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茶產業發展現狀

茶產業發展現狀

茶產業發展現狀

茶產業發展現狀

茶葉是我國的傳統特色產業之一,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茶業產值佔到了全國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較高,茶業已成為許多省份和地區的支柱經濟之一。

中國茶業的生產實現了從傳統的手工生產向機械化和現代化的生產方式轉型,茶葉的品質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同時,茶葉加工技術的提高、 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茶旅結合的發展等,也為茶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茶葉的銷售額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對中國茶葉的認識和學習,茶葉出口量也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但是,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茶葉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還需要進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

總的來說,中國茶產業的發展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未來,茶業發展需要注重消費升級和創新發展,加強品牌建設,提高質量和附加值,同時也需要不斷推進茶文化的傳承和推廣,促進茶旅結合,發揮茶文化的獨特魅力,在國際市場上擴大中國茶葉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皖南茶葉發展現狀

皖南茶葉發展現狀好。

1、皖南茶葉的產業鏈:皖南茶葉產業已形成了以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茶葉加工企業和茶葉專業合作社等茶葉生產經營主體不斷髮展壯大。

2、皖南茶葉的出口:隨著中國茶葉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皖南茶葉已經走向國際市場,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同時,也在積極推動皖南茶葉的品牌建設和標準化生產,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提高皖南茶葉的質量和競爭力。

【探索惠水縣茶產業發展思路】 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思路

近幾年來,惠水縣委、縣加大力度,搶抓機遇積極發展茶產業,使茶園建設面積不斷擴大,茶葉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茶葉經濟效益在不斷提升、收入保持持續增長。但發展速度和效果在全州乃至全省屬於中等到偏下水平,特別與遵義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如何抓好我縣茶產業快速、高效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應該是工作的重點。本文就我縣茶產業現狀分析探討當前茶葉生產發展思路。

  一、茶產業現狀

  1.茶園面積

  全縣現有茶園面積2.2萬畝,其中:投產茶園面積0.96萬畝,新植茶園1.38萬畝。品種主要以福雲、福鼎大白茶、名山白毫131為主。

  2.效益情況

  年幹茶總產量420t,產值4620萬元,茶農人均收入4000元,佔純收入的60%以上;目前茶葉銷售總體狀況良好,省內市場以貴陽、都勻市為主,省外有浙江、江蘇、福建、上海、廣東等省區。

  3.企業情況

  全縣具有規模加工能力的企業有七裡沖茶果場、牟氏茶場、鬥底畜牧場、崗度盤龍茶場和擺若茶葉合作社五個。

  4.品牌建設

  現有己註冊茶葉品牌2個,即:七裡衝“九爐山”牌九龍毛尖茶和“牟氏珍珠”毛尖茶。其中“九爐山”九龍毛尖茶九四年榮獲“中茶杯”二等獎,九五年又被評為“貴州名茶”。

  二、資源優勢

  1.區位優勢

  惠水縣位於貴州省中南部,北與貴陽市接壤,縣城距離省城50km,交通便利,有貴州高原第一大壩——漣江大壩,穿越惠水全境,並交會於縣城附近的五條高速公路正在開工建設,預計5年後建成通車。將大大改善交通條件,推動惠水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2.資源優勢

  土地資源豐富,全縣總面積2463.8km2,有宜茶坡地30萬畝,現有茶園種植面積2.2萬畝,發展茶產業很有潛力。森林覆蓋率41.3%,環境優美,無汙染,宜適有機茶生產。電力資源豐富,剩餘勞力多,發展茶葉種植有充足的資源條件。並且旅遊資源豐富,把觀光茶園建設與旅遊相結合,推動旅遊業的不斷髮展,對惠水茶產業的宣傳推介將起到積極作用。

  3.氣候、土壤條件

  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適宜,雨熱同季,適宜茶葉生長。土壤以黃壤為主,PH值5.2-6.9,土層深厚,土壤等礦物含量豐富,根據貴州省理化測試中心對該村的土壤檢測,重金屬含量低於規定標準,適合有機茶生產要求。

  4.發展優勢

  惠水縣是黔南州“都勻毛尖”茶核心產業規劃帶,有茶產業發展的好機遇;農民對茶葉生產、管理、採摘、加工技術有所掌握,有一定的茶葉種植基礎,對茶的商品意識較強,積極性高;有“都勻毛尖”茶品牌共享,嚴格按照《都勻毛尖茶綜合標準體系》的要求進行生產和加工,茶葉產品走向市場會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茶產業發展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發展起步晚,基地規模小,加工技術落後,缺乏統一品牌的意識,市場佔有率低。

  2.商品茶產量低,茶葉加工質量不穩定,經濟效益低。

  3.沒有茶產業龍頭企業帶動,形不成規模化生產,銷售分散,市場竟爭不強。

  4.茶產業合作社發展速度緩慢,帶動能力不強。

  四、發展思路

  1.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緊緊抓住國發2號檔案對貴州大力扶持的發展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茶產業龍頭企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加快茶園基地建設步伐,力爭在三年內完成5萬畝優質生態茶園建設目標。

  2.加快農民茶葉專業合作社發展

  以農戶種植為主,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加工銷售、統一質量、分散生產管理的“五經統一分”合作社經營方式,是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

  3.質量建設

  抓好茶葉生產、管理、加工技術培訓,加強質量監督,強化標準意識,努力提茶葉產品質量。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茶葉產業,充分利用惠水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區位優勢,開發生產有機茶,綠色食品茶,無公害茶,提高惠水茶葉品質。

  4.企業建設

  加快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的步伐,重點打造“上連龍頭,中連基地、下連農戶”的產業鏈,以帶動全縣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5.統一品牌

  根據茶產業“一心二帶三區”發展戰略。圍繞市場主要打造以“都勻毛尖茶”為品牌,嚴格按照《都勻毛尖茶綜合標準化體系》進行茶葉生產、加工,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品牌,做強做大都勻毛尖茶產業,推動惠水縣茶產業向高標準、高質量,高檔次的方向快速發展。努力提高茶葉產品質量,以“都勻毛尖”為品牌穩定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

  6.實施旅遊戰略

  惠水縣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在茶產業發展規劃上要為這些資源的開發作好鋪墊。充分利用惠水的人文資源、茶文化歷史資源和良好的區位優勢,堅持把茶文化與茶旅遊相結合,在我縣茶葉主產鄉鎮積極開發“茶之旅”旅遊專案,“以茶促旅,以旅遊興茶”。打造一批融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旅遊線路。鼓勵支援建設一批茶文化體閒農莊,引導建設各種檔次的茶樓、茶館。加大我縣生態有機茶的宣傳和推介,增強旅遊對茶產業的帶動作用。

你覺得茶葉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茶葉銷售總量平穩增長

近年來,中國茶產業主動融入與服務構建新經濟格局,通過持續創新保持了穩定發展,在傳統產品與業態持續發力的同時,新茶飲、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風味茶等新賽道崛起,線上線下消費繁榮,茶葉總產量、總產值,內銷量、內銷額,出口量、出口額等多項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4年以來,我國茶葉消費呈現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據統計,2021年,全國茶葉消費量為230.19萬噸,較2014年的150.25萬噸增長近80萬噸。

銷售額持續走高

銷售額方面,隨著我國茶葉市場的持續火爆,全國茶葉銷售總額持續增長,到2021年,全國茶葉銷售額達到3120億元,同比增長7.99%,銷售額再創新高。

茶葉銷售總額持續提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則是茶葉價格的持續走高,2014年以來,茶葉銷售均價總體呈現震盪上行的發展態勢,到2021年,我國茶葉銷售均價135.5元/千克,價格僅次於2018年的139.3元/千克。

綠茶消費佔比過半

從各類茶葉消費情況來看,目前綠茶是我國茶葉市場主要消費品種。2021年,中國傳統茶類中,六大茶類的消費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其中,綠茶130.92萬噸,佔總銷量的56.87%;紅茶33.88萬噸,佔總銷量的14.72%;黑茶34.41萬噸,佔總銷量的14.95%;其他品種茶葉銷量佔比均不足10%。

具體到綠茶方面,近年來,我國綠茶消費量呈現平穩上行走勢。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綠茶消費量為120.59萬噸,到2021年,我國綠茶消費量提升至130.92萬噸,同比增長2.35%。

—— 以上資料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茶葉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想了解下新式茶飲在不同城市的發展現狀,有相關報告嗎?

剛好上個月收到了SIAL國際食品展給我發的《新式茶飲品牌經營》,裡面也有提到關於新式茶飲在不同線級城市的發展規模,你可以到SIAL國際食品展(上海)的官網、小程式SIAL線上看看,應該還可以領取的。我記得上有統計了19個重點城市核心商圈茶飲門店的佔比情況,東莞62.17%、佛山57.62%、寧波51.92%、廣州49.56%、北京41.72%等等,從這個資料來看,擁有較高顏值、明顯的精神愉悅屬性、較高的消費頻次等品類特徵,讓茶飲門店已經成為了城市消費的重要業態。除了上海31.86%和重慶36.83%,所統計的19座城市重點商圈的茶飲門店佔比均在40%以上,明顯高於咖啡店,茶飲門店在頭部城市新消費場景與潮流碰撞的重點商圈都已經找到了明確的存在感。但不得不說,新式茶飲在大眾心中的佔比非常大了,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新式茶飲門店的滲透率達到66%,逐步成為都市白領的日常飲品,其中新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最愛喝新式茶飲,訂單量總數是最高的,其次才是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上的內容報告太多了,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如果對這一塊比較感興趣,那你可以到SIAL國際食品展的上海或者深圳展會現場看看,能夠看到很多全國各地關於新式茶飲的品牌展商,也能瞭解到不少新式茶飲相關的市場趨勢變化,乾貨滿滿哦!對了,上海展會是2022年12月7-9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展的,深圳展會是10月31日-11月2日。展會還會有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屆時可以留意一下。

雲南中茶茶業物流與供應鏈現狀

持續增值發展。2023年2月28日,雲南省農業農村廳釋出《雲南省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至2025年》,圍繞雲茶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做好古茶樹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從綠色茶園基地建設、雲茶企業高質量發展、雲茶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方面提出8個重點工程任務18條措施,打造從茶園到茶杯的高質量綠色雲茶產業。

茶旅融合發展現狀

茶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

茶旅是茶文化與旅遊業高度結合的產物,本質是帶有茶文化元素的旅遊業,以旅遊為抓手,使茶產業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茶產業不再依賴茶葉生產銷售的收入,也不受茶葉採摘季的影響。

茶旅融合既為茶產業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基礎,也為旅遊業的品質化供給提供思路。

新式茶飲爭相擁抱資本市場,行業規模已超千億元,該行業的發展前景是怎樣?

新式茶飲爭相擁抱資本市場,行業規模已超千億元,該行業的發展前景是:

1、新式茶飲的連鎖店不斷的開,門店的數量龐大。相繼上市的企業可以反映出我國製茶業在不斷的創新和發展過程當中。零售額規模已經增長了,約24%。例如蜜雪冰城採用的是直營連鎖的方式,門店已經增至22276家。行業的發展特別迅速,新式茶飲是在原來傳統的茶飲基礎上進行改良和創新。通常使用的包括水果類的,鮮奶類的和原材料類的,作為輔助的材料。品牌模式注重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新茶飲深受廣大民眾的吹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市場規模的擴大,還有因為茶飲業更適合年輕人的習慣。

2、新式茶飲的模式主要包括直營和加盟兩種形式,對於加盟品牌而言,很多是注重品牌的營銷方式,更注重品牌的效益,而門店的擴張對於公司的現金流也有更高的要求,擴張的速度慢下來之後,中低端的柴油也將會得到迅速的發展。加盟店主要是不利於保證服務的質量,目前新型茶飲主要還是以直營模式為主。國人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的增強和提高,因此支撐著新型茶飲模式得到更廣泛的拓展。

未來新型茶飲模式也會呈現出線上線下的形式,主要還是以外賣的形式佔據更多的成分。相比較傳統的茶葉而言,它的銷售韌性無疑是更好的。在標準的數字化形態下降本增效的同時,可以更好的拓展品牌的服務。而對於新型茶飲和年輕人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同的定位群必將引來不同消費群體。在佈局產業鏈的同時打入大眾的市場,茶飲產品上的多樣化也會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福利。

茶葉行業現狀及前景調研

茶葉銷售總量平穩增長

近年來,中國茶產業主動融入與服務構建新經濟格局,通過持續創新保持了穩定發展,在傳統產品與業態持續發力的同時,新茶飲、新袋泡、花草茶、混搭風味茶等新賽道崛起,線上線下消費繁榮,茶葉總產量、總產值,內銷量、內銷額,出口量、出口額等多項經濟指標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4年以來,我國茶葉消費呈現持續增長的發展態勢,據統計,2021年,全國茶葉消費量為230.19萬噸,較2014年的150.25萬噸增長近80萬噸。

銷售額持續走高

銷售額方面,隨著我國茶葉市場的持續火爆,全國茶葉銷售總額持續增長,到2021年,全國茶葉銷售額達到3120億元,同比增長7.99%,銷售額再創新高。

茶葉銷售總額持續提升的原因一方面是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則是茶葉價格的持續走高,2014年以來,茶葉銷售均價總體呈現震盪上行的發展態勢,到2021年,我國茶葉銷售均價135.5元/千克,價格僅次於2018年的139.3元/千克。

綠茶消費佔比過半

從各類茶葉消費情況來看,目前綠茶是我國茶葉市場主要消費品種。2021年,中國傳統茶類中,六大茶類的消費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其中,綠茶130.92萬噸,佔總銷量的56.87%;紅茶33.88萬噸,佔總銷量的14.72%;黑茶34.41萬噸,佔總銷量的14.95%;其他品種茶葉銷量佔比均不足10%。

具體到綠茶方面,近年來,我國綠茶消費量呈現平穩上行走勢。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綠茶消費量為120.59萬噸,到2021年,我國綠茶消費量提升至130.92萬噸,同比增長2.35%。

—— 以上資料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茶葉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茶葉產業發展行動工作

茶葉產業發展行動工作

一、《行動方案》出臺背景

為深入學習貫徹總關於“三茶統籌”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加快建設特色農業強省的要求,立足當前雲茶產業發展現狀和基礎,落實《雲南省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方向,在持續推動全面綠色發展的基礎上,緊盯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弱項,加快雲茶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在深入調研並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雲南省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二、《行動方案》主要目標

《行動方案》提出,雲茶產業堅持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普洱茶”“滇紅茶”為重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產業佈局,從主體培育、品牌打造、科技創新、茶旅融合發展等全方位構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和茶生態協調發展的現代雲茶產業體系,努力實現由“茶業大省”向“茶業強省”的轉變。到2025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產量分別穩定在740萬畝、50萬噸左右,新增綠色有機茶園面積150萬畝,保持有機認證茶園面積、有機認證茶產品數量全國第1位,力爭全產業鏈產值實現翻番目標。

三、《行動方案》主要內容

《行動方案》圍繞雲茶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要求,在做好古茶樹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從綠色茶園基地建設、雲茶企業高質量發展、雲茶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雲茶品牌做大做強、茶產業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等6個方面提出8個重點工程任務18條措施,打造從“茶園”到“茶杯”的高質量綠色雲茶產業。

一是實施古茶樹資源保護利用工程。認真貫徹落實《雲南省古茶樹保護條例》,按照有關要求做好古茶樹保護範圍劃定、建立古茶樹資源檔案、建設古茶樹種質資源圃、古茶樹資訊數字化建設等,健全古茶樹資源管理保護體系。

二是實施綠色有機化深化工程。開展提升綠色有機供給能力、落實綠色有機獎補、加強綠色有機市場監管等3項工作。在做好茶園綠色化生產,積極探索智慧茶園、低碳生態茶園建設的基礎上,推進茶園綠色有機認證,並按照“先建後補、取證後補、按量獎補”的原則,對符合“獲得國內有機產品、綠色食品認證,且在銷售產品上標註‘有機產品’、‘綠色食品’標誌”的茶葉生產經營主體,通過高原特色農業現代化發展專項資金對其認證茶園及認證茶產品進行一次性獎補;同時,加大對認證機構和獲證組織的監管。

三是實施茶葉加工提質工程。開展規範茶葉初制所建設、做優做強經營主體、鞏固提升精深加工能力、推進加工園區聚集發展等4項工作。通過推進規範化茶葉初制所建設把好“原料關”;持續優化環境資源、提升精深加工裝備、加大新產品開發,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以勐海產業園區、鳳慶產業園區、思茅產業園區為重點的茶葉園區建設,構建普洱茶、滇紅茶、有機茶加工中心,打造雲茶產業叢集。

四是實施產品質量監管工程。開展建立健全質量標準體系、加大產品質量管理等2項工作。建立健全以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為主,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同步實施的雲茶產業標準體系,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在加強茶葉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及茶園投入品管控的基礎上,持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積極構建茶企、部門質量安全追溯系統相互連線的雲茶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五是科技創新攻關工程。開展強化科技應用支撐、加快人才隊伍培養等2項工作。引進高層次茶產業科技創新人才,深化政企、校(院)企合作,大力培養初級和中級專業技術人才、加工和營銷專業人才、高素質茶農。同時,鼓勵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加強以普洱茶、滇紅茶為重點的產品功能成分及功效機理基礎研究,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基礎推廣,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六是實施雲茶品牌培育工程。開展推進地理標誌認定、注重雲茶品牌培育等2項工作。以“普洱茶”“滇紅茶”品牌為重點,通過積極申報茶類地理標誌、“10大名茶”評選、雲茶“雲南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認定等,打造產品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兼具的雲茶品牌叢集。

七是實施市場開拓工程。開展完善市場體系建設、拓展市場行銷模式等2項工作。通過支援建設茶葉(毛茶)產地交易(批發)市場,鼓勵建設線下品牌形象店、展銷中心、體驗店、專營店和線上旗艦店、企業店等,健全多元化的雲茶市場網路體系。同時,鼓勵以“10大名茶”為代表的茶企積極參加專業展會、推介會,同步開展集品牌宣傳、茶知識普及、文化傳播為一體的“雲茶大講堂”、雲茶高峰論壇等,進一步拓寬國際國內銷售市場。

八是實施茶文化提升工程。開展加大茶文化宣傳推廣、推進茶旅融合發展等2項工作。依託雲南豐富的民族茶文化資源、名山古樹資源和民族風情特色,以特色小鎮、美麗鄉村、茶葉莊園為載體,融入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作品、茶技能競賽、茶事活動等,開發“茶+N”的特色茶旅精品線路,推進雲茶產業與新興業態融合發展。

推動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

推動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

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茶葉是我市重要經濟作物,也是傳統主導產業。近年來,我市茶產業規模產值不斷擴大,品質品牌不斷優化。2021年,全市茶園面積12.5萬畝,一產產值13.6億元,茶產業日益成為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

根據《安徽省關於推動茶產業振興的意見》(皖政辦祕〔2021〕28號)、《宣城市辦公室關於印發推動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的通知》(宣政辦祕〔2021〕73號)檔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通過優化基地、升級加工、壯大經營主體、強化品牌、三產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茶葉產業生產、加工、營銷等產業體系,把茶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廣德市茶產業振興。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1、前期通過對廣德市茶產業發展現狀調研及周邊縣市考察學習,對照省市級有關檔案規定,市農業農村局於2月23日組織召開茶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市農業農村局分管負責人,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新杭鎮、誓節鎮、邱村鎮、東亭鄉分管負責人,市茶葉協會、國元保險公司負責人蔘加會議,擬定《廣德市推動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草案)。

2、“實施方案”(草案)向各鄉鎮、街道,市直有關單位進行意見徵求,在意見徵求的基礎上形成了《廣德市推動茶產業振興實施方案》,將方案報送市政辦稽核印發。

四、工作目標

到2024年末,全市茶園面積和茶葉產量分別穩定在13萬畝和1萬噸左右,茶葉農業產值和綜合產值分別達到15億元和35億元。

五、重點內容

1、優化茶園基地,促進綠色增效。

建設標準生態茶園,穩定茶園面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嚴格產品質量管控,制定實施廣德黃金芽等區域公用品牌產品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標準,建設產品可追溯體系,支援生產經營主體建立誠信企業評選機制。到2024年末,全市高標準良種生態茶園面積發展至8萬畝,綠色食品、有機認證茶園面積發展至1.5萬畝。

2、升級加工能效,促進品質提升。

提升名優茶加工水平,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增強精深加工能力,圍繞夏秋茶資源利用,開展深加工產品開發。開展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補長茶產業倉儲冷鏈短板。到2024年末,全市新增名優茶加工生產線10條,標準化加工廠10座。

3、壯大經營主體,優化產業佈局。

培育壯大經營主體,發展產業化聯合體、壯大規模茶企、支援訂單農業、培育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援茶葉重點鄉鎮發展茶葉產業,鼓勵市茶葉行業協會發揮主體聯結、行業自律作用。佈局合理優化發展,形成產業發展優勢區,實施“生產基地標準化、加工營銷叢集化、經營體系一體化、要素集聚先進化、利益聯結共贏化”全產業鏈提升工程。

4、強化品牌推廣,促進品牌崛起。

創響區域公用品牌,促進廣德黃金芽、廣德雲霧茶等區域公用品牌建立。按照“一個區域公用品牌、一套制度、一套標準、多個主體”的思路,完善全產業鏈及標準體系建設。加大宣傳推廣力度,舉辦各類茶事推介推廣活動,藉助各類宣傳媒介、媒體平臺開展區域公用品牌宣傳和企業形象展。  

5、三產融合發展,促進延鏈增值。

發展茶葉新興業態。適應茶葉消費新形勢和新需求,深入挖掘、保護廣德茶葉歷史文化資源,創新發展流通、消費、茶文旅融合新業態。加快科技創新發展,與科研院所合作建設產學研科技平臺。加強科技人才培養,提升從業人員綜合技能水平。開展優良茶樹品種選育、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攻關。構建完善營銷體系,建設廣德黃金芽大型交易市場、品牌直營店或營銷網點、產地倉庫的直接採購模式,提升廣德茶葉在全國市場的佔有率和影響力。

六、創新舉措

方案針對我市存在的茶園基地優化不足、加工能效偏低、龍頭企業帶動不強、品牌影響力不響、產業鏈延伸不長、要素支援力度不大等短板問題,逐項提出切實可行的振興舉措。

七、保障措施等實質內容

方案明確要建立市級茶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為茶產業健康發展合力提供體系支撐。在積極爭取省、市級有關重大支農專案的同時,2022-2024年市本級財政每年安排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0萬元,整合現代農業、農業產業化、科技推廣等涉農專案資金向茶產業傾斜,強化產業發展要素保障力度。

標籤: 產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q4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