徵召的部隊兩部分組成。駐守在邊境要塞的多半是常備軍。戰時臨時徵召部隊,在《大臣烏尼傳》中有明確的記載。 國王對司法權力的控制:古代埃及沒有法典之類的法律文獻傳世,雖然在一些資料中提到有法律紙卷、法律皮卷之類,但現代的人們從未見過。在古代埃及,國王的話就是法律。國王可頒佈相當於法律的敕令,涉及古王國末期神廟經濟的若干敕令保留了下來。古代埃及有兩種法庭:世俗法庭和神廟法庭。世俗法庭由維西爾擔任最高法官,一般的重大案件由他審理。但國王可插手司法審判,他可越過維西爾自行任命法官審理一些案件,《大臣烏尼傳》中就說到國王任命烏尼為法官審理內宮的祕密案件。神廟法庭一般只處理一些不很重要的民事糾紛。 國王對地方行政的控制:古王國時期地方上的最重要的行政單位是諾姆(州),其行政長官為諾馬爾赫(州長)。州長既有世襲的,也有由國王任命的。世襲的州長可能也要在形式上由國王任命或批准。有的人可擔任兩個諾姆的諾馬爾赫。諾馬爾赫管理地方行政、統率地方上的軍隊、維持地方治安、代收國家賦稅、管理在該諾姆中的王室經濟和國家地產、管理地方神廟事務、維持地方上的灌溉系統等。古王國時期的諾馬爾赫多半是地方上的舊貴族,他們在本諾姆中的勢力和影響都很大。古王國初期,王權還能控制住他們;到古王國末期,君主大為削弱,王權要在很多方面依靠他們,從他們中選拔高階官吏,有的地方貴族甚至與國王聯姻,擔任了維西爾等高階官職。因此,有的諾馬爾赫表現了極大的分離主義傾向,他們甚至靠削弱王室經濟以自肥。在諾姆與之間,在第5王朝末設有上埃及官邸,大臣烏尼就擔任過上埃及官邸的長官。有的研究者認為,下埃及官邸的設立較晚,可能要到第11王朝時期,但在《大臣烏尼傳》中提到過上下埃及各首長、上下埃及的僧侶首長的官職,似乎表明在古王國時也已設立了下埃及官邸。上埃及長官顯然是由國王任命的。從烏尼的情況看,其許可權包括:代國家徵稅,戰時統率地方上臨時徵召的軍隊等等。可能也起代國王監視地方諾馬爾赫的作用。 王室家族控制朝政:古王國時期的君主不僅表現在國王個人直接控制國家的主要權力,還表現在王室家族控制朝政,顯宦多為王室家族成員。第4王朝時,維西爾一職多為王子擔任,即使到第5—6王朝時,也有王子擔任維西爾的。在薩卡拉地方的第5—6王朝時的6個王子墓中,就有一位擔任過維西爾;有兩人擔任過王室事務監督和軍隊司令官的職務。在古王國末期,王權削弱,地方貴族勢力抬頭,有的地方貴族擔任了維西爾,如第6王朝時一個名叫扎烏的維西爾,原來就是個地方貴族。不過扎烏之所以能擔任維西爾之職,可能與他的兩個姐妹成了王后有關。 國王對其臣民有無限權威:在古代埃及,國王凌駕於國家之上,一切臣民似乎都成了他的奴僕。臣民見了國王只能吻他腳前的塵土,一位駙馬被允許吻國王的腳,就會感到莫大榮幸。第5—6王朝時的一些官吏(如烏尼等人)的銘文中反映的對國王奴顏婢膝的態度,充分說明了當時君臣關係的性質。不過,梅騰墓銘文中反映的第3—4王朝之交的官吏與國王的關係似乎並非如此,第5—6王朝時的亨庫和伊比等人的銘文似乎表明地方貴族與國王的關係也並非如此。可能,象烏尼這樣的人,是國王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因此,他們對國王的態度同地方貴族有很大的區別。 王權被進一步神化:君主利用神權以強化王權、強化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古王國初期及其以前,鷹神荷魯斯是王權的主要保護神。第4王朝哈佛拉國王的一個雕像,就是由荷魯斯展開雙翅保護著他的頭。那時的國王還有一個荷魯斯名(王銜名)。但是,在古王國時期,對太陽神拉的崇拜逐漸發展起來,並在第5王朝佔了上風。據魏斯特卡爾紙草說,第5王朝頭三個國王都宣稱自己是拉神之子,即拉神的後代。從第3王朝時起,國王的名字被寫在一個橢圓形的框子裡。這個框子象徵的是太陽照耀的區域,也是表示國王受到太陽神的保護。古王國時期,許多國王的名字的末尾都有拉的名字。為了得到神權勢力的支援,古王國時期的國王們捐贈給神廟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神化王權既是王權本身的要求,也是當時統治階級的需要。王權的神化也意味著奴隸主階級政權的神化。因此,它也為奴隸主階級所容忍。為此,古代埃及奴隸主豢養了整整一個祭司集團。

吉林省有幾個地級市,按什麼排的

截止到2015年2月吉林省有1個副省級城市、7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分別是: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遼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林省地處中國東北地區腹地,位於東北亞地理幾何中心。地跨東經121°38′~131°19′、北緯40°50′~46°19′之間。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與黑龍江省相連,東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東南部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

擴充套件資料:

截止到2015年2月吉林省各市州所轄區域如下:

1、長春市:南關區、寬城區、朝陽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九臺區、榆樹市、德惠市、農安縣;

2、吉林市:昌邑區、龍潭區、船營區、豐滿區、蛟河市、樺甸市、舒蘭市、磐石市、永吉縣;

3、四平市:鐵西區、鐵東區、公主嶺市、雙遼市、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

4、遼源市:龍山區、西安區、東豐縣、東遼縣;

5、通化市:東昌區、二道江區、梅河口市、集安市、通化縣、輝南縣、柳河縣;

6、白山市:渾江區、江源區、臨江市、撫松縣、靖宇縣、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7、松原市:寧江區、扶余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長嶺縣、乾安縣;

8、白城市:洮北區、洮南市、大安市、鎮賚縣、通榆縣;

9、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圖們市、敦化市、琿春市、龍井市、和龍市、汪清縣、安圖縣。

參考資料來源:吉林省—行政區劃

求吉林省旅遊景點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吉林省因吉林市而得名,吉林市滿語名為“吉林烏拉”,意為“沿江的城池”,因康熙皇帝東巡吉林城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連檣接艦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稱為“江城”、“北國江城”。吉林市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京劇第二故鄉。以下是大白整理的吉林市七大旅遊景點,每一個都是國家5景區,錯過一個都是遺憾。這七大景點分別是:長白山景區、淨月潭、偽滿皇宮博物館、長影世紀城、高句麗文物古蹟景區、世界雕塑公園、六鼎山景區。

吉林市江灣大橋

以下表格簡單介紹了這些旅遊景點的特點、型別、價格和適宜旅遊的季節。如果各位小夥伴還想了解更多,就接著往下看詳細介紹。

吉林省七大景點

1、長白山景區

長白山因其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鴨綠江、松花江和圖們江的發源地,也是中國滿族的發祥地和滿族文化聖山,有著“千年積雪為年鬆,直上人間第一峰"的美譽,國家5景區。長白山有北、西、南三個景區,主要景點有天池、長白瀑布、高山花園、鴛鴦池、鴨綠江大峽谷等。長白山景區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擁有“神山、聖水、奇林、仙果"等旅遊勝地;區內獨特的朝鮮族民俗,也深深地震撼著旅遊者的心魄。由於長白山天池的盛名,一般北坡景區吸引的遊客要更多,承載75%的遊客,這裡主要介紹北坡旅遊相關攻略。

長白山天池

門票:105元

開放時間:北、西景區全年開放,南景區6-10月開放,每天7點-17點

地址: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

門票購買:公眾號“長白山”,點選左下角一鍵購票,旺季建議看好天氣預報提前購票。

門票組成:池北集散中心到山門往返35,景區門票105,景區大巴85,天池倒站車80,總計305,8月底前學生是可以免門票的,節省105,還要特別注意預約時間哦。

進入景區:在池北集散中心刷身份證乘車和進入山門,然後乘環保車到達換乘中心,購買80元倒車票到達天池(上天池的路全是陡峭的盤山路,很刺激)。

推薦路線:

(1)天池:如果天池開放要先去主峰天池,基本每年只有不到100天的時間能看到,也是來長白山必去的景點,天氣好的時候真的超美。天池遊覽分AB兩個環線,上面會有指示牌,有老人小孩的建議先走B線再去A線。

(2)瀑布和溫泉群:從天池乘倒站車到換乘中心,再乘環保車到達,步行往返約3公里,10元3個的溫泉蛋就在這。瀑布落差68米,是天池唯一的出水口,並且天池是沒有入水口的;聚龍溫泉群是由大大小小的熱湧泉組成,最高水溫83度。

(3)小天池:這裡是86版西遊記大戰紅孩兒的取景地,不過可去可不去.

(4)綠淵潭:以池水碧綠而得名,猶如綠寶石一般,這裡景色優美,很值得一逛。

(5)地下森林:綠淵潭下來可乘環保車到達,是一個谷底森林,需要往返走3000米的棧道,原路去原路回,時間有限或者體力不好的寶寶就不建議了

(6)返程:遊覽完畢就可以乘車到山門再到停車場乘坐池北旅遊班車到達集散中心。

注意事項:

(1)長白山天氣變幻莫測,要提前帶好雨衣;夏季長白山溫度較低,建議穿一件稍厚的外套;身份證、口罩、充電寶、遮陽帽、防晒、必要的食物隨身攜帶好;

(2)北坡每日7:30開放,全程遊覽約6小時左右,旺季要提前預約,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如願以償的看到天池美景。

2、淨月潭

淨月潭景區位於吉林春市東南部,面積為96.3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為5.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96%以上。淨月潭是在1934年由人工修建的第一座為長春市城區供水的水源地,因形似彎月狀而得名,與臺灣日月潭互為姊妹潭,是“吉林八景"之一,國家5景區。景區內的森林為人工建造,含有30個樹種的完整森林生態體系,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喧囂都市中的一塊淨土”,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林海”.、“綠海明珠”、“都市氧吧”之美譽,是長春市的生態綠核和城市名片。

淨月潭

門票:30元

開放時間:6點-21點

地址:吉林春市南關區淨月大街

旅遊攻略和注意事項:

(1)適宜時間:六七月份的淨月潭實在太好看啦!一個週末和喜歡的人一起拍照吧!

(2)門票:門票30元/人,學生兒童15元/人。

(3)交通:自駕的小夥伴放心停車 有大大的四層停車場,不想開車的小夥伴坐輕軌3號線坐到終點站也能直達。

(4)園區交通:建議坐觀光車,因為淨月潭實在太太太大了,徒步真的好累,一定要買一張門口20元/人的觀光車的票。如果想要欣賞沿途風景的小夥伴可以在入口買纜車索道觀光票100元/人。

3、偽滿皇宮博物院

偽滿皇宮博物院是在溥儀宮廷舊址建築群基礎上建立而成,是日本殖民統治中國東北十四年的歷史見證,也是近代長春城市變遷的地標式建築群,國家5景區。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成立於1962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博物院總佔地25.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7萬平方米,館藏文物7萬餘件,其中有大批偽滿時期宮廷文物、日本近現代文物、東北近現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現代有代表性的書畫、雕刻、非遺傳承人作品等。

偽滿皇宮

門票:旺季70元,淡季60元

開放時間:8點30分-16點50分

地址:吉林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5號

交通:乘坐80路、264路、225路114路、256路、276路、287路等公交車到達偽滿皇宮博物院遊覽參觀。

推薦參觀路線:

(1)一進入宮殿,首先是宮內府,這裡是各大臣的辦公場所,規模較小,是單層建築,下面分別展示了其辦公室和會議室裝修還是很豪華。之後來到一處院落,可以見到溥儀親生父親的住所、教室、花園等場所,沒有高大建築,相當於別院。

(2)接著介紹三處宮殿,分別是同德殿、緝熙樓、勤民樓。同德殿是最豪華的,有議政廳、朝堂、電影廳等場所,本是用來給溥儀居中,但是他選擇了緝熙樓。緝熙樓,溥儀日常起居樓,是一樁兩層樓,相當於現代普通棟別墅大小,樓內有理髮室、現代廁所,甚至有冷宮(就是一間臥室)。

(3)勤民樓則是一個兩層建築,也相對較大,用來給日本和漢奸大臣辦公。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建築風格極具西方特色,而且裝修極具奢華的親民樓。

(4)另外,偽皇宮的東院現在是歷史博物館,而西院是偽皇宮陳列館,宮內展有溥儀及眾妃們的蠟像,以及日本侵華有關的圖片,1932年到1945年中國末代皇帝溥儀,一直在這裡生活,因此,可以說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宮殿。

遊玩小提示:建議下載講解app-三毛遊,不僅有專業講解,還有路線遊覽,一個手機就能邊逛邊聽,超級推薦體驗。

4、長影世紀城

長影世紀城位於吉林春市南關區,始建於2003年,是集科技、冒險、演藝、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國家5景區。長影世紀城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分為創新科技、驚險刺激、體驗演藝、遊藝欣賞四大板塊,是一處特效電影主題公園,被譽為“東方好萊塢”、“世界特效電影之都"。長影世紀城主要景點有華夏翱翔、空間迷城、喪屍醫院、精靈王國、巨幕影院、星際探險、非常實驗室、精靈王國、火山爆發、斗轉星移、古堡驚魂、銀河宮、英雄秀場、極速穿梭等。

長影世紀城

門票:旺季(4-10月)240元,淡季(11-3月)198元,園內星際探險60元,極速穿梭40元

開放時間:9點-17點30分

地址:吉林春市南關區永順路

園內專案攻略:

(1)極速穿梭:一般。看很多人推薦,說刺激,在門口還緊張了半天,結果很一般。就是一個小型室內過山車,區別是,它這個裡面巨黑,就真伸手不見五指。體驗就是你會在車裡被撞來撞去,啥也看不見。有點失望,原本是有一點刺激的,速度很快,但是為什麼要那麼黑,懶得設定場景了嗎?

(2)星際探險:值得。體驗感很好,類似於5D觀影那種,內容還挺有趣的,非常推薦哦。

(3)華夏翱翔:還可以。噱頭比實際體驗大,機器挺高階的,說是把我們提到13m的高空,但是實際裡面黑黑的,具體多高,也感覺不出來。屬於溫柔版的“星際探險”,動作幅度小,但是螢幕更大,看著有點震撼,推薦。

注意事項:(1)園裡面真的有點大,最好進門就租小車,價格我不太清楚,因為我們沒租,並且非常後悔。天熱,走一會就累了。(2)專案是需要按時間開始的,這一點我覺得很不好,導致雖然我們是週二去,人不多,但是還是排隊了,排起來人才讓你去玩,給人感覺吃相很不好看。

5、高句麗文物古蹟景區

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位於吉林省集安市,是奴隸制國家高句麗王朝的遺蹟,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00多年前,高句麗政權將集安定為都城長達425年之久,在昔日金戈鐵馬,積厚流光的歷史長河中,高句麗民族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集安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景區在集安市文物局管理下,始建於1983年,下設長壽王陵、好太王碑、禹山貴族墓地、丸都山城、集安市博物館5個景區。

高句麗景區

門票:免費,長壽王陵40,丸都山城40,禹山貴族墓地40,太王陵30,好太王碑40

開放時間:夏季8點-17點,冬季8點30分-16點30分

地址: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迎賓路

推薦景點:

(1)丸都王城:離城區有20分鐘路程。即是王都又是軍事守備城,與歐洲城堡相似,建在易守難攻的山上,城內沒有居民。丸都山城位於丸都山上,風光很宮崎駿的夏天,今只保留了城牆殘垣和瞭望臺、祭祀遺址。其山腳下一群群金字塔形狀的墓葬群,石頭堆是貴族的墓葬。有步行路可穿行其中。如果想了解高句麗王公貴族的生活,看墓葬壁畫可以到高句麗博物館。他們的寶馬穿搭非常奢華。

(2)將軍墳:高句麗長壽王的陵墓,長壽王活到91歲,他曾遷都平壤。城區內。積石冢,西伯利亞墓葬形式,幕牆上有個大橫條石,就是墓室入口。還有個溫泉井,可以品嚐溫泉蛋。

(3)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大王陵碑》。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是高句麗王朝的長壽王為銘記其父永樂太王的功績而立。離王碑不遠,有個墳墓。

(4)高句麗文物展示中心博物館:博物館主要能看到高句麗700年曆史,以及貴族墓文物。

美食:高麗火盆。是一鍋硬貨鐵板亂燉,用類似海底撈拌料吃法的一種當地美食。夏天吃起來比較痛苦,恨不能像老爺們光膀子開吃,不怕長痱子可以隨時開幹。火盆一條街味道都差不多。

住宿:集安只有一家漢庭,前後都有自己的停車場,停車比較方便。

交通:丹東自駕集安大約4個半小時,走鶴大高速和集安高速。高速車少景色美。

6、世界雕塑公園

長春世界雕塑公園是一個融匯當代雕塑藝術、展示世界雕塑藝術流派的主題公園,也是集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於—體的現代城市雕塑園,並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公園,國家5景區。世界雕塑公園佔地面積92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1.8公頃,為“一園五館”的格局,有長春雕塑藝術館、松山韓蓉非洲藝術收藏博物館、魏小明藝術館、長春雕塑博物館和雕塑體驗館,五大展館充分展現了雕塑藝術與建築藝術的完美融合,造型獨特,內涵豐富,廣受讚譽。

世界雕塑公園

門票:100元

營業時間:8點-17點30分

地址:吉林春市南關區人民大街9518號

旅遊攻略:

(1)公園內有五個藝術展館,分別是長春雕塑藝術館、松山韓蓉非洲藝術收藏博物館、長春雕塑博物館、魏小明藝術館和雕塑體驗館。

(2)來這打卡,個人最推薦的先去的是長春雕塑博物館和非洲藝術收藏館,裡面真的很好拍,隨便一拍都是大片(魏小明藝術館不讓拍照,雕塑藝術館裡面沒什麼東西)。

(3)除了展館,園區內也同樣出片,綠綠的草地,藍天白雲,都是絕配。春天廣場,摩爾湖,和平廣場都很nice!

(4)要是想園區和展館都逛的寶子們,一定要租10元一位的觀光車,坐車去展館,不然只靠腿走,真的很累,因為園區面積真不小啊!

(5)展覽館是早8:30到下午5:00營業,所以大家把握好時間,園區好像五點之後還可以繼續逛。

(6)交通:坐地鐵在一號線市站下車從B2出口出去,走900多米就到了。

(7)飲食:園區裡沒有吃的,建議大家自己帶點,不然逛好幾個小時真的會餓,展館有自動販賣機可以買水。

7、六鼎山景區

鐘山風景區是南京城市特色的集中體現和名勝古蹟薈萃之地。景區以“龍蟠"之勢,屹立於揚子江畔,歷經千年而鬱鬱蔥蔥,囊六朝文化、明朝文化、文化、山水城林文化、生態休閒文化、佛教文化系列於—山之中,為“中華城中人文第一山”。鐘山于山、水、城、林渾然—體,自然景觀豐富優美,文化底蘊博大深厚,中山陵景區、明孝陵景區、靈谷景區等三大核心景區分佈著各類名勝古蹟200多處。這也是我為數不多的經常去的景區,百去不厭,強烈推薦!

六鼎山-金鼎大佛

門票:100元

開放時間: 7點30分-16點30分

地址:吉林省延邊朝鮮自治州敦化市

推薦景點:

(1)六鼎山:敦化南郊牡丹江畔的六鼎山是敦化最負盛名的景區,也是5景區,更是敦化千年文化的承載地,聚集了佛教文化、清始祖文化、渤海文化等內涵豐富且深厚的底蘊。

(2)正覺寺:六鼎山下有亞洲最大的尼眾道場正覺寺,佔地2公頃的千年古剎,依山而建,金碧輝煌,被浩瀚的彩色森林所簇擁。

(3)金鼎大佛:山頂之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坐像:金鼎大佛,總高48米,相當於16層樓的高度,其中佛像身高38.4米,蓮花座9.6米。

(4)江邊小徑:正覺寺下方,一條湖邊棧道曲徑通幽,清晨踱步而去,你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那些紅的、橙的、金的植物,處處秋高氣爽!

(5)清祖祠:清祖祠紀念滿族的起源,它的建築設計和真覺寺的金碧輝煌決然不同,主體色調藍色,低調而華貴,空間、比例、色彩和裝飾,都彰顯出不同一般的藝術格調,並且融入了薩滿文化的元素。這裡不定期的會有滿族婚禮、祭祀的節目表演,頗為生動。

(6)六鼎山古墓群:是渤海古國的古墓群,總共有2個墓區,大小石室墓、石棺100多座,均為渤海國早期的王族和貴族陵寢,這裡出土了不少墓誌銘、石獅等文物,為渤海古國的歷史考證提供重要的依據。

住宿:六鼎山景區內有酒店,價格隨季節浮動。

美食:可以到市區裡品嚐敦化燒烤,非常美味。

交通:從長春、吉林有到敦化的高鐵,1-2小時之間,方便快捷。

衣服:晝夜溫差大,需帶件薄的棉服或毛衣。

電視劇裡夏州是哪裡?

電視劇裡夏州是陝西靖邊。

靖邊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跨古長城南北,居陝、甘寧、蒙四省交界地帶。東至青楊岔鎮龍腰鎮村,與橫山縣接壤;西至檸條樑鎮西黃蒿塘村,與定邊縣接壤;南至周河鄉東坪村,與志丹縣接壤。

北至紅墩澗鄉白城子村,與內蒙古烏審旗接壤。介於東經108°17′1—109′15″,經差1°03′;北緯36°58′45″—3815″,緯差1°04′30″之間。縣境南北最長為116.2千米,東西最寬為91.3千米,總面積5088平方千米,佔榆林市總面積的11.8%,陝西省總面積的2.47%。

夏州介紹

靖邊縣按地形地貌分為三個區域,即北部風沙灘區、中部樑峁澗區、南部丘陵溝壑區,分別約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全縣海拔介於1123米—1823米之間,地勢南高北低,海拔最高點在中山澗鎮水路畔村的大墩山,是蘆河、紅柳河、大理河、黑河、杏子河和周河的發源地。

海拔最低點在紅墩界鎮的白城則。靖邊屬半乾旱性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溫差大,氣候乾燥通風條件好,雨熱同季,四季明顯,主要自然災害是乾旱和低溫霜凍,其次是大風和冰雹。

年平均降雨量443.5毫米,平均日照時數為2828.2小時。年平均氣溫10℃,≥10℃的植物生長有效積溫為2800℃,年平均無霜期為193天。

陝西曆史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裡早在8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生活在這裡。1953年在西安城東發現的半坡村遺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的進步和文明。這裡有最具原始社會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遺址和中國較早的城市西安楊官寨遺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長安,這裡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於寶雞市)和黃帝(生於武功縣)的誕生地、部族發源地及陵寢所在地,相傳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黃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 源於華山,也位於陝西)。從軒轅黃帝在這裡鑄鼎、分華夏為九州,到中華農耕文明的始祖后稷在這裡教稼先民從事農業生產;從中華文字文明的始祖倉頡在這裡發明文字,到周文王制定禮樂制度、周武王分封天下;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燦爛輝煌的漢唐盛世;從絲綢之路的起點到賜福鎮宅聖君鍾馗故里,這裡是古代中國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陝西,這個名稱早在西周初年,據《國語》載,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陝原”(今河南陝縣境內)為界。陝原以東曰“陝東”,由周公管轄;陝原以西曰“陝西”,由召公管轄。陝西因此得名。唐安史之亂後設陝西節度使,陝西始轉化為政區名稱。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並將陝西南部地區併入管轄;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陝北地區屬於黃河中上游,秦嶺以南屬於長江上游,關中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考古分期:關中一帶早有藍田猿人活動。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最早的是老官臺文化(約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後是著名的仰韶文化(約前5000年至前3000年),再後來是陝西龍山文化(公元前2300年至前2000年)。

傳說情況:上古時為雍州所在,是炎帝和黃帝二帝的發源地及所葬之地,同時也是更為久遠的華胥古國或華胥氏的所在(今西安藍田一帶)。華胥氏是中華民族的元祖,她分別繁衍下了女媧,伏羲,後來女媧,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黃二帝又是少典的後裔,故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氏(一說是源於華山)。

先秦時代

西周後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養馬有功,周孝王將“秦”(據說曾在今天的甘肅省天水東南)這塊土地封給了他,秦國也成了周的附庸。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安區斗門鎮一帶),殺了周幽王。秦襄公率領人馬攻打犬戎,立了戰功。次年他護送周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又立新功。平王便封他為諸侯,將陝西岐山以西的土地賜予他。這樣,秦國統管了陝西省的部分地區。秦穆公時。國力強盛,又打敗了東方的晉國,佔領了整個關中。由此可見,由於陝西其地春秋時為秦國,所以簡稱“秦”。前350年,秦孝公由櫟陽遷都咸陽,在此營築翼闕及宮殿。後秦始皇仿建六國宮殿,使咸陽成為規模恢巨集的帝都。

秦漢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咸陽(今西安,咸陽一帶)為首都,並把全國劃分為36郡,今陝西境內有郡:上郡、北地郡、漢中郡。陝西地首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

西漢時,以長安(今西安)為都城,陝西南部仍然是京畿地區,由司隸校尉部管理,分為京兆尹(渭南郡),左馮翊(河上郡),右扶風(中地郡)和弘農郡。秦朝都城咸陽先後改名為新城和渭城。在今咸陽原上,因西漢五陵置有陵邑(城),故有“五陵原”之稱。東漢時,首都遷去洛陽,以長安(今西安)為西京。今陝西地屬於幷州和雍州。

東漢中後期時,匈奴內遷,在呂梁山上和汾河流域牧馬。到三國曹魏時,匈奴人分為五部,人數多達數十萬。此外,還有羯族,鮮卑族,氐、羌等族在陝、甘居住,歷史上稱為“五胡”。

魏晉南北朝

西晉,長安為陪都,咸陽更名為靈武。313年,永嘉之亂後西晉在長安擁立晉愍帝。316年,前趙(漢國)劉聰派遣劉曜攻破長安,俘晉愍帝,西晉滅亡。隨著西晉的滅亡,中原廣大的地區,皆成為漢國政權的統治範圍。

前趙,漢王劉聰名義上是中原的共主,但隨著勢力的擴大,地方的割據勢力迅速形成,漢國統治的地區實際上只有一小部分。

318年,劉聰病死,太子劉粲繼位。匈奴貴族靳準殺死劉粲奪權,在平陽的劉氏男女不分老少全部被殺,靳準自立為漢天王。鎮守長安的劉聰族弟劉曜得知平陽有變,自立為皇帝,派遣軍隊至平陽,族滅靳氏。與此同時,羯族首領石勒亦以討伐靳準為名,率軍至漢都平陽,於是,平陽、洛陽以東的地區,皆落入石勒勢力之中。前趙於是遷都到長安。

後趙,長安為陪都,咸陽又改名為石安。

前秦,東晉時氐在北方崛起,在前秦天王苻堅的軍事行動下,今陝西一帶屬於前秦的核心部分,且長安為前秦的首都。383年淝水之戰大敗後,前秦國力開始下降。

後秦,(384年-417年,或稱姚秦),前秦苻堅在淝水之戰兵敗後,關中空虛,原降於前秦的羌族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次年(385年)擒殺苻堅。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國號大秦,史稱後秦。陝西地經歷羯族的後趙、漢族的冉魏、氐的前秦、鮮卑的西燕、羌的後秦,417年東晉北伐後秦破長安後也短暫的佔有今天的陝南地。在陝北也有赫連勃勃建立的夏國在同期存在,初期都城統萬城(今稱白城子,在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納林河鄉與陝西省靖邊縣紅墩界鄉交界處的無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夏鳳翔六年(418年),赫連勃勃乘東晉滅後秦,乘虛輕取長安,在霸上(今陝西西安東)即帝位,國勢更強。

北魏,386年,鮮卑族拓跋圭建立了北魏,在平城(今大同)建都,西安,咸陽一帶為涇陽縣。436年四月,北魏滅北燕,高句麗等邊疆政權降服,統一除了今天遼東以北的北方。後來,北魏為東魏和西魏,西魏的實權落在大將宇文家族的手中。556年,宇文泰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宇文泰定都於長安(今西安)。北魏時佛教興起,寺院有三萬所,和尚尼姑多達200萬。

隋唐五代

隋朝,北周大將楊堅滅鮮卑人的政權,恢復了漢人對中國北方行使主權後,在滅亡南朝陳,以大興城(今西安)為首都,陝西地再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

唐朝,隋末,太原留守李淵(唐高祖)和他的兒子李世民(唐太宗)率兵,從太原起兵反隋。在618年建立唐朝,重新統一中國。改大興城為長安城(今西安)為首都,陝西地再次成為統一王朝的京畿地,分屬京畿道,山南東道和關內道。

武則天因其母楊氏順陵在咸陽北原,曾改咸陽為赤縣。

農民起義領袖黃巢也在這裡建立過政權。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907年-923年11月19日)篡奪唐地位後,李茂貞建立岐(901年-924年或946年)以鳳翔為中心於現在陝西、甘肅、四川地區的割據政權,表示對抗後梁,此時陝西分屬不同的政權內,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923年-936年)、後晉(936年-947年)、後漢(947年-950年)和後周(951年-960年),陝西地屬於北方的中原王朝內,後唐改回大安府為京兆府,但五代都城大多在洛陽與太原,西安卻再沒有成為首都。

宋元時期

北宋時,陝西為陝西路,宋初陝西路為至道十五路之一;熙寧五年(1072年)分陝西為永興軍路、秦鳳路;元豐元年(1078年)又併為陝西路,八年(1085年)又分為永興軍、秦鳳路二路。

南宋時,陝西地大部屬於金國,金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並撤銷秦鳳路,在此地設立京兆府,延安府,慶陽府與鳳翔府。而陝西的西北部被西夏國控制。

元朝時,陝西屬於陝西行中書省,西安地為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清時期

明朝,再次恢復漢人對陝西地區的主權。陝西地為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

崇禎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西安後,曾改西安為長安,建立大順政權。

清朝,分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為陝西布政使司和甘肅布政使司,後發展為陝西省和甘肅省(含寧夏),屬於內地十八行省。

清朝末年,陝西甘肅一帶爆發了大規模的穆斯林反清起事,後演變為大規模漢人的恐怖活動,史稱‘同治回亂’。1873年被以漢人湘軍為主的清朝軍隊,只有西安城內未參加作亂的3萬得以倖存,其餘陝甘一部分逃亡,其餘人均已被軍隊展開報復性。

去祕魯旅遊都有哪些推薦

利馬

利馬是祕魯的首都,同時是最大的港口。位於祕魯西部的利馬瀕臨太平洋,終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無雨城”,冬季多霧潮溼。利馬由於其便利的海港,利馬在1535年被選為祕魯的首都。在大部分殖民地時期,利馬始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和商業權力中心。這輝煌的過去反映在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上,這些建築也為利馬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美名。利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聖馬科斯大學是祕魯全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於1551年建校,是美洲歷史上第一所大學。利馬還有許多博物館,其中黃金博物館當列首位。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85公里的卡拉爾古城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與埃及金字塔處於同一時代的古城遺址,亦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 

皇家費利佩城堡

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修築的最大、最堅固的城堡著稱,

皇家費利佩城堡

為典型的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城堡建築風格,是西班牙王室建築的最完整最有意義的軍事防禦工程之一,位於卡亞俄海岸,守衛著整個卡亞俄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皇家費利佩城堡現為陸軍軍事博物館,介紹祕軍隊組建和成長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武器裝備、傳統等,包括一座祕魯軍隊建立者和1868年城堡保衛者弗朗西斯科·波羅內格西·塞萬提斯上校紀念碑。

帕恰卡馬克遺址

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餘公里處的“魯林谷地”,在祕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征服,成為祕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物被稱為太陽宮(或太陽廟),高6層,背靠大海,建在山頂上。大殿背後建有觀象臺,觀看太陽出沒並據此制定農曆。在太陽廟另一側的低窪處還建有月亮宮。

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位於利馬聖博爾哈區。大樓共九層,

國家博物館

是一座造型和內結構頗具特色的建築物。建成於1976年,最初為漁業部辦公樓。漁業部遷出後成為國家銀行大樓。1988年3月14日,根據祕魯共和國關於建國家博物館的最高法令,將此樓作為國家博物館館址。1990年2月19日開館,同年3月1日向公眾開放,從此成為祕最重要的文化場所之一。

黃金博物館

祕魯黃金製品和世界兵器博物館,簡稱黃金博物館,位於利馬市蒙特利科區,創建於1966年,是一傢俬人收藏博物館。該館展品以農藝學家、金融家、外交家米格爾·穆希卡·加略家族收集的文物為主。

庫斯科

祕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嶺,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祕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

馬丘比丘

祕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祕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祕魯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馬丘皮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公里的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嶺環抱。古城兩側為600米懸崖峭壁,下臨湍急的烏魯班巴河。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2,280米。據估計建於四、五百年前。191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南美歷史學教授海勒·賓加曼發現。

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

位於利馬南部247公里處,在伊卡省境內,距皮斯科城19公里,總面積33萬公頃,是祕魯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遊勝地。保護區內最引人入勝的去處是鳥島(Islas las Ballestas),鳥島由南島、北島和中島及6個礁石島組成。其中北島最大,面積為64公頃,距海岸11公里。

納斯卡地畫

美國人保羅·科索科在納斯卡地區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統時於1939年發現。位於祕魯首都利馬南300多公里處。是散佈在250平方公里乾燥沙質地表上的眾多深幾十釐米、長几百米到幾公里不等的巨大線條。以筆直的直線和箭頭型為主,也有其它幾何圖型和動物圖案,如蜂鳥、捲尾猴等。因尺寸巨大,需乘飛機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94年12月14日決定將這一遺蹟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阿雷基帕

祕魯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首府,祕魯最古老城市之一。位於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這裡有白雪皚皚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巒環峙,樹木蒼翠,景色清幽。傳古印加帝國最高統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達這裡時,對左右讚揚說:“阿雷基帕”,意為:“好,我們就在這裡住下”,城名就來源於這句話。

阿亞庫喬城

祕魯中南部的山城,阿亞庫喬省省會和商業中心。位於西科迪耶拉山東坡,海拔2,746米。周圍有起伏的丘陵,西北距首都利馬571公里。這裡的西班牙式建築保持完好,宗教氣氛濃厚,教堂很多,多飾以華麗的壁畫。 

瓦努科

祕魯瓦努科省首府。位於中部瓦利亞加河上游的山間盆地內,海拔1912米。153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國古城烏努奎石頭城附近建城,此即老瓦努科城,在現瓦努科城西56公里處,後遷現址。它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城市之一。距城5公里處,有公元前1900年建造的古廟,廟中有雙手交叉的石雕像遺蹟,故稱為叉手廟,是美洲最古老的廟宇。

老瓦努科城

祕魯中部印加帝國遺蹟之一。位於多斯德馬約省,距瓦努科城140公里。曾被稱為烏努奎城,也稱瓦努科帕姆帕城。為印第安人城市,建於十五世紀,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時,被遺棄。城內曾有3,500座建築物,並建有500多座圓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圖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這城堡佔地2.5平方公里。

祕魯亞馬孫地區

亞馬孫河在印地安人語言中的意思是“撞碎獨木舟之河“。它源於祕魯,流經巴西入海,全長6400多公里,在祕魯境內為680公里。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最深處達240米,河水上漲季節每秒流量30萬立方米。亞馬孫地區除少數城鎮外,分散在各地的1200個部落還處在刀耕火種狀態。

的的喀喀湖

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於玻利維亞和祕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傳說水神的女兒伊卡卡愛上青年水手蒂託,結為夫婦。水神發現後,將蒂託淹死,伊卡卡復將蒂託化為山丘,自己則變成浩瀚的淚湖,印第安人將他倆的名字結合一起稱之為“的的喀喀”湖。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其中2/5在祕魯境內。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為聖湖。阿依馬拉族認為,他們世代崇拜的創造太陽和天空星辰的神祗也來自湖底。

世界遺產

至2011年止,祕魯共有11處世界遺產,如下  :

馬丘比丘古城

海拔2430米,坐落於群山之間,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享有祕魯“龐貝”的美譽。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庫斯科城

1120年前後印加帝國在此定都,系古印加文化搖籃,被譽為“安第斯王冠上的明珠”。其名在印加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大地之臍”。 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夏文考古遺址(查文考古遺址)

夏文文化系祕魯安第斯山區高原文化之一,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300年。夏文城內有縱橫交錯的長廊,高大的廟宇和金字塔以及眾多的石碑雕刻。大型石頭建築及獸形裝飾物極富特色。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瓦斯卡蘭國家公園

地處布蘭卡山脈——世界上最高的熱帶山脈之中,海拔6768米,幽谷眾多,植被茂盛,水流湍急,系眼鏡熊和安第斯禿鷲棲息地。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昌昌城考古地區(昌昌古蹟)

位於祕魯北部,是奇穆文明的中心。該文明大約始於公元850年,消亡於1470年。土城城區是帝國的權力中心,城市裡有上萬座建築,街道像迷宮一樣縱橫交錯,有些建築高達10米。宮殿和廟宇的屋頂四周有精心製作的浮雕。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馬努國家公園

位於祕魯東南部,面積150萬公頃,海拔150米到4200米。氣候型別多樣,動植物種類極豐富。鳥類總計有1000餘種,約佔世界上所有鳥類的15%。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利馬古城

建於1535年,18世紀中期前一度作為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統治中心,老城內有大量殖民時期建築,被譽為“國王之城”。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里奧阿比塞奧國家公園(阿比賽歐河國家公園)

建於1983年,佔地27萬多公頃,動植物資源豐富,是黃絨毛猴、長毛蛛猴等棲息地,園內有36處查查波雅人(Chachapoya)古遺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

納斯卡和朱馬納草原的線條圖(納斯卡地畫)

位於祕魯東南部,整個谷地佈滿由寬窄不一的“溝”組成的三角形、四邊形、菱形和螺旋形等幾何圖形。它們又分別組成蜥蜴、蜘蛛、山鷹、仙人掌等動植物輪廓。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

始建於 1540 年,老城區融合了巴洛克與安第斯本土風格,建築大多由白色光滑的火山岩方石壘築而成,享有 “ 白城 ” 的美譽。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卡拉爾古城

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間。古城圍繞6座金字塔修建,屹立著圓形劇場和主寺廟。由於年代久遠,金字塔因風化已和周圍的山石融為一體。1994年考古發現,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國家標誌

由螺旋形構成的P象徵著了誕生於這片土地的各種歷史,它傳達出一種變革、改變、轉化,也象是一個線條構成的指紋,傳達出“每個人的祕魯”這個理念。同時用線條構成的手寫字型,體現出祕魯人在自己獨有的利益上追尋著自己的道路。 據祕魯相關部門說,設計團隊在2009年便已經多次進入祕魯,足跡踏遍祕魯的各個地方。 而在祕魯的一些古蹟上,確實能夠找到一些與這個標誌結構非常呼應的地方,如梯田古蹟及著名的納斯卡巨畫及線條。其實原來的標誌也是挺值得一閱的,一隻蜂鳥從地面的線條畫中飛出,化作鮮豔的真實開態,並騰空而起飛向天空。從意義上來說,雖然有些直白,但也確實很難體現祕魯的歷史,而且意義也很積極。 簡單地瞭解這些背景,或許會讓我們對這個標誌有更多的認識。作為一個國家的形象標誌,祕魯的標誌雖然也採用了略帶活潑的風格,但也沒有陷入更常見的那些“墨跡感”的同類型標誌中。

吉林通化是什麼地方?是市麼?下分幾個縣?

通化市,吉林省轄地級市,位於吉林省南部,東接白山市,西鄰遼寧省的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北連遼源市、吉林市,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

截止2019年。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擁有五女峰、石湖、雞冠山、霸王潮、蝲蛄河等景點。

通化是是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王國和滿清貴族的發祥地,是高句麗文化、滿族薩滿文化的發源地,是東北東部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享有“ 中國醫藥城”、“ 中國葡萄酒城”、“中國 鋼鐵城”美譽。

通化是吉林省東南部中心城市,是東北東部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享有“中國醫藥城”、“中國葡萄酒城”、“中國鋼鐵城”美譽。

擴充套件資料

通化的歷史

1、唐朝,太宗以討弒逆、拯漢民、復舊疆、防後憂為由,詔諭天下伐高句麗。公元668年,總章元年滅高句麗政權。唐於遼東故地及高句麗舊壤設安東都護府,通化為河北道安東都護府哥勿州都督府管轄。

2、1985年,梅河口市改為縣級市,將輝南、柳河2縣劃歸通化市管轄。

3、1986年9月8日,設立通化市東昌區、二道江區。

4、1988年3月16日,撤銷集安縣,設立集安市(縣級)。以原集安縣的行政區域為集安市的行政區域。1988年4月4日,縣級集安市歸通化市代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通化

長春屬於哪個省的

哈爾濱屬於黑龍江省;長春屬於吉林省。

1、哈爾濱

哈爾濱位處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西南部,是黑龍江省的省會,副省級市,是中國東北北部、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國省轄市中陸地管轄面積最大、戶籍人口居第三位的特大城市。

2、長春

長春市居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地區中部,地處京哈與琿烏兩條交通線交會處,是吉林省的、經濟、文化中心。長春市西北與松原市毗鄰,西南和四平市相連,東南與吉林市相依,東北同黑龍江省接。

擴充套件資料

長春的發展歷史:

嘉慶五年(1800年),清設定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定之始。

光緒十四年(1888年),長春廳升為長春府。

1913年3月,長春府改稱長春縣,置縣公署。

1925年設長春市政公所,1929年9月,市政公所和長春開埠局合併,並改稱長春市政籌備處,籌建長春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偽滿洲國宣佈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偽滿洲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隨之垮臺。12月20日,在長春市設定長春市,隸屬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長春和市隨軍入城。長春市改為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9年5月9日長春市改稱市,隸屬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

1954年8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長春市改為吉林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長春市成為吉林省會城市。

參考資料來源:哈爾濱市 - 綜述

參考資料來源:長春市 - 自然地理

參考資料來源:長春市 - 歷史沿革

祕魯的旅遊景點介紹 祕魯旅遊景點介紹英語PP T

祕魯必去旅遊景點

如果選擇去祕魯旅遊的話,有哪些景點是必去的呢?以下是我收集的相關資訊,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馬丘比丘——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馬丘比丘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祕魯最為著名的景點。馬丘比丘,這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天空之城,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建造於15世紀60年代左右。由於獨特的位置、地理特點,在西班牙殖民統治的近300年和祕魯後的100年中,世人對其一無所知。直到1911年,它才被美國人海勒姆。賓漢三世在無意間發現。它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世界遺產。

環球旅行這一路看過了許多著名的世界奇蹟,馬丘比丘是給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個, 確實非常的震撼,尤其是清晨的時候站在古老的山巔俯瞰整個遺蹟的全景,那種雲霧繚繞的感覺猶如仙境,也讓人深深得感受到古印加人的智慧。

的的喀喀湖中的漂浮島

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位於祕魯和玻利維亞兩國交界,先坐車前往祕魯的普諾(Puno),然後就可以去到的的喀喀湖。它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也是印第安人的聖湖。

坐船去的的喀喀湖的`深處,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Uros”漂浮島,它們是用蘆葦草鋪成的人工島嶼,大大小小總共80多座,漂浮在水面上。這些漂浮島便是當地烏魯(Uros)族的家。相傳1000多年前,當地的原住民烏魯族為了躲避印加人的侵略,逃到湖中建造漂浮島與外界隔離。他們依水而生的習俗一直保留到了現在。

探祕亞馬遜雨林

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衡越了8個國家:巴西、哥倫比亞、祕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和蘇利南,是地球上最大以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那裡有著無數的奇花異草、珍禽猛獸、土著部落,還有亞馬遜雨林的標籤食人魚。

探祕亞馬遜,從祕魯出發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因為費用便宜,相比從巴西去亞馬遜,要便宜一半以上;而且也比較的安全。我是先飛到祕魯的伊基託斯,從那裡出發深入亞馬遜雨林,在雨林裡過了幾天既有趣又充滿冒險的生活。白天在雨林裡釣食人魚,晚上便油炸了吃。之後我坐了一天的船沿著亞馬遜河到達亞馬遜雨林的另一頭——哥倫比亞。

草泥馬的故鄉

羊駝(草泥馬)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典型的動物,可以說是祕魯的象徵,祕魯的國旗、國徽上都有草泥馬。世界約90%以上的草泥馬生活在南美洲的祕魯等國的高原上。

在祕魯,你將有機會看到很多可愛的草泥馬,例如在庫斯科古城,馬丘比丘,坐車的沿途不過也要提醒大家,由於逐漸的商業化,在庫斯科古城裡看到的羊駝,拍照可能是要收費的。如果運氣好,你還可能看到全部四個品種的草泥馬,甚至是在野外看到稀有的野生草泥馬“Vicua”。

世界級的徒步聖地

祕魯北部的瓦拉斯(Huaraz),是世界上著名的徒步大本營,也是戶外極限運動的天堂。那裡一年四季都聚集著來自全世界各國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他們以瓦拉斯為基地,徒步、爬山、攀巖、滑雪、山地自行車在瓦拉斯的周圍,有著上百條的徒步路線供你選擇,短則一天的路線,長則幾個星期的長距離徒步路線應有盡有。 _饉箍乒懦

古印加帝國的首都庫斯科(Cusco),曾是燦爛印加文化的搖籃以及南美洲的中心。這是一座很美很有味道的高原小城,是我在南美洲最喜歡的城市之一吧。初到庫斯科,那座城市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麼商業化。電影《摩托日記》中Cusco的那些精美的印加風格的石砌古牆、石板街道,依然儲存的十分完好。而越往市中心的外部探尋,就越能感受到這個城市的魅力。

庫斯科也是去馬丘比丘的必經之地。從庫斯科出發可以搭乘觀光火車前往馬丘比丘,也可以徒步印加古道到達,不過這兩種方式的花費都比較高。或是像我一樣,先坐7-8個小時汽車,然後再沿著鐵路走2-3小時這樣的省錢方法。 _砉懦

祕魯的首都利馬,是一座靠近大海和沙漠的略顯矛盾的城市。相比庫斯科古城,利馬古城的西班牙殖民風格則更加濃郁,它曾是西班牙人在南美洲殖民統治的中心。穿梭於略顯嘈雜的利馬古城中,道路兩旁的殖民式建築、武器廣場上的噴泉、教堂裡的鐘聲彷彿都在向你講述著這座城市的故事。

“白城”阿雷基帕

白城阿雷基帕,祕魯的第二大城市,它被建於地震活躍帶,所以地震頻繁,而且周圍火山密集,共計有80多座,這其中最著名的三座火山是:Chachani、Misti、Pichupichu。這個城市儲存了很多狀況良好的西班牙殖民時期的建築物,由於城市周圍火山眾多,所以阿雷基帕的大部分建築都是由灰白色火山岩建成,故這個城市有“白城”的稱號。整個阿雷基帕古城區已被列為世界遺產。

在古城區武器廣場上的大教堂,有一個神奇的現象,在每次的大地震中,右邊一側的塔樓都會倒塌,但左側的塔樓從來沒有倒過。

印加市場

每到一個國家,我都非常喜歡逛當地的市場,因為市場是一個國家最貼近人們生活的地方,也最能感受到當地的民俗、文化。在祕魯有著許許多多的傳統印加市場,每一個市場都是熱鬧非凡,市場裡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品,還賣著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例如高原上的人們每天嚼著用來提神的;晒乾的牛鼻子;新鮮的剃了毛的豚鼠;各種神油之類的東西以及據說多達上千種的土豆和55種玉米,順便科普一下,祕魯所在的安第斯山脈可是土豆的原產地。

祕魯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利馬利馬是祕魯的首都,同時是最大的港口。位於祕魯西部的利馬瀕臨太平洋,終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無雨城,冬季多霧潮溼。利馬由於其便利的海港,利馬在1535年被選為祕魯的首都。在大部分殖民地時期,利馬始終是南美洲最重要的和商業權力中心。這輝煌的過去反映在殖民地時期的建築上,這些建築也為利馬贏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的世界文化遺產的美名。利馬是全國的文化中心。聖馬科斯大學是祕魯全國最有名的高等學府,於1551年建校,是美洲歷史上第一所大學。利馬還有許多博物館,其中黃金博物館當列首位。位於首都利馬以北185公里的卡拉爾古城建於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與埃及金字塔處於同一時代的古城遺址,亦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皇家費利佩城堡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修築的最大、最堅固的城堡著稱,皇家費利佩城堡為典型的十六世紀中葉歐洲城堡建築風格,是西班牙王室建築的最完整最有意義的軍事防禦工程之一!位於卡亞俄海岸,守衛著整個卡亞俄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皇家費利佩城堡現為陸軍軍事博物館,介紹祕軍隊組建和成長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的英雄、武器裝備、傳統等,包括一座祕魯軍隊建立者和1868年城堡保衛者弗朗西斯科波羅內格西塞萬提斯上校紀念碑。帕恰卡馬克遺址遺址位於利馬以南20餘公里處的魯林谷地,在祕魯古文明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於公元前200年左右興起,15世紀達到鼎盛時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毀壞。它原為前印加時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廟,後被印加王國征服,成為祕魯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廟,以莊嚴、肅穆、雄偉而著稱。其中最高大的建築物被稱為太陽宮(或太陽廟),高6層,背靠大海,建在山頂上。大殿背後建有觀象臺,觀看太陽出沒並據此制定農曆。在太陽廟另一側的低窪處還建有月亮宮。國家博物館國家博物館位於利馬聖博爾哈區。大樓共九層,國家博物館是一座造型和內結構頗具特色的建築物。建成於1976年,最初為漁業部辦公樓。漁業部遷出後成為國家銀行大樓。1988年3月14日,根據祕魯共和國關於建國家博物館的最高法令,將此樓作為國家博物館館址。1990年2月19日開館,同年3月1日向公眾開放,從此成為祕最重要的文化場所之一。黃金博物館祕魯黃金製品和世界兵器博物館,簡稱黃金博物館,位於利馬市蒙特利科區,創建於1966年,是一傢俬人收藏博物館。該館展品以農藝學家、金融家、外交家米格爾穆希卡加略家族收集的文物為主。庫斯科祕魯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國首都,現為庫斯科省省會。旅遊勝地,以印加古蹟聞名。庫斯科在克丘亞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位於比爾加諾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臨下,四周皆崇山峻嶺,林木蔥鬱,氣候涼爽,祕魯人稱它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庫斯科城是燦爛的古印加文化的搖籃。馬丘比丘祕魯南部古印加帝國的古城廢墟,是祕魯最著名的遊覽勝地,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馬丘比丘被稱作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期間對它一無所知,祕魯後100年裡也無人涉足。馬丘皮丘在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城西北112公里的高原上,四周叢山峻嶺環抱。古城兩側為600米懸崖峭壁,下臨湍急的烏魯班巴河。面積13平方公里,海拔2,280米。據估計建於四、五百年前。1911年,為美國耶魯大學南美歷史學教授海勒賓加曼發現。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位於利馬南部247公里處,在伊卡省境內,距皮斯科城19公里,總面積33萬公頃,是祕魯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遊勝地。保護區內最引人入勝的去處是鳥島(IslaslasBallestas),鳥島由南島、北島和中島及6個礁石島組成。其中北島最大,面積為64公頃,距海岸11公里。納斯卡地畫美國人保羅科索科在納斯卡地區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統時於1939年發現。位於祕魯首都利馬南300多公里處。是散佈在250平方公里乾燥沙質地表上的眾多深幾十釐米、長几百米到幾公里不等的巨大線條。以筆直的直線和箭頭型為主,也有其它幾何圖型和動物圖案,如蜂鳥、捲尾猴等。因尺寸巨大,需乘飛機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94年12月14日決定將這一遺蹟作為人類文化遺產予以保護。阿雷基帕祕魯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首府,祕魯最古老城市之一。位於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這裡有白雪皚皚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巒環峙,樹木蒼翠,景色清幽。傳古印加帝國最高統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達這裡時,對左右讚揚說:阿雷基帕,意為:好,我們就在這裡住下,城名就來源於這句話。阿亞庫喬城祕魯中南部的山城,阿亞庫喬省省會和商業中心。位於西科迪耶拉山東坡,海拔2,746米。周圍有起伏的丘陵,西北距首都利馬571公里。這裡的西班牙式建築保持完好,宗教氣氛濃厚,教堂很多,多飾以華麗的壁畫。瓦努科祕魯瓦努科省首府。位於中部瓦利亞加河上游的山間盆地內,海拔1912米。153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國古城烏努奎石頭城附近建城,此即老瓦努科城,在現瓦努科城西56公里處,後遷現址。它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城市之一。距城5公里處,有公元前1900年建造的古廟,廟中有雙手交叉的石雕像遺蹟,故稱為叉手廟,是美洲最古老的廟宇。老瓦努科城祕魯中部印加帝國遺蹟之一。位於多斯德馬約省,距瓦努科城140公里。曾被稱為烏努奎城,也稱瓦努科帕姆帕城。為印第安人城市,建於十五世紀,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時,被遺棄。城內曾有3,500座建築物,並建有500多座圓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圖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這城堡佔地2.5平方公里。祕魯亞馬孫地區亞馬孫河在印地安人語言中的意思是撞碎獨木舟之河。它源於祕魯,流經巴西入海,全長6400多公里,在祕魯境內為680公里。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最深處達240米,河水上漲季節每秒流量30萬立方米。亞馬孫地區除少數城鎮外,分散在各地的1200個部落還處在刀耕火種狀態。的的喀喀湖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於玻利維亞和祕魯兩國交界的科亞奧高原上,被稱為高原明珠。傳說水神的女兒伊卡卡愛上青年水手蒂託,結為夫婦。水神發現後,將蒂託淹死,伊卡卡復將蒂託化為山丘,自己則變成浩瀚的淚湖,印第安人將他倆的名字結合一起稱之為的的喀喀湖。面積有8,330平方公里。其中2/5在祕魯境內。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稱為聖湖。阿依馬拉族認為,他們世代崇拜的創造太陽和天空星辰的神祗也來自湖底。世界遺產至2011年止,祕魯共有11處世界遺產,如下:馬丘比丘古城海拔2430米,坐落於群山之間,印加語中意為古老的山巔,享有祕魯龐貝的美譽。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庫斯科城1120年前後印加帝國在此定都,系古印加文化搖籃,被譽為安第斯王冠上的明珠。其名在印加語中意為世界的中心、大地之臍。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夏文考古遺址(查文考古遺址)夏文文化系祕魯安第斯山區高原文化之一!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300年。夏文城內有縱橫交錯的長廊,高大的廟宇和金字塔以及眾多的石碑雕刻。大型石頭建築及獸形裝飾物極富特色。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瓦斯卡蘭國家公園地處布蘭卡山脈——世界上最高的熱帶山脈之中,海拔6768米,幽谷眾多,植被茂盛,水流湍急,系眼鏡熊和安第斯禿鷲棲息地。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昌昌城考古地區(昌昌古蹟)位於祕魯北部,是奇穆文明的中心。該文明大約始於公元850年,消亡於1470年。土城城區是帝國的權力中心,城市裡有上萬座建築,街道像迷宮一樣縱橫交錯,有些建築高達10米。宮殿和廟宇的屋頂四周有精心製作的浮雕。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馬努國家公園位於祕魯東南部,面積150萬公頃,海拔150米到4200米。氣候型別多樣,動植物種類極豐富。鳥類總計有1000餘種,約佔世界上所有鳥類的15%。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利馬古城建於1535年,18世紀中期前一度作為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統治中心,老城內有大量殖民時期建築,被譽為國王之城。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里奧阿比塞奧國家公園(阿比賽歐河國家公園)建於1983年,佔地27萬多公頃,動植物資源豐富,是黃絨毛猴、長毛蛛猴等棲息地,園內有36處查查波雅人(Chachapoya)古遺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納斯卡和朱馬納草原的線條圖(納斯卡地畫)位於祕魯東南部,整個谷地佈滿由寬窄不一的溝組成的三角形、四邊形、菱形和螺旋形等幾何圖形。它們又分別組成蜥蜴、蜘蛛、山鷹、仙人掌等動植物輪廓。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始建於1540年,老城區融合了巴洛克與安第斯本土風格,建築大多由白色光滑的火山岩方石壘築而成,享有白城的美譽。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卡拉爾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間。古城圍繞6座金字塔修建,屹立著圓形劇場和主寺廟。由於年代久遠,金字塔因風化已和周圍的山石融為一體。1994年考古發現,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標誌由螺旋形構成的P象徵著了誕生於這片土地的各種歷史,它傳達出一種變革、改變、轉化,也象是一個線條構成的指紋,傳達出每個人的祕魯這個理念。同時用線條構成的手寫字型,體現出祕魯人在自己獨有的利益上追尋著自己的道路。據祕魯相關部門說,設計團隊在2009年便已經多次進入祕魯,足跡踏遍祕魯的各個地方。而在祕魯的一些古蹟上,確實能夠找到一些與這個標誌結構非常呼應的地方,如梯田古蹟及著名的納斯卡巨畫及線條。其實原來的標誌也是挺值得一閱的,一隻蜂鳥從地面的線條畫中飛出,化作鮮豔的真實開態,並騰空而起飛向天空。從意義上來說,雖然有些直白,但也確實很難體現祕魯的歷史,而且意義也很積極。簡單地瞭解這些背景,或許會讓我們對這個標誌有更多的認識。作為一個國家的形象標誌,祕魯的標誌雖然也採用了略帶活潑的風格,但也沒有陷入更常見的那些墨跡感的同類型標誌中。

更多關於祕魯有哪些好玩的景點,進入:檢視更多內容

祕魯有哪些地方好玩?

祕魯,是南美洲西部的一個國家,北鄰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東與巴西和玻利維亞接壤,南接智利,西瀕太平洋。

失落的文明——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熱帶叢林將其包圍,被稱為天空之城、世界新七大奇蹟。

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

遺址居高臨下,四周群山圍繞,河道大拐彎,景色雄奇。如果有力氣爬到馬丘比丘背後的那座高山上去俯視,更加氣象萬千。

還隨處可以看到可愛的羊駝,來到這裡記得和神獸來張合影。

走在歷史與風景之間——祕魯古城

庫斯科古城:

庫斯科是祕魯東南方的一座城市,位於山坳之中。海拔3500m,擁有眾多的衚衕小巷以及古老的教堂。

16世紀中葉,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破壞了該城的大部分建築,建立起了殖民風格的庫斯科城。使得古今的城區看起來古意盎然,風格獨特。

在這裡你會找到的影子,新疆的影子,歐洲小眾的影子。

利馬古城

利馬這座古城留存了太多的殖民者印記。街頭隨處可見的西班牙建築,讓你有幾分來到歐洲的錯覺,就連古舊與現代交融的街頭,也在訴說著那段風雲變幻的殖民歷史。

這些失落的文明遺作,就像是一本厚重而奇妙的書,雖難以熟讀、摸透,卻又讓人慾罷不能。

阿雷基帕古城

阿雷基帕位於安第斯山脈2325米高的一處地方,這座美麗的城市完全是用一種白色的未固結的火山凝灰岩建造而成。整座城市永遠都煥發著春天般的勃勃生機。

祕魯旅遊超指南

祕魯旅遊超實用指南

祕魯是一個擁有多個種族,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的國度。下文是為大家精選的祕魯旅遊超實用指南,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祕魯旅遊簡介

祕魯位於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佔全國面積的1/3。

祕魯是一個擁有多個種族,多種語言和多種文化的國度。位於南美洲西北部,為古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其多樣性的自然環境、亞馬遜河叢林、安底斯高原印加遺蹟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祕魯成為世界上最具觀光價值的國家之一。

居民和自然條件的多樣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間豐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種用地方法,並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因此旅遊勝地祕魯將常年提供給旅遊者豐富的選擇自由。馬丘比丘是祕魯古印加帝國的古城遺址,古城街道狹窄,整齊有序,宮殿、寺院、作坊、堡壘等各具特色。它們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沒有灰漿等黏合物,大小石塊對縫嚴密,甚至連一個刀片都插不進去。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馬丘比丘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祕魯國家資訊

國獸:駱馬

國樹:金雞納樹

國花:向日葵、坎塗花

國際長途電話區號:51

貨幣:新索爾 (New Sol)

首都:利馬(lima),人口781.67萬(2005年)。年平均氣溫18.7℃,被譽為“世界不雨城”。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組成,中間為白色,兩側為紅色,白色長方形中間有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隻南美駱馬,為該國國獸,代表國家的動物資源,也是祕魯民族的象徵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雞納樹,代表該國的植物資源;下半部為一隻象徵豐饒的'羊角,代表該國的自然資源和礦藏。盾徽上端為一個綠枝葉環;兩側各有兩面祕魯國旗。

氣候描述:

祕魯的最佳旅行時間是5--10月。

祕魯位於南美洲西部,全境氣候自西向東依次是太平洋狹長地帶的熱帶沙漠氣候、中部安第斯山脈中段的高原氣候和東部亞馬孫流域的原始森林的熱帶雨林氣候。

祕魯西部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乾燥而溫和,年平均氣溫12-32℃;中部氣溫變化大,年平均氣溫1-14℃;東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4-35℃。首都平均氣溫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東部在2000毫米以上。

祕魯的夏天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其中2月為全年中最熱的月份,但其月最高氣溫不會超過31℃。祕魯的冬天在每年的4月到11月,祕魯冬季的月平均溫度也只是18℃。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想問祕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卡拉爾古城

其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間。古城圍繞6座金字塔修建,屹立著圓形劇場和主寺廟。由於年代久遠,金字塔因風化已和周圍的山石融為一體。1994年考古發現,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納斯卡地畫

納斯卡地畫位於祕魯西南部的伊卡大區,被稱為“人類第八大奇蹟”。如果說,南美洲是個用謎鋪成的,那麼,納斯卡地畫也許就是其中最難解的謎團之一。在這片乾涸、荒涼的不毛之地上,分佈著一些卵石和碎石塊堆成的長壟。這些石頭壟堆有的是長長的一條直線,有的卻莫名其妙地拐了彎。納斯卡地畫是一次為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時,用飛機進行勘測,從空中俯看地面偶然發現的,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書籍”。

3、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

帕拉卡斯自然保護區位於利馬南部247公里處,在伊卡省境內,距皮斯科城19公里,總面積33萬公頃,是祕魯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遊勝地。保護區內最引人入勝的去處是鳥島(Islas las Ballestas),鳥島由南島、北島和中島及6個礁石島組成。其中北島最大,面積為64公頃,距海岸11公里。從帕拉卡斯海灣乘遊艇一小時行程。島上棲息著許多瀕臨滅絕的海洋動物和鳥類,主要有:海豹、企鵝、火烈鳥、海龜、海豚等。

4、昌昌城考古地區

昌昌城考古地區位於祕魯北部,是奇穆文明的中心。該文明大約始於公元850年,消亡於1470年。土城城區是帝國的權力中心,城市裡有上萬座建築,街道像迷宮一樣縱橫交錯,有些建築高達10米。宮殿和廟宇的屋頂四周有精心製作的浮雕。198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

更多關於祕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進入:檢視更多內容

標籤: 白城 發源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8yr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