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臨川夢·殉夢》原文及鑑賞

《臨川夢·殉夢》原文及鑑賞

【巫山十二峰】 (小旦) 【三仙橋】 落紅霏霏成陣,亂年光,才一瞬。便天香國色料無人第品。【白練序】 花信,到幾分,算人與花枝作後身,都成恨。怕催妝雨急,卸妝風緊。(老旦) 那杜小姐之病,是向夢中起的,你又不曾夢見湯爺,卻是為何?(小旦) 我原不曾有病,那得有夢。那湯先生是一個奇男子,他豈肯容易入人夢中; 我是一個蓬門孤女,又豈敢容易 夢見他來喲! 【醉太平】 評論,心兒自忖,笑蟲蟲蟻蟻,才子佳人,沾泥漬水,低微煞暮雨朝雲。(老旦) 如此說,二姑是不曾有病的了。(小旦)我怎麼沒病?(老旦)請問是什麼病呢?(小旦) 含顰。【普天樂】 眉峰翠壓心頭悶,一點真愁難藏隱。也非關氣候寒溫,又何辭容顏瘦損。這精靈由他自轉風輪。(老旦)這本 《牡丹亭》,畢竟如何作怪,把你害得如此?(小旦) 咳! 養娘,這是他自寫情懷之作,何曾有什麼杜小姐! 若論那柳郎君,不過一個貪名好色之人,雖極力寫他,卻是極力罵他呢! 【犯胡兵】求名看寶無身分,秋風一棍。縱然帽壓宮花,被桃條敲的狠。至於遇鬼開墳,無非可發一笑。【香遍滿】甚河東舊族,倚他王叔文。貪著個鬼嬋娟,畢竟把東床認。(老旦) 如此說,你為甚吟哦圈點,不忍釋手哩?(小旦)養娘,此中會心,如何與你說得明白! 【瑣窗寒】 嘆天生這個湯君,但把文章泣鬼神。讓和戎總制,報信黃門。【劉潑帽】憐他代管閻羅印,喜又嗔,把燕和鶯都安頓。咳!世無湯君,生我何為?世有湯君,我生何樂?(抱書本哭介) 【三換頭】 茫茫大千,恁般方寸,憑誰慰藉,只形骸自親。(老旦) 那湯爺已非年少,聞他兒女成行,即令你得見他,難道可以屈居副室麼?(小旦笑介) 養娘說出這等痴話來! 男女雖則異形,性天豈有分別?人生所貴相知者,此心耳! 古人云: 得一知己,死可不恨。何必定成眷屬乎?此事何須相溷,這其間,只是我不合來塗脂傅粉。我死後,你託張、許二位相公,將我手批這個曲本,千萬寄與那湯老爺,不可錯誤!

《臨川夢·殉夢》原文及鑑賞

【賀新郎】怕官人也為我心傷盡,權當寫文簫韻。【節節高】 這朱痕共墨痕,漬啼痕,是兒家短命銷魂本。前世因,今生運,好心疼,人遠天涯近。(哭暈介) (老旦) 呀!不好了,二姑醒來,快醒來! 我扶你床上睡去。(小旦醒介)養娘,咳!我魂銷不盡,你漫溫存,不願乞還魂。

《臨川夢》 根據湯顯祖的生平事蹟和婁江俞二孃仰慕顯祖而以身殉情的傳說寫成。這兩條線索一實一虛,巧妙地穿插在一起,形成了全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特色。此劇重在摹繪 “顯祖志意激昂,風節遒勁,平生以天下為己任”( 《玉茗先生傳》) 的人品,同時又著重刻劃了湯顯祖的忘年知己——俞二姑。俞二姑年方十七,“嬌豔聰明,多愁善病” (第四齣 《想夢》),飽讀詩書,因讀 《牡丹亭》 而敬仰湯顯祖的才情,欲見其而不能,以至抱恨而終。她臨終之時託養娘寄曲與顯祖,死後又魂訪湯君,以訴衷腸,俞二姑對湯顯祖的 “情” 是出自於文字之緣,而非男女之戀,其情真摯感人,可以驚天地、泣鬼神。

《殉夢》 一出,即是寫俞二姑因思念湯顯祖而傷情致死的情節,是全劇中的重要場次。病中的俞二姑在養娘的攙扶下出來賞花,本想舒散一下愁悶的心情,不料牡丹花更激起她內心的愁苦,於是含淚唱了 【巫山十二峰】 套曲,抒發自己欲見湯君而不能的遺憾悲痛。其唱詞悽婉纏綿,令人不忍卒聽,是蔣士銓劇作中最顯才情的文字之一。

俞二姑在 【三仙橋】 和 【白練序】 兩支曲中抒發了自己的傷春之情。她由眼前的春光明媚聯想到不久之後的 “落紅霏霏”,即使是天香國色的牡丹也難逃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的結局,不由得暗暗落淚。顯然,她是以花自比,嘆自己紅顏薄命,恨今生難見湯君。這兩曲音律和諧,詞句悽婉,對人物內心的刻劃幽微深細,頗有韻味,令人想起 《牡丹亭》 “驚夢” 中杜麗娘所唱的 【皁羅袍】: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養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杜麗娘能夢到自己的紅顏知己,而俞二姑卻夢不到自己所仰慕的人,【醉太平】和 【普天樂】 兩曲正抒發了她的這種愁苦之情。俞二姑真不愧為湯顯祖的知己,明確地指出 《牡丹亭》 是他 “自寫情懷之作”,並在 【犯胡兵】 和 【香遍滿】 二曲中分別評價了柳、杜二人,這讓我們進一步肯定了俞二姑的傷情並非出自於對柳、杜之戀的向住。疑惑不解的養娘問二姑 “為甚吟哦圈點,不忍釋手”,二姑在 【鎖寒窗】 和 【劉潑帽】 二曲中作了回答。她稱湯君是天才,仰慕其才情和人品,欽佩他一部 《牡丹亭》 能讓杜麗娘死而復生與柳夢梅團圓。唱到這裡,二姑長嘆道: “世無湯君,生我何為?世有湯君,我生何樂?” 遂抱書痛哭。緊接著,她又在 【三換頭】 一曲中慨嘆自己難尋湯君的愁苦無人安慰和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孤苦寂寞。然而,養娘還是不懂二姑的心思,仍誤以為她對湯顯祖的痴情是兒女之情。二姑苦笑,表白自己對湯君的感情是純正的知已之情,” 得一知己,死可不恨”。她已預感到自己的死,於是仔細囑託養娘將手批《牡丹亭》曲本寄與湯顯祖。【賀新郎】 和

【節節高】 兩支曲子便抒發了二姑彌留之際的悲苦心情。她不為自己死而悲傷,卻怕湯顯祖為她 “心傷盡”。可見,她對湯君的思念已遠遠超過了對自身生命的關心,並且相信湯君也必將自己視為知己。二姑對《牡丹亭》的批註可以說是筆蘸血淚完成的,字字見血,行行見淚,這正是她短命銷魂的見證。但她並不因此而心疼自身,她心疼的是自己與湯君相見遙遙無期,而死神已步步逼近了。傷心之極,不由得哭暈了過去。在養娘的聲聲呼喚中,二姑勉強睜開雙眼,剛叫了一聲 “養娘”,便隨即 “咳” 地長嘆一聲,留下了臨終前的最後一句話: “我魂銷不盡,你漫溫存。不願乞還魂。” 頓時氣絕身亡、香銷玉殞。可憐她“不惜三生命,因憐八斗才” (第十九出 《說夢》),正值豆蔻年華卻含恨而終,至死也未能見到湯君。其不甘心而又無奈的悲痛之情,令人肝腸寸斷。

這一套曲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娓娓道出了俞二姑傷情的原因,展示了她痛苦的內心世界。全套曲同押一韻,再加上悽婉的曲詞,形成悽婉纏綿的風格,蕩人迴腸,動人心魄,令鐵石心腸之人也為之動情。同時,《殉夢》 這一出在全劇的情節中屬於發展部分,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它承《想夢》而來,併為後來的 《寄曲》、《訪夢》、《說夢》 和《了夢》 作了鋪墊。此外,第十五出 《寄曲》 寫湯顯祖看了俞二姑的手批曲本後非常感動,贊其“微言妙旨,精詳可愛”,稱她是 “不逢時女秀才”,並將二姑視為知己,渴望與她夢中相會,這與 《殉夢》 中二姑對湯顯祖的思念有遙相呼應之妙。

蔣士銓在自序中說明了寫俞二姑這一人物的用意: “獨惜婁江女子,為公而死,其識力過於當時執政遠矣,特兼寫之。” 這反映了不滿於昏庸無能的執政者的蔣士銓,希望像湯顯祖那樣獲得一位識力遠過於當時執政者的知己。古往今來的人們都渴望獲得知己,但知己難求。無怪乎古人云: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無怪乎俞二姑發出 “得一知己,死可不恨” 的喟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5pl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