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清史稿·紀昀傳》原文及翻譯

《清史稿·紀昀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清史稿·紀昀傳》原文及翻譯

紀昀,字曉嵐,直隸獻縣人。乾隆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再遷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貴州都勻府知府。高宗以昀學問優,加四品銜,留庶子。尋擢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得罪,昀為姻家,漏言奪職,戍烏魯木齊。釋還,上幸熱河,迎鑾密雲。試詩,以土爾扈特全部歸順為題,稱旨,復授編修。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館,大學士劉統勳舉昀及郎中陸錫熊為總纂。從《永樂大典》中搜輯散逸,盡讀諸行省所進書,論次為《提要》上之,擢侍讀。上覆命輯《簡明書目》。坐子汝傳積逋被訟,下吏議,上寬之。旋遷翰林院侍讀學士。建文淵閣藏書,命充直閣事。累遷兵部侍郎。《四庫全書》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賚。遷左都御史。再遷禮部尚書。復為左都御史。畿輔災,饑民多就食京師。故事,五城設飯廠,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請自六月中旬始,仍以三月止,從之。復遷禮部尚書,仍署左都御史。疏請鄉會試《春秋》罷胡安國傳,以《左傳》本事為文,參用《公》、《穀》,從之。嘉慶元年,移兵部尚書。復移左都御史。二年,復遷禮部尚書。疏請婦女遇強暴,雖受汙,仍量予旌表。十年,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卒,賜白金五百治喪,諡文達。

昀學問淵通。撰《四庫全書提要》,進退百家,鉤深摘隱,各得其要指,始終條理,蔚為巨觀。懲明季講學之習,宋五子書功令所重,不敢顯立異同;而於南宋以後諸儒,深文詆諆(毀謗),不無門戶出入之見雲。

(選自《清史·紀昀傳》有刪改)

譯文:

紀昀,字曉嵐,是直隸獻縣人。乾隆十九年考中進士,被授予庶吉士一職。後升任為翰林院編修。兩次升遷為左春坊左庶子。考察京城官吏,紀昀被授予貴州都勻府知府。高宗因為紀昀學問突出,加授四品官銜,留任庶子的官職。不久被破格擢提升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前兩淮鹽運使盧見曾獲罪,紀昀和他是親家,因為提前洩漏機密被被撤職,發配烏魯木齊戍邊。其後被釋回京,皇上臨幸熱河,紀昀在密雲迎接皇上的車駕。皇上面試紀昀詩文,用土爾扈特全部歸順作為話題,紀昀的詩作很稱皇上的心意,又被重新授予編修一職。乾隆三十八年,開《四庫全書》編修館,大學士劉統勳推舉紀昀和郎中陸錫熊為總編。紀昀從《永樂大典》中搜輯散失的篇章,閱讀了各行省所進獻的書,評定排列了順序,並寫了《提要》呈獻給皇上,並被提拔為侍讀。皇上又命令他編修《簡明書目》。他因為他的兒子紀汝傳累次拖欠官府的賦稅被訴訟,交給官吏審議,皇上寬恕了他。不久紀昀升遷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朝廷建文淵閣收集藏書,命紀昀管理文淵閣的事。紀昀後多次升遷成為兵部侍郎。《四庫全書》編成,上表給皇上。皇上說:“表一定是紀昀寫的!”命令給他加倍賞賜。升遷左都御史。兩次升遷為禮部尚書。後又做了左都御史。京都周圍大災,飢餓的百姓大多到京城要飯。按照舊例,要在京城的五城分設飯廠,自十月到第二年的三月。紀昀上疏請求自六月中旬開始,飯廠每日煮三石米,十月每天再加二石米煮飯,仍然在次年的三月停止,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又升遷為禮部尚書,但是他仍然在左都御史官衙辦公。上疏請求鄉會試從胡安國寫的《春秋》中選題,用《左傳》裡面的原文作為題目,參考借用《公羊傳》、《穀梁傳》兩部書,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嘉慶元年,調任兵部尚書。又調任左都御史。嘉慶二年,又升任為禮部尚書。上奏章請求說婦女遭遇強暴(抵抗者),即使受汙辱,也仍然酌情給予表彰。嘉慶十年,成為協辦大學士,加封太子少保。死後,朝廷賜給白銀五百兩治理喪事,諡號文達。

紀昀學問淵博。他撰寫的《四庫全書提要》,評論褒貶歷代各大家的著作,深入探討,仔細尋查,各自都深得要旨,自始至終條理清晰,蔚為壯觀。苦於明末講學的習慣,宋代五位大家的書為人所重視,不敢明顯表示不同的看法;而對於南宋之後各位大儒,非常苛刻地痛加批駁,不能說沒有門戶之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ny6op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