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唐朝茶文化及飲茶歷史

唐朝茶文化及飲茶歷史

唐朝茶文化及飲茶歷史

唐朝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之一。在唐代,茶的種植和製作已經相當普遍,許多文人雅士都喜歡飲茶。

唐代的飲茶方式比較簡單,通常是將茶葉放在熱水中泡,或是用茶葉煮水。茶葉品種較為豐富,有普洱、鐵觀音、龍井等。茶具也比較簡單,主要是茶碗和茶盞。茶道還沒有成為一種嚴格的儀式,但是一些文人雅士會在飲茶時談天論地、吟詩作畫,形成一種雅緻的茶藝氛圍。

唐代茶文化的鼎盛期在唐玄宗時期。當時,茶葉的生產和貿易非常繁榮,茶文化也達到了頂峰。唐玄宗非常喜歡茶,他擅長品茶,並且還創作了一首《飲中八仙歌》,對當時的茶文化起到了推動作用。

總之,唐代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時期,對茶文化的影響至今仍在。唐朝的茶文化和飲茶歷史,對後世茶文化和茶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

  中國人自古有喝茶的習慣和愛好,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茶風盛行的唐朝,更是推動了茶文化地進一步發展。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一起來看看。

  唐代茶文化的發展歷程

  一、 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據文獻記載,茶的形成在於遠古時期,那時便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漢代,茶便成為了飲品。兩晉時期,茶風便得到發展,在民間 已開始風行。而論茶最興盛的時期便是唐朝,因為此時期詩人數量、質量是歷史上最為多的朝代,詩人多藝術,常常通過茶寄託自己無限的感情,將茶的物化形態遂 變為藝術化的神態,茶文化開始成為精神的載體,超越現實功能,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加之茶葉的生產與貿易在唐朝越來越鼎盛,飲茶習慣也空前普遍,茶道、茶 禮逐漸產生,茶不僅成為尋常百姓普通的飲品、而且也是極多詩人精神上的“飲品”。

  二、唐朝時禪宗對茶文化的影響

  (一)推動茶葉生產

  禪宗寺廟大多建設在深山古林中,有優越的地理條件生產茶葉,為僧侶們能生產出大量的茶奠定了基礎。西漢時便有記載,在蒙山,禪師植茶。“自古高山出好 茶”,再者,“天下名山僧侶多“,故好茶大多出於寺廟僧侶之手。如南嶽,寺廟眾多,茶葉由僧侶們悉心焙制而成。武夷茶、南海普陀茶、南嶽雲霧茶、徑山禪寺 茶等均出自寺廟,是我國茶葉發展史上茗茶精品的象徵。由此,茶葉的快速發展,成為經濟作物。茶風盛行的唐朝,茶葉貿易發展最為顯著,也是能得到較為豐碩利 潤的農業作物之一。在禪宗寺廟古院茶的發展帶動下,民間茶園的數量和質量也得到了快速的壯大。

  (二)拉動了茶葉生產水平的發展

  唐朝一詩人不順,在西山寺看到寺院僧人們創造出了茶葉新的製法,便成就了《西山蘭若試茶歌》。據記載,陸羽創造了蒸青餅茶,在社會上流行持久,多 數人幾乎都喝這種茶。兩種資料足夠證明了當時的禪宗寺廟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出了炒青綠茶這種製法。李白曾在遊玩南京時,在接受宗侄中孚禪師的贈茶後,大喜, 作“曝成仙掌,似拍洪崖肩,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李白的詩將這種茶的製法道於塵世,日晒而成,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我們看出當時僧侶們在製茶 技術上的突破,勇於創新,不安於現狀,對茶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三)首次提出“茶道”

  唐代茶道歷經東晉到南北朝 的飲茶文化 積澱,大唐、經濟、文化的相對高度發展與社會 安定,為唐代各種茶道型別號的形成尊定了豐厚的物質和文化基礎。根據對茶道活動 目的、特點及茶道思想 的分析,唐代茶道型別,可分為以釋皎然、盧仝 為代表的修行類茶道、以陸羽 為代表的茶藝類茶道、以常伯熊為代表的風雅類茶道三種。唐代陸羽 (733-804)在總結前人經驗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親身實踐,著述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統闡述茶的著作-《茶經 》。這使他成為中國茶葉 歷史上最有影響的茶藝類茶道家。

  皎然,唐代詩僧,用心鑽研佛家經書,在文化造詣上也頗為深厚,他對茶文化的見解甚是深刻,有自己的獨特見地。在他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 ……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在他這三飲中,循序漸進,讓人如進這通幽靜寂這地,得道成神 之界。他的這整首詩,茶道貫串始終,在茶中明瞭道,在感茶之餘也在悟道,把茶從物質形態轉化為精神境界,首次提出茶道的概念。筆者認為這是禪宗對茶道的影 響,皎然心裡所想的是佛經,喝的是清茶,亦邊喝茶邊悟道,才有了茶和道的結合,故“茶道”萌生出世。

  唐代茶文化的特點

  唐代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不同

  中 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著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定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 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禁酒令和《茶經》促進了飲茶風尚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大膽開放,人民生活富裕充足,這些都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並將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當 時,唐統一全國後國力強盛,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樹種植面積大增,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將茶作為徵稅物件,還在顧渚設立貢茶院,專門派人加工 貢茶。而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貿易,茶葉生產與貿易消費大大增加。“禁酒令”的實施使酒的價格變得昂貴,人們轉而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 風尚的傳播。

  並且茶事過程要表現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為此文人逸士、僧侶道人皆喜歡飲茶,並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觀念融入其中。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喜愛品茶,隱居甫裡時,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稅用以品鑑,還因此編寫出《品第書》。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道大行於世,對 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在中國飲茶活動的興起和廣為流佈的唐朝,中日之間各種交流十分頻繁,入唐禮佛求法的日僧絡繹不絕。他們 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寺院裡茶煙茶鼓茶湯融入了他們參禪悟道的生活,切身感受著“茶煙嫋嫋籠禪榻”的中國飲茶文化。在他們學成歸國以後,大力傳播茶文化, 中國唐代的飲茶法和陶瓷茶器也隨之傳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飲茶風尚和陶瓷茶器文化,也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影響持續至今。

唐代的茶文化基本介紹

  飲茶在盛唐時期出現了空前的盛況,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窮日盡夜,殆成風俗。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唐代的茶文化基本介紹,一起來看看。

  唐代的茶文化基本介紹

  茶是中國的“國飲”,也是世界三大軟飲料之一。據考證,中國人飲茶是從鮮葉生吃咀嚼開始,後變為生葉煮飲,形成比較原始的煮茶法。唐時飲茶開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歷代茶藝精華、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藝專著的陸羽為傑出代表。陸羽在總結前人飲茶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親身體驗,提出了煮茶的理論並付諸實踐,開創了飲茶新風尚,推動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唐皇宮每年4月也舉辦盛大的“清明茶宴”,法門寺地宮1987年出土的13件金銀茶器,就是唐代皇帝供奉的。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中唐時,陸羽《茶經》的問世使茶文化發展到一個空前的高度,標誌著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經》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茶經》是個里程碑。幹百年來,歷代茶人對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無數次的嘗試和探索,直至《茶經》誕生後,茶才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唐時期“茶道”的出現表明,飲茶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境界,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

  唐代的茶文化起源

  李白詩云:“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他告訴了我們,好酒配好樽、美食配好器才能相得益彰。同樣的,“茶”與“瓷”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 兩者之間其實就是文化與器用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發展。茶文化“興於唐,盛於宋”幾乎成為行內共識,作為茶文化歷史發展中的最重要載體,茶具在唐代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可以說,唐代不僅是真正意義上的茶文化的發源時期,同時也是瓷器從純粹的“器用”走向“審美”的蛻變起點。

  唐代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不同

  中國先民喝茶的起緣可以追溯到漢代,有關茶具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之於西漢王褒的《僮約》,其中有“烹茶盡具”的文字。長沙西漢馬王堆墓出土的貯茶器具“貫 筒”,也證明了這一點。事實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才真正以文化面貌出現。雖然出現的時間很長,但在唐代以前,先民們喝茶也只不過是將鮮葉投入水中做 羹飲,用飯碗、酒爵之類的器皿代用即可,對於茶具並不講究。

  自唐代開始,隨著農業的發展,江南地區茶葉種植面積擴大,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茶葉消費也與日俱增。茶葉消費推動了茶器的生產和發展,並出現了專用茶器。如湖南出土一件長沙窯唐代青釉瓷碗,碗內底有一“茶”字,陝西西安出土青釉瓷壺,上有“老尋家茶社瓶七月一日買”,茶具的設定因茶事的興盛而日漸完善。

  中唐時,不但茶具門類齊全,而且講究茶具質地,注意因茶擇具。但唐代的飲茶方式與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許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見到過的。這些器具陸羽曾在 《茶經·四之器》中作了詳盡記述,其中包括了風爐、笤、炭撾、竹夾、紙囊、碾、羅合等整套共28件茶具。除此之外,唐代封演編撰的小說集《封氏聞見記》也 曾描述道:“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這證明唐代都市多有茶肆,可見唐代飲茶的興盛之況。

  禁酒令和《茶經》促進了飲茶風尚

  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大膽開放,人民生活富裕充足,這些都給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並將其提升到了藝術的層面。

  當時,唐統一全國後國力強盛,農業生產得到快速發展。茶樹種植面積大增,茶葉產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將茶作為徵稅物件,還在顧渚設立貢茶院,專門派人加工 貢茶。而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大大加強了南北貿易,茶葉生產與貿易消費大大增加。“禁酒令”的實施使酒的價格變得昂貴,人們轉而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風尚的傳播。

  並且茶事過程要表現中庸之道,因此茶道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為此文人逸士、僧侶道人皆喜歡飲茶,並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價值 觀念融入其中。著名文學家陸龜蒙喜愛品茶,隱居甫裡時,每年收取新茶做租稅用以品鑑,還因此編寫出《品第書》。陸羽《茶經》的問世,使得茶道大行於世,對 後世茶文化的發展有著根本性的影響。

  在中國飲茶活動的興起和廣為流佈的唐朝,中日之間各種交流十分頻繁,入唐禮佛求法的日僧絡繹不絕。他們 入鄉隨俗,耳濡目染,寺院裡茶煙茶鼓茶湯融入了他們參禪悟道的生活,切身感受著“茶煙嫋嫋籠禪榻”的中國飲茶文化。在他們學成歸國以後,大力傳播茶文化, 中國唐代的飲茶法和陶瓷茶器也隨之傳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平安時代的飲茶風尚和陶瓷茶器文化,也奠定了日本茶道文化發展的基礎,影響持續至今。

  佼佼者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

  1987 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了一套大唐系列茶器,做工精細,造型優美,質地細膩,佼佼者就是越窯青瓷碗和邢窯白瓷碗,堪稱是茶器中的國寶,集中表現了唐代 茶器的興盛。事實上,唐代的茶具從質地看,可分為金銀瓷石玻璃等多種,甚至出現了以器具質地為茶湯命名的講究,金銀為器的稱為“富貴湯”,琢玉為器的稱為 “碧秀湯”,瓷器飲茶稱為“壓一湯”,其中以瓷器茶器最為盛行。

  在唐代,茶盞的,為時人所常用。特別是邢窯白瓷碗,然而陸羽認為越窯茶碗最 好,最適合飲茶。他認為:“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做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 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陸羽在書中還曾為我們描述了唐代茶碗的標準,即“口脣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以下”。唐代半 升約為我們現在的270毫升。除了越窯和邢窯茶器,值得一提的還有湖南嶽州窯。嶽州窯自南北朝到盛唐一直以燒製青瓷聞名,晚唐在其影響下出現了燒製釉下紅 綠彩瓷器的長沙窯,主要以出口中東地區為主。

  飲茶方式有煮茶和煎茶、庵茶

  唐代,尤其是陸羽的《茶經》問世之前人們的飲茶方式 通常是煮茶,它的大概步驟是這樣的:把茶葉(主要是茶餅)掰碎然後拿到火上去烤,烤到茶葉幹了、紅了之後磨碎倒進瓷瓶裡,接下來燒水,並在水開之前往鍋裡 加入蔥、姜、大棗、橘皮、鹽等各色神奇佐料,水開後,把茶末倒進水裡,跟佐料一起煮,名曰“茗粥”。

  而到了陸羽的時候,他認為這種方法煮出 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他提倡茶的原味,因此改良後的煎茶道(更講究茶自身的風味,也更講究技巧)流行開來,煮茗粥的方法逐漸被取代,現代 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為原始煮茶遺風。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 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狀,再羅細,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唐代飲茶除煮茶和煎茶法外,還有庵茶。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舂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朝人飲茶情況介紹

唐朝時期茶 文化 發展到達鼎盛,那麼唐朝人是怎樣喝茶的呢?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唐朝人 飲茶 情況,希望你喜歡。

  唐朝人飲茶情況

  大唐是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隨著唐帝國強大的 國際 影響和頻繁的國際交往,中國的茶香、茶藝,遠播海外。唐代已是我國種茶、飲茶以及茶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茶葉逐漸從皇宮內院走入了尋常百姓的家庭,因此無論是宮廷茶藝、宗教茶藝、文士茶藝和民間茶藝,不論在茶藝內涵的理解上還是在操作程式上都已趨於成熟,形成了多種多樣各具特色的飲茶之道。

  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式繁多,分為備器、鑑賞茶餅、炙茶、碾茶、篩茶、候湯、投鹽、舀湯、置茶兌湯、分茶、敬茶、聞茶、觀色、品茶、謝茶等十六個步驟,是盛唐時期的宮廷茶藝。長安匯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們辦茶會、寫茶詩、著茶文、品茶論道、以茶會友。高僧皎然在《飲茶歌誚崔世使君》一詩中就寫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唐代飲茶詩中最著名的要算是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所論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腑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文士茶道分為備器、淨手、焚香、禮拜、賞茶鑑茶、鑑水、烹茶、聞茶、觀色、謝茶等。受邀參加茶會的文士用彈琴、吹笛、舞劍烘托茶會氣氛和答謝主人。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大唐宮廷茶具,證明唐代佛門禪茶已經非常興旺。法門禪茶是佛教中的一種茶道,是禪師茶藝、佛門品茗的高雅藝術。茶道程式繁多,分為禮佛、淨手、焚香、備器、放鹽、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聞茶、吃茶、謝茶等。所謂“吃茶”是將茶與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經非常流行。陸羽在《茶經》中就記載了這種吃法。大唐時期“茶道”的出現表明,飲茶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境界,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

  唐朝人喝茶要放蔥姜鹽

  品茶是我國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傳統飲食文化,古時候的人們是怎樣喝茶的呢?日前,“古韻茶香——鎮江博物館藏曆代茶具精品展”在武漢博物館展出,80餘件歷代茶具展示了不同時代的茶文化。

  我國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種茶、製茶和飲茶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至5000年。唐以後,“茶道”大行,飲茶之習風靡全國。到了元明清三代,飲茶習俗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老帝國的茶葉出口貿易也逐漸達到了鼎盛。

  此次展出的茶具,既有新石器時代的茶史遺存,也有明清御窯茶具遺珍;既有盛行於唐、五代的銀質茶具,也有風靡於兩宋的青瓷茶具,更有名滿 天下 的明代宜興紫砂……以江蘇鎮江地區出土的歷代茶具為主線,以中國茶文化的歷史嬗變為支線,力求為觀眾充分展示中國古代茶具製作工藝的巧奪天工,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內涵。

  有趣的是,通過這些不同時期茶具的演變,也可以瞭解歷代的飲茶方式。比如唐代的大都是銀質茶具,據鎮江博物館副研究員劉麗文介紹,與現代不同的是,唐代流行煎茶或煮茶,把茶餅碾成粉末,放適量的鹽、姜、蔥等作料,在茶鍋中煮。

  這次展出的就有兩件唐代銀質的國家一級文物,分別是唐代鎏金雙鳳紋帶蓋大銀盒和鎏金雙鸚鵡紋銀蓋盒,劉麗文介紹,這兩件文物可能是用來放置茶餅和茶末的。此外,同批出土的還有煮茶用的提樑銀鍋、銀風爐以及銀匙、銀箸等。

  明清時期,以泡茶為主,茶具的製作、材料都有一定的規範,品種包括陶瓷、漆器、玉器等,以蓋碗為多,一般茶具的外壁題有皇帝御製詩。記者也看到了一些珍貴的器物,如清康熙黃釉海水龍紋瓷方托盤、清乾隆款御製三清茶詩瓷碗、清乾隆鬥彩團花紋蓋罐等。還有用玉、翡翠、瑪瑙等製作的茶杯。

  唐宋明清四朝代不同的飲茶方式

  唐以前的飲茶,屬於粗放煎飲時代,是或藥飲、或解渴式的粗放飲法。到了唐宋以後,則為細煎慢啜式的品飲,以至形成了綿延千年的飲茶藝術。

  至宋代時,以品為主的唐代煎茶發展成了“鬥茶”,達到了更高的藝術性品茶的階段。

  宋代鬥茶時,先把餅茶擊碎成小塊,並碾成細末,放入燙好的茶盞,再注入沸水調製成茶膏,然後用特製的茶筅(形似小掃把的工具),邊轉動茶盞,邊攪動茶湯,使盞中泛起湯花,以比較茶湯的色、香、味。最後再品嚐湯花,俱佳者獲勝。是以“鬥茶”來比賽茶葉的質量,比賽茶湯的色、香、味,比賽鬥茶者的茶技、茶藝。

  宋代的福建北苑為古代重要的產茶區。北苑茶葉質量優良,自南唐始即列為貢茶。至北宋太平天國初,為有別於民間產茶,特置“龍鳳模”,以龍鳳為型,製成團茶,即歷史上有名的“龍團鳳餅”,色、香、味均為上品,名冠天下。

  當時的“大小龍團”為宋代著名貢茶。“大龍團”每八餅為一斤,創制人為丁謂,江蘇蘇州人;小龍團二十餅為一斤,創制人為蔡襄,福建仙遊人。兩人均在福建督造貢茶任上時創制。

  始創於福建建安一帶的鬥茶,因其技巧性強,趣味性濃,不僅能給人以物質上的享受,更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南宋浙江紹興茶區,在製茶方法上還開始出現了炒青法的雛形,改蒸為炒,改碾為揉,改研膏團茶為條形散茶,使茶葉的外形和內質都為之一變,為我國的綠茶產製打下了基礎。

  元代時,開始用鮮葉放在鍋裡蒸煮,以製成整片葉子的散茶,名日“蒸青散茶”。

  至明代時終於出現了和今天一樣的綠茶製法——炒青製法。茶葉的品飲法,也改煎飲為開水衝飲,成為喝茶史上的一大轉折,遂開千古茗飲之宗。“取初萌之精,吸泉至鼎,一瀹便啜”,世代流傳至今。當時以炒法加工的綠茶,已成為人們的主要品飲物件,花茶也漸漸在民間普及。明代有關飲茶的著作,約有上百篇之多。

  至清代,鄉村市肆茶館林立,飲茶之風盛於明代,茶葉成為珍品,流行於官場士大夫和文人間,大量名茶應時而生。清道光年間,還先後發明了半發酵的烏龍茶和經過發酵的紅茶,並出現了白茶,傳統的緊壓茶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從而在製茶方法上,形成了我國茶葉結構的六個大類——綠、紅、花、白、烏龍、緊壓茶。

唐代飲茶文化禮儀,唐代的飲茶方式及飲茶名人

  中國人從古至今就有飲茶的習慣,久而久之形成了飲茶文化。茶,中國人的傳統飲料,相比於歐美的可樂、咖啡,但飲用的歷史早於它們。唐代的時候,飲茶就已經很流行了,而且有了茶道文化。還誕生了第一本關於關於茶的著作,作者陸羽也被後人稱為茶聖。唐代人是怎樣飲茶的呢?不急,我為您一一詳談!

  【唐代飲茶文化禮儀,唐代的飲茶方式及飲茶名人】

  

  唐代飲茶之風盛行,唐人飲茶講究鑑茗、品水、觀火、辨器。在飲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唐中葉盛行煎茶。唐代的茶葉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四種,煎茶法的用茶是餅茶。餅茶經過炙、碾、羅三道工序,將餅茶加工成細末狀顆粒的茶末,再進行煎茶。先將茶餅復烘乾燥,謂之“炙茶”。等茶葉冷後,再取出打碎,展成粉末狀,再籮的細篩,篩下茶即成待烹的茶末。

  煮茶分成三個階段,即“三沸”。當水煮到出現魚眼大的氣泡,並微有聲時,是第一沸。這是根據水的多少加入適量鹽調味,嚐嚐水味,不要因為味淡而多加鹽。當鍋邊緣水如連珠時,是第二沸。舀出一瓢開水後,用竹夾在水中攪動成水渦,使水沸度均勻,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渦中心,再加攪動。過一會兒,水面波浪翻騰著,濺出許多沫時,也就是三沸。將原先舀出的水倒回,使開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時,要把茶沫上形成似雲母的一層水膜去掉,因為它味道不正。“三沸”之後,不宜接著煮,因為水老,不能再飲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則味薄。

  陸羽認為茶湯的稍華是湯麵的沫餑。薄的叫沫,厚的叫餑,細而輕的叫花,花就象棗花在形水池上面浮動,像曲折的潭水和凸出的小洲間新生長的青萍,又像晴朗的天空中魚鱗狀的浮雲。沫就像浮在水邊 的綠錢,又像散在杯盤裡的菊花瓣。餑是指煮茶的渣滓,水一沸騰,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疊積聚與水面,一片純白狀如積雪。

  酌茶,即用瓢舀湯向茶盞分茶,其基本要領是使各碗沫餑均勻。從鍋中舀出第一碗茶湯叫雋永。雋味永長的意思,也指最好的東西。固出放在熟孟裡面,以備止沸和育華時用。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餑要均勻,要喝到鮮香、味濃的茶,除雋永夕卜,一鍋煮出的頭三碗最好。較次的一等的多煮到五碗。若數個客人,用雋永水補給喝不足的人。飲茶應趁熱。

  唐代飲茶除煎茶法外,還有庵茶、煮茶等。將茶葉先碾碎,再煎熬、烤乾、春搗,然後放在瓶子或細口瓦器中,灌上沸水浸泡後飲用的,稱庵茶。在唐代庵茶不僅在民間流傳,在宮廷中也用此法飲茶。唐佚名的《宮茶圖》就描繪了宮廷中用庵茶法衝飲的畫面。

  唐代另一飲茶法是唐以前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蔥、姜、棗、橘皮、薄荷等物與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湯更加沸騰以求湯滑,或者煮去茶沫。這種方法在唐代已經過時,陸羽認為這種方法煮出的茶“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就如同倒在溝裡的廢水一樣不堪飲用,而世人一向習慣就是這樣。現代民間喜愛的打油茶、擂茶等則為原始煮茶遺風。

   唐代飲茶文化的禮儀

  唐代的飲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湯與我們今天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飲茶,是將茶餅切碎碾成粉末,過“羅”(“羅”,就是篩子。“茶羅”是一種專門用來篩茶粉的茶具)後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同時還要往裡加鹽、蔥、姜、桔皮、薄荷等,類似於一種可怕的“胡辣湯”。也難怪這種徹底怪味、想象起來都讓人覺得不堪下嚥的“茶湯”能提神,能讓人喝了不打瞌睡。

  唐代的茶道向後世流傳,在經歷了元朝統治的一百年後徹底在中國的土地上湮滅。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內容。元代興起的茶葉泡水一直傳到了今天,但這裡已經沒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於中國的所謂“茶道”、“茶文化”,所謂“‘勤和簡靜’的茶道思想”,以及諸多扭捏姿態,全是近三十年來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虛的胡扯。所謂“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還有更荒誕的所謂漚了若干年的一個普洱茶餅子價渝百萬的宣傳,則簡直形同欺詐。這正是所謂器之不存,道亦不復。

  所以,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唐代飲茶名人有哪些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茶文化十分深厚,歷史上有很多喜歡飲茶的人,我們都知道茶聖陸羽,他的著作《茶經》是世界上第一本茶葉著作,開啟了一個茶的時代,為茶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而在歷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喜歡飲茶。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放翁一生曾出仕福州,調任鎮江,又入蜀、赴贛,輾轉祖國各地,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處名茶。茶孕詩情,裁香剪味,陸游的茶詩情結,是歷代詩人中最突出的一個。陸游對建茶一向傾慕。陸游在《飯店碾茶戲作》中讚譽建茶:“江風吹雨喑衡門,手碾新芽破睡昏。小餅龍團供玉食,今年也到浣溪村”。這是陸游與建茶結緣的開始。對於建茶的韻味,陸游曾有過多種描述:“舌根茶味永”,“茶甘半新啜”,“甌聚茶香爽齒開”和“茶散茶甘留舌本”等讚譽建茶的高貴品質。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在他的詩文書畫中,茶,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茶是鄭板橋創作的伴侶,"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板橋善對聯,多有名句流傳: 楚尾吳興,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白菜青鹽粯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鄭板橋喜歡將茶飲與書畫並論,飲茶的境界和書畫創作的境界往往十分契合。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他對品茶鑑水尤為嗜好,在位期間,曾六次南巡,寫下許多詠茶詩篇,為歷代群下之最。他善於品水,有一特製銀鬥,用以量取全國名泉的輕重來評定優劣。相傳乾隆85歲禪位,一位老臣不無惋惜地說"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答曰:"君不可一日無茶",可見他嗜茶之深。乾隆年高退位後,對茶更是鍾愛,他在北海鏡清齋內專設"焙茶塢",用以品鑑茶水。他飲茶養身,享年88歲,是歷代帝王中的高壽者。

  曹雪芹(1715-1763),是文學鉅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祖籍遼陽,先世原為漢族,後來成為滿州正白旗"包衣"人。他在百科全書式的《紅樓夢》中,對茶的各方面都有相當精彩的論述。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提到的茶的類別和功能很多,有家常茶、敬客茶、伴果茶、品嚐茶、藥用茶等。《紅樓夢》中出現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云南的普洱茶及其珍品女兒茶,福建的"鳳隨",湖南的君山銀針等等。這些反映出清代貢茶在上層社會的使用的廣泛性。

解密大唐盛世的茶文化!大唐的茶事你知道嗎?

範爺的《武媚娘傳奇》熱播,讓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到這段大唐盛世的歷史。大唐是中華民族的鼎盛時期,在我國的飲茶史上,向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之說。馬上就帶你一起來解密大唐盛世的茶文化!

 複雜的唐朝宮廷茶藝

唐人飲茶成風,上起天子,下迄黎民,幾乎所有的人都程度不同地喜歡飲茶,尤其是宮廷飲茶頗具特色。皇帝和臣子們文會時,令宮女隨時以茶湯伺候,君臣在吟詩作對、切磋學問之餘,茶用來解渴潤喉、明目益思。君臣一同品茶,使得文會更加盡興。由於唐代宮廷“任土作貢”,規定將全國各地的名貴特茶以貢品的形式定期向朝廷交納,這就使得當時的宮廷飲茶集天下美茶佳茗於一體,極大地推動了唐代飲茶之風的進一步普及。

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式繁多,分為備器、鑑賞茶餅、炙茶、碾茶、篩茶、候湯、投鹽、舀湯、置茶兌湯、分茶、敬茶、聞茶、觀色、品茶、謝茶等十六個步驟,是盛唐時期的宮廷茶藝。著名的大唐君臣清平茶說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請大學士李白品嚐全國各地進貢的新茶貢品之事。李白詩性大發,揮毫寫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調三首》。

文士茶道分為備器、淨手、焚香、禮拜、賞茶鑑茶、鑑水、烹茶、聞茶、觀色、謝茶等。受邀參加茶會的文士用彈琴、吹笛、舞劍烘托茶會氣氛和答謝主人。

 唐朝後宮的“下午茶”

飲茶習慣在唐代宮廷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是皇室和後宮嬪妃時髦重要的休閒活動,唐代開元以後,朝廷設立了專門生產皇室用茶的貢焙場所,每年春天特別派遣官吏監督製造,為趕上每年清明節的〝清明宴〞,日夜快馬加鞭的送上春茶,〈湖州貢焙新茶〉詩中,就有描述皇后剛出遊踏青回來,準備梳洗一番時,聽到〝急程〞的新茶已送到京城,皇后立即露出笑容,命宮女立刻取來烹茶。

1987年陝西法門寺地宮中,發掘了大量唐代宮廷金銀器,這些專供皇帝御用供佛器物中,有一套幾近完整、無損的金銀茶具十分引人矚目。這套金銀茶具有茶碗、碟、盤、淨水瓶共十六件;據專家考證,這套晚唐宮廷系列茶具,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最完善而珍貴的〝銀金花〞茶器(鎏金銀器)。

任性!武則天“不愛”喝茶

武則天是否雅好飲茶,正史無有記載。但據明代屠隆《考盤餘事》說,武則天博學有著述之才,但是對茶卻生性討厭,曾低毀說:“釋滯消壅,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精,終身之害斯大。獲益則收功茶力,貽患則不為茶災,豈非福近易知,禍遠難見。”從茶在短時間內對調理人體有益和長期飲茶可能導致耗損體質出發,來比喻福易見而禍難見,茶已不再停留在品飲的層次,而成為像武則天這樣的帝王者在上的鑑戒。武則天在論飲茶的利弊時,顯而易見認為弊大於利,這是她的侷限之處,但從飲茶利弊之論引申到對禍福隱顯的理解,這卻是她的過人之處,讓人領略到一個家的思辨。

 神馬,抹茶唐朝就有了!

抹茶起源於中國的隋朝,在唐朝、宋朝達到頂峰,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蒸青綠茶。唐朝時就發明了蒸青散茶(碾茶),還審訂了評茶色香味的方法,併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飲料。目前在世界上頗有盛名的日本茶道和日本抹茶,就是通過當年的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後帶回日本。清朝茹敦和在越言釋中說,古者茶必有點,其磑茶(抹茶)為撮泡茶,必擇一二佳果點心,謂之點心,謂之點茶。這裡所指的抹茶衝飲之道即為唐宋年間的中國茶道,由此可見,中國茶道(抹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七碗茶詩與《茶經》

唐代飲茶詩中最著名的要算是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所論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腑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喝了七碗茶就能變成神仙,盧仝的茶歌所表達的飲茶感受,不僅僅是口腹之慾,而是將“竹串子茶”的藥理、藥效溶入其中,醒神益體,淨化靈魂,激發文思,凝聚永珍,製造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境界。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分三卷十節,約7000字,十分詳盡地闡述了唐代飲茶方式的主流,總結了當時的茶葉採製和飲用經驗,全面論述了有關茶葉起源、生產、飲用等各方面的問題,開中國茶道的先河。且《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茶書,除茶法外,凡與茶有關的各種內容,都有敘述,以後茶書皆本於此。陸羽被後人稱為中國的茶聖。

唐朝時期的茶文化描述?

茶文化在唐朝的最終形成和發展是它在歷史上重要地位和意義的奠基石,茶文化的興盛成功的將我國茶文明傳遞給後人和傳揚到世界。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茶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後來人對茶的領悟及挖掘,茶漸漸成為了詩體裡精神文明,藝術文化的載體。茶能助興、助情、助詩,茶味雋永深刻。品茶品茶的滋味,品茶的境界,更品詩人的精神底蘊。從古至今,中國承載了茶業的創造和延續,更是促進了世界茶業的發展和文明。唐朝,詩體鼎盛的時期,關於茶文化的描述越來越多,許多詩境裡均出現茶的描述。白居易的《琴茶》中“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成彥雄《煎茶》中“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鬆三四枝”。劉兼有一首《從弟舍人惠茶》,呂岩有《大雲寺茶詩》等詩人均用不同詞彙不同意境表達自己對茶的喜愛之情。

  鄭谷在《峽中嘗茶》寫道“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裡火煎嘗。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該詩是他客居小江園飲茶時所寫,從摘茶製茶到品茶一步步的寫,不直接寫小江園的美***小江園在峽州,是當地最有名的茶園***,而是通過比較的手法間接地表達。作者通過該詩不僅表達了自己對小江園的喜愛,而且表達了品茶時的愉悅心情。

  錢起的《與趙莒茶宴》中寫道“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詩裡用白描的手法,寫作者與趙莒在一同參加茶宴,飲的是紫筍茶,並且志趣相同,風格品味也一致,都認為茶的味道比仙酒還好。飲下之後,達到忘我的境界,超脫凡塵,毫無雜念,清靜安詳。兩人品茶,盡興盡意,直到夕陽歸回時才離去。

唐朝時期的茶文化主要表現

  一、從地域上看,唐代飲茶風習第一次成了真正意義上全國性的“比屋之飲”。

  尤其是北方,本來“初不多飲”,開元***713—741年***以後,僧人飲風大盛,為此北方許多地方“多開店鋪,煎茶賣之”,這種“始臼中地”的飲茶風俗,很快與大唐文化一起“流於塞外”。飲茶地域性的消失,是飲茶文化作為全國文化出現的標誌。

  從飲茶所屬人員看,皇帝嗜荼,“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文人嗜茶,僧人嗜茶,道士飲茶,軍人飲茶,甚至“田間之問,嗜好尤切”。飲茶沒有身份地位的象徵,成為一切人的嗜好。

  從作用來看,茶被看作生活的必需品,所謂“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既祛竭乏,難捨斯須”。人們對茶“溺之甚”,簡直達到“窮日盡夜”的程度。沒有飲茶的大普及,不會有唐代茶文化的發展。

  二、有了一整套製茶、煮茶、飲茶的專門工具和成熟技術,突出表現在陸羽《茶經》的有關論述中。

  有了一整套製茶、煮茶、飲茶的專門工具和成熟技術,突出表現在陸羽《茶經》的有關論述中。可見,唐代茶事是一門藝術,對茶葉的外形、色澤、茶水香味、滋味、煮水、茶具、柴火、飲茶環境和方式均有詳細而嚴格的規定。他們追求的是茶葉要好,製茶要精,煮茶要術,飲茶要美,要達到這樣的藝術境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出現了包括茶學專著在內的一大批茶文獻、茶文學。

  《茶經》面世標誌著茶學和茶道的形成,它在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嗣後裴汶的《茶述》、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蘇虞的《十六湯品》、溫庭筠的《採茶錄》、王敷的《茶酒論》、毛文錫的《茶譜》亦從不同的側面共同塑造唐代茶學界的輝煌成就。與此同時,大批詩人用自己飽含深情的筆,寫下了數百首茶詩。這些茶詩或嘔歌飲茶的美妙,或表達賜茶贈茶後的喜悅心情,或寄託對茶德的思考,凡此種種,都表達了對茶的熱愛和追求。唐至五代以茶詩為中心,包括茶散文等文學著作的大量出現,為茶抹上了濃濃的文化韻味。

  不僅如此,還出現了茶畫。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簫翼賺蘭亭圖》是世界最早的茶畫,畫中描繪了儒士與僧人共品香茗的情景。閻立本另繪有《鬥茶圖》,形象地表現了唐代的飲茶風俗。初唐周防的《琴啜茗圖》大約是當時宮廷仕女茶道的最早表現。張瑩的《明皇和樂圖》是一幅宮廷帝王飲茶的圖畫。佚名的《宮樂圖》描繪宮廷婦女集體飲茶的場面。這些畫對烹茶、飲茶具體細節與場面描繪得比較具體、細膩。此外,雜著中也大量出現茶的內容。可見茶學家、詩人、文學家、畫家、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都拿起自己的筆為茶文化的繁榮而辛勤耕耘。

  四、飲茶儀規和茶道的出現,飲茶上升到精神層面。

  飲茶發展,有所規則,是從唐代開始的,這主要體現在《茶經·六之飲》中。“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除了普通飲茶儀規外,唐代已經形成宮廷茶文化圈、文人茶文化圈、大眾茶文化圈、僧侶茶文化圈,不同文化圈的人飲茶自然也就有不同的規則。

  茶道的創立則是唐代飲茶文化的最高層面,即精神方面的內容,這是唐代茶文化的突出表現。陸羽創造了以“精行儉德”為中心的茶道思想,只不過沒有使用“茶道”這個詞而已。詩僧皎然首次提出了茶道概念,把品茶過程歸納為3個層次。盧仝又在《走筆謝孟涑議寄新茶》中生動描繪了飲茶的7個層次。劉貞亮將茶葉功效概括為10項,《茶十項》一文說:“以茶散悶氣,以茶驅腥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癧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劉貞亮的茶十德比較具體,包含了茶葉對生理及精神方面的功效,其中“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4條純粹是談茶的精神作用。至此唐代茶道已經形成。

  陸羽之前,飲茶和“瀹蔬而啜”一樣,自然也就不會怎樣講究道,有道也不會大行。但陸羽通過《茶經》對如何採造茶葉,怎樣烹煮,應備有哪些茶器和如何飲用一一加以總結和倡導以後,把茶葉的飲用,由單純的防疫治病、充飢解渴,提高和發展為一門專門的技藝和學問,這時,也只有到這時,我國才開始重視和產生講究飲茶之道。

  這就是說,在《茶經》和最初的茶道中,陸羽和大家在講究飲茶之法的同時,一開始就提到和就具有精神的一面。而這精神的一面,不是來之於其他,恰好正是從茶文化的澱積中承繼過來的。

  《茶經》提出的茶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換句話說,也就是要求飲茶者飲茶時要修心養性,效做這樣的人。陸羽《茶經》中飲茶之道要求做精行儉德之人的這條,如溯其源,我們由《晉書》桓溫和陸納傳以茶果待客和伴酒並視之為是“素業”,即可找到其根緣。當然,當時在中唐陸羽、皎然等倡導茶道之時,關於茶道文化的精神內涵,並不只是要求做“儉德”之人一點,至少從皎然的看法中——“唯有丹丘”才知茶道的“全爾真”,其內容自然是極其豐厚的。

  8世紀繼陸羽《茶經》之後唐朝的另一本茶書《茶述》,其對茶和茶文化特點的概括:“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緻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這幾句,對茶道在物質上如何更好愉悅人生,在精神上如何自我陶冶修養,說直接些,有點現在茶道宣揚的“和敬清寂”的韻味了。

唐朝初期的茶文化如何?

唐朝的飲茶文化,你知道多少呢?  在我國的飲茶史上,向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之說。自從世界上第一部茶書,即陸羽撰寫的《茶經》問世以後,飲茶也逐漸由渴飲、藥飲而進入品飲,講其色,品其味,視其雅,成為生活中的一種藝術享受。唐代中、晚期,己改變陸羽始創的“煎茶法”,採用“點茶”方式,到了宋代,在前朝點茶的基礎上,形成鬥茶,更加豐富了生活情趣。北宋蔡絛的《鐵圍山叢談》中說:“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為盛,而本朝又至祐陵即徽宗時益極新出,而無以加矣。”宋徽宗對飲茶就很研究,他不僅寫過《大觀茶論》,也愛好鬥茶技藝。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內寫徽宗的一次演技情況:“宜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葵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沸,少頃,自乳浮盞面,如疎星淡月。顧諸臣曰:“比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金海陵王完顏亮,也曾“點茶,延接儒生”,被視為完顏亮的德行技藝,點茶技藝傳到日本以後,逐漸形成了至今仍流行的以“和、敬、清、寂”為宗旨的“茶道”,保留了唐宋時期士大夫們的一些飲茶情趣。  據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金銀寶器衣物帳》碑記載,地宮安放的唐懿宗、僖宗皇帝供奉茶具有:“籠子一枚,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二十兩。鹽臺一副,重十三兩。結條籠子一枚,重八兩三分。茶碾子、茶羅匙子副七事,共八十兩……琉璃缽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另外還有長柄銀勺、銀則、菱弧形銀方盒、盤圓座銀鹽臺,無疑都屬茶器。還有,祕色瓷器中的小碟、琉璃器中的盤子,也可視為唐代宮廷飲茶器具。    第一個步驟:準備工作——烘乾茶餅     鎏金飛鴻球路紋銀籠子  唐代飲茶用的“茶葉”,要經過加工,壓制成茶餅,平時,用紙或蒻葉之類包存,放在茶籠裡,掛在高處,通風防潮。飲用時,隨手取出,如果茶餅己受潮,還需要將茶籠放在炭火上稍作烘烤,使茶餅乾燥,便於碾碎,普通的茶籠用竹篾編制。法門寺所出的鎏金銀籠子,製作精美,通高l7.8釐米,口徑l6釐米,腹深l0.2釐米。籠底焊有四足,籠子體積不大,籠內襯放蒻葉,用以防潮,據估計,籠內能盛放四五兩小串茶餅。    第二個步驟:燒水     唐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爐煮水。唐代陸羽在其《茶經》中這樣說道:“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又說:“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表明風爐通常由銅、鐵,甚至揉泥製作而成。而這件唐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乃是宮廷御用茶具,無論是材料與製作,還是工藝與裝飾,都非常講究,是民間風爐所無法比擬的,它為研究唐代宮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證。  壺門高圈足銀風爐,通高為56.0釐米,蓋高31.3釐米,口徑17.7釐米,爐身高25.2釐米,全重3920克。通體素淨,鈑金成型,由蓋和身組成。爐蓋的頂部有三層銀片做成仰蓮瓣,並承託錐頂狀蓮蕾。蓋面為半球形,上部鏤空,還有兩層蓮瓣。蓋沿有漸收的三層稜臺。爐身系斂口,深腹,筒狀,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層漸收的稜臺。腹部上小下大,有穩定感。腹壁分內外兩層;內層與爐底鉚接;外層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個壺門,以利通風發火。爐底與爐壁鉚接,下焊十字銅片,以承託木炭,供燃燒生火。爐身兩側,各裝一個提耳,以便移動。出土時,蓋面貼有封籤,墨書:“大銀薰爐,臣楊復恭”字樣。表明這件高圈足座銀風爐,是由楊復恭奉獻的。     唐系鏈銀火筋  唐系鏈銀火筋,筋,又稱箸,俗稱筷子。火筋,煎茶時生火挾炭的器具,所以,火筋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茶具。而古人對茶具的認識,又不同於今人,古人認為凡與烹茶飲茶有關的器具,都稱為茶具。這樣,煎茶燒水時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歸納到茶具中去了。古代特別是唐宋期間的一些茶著中,凡提到茶具時,都提到了火筋。  系鏈銀火筋,通長27.6釐米,上端徑0.6釐米,下端徑0.3釐米,鏈長10.3釐米,全重765.0克。整體呈圓柱形,上粗下細,鏈為銀絲編成。火筋上端頂部為寶珠形,其下有凹槽,環鼻嵌入其中,將兩筋用鏈繫結成一體。這件火筋,造型設計精巧,風韻雅典,充分體現了唐代製造金銀器具的高超工藝水平。  火筋,在陸羽《茶經·四之器》中稱之為火筴,並說:“火筴,一名筋,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臺勾鏁之屬,以鐵或熟銅製之。”其意是說,火筴鏁又名筋,和常用的相同,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不用“蔥臺勾”之類裝飾物,用鐵或熟銅製作而成。這裡說的火筋,乃是民間用的茶具,而作為宮廷或達官貴人的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銀製作而成。這件火筋作為唐皇朝向佛供俸,祈求海晏河清、國運昌盛的茶具之一,其珍貴是可想而知的了。    第三個步驟:碾茶     唐鎏金壺門座茶碾  取出的茶餅,需要碾成細末。地宮所出的茶糟子和碾子,便是用來碾碎茶餅的。在《衣物帳》上記“茶槽子、碾子”,而在實物上,前者卻鏨文“鹹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兩”,後者則鏨文“碢軸重一十三兩”。唐代的茶槽子與現在的藥碾槽形狀相同,槽身如船身,橫斷面成V形,底部弧形,兩端上翹,便於碾子往來移動。槽子通高7釐米,最寬處5.6釐米,長22.7釐米。碾子之稱碢軸,因碢與砣同音。石砣即石制碾輪。碾子有軸,手執推動,軸長2l.6釐米,碾輪邊尖,輪徑8.9釐米。    第四個步驟:篩茶       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  茶餅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過羅篩選,羅篩是點茶程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陸羽倡導的煎茶,是將茶末放在鍑內烹煮,不嚴格要求茶末的粗細。唐代的點茶,茶末放於碗內,先要調膏極勻,以茶瓶煮湯,再注湯碗中,經過拌攪碗中之茶便能產生粘懈適度的膠體狀態,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細不勻,拌攪時就得不到較佳效果,因此,茶羅子成為點茶的關鍵茶具,古代茶羅的實物過去沒有見到過,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一件,確是十分難得。茶羅分羅框和羅屜,同置於方盒內,上層的羅框上尚殘存一些用絲線織成的紗羅,網眼極細密,說明唐時已注意到茶末顆粒的一定細皮,下層羅屜,接受篩下的茶末,可以拍出盒外。羅框長11釐米,寬7,4釐米,高3,l釐米。羅屜長l2,7釐米,寬7,5釐米,高2釐米。    第五個步驟:調茶     伎樂紋調達子  調達子作為茶具,主要供調茶、飲茶時使用,這是因為古代飲茶猶如吃茶一般。據三國魏·張揖《爾雅》記載:飲茶時,先要將加工好的餅茶,“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此外,也有用椒、桂、鹽等作佐料的。調達子就是先將茶末放入其內,加上適當佐料。然後,用沸水在調達子內將茶等調成糊狀;再加沸水調成茶湯供人飲用。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時曾受到陸羽等茶人的反對,但直到宋、元時,還有人樂於此道。只是到明代後,由於茶類加工方法革新,條形散茶在全國範圍內興起,除邊陲部分兄弟民族外,在茶中不再有人放任何佐料,重清飲雅賞,追求茶葉香真味實的“本色”,以領略飲茶的真趣。所以,調達子乃是古代的一種特有的飲茶器具,當今已經消失。有鑑於此,唐鎏金伎樂紋調達子的出土,其地位與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唐人飲茶常調以鹽,這件三足架銀鹽臺,就是貯放鹽花的。     三足鹽臺  這件三足鹽臺,為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宮廷系列茶具之一。它是古人煎茶調味時存放鹽、胡椒等佐料的用器。  三足鹽臺由蓋、檯盤和三足架組成,通體高25.0釐米。蓋上有中空的蓮蕾提手一個,有鉸鏈,可開合為上下兩半,並與蓋相焊。中空的提手,通常是放胡椒粉用的。與之相連的蓋心,飾有團花一週,還飾以摩羯四尾,蓋沿為卷荷形,其下是一個與之相配的檯盤,用於存放食鹽。三足架與檯盤焊接,整體形似平展的蓮蓬蓮葉。支架以銀管盤曲而成,中部斜出四枝,枝頭為兩花蕾、兩摩羯。支架上鏨有銘文,曰:“鹹通九年文思院準造塗金銀鹽臺一枚。”表明該三足鹽臺製造年份是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是文思院為皇上專門製造的;它作為盛鹽的鹽臺是確定無疑的。陸羽《茶經·五之煮》中說:“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餘,無乃而鍾其一味乎?”其意是說,煎茶待水初沸時,須放適量鹽調味。當然,也提出不應使太鹹,否則豈不成了喜歡喝鹽水一種味道了嗎?茶湯中用鹽等佐料調味,在唐以前用得較多。所以,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曾提到茶具“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貯鹽花也。”這與上述提及的三足鹽臺,其用途同出一轍,亦為煎茶器具之一。不過陸羽還提及與“鹺簋”配套的有“揭”。它用竹製成,是取鹽的用具。這在出土的唐三足鹽臺中未曾見到。唐時已有人提出反對在茶湯中用鹽調味,唐薛能就認為“鹽損添常誡”(參見《蜀州鄭使君寄鳥嘴茶因以贈答八韻》),說鹽有損茶味,不宜加得多。  所以,唐以後,很少再見到在茶湯中加鹽調味的了。    第六個步驟:點茶       祕色瓷茶碗     唐鎏金飛鴻紋銀匙  點茶的高招在於茶末調膏均勻後,向盞內注湯開水的同時,用茶籠或匙子在盞中環回擊拂的動作要掌握得好。攪拂的技術高,能產生蓬勃煥發的白色泡沫,稱做湯花。宋代鬥茶,就看茶麵湯花的色澤及湯花均勻程度如何,互比湯花能否保持較長時間不消褪,唐時點茶雖沒有這般要求,而已開始擊沸,鬥茶則是在這基礎上更加提高,《茶錄》上說:“茶匙要重,拂擊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主。"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匙,銀質鎏金,長19.2釐米。 希望對你有幫助

茶文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的呢?在唐朝的發展有多繁盛?產生了哪些影響?

茶在隋唐時期,從藥用植物演變為飲料。中國是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栽培茶樹,使用茶葉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採集活動之中的。

飲茶的習慣在隋朝時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併成為與鄰國蒙古貿易的產品。唐朝迎來了茶葉發展的高峰。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茶已成為更廣泛的飲料。大量的茶樹被種植,茶文化迅速發展。唐朝是中國茶文化蓬勃發展的時期。飲茶尚未在全國普及。開元盛世之後的安史之亂導致北方遭受嚴重破壞,國家經濟中心轉移到南方。南方溫潤的氣候、豐富的雨量和肥沃的土壤得到了開發。茶樹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成為山區的主要經濟作物。

因此,唐代的茶葉產區迅速擴大,製茶技術的成熟,使許多產區出現了品質優良的名茶。例如,蒙古頂花、古竹紫筍、杭州靈隱茶。生產區域包括四川、重慶、陝西、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和雲南。

茶葉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宋代出現了更多的茶葉品種。茶葉變得越來越嚴格。茶葉鑑賞家們甚至舉行比賽來評判茶葉的質量,包括茶葉、水和混合物。有關茶葉的書籍、詩人和繪畫在全國流行,這促進了中原地區(黃河中下游)和長城以外地區的茶葉貿易。宋朝從唐朝引入的茶葉稅中獲益匪淺。

《茶經》是中國古代最完整的茶書。對茶的歷史、起源、功效、栽培、生產、煎煮和飲用進行了系統的闡述和總結。討論了飲茶的藝術。將儒、道、釋融合到飲茶的品牌中,創造了中國茶道的精神。雲端下的茶店 "馮氏文鑑錄 " "飲茶 "說。"自鄒、齊、滄、戴,漸至京城,開店者多,煎茶賣之,不問其俗,以錢為飲。又有茶亭、茶樓、茶館、茶樓等設施,供人飲茶。

唐宋茶文化的發展簡史

  茶文化的形成與唐宋時期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唐宋茶文化的發展簡史,一起來看看。

  唐宋茶文化的發展簡史

  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與禪教的興起有關,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廟崇尚飲茶,在寺院周圍植茶樹,制定茶禮、設茶堂、選茶頭,專呈茶事活動。在唐代形成的中國茶道分宮廷茶道、寺院茶禮、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庭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給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

  茶文化的發展簡史

  一、萌芽時期——秦以前,茶生產和利用源於巴蜀

  這一時期是我國發展和利用茶的初始階段,即從最早和利用茶發展到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的階段,丹茶的生產和利用侷限於巴蜀地區,但是茶作為貢品已有記載。

  二、發展時期——兩漢南北朝

  從秦漢到南北朝是我國茶業的發展時期,從這一時期我國茶業的栽培區逐漸擴大並向東轉移,茶葉亦成為商品向全國各地傳播且作為藥物、飲料、貢品、祭品被廣泛應用,飲茶之風遍及南方。

  三、興盛時期——唐宋時期

  栽茶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生產和貿易中心轉移到長江中下游的浙江福建一帶;飲茶之風在全國遍及,有關茶書著作相繼問世;隋唐時期茶業以江浙為中心,《茶經》問世;當時的茶葉生產和技術從長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轉到東南福建一帶。

  茶業的發展簡史

  四、鼎盛時期——明清時期

  這個時期散茶興起,茶文化走向民間,栽培面積生產量曾一度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茶葉生產技術和傳統茶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散茶成為生產和消費的茶類,茶葉產品開始出口銷往世界各地,茶葉外貿機構得到發展。

  五、方興未艾——新中國成立

  中國茶業再現輝煌,新中國成立後茶葉經濟飛速發展。

茶文化在唐朝的發展有多繁盛?唐朝飲食文化中,為何流行“合食制”?

茶文化在唐朝的發展有多繁盛?

茶,好似一個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長髮育,在中國地區發展趨勢,之後在中國“存活”不計其數年以後,它再也不是簡單健康飲品,反而是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文化藝術!這一茶文化又好似一艘船,從中國啟航,依靠每一個唐朝的中國古代人商品流通至中國每一個角落,隨後依靠眾多來唐學習的外邦人又商品流通至世界各地!

唐朝的茶文化

飲茶,在今天成為了一個很平凡的情況,而茶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時間,茶實際是哪一年被發現了又利用的,早已無從考證.

但是被茶文化學者較為認同的說法是來源於神農嘗百草,在其中茶被神農氏引作藥用價值,到此茶被中國老百姓所運用。那唐朝的茶文化到底是怎麼樣的狀況?最先,中國中國歷史上的茶聖陸羽生於唐朝,陸羽一生科學研究茶文化,是陸羽把茶文化發揚的。

唐朝飲食文化中,為何流行“合食制”?

唐朝做為中國在歷史上政冶賢明、經濟興旺、擴大開放程度高、中華民族間溝通交流結合深層次的階段,其飲食文化藝術也獲得了很大程度上的高速發展,出現有著里程碑式意義的“合食制”。

唐朝科舉制風靡,門閥士族慢慢衰落,平民階層漸漸地盛行;北方和南方民族大融合產生飲食廚具的改變;經濟興旺促進飲食製做精細化管理、多元化;受統治階級的青睞,宴席風靡:這四個方面是唐朝“合食制”盛行及其逐漸替代“分食制”變成最流行的緣故。

自古以來,“吃穿住行”就是我們開展一切社會實踐活動的必要前提條件。《禮記·禮運》中記載:“飲食男人女人,人之大欲存焉。”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先賢早已深刻認識到飲食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所以無論是古時候或是當今都倡導“人是鐵飯是鋼”。

隨著飲食所產生的一系列飲食文化藝術,是經濟、社會發展、發展在文化裡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反映,飲食文化藝術實質上含有時代感、民族化、歷史性的特性。

唐朝“合食制”所體現的文化特徵

伴隨朝代的更替、南北方民族大融合、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過程的改變等,中國飲食文化藝術愈來愈豐富多彩,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幾千年的中國中國封建社會一直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注重禮教紀律、重視尊卑有序、高度重視親疏有別血緣關係,因此社會各階層的生活都有形化或無形中受其危害。

禮儀制度和風俗人情起源於飲食,根據每一個時期的飲食習慣效能夠了解時代背景下大家遵照的文化規範,及其授予這文化藝術標準的社會、經濟。

唐朝階段,飲食方法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伴隨著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的溝通緊密,新型高桌、桌椅獲得普及化,一人一桌用餐的“分食制”慢慢撤出我們的生活,緊緊圍繞一桌、合食用餐的“合食制”開始出現並得到大力發展。

“合食制”不講究一人一案,也不按照真實身份階級就坐用餐,其飲食氣氛率真隨和、繁華,重視多

人圍桌共坐。對比“分食制”來講,“合食制”用餐的廚具、桌椅板凳更為統一,更重視用餐人群近距的接觸,可達到溝通交流情感上的目地。

“合食制”替代“分食制”,不僅僅是飲食方式的一次更改,而且還能證明唐朝社會賢明、經濟興旺。

隋朝至今,世家大族陣營沒落,科舉制的建設促使社會發展各階級的流動性更加經常,平民階層還可以通過唸書、測試踏入政冶官運。之前嚴格執行一人一席一案,座席要說座次,要按真實身份長幼尊卑等級秩序先後而坐,不可紊亂。

恪守禮教、相食而餐的文化觀念被打破。因為科舉制的風靡,經濟興旺推動了飲食文化的發展。代表團結一致、相對平等親切的“合食制”很符合唐朝對外開放、自由的靈魂社會風尚,更為切合不斷進步的世界潮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zq6n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