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小暑吃什麼進補

小暑吃什麼進補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從小暑開始進入伏天,也就是所謂的“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一個階段。

小暑吃什麼?

1、食新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小暑吃什麼進補

2、黃鱔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蔘”,各地經典菜餚幾乎都有以黃鱔為原料的。黃鱔生長在水岸泥窟之中,最滋補、最味美的莫屬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此時的黃鱔個大肉嫩味道鮮美,根據冬病夏治的說法,《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助於除風溼,能夠幫助人們輕鬆地度過溼氣重的炎炎夏日。

小暑吃什麼進補 第2張

3、餃子

伏天民諺有“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小暑吃什麼進補 第3張

4、麵條

伏日吃麵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伏天還可吃過水麵、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

小暑吃什麼進補 第4張

5、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為“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法。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於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小暑吃什麼進補 第5張

6、吃藕

藕是小暑時節的時令食物,六七月份正值鮮藕上市,口感也是異常鮮甜。藕中還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鉀、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等作用,特別適合夏天食用,另外加入蜂蜜做成蜜汁藕,也特別的受人喜愛。

小暑吃什麼進補 第6張

7、綠豆芽

炎炎夏日,比較適合吃一些消暑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就是很好的選擇。而豆芽作為一種涼性蔬菜,夏天的時候吃豆芽可以有效的緩解酷暑。同時,綠豆芽的熱量很低,而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是人們公認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一款可口的健康蔬菜。

小暑吃什麼進補 第7張

8、姜

生薑人們應該不陌生,它是一種常見的調味品,小暑的時候大家要多吃生薑。有句俗話就是“冬吃蘿蔔夏吃薑”。小暑過後,也代表了盛夏來了,不少人會食慾不振,生薑這種食物能夠很好的促進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

9、絲瓜煮蛋

山東省有的地區生吃絲瓜和煮蛋醫治暑熱,入夏的早上多吃雞蛋,不要吃其他食材。

10、吃粽子

三伏天民間諺語有“頭伏籮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烏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攤煎餅攤雞蛋”。頭伏吃粽子是民間風俗,伏日大家食慾不佳,通常比常日削瘦,俗此謂暑熱,而水餃在民間風俗裡更是健脾開胃解饞解餓的食材。

小暑吃什麼水果比較好?

1、楊梅

6-7月成熟,營養學分析認為,楊梅富含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檸檬酸等,酸甜味美。

2、火龍果

是5、6月份的時令水果,火龍果是夏季減肥的首選水果,好吃不膩。

3、芒果

農諺說“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後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由於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對身體也是很好的。

小暑節氣的飲食原則有什麼?

1、早餐勿冷食:很多人在大熱天裡貪圖涼爽,早餐以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綠豆沙或冰牛奶代替熱粥或熱牛奶。這種做法在短期內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但長此以往會傷害消化功能,更會引起胃腸脹氣、食慾不振等症狀。

哪怕是在悶熱的天氣裡,早餐也應該先食用熱粥、熱豆漿、熱牛奶等熱食,然後再吃一些麵食和雞蛋等食物。水果要等到九十點鐘再吃才最好。

2、辛辣性食物要適量吃:天熱會讓人沒有食慾,但是辣椒、花椒吃得過度會刺激腸胃,引起不適,所以需要注意不可一次吃太多。

3、溫熱食物要少吃或者儘量不吃:食物有性味之分,人體有寒熱之別。體質偏熱的人在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少吃溫性、熱性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羊肉、草魚、鰱魚、帶魚、黃鱔,以及核桃仁、杏、櫻桃、龍眼、楊梅、椰子等。

4、溫熱茶水才是消暑佳飲:飲溫熱茶水可使汗腺舒張排汗,散發體內熱量,從而降低體溫,有助於消暑。

標籤: 小暑 進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kol2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