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養生保健

> 怎麼才算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

怎麼才算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

健康飲食習慣 良好合理的健康飲食習慣是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使身體健康地生長、發育;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導致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而感染疾玻相反,恰當的飲食對疾病會起到治療的作用,幫助人體恢復健康。在當今社會,已成為一個很熱門的話

身體是的本錢。為了身體的健康我們一定要養成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我以前總愛亂吃零食,晚上熬夜吃夜宵。結果長此以往體質特別差,身體也變得特別瘦弱。後來在媽媽的調理之下漸漸養成了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身體也強健多了。今天在這兒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下。

步驟/方法:

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真的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患的疾病就是因為我們攝入的某種物質過多或者過少了從而打破了身體的平衡才導致了疾病的發生。 胃病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類之所以會有胃病就是因為長期的不吃早飯所引起的,因為一大早上我們

早餐一定要吃。早餐是一天的開始。我一般都是在七點到七點半吃早餐。一定不可以因為想睡懶覺就不吃早餐。只有早餐吃得飽飽的我們的大腦才能很好的進行工作。早餐最好選擇粗糧。我是自己去超市買的原料,比如綠豆,黑米,小米,玉米一類的自己買回來用鍋熬。不要太稠,太稠不利於消化和吸收。我一般是配饅頭和包子,既管飽又有營養。有時我也會選擇豆漿。總之都是利於吸收營養比較豐富適宜各種體質的一些食物。

早飯一定要吃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上班族捨棄了吃早餐的習慣,就是為了多睡幾分鐘,其實這種飲食習慣是很不健康的,因為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能夠提供一天所需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我們以充沛的精力迎接一整天的辛勤工作,對於愛

怎麼才算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

午餐和晚餐我都是吃米飯的。我不贊同那種晚飯不吃的做法。我覺得晚餐也很重要。只是晚餐不吃的過分飽。晚餐吃完後我都選擇來回溜達半個小時這樣。絕不立刻坐下來。因為立刻就坐著不僅影響消化而且還容易長胖。晚餐過後堅決不吃東西,夜宵什麼的不僅傷胃而且還會影響第二天進食早餐。

要想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首先要有正規的生活作息規律,比如說早上準點起床,準點吃早餐,午飯晚飯都按時的吃,不管胃口好不好?多少要吃一點?這樣的話就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並且能夠在以後的日子當中,堅持住,這樣的習慣這就是一個很健

怎麼才算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 第2張

每天下午三點到四點是我的水果時間。每天我都會吃一點水果。有時是蘋果,有時是梨。大多根據氣候和季節決定。比如現在秋季我就會多吃梨,潤肺潤喉。水果是好東西,能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我們一定要多吃水果。另外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每天不要熬夜,生物鐘正常了利於培養健康的飲食方式。每晚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既有利於健康又安眠。

健康飲食: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食物的營養高低越來越受重視,但大部分人關心的往往是某種單一的食物有什麼營養,而忽略了吃飯方式是否健康。以下總結幾種健康的飲食習慣。 1、雜食 雜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是獲得各種營養素的保證。可

怎麼才算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 第3張

擴充套件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健康合理飲食的標準是什麼?

(1)要重視飲食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百 (2)中年後期應開始節食,防止營養過剩度而導致肥胖。每頓吃八分或九分飽即可。 (3)嚴格限知制高脂肪、高膽固道醇及高糖類的食物,並*鈉鹽的攝入量。 (4)避免回攝入易誘發或加重已患疾病的食物。 (5)答進食定時定量,忌暴飲暴食。

怎樣的飲食習慣才是最健康的

暴飲暴食危害多

歲末年初,宴請、聚餐的機會增多,因此暴飲暴食成為一種常見的“節日綜合徵”。暴飲暴食是一種不良的飲食習慣,它會給人的健康帶來很多危害。

人進食後,首先食物通過口腔的咬碎、咀嚼後咽入食管,再推入胃內,在胃中,食物與胃內容物徹底混合、儲存,成批定量地經幽門輸送達小腸。蛋白質在胃內被初步消化,而高脂溶性物質,如:酒精在胃中被少量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電解質等物質被完全消化吸收的場所則在小腸。小腸內壁表面存在環形皺摺,在多種消化液的輔助下,營養物質在小腸被充分完全地吸收,最後形成的食物殘渣在大腸停留1-2天,吸收掉每天約1500-2000ml的剩餘水分,經腸蠕動,將其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暴飲暴食就會完全打亂胃腸道對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節律。

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一些附屬器官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胰腺內分泌胰島素調節血糖,外分泌多種消化酶,胰澱粉酶消化碳水化合物,胰脂肪酶消化脂肪,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消化蛋白質;肝臟如同一個龐大的生化加工廠,肝細胞參與各種物質的代謝和合成,包括酒精的代謝,而且每天分泌約600-1200ml的膽汁,經膽管排泌進入膽囊儲存,需要時排入十二指腸,幫助脂肪的消化。暴飲暴食則會在短時間內需求大量消化液,明顯加重附屬消化器官負擔。

胃腸壁中存在完整的神經系統網路,其中腸肌間神經叢控制主要的胃腸道動力,腸粘膜下神經叢控制主要的粘膜感覺功能,進食後食物刺激粘膜下感覺神經細胞釋放神經遞質,“通知”肌間運動神經細胞,對胃腸道運動進行調控,保證人體每天規律的食慾和排便。過年前,人們工作變得更加忙碌,整天除了工作還有很多應酬,許多人整天泡在酒局、飯局中,暴飲暴食,生活極度不規律,情緒亢奮、精神緊張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胃腸道動力—感覺系統失調而致病。

暴飲暴食後會出現頭暈腦脹、精神恍惚、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祕,嚴重的,會引起急性胃腸炎,甚至胃出血;大魚大肉、大量飲酒會使肝膽超負荷運轉,肝細胞加快代謝速度,膽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損害,誘發膽囊炎、肝炎病人病情加重,也會使胰腺大量分泌,十二指腸內壓力增高,誘發急性胰腺炎,重症者可致人非命。研究發現,暴飲暴食後2小時,發生心臟病的危險機率增加4倍;發生腹瀉時,老年人因大量丟失體液,全身血迴圈量減少,血液濃縮粘稠,流動緩慢,而引發腦動脈閉塞,腦血流中斷,腦梗塞形成。一旦出現上述不良後果,也不必驚慌失措,症狀重者應及時就醫,進行正確處理,以防延誤。

吃出健康

進餐是一門大學問,如何吃出健康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以下幾則新概念可助你一臂之力。

新概念之一:吃食分時間

科學家新近將食物分為日間食物與夜間食物兩大類。日間食物,主要含有氧氣,並且富含太陽能,最適合於上午6點到下午3點半之間食用。列在這張清單上的有牛肉、羊肉、西紅柿、胡蘿蔔、柑橘類、青豌豆等。夜間食物則富含二氧化碳,具有月光般冷的能量。這類食物有蘋果、香蕉、梨、土豆、黃瓜、乾果、乳製品、魚、蛋等,最好安排在下午3點半以後再吃。這樣安排不僅有助於減肥,對健康也有一定好處。

概念之二:進食講順序

一個人一天要吃不少東西,就大類而言,即有飯、菜、湯、水果等。這些食物進入胃腸道是不是也該排個順序呢?科學家的回答是肯定的。有句民諺:飯前喝湯,勝似藥方。就點明瞭湯與飯兩種食品的先後,而且符合科學。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消化道加了點“潤滑劑”,使後來的食物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品刺激胃腸黏膜,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與養分的吸收,並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飯前不喝湯,飯後會因胃液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感,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再說水果,主要成分是果糖,無須通過胃來消化,而是直接進入小腸被人體所吸收。而米飯、麵食、肉食等含澱粉及蛋白質成分的食物,則需要在胃裡停留一段時間。如果進餐時先吃飯、菜,再吃水果,消化速度慢的澱粉、蛋白質會阻礙消化快的水果,致使所有的食物一起攪和在胃中,水果在胃腸37℃高溫下,產生髮酵反應甚至*,引起脹氣、便祕等症狀,給消化道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有關專家建議,人們就餐最好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即湯→蔬菜→米飯→肉類→半小時後再吃水果。如果你吃了魷魚、龍蝦、藻類等富含蛋白質與礦物質的海味,則須將食用水果的時間延後到2~3小時以後,切忌兩者同食,特別是柿子、石榴、檸檬、葡萄、楊梅酸柚等。奧妙在於這些水果中鞣酸較多,不僅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易與海味中的鈣、鐵等結合,生成不易消化的新物質,失去進食美味的快感還在其次,糟糕的是還可刺激胃腸而引起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成為致病的禍根。

新概念之三:勿以外觀、口味論英雄

當你走進市場,形形色色的食品令你目不暇接,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1333166353166不知該如何下手。就外觀而言,有美有醜;就口味來講,有好有差。選購食品的一個竅門切勿以美醜、口味為標準,否則可能與諸多健康食品“失之交臂”。先說外觀吧。以韭菜為例,不少人在購買時常垂青於葉子上沒蟲眼的、油綠的、長得“漂亮”的,而對那些焉不拉嘰的、葉子發黃的、個頭“矮小”的則不屑一顧。殊不知,正是這些“不屑一顧”的才是健康成長的韭菜之本來面目。而那些“漂亮”的大多是經過種植者精心“伺候”或“梳妝打扮”弄出來的,最常採用的辦法就是藉助於農藥,因為農藥既殺蟲,又有肥料的效應,於是該打農藥的時候自然要打,不該打的時候照打不誤,致使韭菜在農藥的“滋養”下出落得“楚楚動人”。看上去賞心悅目,而吃下去則害你莫商量。再說香蕉。人們多喜歡皮色乾淨的產品,看不上那些黑斑累累、醜陋不堪的品種。其實,你又看走眼了。據日本科學家研究,香蕉的最大貢獻在於所含的具有抗癌作用的成分——TNF,而TNF在那些越是成熟、表皮上黑斑越多的香蕉中蘊藏越多。換言之,香蕉越醜越能抗癌。說到這裡,你該明白麵對美醜兩種香蕉當如何取捨了。至於黃豆芽,長的好還是短的好呢?也挺有學問的。專家告訴我們,當黃豆在特定環境中發出豆後,既保留了黃豆的營養特點,又生出了許多新的營養素,如胡蘿蔔素增加2~3倍,維生素B2增加2~5倍,煙酸增加2.5倍,維生素B12增加9~10倍,維生素C從無到有。特別是發芽3~4天的豆芽菜,維生素C、氨基酸等養分上升到頂峰,豆芽長度約為3~4釐米,此時你當“花開堪摘直須摘”。如果你想再等等,讓它長得更長一點,養分含量反而逐漸減少。豆芽發得越長,有益成分的損失量就越多。故黃豆芽短優於長。口味又如何呢?美國研究人員新近發現,多數口味並不太好的果蔬中卻含有較多的抗癌物質,然而這些果蔬卻受到大多數人的冷淡。華盛頓大學亞當‧朱沃斯基博士指出,許多人不喜歡某些蔬菜的味道,其實這些不佳味道正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為保護自身發展而形成的天然殺蟲劑與其它化學成分,食用這些化學物質可以增強人體抵禦癌症的實力。比如說苦味吧,太平洋上一個稱為斐濟的國家,全國60多萬人至今無一人遭受癌症之害,被譽為“無癌之國”,就得益於一種苦味食物杏幹。杏幹中含有癌細胞的天敵——維生素B17。此種維生素的主要成分是氰化物、苯甲醛、葡萄糖等,而氰化物化學性質雖不太活潑,卻能有效地消滅癌組織,且不傷害人體正常細胞。再舉個例子苦瓜,醫學專家已從中提取出口服胰島素,表明苦瓜有防治糖尿病的神奇作用。另外苦瓜還有一定的抗禦艾滋病的能力。既然苦味食物具有如此眾多的保健防病功效,我們為什麼要剝奪它為人類健康出力的“權利”,僅僅因口感差而摒棄它呢?

新概念之四:勤換花樣少生癌

食物防癌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人們在安排食譜時總要費盡心思地去考慮哪些食物防癌、哪些食物致癌,往往難以取捨。其實,根本用不著如此“煞費苦心”。科學家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飲食單一、長期偏食、挑食才是誘發癌症的罪魁禍首。研究發現,長期以玉米、山芋、豆類等富含粗纖維的食物為主食,食道、胃等上消化道細胞容易被食物磨損,這就需要相當數量的蛋白質來進行修復。如果食譜中又缺乏蛋白質,即可能導致上消化道上皮細胞異常分化,細胞缺損嚴重,進而促使癌症提早發病。至於長時間以肉類等含脂肪過多的食品為主食,脂肪容易在下消化道,即大腸、胰臟等器官周圍聚集,形成厚厚的脂肪膜,從而影響細胞分解,致使上皮細胞增生,時間一長同樣誘發癌變。其實,癌變是一個長期的可逆性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一段時間中斷,整個癌變過程又得重新開始。有鑑於此,我們不妨來個針鋒相對,經常改變口味,變換食譜,使餐桌多變翻新,不斷地打亂癌變的病理過程,從而拒癌於體外——如此簡便的防癌方法,比起在食物的選擇上挑挑揀揀不是更容易操作嗎?新概念之五:做好顏色的文章

哪些食物最有營養?哪些食物對健康的貢獻最大?美國著名營養學家戴維‧西伯博士提醒人們:通常為很多人所鍾情的炸土豆條和捲心萵苣並不是很有營養的食品,因為這兩樣東西缺乏顏色。西伯認為,光彩奪目的農產品裡蘊藏了一座與疾病作鬥爭的“軍械庫”,而“軍械庫”裡的武器在醫學上稱為植物營養,而這些植物營養與食物的顏色密切相關。以紅色或紫色為例,這些顏色的蔬菜或水果中含有花青素,具有強烈的抗血管硬化作用,可以阻止心臟病或中風等疾病發作。這些食物有黑草莓、櫻桃、橘子、茄子、李子、紅葡萄、紅蘋果、紅色捲心菜、黑胡椒粉、紅酒等。再說橙色,以胡蘿蔔為代表,所含的胡蘿蔔素有助於眼睛與面板的健康,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如橡子、南瓜、杏子、芒果與紅薯等。*如何呢?具有豐富的防止細胞受損的葉黃素,可以更好地保護眼睛,有助於防治白內障與視網膜黃斑惡化,如油桃、橙子、木瓜、桃子、菠蘿、橘子與*柚子。綠色的優勢在於富含一種天然化學成分,能刺激產生肝臟抗癌的酶,如小白菜、捲心菜、花菜等。最後是白色,如大蒜與洋蔥含有大蒜素,它是與腫瘤戰鬥的“鬥士”。蘑菇則蘊藏有與其它疾病作鬥爭的化學成分。這類食品的共同特點是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可以發揮護心抗癌等保健作用。因此,安排食譜時充分考慮食品的顏色,讓你的餐桌上四季彩色繽紛,你將受益匪淺。

怎樣安排飲食,才是最健康的?

多數人都關注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樣才是健康飲食呀。其實這樣真的沒有太大標準,不過,就是醫生告誡人們不同的人飲食是有注意的。比如說有些人本身就是脂肪過多的人了,所以在飲食方面,肉是在儘量減少的,這個健康飲食你還真的需要根據人來衡量吧!

 

人一個人最直接的一個健康水準就是體重了,如果你的體重超重了,那麼接下來你需要的可不僅僅是飲食問題,最好也要配合運動,這樣才能擁有健康身體哦。不然雖然你吃的均衡,可是不大注意運動那麼身體也會慢慢變垮的!

 

一個人吃飯的健康標準,我覺得是包含各種菜式,當然對於某些疾病的人來說另說了,比如說高血壓、高血糖的人來說,就要另外說了!

對於人體來說,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這些在人日常中是需要的。人體如果過胖了,不要選擇吃太過於油膩的東西,儘可能選擇多吃蛋白質食物,長期下來會發現自己身體越來越健康,體重也會相應減下來的!

現在年輕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73262多數都愛吃肉,不愛吃青菜,其實最應該的是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這樣的話人體也會越來越健康的,因為隨著人體年紀的增大,血管器官什麼的,其代謝功能大,吃肉太多並不就是說好,其會加重負擔的!

什麼樣的生活習慣才好,怎樣的飲食才算健康

1

吃飯環境要安靜。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研究顯示,隨著噪聲增大,受試者感受食物甜味和鹹味的敏感度降低。研究還表明,嘈雜的就餐環境會使人的味覺變遲鈍。專家建議吃飯時不要選擇環境嘈雜的餐館,有輕柔音樂做背景可以讓人吃得更香。

2

特別餓時喝點粥。

人在極度飢餓時食慾特別強,看到什麼都想吃。其實,此刻胃腸消化功能已經受損,如果大吃大喝很容易造成食滯。特別餓時,應少量進一些半流食,如粥、面或米線,然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飲食。尤其注意,特別餓時別進食牛奶、豆漿、酸奶和白薯,可能引起消化問題。

3

兩餐間隔4—6小時。

兩餐間隔太長或太短都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太長會引起高度飢餓感,影響勞動和工作效率;間隔時間太短,消化器官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影響食慾和消化。一般混合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大約是4—5小時,因此,兩餐間隔4—6小時比較合適。

4

先吃愛吃的食物。

桌上的菜,肯定有你偏愛的和不喜歡的,此時該先吃哪個?專家提示,先吃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會讓你在情緒上獲得滿足。愉快的心情能較快地產生飽脹感,避免吃得太多。

5

飯後別馬上用腦。

飯後,體內的血液會集中流向消化器官,大腦相對缺血。此時用腦會引起精神緊張、記憶力下降等問題,還可能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因此,一定要在飯後休息半小時以上再進入工作狀態。聽聽音樂、散散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335343334步都是不錯的選擇。追問我現在在上大學,能否給我一個生活的安排表追答好的 只要你不嫌棄,

最健康的時間表

7:30:起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

8:00~8:30:吃早飯。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以幫助你維持血糖水平的穩定。

8:30~9:00:避免運動。在早晨進行鍛鍊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個時間的功能最弱。最好步行上班,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運動的人患感冒病的機率低25%。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內頭腦最清醒。

10:30:讓眼睛離開電腦螢幕休息一下。每工作一小時,就讓眼睛休息3分鐘。

11:00:吃點水果。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一個橙子或一些紅色水果,這樣做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3:00:你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

1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那些每天中午午休30分鐘或更長時間,每週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機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酸奶。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平。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鍛鍊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鐘,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

21:45:看會電視。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要注意,儘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這會影響睡眠質量。

23:00~23:30:洗個熱水澡,*睡覺。體溫的適當降低有助於放鬆和睡眠

怎麼樣才是合理飲食?是正常吃飯麼?

正常吃飯屬於合理飲食之一

合理飲食應百包括奶類、肉類、蔬菜水果和五穀等四大類。奶類含鈣、蛋白質等,可強健骨骼和牙齒,每日飲200毫升為宜。肉類、家禽、水產類如程海綠丹,綠色印象天然螺旋藻等、蛋類、豆及豆製品等,含豐富的蛋白

合理膳食

質,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每日4-6兩為宜。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每日最少應吃1斤。米、面等穀物主要含澱粉,即糖類物度質主要為人體提供熱能,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

飲食與健康的關係:飲食(又稱“膳食”)是指我們通常所吃的食物和飲料。人們通過飲食獲得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和能量,維護自身健康。

基本前提是:營養的滿足應該主要通過飲食來完成。食物能夠提供對身體有益的一版系統營養物質和其他合成物質。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強化食品和膳食補充物可能會幫助增加一種或多種僅靠一般飲食而攝入量不足的營養物質。然而,儘管在某些情況下會推薦膳食補充物,但它仍然不能代替健康的飲食。通過合理平衡的膳食和身體鍛鍊來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減少主要慢性疾病的發病危險。

請採納權

標籤: 健康 飲食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yangsheng/93xr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