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中藥論文怎麼寫

中藥論文怎麼寫

1. 中藥學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呀

中藥學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畢業論文網 。

中藥論文怎麼寫
2. 中專生中藥製劑專業畢業論文怎樣寫1500字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錶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資訊系統彙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範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範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範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註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資訊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資訊。

3. 怎樣寫好一篇中藥製藥論文

中藥製藥學的內涵與外延 1 中藥製藥學的內涵 顧名思義,中藥製藥學首先是一門研究怎樣製造中藥的 科學。

總體來看,中藥製藥的基本過程可以由以下框圖表 示: 在我國較早期的製藥學專著中有對製藥學較詳細的詮 釋:“製藥學與醫學一樣,也是一種綜合的應用科學。它包括 的範圍很廣,譬如關於藥物的來源、性狀、作用、調配,各種制 劑(如酊劑、流浸膏、丸片劑等)的製備,藥物的保管、選擇, 以及藥品的分析、鑑別、新藥之綜合發明等之知識及方法、技 術,皆屬於製藥範圍[1]。”

王孝濤等[2]則認為傳統中藥製藥 技術包括中藥採製、中藥炮製和中藥和劑(配製)的經驗技 術。 從廣義上來講,中藥製藥學應包含上圖中所有內容,中 藥製藥是把中藥製成安全、有效、方便、宜於患者服用的一定 劑型的過程,它包括中藥原料(中藥材)的來源、鑑定、採收、加工炮製、臨床配伍組方、提取分離原料、製劑處方與製劑成 型工藝研究等具體過程。

筆者以為,隨著學科的細化及分工 的不同,現在中藥製藥學所研究的內容逐漸變為上圖中虛線 所示部分,中藥製藥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研究如何將 中藥材或中藥飲片進行組方設計後,或直接製備成中成藥或 製劑過程的基本理論、生產技術的綜合性應用技術科學。簡 單來說,就是研究中成藥或中藥製劑是如何製造的科學。

1. 1 目前學科劃分中屬中藥製藥學範疇的基本內容 從前述對中藥製藥學的描述,中藥製藥學應包含炮製 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製藥工程學、中藥化學相關的內容,這 四門學科研究的內容基本上涵蓋了中藥製藥的整個過程。 中藥炮製學“是專門研究中藥炮製理論、工藝、規格標準、歷 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其任務是遵循中醫藥理論體 系,在繼承中藥傳統炮製技術和理論的基礎上,應用現代科 學技術進行整理、研究、探討炮製原理,改進炮製工藝,制訂 飲片質量標準,提高中藥飲片質量[3]”。

中藥藥劑學“是以 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藥劑的配 制理論、生產技術、質量控制與合理應用等內容的一門綜合 性應用技術科學[4]”,中藥藥劑學中製藥工藝部分的內容是 中藥製藥學研究的最主要內容之一。我們套用製藥工程學 中藥製藥工程學是與中藥學、工程學和經濟學等 密切結合的應用科學。

它是以中藥製藥單元過程、中藥工業 化生產、中藥製藥工程設計、中藥智慧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為 主要內容,體現了中藥製藥生產工藝與工程技術的有機結 合[6]。它是從工程上,經濟上講中藥製藥的可行性,工業化 可操作性,應該說它才是中藥製藥中的最下游工程。

“中藥 化學是一門結合中醫藥基本理論,運用化學原理和方法來研 究中藥化學成分的學科[7]”,它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學, 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基礎、製劑原料的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方 法,為中藥製藥的專業基礎學科,其技術與理論屬中藥製藥 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1. 2 從古代醫藥學詮釋中藥製藥學的內涵 人們關於藥物知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從神 農“始嘗百草,始有醫藥”發展到現代中醫藥學,“嘗”這一簡 單的過程發展為“炮製、組方、製藥、臨床”幾個過程。

雖然 古代醫藥學沒有詳細的學科分類,但在本草學與方藥學書籍 中涵蓋了中藥製藥學的基本內容。從古人對“製藥”一詞的 運用上可以看出“製藥”已是特指從中藥材(或先從中藥材 製備成中藥飲片)製備成能服用的製劑過程。

“製藥”一詞 早已出現在我國的史書中,如“二十六年夏,行都又疫,高宗 出柴胡製藥,活者甚眾。”(《宋史》卷六二,志第一五,五行志 一下•水條下);“因自制藥,日夜飲之。”

(《宋史》卷四六二, 列傳第二二一,方技傳下•錢乙傳)。在《宋史》中還記載有 專門的製藥專著“《製藥論法》一卷,張機《金石製藥法》一 卷,《製藥總訣》一卷”(《宋史》卷二0七,志第一六0,藝文 志六)。

另外,從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與現行《中國藥 典》(2005年版一部)中所載的第一個成方製劑的製法(見表 1),可得出古代製藥主要包括中藥炮製與製劑製備這兩個過 程(限於當時的自然科學發展還不可能有中藥化學及製藥 工程學的完整體系)。 表1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與《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成方製劑工藝比較 書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 方名至寶丹一捻金 處方 生烏犀屑研硃砂研飛雄黃研飛生玳瑁屑研琥珀研,各一兩麝香研龍 腦研,各一分金箔半入藥半為衣銀箔研,各五十片牛黃研,半兩安息 香一兩半,為末,以無灰酒攪,飛過,濾去沙土,約得淨數一兩,慢火熬成膏 大黃100 g牽牛子(炒) 200 g檳榔100 g人蔘100 g硃砂30 g 工藝上將生犀、玳瑁為細末,入餘藥研勻,將安息香膏重湯凝成後,入諸 藥中和搜成劑,盛不津器中,並旋圓如桐子大。

以上五味,硃砂水飛成極細粉;其餘大黃等四味粉碎成細 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即得。 中藥須經過炮製之後才能入藥及進行藥物的生產,中藥 炮製是依照辨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 劑、製劑的不同要求,所採取的一項製藥技術。

炮製是我國 特有的傳統制藥技術,屬中藥製藥學發。

4. 關於中醫藥發展未來的論文怎麼寫

做個參考 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出的推動“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點任務,為了滿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的需求,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一步加快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程序,特制定“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一、形勢分析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鬥爭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其有效的實踐和豐富的知識中蘊含著深厚的科學內涵,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類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繼承發揚中醫藥優勢特色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以滿足時代發展和民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

1.趨勢 ——努力豐富和完善自身體系建設已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任務。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和生活方式已經發生轉變。

人類疾病譜的改變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使得現有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手段已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東西方醫學優勢互補、相互融合的趨勢已經出現。

——科學技術出現從分析向綜合迴歸的發展趨勢。隨著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入,以還原論和分解分析為主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實要求,科學技術出現了從分析向綜合、區域性到整體、結構到功能、靜態向動態、簡單向複雜的轉變。

尤其在生命科學領域,多學科交叉相互滲透,建立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認識生命和疾病現象已成熱點。 ——經濟全球化促進多元文化相互交融。

隨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斷擴充套件,中醫藥在世界範圍的傳播與影響日益擴大,中醫藥醫療、教育、科研和產品開始全面走向國際。因為原有的疾病沒有得到充分治療,新的疾病不斷出現,醫療費用不斷上漲,許多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都在重新關注傳統醫藥的作用和價值,世界衛生組織也提出,為了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應當推廣使用傳統醫藥,從而給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藥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2.需求 ——解決我國廣大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需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的醫療保健作用。在提高醫療保健水平和覆蓋範圍的同時降低醫療費用和成本是中國和世介面臨的共同問題。

中醫藥具有易於普及和“預防、治療、康復、保健”一體化的醫療模式,能夠為民眾提供“簡便驗廉”的醫療保健服務,充分發揮其特色優勢將有可能為現代社會提供新的醫療保健模式。 ——實現我國醫藥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大力發展中藥產業。

中醫藥產業是我國擁有資源優勢和知識優勢的傳統產業。挖掘傳統醫藥寶庫,推動其創新發展,培育以中藥為基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健康產業,將對提高中醫藥市場份額,發展中藥農業,提高農民收入,扶助貧困地區,保護生態環境,調整醫藥產業和產品結構,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綜合帶動作用,同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所突破並對世界有所貢獻。作為我國最具原始創新潛力的領域,中醫藥系統性和複雜性等關鍵問題的突破,將對生物醫學、生命科學乃至整個現代科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將會促進多學科的融合和新學科的產生,使人類對生命和疾病的認識得到進一步提高和完善,使具有現代人文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中醫藥醫療保健模式和價值觀念得到傳播,從而成為中華民族對人類的新貢獻。

3.挑戰 ——中醫醫療保健服務能力有待提高。由於歷史、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的差異,中醫學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學的成果而始終保持著具有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式,相對於現代醫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顯得發展比較緩慢,還不能很好滿足現代生活條件下不斷增長的社會需求。

在西方已開發國家,中醫藥還未能進入醫藥保健主流市場,其醫療價值和市場潛力亟待挖掘。 ——中醫藥現代產業基礎不強。

總體來看,缺乏優質高效的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薄弱。中藥產業鏈尚有待完善,中藥農業剛剛起步,中藥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合理利用及相關生態環境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中藥工業生產工藝和工程化技術落後,生產效率和綜合利用能力相對低下,缺乏標準化的專用製藥工業裝備;中藥商業流通方式亟待改造。

中藥出口以原料為主和依賴老品種的局面沒有明顯改觀,中藥產品在已開發國家進行藥品註冊尚未取得實質性突破,而“洋中藥”返銷進口有增長趨勢。 ——中醫藥現代科學基礎薄弱。

中醫以整體、動態和辨證的思維方式認識生命與疾病的複雜現象,但用傳統概念表達的中醫藥理論的科學內涵難以被現代社會普遍理解和接受;複方中藥的物質基礎和作用機理等現代研究一直沒有突破;適合自身特點的研究、評價方法和標準規範體系尚未建立,適應時代要求的自主創新體系尚未形成,制約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程序。而西方國家利用其技術和資金優勢,已經開始運用新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醫藥,這無疑是一個挑戰。

4.機遇 ——中藥現代化為中醫藥。

5. 醫藥論文怎麼寫吖.

當前位置 >>; 所有論文 >>; 醫學論文 >>; 藥學論文

藥學論文推薦

中成藥治療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評價

藥師走向病人的探討與思考

石菖蒲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研究進展

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

匹多莫德片劑的藥物動力學和相對生物利用度

藥用卷柏的研究概況

北京市老年處方用藥現狀研究

中醫藥防治老年性痴呆研究中幾個關鍵問題的

細辛道地藥材的系統研究與細辛藥材的GAP

吡羅昔康栓劑的製備及穩定性研究

康萊特注射液的人體藥代動力學研究

阿苯達唑固體分散物的製備及體外溶出特性研

奧曲肽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肺損傷的治療作用

國內外七廠家羅紅黴素在兩種介質中的溶出度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與絕經後骨質疏鬆

核酸擴增技術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與進展

非核素標記檢測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康萊特注射液合用順鉑治療癌性胸水54例療

6.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彙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智慧財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物件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範問題。

論文寫作的要求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7. 中醫畢業論文怎麼寫,最好有一寫好了的,給我看一下

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進展·畢業論文網 本文摘自: 摘 要 綜述了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成果與進展,包括有效化學成分的定性與定量、全方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與鑑定、複方活性部位與有效成分的藥理追蹤等。

中藥複方是中醫治病的主要臨床應用形式,複方中的化學成分是中藥發揮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進行復方化學成分的研究,在闡明中醫的方藥理論,揭示中藥的配伍規律和作用機制,優化製劑工藝,制定質控標準,實現中醫藥現代化並走向國際市場等方面均具重要意義。

筆者就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進行綜述,以供參考。1 研究方法與途徑迄今,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無論在思路還是在技術與方法等諸方面仍處探索階段,不少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意義的觀點和構思,如餘亞綱的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系統分離與鑑定的三元設計方案〔1〕,薛燕等提出的中藥複方多成分經多途徑協同作用的霰彈理論〔2〕以及周俊的中藥複方天然組合化學庫與多靶作用機制〔3〕等,這些對於如何開展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參考價值。

關於中藥複方化學成分的研究方法與途徑,目前可歸納成如下3個方面:1)以單味藥有效成分為指標,對全方製劑進行定性與定量。2)採用植化方法對全方化學成分進行系統提取、分離和鑑定。

3)以藥效為標準追蹤複方活性部位與有效成分。2 以單味藥有效成分為指標定性與定量確定單味藥主要有效化學成分作為指標性物質(marker substances),採用各種分離與分析技術,對複方全方、各藥配伍及各單味藥製劑中指標性物質(成分)進行定性與定量,並探討製備條件(藥材粒度、煎煮器具、加水量、浸泡時間、煎煮時間、煎煮次數、加熱溫度、包煎與另煎以及先煎與後下等)、製備方式(單煎、分煎和合煎)、配伍和劑型等對指標性物質(成分)質和量的影響。

此類研究工作開展較多,也取得了一些有意義的結果。四物湯由當歸、地黃、芍藥和川芎組成,袁久榮等〔4〕採用多種分析方法測定了四物湯各藥單煎、分煎和合煎液中的阿魏酸、8種微量元素、17種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結果表明在加熱條件下合煎時,各成分間具有增溶效應。

鍾立賢等〔5〕測定並比較了小青龍湯(由麻黃、桂枝、芍藥和甘草等組成)各藥單煎、分煎及合煎液中麻黃鹼的含量,結果顯示合煎液中麻黃鹼含量最低,此係甘草酸與麻黃鹼作用產生沉澱所致,但合煎液與分煎液的藥效並無顯著差異,說明雖然甘草酸與麻黃鹼形成沉澱,但口服後在體內仍具藥效,因此對中藥複方煎煮過程中產生的沉澱應慎重考慮其取捨。四逆湯由附子、甘草和乾薑組成,張宇等〔6〕對附子與甘草、附子與乾薑及三味藥配伍前後主要有效成分進行了定性與定量,結果表明附子與乾薑配伍時,具毒性的烏頭鹼類含量升高;而附子與甘草配伍時,烏頭鹼類含量降低,說明中醫“附子無干姜不熱、得甘草則緩”理論具有一定科學依據。

六味地黃湯為補陰名方,嚴永清等〔7~9〕對其化學成分進行了初步分析,結果表明同一方劑因製備工藝不同,其化學成分的質與量也不盡一致;複方化學成分不等於各單味藥化學成分的簡單加和;合煎液中化學成分種類多於分煎液。朱永新等〔10〕發現生脈散水煎劑中人蔘皁苷Rg3和Rh1等含量明顯高於單味人蔘水煎 劑,由此推測在加熱煎煮過程中發生了人蔘皁苷的水解轉化,結果使原來在單味藥中屬微量成分的Rg3和Rh1在複方中成為主要成分。

嚴永清等〔7〕則在比較生脈散中人蔘、麥冬和五味子合煎與分煎液化學成分差異時發現,合煎液中人蔘總皁苷的含量低於分煎液,而在血流動力學以及對心肌作用和臨床療效觀察上,合煎液效果優於分煎液,據此推測 人蔘皁苷Rg3和Rh1等可能是該方某些藥理作用和臨床療效的活性成分。魏慧芬等〔11〕對小半夏加茯苓湯及方中各單味藥的化學成分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複方中生物鹼含量低於半夏單味藥,而氨基酸含量均高於各單味藥,認為高含量的氨基酸對發揮該方的和胃止嘔作用有益。

五仁液系山楂核等多種中藥提取製成的一種殺菌劑,塗家生等〔12〕用GC/MS法對其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發現其富含酚類、苯甲酸類和脂肪酸等具抗微生物作用的有效成分,並以面積歸一化法計算了各類有效成分的相對含量。枳術丸由枳實和白朮組成,羅尚鳳等〔13〕採用GC/MS法測定了其製備過程中蒼朮酮、蒼朮內酯、羥基蒼朮內酯和脫水羥基蒼朮內酯等4種有效成分的含量動態變化,結果發現在炮製時白朮中的蒼朮酮可氧化生成蒼朮內酯和羥基蒼朮內酯,而在與枳實組方時蒼朮內酯和羥基蒼朮內酯又可還原成蒼朮酮,並討論了這一化學變化的原因。

3 用植化法對化學成分提取、分離與鑑定將中藥複方視為一個整體,採用植化方法對全方化學成分進行系統提取、分離、純化和結構鑑定,可全面分析複方化學成分是什麼,與單味藥成分比較有何區別以及有無新化合物生成等。目前,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報道不多。

: [1] [2] [3]。

8. 中藥儲存與養護的論文怎麼寫

中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中藥處方,臨床療效和安全。

只有保證中藥材及飲片的調劑質量,才能更有效地運用藥學專業知識給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中藥調劑室的在崗人員應具備醫藥院校畢業或藥師職稱以上專業技術人員。並且受過1 a以上專業培訓,熱愛本職工作,具有職業道德和與其相適應的知識和技術。

處方調配的藥品名稱必須符合《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規定的正名,不符合者應給予撤換。飲片調劑室的藥鬥等儲存飲片的容器應排放合理。

應有與其符合的品名標籤。 藥品易位,標籤隨即更換,藥鬥等儲存飲片的容器內不得有中藥黴變,結串,蟲蛀等現象。

調劑用的計量器由計量管理單位定期校驗,不合格不能使用,不得以手代稱,估量抓藥,飲片調配每劑劑量應在正負5%以內。每劑調配後,應經複核人員複核,合格無誤發給病人。

複核率要求100%。 飲片調配過程中做到工作場地,操作檯面清潔衛生。

凡礦石、貝殼類藥品需打(搗)碎,配發“先煎”,“後下”,“烊化”,“沖服”,“包煎”等藥品均應按醫囑單包,在小包上註明煎服方法。對芳香易揮發品種,不易提前切片搗碎,要臨時加工。

當調配有配伍禁忌或超劑量處方時,應拒絕調配,必要時經處方醫師更正或重新簽字,方可調配。毒性藥品以及特殊炮製的藥品等必須向病人交待清楚,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調配。

中藥材及飲片如鍛製品、制炭、加輔料製作的特殊加工品(如水飛、制霜、發酵等),多數動物藥或礦物藥按處方藥管理。對一些作用強烈,安全性差及製作工藝複雜的藥按處方藥管理。

麻醉中藥飲片,如:罌粟殼等;毒性中藥飲片,如馬錢子、川烏等,要專櫃、專帳,雙人雙鎖貯存。部分礦物藥含有重金屬,如硃砂等等。

毒性藥材儘管炮製後毒性減輕仍按特殊中藥飲片管理。 定期檢查存放時間過長而使活性成分破壞或消失的中藥飲片,如綿馬貫眾,其含綿馬酸不穩定易水解;益母草中的水蘇鹼不穩定;白芷、薄荷、木香、當歸、獨活等揮發油易揮發;板蘭根、黨蔘反糖、柏子仁、苦杏仁、易走油等等。

不能作為藥用或者超過效期,甚至變質的中藥須報經醫院領導批准後,予以報損。 中藥調劑室要加強各項制度的管理,如藥品質量檢查登記,差錯事故登記,效期登記,服務質量登記等等。

使中藥的管理步入規範化。 5加強中藥庫的保管與養護 合理的儲藏保管藥材也是保證藥材質量的重要環節。

中藥飲片按性質要求做到分類定位,整齊存放,採取科學、合理、經濟、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採取針對性措施如干燥、降氧、燻蒸等方法養護,根據實際需要採取防塵、防潮、防汙染以及防蟲、防鼠、防鳥等措施,通過控制調節藥材的儲存條件,對藥材儲存質量進行定期檢查及維護,達到有效防止藥材質量變質、確保儲存藥材質量的目的。若由於管理不善或已變異失效不能使用的中藥,必須追查責任。

對麻醉中藥飲片,毒性中藥飲片實行專人、專櫃、專帳、雙鎖保管。建有近期藥品催銷表,不合格藥品報損表。

中藥質量養護記錄,溫溼度記錄,銷後退回記錄,等中藥養護檔案。 搞好醫院的中藥質量管理,是確保中醫療效的重要環節。

必須高度重視。樹立中藥飲片第一的觀念。

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信譽,以質量求發展。才能贏得患者,贏得效益。

標籤: 論文 中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y6l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