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IT科技

> 什麼叫做沙門氏菌

什麼叫做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屬腸桿菌科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種沙門氏菌感染疾病,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熱等臨床徵候群。 根據臨床表現主要分為: 1、胃腸炎型,即食物中毒,是最常

什麼叫做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沙門氏菌病的病原體。屬腸桿菌科,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已發現的近一千種。

沙門氏菌感染後患者會想吐,噁心。在腹瀉的同時,病人可以出現發熱,體溫一般在38~39℃,嚴重者可出現40℃以上的高熱。極少數病人因細菌侵入血迴圈引起敗血症、腦膜炎、

沙門氏菌中毒的症狀主要由急性腸胃炎為主,潛伏期一般為四至四十八小時,短期是數小時,長期是兩天至三天,前期症狀有噁心、頭疼、全身乏力和發冷等,主要症狀有嘔吐、腹瀉、腹疼,糞便以黃綠色水樣便,有時帶膿血和黏液,一般發熱的溫度在三十八攝氏度至四十攝氏度,重病人出現打寒戰、驚厥、抽搐和昏迷的症狀。病程為三天至七天,一般預後良好,但是老人、兒童和體弱者如不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也可導致死亡,多數沙門氏菌病患者不需服藥即可自愈,嬰兒、老人及那些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應就醫治療。

為引起人類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徑。沙門氏菌在食物內可以大量繁殖,因此進食被病菌汙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類、內臟、蛋類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門氏菌汙

因為蛋、家禽和肉類產品是沙門氏菌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對此我們應該不吃生肉或未經加熱煮熟的肉。不吃生雞蛋。生家禽肉,牛肉、豬肉均應該放在乾淨的塑料袋內,以免滲出血水汙染別的食物。處理生肉後,未洗手前勿手指或接觸其他食物、抽菸。便後、接觸寵物後,應仔細洗淨雙手。

什麼兩樣,不過只要充分加熱即可殺滅汙染食品所含有的沙門氏菌。 儘管感染沙門氏菌 少數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人可能會繼發關節痛、眼炎和尿痛等症狀。這種病症稱為Reiter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沙門氏菌能引起什麼病?

沙門氏菌屬腸桿菌科的致病菌,能引起多種沙門氏菌感染疾病,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及發熱等臨床徵候群。 根據臨床表現主要分為: 1、胃腸炎型,即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一種型別; 2、傷寒型,出現類似傷寒的表現,但病情較輕,病程較短,雖腹瀉明顯,但很少併發腸出血和腸穿孔。 3、敗血症型,表現為高熱、寒戰、出汗、頭痛、噁心、厭食、體重下降,乏力等。 4、腸道外局灶*染,可發生於任何部位,本型無胃腸炎或全身症狀,僅有膿腫形成。

沙門氏菌用什麼藥

氧氟沙星類的,頭孢第三代類的即可.沙門氏菌屬的藥敏結果及臨床治療用藥選擇情況。對傷寒、副傷寒患者的臨床資料和細菌藥敏結果作回顧性分析。甲型副傷寒沙門氏菌已成為主要的致病沙門氏菌,對阿莫西林、氨苄青黴素、頭孢一代、頭孢二代耐藥率較高,分別為88.7%、45.5%、88%、35.3%,這些抗生素已不適宜作為傷寒的治療藥物;阿米卡星、慶大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雖對沙門氏菌有良好的敏感性,但由於其不易滲入細胞內,故不可單獨用來治療沙門氏菌感染;喹諾酮類抗生素有良好的細胞滲透性,抗菌譜廣,敏感率高,可作為治療傷寒的首選藥物,若能與三代頭孢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用則更好。注:奎諾酮類抗生素就是那些個叫做XXX沙星的東東--諾氟沙星、鹽酸環丙沙星、鹽酸氧氟沙星、鹽酸左氧氟沙星。其中,鹽酸左氧氟沙星是目前喹諾酮類抗生素中對付沙門氏菌屬及多數致胃腸道感染細菌較強大的一種。再提醒兄弟們:但凡胃腸道感染,有腹瀉、嘔吐症狀的,別忘了‘補液’:handshake 買不到‘口服補液鹽’,禽用電解質加適量的(2%-10%,視廢絕食物的情況而定)葡萄糖也行。‘口服補液鹽’、禽用電解質,應按照說明書兌水。那東東不是某些兄弟想象的那樣--濃點兒治病快:o :L 搞不好要食鹽中毒死鴿子的:funk:

感染沙門氏菌後有什麼症狀?

沙門氏菌感染後患者會想吐,噁心。在腹瀉的同時,病人可以出現發熱,體溫一般在38~39℃,嚴重者可出現40℃以上的高熱。極少數病人因細菌侵入血迴圈引起敗血症、腦膜炎、心內膜炎、肺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沙門氏菌是通過什麼方式傳播的?

沙門氏菌感染是指傷寒、副傷寒以外的各種沙門菌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表現複雜,可分為胃腸炎型、類傷寒型、敗血症型、區域性化膿感染型,亦可表現為無症狀感染。   一、傳播途徑   1.食物傳播 為引起人類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徑。沙門氏菌在食物內可以大量繁殖,因此進食被病菌汙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類、內臟、蛋類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門氏菌汙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2.水源傳播 沙門氏菌通過動物和人的糞便汙染水源,飲用此種汙水可發生感染。供水系統被汙染,亦可引起流行。   3.直接接觸或通過汙染用具傳播 沙門氏菌可因與病人直接接觸或通過染菌用具傳播。此種傳播方式可見於醫院中,以嬰兒室、兒科病房較為常見。感染可通過醫務人員的手帶菌或汙染的醫療用具傳播,也可以由老鼠、螳螂等通過偷吃食品汙染環境造成感染。   人群易感性人群對沙門氏菌普遍易感,感染後結果與菌種毒力及宿主免疫狀態有關。一般幼兒和老年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感染嚴重,尤其一歲以內嬰幼兒由於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所以易於感染。而老年人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淋巴瘤、肝硬化等,發病率高,症狀嚴重。   流行特徵本病呈全球性分佈,近年來發病率明顯上升,加之沙門氏菌特別是鼠傷寒桿菌,可通過質粒介導而對多種抗生素耐藥,已成為流行病學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本病全年均可發病,但多發生於夏秋季,有起病急、潛伏期短、集體發病等流行特徵。病後免疫力不強,可反覆感染。   二、臨床表現   潛伏期因臨床型別而異,胃腸炎型者短至數小時,而類傷寒型或敗血症型可長達1~2周。   (一)胃腸炎型 是最常見的臨床型別,約佔75%,多由鼠傷寒、豬霍亂及腸炎沙門氏菌引起。多數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一般38~39℃,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每日3~5次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常為水樣,量多,很少或沒有糞質,可有少量粘液,有惡臭、偶可呈粘液膿血便。其起病緩急及病情輕重差異很大,輕者無發熱,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可呈暴發型引起嚴重脫水、電解質紊亂以至迴圈衰竭,偶有類似於“中毒性菌痢”樣表現者。本型病程一般2~4天,偶有長達1~2周。   (二)類傷寒型多由豬霍亂及鼠傷寒沙門氏菌所引起。潛伏期平均3~10天,臨床症狀與傷寒相似,但病情和經過均較傷寒為輕。熱型呈弛張熱或稽留熱,亦可有相對緩脈,但皮疹少見,腹瀉較多,由於腸道病變較輕,形成潰瘍較少,故很少發生腸出血和腸穿孔。本型偶可以胃腸炎型表現開始,繼而出現傷寒的臨床症狀。病程一般1~3周。   (三)敗血症型常見的致病菌為豬霍亂或鼠傷寒沙門氏菌。多見於嬰幼兒、兒童及兼有慢性疾病的*。起病多急驟,有畏寒、發熱、出汗及輕重不等的胃腸道症狀。發熱可持續1~3周,如併發區域性化膿病灶,則發熱可遷延數月,或有反覆急性發作,熱型不規則。雖血培養可查到病原菌。但大便培養多為陰性。   (四)區域性化膿感染型多見於C組沙門氏菌感染。一般多見於發熱階段或熱退後出現一處或幾處區域性化膿病灶。以支氣管肺炎、肺膿腫、胸膜炎、心內膜炎、肋軟骨區域性膿腫及肋骨骨髓炎等較為多見,亦可發生腦膜炎、脾膿腫及膽囊炎等化膿性病灶。   以上幾種臨床型別不易明確劃分,常互相重疊,如胃腸炎可伴發或繼發敗血症,敗血症每併發區域性化膿灶,區域性化膿灶亦可繼發敗血症。     預防措施   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葷熟肉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烹調時肉塊不宜過大,加熱肉塊重量應不超過1公斤,持續煮沸2.5~3小時,禽蛋煮沸8分鐘以上。低溫冷藏食品控制在5℃以下,並做到避光、斷氧,效果更佳。高溫殺滅沙門氏菌。帶奶油的糕點及其他奶製品等要低溫保藏。食品加工或消費者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不吃生醬,自制發酵醬類時,鹽量要達到14%以上,並提高發酵溫度。嚴禁用浸泡的玉米、黴變的玉米制售食品。家庭製備發酵穀類食品時要勤換水、保持衛生,無異味產生;磨漿後要及時晾晒或烘乾成粉;貯藏要通風、防潮,不要直接接觸土壤以防汙染。禁止出售食用變質銀耳。加工海產品一定要燒熟煮透。牛奶最好煮沸後食用,冰箱內(4℃~10℃)儲存的食品,存放時間不宜超過1周。還要注意食品的貯藏衛生和個人衛生,防止塵土、昆蟲及其他不潔物汙染食品。勸告有製作、食用酵米麵習慣的人不製作、不食用,逐步改變飲食習慣,即便製作也要現做現吃,不貯存,更不能帶溼存放。 應急處理防止汙染和食物中毒   ①牲畜的宰前檢查防止病畜混入:避免肉屍和內臟被糞便、汙水、容器汙染,嚴禁出售病死牲畜和禽肉;②控制繁殖:沙門氏菌屬繁殖的最適溫度為37℃,但在20℃左右即能繁殖。防止繁殖,必須低溫貯存;③殺滅病原菌:加熱殺滅病原微生物是預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但必須達到有效溫度,深部溫度須達到80℃15分鐘,蛋類煮沸8~10分鐘,即可殺滅沙門氏菌。加工後的熟肉製品應在10℃以下低溫處貯存,較長時間放置須再次加熱後食用。熟食品必須與生食品分別貯存,防止汙染。

什麼是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Salmonella)易致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是主要的腸道致病菌,易引起食物中毒。在我國,以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佔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首位。  大多數感染沙門氏菌的人會在受到感染後的12~72小時出現腹瀉、嘔吐、發熱和腹痛等臨床症狀,一般在4至7天內可以恢復。但如果病菌感染了淋巴腺並侵入血液的話,不及時採用抗菌素治療就有可能引起死亡。  沙門氏菌隨同食物進入消化道後,攝入一定量以上才出現臨床症狀;如果攝入較少,即成為無症狀帶菌者。但對兒童、老人和體弱者較少量的細菌也能出現臨床症狀。  沙門氏菌危害有多大  沙門氏菌通常是通過攝取受到動物糞便汙染的食物進入人的體內。而一般容易受汙染的食品主要是動物性食品,如牛肉、禽肉、牛奶、雞蛋及其製品,食品也可能被已感染沙門氏菌的食品加工人員汙染。受到沙門氏菌汙染的食物在外形與味覺上與正常食物沒什麼兩樣,不過只要充分加熱即可殺滅汙染食品所含有的沙門氏菌。  儘管感染沙門氏菌的腹瀉病人一般可以完全恢復,但胃腸功能要完全恢復正常可能要數月之久。少數感染沙門氏菌的病人可能會繼發關節痛、眼炎和尿痛等症狀。這種病症稱為Reiter綜合症。繼發症狀可以持續數月或數年,並可能導致慢性關節炎,很難治癒。  如何預防沙門氏菌  美國每年大約報告4萬例沙門氏菌感染病例。但實際的感染人數可能要多20倍以上,因為許多輕型病人未能確診。沙門氏菌感染夏季多見於冬季,兒童易感染沙門氏菌。據估計,每年大約有1000人死於急性沙門氏菌感染。  由於動物性食品常常可以受到沙門氏菌的汙染,應注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雞蛋、禽肉或畜肉;不要飲用生的、未經巴斯消毒的牛奶或其他奶製品;水果蔬菜等農產品食用前應徹底清洗;未經加熱烹製的肉類食品應與水果、蔬菜、熟食和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分開存放。  接觸動物的糞便後應及時洗手。因爬行動物攜帶沙門氏菌的可能性最大,接觸後應立即洗手。

標籤: 沙門氏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dianzi/gr6y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