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朱一龍演繹人間煙火:電影《人生大事》背後的5個殘酷真相 點映開分9。7

朱一龍演繹人間煙火:電影《人生大事》背後的5個殘酷真相 點映開分9。7

6月24日,電影《人生大事》全國上映,此前這部影片點映在各大平臺相繼開分,淘票票和貓眼評分均高達9.7,創下淘票票過去三年劇情片、家庭片點映評分記錄,收穫了大家許多好評。

點映開分9.7,朱一龍演繹人間煙火:電影《人生大事》背後的5個殘酷真相

不少觀眾表示:

“煙火氣十,多元文化融合,對味了這個多變的時代”;

“看完有種莫名其妙被治癒的感覺,雞毛蒜皮雞飛狗跳,市井瑣碎的生活總是被希望的星星點亮”;

“輕鬆愉快,不失深度,老少皆宜”。

......

故事是國內少見的殯葬題材,講述了殯葬師莫三妹(朱一龍飾以下簡稱三哥)在刑滿釋放不久後的一次出殯過程中,遇到了孤兒武小文,小文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三哥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他對職業、親情和生活的認識與態度。

雖然這部電影是以殯葬為切入,但卻包含了大量關於人生的思考,看似講的是死,其實講的是生:

1、關於生與死的選擇難題,從來沒有對與錯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死亡,一直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在過去還有守孝、守靈等民間習俗,父母死後必須居住在家,斷絕娛樂和交際,以示哀思。但現在,家屬為忙活“更重要的事情”而草草處理喪事的場景已不稀奇。

家裡的老母親突然去世,需要有人操持一場葬禮,好好收殮、下葬;

同時,家裡的孩子面臨一個重要的考試,必須立即出發陪孩子去另一個城市。怎麼選?

一開場,《人生大事》就給觀眾丟擲了一個難題。

死去的人和活著的人,究竟哪一個更重要?乍一看,或許是一個不需要選擇的題目,但實際上卻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容易。

影片裡,三哥一直責怪父親老莫心裡只有那個他從未見過面的、早早死去的二哥,而沒有活生生的自己。一直到老莫生病住院才得知真相:原來二哥是為了從長江裡打撈起一個十幾歲溺亡的孩子,才再也沒能回來。

“為了一個死人,折了一個活人”,值得嗎?這個場景或許極端,但類似的難題,新聞裡卻不少見:

“該不該救一個想死的人?”

“大學生救老年人而犧牲,值得嗎?”

“海中救人卻雙雙溺亡,救人這事該還是不該?”

在“生”與“死”這樣的難題面前,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完完全全地用上帝視角去思考,用利弊去衡量,對於他人的選擇,也很難用“對”或“錯”去評判。

2、尊重死亡的人才懂得敬畏生命

你一定聽過類似的話:

“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

“360行,行行出狀元”;

“只要肯努力,幹哪行都能受人尊敬”;

......

真的是這樣嗎?

晦氣、歧視、不理解、看不起,這些都是普通人對殯葬行業的最真實的看法。《南方週末》曾發表過一篇關於殯葬行業的文章,裡面提到,中國每年有近一千萬人死亡,但全國開辦殯葬專業的院校只有8所。2021年,8所學校的畢業生總共只有1100多人,每年的行業缺口為2萬人。

簡而言之,這個行業嚴重“供不應求”的同時,人們卻對其充滿排斥。

影片中的主人公三哥是一個殯葬師,其實從他爺爺那輩起就是做這行的。周圍的人都說幹他們這行是“吃死人飯”的,一般人見到是能避則避,就連鄰居每次見他把靈車開回來都會讓他開遠點,怕沾惹晦氣。

讓死者安詳,讓生者無憾,殯葬行業其實是一個需要兼具堅強和柔軟的職業。

老莫形容它是“有本事的人看不上,沒本事的人幹不了”。

事實上,殯葬行業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處理屍僵、學習防腐、整容化妝,熟悉繁瑣的殯葬儀式。尤其是一些非正常死亡的遺體,還會存在職業暴露的危險(接觸到有毒、有害或傳染病原體)。

老莫和三哥就共同處理了一具車禍死亡的遺體,由於司機是酒後逆行遭遇的車禍,屍體損毀非常嚴重,三哥花費了十幾個小時的時間“修整”遺體,最後才得以讓死者的父母見到兒子“最後一面”。

殯葬師能夠讓死者“體面”地離開這個世間,影片裡非常浪漫地將他們形容為“種星星的人”:陪伴逝者走完最後一程,將他們送往天上化作繁星。

正如日本電影《入殮師》,在英文版的海報上寫著:

“ The Gift of last memories.”

如果說還有什麼可以讓生者感到慰藉的,那就是在送別前,看到已故者的安詳體面。

敬畏生命,尊重往生的人,用老莫的話來說,“就得有顆聖人心”。

3、原生家庭決定過去,但你會被未來決定

知乎上曾有個很火的問題:“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有個高贊回答是:

“大到可以直接定義一個人,直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

電影里老莫對三哥的教育,可以用“非打即罵”四個字來形容,三哥也自覺從小到大都沒有被父親滿意過,把日子過的是“一地雞毛”。讓他改,他直接回懟:“我改什麼改,我做什麼他都不滿意,我改什麼?我往哪裡改?”

小文從小沒有父母,由外婆帶大,隔輩帶出來的孩子很多是寵的無法無天。同齡的小朋友都在上幼兒園,小文每天跟著外婆打麻將,一張嘴就是“玩多大的?”外婆去世後,唯一的親人舅舅卻很難接納她,舅媽當著她的面說她是“拖油瓶”,質問“憑什麼讓我養呢?”

如果不是遇到了三哥,我們很難想象小文的未來。

現實中,遭遇原生家庭困擾的人,遠遠比我們以為的更加普遍和嚴重。有的人因此變得自卑討好,有的人因此變得脆弱敏感,有的人因此變得不懂如何去愛人......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姜文,就曾感嘆:“我人生最大的失敗,就是處理不好和母親的關係。”

原生家庭的影響,表面看上去只是童年短短几年,實際可能讓人今後幾十年都難以得到真正快樂和幸福。

心理學教授彭凱平曾說過:

“人的一切是被未來決定的,這個未來就需要人去奮鬥、去謀略和計劃。我們要超越這種宿命論。

原生家庭可能對我們活成現在這個樣子起了作用,但我們的生活是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意義就在於我們中的很多人會創造我們下一代生活的“原生家庭”。如果我們發生改變,由我們創造的家庭,可能就是一個積極的原生家庭。”

願你我都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擾,接納自己,用心感受和經營好生活,更重要的是好好愛自己。

4、人最大的價值,是被需要

影片裡的三哥,是一個典型的社會邊緣人形象。

三十好幾,坐過牢,幹著“死人生意”,女朋友和人跑了,父親無法認同自己,就連他自己也瞧不起自己。

三哥的人生既不正確,也不體面。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種日子老子過不下去了”。

為什麼小文的出現能夠改變三哥得過且過的混日子狀態?最重要的,就是他感受到了“被需要”,用老莫的話說就是“終於有件事能讓他上點心了”。

當小文舅舅讓小文自己選和誰一起生活的時候,三哥心裡是忐忑的,他不敢想象從小都被嫌棄的他有一天會“被選擇”、“被信任”和“被依靠”。但小文真的選了他,並從心裡把他當作自己的“爸爸”。

談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但沒有讓人尊重的職業,沒有可傍身的財產,看著只能被社會規則碾壓的三哥卻依然能在生活中找到自我的價值:被亡者的家屬感激,成為小文的“英雄”......

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我想“被需要”“被依靠”的關係,才能最大作用發揮一個人內在的“自我價值”。

5、死亡教育,是人生的一節必修課

作為國內少有的提及“死亡”話題的電影,影片中很多片段都超出觀眾固有認知。

影片上映的第二天,#人生大事骨灰盒#話題就登上多平臺熱搜,引發很多人開始想象和討論。

有人希望以後和姐妹團購芭比粉骨灰盒;

有人希望定製一個機械朋克風的骨灰盒;

還有人說想打造一個純金的骨灰盒,兄弟們有難處時就去挖

有人評價《人生大事》是“一場沁透心靈的死亡教育”,因為當我們能輕鬆談論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時,或許心靈已經得到了療愈。

心理學家、諮詢師武志紅在看完影片後,在社交平臺上寫道:

“死亡焦慮,是自疫情以來盤旋在每個人頭頂上空的陰影。它不是危險直逼眼前、可以描繪的恐懼,而是一種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覺人生藍圖被無形地打亂。

沒有人教過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不管是他人的還是自身的,也很少有人去談論。越是迴避,越是讓人被無力感所拉扯。

其實,談論死亡,反倒會消解我們對死亡的消極感受,進而轉化為積極活在當下的動力。”

......

死是人生的大事,活著又何嘗不是?

當我們坦然接納了死亡的存在,卸下內在的防禦,也自然能把死亡的焦慮轉化為流動的生命力,真正活出生命該有的樣子。”

寫在最後

“人生兩樣苦,生離和死別,哪一個都要嚐盡,哪一個也躲不了”。

《人生大事》直面死亡這個嚴肅的議題,向觀眾展示的是關於人生的思考。

影片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莫過於“人生除死無大事”,在死亡面前,生活的挫折對我們都只是一種擦傷,是可以被時間治癒的傷痕。

意外和明天永遠不知道哪一個先來,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活著,珍惜當下。

參考文獻:

《彭凱平:把一切問題歸咎於原生家庭,是錯誤的》願你我都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擾,去接納自己,感受生活,更重要的是好好愛自己。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絡我們。作者:Tracy。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臺,兼具熱點與乾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號、微博@MBA智庫。

●圖片來源於電影《人生大事》官微,網際網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wmw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