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功夫茶三個杯的含義

功夫茶三個杯的含義

功夫茶三個杯的含義

功夫茶三個杯是指品茶時使用的三個不同大小的杯子,分別為聞香杯、品茗杯和公道杯。每個杯子的含義如下:

1. 聞香杯:用於聞茶香,杯身大,杯底小,杯口窄。這個杯子幫助品茶者評估茶葉各種氣味的香氣和芳香度。

2. 品茗杯:用於品味茶湯,杯身小,杯口窄,杯底大。這個杯子有利於品茶者嘗味道和體驗茶湯的口感。

3. 公道杯:用於斟茶殘,杯身又寬又大,杯底也大而淺。這個杯子用來收集茶葉的殘留物,確保品茶者品嚐到的茶湯純正,不受茶葉殘留的影響。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功夫茶三個杯代表著兩層含義,一是在功夫茶盛行的潮汕地區,茶道有著自己獨特的講究,三個杯子為“品”,是品茶的寓意,代表著甜美的生活滋味。二是謙讓禮讓是人與人接觸的最佳狀態,訪客人數多於三人,在飲茶之間會產生互相禮讓,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與關係。

其次,潮汕人的茶道多以“蓋碗”為主,而常規的蓋碗或紫砂壺容量基本上都是120~150毫升。

這150毫升的茶水剛剛夠滿足這三個杯子的容量,不多不少正正好。既不會多出茶水留存在“公道杯”裡影響下一泡的味道,又不會一泡不夠導致杯杯不滿而尷尬,所以在潮汕人的茶道文化裡,還有什麼比“正好”來的更禮貌從容呢。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們,暱茶網將持續輸出專業全面的茶知識。

功夫茶三個杯代表著兩層含義,一是在功夫茶盛行的潮汕地區,茶道有著自己獨特的講究,三個杯子為“品”,是品茶的寓意,代表著甜美的生活滋味。二是謙讓禮讓是人與人接觸的最佳狀態,訪客人數多於三人,在飲茶之間會產生互相禮讓,從而拉近彼此的距離與關係。

其次,潮汕人的茶道多以“蓋碗”為主,而常規的蓋碗或紫砂壺容量基本上都是120~150毫升。

這150毫升的茶水剛剛夠滿足這三個杯子的容量,不多不少正正好。既不會多出茶水留存在“公道杯”裡影響下一泡的味道,又不會一泡不夠導致杯杯不滿而尷尬,所以在潮汕人的茶道文化裡,還有什麼比“正好”來的更禮貌從容呢。

功夫茶為什麼三個杯?

第二個杯子:聞香杯

第一個杯子:洗茶杯

總之,功夫茶的三個杯子是茶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洗茶杯用來清潔茶具和茶葉,聞香杯用來欣賞茶葉的香氣,品茶杯用來品嚐茶葉的味道。這三個杯子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一場精彩的茶藝表演。

功夫茶的第一個杯子是洗茶杯。它通常是一個小杯子,用來放置洗茶水。在衝泡茶葉之前,先要用開水將洗茶杯裡的茶葉沖洗一下,這樣可以除去茶葉表面的灰塵和雜質,同時也可以帶出茶葉的香氣。洗茶水不會被飲用,只是用來清潔茶具和茶葉。

功夫茶的第二個杯子是聞香杯。它通常是一個小杯子,用來放置泡好的茶葉。泡好的茶葉會放在聞香杯中,讓人們可以通過聞香杯來欣賞茶葉的香氣。茶葉的香氣是茶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好的茶葉應該有清香高雅的香氣。通過聞香杯,人們可以更好地欣賞茶葉的香氣,也可以更好地品嚐到茶葉的味道。

潮汕喝工夫茶只用三個杯,其中究竟有什麼深意?

潮汕喝功夫茶的時候只用三個唄。它是具有一定的生意的。意思就是,圓形的茶盤上放三個茶杯為放形成一個品質。具有品茶品,得品人生之意。而且品茶也分成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最後一杯是甜。

潮汕人喝功夫茶只用三個唄。朝山喝功夫茶。

潮汕喝功夫茶的時候只用三個唄。它是具有一定的生意的。意思就是,圓形的茶盤上放三個茶杯為放形成一個品質。具有品茶品,得品人生之意。而且品茶也分成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最後一杯是甜。

潮汕人喝功夫茶只用三個唄。朝山喝功夫茶。

潮汕喝功夫茶的時候只用三個杯子,它是具有一定深意的。其意思就是圓形的茶盤上放三個茶杯,圍放形成一個品質。具有品茶、品德、品人生之意。而且品茶也分成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最後一杯才是甜。

茶具為什麼有三個杯的(潮汕的功夫茶為什麼只有三個茶杯)

潮汕人每天都喝茶,可以說,無茶不潮汕。

潮汕人從小喝茶,自然對品茶有一套自己的見解。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茶性靜,人多就鬧了;三隻茶杯置於茶盤之上,正是漢字的“品”字,有品茶的意思。也有人說是品德,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潮汕人選壺,特別是小巧的孟臣壺,講究壺柄、壺口、壺嘴三者同在一個水面上,叫“三山齊”;喝茶時,要用拇指食指中指三個手指捏住杯,叫“三龍護鼎”;在接受邀茶時,有“茶無三拖(推辭之意)”的禮俗,因為工夫茶得趁熱品吹,若再三推讓,茶涼了,真味也盡失;因而還要“一啜而盡,三嗅杯底”,才“得工夫茶之三昧”。

每次喝完都會洗杯的,洗杯也是很有講究的,洗杯是公平的意思。潮汕人在外做生意,公平是潮汕人的經商之道,杯不認人,人不認杯,大家都是公平的。

潮汕地區的三杯茶

潮汕地區的工夫茶,講究“一盅三杯”。也就是一個蓋碗,配上三隻品茗杯。顯然,潮汕人認為最理想的飲茶狀態就是三人對飲。這一點,倒是與明代茶學家許次紓的觀點不謀而合。《茶疏·論客》中寫道:“賓朋雜沓,止堪交錯觥籌;乍會泛交,僅須常品酬酢。惟素心同調,彼此暢適,清言雄辯,脫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點湯。量客多少,為役之煩簡。三人以下,止熱一爐;如五六人,便當兩鼎爐。”

潮汕人對於為何要用三杯,倒是有著自己的看法。潮汕人愛飲濃茶,因此一定是小碗小壺。若是用容積大的泡茶器,一下子能分出七八杯來,那茶氣就散了。黑茶、白茶都可以用大壺泡,但是烏龍茶則最好選用工夫泡法。因此,三個杯子更多的是保證了茶湯的濃度。只有濃度夠,這茶才能喝得到位。

三人聊天最舒服

只有“素心同調,彼此暢適”的交心摯友,才適合喝茶。

潮汕人喜歡熱鬧,不論事情大小,都是大家商量著來。而議事過程中,則一定要喝茶。那麼,既然要議事,就難免有意見相左的時候。這時,一般都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形式來決議。但如果是少數服從多數,那肯定投票人數就得是奇數。也只有這樣,才能杜絕打成平手的局面。

一般族中長輩,能夠議事的人畢竟不會很多。那麼一般情況下,就是三個人一起喝茶議事。慢慢地,這茶杯也就固定成三個了。

在潮汕地區喝茶與社交緊密結合。不管是族中大事,還是買賣生意,一般聊起來都要有茶相伴。那麼聊天兒這種事,要是兩個人,有時容易找不到話題,沒聊一會兒就冷場了,顯得很尷尬。要是雙方初次見面,更是需要有個中間人在其中穿針引線。因此,三個人聊天一般會比較舒服。相應地,喝茶人數也就變成三個人最為適宜了。

人數多點兒成不成?當然也並非絕對不可。但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場人數只要一多,效果一定會打折扣。不可否認,人數一多,溝通效率就降低了。所以這潮汕的品茗杯,也就固定在三個了。

與聊天同理,人數越多的茶席就越難掌控,人數越多的茶會,難度也就越大。氣場的把控,紀律的維持,口味的調整,泡茶的難度,無一不是一種挑戰。在此,泡茶與做飯,又是一個道理了,三口之家的飯好做,若是大家庭的飯就難些。要是家裡再來上幾位親朋好友,那我們多會選擇到外面下館子。為什麼?當然是因為眾口難調了。

潮汕地區的功夫茶通常都是3個杯子,這背後有何講究?

潮汕地區的功夫茶通常配備有3個杯子,這三個杯子的背後其實大有講究。潮汕的功夫茶,其實也是潮汕精神文化的一種體現,體現的是潮汕人互相謙讓的美德。因為喝茶的三個杯子擺在一起,就像一個漢字——品,這個品字就代表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品德——謙讓。

潮汕人特別喜歡喝茶,茶文化是潮汕地區的特有文化之一。潮汕的功夫茶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功夫茶道。其實早在唐朝的時候,潮汕地區的茶文化就已經非常完善了。現在的潮汕地區的茶文化,也就是很多年前從父輩祖輩那裡繼承而來的。

潮汕地區喝茶不僅講究茶杯的個數,還要講究茶杯的種類。現在的潮汕地區喝茶用得比較多的茶具是孟臣壺,這種茶具非常地精緻小巧。每盞茶壺泡煮出來的茶一般只夠倒3杯,所以擺放3個茶杯也就是剛剛好,一杯不多,一杯不少。

還有一種說法是,喝茶3人剛剛好。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其實民間流傳著“喝酒4人,喝茶3人,旅遊2人”這種說法。所以說喝茶時,3個人一起喝是最好的。

三個茶杯擺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品”字,是潮汕人精神的體現。“品”字不僅代表的是品茶,還包括了品味人生之味,一個人良好的品行與品德。

潮汕人品茶,也如同潮汕人用的價格茶杯,一般分為三口。三口品完一杯茶是最好的,第一口品的是潮汕茶略帶一點酸味的茶味,第二口品的是潮汕茶入口時的那一抹苦澀,而最後一口則品的是回味時的甘甜。

並且,“三”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穩固。因為三角形是最穩固的圖形,也是最穩定的一種狀態,也是人生達到平衡時的一種模式!

請問工夫茶的茶杯有什麼講究?

一個杯子專門泡茶(相當於分酒器的作用),另一個杯子是喝茶用的。

知識拓展:

傳統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潮汕人請人喝茶時按照工夫茶的規矩,主人必須自己親自沖茶,茶要釅像醬油一樣,以示對客人的尊重,所以喝茶間,如遇又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表示歡迎,否則認為“慢客”,待之不恭。第一巡茶的第一杯,要請在座的長輩或聲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後卑、先老後幼”,此外,還有“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歷排輩,按步就方外,還得先敬客人和來賓,然後向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潮語“櫃”與“縣”同音,沖茶者,便被戲稱為“風爐”)才可飲喝,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敬,叫“蠻主欺客”或“待人不恭”。如若人多,使用多杯的大罐時,喝茶的人則要順手端自己前面的一杯。最後一個人才能端中間的,如果不分青紅皁白,在旁邊茶杯未有人端起之前,就先拿了中間一杯,不但會被認為對主人的不敬,也是對在座客人的不尊重,這就有失禮儀了。如若人多杯少,則你喝一杯以後,就要謙讓座上的人都喝了,才能喝第二杯,真可謂“謙謙君子飲者風”了。客人喝茶時,不能用杯腳擦茶池,喝完茶,茶杯要輕放不出聲,否則被視為不尊重主人,是“強賓壓主”有意挑釁。

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區深受人們喜愛,不少人早上起來就泡上一壺茶,倦意頓時一掃而光,只覺得神清氣爽。潮汕人喜歡以茶會友,在細品慢酌、談笑風生中,人們互通訊息、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解渴的目的,它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樣,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與米的不可分了。

潮州工夫茶,一壺三杯,這三杯是何意?

中國的茶文化在我看來是十分先進的,並且它有它背後的意義,每一種茶都有當地的特色,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文化氣息。像我們知道福建地區有白茶,雲南盛產普洱,而一些其他地方則有毛尖鐵觀音等等。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有名的茶,而潮州最有名的是它的功夫茶,其中喝茶有很大的講究,一壺只有三個杯子,這個三個杯子表現了潮州人對萬物的敬意和友好,也體現出了他們的生活態度。

一、 潮州的功夫茶喝的是美好的生活態度

我們都有切身的感受,如果沒有好的生活態度,那麼你生活在最好的地方都感覺沒有意義。潮州的功夫茶就提前的潮州人,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期盼。潮州的一壺茶分為三杯,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第三杯是甜。這也意味著人生都是酸甜苦辣,有酸才有甜,甜在最後的時候。有的時候只有苦盡才會甘來,報的初心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是潮州人的智慧。

二、 潮州人的功夫茶體現了對別人的尊敬

在潮州喝茶,不管有多少人,它的一壺茶只有三個杯子,第一杯給左手的第一位客人,不管他的身份是什麼,也不管他的性別,這就體現了對客人的尊敬,沒有歧視客人的意思。潮州的功夫茶,他將杯子交給不同的人使用,上一個人用了之後,下一個人就用開水燙一燙,然後將帶著溫熱的杯子交給他,就有意思促進主人家與客人的團結,更加的敞開心扉友好。

每一種喝茶背後都有它自己的文化意義,符合當地人的生活特色,我們去到之後都要尊重這種生活習慣,入鄉隨俗,才能受到主人家的歡迎,感受到那個地方熱烈的文化氣息。潮州的功夫茶有和,精,敬,樂。而他們很好的踐行了這些詞語,用三個杯子化解了很多的矛盾,這也體現了潮州功夫茶的精髓在哪裡。

廣東潮州喝工夫茶為什麼只有3個杯子?

潮州有句俗話:“茶三酒四鐵桃二”意思是說喝茶三個人為佳,喝酒是四個人,鐵桃是玩的意思,遊玩是二人最好。

“寧可三日無米,不可一日無茶”。風爐、燒水壺、茶壺、茶杯,謂之“烹茶四寶”。飲茶用的小杯,稱之若琛甌,只有半個乒乓球大。用如此小杯啜茶,實是漢民族品茶藝術的展現。

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的茶道“和、敬、精、樂”。敬——體現一個人,一個民族的精神。將“敬”這個字融入到工夫茶藝中,並稱之為“差額比飲法”,就是說,3個人的時候用2個杯,4個人用3個杯,5個人則用4個杯。其他三個字所代表的工夫茶道的意思。

之所以只用3個茶杯,就是“敬”的體現!

第一杯是酸、二杯是苦、最後一杯是甜,潮州人喝茶講究先苦後甜,能反映出潮州人的生活態度。

工夫茶

傳統的潮州功夫茶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

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工夫茶

拳館的工夫茶,通常設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左面的稱為主人茶,中心的稱為老爺茶或叫師傅茶,右邊的稱為客人茶;主人敬茶,客人有必要要拿右邊那一杯,假若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須借左面主人茶移到右邊客人茶方位上,然後再飲。切不行端拿中心那杯老爺茶,假若進館就飲老爺茶,此屬不尊重主人,有意搗亂之意;再者端茶杯時,杯腳切不行擦茶盤,若擦茶盤,一場較量剎那到來。

工夫茶茶杯為什麼是白瓷杯三個?

潮汕人很愛喝茶,當地的茶文化也是廣東特色飲食文化之一。

他們從小就開始喝茶,所以對於品茶有自己的一套習俗。傳統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三個杯,三個口,也就形成了一個品字。

品茶、互讓有愛,謙讓的美德。

一隻杯子給當地的朋友,第二隻杯子給自己,還有一個是給家,也代表著對家鄉的思念。出門在外,難免想念家鄉。

另一種說法就是認為受工夫茶主要茶具“茶壺”的影響,考慮到最佳“色香味”效果的茶葉而用一定容量規格,三個杯子剛好能容納茶水。

工夫茶品茗茶杯常用白瓷材質的,杯子做工做得很薄、經高溫燒製,所以顯得更加白、透,有著色白如玉的效果;這樣一來,茶杯能夠很好地襯托茶湯的顏色,令人在喝茶的時候也能賞心悅目。

同時茶杯的杯身設計得較淺。這樣可以避免了茶水留底的問題。

所以喝單叢茶用工夫茶具,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本圖文均為作者susu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茶文化歷史悠久,潮汕工夫茶為什麼必須是三個杯?

茶文化在我國向來都是歷史悠久的傳承,尤其是在潮汕地區更是家家戶戶的生活常態,可是去過潮汕地區的小夥伴們會從每家每戶的茶道招待中發現一個現象或者規矩,那就是展開功夫茶的過程中一定是三個茶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三個杯子有什麼特殊的講究嗎?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解惑,看看這三個杯子到底寓意何為?

首先,潮汕地區的茶道有著自己獨特的講究,而這三個杯子也是潮汕茶道的規矩之一。在潮汕人看來,三個杯子為“品”,是品茶的寓意,對於如此嗜茶的潮汕人來說還有什麼比“品”茶更有滋味的呢?

其次,潮汕人的茶道多以“蓋碗”為主,而常規的蓋碗容量基本上都是150毫升,這150毫升的茶水剛剛夠滿足這三個杯子的容量,不多不少正正好,既不會多出茶水留存在“公道杯”裡影響下一泡的味道,又不會一泡不夠導致杯杯不滿而尷尬,所以在潮汕人的茶道文化裡,還有什麼比“正好”來的更禮貌從容呢?

另外,我國向來都是禮儀之邦,謙讓禮讓是人與人接觸的最佳狀態,如果訪客人數多於三人,那麼在飲茶之間人們必定會互相禮讓,這一來一回的互動也為彼此增加了親近的契機,人情往來或許就從這一杯茶開始了。

小編在福建漳浦地區生活了一年,真正的領悟過潮汕人的茶文化,“以茶會友”對於他們來說是家家戶戶的常態,即便是鄉下農村小戶也是熟練的茶道高手,另外在漳浦地區還有一個“茶學院”,在那裡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潮汕功夫茶的文化和精髓。

以上就是潮汕功夫茶“三杯”的意義,小夥伴們如果有機會前往福建,可以多多領悟他們的茶道,或許你會發現他們截然不同的品茶文化。

為什麼潮州喝茶最多隻用三個茶杯呢?

在傳統的潮州工夫茶中,無論幾個人,只用三個杯是“鐵律”。

一個人喝茶,一杯杯地喝;四個人喝茶,三人喝完燙了杯子衝第二道再給第四個人喝,這體現了人與人之間互相的尊重與信任。所謂“三口成品”,對傳統的一種堅持,就是一種傳承。

傳統功夫茶使用盛水的茶盤,屬於溼泡法。因潮汕功夫茶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文人也偏愛如此傳統的泡茶方式,茶友們也不妨試一試。

工夫茶講究“壺必孟臣,杯必若琛”,孟臣紫砂可以助茶性,又小又薄的若琛杯品茶更顯滋味。

幹泡法需使用壺承,三隻小杯則用另一隻淺盤盛放。佐以茶荷、蓋置,根據茶具的顏色選擇深淺不一的兩塊棕色茶席疊加,一席簡約的功夫幹泡茶席就佈置好了。

泡茶前先溫杯潔具,燙杯可使用茶夾輔助,以防燙手。

地道的功夫茶,考驗的就是開水滾杯的技術了。將一隻杯子在另一隻倒入開水的杯子裡快速滾動,能將杯子口沿部分和裡裡外外全部溫熱。

茶葉使用潮州本地所產的鳳凰單叢,平滑的茶荷,即使不需要茶匙也可以將茶葉順利置入茶壺。減少茶具的使用,泡茶流程更有一氣呵成的感覺。

因為單叢茶條索較粗大,且老茶客好重口味,一般來說,茶葉要滿出來才夠味。注入沸水後,蓋上壺蓋並在壺外繼續澆淋沸水。隨即出湯,因不使用公道杯,為使三杯茶湯濃度均勻,必須邊轉圈邊出湯,所謂“關公巡城”。

避免影響下一道茶的味道,需要在三隻杯子上輕點把壺中的茶湯都滴盡,所謂“韓信點兵”。

工夫茶與普通茶泡茶流程有所不同,茶席的擺放自然也是特別的。下次泡單叢或巖茶的時候,不妨擺放這樣一個茶席,喝起來也會別有一番滋味。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標籤: 功夫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1lxn9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