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日本茶室設計

日本茶室設計

日本茶室設計

日本茶室設計著重於創造一種安靜、自然、簡潔、平和的氛圍,以便人們可以沉下心來享受茶道。以下是一些關於日本茶室的設計原則:

1. 營造和諧的氛圍。茶室應該呈現出和諧的氛圍,可以通過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竹子)、柔和的顏色和光線來實現。

2. 好的佈局。佈局應該考慮到“一刻也不走出去”的原則,即一旦來到茶室,人們不應該離開,直到茶道儀式結束。茶室的佈局應該確保人們不必來回走動。

3. 簡潔的設計。日本茶室的設計應該簡潔明瞭,不需要過多的裝飾或花哨的配件。

4. 合適的尺寸。茶室應該根據使用者的身高來設計。據說,當人們站在茶室的中心點時,他們的頭和膝蓋應該能輕鬆與茶室的頂棚和地面相接觸。

5. 有足夠的光線。日本茶室通常沒有窗戶,因此需要特別設計以確保適量的自然光線。同時,人工照明也應該考慮到輕柔,光柔和明亮的效果。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則外,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然而總的來說,日本茶室的設計應該旨在創造一個安靜、親密和和諧的空間,以便人們可以專注於茶道儀式。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在北京亮馬橋附近的皓空間,我們看見了說出這句“讓建築消失”的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設計的茶室的真面貌。

我常常好奇,建築是何其神奇的一種存在,千百年來,人住在各種名字各異的建築裡,先是遮風避雨,躲避野獸的侵害,然後漸漸發展出越來越高階的居住文化。我們進入一個房子,身體在下意識裡就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好或不好,例如空間、結構、材質、空氣的流通和傢俱的擺設,更不用說光線對你直觀感受的影響了。不信,你看看下面這張照片:

白晝裡,日光自東而西,傳統的門、窗放行它,框定它,切分它,讓它具有形狀,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緩慢變化。因為有了切分和阻隔,因此有了影子,形影相隨,空間就有了生命。

我們講,“登堂入室”。在皓空間,似乎不存在“登”這回事,因為沒有高高的門檻,有的,只是一扇乾淨的玻璃門,你靠近,它無聲滑開,然後你就看到了這個:

一片竹林。看上去好像沒什麼特別的,是嗎?還真不是。

這些竹子,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在日本,它們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染青竹。在一傢俱有95年曆史、祖孫三代都在傳承竹器製作技藝的加工廠,原高十米左右的竹子被精挑細選,然後擷取當中最直、最勻稱、成色最好的那一段,進行加工。這些直徑在8~10釐米的竹子要經過自然的烘乾、拉直、晾晒,放入染缸進行染色——對,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叫“染青竹”的緣故,然後,工人們還要在竹子中間填充聚氨酯和進行背切,以保證它們50年都不腐爛。

現在覺得它們不是普通的竹子了是嗎?那就再看一遍。

除了“步道”,竹子四周鋪滿黑色鵝卵石,如果你有意放慢腳步,也許會產生行於水邊的錯覺。至於天花板的手敲銅,它們凹凸不同,漫反射著不同時刻的光線,暗黃、亮青、玄黑,三色足以讓人在平靜中又產生期待。

走過玄關外那一段短短又長長的過渡空間,關上同樣是竹子做的竹屏風,一個更大的空間在你眼前展開了。

單人沙發、雙人沙發、多人沙發,桌子,三張抽象畫,很簡單對不對?對。

但這是很有名的設計師設計的:法國人Christian liaigre,擅長室內設計,按照庸俗成功學的說法,就是很會搞裝修的人。單靠圖片你是看不出來的,但是,為了營造一個客廳的氛圍,沙發的靠背角度據說是精心除錯過的,坐在其中的人,既不會感到彼此太遠,也不至於感覺太近。

換一個角度看看,回望出口。左邊有一張不規則的桌子。

桌子是三角形的,與大方桌、大圓桌不同,銳角三角形保證了交流時不一樣的彈性,它既可能當作會議桌,也可以當作餐桌。

看看桌子的紋理。在這樣的桌子上吃飯,手不會打滑,當然,要是飯粒掉到桌子上了,好像也比較麻煩。不過話說回來,桌、椅常常是一個房子裡相當重要的傢俱,桌椅是否舒服好用,決定了你願意坐下來的時間;而當你真的坐下來的時候,眼前的風景有多美,又決定了你願意凝視的時間。

再來一張不同角度的。按照設計師的說法,這個空間要使人產生移步換景的效果,所以我們可以躲到沙發背後看看——不過就是一兩百平米的面積,看起來卻是寬敞無比,白牆與素色的竹簾和諧共處。

像古代銅鏡一般明亮的烤漆板,材料是一級方程式F1邁凱倫車隊指定工廠生產的產品。其版塊線條本來就抽象,再看看倒影裡的抽象畫,更有一種映照之感。

對了,那張大畫,是藝術家理查德·特謝爾創作於2013年的《錯亂秩序》。“錯亂秩序(Chaosmos)”是由詹姆斯·喬伊斯在1939年的小說《芬尼根守靈夜》中創造的混成詞,大概的意思是唯有包容混亂,秩序才能真正存在。但不管怎麼說,抽象畫都不好解釋,你可以看看畫的區域性:

湊近了還是挺好看的——只要你靜下心來好好看看。

這兩張小尺幅的畫是是法國藝術家克萊爾·西農的作品,她是1986年生人,2009年畢業於巴黎高等藝術學校。這兩張畫看起來像版畫,其實是用油墨刷在畫紙上,你看畫的底部,像不像有受到重力牽引的下墜感?

好了,現在我們可以來說說茶室了。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一目瞭然,推開竹簾的門,桌、椅、架、凳、畫、花,如此種種,都已映入眼簾,沒有屏障,沒有通幽,也無需拿了放大鏡似的仔細品鑑。

不過,那樣說好像又不對。與客廳的高挑空間不同,茶室的“地基”被抬高,進入茶室時需要抬腳,這麼小小的一個動作,可能會讓人產生微妙的“登堂入室”的感覺;天花板也被壓低,使之更接近日本傳統的茶室,雖然不至於像千利休的茶室那麼狹小低矮,但空間的仄,反倒能讓人更清晰地意識到“自我”,並在“忍受”中感受到另一種“和敬清寂”。

最值得一說的,其實就是這些來自浙江安吉竹鄉的竹屏風。在日本,竹屏風被稱為“SUMUSHIKO”,在日本茶室中大量使用,在隈研吾其他的建築作品中也很常見。但區別就在於,日本通常不會做那麼高的竹屏風:4.6米,竹條的寬度和厚度都是4毫米,設計師將竹條和竹條以6毫米的距離進行排列,並固定在膠合竹龍骨上,竹龍骨則通過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進行連線。而單扇竹屏風可以通過軌道懸掛在吊頂上連續成牆,底部則有暗藏的地鎖與地面固定,一旦地鎖開啟,屏風便可以在軌道上任意滑行。

讓我們來看看更多的屏風:

屏風的縫隙切割了光線,但同時又保留了空氣的流通,不啻為一種絕妙的設計。到了夜晚,燈光的介入又使之具有另一番模樣。

在皓空間舉辦的話劇:田沁鑫導演的《青蛇》,茶室與客廳連為一體,光影轉換,變化多端。

茶室之一景。即便空間狹小,也要營造出層次感來。

胡桃木博古架,裡面的茶具均由日本大師設計,其中一把為世界著名的建築與工業設計師黑川雅之的作品,材質為鐵器。

茶室可以飲茶,也可以品香或插花,而規模稍大一點的活動,則需要在展廳進行了。

展廳的入口,白色的簾幕延續東方的意蘊,有一種透光透氣感。

從展廳的盡頭回望入口。這張是很久以前舉辦過的繆曉春的小型展覽,沒有美術館和美術空間的巨大空間,反倒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觀賞一幅畫。

最後一張,安利一下。

我試圖用一種圖示的辦法來展示一個空間、一個建築、一種氣氛,但不得不說明,只有身體的參與,空間的價值才能恰如其分地顯現出來。建議你們親身前往拜訪。

“世界再大,也要有一個地方棲居心靈。”這就是建築。

撰文 | 阿改

攝影 | 攝影師阿改,一部分圖片由皓空間的職業攝影師提供

【文化】日本茶室的禪意美學設計

“裡面是一間恬靜明亮的四迭半茶席。兩扇紙拉窗納入柔和的光線。晨光太潔淨,彷彿連內心都能獲得洗滌。垂下目光,茶釜放在火爐上。蓋子半掩,但是沒有發出水聲。釜身渾圓飽滿,讓人忍不住想用手……茶釜裡的水燒開,沸騰的聲音替柔軟的心靈注入嶄新的生命和活力。”這是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佈置茶室所追求的感覺。

日本茶室佈局

茶室--精神追求的產物

日本的茶室裝飾深受佛教禪宗的影響,在日本茶室與神社的地位一樣受人敬仰。它透過抽象化的建築和裝飾符號,表達了超凡脫俗的佛教禪宗。

在16世紀,茶室聚集了武士和家來共謀日本的統一與改革;在17世紀,茶室成為德川嚴格形式主義環境裡自由思想唯一能透氣的地方。而在如今,一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們,不僅是日本人,似乎比以往都更需要一間讓靈魂的茶室。

?日本茶室佈局平面圖

茶室設計處處透露禪意?

日本茶室由茶室本身、水屋,門廊和甬道組成,室內面積通常一般都在五六平方,建築內外強調素淡、純淨,一面白牆前一枝插花的簡單。雖然面積小,但是僅僅這五六平方小空間的因為對工藝和材料的要求導致造價非常高。

茶室內基本沒有傢俱,室內的通常裝飾就是設有一個壁龕,內掛一畫軸或字幅,壁龕內還置有一個花瓶,多為竹製,上面吊一支花或插上一朵小花。畫軸一般多是日本水墨山水畫,其最大特色,就是畫面留下很大的留白,是一種佈局,更是一種智慧吧!

茶室壁龕?

壁龕是日本茶室許多富有特色也很有意思的構造之一,岡倉天心曾在《茶之書》一書中說:“茶室的簡樸單純是模仿禪院的結果。”

並這樣解釋壁龕的由來:“禪院講堂裡除了祭壇後面的神龕以外,別無他物,神龕裡是禪宗創始人菩提達摩的像或由禪宗的兩位最早的祖師迦葉和阿難陪伴著的釋伽牟尼像,祭壇下有為紀念這些聖人對禪所做的偉大貢獻而奉獻的花和香。”

?跪在壁龕前行最高的禮

“禪宗的講堂中的祭壇是日本式房屋中為陶冶客人們而設定繪畫和鮮花的神聖地方—壁龕的原型”,這一解釋和壁龕作為茶室中規格最高之部分這一事實十分吻合。

人們進入茶室後,首先要跪在壁龕前行最高的禮,拜讀掛在壁龕裡的禪宗墨跡,觀賞茶花。

?茶室的美學設計

茶室中非跪行不能進入的小入口,或許是世界上建築史上最罕見的設計了。很久以前,茶室入口仍是普通的日式拉門,一日,千利休發現漁船上船艙很小,人們進出只能躬腰曲膝後得到了啟發,跪行而入的小入口應運而生。

跪行而入的小入口?

另外在裝飾方面千利休追求的是無上的孤寂,他力求簡潔,以及不對稱的美學原理,旨在用物質的極度精簡來反襯內心精神的富饒強大,避免重複。

比如,茶室裡只能擺放一兩件必要的美感裝飾品,裝飾品的設定要符合茶室的主題。如果用了圓形的茶杯,那麼茶壺就不應該再是圓形的;如果有了一瓶鮮花,那就不該再掛一幅以花為主題的繪畫;如果用了白色茶碗,那茶罐就應該是別的顏色······

不對稱的美學原理?

這種審美觀亦是具有禪宗色彩的道教理想所結出的果實。道教和禪的哲學動力本質強調追求完美的過程超過強調完美本身,並認為真正的美只能通過從精神上完善那些不完善的事物才能得到,因此可以說,茶室裡永遠避免重複體現的是禪宗裡“無常”的思想。

日本出了茶道大師千利休後,很多茶室基本都是模仿千利休所造的茶室。但並不是完全照搬,不同的茶室都有自己一定的個性。

日本茶室的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

茶室的會意文字為“數寄屋”。它用一般的土、砂、木、竹和麥秸等構成,外表非常不起眼,顯得有點質樸甚至貧寒,採用人字形屋頂,雨水可以順著兩邊流下來。以四張半榻榻米為界,分大茶室和小茶室。內部置空,往往有壁龕,壁龕正面掛一些中國名僧的畫,下置插花一盆,使用簡陋的茶具,炭爐,茶銚,爐刷等,而且,這一切佈置得隨意而極不規則,所以又有“空室”和“不等居”之稱。採用自然光,窗戶極其講究,使得室內的每一樣東西無不顯得素靜清雅;來賓們也穿著絕不刺激的衣裝。於是“暗示出一種高尚的貧窮和精美的粗陋”,在小小茶室裡,“從精神上追求並享受著貴族般奢侈的生活”。日本茶道由禪僧倡導起來,武士豪紳附庸風雅,競相仿效,一時大盛。武士們曾經依照書院造府邸的上段的式樣,建造的小小的茶室,但沒有流行。廣泛流行是草菴風的茶室。

日本茶室與空間美學

從千利休所在的時代起,茶道不僅主導了整個的茶文化歷史,而且通過對日本精細文化結構的滲透,對日本人道德和審美敏感性和行為標準都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延伸到其日常生活中的。

日本的茶室具有私人的性質,茶道結合了禪宗與哲學,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

千利休以後,茶室的面積大概只有八平方,這個空間的容納不超過五個人。甚至有的茶室不到三平方,目的是為了創造一種密閉性,有助於注意力的集中,同時保持某種靈性。

建築和茶具的設計有不對稱性和不完美的流動性,插花,掛軸在光線的流轉下呈現一種柔和的氛圍。

傳統的茶室入口低矮,客人需要曲身以跪的姿勢爬入。

烹茶的儀式和步驟繁雜,大概需要幾個小時。

這本書仔細講了其空間美學與哲學的關係,宗教背景。

日本的美學裡有對殘缺的喜愛和對完美的拒絕,因為完美意味著停滯和無法生長,一旦完美,就不再是充滿生機的過程的一部分。

所以,其建築美學裡歡迎不對稱性。不對稱性並不是一個靜態事實,而是成長,變化,相互的依存的生命過程。它被認為是日本建築中最突出的特點之一。

有人認為,日本美學是建立在動態美學的概念之上的,包括對萬物轉瞬即逝的認知。

這個哲學認知我想同樣適用於人,有缺點的人更可愛,更像人一些,不知是否也在於其變化和生長的生機?

很喜歡的一本書,很認真的在討論茶,茶道,茶室,建築美學與哲學。

關於日本茶室建築的一些問題,茶室建築脫胎於什麼建築?茶室建築寄託了日本人的什麼精神和思想?

日本茶室津築由茶室本身、水屋,門廊和連線門廊和茶室的雨道(露地)組成,因其外形與日本農家的草菴相同,且只使用土、砂、木、竹、麥千等材料外表亦不加任何修飾而又有“茅屋”、“空之屋”等稱呼。

日本茶室包括許多特有的構造如壁龕,須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及“牆底窗”,不對稱的結構體系等,這些獨特的設計手法也都有各自深刻的禪意。

岡倉天心曾在《茶之書》一書中說:“茶室的簡樸單純是模仿禪院的結果。”並這樣解釋壁龕的由來:“禪院講堂裡除了祭壇後面的神龕以外,別無他物,神龕裡是禪宗創始人菩提達摩的像或由禪宗的兩位最早的祖師迦葉和阿難陪伴著的釋伽牟尼像,祭壇下有為紀念這些聖人對禪所做的偉大貢獻而奉獻的花和香。”“禪宗的講堂中的祭壇是日本式房屋中為陶冶客人們而設定繪畫和鮮花的神聖地方—壁龕的原型”,這一解釋和壁龕作為茶室中規格最高之部分這一事實十分吻合。人們進入茶室後,首先要跪在壁龕前行最高的禮,拜讀掛在壁龕裡的禪宗墨跡,觀賞茶花。

茶室中非跪行不能進入的小入口也許是世界上建築史上最罕見的設計了,相傳在利休之前,茶室入口仍是普通的日式拉門,利休在發現漁船上船倉很小,人們進出只能躬腰曲膝後得到了啟發,而後將茶室入口改為跪行而入的小入口,尺寸高約73cm,寬約70cm,做入口的木板亦不得為整塊,規定為用兩塊半的舊木板拼成。內側有橫框,釘子帽要露在外面不得加以掩飾,這樣的尺度使不論何人進入茶室前,都必須膝行而入。以身體力行的方式來體驗無我的謙卑。

茶室的外觀和內部的構造都力求表現“不對稱”美,這種審美觀亦是具有禪宗色彩的道教理想所結出的果實。道教和禪的哲學動力本質強調追求完美的過程超過強調完美本身,並認為真正的美只能通過從精神上完善那些不完善的事物才能得到,因此有意地避免用對稱來表達完美和重複。可以說,茶室裡永遠避免重複。這也體現出禪宗裡“無常”的思想。在無限變化的時空中,所有人事間的交會都是絕無僅有的特殊存在,因此茶道中講究“一期一會”。這也使茶室成為暫時的建築,有其固定的年限。從這個意義上講,茶室的身體本身僅是荒野裡的一間小屋,一個用長在周圍的野草紮起來的簡易避難所,這些野草隨時都會因為被鬆綁而回到原來的荒野裡去,茶室中的無常由茅草屋頂,纖細脆弱的支柱、沒有份量的竹子來支撐,由表面上漫不經心地選擇的平凡材料來表現。茶室中的永恆僅存在於精神之中,這種精神具體到這個簡單的環境中,用自己精美的微光來美化周圍的一切。

這祥美妙的意境首先需要柔和的光線,而室內的色彩也必須淡雅。因此,看似粗陋的茶室窗戶,加上小天窗,使光線可從各個角度射進來。為表現互相的美感,茶室窗戶的構造極具特色分為“牆底窗”和“連子窗”兩種。“牆底窗,源於日本農家,由於茶室的牆壁由砂摻土摻稻秸抹成,內部須有一個由竹棍,葉莖組成的固定架作為牆底。因此於抹灰時,故意留下一部分,稱為“牆底窗”。另一種“連子窗”的原型由木條做成被匯入茶室後改用竹棍為材料,比牆底窗可開得大一些。用於茶室的大面積採光。窗戶的大小和形狀也儘量避免重複,因此茶室中的窗戶大小不一,高矮不齊。另外,面積越小的茶室窗戶開得越多,這是為了給人一種開闊感。同時體現“將大化小,將小化大,力求中和”的茶道精神。

室內外質樸淡稚的色彩需要從天頂到地板的所有材料都現出其純淨的本色,這使茶室的天棚和地基也都與眾不同,茶室的天棚由樹葉竹片做成,並設計得有高有低,高頂棚的下面是客人坐的地方,低頂棚的下面是主人點茶之處,以示對客人的尊重。有的茶室還直接科用房頂的內側,不加頂棚,更增添了簡素質樸的風格。茶室的基礎為追求安定感,亦有別於一般日式建築為利於建築本身通風而將整個建築體略為架高的做法。茶室基地採用全著地建築法,在條室底部的四周逐一塞上石頭,或在石頭上加一根竹子或一塊木板以便於房體透氣。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採用的石頭要求用自然石,不加切磨。

茶室建築本身畢竟只是濁世中的一方淨土,但這方淨土怎能立於濁世之中又超然其外呢。這裡不能不提到茶室外的露地和中門。《南方錄》中說道:“在露地時,主人的第一動作是打水,客人的第一個動作是用水洗手。這是露地、草菴的根本。可以把這裡看作是所有步入此處的人互相除去世間之塵而設的洗手缽也。”《禪茶錄》中則這樣寫:“露,訓讀為表現,地云為心,意為表現個性。割斷一切煩惱之緒,現出真實的本性,故稱作露地。一本性的道場,基於此意,取名為露地,露地也是茶室的別名也。”由此意而建造的“露地”是飛向宗教性自由境地的場所,只有進入露地才能脫離塵世。茶室創始人幹利休也正是試圖以茶湯的形式從世俗性的世間超脫出來、這一世俗亦被稱為火宅和汙濁。

踏上露地即意味著與外界中斷聯絡的第一步。踱步於露地上的人,當他踏著一塊塊排列著的奇形怪狀的踏腳石,走在常青樹的幽暗中,地上是乾枯的松針,身邊有披著青苔的石燈籠,一定會油然而生超凡脫俗的意境。身居鬧市的人也會產生遠離文明的塵囂而悠然林中之感,這種安寧與單純的效果正是露地的本意。

走出露地來到中門時,眼前的中門既不牢固又不奢侈。怎樣解釋這道門呢?假如門是保護自我世界之物的話,那麼,門外皆屬敵人,然而,露地的門只是小巧的柵欄,說它是門也只能是個形式,作為露地的門打破了門需隔絕內外的觀念,柵欄門,既簡單地開啟。又可從容地窺見裡面的動靜,因此,柵欄門只是為表現出門內外側的不同層次,其外側雖同時還處在同一露地的延長線上。但以柵欄為界,讓人感受到了由此劃分出的不同世界,這正是《法華經》中“出之三界火宅,坐之露地”的一種嘗試。

日本茶藝知識

日本茶藝知識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於中國工夫茶具。下面是日本茶藝知識,歡迎閱讀了解。

  日本茶道的“茶室”,又稱“本席”﹑“茶席”,為舉行茶道的場所。日本的茶室一般用竹木和蘆草編成。茶室面積一般以置放四疊半“榻榻米”為度,約9-10平方米。小巧雅緻,結構緊湊,以便於賓主傾心交談。茶室分為床間﹑客﹑點前﹑爐踏達等專門區域。室內設定壁龕﹑地爐和各式木窗,一側布“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床間掛名人字畫,其旁懸竹製花瓶,瓶中插花,插花品種視四季而有不同。

  日本茶道的茶具因日本茶道源於中國,故而日本茶道的茶具也源於中國工夫茶具。其基本茶具與潮州工夫茶具一樣也分四大件:涼爐,煮水用的風爐;茶釜,煮水用的鐵製的.有蓋大缽;湯瓶,泡茶用的帶柄有嘴罐,稱“急須”;茶碗,盛茶湯用的瓷碗。

  另外,還有研磨茶葉的“茶磨”﹑夾白炭用的“火箸”;盛冷水的“水注”;盛白炭的“炭籃”;清潔茶具用的“水翻”;裝香用的“香盒”;沏茶時用於攪拌的“茶筅”;取茶粉用的竹製“茶勺”;擦拭茶碗的“茶巾”;盛茶葉末的“茶罐”;用三根大鳥羽毛製成﹑用於拂塵的“羽帚”;盛炭的“炭鬥”;盛爐灰的“灰器”;取水用的“水勺”等。

  日本茶道的用具名目繁多,不但有大小之分,還有“和物”(日本)與唐物(中國)﹑高麗物(朝鮮)之區別。

;

什麼是草菴風茶室

日本的茶道是由禪僧倡導起來的。禪僧飲茶最直接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使他們在打禪時能保持頭腦清醒,而茶室就是為茶道而建造的。由於禪僧們在茶道里注入了寂滅無為的生活哲理和不分貴胄黎庶一律平等的思想,茶室就以淡雅與之相呼應,追求自然天成。廣泛流行起來的是草菴風的茶室,成為日本最有特色的古建築型別之一。

草菴風茶室一般都很小,若以榻榻米為度量單位,茶室大多是四席半,最小的只有兩席。它們小而求變,內外都避免對稱,也有床和棚。常用木柱、草頂、泥壁和紙格扇。為了渲染天然,常用不加斧鑿的毛石做踏步或架茶爐,用圓竹做窗櫺或擱板,用粗糙的葦蓆做障屏。茶室的牆壁和門板是白色的或者是半透明的,為的是讓地面的反射光透進來,在如此深的屋簷下,地面的反光是採光的主要來源。地板上鋪著席子,傢俱只是狹窄的架子和陳列主要藝術品的凹龕。藝術品可能是一幅油畫、一隻碗或一瓶插花,或者只是一套茶具。

在草菴風茶室的影響之下,出現了一種田舍風的住宅,稱為數寄屋(Sukiya)。作為住宅,它比茶室多講究一些實用,比較整齊,因此更顯得自然平易。在室町時代已經傳到日本的中國水墨畫,這時候成了障壁畫的主流,木材也通常漆成黝黑色,這是數寄屋的特點之一。數寄屋的風格同樣也影響了當時大型的書院造府邸。數寄屋是後來和風住宅的前身。和風住宅吸納了西洋式住宅的許多特點,就是日本的現代民用住宅了。

由茶室提煉出來的這種日本建築精神也體現在庭園上。禪宗佛教認為,人需要與自然和花園融為一體,他們認為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如同中國的庭園,是在極小的範圍內再現世界,即小中見大,而日本在這方面的藝術是更具特色的自然設計。觀賞日本的庭院不能走進去,應從走廊或遊廊來觀賞,如其插花藝術。日本的庭園一般需要大畫家來設計。

日本茶道的起源發展歷史

  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起源發展歷史,一起來看看。

  日本茶道的起源歷史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汲取了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瞭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過“謹、敬、清、寂”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動了一個字,以“和敬清寂”四字為宗旨,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也寫作“靜寂”。它是指審美觀。這種美的意識具體表現在“侘”字上。“侘(わび)”日語音為"wabi",原有“寂寞”、“貧窮”、“寒磣”、“苦悶”的意思。平安時期“侘人”一詞,是指失意、落魄、鬱悶、孤獨的人。到平安末期,“侘”的含義逐漸演變為“靜寂”、“悠閒”的意思,成為很受當時一些人欣賞的美的意識。

  這種美意識的產生,有社會歷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是日本社會動盪、改組時期,原來佔統治地位的貴族失勢,新興的武士階層走上了舞臺。失去天堂的貴族感到世事無常而悲觀厭世,因此佛教淨土宗應運而生。失意的僧人把當時社會看成穢土,號召人們“厭離穢土,欣求淨土”。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很多貴族文人離家出走,或隱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菴,過著隱逸的生活,創作所謂“草菴文學”,以抒發他們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積憤。這種文學色調陰鬱,文風“幽玄”。

  日本茶道的發展歷史

  一 奈良、平安時代

  據日本文獻《奧儀抄》記載,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講《大般若經》時,曾有賜茶之事,則日本人飲茶始於奈良時代(公元710-794)初期。

  據《日吉神道密記》記載,公元805年,從中國留學歸來的最澄帶回了茶籽,種在了日吉神社的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東麓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其周圍仍生長著一些茶樹。

  與傳教大師最澄從中國同船回國的弘法大師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閏七月二十八日上獻《梵字悉曇子母並釋義》等書所撰的《空海奉獻表》中,有“茶湯坐來”等字樣。

  《日本後記》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記事中,記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國,過崇福寺,大僧都永忠親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寶龜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到延歷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國的,在中國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內、近江、丹波、播磨各國種植茶樹,每年都要上貢。《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說,在當時的首都,一條、正親町、豬熊和大宮的萬一町等地也設有官營的茶園,種植茶樹以供朝廷之用。

  日本當時是如何飲茶的?從與永忠同時代的幾部漢詩集中可以發現,日本當時的飲茶法與中國唐代流行的餅茶煎飲法完全一樣。《經國集》有一首題為《和出雲巨太守茶歌》描寫了將茶餅放在火上炙烤乾燥(獨對金爐炙令燥),然後碾成末,汲取清流,點燃獸炭(獸炭須臾炎氣盛),待水沸騰起來(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點吳鹽,味道就更美了(吳鹽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罷餘香處處薰)。這是典型的餅茶煎飲法。

  這一時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為主體,以弘仁年間(公元810-824)為中心而展開的,這一段時間構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黃金時代,學術界稱之為“弘仁茶風”。

  嵯峨天皇愛好文學,特別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響下,弘仁年間成為唐文化盛行的時代,茶文化時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經常與空海在一起飲茶,他們之間留下了許多茶詩,如《與海公飲茶送歸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詩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獻詩》等。

  弘仁茶風隨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別是由於宇多天皇在寬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領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會中調缽煎茶,於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斷。但在十世紀初的《延喜式》中,有獻瀨戶燒、備前燒和長門燒茶碗等事的記載,這說明飲茶的風氣開始在日本流傳。

  總之,奈良、平安時期,日本接受、發展中國的茶文化,開始了本國茶文化的發展。飲茶首先在宮廷貴族、僧侶和上層社會中傳播並流行,也開始種茶、製茶、在飲茶方法上則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雖於九世紀初形成“弘仁茶風”,但以後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時代的茶文化,無論從形式上還是精神上,可以說是完全照搬《茶經》。

  二 鎌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

  (一) 鎌倉時代

  鎌倉時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處於歷史轉折點的劃時代人物榮西撰寫了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身記》。榮西兩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個月,1191年回國。榮西得禪宗臨濟宗黃龍派單傳心印,他不僅潛心鑽研禪學,而且親身體驗了宋朝的飲茶文化及其功效。榮西回國時,在他登陸的第一站——九州平戶島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榮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種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現了名為“石上苑”的茶園。他還在九州的聖福寺種了茶。榮西還送給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將其種植在寺旁。那裡的自然條件十分有利於茶的生長,所產茶的味道純正,由此被後人珍重,人們將拇尾高山茶稱作“本茶”,將這之外的茶稱為“非茶”。

  榮西回國的第二年,日本第一個幕府政權——鎌倉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權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團首領——源氏。的中心,也由京都轉移到鎌倉。建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將軍源實朝醉酒,榮西為之獻茶一盞,並另獻一本譽茶德之書《吃茶養生記》。《吃茶養生記》分上下兩卷,用漢文寫成,開篇便寫道:“茶也,末代養生之仙藥,人倫延齡之妙術也”。榮西根據自己在中國的體驗和見聞,記敘了當時的末茶點飲法。由於此書的問世,日本的飲茶文化不斷普及擴大,導致三百年後日本茶道的成立。榮西既是日本的禪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榮西渡宋回國再次輸入中國茶、茶具和點茶法,茶又風靡了僧界、貴族、武士階級而及於平民。茶園不斷擴充,名產地不斷增加。

  榮西之後,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為兩大系統,一是禪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禪宗系統包括榮西及其後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統則有西大寺的叡尊、極樂寺的忍性。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並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間,這是鎌倉時代茶文化的主流。

  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崇福寺開山者南浦紹明禪師,自宋歸國,獲贈徑山寺茶道具“臺子”(茶具架)一式並茶典七部。“臺子”後傳入大德寺,夢窗疏石國師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臺子,開點茶禮儀之先河。此後,臺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來。

  鎌倉時代末期,上層武家社會的新趣味、新娛樂“鬥茶”開始流行,通過品茶區分茶的產地的鬥茶會後來成為室町茶的主流。

  (二) 室町時代

  室町時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點茶道的影響,模仿宋朝的“鬥茶”,出現具有遊藝性的鬥茶熱潮。特別是在室町時代前期,豪華的“鬥茶”成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與宋代文人們高雅的鬥茶不同,日本鬥茶的主角是武士階層,鬥茶是擴大交際、炫耀從中國進口貨物、大吃大喝的聚會。到了室町時代的中後期,鬥茶內容是更復雜、獎品種類也更多,據記載有茶碗、陶器、扇子、硯臺、檀香、蠟燭、鳥器、刀、錢等。比起中國宋代的鬥茶來,室町時代的鬥茶更富有遊藝性,這是由日本文化具有遊藝性的的特點決定的。擺弄進口貨,模仿宋朝人飲茶,是一件風雅之事。當然,在室町時代的鬥茶會裡,也有一些高雅的茶會。室町時代的鬥茶經過形成、鼎盛之後,逐漸向高階化發展,為東山時代的書院茶準備了條件。

  公元1396年,38歲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讓位於兒子義持。次年,他在在京都的北邊興建了金閣寺。以此為中心,展開了“北山文化”。在他的指令、支援下,小笠原長秀、今川氏賴、伊勢滿忠協主持完成了武家禮法的古典著述《三義一統大雙紙》,這一武家禮法是後來日本茶道禮法的基礎,而觀阿彌、世阿彌父子草創了能樂。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隱居京都的東山,在此修建了銀閣寺,以此為中心,展開了東山文化。東山文化是繼北山文化之後室町文化的又一個繁榮期,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由娛樂型的鬥茶會發展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東山時代初步形成的。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建造的東山殿建築群中,除代表性的銀閣寺外,還有一個著名的同仁齋。同仁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鋪滿的,一共用了四張半。這個四張半塌塌米的面積,成為後來日本茶室的標準面積。全室塌塌米的建築設計,為日本茶道的茶禮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日本把這種建築設計稱作“書院式建築”,把在這樣的“書院式建築”裡進行的茶文化活動稱作“書院茶”。書院茶是在書院式建築裡進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莊重地為客人點茶的茶會。沒有品茶比賽的內容,也沒有獎品,茶室裡絕對安靜,主客問茶簡明扼要,一掃室町鬥茶的雜亂、拜物的風氣。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式在“書院茶”時代基本確定下來。書院式建築的產生使進口的唐宋藝術品與日本式房室融合在一起,並且使立式的禪院茶禮變成了純日本式的跪坐茶禮。書院茶將外來的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結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在以東山文化為中心的室町書院茶文化裡,起主導作用的是足利義政的文化侍從能阿彌(1397—1471年),他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通曉書、畫、茶。 在能阿彌的指導下,當時所進行的點茶法是一種“極真臺子”的茶法。點茶時要穿武士的禮服——狩衣,點茶用具放在極真臺子上面,茶具的位置、拿發,動作的順序,移動的路線,進出茶室的步數都有嚴格的規定,現行的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式基本上在那時就已經形成了。能阿彌不愧是室町時代的一位劃時代的大藝術家,他一生侍奉將軍義教、義勝、義政三代,一掃鬥茶會的奢靡嘈雜,創造了“書院飾”“臺子飾”的新茶風,對茶道的形成有重大影響。他推薦村田珠光作足利義政的茶道老師,使得後者得以有機會接觸“東山名物”等高水準的藝術品,達成了民間茶風與貴族文化接觸的契機,使日本茶道正式成立之前的書院貴族茶和奈良的庶民茶得到了融會、交流,為村田珠光成為日本茶道的開山之祖提供了前提。如果說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鼻祖,那麼能阿彌就是日本茶道的先驅。

  應永二十四年(1417年)六月五日,一種由一般百姓主辦參加“雲腳茶會”誕生,雲腳茶會使用粗茶、伴隨酒宴活動,是日本民間茶活動的肇始。雲腳茶會自由、開放、輕鬆、愉快,受到歡迎,在室町時代後期,逐漸取代了煩瑣的鬥茶會。

  在飲茶文化大眾化的潮流中,奈良的“淋汗茶”引人注目。文明元年(1469年)五月二十三日,奈良興福寺信徒古市播磨澄胤在其館邸舉辦大型“淋汗茶會”,邀請安位寺經覺大僧正為首席客人。淋汗茶會是雲腳茶會的典型,古市播磨本人後來成為珠光的高徒。淋汗茶的茶室建築採用了草菴風格,這種古樸的鄉村建築風格,成為後來日本茶室的風格。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珠光11歲時進了屬於淨土宗的奈良稱名寺做了沙彌,由於怠慢了寺役,被趕出了稱名寺。之後,他來到京都,19歲時進了大德寺酬恩庵(今稱一休庵),大德寺是著名的臨濟禪宗的寺院。珠光跟一體宗純(1394—1481年)參禪,獲得一休的印可。他將禪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獨特的草菴茶風。珠光通過禪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種飲茶娛樂形式提高為一種藝術、一種哲學、一種宗教。珠光完成了茶與禪、民間茶與貴族茶的結合,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核心、夯實了基礎、完善了形式,從而將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日本茶道宗師武野紹鷗(1502—1555年)承先啟後。大永五年(1525年),武野紹鷗從界町來到京都,師從當時第一的古典學者、和歌界最高權威、朝臣三條西實隆學習和歌道。同時,師從下京的藤田宗理、十四屋宗悟、十四屋宗陳(三人皆珠光門徒)修習茶道。他將日本的歌道理論中表現日本民族特有的素淡、純淨、典雅的思想匯入茶道,對珠光的茶道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為日本茶道的進一步民族化、正規化作出了巨大貢獻。武野紹鷗的另一個功績是對弟子千利休的教育和影響。

  室町時代末期,茶道在日本獲得了異常迅速的發展。

  (三) 安土、桃山時代

  室町幕府解體,武士集團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日本進入戰國時代,群雄中最強一派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統。群雄爭戰,社會,卻帶來了市民文化的發達,融藝術、娛樂、飲食為一體的茶道便受到空前的矚目。寧靜的茶室可以慰藉武士們的心靈,使他們得以忘卻戰場的廝殺,拋開生死的煩惱,所以,靜下心來點一碗茶成了武士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戰國時代,茶道是武士的必修課。

  千利休(1522-1592年)少時便熱心茶道,先拜北向道陳為師學習書院茶,後經北向道陳介紹拜武野紹鷗為師學習草菴茶。天正二年(1574年)作了織田信長的茶道侍從,後來又成了豐臣秀吉的茶道侍從。他在繼承村田珠光、武野紹鷗的基礎上,使草菴茶更深化了一步,並使茶道擺脫了物質因素的束縛,還原到了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上。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偉大的茶道藝術家,他對日本文化藝術的影響是無可比擬的。

  鎌倉時代,日本接受了中國的點茶道文化,以鎌倉初期為起點,日本文化進入了對中國文化的反芻消化時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鎌倉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現了茶的名產地。寺院茶禮確立。

  總之,鎌倉、室町、安土、桃山時期,日本學習和發揚中華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創。

  三 江戶時代

  由織田信長、豐臣秀吉開創的統一全國的事業,到了其繼承者德川家康那裡終於大功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維新,持續了260多年。

  千利休自殺後,其第二子少庵繼續復興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繼承其父,終生不仕,專心茶道。宗旦去世後,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襲了他的茶室不審庵,開闢了表千家流派;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襲了他退隱時代的茶室今日庵,開闢了裡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開闢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稱三千家,四百年來,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棟樑與中樞。

  除了三千家之外,繼承利休茶道的還有利休的七個大弟子。他們是:蒲生化鄉、細川三齋、瀨田掃部、芝山監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織部,被稱為“利休七哲”。其中的古田織部(1544-161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大茶人,他將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風格的茶法。古田織部的弟子很多,其中最傑出的是小掘遠州(1579-1647)。小掘遠州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茶人,他一生設計建築了許多茶室,其中便有被稱為日本庭園藝術的最高代表——桂離宮。

  片桐石州(1605-1673年)接替小掘遠州作了江戶幕府將軍秀綱的茶道師範,他對武士茶道作了具體的規定。石州流派的茶道在當時十分流行,後繼者很多。其中著名的有鬆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千利休去世後,由他的子孫和弟子們分別繼承了他的茶道,400年來形成了許多流派。主要有:裡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遠州流派、藪內流派、宗偏流派、鬆尾流派、織部流派、庸軒流派、不昧流派等。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經武野紹鷗的發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稱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點茶道的影響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時,也正是中國的泡茶道形成並流行之時。在中國明清泡茶道的影響下,日本茶人又參考抹茶道的一些禮儀規範,形成了日本人所稱之的煎茶道。公認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國去日僧隱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國當時流行的壺泡茶藝傳入日本。經過“煎茶道中興之祖”賣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腳。後又經田中鶴翁、小川可進兩人使得煎茶確立茶道的地位。

  江戶時期,是日本茶道的燦爛輝煌時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國茶文化後終於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於中國茶道,但是發揚光大了中國茶道。

日本茶庭是什麼意思

日本茶庭簡介

日本古典園林 . 日本古典園林之—— 茶庭茶道的起源茶室的組成部分茶庭的佈局茶庭分類茶庭的造園要素茶庭特徵茶道的起源茶室的組成部分茶庭的佈局茶庭分類茶庭的造園要素茶庭特徵 寢殿造庭園• 池泉庭園 迴游庭園淨土庭園池泉庭園 迴游庭園淨土庭園日本古典園林的型別築山庭• 枯山水庭園 書院造庭園• 茶庭法隆寺 茶庭由來飲茶在日本成為一種藝術,是在室町時代(1337-1572年),茶人像阿彌以禪宗思想為主導,判定飲茶的儀注,同時融入了“士人文化”的隱逸思想,把茶道精神發展為陶冶人的內在涵養,以及培養人們禮讓謙恭的品德[1]。至桃山時代(1583-1591年),日本藝術家乾和休(1522-1591年)經過改革,創造了茶道社會,將禪宗精神融合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茶道開始從幽閉的寺院走入日本社會,併成為人們修身養性的一門藝術,而日本的園林也因此多了一種型別——茶庭茶庭是“茶室”的附屬庭園,茶室則是舉行“茶道”的專用建築物。茶庭的出現稍後於枯山水,兩者同樣受到禪宗思想的深刻影響,但茶庭的產生和發展則是直接淵源於“茶道”的興起和盛行。茶庭的出現稍後於枯山水,兩者同樣受到禪宗思想的深刻影響,但茶庭的產生和發展則是直接淵源於“茶道”的興起和盛行。茶庭(露地,茶室露地)室町末期湧現了茶道六宗匠: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古田織部、小崛遠洲、片桐石州 茶道的精神清、靜、和、寂茶道的精神清、靜、和、寂 茶庭分類江戶時期,著名的造園家兼茶人 小崛遠洲曾精心設計過許多茶庭,按照茶道的要求和參加者的心理狀態把園林的規模、內容和佈局大致確定下來。隨著茶道的興盛,茶庭也在宮廷、武家和社會上大量興建,並且大體遵循小崛遠洲的模式而發展成為日本古典園林的一個主要型別。茶庭大體上可以分成禪院茶庭、書院茶庭、草菴式茶庭(通常稱為露路、露地)三種,其中草菴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區劃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種;三重露地則有外、中、內三區庭園。 茶庭分類江戶時期,著名的造園家兼茶人 小崛遠洲曾精心設計過許多茶庭,按照茶道的要求和參加者的心理狀態把園林的規模、內容和佈局大致確定下來。隨著茶道的興盛,茶庭也在宮廷、武家和社會上大量興建,並且大體遵循小崛遠洲的模式而發展成為日本古典園林的一個主要型別。二重露地茶庭大體上可以分成禪院茶庭、書院茶庭、草菴式茶庭(通常稱為露路、露地)三種,其中草菴式茶庭最具特色。又因茶庭區劃不同而有一重露地、二重露地、三重露地三種;三重露地則有外、中、內三區庭園。千利休(1522--1591)草菴風茶室的創始人提倡枯寂精神本位,運用草菴茶室、飛石和圓形路線的茶亭佈局。 草菴式茶庭四周有圍籬,自院門至茶室設定一條園路,兩側用植被或白砂敷於地面,栽植樹木,配置岩石,沿路設草菴式茶庭四周有圍籬,自院門至茶室設定一條園路,兩側用植被或白砂敷於地面,栽植樹木,配置岩石,沿路設寄付(門口等待室)、中門、待合(等待室)、雪隱(廁所)、燈籠(照明用)、手洗缽(洗手用)、飛石(步石)、延段(石塊、石板混合鋪成的路段)寄付(門口等待室)、中門、待合(等待室)、雪隱(廁所)、燈籠(照明用)、手洗缽(洗手用)、飛石(步石)、延段(石塊、石板混合鋪成的路段) 等待客所需的裝置。其代表有:表千家茶庭 外門 中門以及石置苑路 待合 飛石”即庭園裡間置的不規則石板,供腳踏用,通常是“六分走 道,四分景色”。 延段 內門 石燈籠,受禪宗思想影響,模仿古剎的肅穆寧靜。 孤篷庵寺院——禪院茶庭的代表 桂離宮——書院式茶庭的代表 • 茶庭特徵• 石景:園內石景很少,且多半為了實用的目的,如洗手、坐憩等。整塊石頭打鑿砌成的石水缽供客人淨手、漱口之用,石燈則是夜間照明用具同時也作為園內的小品點綴。• 植物:常綠樹木沿著道路呈自由式的叢植或孤植,地面絕大部分為草地和苔蘚。除了梅花之外不種植任何觀賞花卉,為的是避免因錦繡色彩而干擾人們的寧靜情緒。• 鋪地:具有導向性的道路婉蜒曲折地鋪設在草地上,大多做成“飛石”路面,好象水上的汀步以取其自然之趣,間亦有做成“敷石”路面的。• 牆垣:一律用竹籬。• 入口:大門為“木戶”(柴扉)。 銭 形 茶庭的造園要素• 木戶:茶庭的第一個門城是嵌於高木戶”,它將露地與外界清晰的隔離 。• 外露地:第一層庭院,整個景觀為半自然狀。半具野趣半分略有人工鑿痕,外露地之目的與功能,有如今日潛水艇之減壓艙一般,讓你的身體和心理慢慢適應• 飛石:就是進入外露地時,腳下所踩的石頭。利休要求的飛石是「渡六分,景四分。」外露地 茶庭的造園要素• 雪隱:廁所。在外露地的教「下腹雪隱」,在內露地的叫「砂雪隱」。現在無論那一種都只是裝飾性質。• 中門:用竹子編的一縷空小門,其作用是用來區分外露地與內露地。亦是喧囂與靜逸之再度切離。• 內露地:穿過中門,就進入內露地。此處被要求是完完全全的野趣。宛如進入一個縮小版的森林中,空氣、味道、溼度已大不相同,精神完全放鬆,細胞慢慢舒張。內露地 茶庭的造園要素• 蹲踞:就是洗手檯,只不過是用蹲的洗。前面經過了雪隱,現在再來洗個手,不只單純的把手上的汙垢洗掉,更讓心中之不潔藉由清水乾淨地流去。• 塵穴:在洗手的同時,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約二十公分左右的圓形或方形凹洞,名為「塵穴」。顧名思義此乃收集落葉與塵垢之處。• 腰掛:小茅亭或小竹亭就叫「腰掛」 裡千家露地 腰掛待合 蹲踞 中門 茶室結構平面圖驚鳥器 茶庭格調洗練、簡約,並突出其“鬧中取靜”的山林隱逸氣勢,以便於沉思冥想,故造園設計比較偏重於寫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茶庭格調洗練、簡約,並突出其“鬧中取靜”的山林隱逸氣勢,以便於沉思冥想,故造園設計比較偏重於寫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 如松葉鋪地茶庭強調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 追求簡素的情趣。 園內石景很少。石水缽,供客人淨手、漱口之用,石燈則是夜間的照明用具,同時也作為園內惟一的小品。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隱蔽性很好的垃圾洞。很少。石水缽,供客人淨手、漱口之用,石燈則是夜間的照明用具,同時也作為園內惟一的小品。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隱蔽性很好的垃圾洞。 在日本的茶庭中,喜用松葉鋪地,如同枯山水式理念一樣,以地上的松葉象徵茂密的森林。在日本的茶庭中,喜用松葉鋪地,如同枯山水式理念一樣,以地上的松葉象徵茂密的森林。 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樸素無華,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禪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禪宗主旨。以禪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們引入一種淡泊清幽的脫塵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純粹的對精神空間的追求。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樸素無華,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禪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禪宗主旨。以禪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們引入一種淡泊清幽的脫塵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純粹的對精神空間的追求。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的形成

茶道是什麼?茶道就是為客人準備茶水的一種高度形式化的方法,從飲茶的形式中體味人生,如此而已。日本茶道來源於中國,但是卻走了一條與不同的道路,從茶道到陶瓷,似乎無一例外的都能另闢蹊徑,這或許是日本這個徒弟的可怕之處。

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但茶葉的傳入則是由遣唐使來完成的。日本古代沒有原生茶樹,也沒有喝茶的習慣。自從奈良時代的遣唐使們把茶葉帶回日本之後,茶這種飲料就在日本生根發芽了。

唐朝的茶會大抵如此:一套茶具,其中包括使用木炭燒火的銅盆、水壺、水缸、廢水碗、一個盆式支架放著一隻竹勺、一副用來夾木炭的夾子和一個放壺蓋的圓形支架。茶葉則是將茶樹的葉子炒熟、發酵,再擠壓成型而製成的。將碾碎的茶放進茶壺,加入水將其煮沸,再盛入陶瓷茶杯。這是最簡單的吃茶法。

平安時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公元七六七年~八二二年,日本天台宗始祖)將中國的茶樹帶回日本,並開始在近畿的阪本一帶種植,據說這就是日本栽培茶樹的開始。到了鎌倉時代,禪僧榮西在中國學到了茶的加工方法,還將優質茶種帶回日本傳播。他於公元一二一一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

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階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作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侷限在皇室的周圍,內容與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自鎌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藥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與中國的發酵茶葉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將蒸過的茶葉自然乾燥,研成粉末的茶葉就稱為“抹茶”(末茶)。到室町時代,畿內的茶農為對茶葉進行評級而舉行品茶會,由這種茶集會發展成為許多人品嚐茶葉的娛樂活動,並發展了最初的茶道禮儀。這一時期,武士階層為主角的“鬥茶”成為茶文化的主流,遊藝性為其主要特點。到十三世紀,新興的武士階級憑藉雄厚的財力經常舉辦以品嚐各地茶葉來的鬥茶會,極盡奢華以用來炫耀財富並擴大交際。後來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對鬥茶進行了提煉,為向宗教性質的“書院茶”過渡準備了條件。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他隱居的京都東山建造了“同仁齋”,地面用榻榻米鋪滿,一共用了四張半。這種全室鋪滿榻榻米的建築設計為後世所借鑑,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茶室”。此前的鬥茶會在較大的空間舉行,顯得喧鬧而不注重禮儀;而同仁齋將開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間進行了縮小和封閉,這就給茶道的形成創造了穩定的室內空間。這種房間稱為書院式建築,在其中進行的茶會就稱為“書院茶”。“書院茶”要求茶室絕對肅靜,主客問答簡明扼要,從而一掃鬥茶的雜亂之風。書院茶完成了將外來的大唐文化與日本文化的結合的任務,並且基本確立了現行的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式。總之,到室町時代末期,茶道的誕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日本茶道的祖師

首先創立茶道概念的是十五世紀奈良稱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公元一四二三~一五零二年)。公元一四四二年,十九歲的村田珠光來到京都修禪。當時奈良地區盛行由一般百姓主辦參加的“汗淋茶會”(一種以夏天洗澡為主題的茶會),這種茶會首創的採用了具有古樸的鄉村建築風格的茶室——草菴。這種古樸的風格對後來的茶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日本茶道的一大特色。村田珠光在參禪中將禪法的領悟融入飲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從佛偈中領悟出“佛法存於茶湯”的道理,那首佛偈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村田珠光以此開創了獨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樸素的草菴茶風。由於將軍義政的推崇,“草菴茶”迅速在京都附近普及開來。珠光主張茶人要擺脫的糾纏,通過修行來領悟茶道的內在精神,開闢了茶禪一味的道路。據日本茶道聖典《南方錄》記載,標準規格的四張半榻榻米茶室就是珠光確定的,而且專門用於茶道活動的壁龕和地爐也是他引進茶室的。此外,村田珠光還對點茶的臺子、茶勺、花瓶等也做了改革。自此,藝術與宗教哲學被引入喝茶這一日常活動的內容之中並得到不斷髮展。

繼村田珠光之後的一位傑出的大茶人就是武野紹鷗(公元一五零二~一五五五年)。他對村田珠光的茶道進行了很大的補充和完善,還把和歌理論輸入了茶道,將日本文化中獨特的素淡、典雅的風格再現於茶道,使日本茶道進一步的民族化了。

在日本歷史上真正把茶道和喝茶提高到藝術水平上的則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千利休(公元一五二二~一五九二年),他早年名為千宗易,後來在豐臣秀吉的聚樂第舉辦茶會之後獲得秀吉的賜名才改為千利休。他和藪內流派的始祖藪內儉仲均為武野紹鷗的弟子。千利休將標準茶室的四張半榻榻米縮小為三張甚至兩張,並將室內的裝飾簡化到最小的限度,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的擺脫了物質因素的束縛,使得茶道更易於為一般大眾所接受,從此結束了日本中世茶道界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千利休還將茶道從禪茶一體的宗教文化還原為淡泊尋常的本來面目。他不拘於世間公認的名茶具,將生活用品隨手拈來作為茶道用具,強調體味和“本心”;並主張大大簡化茶道的規定動作,拋開外界的形式操縱,以專心體會茶道的趣味。茶道的“四規七則”就是由他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的。所謂“四規”即:和、敬、清、寂。“和”就是和睦,表現為主客之間的和睦;“敬”就是尊敬,表現為上下關係分明,有禮儀;“清”就是純潔、清靜,表現在茶室茶具的清潔、人心的清淨;“寂”就是凝神、摒棄,表現為茶室中的氣氛恬靜、茶人們表情莊重,凝神靜氣。所謂“七則”就是:茶要濃、淡適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溫度要與季節相適應;插花要新鮮;時間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鐘到達;不下雨也要準備雨具;要照顧好所有的顧客,包括客人的客人。從這些規則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中蘊含著很多來自藝術、哲學和道德倫理的因素。茶道將精神修養融於生活情趣之中,通過茶會的形式,賓主配合,在幽雅恬靜的環境中,以用餐、點茶、鑑賞茶具、談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養樸實無華、自然大方、潔身自好的完美意識和品格;同時,它也使人們在審慎的茶道禮法中養成循規蹈矩和認真的、無條件的履行社會職責,服從社會公德的習慣。因此,日本人一直把茶道視為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的一種重要手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茶道在日本會有著如此廣泛的社會影響和社會基礎,且至今仍盛行不衰了。

日本茶道的流派

現今日本比較著名的茶道流派大多和千利休有著深厚的關係,其中以裡千家最為有名,勢力也最大。自千利休在秀吉的命令下剖腹自殺之後,千家流派便趨於消沉。直到千利休之孫千宗旦時期才再度興旺起來,因此千宗旦被稱為“千家中興之祖”。到了千宗旦的晚年,他隱居之後,千家流派便開始,最終成三大流派,這就是“三千家”的由來。下面簡單的介紹幾個流派:

表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嶺宗左。其總堂茶室就是“不審庵”。表千家為貴族階級服務,他們繼承了千利休傳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統閒寂茶的風格。

裡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小兒子仙叟宗室。裡千家實行平民化,他們繼承了千宗旦的隱居所“今日庵”。由於今日庵位於不審庵的內側,所以不審庵被稱為表千家,而今日庵則稱為裡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二兒子一翁宗守。其總堂茶室號稱“官休庵”,該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

藪內流派:始祖為藪內儉仲。當年藪內儉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師事於武野紹鷗。該流派的座右銘為“正直清淨”、“禮和質樸”。擅長於書院茶和小茶室茶。

遠州流派:始祖為小堀遠州,主要擅長書院茶。

日本茶道的茶事

日本人相當注重形式,茶道便是這樣的一種體現。他們喜歡當著客人的面準備食物,像鐵板燒,讓客人不僅能吃到食物,還能學習到烹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

日本茶人在舉行茶會時均抱有“一期一會”的心態。這一詞語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一會集》。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細小的匠心,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現。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信念,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共鳴。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生命的充實感。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茶事的種類繁多,古代有“三時茶”之說,即按三頓飯的時間分為朝會(早茶)、書會(午茶)、夜會(晚茶);現在則有“茶事七事”之說,即:早晨的茶事、拂曉的茶事、正午的茶事、夜晚的茶事、飯後的茶事、專題茶事和臨時茶事。除此之外還有開封茶壇的茶事(相當於佛寺的開光大典)、惜別的茶事、賞雪的茶事、一主一客的茶事、賞花的茶事、賞月的茶事等等。每次的茶事都要有主題,比如某人新婚、喬遷之喜、紀念誕辰、或者為得到了一件珍貴茶具而慶賀等等。

茶會之前,主人要首先確定主客,即主要的客人,一般為身份較尊貴者,像千利休之於豐臣秀吉。確定了主客之後再確定陪客,這些陪客既要和主客比較熟悉又要和主客有一定的關係。決定客人之後便要開始忙碌的準備茶會了,這期間客人們會來道謝,因為準備工作的繁忙主人只需要在門前接待一下即可。一般茶會的時間為四個小時,太長容易導致客人疲憊,太短又可能無法領會到茶會的真諦。茶會有淡茶會(簡單茶會)和正式茶會兩種,正式茶會還分為“初座”和“後座”兩部分。為了辦好茶會,主人要東奔西跑的選購好茶、好水、茶花、做茶點心及茶食的材料等。茶會之前還要把茶室、茶庭打掃的乾乾淨淨,客人提前到達之後,在茶庭的草棚中坐下來觀賞茶庭並體會主人的用心,然後入茶室就座,這叫“初座”。主人便開始表演添炭技法,因為整個茶會中要添三次炭(正式茶會的炭要用櫻樹木炭),所以這次就稱為“初炭”。之後主人送上茶食,日語為“懷石料理”(據說和尚們坐禪飢餓時將烤熱的石頭揣在懷裡以減少飢餓感,故稱)。用完茶食之後,客人到茶庭休息,此為“中立”。之後再次入茶室,這才是“後座”。後座是茶會的主要部分,在嚴肅的氣氛中,主人為客人點濃茶,然後添炭(後炭)之後再點薄茶。稍後,主人與客人互相道別,茶會到此結束。

茶會通常有紀錄,紀錄的內容包括與會眾、壁龕裝飾、茶具、飯菜、點心等情況,有時還加入與會眾的談話摘要和紀錄者的評論。這種紀錄叫“會記”。古代有很多著名茶會的會記流傳下來,成為現代珍貴的資料,如《鬆屋會記》、《天王寺屋會記》、《今井宗久茶道記書拔》、《宗湛日記》等被稱為四大會記。

日本茶道的茶具

說起日本的茶道離不開茶道用具,茶具是茶道最具表現力的載體之一,強調同季節時令相適應,同時還要與茶室的佈置協調統一,有助於營造和諧的氣氛。茶具的種類繁多,陶瓷器、漆器、鐵器、銅器、土器、木器、竹器等等都有茶具的身影;大至用具陳設架、茶爐,小到茶勺、酒杯都可稱為茶具,但我們常說的茶具則專指飲茶用具,包括茶碗、茶壺、茶入、花入(插花的壺或筒)、水指(洗手的水具)、茶勺等。茶器是兼具觀賞與使用的器具,分為客廳用具(公用)和本席用具(專用)。日本茶道的茶具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泡濃茶用的陶瓷小壺,叫做“茶入”,根據形狀不同分為“肩衝”、“茄子”、“海壺”、“文琳”等;另一類叫做“薄茶器”,顧名思義是泡薄茶的,也分很多形狀。在所有的茶具中價值最高、品種最多、最為考究的當屬茶碗。茶碗一般為陶瓷製品,也有石製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茶碗可算作整個茶具類的代名詞。戰國時代由千利休設計指導,著名陶工長次郎製作的“樂”茶碗可算是當時的日本產茶碗的頂級作品,可惜的是在歷代日本戰國遊戲中,樂茶碗的價值總是不高。

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些比較有名的茶器:

有樂茶碗:屬於大井戶茶碗類,因織田信長之弟有樂齋持有而得名。被譽為有女性的曲線美的茶碗,使用了含有鐵成分的枇杷色釉藥。

白天目茶碗:產自中國天目山,故名。

赤樂早船:千利休在京都舉行茶會時用早晨的快船將其從大阪取來,故名為早船。屬於利休七式(七件名茶碗)之一,現存於日本畠山紀念館。

赤樂無一物:這也是赤樂茶碗,《信長野望》和《太閣》系列均有其出現。

國司茄子:被稱為“天下第一茄子”,因最初為伊勢國司北畠家持有而得名。

本能寺文琳:本來叫做朝倉文琳,因最初為朝倉義景所有而得名。後落入織田信長之手,後信長將其進獻給本能寺,故名。

初花肩衝:名稱來自於足利義政的《金葉集》中藤原盛房的和歌「夏山の青葉まじりのおそざくら初花よりもめづらしきかな」。

標籤: 日本 茶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o5mp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