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開化龍頂轉型升級技術

開化龍頂轉型升級技術

開化龍頂轉型升級技術

開化龍頂是一種傳統的工藝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消費市場的需求變化,龍頂也需要不斷進行轉型升級,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一些可能的技術方向包括:

1. 採用數字化製造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2. 利用3D列印技術,定製化生產特殊需求的龍頂產品,如大小、形狀、圖案等。

3. 結合智慧硬體和網際網路技術,開發可智慧控制的龍頂產品,實現自動開合、燈光控制、音樂播放等功能。

4. 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設計和生產更加耐用、環保、時尚的龍頂產品。

5. 將龍頂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打造跨界產品,如與音樂、舞蹈或動畫等結合,形成新穎的飾品、家居裝飾等。

總之,龍頂的轉型升級需要強調創新、科技、文化融合和市場導向,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開化龍頂是一種傳統的工藝品,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消費市場的需求變化,龍頂也需要不斷進行轉型升級,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一些可能的技術方向包括:

1. 採用數字化製造技術和自動化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2. 利用3D列印技術,定製化生產特殊需求的龍頂產品,如大小、形狀、圖案等。

3. 結合智慧硬體和網際網路技術,開發可智慧控制的龍頂產品,實現自動開合、燈光控制、音樂播放等功能。

4. 利用新材料和新工藝,設計和生產更加耐用、環保、時尚的龍頂產品。

5. 將龍頂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打造跨界產品,如與音樂、舞蹈或動畫等結合,形成新穎的飾品、家居裝飾等。

總之,龍頂的轉型升級需要強調創新、科技、文化融合和市場導向,以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開化龍頂什麼檔次

開化龍頂什麼檔次

1. 龍頂的介紹

龍頂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一種特殊屋頂形式,因其形似龍骨而得名。開化龍頂也被稱為“拱背式龍頂”,是龍頂的一種變體形式。該建築形式在唐代開始使用,並在宋代達到了巔峰。

2. 開化龍頂的特點

開化龍頂的最大特點就是其獨特的形狀。它採用了類似拱形的設計,使得整個屋頂看起來像是一條龍的形狀。在頂部的一端還常常設定有龍頭雕塑,比較震撼。

此外,開化龍頂還在屋簷部分加入了裝飾性的角拱,向外凸出。這種設計不僅增加了屋頂的均衡感,還可以起到支撐屋頂的作用。

3. 開化龍頂的檔次

通過對各種建築形式的比較,可以發現開化龍頂在檔次上是比較高的。這主要在於其獨特的造型和設計,從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

當然,開化龍頂作為一種特殊的建築形式,它也並非適用於所有的建築物。一般來說,只有在重要的建築物上,如宮殿、寺廟等,才會採用開化龍頂。

4. 開化龍頂的文化內涵

開化龍頂不僅僅是一種建築形式,更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一種神聖的生物,具有象徵權利和權威的寓意。開化龍頂所採用的造型恰恰符合這一文化內涵,並在王權象徵等方面得到廣泛運用。

因此,開化龍頂除了是一種卓越的建築形式,更是一種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藝術品。

5. 結語

總之,開化龍頂擁有獨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藝、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中的寶貴財富。雖然隨著現代化的程序,開化龍頂運用的場合越來越少,但我們仍然應該珍視這種傳統文化形式,並努力保護和傳承它。

開化龍頂茶的茶葉特點

所用機械:

一.滾筒式殺青機:名優茶加工中使用滾筒式殺青機,是在大宗茶滾筒殺青機基礎上,經小型化設計而成的。其基本結構由筒體、爐腔、機架和傳動機構等組成,多為機灶一體。滾筒式殺青機型號以筒體直徑為主要引數加以區別,生產上常用的有25釐米、30釐米、40釐米、50釐米等多種規格,以30 釐米的應用最普遍。該機具有葉溫升高快、殺青均勻、能連續作業的優點,若使用得當,製茶品質好,效率高.

二.振動理條機:振動理條機適用於條形名優茶的理條、整形作業,成品茶條索緊直、芽葉完整、鋒苗顯露、色澤綠潤。其基本結構由多槽鍋、偏心輪(曲柄)連桿機構、減速傳動機構、熱源裝置和機架等部分組成。多槽鍋是理條作業的主要工作部件。鍋體寬度方向一側設一翻板式出茶門,當開啟此門時,手提鍋體上翻60度,則可使槽內茶葉全部流出鍋外。熱源可用電、柴和煤。.

製作步驟:

第1步,茶葉的採摘,由於本地茶園構成大多數是山地丘陵,不適用於機械採摘,一般都是手工採摘,採摘的優劣直接影響後期的製作和最後的利潤所以需要適度的控制(採功良莠不齊,使的後期製作時需要人為的剃掉餘葉勢必使得成品率不高的問題)

第2步,攤青。這也是關鍵,把採來的新茶均勻的攤放在竹子編制的器件中,讓其自然乾癟,至於攤青時間因時而異,個人把握。時間短不利於後期製作,時間長容易使茶葉變質。

第3步,殺青,一般才用滾筒殺青機,通過它旋轉構造使得茶葉得到更均勻的加工,這期間要求火候要均勻,要求上面操作的人適時的根據滾筒內的溫度調整放入的數量,在滾筒末端要求一人,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茶葉是否需要搓揉,並需要電扇做做簡單的篩選和降低出桶茶葉溫度,然後把茶葉攤放在竹製的小器件裡。殺青過嫩容易使成品茶顏色變黑且不均勻,殺青過老容易造成茶葉不可塑性,且葉片上有溫度過高時留的斑點。

第4步,一次理條,理條機運用左右搖擺使的茶葉改變形狀,理條機的速度 火候 茶葉的放置的量有講究,一般火候要求是烈火,使茶葉更容易塑形,完成後攤放一段時間以減低溫度。這一步是控制條形的關鍵。

第5步,二次理條,要求文火,放入的茶葉數量不宜過多,這一步對茶葉的顏色有很大的影響。並且能去除茶葉表面的茸毛,當達到適當的幹度時出爐。

第6步,將製作過的茶葉通過手工的搓揉去掉採摘時多餘的葉片(龍頂顧名思義是取茶頂芽製作而成)。

第7步,烘乾,以前有用過焦碳,不過溫度很難控制,現在一般採用前面製作產生的白碳,節約成本,又沒有異味。(注:現在有直接在2次理條時候打幹這種做法,成品茶品質相近)

第8步,在理條機內高溫提香。

第9步,成品,將製作完畢的茶葉降溫熱量釋放完,再將篩選過的茶葉統一放入密閉的袋子,置放在陰暗乾燥的地方。

隨著開化龍頂多年的發展,製作工藝大體延續上面,部分環節各個生產商可能略有不同。 龍頂茶採於清明、穀雨間,選取長勢旺盛健壯枝梢上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鮮葉原料。採回的鮮葉經精細揀剔,按芽葉長短、老嫩分別攤放,保持芽葉失水均勻,便於炒制。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初烘、理條、烘乾等五道工序。

殺青:採用鍋徑54釐米的鐵鍋炒制。當鍋溫160℃左右,投入攤放葉150克左右,用雙手對炒,掌握鍋溫先高後低,以抖為主,抖悶結合的原則。當葉質柔軟,併發出幽蘭清香時,起鍋攤涼。歷時9~12分鐘。

揉捻:通過雙手合抱沿同一方向輕揉、鬆揉,達到茶葉成條的目的。

初烘:目的是失水,利於理條成形。初烘在烘籠上進行,烘溫100~120℃,當在烘葉粘性減少,茸毫略顯,色澤轉暗,含水量30%左右,即可起烘。

理條:鍋溫100℃左右,理條在斜鍋內進行,邊炒邊理條,達到固定形狀,條索緊直,茸毫顯露的目的。

烘乾:採用文火長時烘乾。將理條葉均勻地撒在有紗布墊底的烘籠上,烘至足幹為宜,足幹葉含水量4~5%。

開化龍頂是什麼茶 關於開化龍頂的介紹

1、開化龍頂茶是綠茶,它也被稱之為是龍頂茶,它的加工工藝是殺青、揉捻、初烘、理條、烘乾這幾道程式。

2、開化龍頂茶為中國的名茶新秀。1985年在浙江省名茶評比中,榮獲食品工業協會頒發的名茶榮譽證書,同年被評為中國全國名茶之一。開化龍頂茶,浙江省開化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屬於綠茶,是浙江新開發的優質名茶之一,簡稱龍頂。

3、開化龍頂茶產於浙江開化縣齊溪鄉白雲山。該茶採於清明、穀雨間,選取長勢旺盛健壯枝梢上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原料。開化龍頂茶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初烘、理條、烘乾等五道工序。開化龍頂茶最大的特點是採摘單芽,泡完後,芽會豎立於杯中,有杯中森林之美稱。

杯中森林,開化龍頂

開化龍頂

產地:江省衢州市開化縣城北齊溪鎮。品種:六大茶類之一·綠茶·不發酵·性偏寒。簡稱“龍頂”,開化縣處在浙、皖、贛三省的交界地帶,這裡地勢險峻、樹木茂盛、氣候溫和溼潤、土質肥沃,十分適合茶葉生長,堪稱是“中國綠茶金三角地區”。開化龍頂還有芹鬥“幹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鮮綠”的顫旅特徵。

如何挑選?

形狀:緊直挺秀,銀綠披毫,色澤:翠綠油潤,湯色:杏綠、清澈、明亮,香氣:清高持久,伴有幽蘭清香,滋味:鮮醇爽口,回味甘甜,葉底:肥嫩、勻齊、成朵。

歷史發展

據崇禎四年(1631年)《開化縣誌》記載“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進貢芽茶四斤”。據三十八年(1949年)《開化縣誌稿》記載“茶四鄉多產之,西北鄉產者佳,其在穀雨以前採摘者曰雨前,俗名白毛尖”。

開化龍頂的傳統工藝一度失傳,建國後,開化茶葉科技人員多次到齊溪鎮大龍山龍頂潭周圍的茶園裡,進行挖掘整理,結合傳統和現代工藝研製出適合開化茶葉品種的加工工藝,後命名為"開化龍頂”。

沖泡方法

投茶,用熱水溫杯,然後倒掉,投入3g幹茶,茶水比例1:30;注水,懸壺沿杯壁衝入水,不要蓋蓋子,水溫85C為佳;品飲,等待20s出湯,倒入公道懷分享。呢茶小貼士:一泡15s、二泡20s、三泡30s,三泡為佳(玻調杯、蓋碗)。

工藝

採摘、攤青、殺青、理條、搓揉、烘乾。

儲存方法

綠茶的保質期一般為12個月。儲存綠茶的環境為:避光、隔離潮溼、防異味、密封,建議將綠茶裝入鋁箔袋,擠掉袋內多餘空氣,並將袋口密封。封口後將茶葉袋放入鐵罐或錫箍內,蓋好蓋子,最後放入冰箱茄首凳冷意室直立儲存,可以提前取出1~2周的用量,不要頻繁取出。如短期2個月內可以飲用完的,可放置在常溫、陰涼處存放。控制溫度:10℃以下,相對溼度:50%以下。

開化龍頂是什麼茶,開化龍頂的品質特點

開化龍頂茶浙江新開發優質名茶之簡稱龍頂產於開化縣齊溪鄉大龍山、蘇莊鄉石耳山、溪口鄉白雲山等地

開化龍頂特徵

開化龍頂茶品質特點外形緊直苗秀身披銀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高持久並伴有幽蘭清香滋味濃醇鮮爽湯色嫩綠清澈葉底嫩勻成朵開化龍頂早先熟悉茶品條形瘦長幹香清淡相比而言迎霜確開化龍頂上品芽頭更細小緊結特別開化龍頂極品迎霜燈光下觀看芽頭光韻外顯確好茶

開化龍頂工藝

開化龍頂採於清明、穀雨間選取長勢旺盛健壯枝梢上芽葉或芽二葉初展鮮葉原料採回鮮葉經精細揀剔按芽葉長短、老嫩分別攤放保持芽葉失水均勻便於炒制開化龍頂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初烘、理條、烘乾等五道工序

茶葉的如何加工

http://www.sanhe-tea.net/ad/shownews.asp?newsid=121

http://www.tea-trading.com/tea_process/

茶葉加工技術

六大茶類的製造工藝簡介:

(一)綠茶製造工藝

綠茶的加工,簡單分為殺青、揉捻和乾燥三個步驟,其中關鍵在於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殺青。鮮葉通過殺青,酶的活性鈍化,內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基本上是在沒有酶影響的條件下,由熱力作用進行物理化學變化,從而形成了綠茶的品質特徵。

(1)殺青

殺青對綠茶品質起著決定性作用。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紅變;同時蒸發葉內的部分水份,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造條件。隨著水分的蒸發,鮮葉中具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消失,從而是茶葉香氣得到改善。

除特種茶外,該過程均在殺青機中進行。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溫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制約。

(2)揉捻

揉捻是綠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過利用外力作用,使葉片揉破變輕,卷轉成條,體積縮小,且便於沖泡。同時部分茶汁擠溢附著在葉表面,對提高茶滋味濃度也有重要作用。

制綠茶的揉捻工序有冷揉與熱揉之分。所謂冷揉,即殺青葉經過攤涼後揉捻;熱揉則是殺青葉不經攤涼而趁熱進行的揉捻。嫩葉宜冷揉以保持黃綠明亮之湯色於嫩綠的葉底,老葉宜熱揉以利於條索緊結,減少碎末。

目前,除名茶仍用手工操作外,大宗綠茶的揉捻作業已實現機械化。

(3)乾燥

乾燥的目的,蒸發水分,並整理外形,充分發揮茶香。

乾燥方法,有烘乾、炒乾和晒乾三種形式。綠茶的乾燥工序,一般先經過烘乾,然後再進行炒幹。因揉捻後的茶葉,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幹,會在炒幹機的鍋內很快結成團塊,茶汁易粘結鍋壁。故此,茶葉先進行烘乾,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鍋炒的要求。

(二)紅茶製造工藝

我國紅茶包括工夫紅茶、紅碎茶和小種紅茶,其製法大同小異,都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四個工序。各種紅茶的品質特點都是紅湯紅葉,色香味的形成都有類似的化學變化過程,只是變化的條件、程度上存在差異而已。下文以工夫紅茶為例,簡介紅茶的製造工藝。

(1)萎凋

萎凋是指鮮葉經過一段時間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葉成萎蔫凋謝狀況的過程,是紅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經過萎凋,可適當蒸發水分,葉片柔軟,韌性增強,便於造形。此外,這一過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葉清香欲現,是形成紅茶香氣的重要加工階段。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兩種。自然萎凋即將茶葉薄攤在室內或室外陽光不太強處,擱放一定的時間。萎凋槽萎凋是將鮮葉置於通氣槽體中,通以熱空氣,以加速萎凋過程,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2)揉捻

紅茶揉捻的目的,與綠茶相同,茶葉在揉捻過程中成形並增進色香味濃度,同時,由於葉細胞被破壞,便於在酶的作用下進行必要的氧化,利於發酵的順利進行。

(3)發酵

發酵是紅茶製作的獨特階段,經過發酵,葉色由綠變紅,形成紅茶紅葉紅湯的品質特點。其機理是葉子在揉捻作用下,組織細胞膜結構收到破壞,透性增大,使多酚類物質與氧化酶充分接觸,在酶促作用下產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學成分亦相應發生深刻變化,使綠色的茶葉產生紅變,形成紅茶的色香味品質。目前普遍使用發酵機控制溫度和時間進行發酵。發酵適度,嫩葉色澤紅勻,老葉紅裡泛青,青草氣消失,具有熟果香。

(4)乾燥

乾燥是將發酵好的茶坯,採用高溫烘焙,迅速蒸發水分,達到保質幹度的過程。其目的有三:利用高溫迅速鈍化酶的活性,停止發酵;蒸發水分,縮小體積,固定外形,保持幹度以防黴變;散發大部分低沸點青草氣味,激化並保留高沸點芳香物質,獲得紅茶特有的甜香。

(三)烏龍茶的製作工藝

烏龍茶的製造,其工序概括起來可分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其中做青是形成烏龍茶特有品質特徵的關鍵工序,是奠定烏龍茶香氣和滋味的基礎。

(1)萎凋

萎凋即是烏龍茶區所指的涼青、晒青。通過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提高葉子韌性,便於後續工序進行;同時伴隨著失水過程,酶的活性增強,散發部分青草氣,利於香氣透露。

烏龍茶萎凋的特殊性,區別於紅茶製造的萎凋。紅茶萎凋不僅失水程度大,而且萎凋、揉捻、發酵工序分開進行,而烏龍茶的萎凋和發酵工序不分開,兩者相互配合進行。通過萎凋,以水分的變化,控制葉片內物質適度轉化,達到適宜的發酵程度。萎凋方法有四種:涼青(室內自然萎凋)、晒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溫萎凋)、人控條件萎凋。

(2)做青

做青是烏龍茶製作的重要工序,特殊的香氣和綠葉紅鑲邊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後的茶葉置於搖青機中搖動,葉片互相碰撞,擦傷葉緣細胞,從而促進酶促氧化作用。搖動後,葉片由軟變硬。再靜置一段時間,氧化作用相對減緩,使葉柄葉脈中的水分慢慢擴散至葉片,此時鮮葉又逐漸膨脹,恢復彈性,葉子變軟。經過如此有規律的熟悉動與靜的過程,茶葉發生了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葉緣細胞的破壞,發生輕度氧化,葉片邊緣呈現紅色。葉片部分,葉色由暗綠轉變為黃綠,即所謂的“綠葉紅鑲邊”;同時水分的蒸發和運轉,有利於香氣、滋味的發展。

(3)炒青

烏龍茶的內質已在做青階段基本形成,炒青是承上啟下的轉折工序,它象綠茶的殺青一樣,主要是抑制鮮葉中的酶的活性,控制氧化程序,防止葉子繼續紅變,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質。其次,是低沸點青草氣揮發和轉化,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時通過溼熱作用破壞部分葉綠素,使葉片黃綠而亮。此外,還可揮發一部分水分,使葉子柔軟,便於揉捻。

(4)揉捻

其作用同於綠茶

(5)乾燥

乾燥可抑制酶性氧化,蒸發水分和軟化葉子,並起熱化作用,消除苦澀味,促進滋味醇厚。

(四)白茶製造工藝

白茶是我國特產,主產於福建省。白茶的幹茶表面密佈白色茸毫,其品質特徵的形成,一是採摘多毫的幼嫩芽葉製成,二是製法上採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乾工藝。

目前白茶種類不多,有芽茶(白毫銀針)、葉茶(如貢眉)之分,製作工藝簡單。

白毫銀針製作工序為:茶芽、萎凋、烘焙、篩揀、復火、裝箱。

白牡丹、貢眉工藝為:鮮葉、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或篩揀)、復火、裝箱。

(五)黃茶製作工藝

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湯黃葉,製法特點主要是悶黃過程,利用高溫殺青破壞酶的活性,其後多酚物質的氧化作用則是由於溼熱作用引起,併產生一些有色物質。變色程度較輕的,是黃茶,程度重的,則形成了黑茶。

其典型工藝流程是殺青、悶黃、乾燥,揉捻不是黃茶必不可少的工藝。

(1)殺青

黃茶通過殺青,以破壞酶的活性,蒸發一部分水分,散發青草氣,對香味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2)悶黃

悶黃是黃茶類製造工藝的特點,是形成黃湯的關鍵工序。從殺青到乾燥結束,都可以為茶葉的黃變創造適當的溼熱工藝條件,但作為一個製茶工序,有的茶在殺青後悶黃,有的則在毛火後悶黃,有的悶炒交替進行。針對不同茶葉品質,方法不一,但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形成良好的黃湯品質特徵。

影響悶黃的因素主要有茶葉的含水量和葉溫。含水量多,葉問愈高,則溼熱條件下的黃變過程也愈快。

(3)乾燥

黃茶的乾燥一般分幾次進行,溫度也比其它茶類偏低。

(六)黑茶的製造工藝

黑茶的製造工藝為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其中渥堆是黑茶製造的特有工序,也是形成黑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1)殺青

由於黑茶採摘的葉子粗老,含水量低,需高溫快炒,翻動快勻,呈暗綠色即可。

(2)揉捻

殺青葉出鍋後,立即趁熱揉捻,易於塑造良好外形。揉捻方法與一般紅、綠茶相同。

(3)渥堆

揉捻後的葉子,堆方在篾墊上,厚15~25釐米,上蓋溼布,並加蓋物,以保溼保溫,進行渥堆過程。渥堆進行中,應根據堆溫變化,適時翻動1~2次。

關於渥堆的化學變化實質,目前尚未有定論,目前茶學界有酶促作用、微生物作用和溼熱作用三種學說,但一般認為起主要作用的是水熱作用,與黃茶的悶黃過程類似。

(4)乾燥

有烘焙法、晒乾法,以固定品質,防止變質。

加工工藝流程:

鮮葉攤放——殺青——攤涼——揉捻——理條——初烘——攤涼回潮——足火

一、鮮葉攤放

鮮葉送到茶廠後,應及時攤放,並要做到三分開:1、不同品種的鮮葉要分開; 2、晴天與雨水葉要分開;3、上午採的鮮葉與下午採的鮮葉要分開。

攤放工具:進廠鮮葉應攤放在軟匾或竹墊上。

攤放厚度:極品鮮葉:攤放厚度不超過3cm;特級鮮葉:攤放厚度不超過5cm;普級鮮葉:攤放厚度不超過10cm。

攤放時間:一般攤放6小時—12小時,中途每隔2小時輕翻一次,雨水葉、露水葉可用風扇或鮮葉脫水機進行脫水。

攤青程度:葉質發軟,芽葉舒展,水分散發,清香透露即可付制。

二、殺青

採用多功能名茶機殺青或微型滾筒殺青機。

鍋溫:槽體溫度達150℃—200℃。

投葉量:每鍋0.75kg—1kg,即每槽0.15kg—0.2kg,30型滾筒殺青投葉量每小時30kg。

時間:用多功能殺青時,開始拋炒2分鐘—3分鐘,後降低鍋溫理炒2分鐘—3分鐘,全程5分鐘—6分鐘。

程度:葉色轉暗綠,葉質柔軟,折梗不斷,無青氣、無焦邊、無紅梗紅葉,茶香透露為適度。

三、攤涼:殺青葉出鍋後,應馬上在竹墊上均勻薄攤,使其儘快散發熱氣、冷卻,以保持綠色,不產生熱悶氣。歷時10分鐘—15分鐘。

四、揉捻

揉捻可用手工或25型或30型揉捻機。手工揉捻,將兩鍋殺青葉握於兩手掌中,順著一個方向揉搓,手勢要輕,然後將茶團抖散,勻攤於小竹墊上,用手掌敲打做型,重複3次,待茶條挺直,有濃烈茶香時即可,歷時1分鐘—2分鐘。

五、理條

採用多功能機理條,當鍋溫升至100℃時,即可投放揉捻葉0.5kg—0.75kg,慢檔理條約2分鐘—3分鐘,待條索挺直、緊結時出鍋攤涼。採用理條機理條時,投葉量、槽溫、時間根據機器要求操作。

六、初烘

採用電熱或微型烘乾機或60型名茶烘焙機進行烘乾。溫度:烘乾機溫度達到100℃—120℃時,開始上葉。厚度:將理條葉均勻薄攤於烘網上,厚度不得超過1cm。要求:每隔2分鐘—3分鐘翻動一次,並將上下烘網依次輪換。時間:歷時約10分鐘—15分鐘。程度:烘至七成幹,稍有觸手感,即可出葉。

七、攤涼回潮:將初烘葉攤於軟匾上,進行攤涼回潮,使茶葉內部水分重新分佈均勻。時間15分鐘。

八、足火

採用微型烘乾機或名茶烘焙機烘乾。溫度:80℃—90℃。攤葉厚度:以兩次初烘葉合併,勻攤在烘網上。要求:每隔2分鐘翻動一次,直至足幹,揀最粗壯芽頭,用手指一捻能粉末,即可下烘。全程約15分鐘—20分鐘。

九、篩分封裝:將烘至足幹茶葉倒入軟匾,待稍冷後,篩去碎末,即可包裝後密封儲藏。

開化龍頂是什麼茶,開化龍頂的品質特點

開化龍頂茶是浙江新開發的優質名茶之一,簡稱龍頂。產於開化縣齊溪鄉的大龍山、蘇莊鄉的石耳山、溪口鄉的白雲山等地。

開化龍頂的特徵

開化龍頂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緊直苗秀,身披銀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高持久,並伴有幽蘭清香,滋味濃醇鮮爽,湯色嫩綠清澈,葉底嫩勻成朵。開化龍頂是早先就熟悉的茶品,條形瘦長,幹香清淡。相比而言,迎霜的確是開化龍頂中的上品,芽頭更細小緊結。特別是開化龍頂極品迎霜在燈光下觀看芽頭光韻外顯,的確是好茶。

開化龍頂的工藝

開化龍頂採於清明、穀雨間,選取長勢旺盛健壯枝梢上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鮮葉原料。採回的鮮葉經精細揀剔,按芽葉長短、老嫩分別攤放,保持芽葉失水均勻,便於炒制。開化龍頂炒制工藝分殺青、揉捻、初烘、理條、烘乾等五道工序。

開化龍頂是什麼茶(圖文)

      開化龍頂是浙江新開發的優質名茶之一,簡稱龍頂。產於開化縣齊溪鎮的大龍山、蘇莊鎮的石耳山、張灣鄉等地。開化龍頂名茶,自明朝崇禎年間就被列為貢品,每當清明前夕得用快馬飛舟送至京城,被皇帝、大臣們享用,深受寵愛。

      開化龍頂茶是清明至穀雨前選用高山良種茶樹生長健壯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鮮葉原料,經傳統工藝攤放-殺青-揉捻-烘乾至茸毛略呈白色100°C斜鍋炒至顯毫-烘至足幹精製而成的。具有外形緊直挺秀、銀綠披毫,內質香高持久、鮮醇甘爽、杏綠清澈、勻齊成朵的獨特風格,沸水沖泡後,芽尖豎立,如幽蘭綻開,湯色清澈明亮,味爽清新,齒留遺香,沖泡三次,仍有韻味。更具有"幹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鮮綠"的"三綠"特徵,是形美質優的綠色佳茗,是錢江源頭的"一絕"。

      重要內容介紹:

      1、產地:開化縣齊溪鎮的大龍山、蘇莊鎮的石耳山、張灣鄉等地。

      2、採摘標準:清明至穀雨前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

      3、外在品質:緊直挺秀、銀綠披毫。

      4、內在品質:香高持久、鮮醇甘爽。

      5、三綠:幹茶色綠、湯水清綠、葉底鮮綠。

龍頂茶的實用價值

“開化龍頂”茶屬針型名優綠茶。其主要成份有氨基酸、芳香物質、礦物質、咖啡鹼、多酚類、兒茶素、微量元素等對人體有益的有效成份500多種。其主要品質特徵有:

1、外形:緊直挺秀,銀綠披毫;

2、香氣:馥郁持久,分別是蘭花香、板栗香。尤以蘭花香為上品;3、滋味:鮮醇爽口,回味甘甜;

4、湯色:杏綠、清澈、明亮;

5、葉底:肥嫩、勻齊、成朵。她不僅僅有飲用價值,而且還有藥用價值。其藥用功效經中醫專家概括為:生津止渴、提神明目、清熱解毒、消食醒酒、殺菌消炎、通便止痢、強心利尿、預防齲齒、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去膩肥等。在本地農村,“開化龍頂”茶有許多功效得到了廣泛應用。比如:用茶中的氟來防齲齒、用茶水洗爛瘡疤、喝茶治感冒等等。

開化龍頂 益龍芳茶怎麼是紅色的

“益龍芳”,名茶“開化龍頂”的標誌性品牌。由王富壽先生於1941年(三十年)創立,後因日軍入侵,益龍芳茶號連同開化龍頂的製茶技藝不幸毀於戰火。直至新中國成立後的1959年,龍頂茶方試製成功,又經30餘年潛心培制,由王富壽先生的孫子王金濤以及周光霖老先生等人的努力下,恢復了“益龍芳”為代表的整套龍頂茶傳統制作技藝,並於2005年保護性註冊了“益龍芳”品牌商標,現為“開化龍頂”行業唯一的老字號品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xm1w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