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普洱茶膏的歷史

普洱茶膏的歷史

普洱茶膏的歷史

普洱茶膏源於雲南的普洱地區,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的普洱茶膏是在清朝時期,由雲南王府所制,作為貢品獻給皇室。

之後,普洱茶膏逐漸成為了普洱茶文化的一部分,受到廣泛的歡迎。在20世紀前半葉,普洱茶膏曾經在中國茶葉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是非常有名的一種茶製品。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普洱茶膏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禁止生產,並且在之後的時間裡一直沒有重現。直到1990年代,隨著普洱茶的復興,普洱茶膏又開始在市場上流行起來。

現在,普洱茶膏作為非常特別的普洱茶品種,仍然備受喜愛和推崇。它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了茶葉愛好者的最愛之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膏的產生

普洱茶膏 是中國獨有的養生文化,有上千年的製作歷史。從茶膏的誕生伊始,它就成為皇家獨享的養生御品,是中國古人發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國古老而龐大的茶產業中的一朵奇葩。

茶膏始於南唐,成於宋,興於清,盛於當代,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清朝的時候更是成為皇室養生的專享品進貢皇室。南唐時的《十國春秋》、宋徽宗《大觀茶論》、清朝醫學家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等文獻上均有茶膏的相關記載。

1、茶膏的雛形始於唐朝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唐代是我國茶業和茶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代,史稱“茶興於唐”。陸羽作《茶經》、建立茶政收稅、茶馬貿易、民貢與官貢茶品的出現,都標誌著茶業在唐代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這期間,茶膏也做為貢品悄然出現,所不同的只是以民貢方式出現。

唐代的貢茶分為民貢與官焙兩種;所謂民貢是由地方官吏將上等的好茶主動向朝廷進獻,屬於土貢性質,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廬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帶)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後的第三年,向朝廷進貢茶葉,這在唐代尚屬首次;而官焙是朝廷直接設立貢茶院,官營督造,專業製作貢茶。大曆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長興與常州宜興交界的顧渚山建立顧渚貢茶院。

茶膏則是沿著民貢這條線浮上水面的。據吳任臣《十國春秋》記載,早在南唐閩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貢品茶膏進獻,即“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難發現:第一,“茶膏”字樣正式出現;第二,外部用金絲芽裝扮,顯示貴重;第三,數量極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它貢茶以多少擔計算。凸顯珍貴。

因此,茶膏一亮相,就具備一種顯赫的身份,是其它貢茶所不能比擬的。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尊貴,使它在貢茶中處於上品,被納入史書的記載之中。

那麼,唐代的茶膏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我們在仔細研究陸羽的《茶經》及唐代的製茶工藝後,可以做一個初步判斷:茶膏的出現與唐代作餅製茶工藝有直接的關係。

蒸青作餅的製茶工藝在唐代已經逐漸完善,這種陳茶製作方法是唐代乃至以後的宋代茶葉加工的主流。陸羽在《茶經》中對這種製茶工藝歸納為十四個字,即“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這裡的“蒸、搗、拍”三個工序極易將茶葉中的部分茶汁與纖維物質分離,在空氣氧化作用下,出現膏化現象。陸羽老先生在他所處的年代已經發現這一現象,並在《茶經》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皺”等文字。

而且陸羽認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皺”的外形,這裡指的“皺”,是含膏的表現,即外形褶皺,茶汁流失少、茶味濃。《茶經》中列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皺”的代表。

但是,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陸羽從製作餅茶中發現了茶汁溢位後出現“膏化”現象,並認為這個“膏”是茶葉中的好東西,但他沒有將茶汁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徹底分離,而只是讓“膏”仍然保持在茶餅的表面,與真正意義上的“茶膏”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後來出現民貢的“茶膏”,都沒有脫離茶葉的原始形態,都屬於“含膏”的性質。唐代《國史補》記載唐代官貢茶品有十幾個品目,其中“嶽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國茶業發展史上一個有較大改革和建設的時代。很多學者認為,茶業興於唐、盛於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宋代飲茶風俗已相當普及,朝野“茶會”、“茶宴”、“鬥茶”之風盛行。帝王嗜茶也數宋代最盛,宋徽宗趙佶更是愛茶痴迷,親自撰寫了《大觀茶論》。或許正是因為這種舉國上下對茶品的熱衷,自然形成了製茶業在宋代的空前繁榮,從茶葉的採摘、焙制、造形、包裝、遞運、進貢等諸方面相比唐代製茶更上一層樓,且規定更加細緻,命名也十分考究。

與唐代不同,宋代的製茶者對茶葉的膏化現象比較重視。他們認為茶葉中出現的“膏”,是茶中珍品。他們採用榨取的工藝,先將茶蒸熟,再“須淋洗數過。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將茶膏從茶葉中分離,使其成為的產品。

宋代將此方法獲得的茶膏,用於兩個方面:一是做為的茶品納入宋代的茶品名錄。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寫《茗荈錄》時,就將兩款茶膏納入其中:一種是“玉蟬膏”,另一種是“縷金耐重兒”。雖然《茗荈錄》主要記述茶事的十八個趣聞,但我們從這些描述中看到這兩款茶膏的名稱,標誌茶膏做為產品的存在。二是在餅茶製作過程中,有意識將餅茶表面用茶膏塗層,以增加餅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澤。這與唐代製茶中“含膏”工藝有明顯不同。或者說相比唐代而言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過宋仁宗的貢茶使(負責造茶進貢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錄》中對此有專門的描述:“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黃紫黑之異”。這裡的“珍膏”就是茶膏。

當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1135年)時,對“珍膏油其面”則顯得更為重視,甚至把“膏”的質量好壞做為鑑茶標準。他在其撰寫的著名的《大觀茶論》一書中,就如何從外觀鑑別餅茶時指出:“茶之範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斂以實”。意思是說: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臉面,膏稀者,餅茶表面多皺紋;膏稠者,餅茶表面紋理不明顯,光亮凝聚,質地堅實。顯然,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但是,不幸的是,這種製茶工藝卻在明代戛然而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下詔罷造龍團鳳餅,全部改為“散形茶”。我們姑且不對這種變革妄加評論——無論是進步還是倒退。但有一點確是不爭的事實,那就是這種變革使延續近千年的唐宋製茶工藝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內,從此不見蹤跡。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雖然明朝廢止龍團鳳餅,但處在邊疆地帶的雲南,或許由於遠離京城的原因,藉助“茶馬古道”的交易繼續著團茶與餅茶的生產。雲南的團茶與餅茶儘管沒有宋代茶品精緻,也可說是唐宋茶品的簡單模仿,但這一保留卻為後來清朝普洱茶的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清代,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它最初是由雲南土司採取大鍋熬製方法,初創另一種制膏工藝。這種方法顯然是借鑑唐宋製作餅茶工藝,只是將“蒸”乾脆改成了“煮”。而且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並迅速被上層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區的飲茶與漢族不同,他們更喜歡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對大鍋熬膏情有獨鍾。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間,其熬製出的茶膏專供活佛級以上的人飲用。這一方法,實際一直保留到現在。我們從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這種熬茶間及自制的茶膏,證明大鍋熬製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續。

這裡,我們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雲南茶人為什麼不直接採用宋代的制膏工藝,而是採取並不科學的大鍋

熬製方法?——是宋代制膏工藝保密性太強,不被雲南茶人瞭解?還是大鍋熬製工序簡單,相比宋代制膏工藝來得更快、更直接?這已成為我們始終不解的謎。

因為,從科學的角度看,大鍋熬製茶膏確實存在諸多問題:一是茶葉在反覆高溫的熬製中,其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後續的轉化缺乏“動能”,只能向黴變轉化。不可能長期存放;二是茶葉在高溫的狀態下,大量營養物質會隨水蒸汽一併揮發。必然造成產品的某種缺失。或許是當時科技的落後,人們並不瞭解這些,甚至誤認為此種工藝簡便可行,

而忽視內在品質。因此,直到現在,很多人也誤認為普洱茶膏就是大鍋熬製而成,因為畢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將這種茶膏調入皇宮做為貢品。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大鍋熬膏屬於普洱茶膏發展的第一階段,只能定性為土製(土方法),與後來皇宮“御製”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別。

清乾隆年間,由於大鍋熬製茶膏存在的品質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那時雲南一直不穩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製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廡)。並且在製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

清宮御茶房的製茶工匠們在借鑑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藝基礎上,採取了一套近似我們低溫提取、低溫乾燥的工藝,使其生產出的“普洱茶膏”躍上了新的臺階,進入第二個發展階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得當時的藥學家趙學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將“普洱茶膏”納入其中。這是從官方的文獻中看到的第一個正式稱謂:普洱茶膏。

這裡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宮御茶房製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間大鍋熬製茶膏。因為《本草綱目拾遺》是一部非常嚴謹的著作,它是繼《本草綱目》之後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趙學敏又是一位治學嚴謹的藥物學家,從他對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對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著非常深刻的瞭解。他不可能將大鍋熬製的茶膏——這麼簡單、且又喪失藥效的物品納入藥學名單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為國家禮品向到訪的英國使團馬嗄爾尼饋贈,並就此流入海外。

1925年,清朝皇室解體,普洱茶膏的製作也隨之終止。

建國後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國家任務,要求勐海、下關等幾個企業趕製一批茶膏,供給援藏幹部,大約三千斤左右,但這幾亇企業僅生產了一千多公斤後,就停產了。原因是這種質量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幹部接受,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為仍然沿用大鍋熬製方法所致。

茶膏自此又一次銷聲匿跡。

4、茶膏盛於當代

茶膏製作工藝在中國一脈相承,雖然經歷了明代和的數百年斷代,但最終還是留下了重要的製作工藝。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現代茶膏製作工藝也得到了極大的改進。

在清代宮廷製作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出常溫仿生浸提工藝這一現代科學茶膏製作工藝。

這種工藝模仿了清代茶膏製作的氣候、溫度、環境,在更加繁複、細緻的工序下,根據清代以花梨木為炭的思路,把茶湯的提取和濃縮,控制在常溫35~42攝氏度之間。這裡所說的常溫與宋代工藝中的常溫是有所區別的,宋代工藝的常溫是指日常溫度,而清代工藝的常溫是指相對恆定的溫度。

這一工藝利用了芳香物質和活性成分必須在一定溫度下揮發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將這些茶葉的原有物質有效的溶解到茶湯再收斂成膏。中間避免了過高的溫度造成芳香物質揮發和活性成分被破壞和過低溫度的析出不足,所以製作的茶膏香味十足,陳化後的口感滋味也更好。

茶膏是普洱茶有益物質高度濃縮的精華,所以製作普洱茶膏的目的就在於如何更好的儲存和提煉普洱茶的香氣、色澤、口感,如果製作的茶膏反而不如普洱茶本身,那麼這樣的茶膏在品飲價值上就不如普洱茶本身了。現代茶膏製作的三種主要工藝,在符合品飲價值這一要求上,與普洱茶原始價值貼合的應該說是常溫仿生浸提工藝。

想知道茶膏是什麼?

茶膏就是茶的精華,是普洱茶的深加工產品。雲南特有的喬木大葉種茶葉經過加工與發酵後,通過特殊的方式將茶葉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還原成更高一級的固態速溶茶。

普洱茶膏是中國獨有的養生文化,有上千年的製作歷史。從茶膏的誕生伊始,它就成為皇家獨享的養生御品,是中國古人發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也是中國古老而龐大的茶產業中的一朵奇葩。

茶膏歷史:

茶膏始於南唐、成於宋、興於清、盛於當代,是選用百年、千年古茶樹喬木茶葉原料,通過186道祕製工藝、歷時72天,將茶葉有益成分提取、濃縮而成的膏狀固體。古時君王御享,現代政商精英名流專屬。

到了清代,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1729年,雲南土司向雍正皇帝進貢普洱茶膏,隨後雍正令御茶房督造御用普洱茶膏。隨後歷代帝王和王公貴族都對普洱茶膏喜愛有加。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茶膏

普洱茶茶膏是怎麼做出來的?拜託了各位 謝謝

普洱茶膏又稱速溶普洱茶,最早起源於何時無史料記載;唐宋以來普洱茶就久享盛譽,不僅歷史悠久,而且花色品種最多。清·張泓在《滇南新語》中記載:“……普洱茶最粗者熬膏成餅摹印,備饋遺。而歲貢中亦有普洱茶膏,並進蕊珠茶。”早在18世紀,歐洲的茶商就從中國進口一種用普洱茶浸提液濃縮製成的深色茶餅,每塊重6—7克,溶化後可供10份早餐用茶,這便是當時的普洱茶膏。主要是靠手工熬製而成。“每年人貢,民間不易得也。”(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現代普洱茶膏的製作工藝使用的技術主要是速溶咖啡製造技術,包括萃取、濃縮、乾燥等。普洱茶膏的品質特點是沖水即溶,杯內不留殘渣,濃淡易調節,方便衛生,保健及藥用功能較強。還可加各種配料進行調配等。標準的普洱茶膏製作工藝流程可表示為: 普洱茶膏的製作下工藝主要包括採摘、處理、浸 提、淨化、濃縮、乾燥、定型、烘乾、包裝等步驟: l.採摘及處理 普洱茶膏製作所用的茶葉原料可以川鮮葉、生茶、熟茶。原料的採摘、選擇和適當拼配很重要. 這不僅關係到普洱茶膏的品質湯色而且直接影響到生產成本與經濟效益。一般多選用7~9級:普洱茶或茶葉副產品作原料。為了提高品質及經濟效益,可適當地加入20~30%的小上檔茶,則可在很大成度上提升終極產品的品質。普洱茶原料在浸提前應進行適當的粉碎,一般通過40~50目篩或軋碎度掌握在0.35mm左右。 2.浸提 浸提時一般選擇水作溶劑。浸提時要綜合考慮茶和水的比例。萃取溫度、萃取時間、萃取次數 和萃取液品質之間的相互影響。浸提用水量不可太多,否則茶湯濃度太低,不利於後期濃縮加工,能耗也大。常用的茶和水的比例為l:9~1:l5之間。萃取的溫度也要把握好,水溫在100℃左右,浸提的茶水湯色和香氣較好,但茶葉苦澀:水溫在90℃左右,浸提茶水的味道較好,但湯色、香氣較淡。浸提普洱熟茶時,選擇溫度大約為85℃。浸提普洱生茶時,選擇溫度大約在95℃。浸提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為宜,浸提次數—般為1—2次。 3.淨化 淨化是指除去茶葉浸提液小雜質和沉澱物的過程。在浸提液中常會含有少量茶葉碎片;懸浮物, 冷卻後時常會產生沉澱物,這些物質必須除去。淨化的方法行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技術方法三種。 4.濃縮 淨化後的浸提液濃度較低,須先纖濃縮。使固形物含量增加至30%~50%。即提高了乾燥效率, 義利於獲得低密度的顆粒狀普洱茶膏。濃縮的方法有蒸發濃縮,冷凍濃縮和真空濃縮等幾種方法目前人多使用高溫蒸發濃縮,但使用真空濃縮方法的越來越多。從保證普洱茶膏浸提物的湯色、香氣、品質方面而言,冷凍濃縮和真空濃縮是較佳的方法。 5.乾燥 乾燥工序對普洱茶膏的內質、外形及可溶性都非常重要。常用的乾燥方法有噴霧乾燥,冷凍乾燥,真空滾筒乾燥和發泡乾燥等。噴霧幹由於具有乾燥效率高,普洱茶膏製品的溶解性好、質量小、體積小、成本低,在定型包裝中能獲得充滿度等優點,因而是首選的方法。 6.定型 乾燥後製出的是普洱茶膏顆粒狀半成品,不易存放,容易吸潮而結塊變質,損失香氣或湯色加 深,所以要加以定型。普洱茶膏定型常用的有兩種方法,高壓定型和常溫風乾定型,可將將顆粒普洱茶膏半成品及95%的酒精以100:6的配劑放到模具中高壓定型或常溫風乾即可。為了提高普洱茶膏的抗吸溼性、保健性及色彩和香型的多樣化,亦可新增乳糖、磷酸鈣鹽、植物膠、糊精、各類營養強化劑、食用色素及食用香精等新增劑。傳統的普洱茶膏貢品每塊為 ~7克,呈正方形,由錦匣裝盛。現今市場上的普洱茶膏樣式較多,小的1克裝,大的幾十千克,而且包裝比較現代,各式各樣、豐富而多彩。 舉世公認,茶樹的栽培與茶葉的利用始於中國;舉世公認,中國的古茶樹發祥地在雲南普洱,現今的雲南省境內瀾滄江流域。1950年美國及許多西方國家開始研製茶膏(速溶茶)的製作工藝,並不斷在裝置、技術、生物上加以改進的製作工藝,其實早在明清時期我們雲南茶人就已掌握和製作了。1729年普洱茶膏作為“八色貢品”而“瑞貢天朝”,普洱茶膏是貢品之首。普洱茶膏由於製作工藝的現代化、科學化、多樣化,使得普洱茶膏形成了沖泡方便、科學衛生、變化多樣(可製作各種口味、各種形狀)的特點,目前,國內外許多普洱茶學研究專家在茶膏製作方面發明了許多專利技術,普洱茶膏又是可樂、冰茶、果茶、保健茶、奶茶茶及很多藥品的原料之一,相信隨著普洱茶產業的發展壯大,神奇的普洱茶膏也將再現輝煌。

關於 普耳茶茶膏

茶膏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它有什麼使用價值?

據介紹,我國普洱茶膏製作始於五代十國時期,史籍《十國春秋》就已記載南唐時期(公元937年前後),有貢品茶膏生產。

雲南土司以雲南喬木大葉種茶葉為原料,採用大鍋熬製的方法,小範圍製作,形成普洱茶膏雛形。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迅速被上層人物接受,成為上層貴族(包括活佛級以上的僧侶、宗教領袖)享受的特權物品之一,民間則禁止流通。之後,清朝皇室開始注意這一現象並接觸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雲南普洱茶團茶和茶膏開始向朝廷進貢。到乾隆年間,清宮御茶房開始製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產工藝上做了很大改進,普洱茶膏由貢品變成宮廷製品。

宮廷製作的普洱茶膏成為茶中珍品,始終沒有在社會上流通。能夠得到它的只有一個途徑,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賞賜有功大臣,而得到的大臣也輕易不捨得使用,只是把它當成高階藥材存放,一旦身體不適時才拿出衝飲。

據史料記載,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藝非常複雜。原料選用的是指定的雲南六大茶山大葉種茶,經過186道工序,72天的週期。成品除了口感潤滑厚重,入口即化,沏水後湯色濃豔,呈寶石紅和玫瑰紅色彩外,最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藥效成分。清朝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中曾這樣評價:“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茶膏噙口內,過夜即愈”。

據海內外多家科研機構研究,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主要體現在: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改善微迴圈,抗衰老;具有顯著的醒酒功能;具有抗疲勞作用;對亞健康狀態有調整緩解作用。魯迅茶膏的收藏者周海嬰回憶說,每逢過年過節吃完大餐後,只要感到腸胃不舒服,母親許廣平就拿出一小塊茶膏,泡給他喝,不舒服的感覺就消失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普洱茶膏首次作為禮品贈予到訪的英國使團。當時英國人不知此為何物,把它封存起來。據說這批茶膏現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館。

辛亥後,宮廷普洱茶膏的製作隨之終止,製作方法也失傳。雖然後來民間也曾出現過一些茶膏製品,但基本上都是沿用雲南土司大鍋熬製的方法,與皇宮御茶房的製作有非常大的區別。

隨著前幾年市場的需求,製茶業採用先進生物科技方法,已復原出清朝宮廷普洱茶膏的製作工藝,研製出普洱茶膏系列產品,成為保健、收藏兩相宜,使用、欣賞兩相益的茶中珍品。

二、清宮御製普洱茶膏的特點

1、製作工藝的嚴謹與考究

清宮御茶房的製茶工匠們在考查大鍋熬製茶膏的過程中發現,這種高溫提取的方式對茶葉所含的諸多有效成份破壞嚴重,使其後續陳化產生障礙。他們借鑑宋代製作茶膏的工藝,又吸收了中國傳統釀酒工藝的精華,形成一套工藝考究、工序繁雜又十分合理的制膏方法。大體歸納,有如下幾亇環節:

①輕蒸、解塊、淋洗。將雲南上貢來的頂級團茶和餅茶進行蒸溼,然後解塊,再進行淋洗,去除茶葉表面的灰塵及雜物;

②採用傳統釀酒工藝中的厭氧發酵方法,對茶葉進行降解,促使茶葉內含物質的轉化與分解;

③小榨去水、大榨出膏。採用壓榨技術,先將水份擠出不用,然後再全力將茶葉記憶體的茶汁壓出,並反覆壓榨,收汁:

④將壓榨出的茶汁放在開口的容器內,使其自然沉澱,並分層析出;其分層不同,品級也不同;

⑤收膏、壓模。將分層析出的茶汁經低溫乾燥,獲得稠密度輕高的軟膏,再入模乾燥後成形,但絕大部分是收成自然的散塊,放入高檔瓷瓶中。

這種工藝的好處是;一方面盡最大可能保留茶葉中原始的有效成份,使獲得的茶膏保留了茶葉中的精華;另一方面也為茶膏後續的陳化提供了“動能”,使茶膏的品質向更高層次轉化。

我們知道,普洱茶的魅力在於後陳化機理。新生產出的普洱茶由於苦澀味較重,寒性較大,不能立即飲用。《本草綱目拾遺》中也指出,對這類茶“虛人禁用”。但是壓制成團、餅茶後,通過長時間陳化,普洱茶中所含的特殊厭氧菌加上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使茶葉出現膏化現象,這種物質的降解和轉換,使得普洱茶的苦澀味逐步降低,甚至完全清除,換來的是醇厚、爽滑及獨有的沉香味道,人體極易接受。因此,這種陳化過程是普洱茶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用現代生物學角度分析,是單寧氧化酶向芳樟醇轉化的過程,也是茶葉由“生”向“熟”的轉變。這也就是雲南自古就有“爺爺製茶,孫子賣茶”習俗的原因。

因此,清朝宮廷御茶房製作出的普洱茶膏採用低溫榨取,並分層析出的方式,避免了高溫熬製時對酶分子鏈的破壞,使其內含的有機成份持續轉化,形成普洱茶膏內的果膠及茶鹼等營養物質高於普洱茶,口感也比同期陳化的普洱茶更醇厚、更爽滑、更通透。飲用起來也更方便。安全性更強。

這種工藝嚴謹苛刻,工序繁雜,費時費力,非一般作坊所能承擔。它有點近似我們今天最先進的生物工程---低溫狀態下的萃取工藝。這在當時科技落後,沒有先進的化驗儀器及提取裝置的前提下,已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

應當說,清宮所制的普洱茶膏確實是茶中珍品,是凝聚了上千年中國製茶業的精華。由此,我們也應當看到,無論是唐宋的茶膏到後來清朝的普洱茶膏,都代表了中國製茶業的最高境界,是一種典範。

2、具有第三種功能的特殊茶品

目前,國際上對茶葉的功能性劃分,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營養功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基礎營養素,滿足人體生存的需要;第二是感官功能:滿足人們對色、香、味、形等嗜好的要求;第三是特殊功能:既能滿足營養與感官功能,又能增強機體免疫能力,調節人體生理節律,預防疾病或促進康復的特殊用途的功能。普洱茶膏恰恰就是具備了這種特殊功能。

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使得清代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對普洱茶膏的藥用價值幾乎是“誇張”式的描述:“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薑湯發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顙,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可見,他認為普洱茶膏既可內服驅病強體,又可外用療傷。

我們從現代生物醫學角度分析,發現普洱茶膏內含的很多化學成份對人體產生藥用機理。如普洱茶膏內含的類黃硐物質具有明顯的降低甘油三酯(TG)、膽固醇(CH)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功效。同時,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含量,阻止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減少血清膽固醇以及膽固醇在血管內膜上的沉積。並且,它還可以通過增加前列腺環素,減少血栓素合成而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和促纖溶作用,預防血栓形成。根據近兩年的實驗發現,普洱茶膏內含的這種類黃硐物質還可以鬆弛血管平滑肌,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起到降血壓作用。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

而且,普洱茶膏內含的茶鹼通過增加人體腎臟血流量,刺激小腸分泌鈉離子素起到利尿作用,加快人體內酒精、菸鹼、嗎啡等有害物質的排洩。難怪《本草綱目拾遺》中說:“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普洱茶膏的茶鹼的含量是普洱茶的2倍,是綠茶等其它茶類的3-4倍。

當然,普洱茶膏的藥用機理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陳述。雖然普洱茶膏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但對它的研究則是近幾年的事情。有一點是我們必須清楚的,即我們對普洱茶膏特殊功能的挖掘尚處在一個起步階段,只是冰山的一角。尤其是對普洱茶膏後續陳化過程中內含的各種化學成份的轉化,及這種轉換後的物質對人身產生的種種作用尚存有很多空白,還有大量實驗分析留待我們及後人逐步完成。

3、超貴族身份

從唐宋的茶膏到清代的普洱茶膏,我們不難發現,它們都是沿著貢品的主線一路走來。幾乎沒有在社會上流通。這就使它從一誕生到後來的發展,極少被世人所瞭解。

造成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它的出產量極少造成,平民百姓極難得到;二是封建社會的皇權意識,既皇室使用的物品絕不允許在民間流通,顯示出一種至高無上的等級觀念。就如清朝皇帝使用的瓷器,一旦打碎了,也在宮牆內掩埋,就連碎片也不允許流入宮外。同樣,普洱茶膏的製作也成了對外保密的品種,特別是在清朝乾隆年間以後,除了宮廷御茶房,沒有發現第二個生產普洱茶膏的地方。在清朝,能夠得到它的唯一途徑,是皇帝每年拿出極少部分賞賜身邊有功大臣。而那些得到賞賜的大臣也輕易不捨得飲用,把它當成高階藥材存放,只是在自己和家人偶感身體不適時,才拿出來飲用,以達到驅病和強身之功效。這種作法實際上已經超出普洱茶膏本身的價值,賦予更多的等級色彩,是一種權力與地位的象徵。

因此,如果說傳統的貢茶在向朝廷進獻後,而使其茶品在民間流通時具有“貴族身份”的話,那麼,普洱茶膏則屬於貢茶中的貢茶,享有“超貴族身份”,非一般貴族及王公大臣所得,更是普通百姓難得一見的珍品。

4、差異化及多樣性的特點

很多人對普洱茶膏存在一種誤解,認為普洱茶膏就是黑色的膏體。

其實,清代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指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綠色者更佳”。直接點出了普洱茶膏的兩款產品,一亇是黑膏,一個是綠膏。

就黑膏而言,普洱茶膏也不是就一款產品,而是由“黑珍珠”、“玉龍勝雪”、“紅運當頭”等若干個品種組成。且每款產品的品質與外觀差異極大。

如“黑珍珠”是膏體本身排列出有規則的蜂窩狀,且每一個蜂窩眼都極為光滑,反光性極強,在光照的條件下,反射出一個個亮點,猶如鑲嵌的珍珠整齊排列。它是我們目前已知的香氣最足,口感、湯色最佳的茶膏。

“玉龍勝雪”又稱普洱茶石乳,是受宋代名茶“龍園勝雪”啟發,因雲南有玉龍雪山,加上此品膏體外觀顯出重度白霜,似雪覆青石。故名“玉龍勝雪。”此品為茶膏產出後經一段時間陳化後獲得,湯色呈寶石紅,厚重感極強,其果膠含量極高。

“紅運當頭”又稱上投茶,其膏體極輕,可懸浮在水上端。它在沖泡中與其它茶膏不同,其它茶膏都是先放茶膏,後沖水,但“紅運當頭”則是先倒水,後放茶膏,使茶膏飄浮在水面上,茶色由上向下呈霧狀瀰漫,極具觀賞性。

當然,清代普洱茶膏還有十幾種,這裡不一一贅述。

普洱茶茶膏是怎麼做出來的?

茶膏,被譽為可以喝的古董,有著千餘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演進與科技的進步,茶膏的製作工藝有了更深層次的進步與革新!

粗製“茶膏”

南唐時期,公元780年,“茶山御史”陸羽偶然間發現茶汁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分離繼而出現膏化的現象,隨即命令茶坊採用“採、蒸、搗、拍、焙、穿、封”的工藝製作茶餅。

其中“蒸、搗、拍”(高溫蒸熟、手工搗碎、拍壓成形)這3道工序使得茶葉中的部分茶汁與纖維物質分離,同時在空氣氧化作用下,“膏”附於茶餅表面,形成皺紋狀,謂之“含膏者皺”。

“缺欠”

採用高溫蒸茶等方式使茶的有益物質流失嚴重,而且並未將茶汁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徹底分離,茶葉中的膏也只是依附於茶餅表面,與真正的茶膏相差甚遠。

壓榨制膏

北宋時期,趙汝礪在《北苑別錄》第一次揭示了宋代製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謂茶黃,須淋洗數過,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意思是說把蒸熟的茶葉(茶黃),用冷水使其冷卻後放到小榨床上榨掉茶黃中的水份,最後再放到大榨床上榨取油膏。

“缺欠”

高溫蒸茶使茶的有益物質流失嚴重,工藝粗糙、工序繁複、產量極低,新制的茶膏“味薄”,品飲價值低。

大鍋熬普洱茶膏

明清時期,茶膏經由“茶馬古道”傳入盛產普洱茶的雲南,為了復刻茶膏,當地人以普洱茶為原料,採用大鍋熬膏的方式製作茶膏,使普洱茶原葉與茶汁分離,製成歷史上最早的“普洱茶膏”。

“缺欠”

用大鍋反覆高溫熬製,茶內所含的諸多的生物酶消失和大量的營養物質流失;同時會產生大量的鉛、汞、砷、銅等一些重金屬,對人體的傷害大。

宮廷祕製普洱茶膏

清乾隆年間,普洱茶膏開始進貢朝廷,深受皇室貴族喜愛,史冊記載,雍正、乾隆、嘉慶等都嗜飲普洱茶膏,普洱茶膏還是清朝“八色貢品”之首。

後來,普洱茶膏被皇室引進,由皇室貢品變為皇室御品,著了迷的皇帝召集最好的茶藝師在借鑑宋代壓榨制膏的基礎上研製了186道工藝改良普洱茶膏,使得普洱茶膏的品質更為卓越。

“缺欠”

皇家祕製普洱茶膏工藝極為神祕,是大清朝最為神祕的古老工藝之一,1925年,隨著清朝皇室解體,普洱茶膏的製作工藝面臨失傳的危機,普洱茶膏極有可能從此絕跡。

你可以試試雲南的貢潤祥茶膏,它是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茶膏,在雲南很有名

茶膏是什麼?普洱茶膏呢?

普洱茶膏是將雲南特有的喬木大葉種茶葉經過加工與發酵後,通過特殊的方式將茶葉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還原成更高一級的固態速溶茶。

茶膏的雛形始於唐朝,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現代普洱茶膏與古代普洱茶膏相比,製作更科學、更簡便、更衛生。更側重天然藥物的生物轉化。

什麼是普洱茶茶膏?

茶膏是普洱茶家族的重要成員,歷史上雲南普洱茶包括團茶、餅茶、沱茶、磚茶和茶膏五大系列,可見茶膏也是普洱茶家族的一員,同樣有著悠久的生產歷史。在封建社會,茶膏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很少在民間露面。近來隨著對歷史文獻的整理,關於茶膏的記錄越來越多地浮出水面,很多學者認為,沒有普洱茶膏的普洱茶家族是不完整的,而且茶膏是普洱茶家族特殊的一員。 過去,我們接觸的大多是土法高溫熬製的普洱茶膏,而蒙頓普洱茶膏的出現,則運用高科技的力量,以低溫萃取和低溫乾燥的方式,全面提升了普洱茶膏的品質。 普洱茶膏是從普洱茶中萃取的精華,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品飲價值。 同普洱茶相比,茶膏的營養價值更高,清代藥學家趙學敏在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對普洱茶膏的介紹勝過普洱茶,雖然描述得有點誇張,但恰恰證明了茶膏的珍貴价值。 相比普洱茶,茶膏的便攜性非常好,沖泡過程簡潔方便衛生。 在口感上,茶膏溫和厚重,更像是品飲老茶的感覺,層次感豐富,湯色誘人。 蒙頓普洱茶膏是採用冷等靜壓、細胞破壁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冷凍乾燥等當今最先進的生物科技手段製作而成,因此從技術上就奠定了高品質茶膏的基礎;剔除了農藥殘留、解決了重金屬超標等問題,保證了產品的食品安全;再由於是低溫萃取、低溫乾燥,因此保留了茶內營養物質的活性,使得蒙頓茶膏具備了後續轉化的“動能”,在後期的厭氧後發酵過程中,越陳越香;同時蒙頓普洱茶膏非常側重茶葉中天然藥物的生物轉化,使得出品的茶膏更具天然藥物的特性。 過去,雲南土司大鍋熬製普洱茶膏雖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人人在家都可熬製,但是缺乏科學性。從科學的角度看,茶葉在反覆高溫的熬製中,諸多生物酶消失,導致熬製茶膏的後續轉化缺乏“動能”,只能走向黴變,這就是大鍋熬製的茶膏湯色渾濁,且品質越來越差的原因;其次,茶葉在高溫狀態下,大量營養物質會隨水蒸氣一併揮發,造成產品的某種缺失。 資料來源: 1、《拾起悠遠的記憶——普洱茶膏祕史》http://www.citybred.cn/viewthread.php?tid=4&extra=page%3D1 2、《探祕蒙頓普洱茶膏》 http://tieba.baidu.com/f?kz=484654615

茶膏是什麼?茶膏又是怎麼做出來的?

茶膏是將雲南特有的喬木大葉種茶葉經過加工與發酵後,通過特殊的方式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還原成更高一級的固態速溶茶。

茶膏製作方式:

宋朝:入柞法制作茶膏

公元1186年,宋代趙汝礪所著的《北苑別錄》中就第一次詳細的記載了茶膏的製作工藝(原文節選):“茶既熟謂茶黃,須淋洗數過,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

清朝:從大鍋熬製到宮廷加熱提取工藝

清代普洱茶膏製作工藝在製作上脫胎於古代唐宋的工藝,同時又有較大不同。最初進貢到清代皇室的茶膏是採用土法熬製工藝的民間茶膏。但隨著茶膏受到清朝皇室的青睞和重視,清朝宮廷在研究古代工藝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茶膏加工工藝。

發展這一工藝的清代製茶工匠顯然研究了茶膏的整個歷史,瞭解民間土法的危害,也清楚宋代茶膏的製假歷史,所以極為重視有效的保留茶葉的原汁原味。清代工藝的最大特色在於整個加工過程中採取了適度加熱的方式,相傳以花梨木作為炭火,保證茶膏製作過程中的溫度。

與以往工藝製作的茶膏不同,清代皇家普洱茶膏在氣味上能夠保留茶香,並且和普洱茶一樣越陳越香,放置時間越長,越具有厚滑的口感。這都歸結於其製作過程中通過適度的加熱,有效的溶解出茶葉中的芳香物質和活性成分,保持了普洱茶葉的原始特性。

現代茶膏製作工藝:

到了現代茶膏製作多以製藥工藝製作和高科技“仿生浸提”工藝取兩種形式。製藥工藝類似於製藥中的沖劑提取法,後面一種工藝則主要是復原及模擬清朝宮廷茶膏製作工藝在常溫、特定環境中將茶葉中有益物質析出凝結為膏。後者町花雨普洱茶膏就是採用國家專利技術常溫仿生浸提工藝來製作茶膏。

擴充套件資料:

茶膏品質鑑定方法:

1、湯色

優質茶膏首先應該清亮通透,色澤飽滿,無混濁,無沉澱,在色澤上要優於同年份普洱茶葉。

要知道茶膏是對茶葉成分的精煉和濃縮,過濾了其中大量的雜質,湯色因此不受茶葉雜質干擾,體現湯色的茶紅素、茶黃素等物質與水的結合更加緊密,色彩表現只會優於直接沖泡普洱茶。如果出現渾濁,則說明其壓榨工藝不完善,出湯過程中雜質過濾有殘留或者是人為添加了其它成分。

2、香氣

優質普洱茶膏無論是否沖泡,都應該有香氣散發,且香氣必須自然,清雅,而不是新增香精的濃烈、厚重。

由於在不同溫度下普洱茶析出的芳香物質不同,加之普洱茶本身就有“一山一味,百山千味”的說法,每一款普洱茶膏的香氣都會略有差異,加上原料拼配工藝的不同,普洱茶膏的香味可謂千變萬化。

但是僅僅就高溫熬製和低溫萃取而言,普洱茶葉在製作過程中得到保留或者析出的芳香物質都極為有限,甚至表現為缺乏香氣,這樣的茶膏顯然很難獲得顧客的青睞。但顯然無論何種工藝,都存在香氣揮發過渡和揮發不足的問題,所以普洱茶膏的香氣應該要比普洱茶葉浸泡的茶湯顯得清淡。

3、口感。

優質普洱茶膏的口感的評定標準應接近現代普洱茶品飲標準,口感厚滑、醇和,味道優於同年份普洱茶葉。

這同樣是因為普洱茶膏屬於濃縮的茶葉精華,有益物質和成分的含量更高,茶葉物質的分子與水結合後,茶湯分子之間的間隙更小,結合更緊密,因此口感上能感受到茶湯聚合程度更高,自然厚滑醇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膏

普洱膏是什麼東西?請問這個要怎麼怎麼做?

普洱茶膏”就是:1\清朝皇宮御茶房製作出的茶膏,2\民間大鍋熬製茶膏。

清代,伴隨著雲南普洱茶的繁榮,茶膏的製作再次悄然出現。它最初是由雲南土司採取大鍋熬製方法,初創另一種制膏工藝。這種方法顯然是借鑑唐宋製作餅茶工藝,只是將“蒸”乾脆改成了“煮”。而且這種用大鍋熬膏的方法很快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並迅速被上層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區的飲茶與漢族不同,他們更喜歡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對大鍋熬膏獨有情鍾。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間,其熬製出的茶膏專供活佛級以上的人飲用。這一方法,實際一直保留到現在。我們從現在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這種熬茶間及自制的茶膏,證明大鍋熬製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續。

詳細見:http://www.chinapuercha.net/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202&ID=150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puercha.net/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202&ID=150

茶膏是什麼

茶膏就是茶的精華,是普洱茶的深加工產品。是通過一定的工藝手段將茶葉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還原成更高一級的固態速溶茶。和普洱茶一樣,可以陳化長久儲存,但茶膏的營養價值更高,且相對來說更加便捷,因為沒有茶葉,可直接溶於水中。

茶膏作為普洱茶家族五大系列品種(團茶、餅茶、沱茶、磚茶、茶膏)之一,是其家族特殊的一員,被譽為茶中黃金。它是中國人發明的最早的速溶茶,其最早的記載在唐代陸羽的《茶經》中已經有了。在清朝,茶膏更是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發展成為宮廷御品、至尊國禮。

現代普洱茶膏的營養性是由五大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咖啡鹼、茶氨酸。這五大部分集合成有機的整體,為人體提供諸多的營養成分與保健因子。雖然古代普洱茶膏也具備這五大成分,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技術與手段的採用,現代普洱茶膏相比古代普洱茶膏更具營養性,其營養成分含量更高。

現代茶膏製作工藝是御茗堂從研發清廷茶膏製作工藝,將當今最先進的壓榨與萃取技術,及運用帝茗堂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低溫(恆溫)遠紅外轉換多級萃取等裝置,將茶葉中的茶汁與纖維物質分離。並經過超濾與低溫乾燥等工藝,剔除了農藥殘留、解決了重金屬超標等問題,保證了產品的食品安全,保留了茶內營養物質的活性,使得御茗堂茶膏具備了後續轉化的“動能”,繼而將獲取的茶汁還原為更高級別的茶品,就是御茗堂茶膏,也是當代茶膏的代言。

標籤: 歷史 普洱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rn431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