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白毫茶產地

白毫茶產地

白毫茶產地

白毫茶的產地主要有福建、江蘇、安徽、湖南、四川等省份。其中福建省是最為著名的產區,幾乎所有的白毫茶都來源於福建省。福建白毫茶主要產於福安、連江、福鼎、武夷山等地。江蘇和安徽的白毫茶是產於太湖流域的。湖南的白毫茶產于衡山。四川的白毫茶產地則主要在峨眉山地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政和銀針白毫屬於哪裡的特產

又名白毫、白毫銀針。產於福建福鼎、政和。

政和縣也是白毫銀針的主產地之一(另一產地福鼎市),政和縣屬於福建省南平市轄區。屬帶季風溼潤氣候區,由於鷲峰山脈橫貫縣境東部,峰巒起伏,氣候較溫和,土壤較肥沃形成了獨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氣候條件。適合茶葉的生長,政和縣是全國最大的白茶基地。產自政和縣的白毫銀針被譽為十大名茶之一。產自福建福鼎和南平市政和縣的白毫銀針茶品質優良,在購買茶葉的時候需要分清是否是白毫銀針的原產地福鼎和政和縣的茶葉。

清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體)的壯芽為原料,創制銀針白毫。約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在福鼎縣選育繁殖成功,於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種茶樹的壯芽為原料,菜茶因茶芽細小,已不再採用。政和縣1880年選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種茶樹,1889年開始產製銀針。

銀針白毫原料採摘標準為春茶嫩梢萌發一芽一葉時即將其採下,然後用手指將真葉、魚葉輕輕地予以剝離。剝出的茶芽均勻地薄攤於水篩上(一種竹篩),勿使重疊,置微弱日光下或通風蔭外,晒涼至八、九成幹,再用焙籠以30-40℃文火至足幹即成。也有用烈日代替焙籠晒至全乾的,稱為毛針。毛針經篩取肥長茶芽,再用手工摘去梗子(俗稱銀針腳),並篩簸揀除葉片、碎片、尋質等,最後再用文火焙乾,趁熱裝箱。

銀針白毫芽頭肥壯,遍披白毫,挺直如針,色白似銀。福鼎所產茶牙茸毛厚,色白富光澤,湯色淺杏黃,味清鮮爽口,正和所科,湯味醇厚,香氣清芬。

沖泡:一般每3克銀針置沸水燙過的無色無茶透明玻璃杯中,衝入200毫升沸水,開始時茶芽浮於水面,5-6分鐘後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懸浮茶湯上部,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有如石釧乳,蔚為奇觀。約10分鐘後茶湯泛黃即可取飲。

銀針性寒涼,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華北被視為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

白茶的產地在哪裡?

白茶是我國的特產,而白茶的產地主要在於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陽等縣,臺灣省也有少量生產,同時在雲南、廣西、廣東、江西、湖南、湖北、貴州等地也有白茶的茶品。

白茶分類芽茶和葉茶,其中芽茶最為具有代表意義的為白毫銀針,而葉茶則是白牡丹。

白毫銀針的產地:白毫銀針也叫銀針白毫,也有叫白毫的,產於福建的政和,福鼎兩縣。

白牡丹的產地:產於福建省政和,福鼎,松溪,建陽一帶。

擴充套件資料

白茶的歷史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生長自制的“荼”, 拜謁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簷下席地嚼“荼”,片刻,許慎整個府邸充溢著濃郁的茗香。

許慎踱步而出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其外形優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其在《說文解字》中對 “荼”的註解,用“檟、茗、蔎” 譯註“荼”字的色、香、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白茶

中國十大名茶的“白毫銀針”原產地是那個省?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稱白毫。因其成品多為芽頭,滿披白毫,色白如銀,纖細如針,故得高俏雅名。白毫茶是屬於僅有的白茶品種中之極品。它同君山銀針齊名於世,歷代為皇家的貢品。產於福建省福鼎縣太姥山麓。地處中帶,境內丘陵起伏,常年氣候溫和溼潤;年均氣溫18.5℃,年均降水量1660毫米左右;紅、黃土壤,土質肥沃,實為宜茶之地。主要種植福鼎大白茶。清嘉慶初年(1796年之後)始製作銀針白毫,以有性茶樹群體菜茶的壯芽為原料;從1885~1889年間,改以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的壯芽為原料,而以臺割更新後萌發的第一批肥壯春芽最為理想。一般在三月下旬至清明節採摘肥芽或一芽一葉,然後進行初制加工。

福鼎所產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產製的白毫銀針稱“北路銀針”。政和所產的白毫銀針稱“南路銀針”。

參考資料: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2/Food/DL/DL-166334/ 百度

白毫是什麼茶?

白毫茶,原名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主產於凌雲縣四季雲霧繚繞的岑王老山、青龍山一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使凌雲白毫茶以色翠、毫多、香醇、味濃、耐泡五大特色成為中國名茶中的新秀。1984年被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之一。到2001年底止,該縣白毫茶種植面積已達7.47萬畝。

白毫銀針的產地是哪裡?

白毫銀針現在的產地主要是集中在福建的東北部的福鼎以及政和這兩個地方。政和縣早在1889年就開始選育並繁殖政和大白茶這一茶樹的品種,然後也就開始使用大白茶去製作白毫銀針。福鼎用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所制的白毫銀針,我們將其稱作“北路銀針”。而政和所產的白毫銀針,我們則將其稱為“南路銀針”。在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的壯芽作為原料,創制了白毫銀針。大概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種的茶樹就在福鼎市選育繁殖成功了,於是從1885年起便改用福鼎的大白茶品種的茶樹壯芽作為原料。白毫銀針和君山銀針一起聞名於世。

明代的田藝蘅就曾說國茶者以火作為次,生晒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煙火氣耳。”由此我們可以看見這白茶的品種是非常的優異的。

白毫銀針是白茶中的極品,也是白茶茶葉的代表,其滿身披毫,挺直似針。白毫銀針品質優異,但產量不多,僅採摘茶葉的牙尖部分,所以產量極少,價格也就相對昂貴。

大白毫屬於什麼茶

大白毫是白茶類。

大白毫產自雲南思茅地區景谷鄉海拔2千多米的古茶林,大白毫茶採於古茶樹林中,飲用時清爽可口,祛除疲勞,幫助消化。經常飲用是養生健體,長期存放,越陳越香,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白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

凌雲白毫茶是哪裡的特產

凌雲白毫茶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凌雲白毫茶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凌雲白毫茶:屬於綠茶。原名“白毛茶”,又名“凌雲白毛茶”,因其葉背長滿白毫而得名。主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凌雲、樂業二縣境內的雲霧山中,以青龍山一帶的玉洪、加尤兩地的白毫茶品質最佳,產量最多。素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濃、耐泡五大特色聞名中外,成為中國名茶中的新秀。

中國是茶的故鄉,而廣西的岑王老山、青龍山脈一帶是凌雲白毫茶的故鄉。目前中國屬於栽培型的茶樹品種有600多個,其中250多個栽培面積較大,已被國家審定為良種的有76個。

凌雲、樂業是位於廣西西北部的山區縣,靠近雲貴高原,地勢高峻,峰巒起伏,樹高林密,山泉遍佈,溪流縱橫,鬱鬱蔥蔥,雲霧濛濛,日照適宜,漫射光多,氣候溫和溼潤,春夏更是“晴時早晚遍山霧,陰雨成天滿山雲”,冬不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19—23℃,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茶樹多生長在800—1500米的群山峻嶺上,連片茶園多分佈在峽谷溪間,土壤多為高原森林土,有機質含量高,土層深厚肥沃,適宜茶樹生長。這裡山嶺重疊,峰巒起伏,土壤肥沃,終年雲霧繚繞。

1964年,在凌雲縣玉洪鄉雙謀村楓香坪發現很多野生白毫茶樹,其中最大的一株樹高996米,樹幅638米,幹徑25釐米,葉長13.3釐米、寬4.7釐米。直到2003年,在岑王老山、青龍山一帶,沙裡浪伏村、力洪鄉那力村,玉洪鄉九江、盤賢村仍保留著許多古老的野生凌雲白毫茶樹。一些原茶樹經過人工栽培,選育優化,逐步矮化,形成了如今的凌雲白毫茶。

到2001年底止,全縣白毫茶種植面積已達7.47萬畝,凌雲縣因此成為中國第一批20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範基地縣之一。並於2002年9月底通過國家農業部階段驗收,生產的茶葉產品通過區農業廳、區技術監督局驗收,產品達到無公害茶葉標準。

白毫茶在凌雲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凌雲白毫的茶樹品種屬有性繁殖系,屬小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植株高大,茶樹徑粗,芽葉肥壯,葉質柔軟,持嫩性強,茸毫長而密,具有天然的清香,內含茶多酚、氨基酸、果膠等成份十分豐富,自然生長樹高達6~9米,樹姿半張開,分枝較稀。葉片呈水平狀或下垂著生,葉大、橢圓形,葉色青綠,較暗晦,葉面隆起,葉背多毛。葉脈密顯,葉質薄軟。

春芽萌發期在凌雲為3月中旬,一芽三葉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一芽三葉的百芽重平均為99克。始花期11月,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開花結實較少,果小,萼片毛多,成熟茶果綠色。

抗逆性較弱。適宜廣西、滇冬茶區種植。宜扦插育苗,苗期抗性較弱。應用兩年生苗移栽,定剪可用分段剪,以利早期形成分枝。

據說凌雲白毫茶(茶樹品種)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適制六大茶類的全能茶樹品種。

春茶鮮葉含氨基酸3.36%、茶多酚35.6%、兒茶素總量18.29%、咖啡鹼4.91%。適於制紅、綠茶。紅碎茶,顆粒勻潤顯金毫,滋味濃強,有特殊花香;制毛尖茶,白毫滿披,形似銀針,滋味濃醇,有慄香;優越的茶區生態環境和優良的茶樹品種,孕育了優異的白毛茶。

凌雲白毫茶(茶樹品種)1984年被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優良茶樹品種之一(編號:華茶26號)。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對凌雲白毫茶烘青綠茶的生化成份測定,該茶含咖啡鹼4.91%,氨基酸3.36%,茶多酚35.6%,兒茶素總量182.92mg/g,因而該茶品具有提神醒腦、消暑止渴、解疲生津、幫助消化、增強食慾之功效。在飲食迴歸自然的感召下,凌雲白毫茶無疑成為。

凌雲白毫茶的用途主要是作為飲料,而且是色、香、味兼具的天然最佳飲料之一。

白毫茶沖泡方法與綠茶基本相同,但因其未經揉捻,且白毫披身,茶汁不易浸出,沖泡時間宜較長,沖水後一般過5、6分鐘茶芽才會慢慢沉底,約須過10分鐘左右飲用,才能嚐到白茶的本色、真香、全味。

凌雲白毫茶市場除內銷外,還銷往摩洛哥、愛爾蘭及港澳等地,該茶曾作為國家級禮品贈送給摩洛哥國玉哈桑二世,被視為珍寶,稱之為“茶中極品”。

1915年榮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二等獎

1965年中國農業部農業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認定為中國茶樹優良品種

1984年在全國農業區劃會上作為優良茶樹品種資源展出

1985年被全國茶樹良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國家良種

1990年載入《中國土特產品辭典》、《中國茶樹優良品種集》

1991年中國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鑑評,獲全國優質名茶稱號

1992年載入《中國茶經》

1994年載入《中國名優茶選集》、《華茶大觀》、《廣西茶葉史》

1999年榮獲全國第三屆“中茶杯”名優茶稱號

2000年榮獲韓國茶人聯合會第二屆國際名茶評比紅茶類金獎、綠茶類銀獎

雲海白毫是哪裡的

雲海白毫因產地終年雲霧繚繞,酷似雲海,茶葉身披白毫而得名,是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上世紀70年代初創制的名茶。雲海白毫產地勐海,地處祖國的南端,這裡古樹參天,雲霧繚繞,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質層深厚,是茶樹生長的理想環境。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優良的大葉種茶樹,是雲海白毫品質形成的優越條件。

白毫茶採摘細嫩,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半開展或初展,要求芽葉大小、長短、色澤均勻一致。芽葉採回後做到及時攤放,及時加工,保持芽葉新鮮。雲海白毫茶為手工炒制。主要工藝分蒸青、揉捻、炒二青、理條整形、復炒、乾燥等六道工序。蒸青:目的是利用蒸氣破壞芽葉內的酶活性。蒸青鍋鍋徑為30釐米,蒸汽溫度95℃左右,每鍋投葉量300克,歷時2.5分鐘左右,蒸好下鍋攤涼2~3分鐘。

白茶發源地?

白茶。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為福建特產,主要產區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鬆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建陽市水吉漳墩等白茶產地 ,地處武夷山東南麓的山間小盆地。這裡群山疊翠 ,綠水蜿蜒 ;古道芳草 ,清溪扁舟。天時地利 ,使這裡成為茶葉的最適宜區。早在宋朝 ,這裡就列入建安北苑貢茶屬區 ,所產茶葉“皆曰北苑”。 大德年間(12 97~ 130 2年 )建安北苑貢茶失去應有地位 ,而逐步讓位給武夷貢茶。一直到清朝 ,建陽所產茶葉“但稱曰武夷”。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 百八十餘年了。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裡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關於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白茶起於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

建陽白茶,是我福建省一個主要的外銷特種名茶。產品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數種。20多年來,建陽白茶出口量佔全縣茶葉出口總量的70%左右。

建陽縣水吉(含漳墩、回龍、小湖)一帶生產的白茶歷史悠久。至同治年間(1862~1874年),白茶生產更有很大發展。最早以水吉小葉茶芽制銀針,稱為“白毫”,至1870年左右,水吉以大葉茶芽制高階白茶“白毫銀針”,並首創“白牡丹”。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奏以督印官票代引辦法》第七條:“所領理藩院茶票,原只運銷白毫、武夷、香片、珠蘭、大葉、普洱六色雜茶,皆產自閩滇……”。白毫,當時為水吉白毫,即白毫銀針。18年(1929年)版《建甌縣誌》載:“白毫茶,出西鄉,紫溪(今建陽縣小湖、漳墩鄉和水吉鎮部分及建甌縣龍村部分)二里……”。

建陽白茶被譽為閩茶中的“獨秀一枝”。其產量佔全省白茶類之60%以上,其中貢眉、壽眉又佔全省白茶的80%以上。貢眉、壽眉的初製品稱“小白”,其品質特徵為:毫清秀顯現,葉張細嫩,葉態舒展,葉緣垂卷,芽葉連枝,不帶暗片、梗和非茶類夾雜物,芽毫銀白,葉色呈灰綠、翠綠或墨綠,葉背銀灰,葉脈微紅;毫香鮮純,香味清芳爽口;湯色杏黃清明;葉底毫顯,勻亮軟嫩。

白茶是一種不經炒、揉的片狀或單芽製品,屬輕度發酵茶。

採自大白和水仙等大葉茶樹之單芽者,其製成品稱白毫銀針;大白和水仙茶樹之一芽二葉者,其初製品稱大白和水仙白,經精製拼配稱白牡丹;採自小白茶樹等小葉茶之一芽帶二、三葉者,稱“小白”,其精製品稱貢眉和壽眉。對鮮葉(原料)要求具備“三白”,即芽要白,其一至二葉要帶白毫。

白茶以其獨特的外形和內質,在國內外久享盛名。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水吉有茶商字號60多家,其中港商21家。二十年代,白茶由“廣客採買,安南、金山等埠其銷路也”。白茶除一般茶葉飲用價值外,還有退熱、降火和治麻疹之藥效。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被列為高階饋贈品。內銷方面,在廣東和閩南早有銷售。作為傳統出口茶類,95%銷港、澳,其次是東南亞國家,少量運銷歐美等國。

白茶最主要的特點是毫色銀白,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白茶除一般茶葉飲用滋味清香回甘甜爽特性;最大特點是其藥理作用,中醫藥理證明,白茶性清涼,具有清涼解毒和退熱降火,明目清心、清熱解暑之功效。另有研究認為白茶的功效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陳年的 白毫銀針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兒的退燒藥,其退燒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從上述內容來看,建陽是真正的白茶發源地。

參考資料:中國十大名茶:白毫銀針

白茶葉產地是什麼地方 白茶葉產地在哪裡

1、白茶起源於福建省,主要產地涵蓋了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陽等地。其中,尤其以福鼎白茶最負盛名,主要產區為福鼎市的管陽鎮、點頭鎮、磻溪鎮、白琳鎮和太姥山。

2、福鼎有中國白茶之鄉的稱號,福鼎太姥山是名號最為響亮的白茶產區。因為太姥山有一株綠雪芽白茶的母樹,樹齡達一千多年,是福鼎白茶的誕生地。白茶的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

3、其中,白毫銀針的產區包括了福鼎市、柘榮縣、松溪縣、建陽市和政和縣;白牡丹茶的主要產地為政和縣、松溪縣、建陽市和福鼎市。壽眉的產地以福鼎市、政和縣、松溪縣、柘榮縣為主。

標籤: 產地 白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1lzx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