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江蘇溧陽白茶

江蘇溧陽白茶

江蘇溧陽白茶

江蘇溧陽白茶是一種產於中國江蘇省溧陽市的白茶。它採用嫩葉製成,茶湯呈淡黃色,清香高雅,口感鮮爽甘甜,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據說,江蘇溧陽白茶起源於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曾多次榮獲國家級、省級的名優茶稱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溧陽白茶什麼檔次

溧陽白茶是高檔綠茶。在日本靜岡縣舉行的2020世界綠茶評比會中,溧陽天目雲露白茶以高階品質,從世界各地95只送審參評綠茶中脫穎而出。溧陽白茶是綠茶,屬於綠茶的白化品種。茶葉外形細秀略扁,色澤碧綠、透顯金黃,內質香氣馥郁,湯色鵝黃、清澈透明,滋味醇厚,鮮爽可口。

溧陽白茶最好的品牌

麓雨。根據查詢2023年溧陽白茶十大品牌排行榜得知,該白茶中的前十大品牌為一杯香、六雨、福茗源、麓雨等,其中麓雨品牌的好評率為98%,是十大品牌中好評率最高的,所以麓雨品牌的溧陽白茶是最好的。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距2023年已有八百八十餘年了。

天目湖白茶產地在哪裡

江蘇省溧陽市。

根據查詢百度百科顯示:天目湖白茶產地在江蘇省溧陽市,是江蘇省溧陽市的特產。天目湖白茶具有獨特的感官品質:外形細秀略扁,色澤綠潤,透顯金黃;內質香氣慄香馥郁,湯色鵝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且醇,葉張玉白、莖脈翠綠。天目湖白茶經理化分析,成品茶的氨基酸含量5—6%,約為普通綠茶的2倍,茶多酚含量12—15%,酚氨比值2.6,僅為普通綠茶的一半,這是天目湖白茶茶湯特別醇鮮的根由。

茶,植物學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先端鈍或尖銳,基部楔形,上面發亮,下面或初時有柔毛,邊緣有鋸齒,葉柄。花白色,花柄有時稍長;萼片闊卵形至圓形,,宿存;花瓣闊卵形,基部略連合,背面,有時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釐米,每球有種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溧陽白茶什麼檔次

高檔。根據查詢溧陽白茶資訊得知,該茶是氨基酸含量為6.25—9%,比普通茶高2倍以上,茶多酚含量為10.7%,是屬於高檔茶的一種。溧陽市,江蘇省轄縣級市,南京都市圈成員,由常州市代管,位於江蘇省南部。

溧陽白茶多少錢一斤?

溧陽白茶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是白茶中的佳品,因此價格也不便宜。好的白茶也是可以被作為禮品的,精品溧陽白茶在被作為禮品出售時,其價格也會略高一些,精品白茶禮品裝一般市場價格在300元/50克,換算一下,就是3000元/斤左右。溧陽白茶每年新茶上市時間大致為4月份,因此,4月份的新茶購買起來就要更貴一些了。

溧陽產什麼茶葉

產溧陽白茶

溧陽白茶也稱天目湖白茶,是江蘇省溧陽市特產。具有獨特的感官品質:外形細秀略扁,色澤綠潤,透顯金黃;內質香氣慄香馥郁,湯色鵝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且醇,葉張玉白、莖脈翠綠。

溧陽白茶經理化分析,成品茶的氨基酸含量5—6%,約為普通綠茶的2倍,茶多酚含量12—15%,酚氨比值2.6,僅為普通綠茶的一半,這是溧陽白茶茶湯特別醇鮮的根由。

擴充套件資料: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晒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質特點。

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

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晒青,晒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溧陽天目湖白茶和金壇雀舌哪個好

溧陽天目湖白茶。

1、味道。溧陽天目湖白茶入口即甜,回甘立起,而金壇雀舌苦澀味較重。

2、功能。溧陽天目湖白茶可以調節飲食吸收、促進脂質排洩,而金壇雀不能調節飲食吸收。

白茶歷史

白茶有何歷史溯源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百八十餘年了。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絝)而已。 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

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裡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關於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有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白茶起於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中;也有人認為是始於明代或清代,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從茶葉製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乾燥兩道工序;也有的學者認為,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國先民最初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後,為了儲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芽葉晒乾或焙乾,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

白茶的歷史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種。因其僅有名稱,能否作為起源證據還有待進一步商榷。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不過《大觀茶論》裡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清嘉慶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產,當時以閩北菜茶品種為鮮葉。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政和鐵山鄉人改植大白茶,並於光緒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銀針試銷成功。

溧陽白茶的歷史或典故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百八十餘年了.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珍稀白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屬於“低溫敏感型”茶葉,其閾值約在23℃.茶樹產“白葉茶”時間很短,通常僅一個月左右.以原產地江蘇溧陽為例;春季,因葉綠素缺失,在清明前萌發的嫩芽為白色.在穀雨前,色漸淡,多數呈玉白色.雨後至夏至前,逐漸轉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芽葉恢復為全綠,與一般綠茶無異.正因為神奇的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內採摘、加工和製作的,所以茶葉浸泡後,其葉底也呈現玉白色,這是珍稀白茶獨有的特點.由於珍稀白茶它是在特定的優良生態環境條件下產生的變異茶樹,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物種,與中國六大茶類“白茶類”中的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指由綠茶中多毫的嫩葉製作而成的白茶;而珍稀白茶是由一種特殊的白葉茶品種中由白色的嫩葉按綠茶的製法加工製作而成的白茶.它既是茶樹的珍稀品種,也是茶葉的名貴茶葉.與別的茶葉相比,溧陽白茶的顯著特點就是氨基酸含量高,營養豐富.因此,溧陽白茶不僅喝起來口感好,而且還有利於身體健康.最近,白茶在女孩子中流行起來,還贏得了“美容茶”的雅號.。

安吉白茶有怎樣的歷史淵源

動植物的白化歷來罕見,並作靈物瑞兆看待。

傳說有白雀與白猿聽經的故事,白蛇、白龜成 為神話故事主角,今有發現也必然報道。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中,其記 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

北宋慶曆年間:“白葉茶,芽葉如紙,民間大重,以為茶瑞。 ”宋 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葉瑩簿,崖林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 力所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

北宋皇帝在說了白茶可貴之後又說:“芽英不多, 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為常品。”自有這個記載一直到明代的350多年中,沒有再發現過白 茶。

因此,安吉的白茶,填補了歷史記載的空白,彌足珍奇。安吉最早於1930年在孝豐鎮的馬鈴岡發現野生白茶樹數十棵,“枝頭所抽之嫩葉色白如 玉,焙後微黃,為當地金光寺廟產”,後不知所終。

安吉白茶樹為茶樹的變種,極為稀有。春季發 出的嫩葉純白,在“春老”時變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才呈全綠色。

如此珍奇的茶樹品種,孕 育出品質超群絕倫、卓爾不群的安吉白茶,使中國的茶類百花園更為多姿多彩。1982年,在天荒坪鎮大溪村橫坑塢800米的高山上又發現一株百年以上的白茶樹,嫩葉純 白,僅主脈呈微綠色,很少結籽。

當時縣林科所的技術人員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發 展到1000畝,可以採製的只有200畝,年產幹茶不足千斤。 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一般茶一倍, 為6。

19% -6。 92%,茶多酚10。

7%,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屆鬥茶會上以“玉鳳”茶名獲99分的 最高分,次年又獲99。 3分,1991年再獲浙江省一類名茶獎。

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價 1500 - 2200元,因數量少,供不應求。

白茶歷史沿革是怎樣的

白茶是一種生產歷史悠久的茶類,唐宋時期就已經有關於白茶的記述,所謂“茶貴白”,即是認為茶色白者系品質上乘的象徵。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白茶、幹茶表面密佈白色茸毫。白茶品質特徵的形成,一是因為採摘多毫的幼嫩芽葉製成,二是製法上採取不炒不揉的晾晒烘乾工藝,這是非常獨特的。

據記載,福建白茶的加工,最早是在清朝乾隆37 ~47 年(公元1772 ~ 1782年),由建陽縣漳墩鄉橘坑村南坑的肖氏,以當地菜茶嫩芽葉採製而成,俗稱“南坑白”或 “小白”,因其滿披白毫,又稱“白毫茶”。 白茶的品類依茶樹品種和採摘標準不同而區分。

大白茶新梢的肥芽製成的稱白毫銀針;大白茶或水仙品種枝梢的一芽一二葉製成的稱白牡丹;採自茶短小的芽葉和大白茶的單葉製成的稱貢茶和眉茶。 白茶由於製法不經炒、揉(只有新工藝白茶經輕揉),毛茶芽葉完整,白毫不脫,毫香清鮮,湯色淺淡,滋味醇和,持久耐泡。

白茶性清涼,有退熱降火、解熱止渴效果。

白茶的歷史沿革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生長自制的“荼”, 拜謁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簷下席地嚼“荼”,片刻,許慎整個府邸充溢著濃郁的茗香。許慎踱步而出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其外形優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其在《說文解字》中對 “荼”的註解,用“檟、茗、蔎” 譯註“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種。因其僅有名稱,能否作為起源證據還有待進一步商榷。有的學者認為白茶始於神農嘗百草時期,湖南農學院的楊文輝先生就持此觀點。他發表的《關於白茶起源時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現早於綠茶。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裡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關棣縣向宋徽宗進貢茶銀針,“喜動龍顏,獲賜年號,遂改縣名關棣為政和”。

清嘉慶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產,當時以閩北菜茶品種為鮮葉。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政和鐵山鄉人改植大白茶,並於光緒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銀針試銷成功,次年運銷國外。白牡丹始創於建陽縣水吉鎮。1922年政和縣也開始製造白牡丹,運銷香港,價格比普通紅茶和綠茶高出一倍多。

溧陽白茶的歷史或典故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百八十餘年了。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

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

珍稀白茶是一種珍罕的變異茶種,屬於“低溫敏感型”茶葉,其閾值約在23℃。茶樹產“白葉茶”時間很短,通常僅一個月左右。

以原產地江蘇溧陽為例;春季,因葉綠素缺失,在清明前萌發的嫩芽為白色。在穀雨前,色漸淡,多數呈玉白色。

雨後至夏至前,逐漸轉為白綠相間的花葉。至夏,芽葉恢復為全綠,與一般綠茶無異。

正因為神奇的白茶是在特定的白化期內採摘、加工和製作的,所以茶葉浸泡後,其葉底也呈現玉白色,這是珍稀白茶獨有的特點。由於珍稀白茶它是在特定的優良生態環境條件下產生的變異茶樹,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物種,與中國六大茶類“白茶類”中的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是不同的概念;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指由綠茶中多毫的嫩葉製作而成的白茶;而珍稀白茶是由一種特殊的白葉茶品種中由白色的嫩葉按綠茶的製法加工製作而成的白茶。

它既是茶樹的珍稀品種,也是茶葉的名貴茶葉。與別的茶葉相比,溧陽白茶的顯著特點就是氨基酸含量高,營養豐富。

因此,溧陽白茶不僅喝起來口感好,而且還有利於身體健康。最近,白茶在女孩子中流行起來,還贏得了“美容茶”的雅號。

白茶發源地

白茶。

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為福建特產,主要產區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鬆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

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屬輕微發酵茶,是我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 建陽市水吉漳墩等白茶產地 ,地處武夷山東南麓的山間小盆地。

這裡群山疊翠 ,綠水蜿蜒 ;古道芳草 ,清溪扁舟。天時地利 ,使這裡成為茶葉的最適宜區。

早在宋朝 ,這裡就列入建安北苑貢茶屬區 ,所產茶葉“皆曰北苑”。 大德年間(12 97~ 130 2年 )建安北苑貢茶失去應有地位 ,而逐步讓位給武夷貢茶。

一直到清朝 ,建陽所產茶葉“但稱曰武夷”。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其清雅芳名的出現,迄今已有八 百八十餘年了。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

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

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裡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

關於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白茶起於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

建陽白茶,是我福建省一個主要的外銷特種名茶。產品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和壽眉數種。

20多年來,建陽白茶出口量佔全縣茶葉出口總量的70%左右。 建陽縣水吉(含漳墩、回龍、小湖)一帶生產的白茶歷史悠久。

至同治年間(1862~1874年),白茶生產更有很大發展。最早以水吉小葉茶芽制銀針,稱為“白毫”,至1870年左右,水吉以大葉茶芽制高階白茶“白毫銀針”,並首創“白牡丹”。

同治十三年(1874年)左宗棠《奏以督印官票代引辦法》第七條:“所領理藩院茶票,原只運銷白毫、武夷、香片、珠蘭、大葉、普洱六色雜茶,皆產自閩滇……”。白毫,當時為水吉白毫,即白毫銀針。

18年(1929年)版《建甌縣誌》載:“白毫茶,出西鄉,紫溪(今建陽縣小湖、漳墩鄉和水吉鎮部分及建甌縣龍村部分)二里……”。 建陽白茶被譽為閩茶中的“獨秀一枝”。

其產量佔全省白茶類之60%以上,其中貢眉、壽眉又佔全省白茶的80%以上。貢眉、壽眉的初製品稱“小白”,其品質特徵為:毫清秀顯現,葉張細嫩,葉態舒展,葉緣垂卷,芽葉連枝,不帶暗片、梗和非茶類夾雜物,芽毫銀白,葉色呈灰綠、翠綠或墨綠,葉背銀灰,葉脈微紅;毫香鮮純,香味清芳爽口;湯色杏黃清明;葉底毫顯,勻亮軟嫩。

白茶是一種不經炒、揉的片狀或單芽製品,屬輕度發酵茶。 採自大白和水仙等大葉茶樹之單芽者,其製成品稱白毫銀針;大白和水仙茶樹之一芽二葉者,其初製品稱大白和水仙白,經精製拼配稱白牡丹;採自小白茶樹等小葉茶之一芽帶二、三葉者,稱“小白”,其精製品稱貢眉和壽眉。

對鮮葉(原料)要求具備“三白”,即芽要白,其一至二葉要帶白毫。 白茶以其獨特的外形和內質,在國內外久享盛名。

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水吉有茶商字號60多家,其中港商21家。二十年代,白茶由“廣客採買,安南、金山等埠其銷路也”。

白茶除一般茶葉飲用價值外,還有退熱、降火和治麻疹之藥效。白毫銀針和白牡丹被列為高階饋贈品。

內銷方面,在廣東和閩南早有銷售。作為傳統出口茶類,95%銷港、澳,其次是東南亞國家,少量運銷歐美等國。

白茶最主要的特點是毫色銀白,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白茶除一般茶葉飲用滋味清香回甘甜爽特性;最大特點是其藥理作用,中醫藥理證明,白茶性清涼,具有清涼解毒和退熱降火,明目清心、清熱解暑之功效。

另有研究認為白茶的功效有: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陳年的 白毫銀針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兒的退燒藥,其退燒效果比抗生素更好。 從上述內容來看,建陽是真正的白茶發源地。

白茶的起源是什麼時候

白茶的起源於東漢。

白茶,素為茶中珍品,歷史悠久。史載,東漢時期,一個叫尹珍的青年懷揣家鄉生長自制的“荼”, 拜謁著名儒學大師許慎,遭門丁刁難,便在其簷下席地嚼“荼”,片刻,許慎整個府邸充溢著濃郁的茗香。許慎踱步而出溯源,隨即便邀尹珍入書房,將其“荼”沖泡相觀,但見其外形優美,白色葉底如銀針墜壺,湯色碧綠明亮,品之頓覺味鮮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發其在《說文解字》中對 “荼”的註解,用“檟、茗、蔎” 譯註“荼”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可見唐代長溪縣(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種。因其僅有名稱,能否作為起源證據還有待進一步商榷。有的學者認為白茶始於神農嘗百草時期,湖南農學院的楊文輝先生就持此觀點。他發表的《關於白茶起源時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現早於綠茶。

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成書於1107~1110“大觀”年間,書以年號名)中,有一節專論白茶曰: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焙,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宋代的皇家茶園,設在福建建安郡北苑(即今福建省建甌縣境)。《大觀茶論》裡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公元1115年,關棣縣向宋徽宗進貢茶銀針,“喜動龍顏,獲賜年號,遂改縣名關棣為政和”。

清嘉慶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產,當時以閩北菜茶品種為鮮葉。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政和鐵山鄉人改植大白茶,並於光緒15年(1890年)用大白茶制銀針試銷成功,次年運銷國外。白牡丹始創於建陽縣水吉鎮。1922年政和縣也開始製造白牡丹,運銷香港,價格比普通紅茶和綠茶高出一倍多。

白茶,屬微發酵茶,是中國茶農創制的傳統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指一種採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捻,只經過晒或文火乾燥後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質特點。 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主要產區在福建福鼎、政和、松溪、建陽、雲南景谷等地。基本工藝包括萎凋、烘焙(或陰乾)、揀剔、復火等工序。雲南白茶工藝主要晒青,晒青茶的優勢在於口感保持茶葉原有的清香味。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的關鍵工序。

白茶文化背景

關於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

有人認為白茶起於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中。也有認為是始於明代或清代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從茶葉製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乾燥”兩道工序。

也有的學者認為,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國先民最初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後,為了儲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芽葉晒乾或焙乾。

溧陽特產有哪些

溧陽特產有:天目湖白茶、溧陽白芹、溧陽風鵝、溧陽雞、溧陽青蝦。

1、天目湖白茶

天目湖白茶產地,位於天目湖旅遊區的南山竹海旁,屬中帶北緣的丘陵山區。溧陽市產茶歷史悠久,素有“茶鄉”之美譽。

天目湖白茶具有獨特的感官品質:外形細秀略扁,色澤綠潤,透顯金黃;內質香氣慄香馥郁,湯色鵝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且醇,葉張玉白、莖脈翠綠。

2、溧陽白芹

溧陽白芹,有別於其它各地的水芹和旱芹,其莖基部粗壯、質脆嫩、莖白、葉清香,水分多,為芹中佼佼者。江蘇省溧陽市特有的一種蔬菜,其味清雅爽口,為蘇南地區傳統經典美食。

溧陽白芹以獨特的栽培方式、卓越的內在品質而成為蔬菜中的奇葩,在漫長的種植過程中,溧陽農民創造出一套水芹旱育、一次性深培土的培植技巧,培育出的白芹莖基粗壯、莖鞘潔白、葉尖嫩黃、組織脆嫩、風味爽口、微甜不膩、風味獨特。

3、溧陽風鵝

溧陽風鵝是江蘇常州溧陽特色風味小吃,產自江蘇省溧陽市天目山大溪水庫地區,據說是春秋末期吳國大夫伍子胥落難隱居於溧陽天目湖五元山中所密制,已有三千多年曆史。

商朝宰相伊尹對鵝的做法進行了改進流傳至今,是溧陽當地農戶家家過年必備美食。溧陽風鵝尤以雲塔風鵝比較有名,其醃製方法非常奇特,開袋即食,色、香、味俱全,肥而不膩、酥嫩可口。

4、溧陽雞

溧陽雞屬肉用型品種。體型較大,體軀呈方形,羽毛以及喙和腳的顏色多呈。但麻黃、麻栗色者亦甚多。公雞單冠直立,冠齒一般為5個,齒刻深。母雞單冠有直立與倒冠之分,虹彩呈橘紅色。

溧陽雞是體型大、肉質鮮美的黃羽雞種,具有腳粗、胸寬、肌肉較豐滿、覓食力強、宜放牧飼養等特點羽毛著生也較快,在地方雞種中有較高的繁殖力和屠宰率,在與肉雞雜交試驗中效果較好。因此,溧陽雞宜作為肉雞育種素材使用。

5、溧陽青蝦

溧陽青蝦,學名沼蝦,是江蘇常州溧陽市地方特產,以個體規格大、肉質鮮美而著稱,被評為“常州十大農產品”。溧陽社渚鎮養殖青蝦起源於90年代初,是“中國青蝦第一鎮”,所產的溧陽青蝦不僅個大、殼薄,而且肉緊、味道好。

溧陽青蝦身體由頭部、和腹部組成。頭部和完全癒合,稱頭。體外覆蓋幾丁質甲殼,用以保護內臟、固著肌肉,所以稱為“外骨骼”。

頭的甲殼是一個不分節的整體,稱頭胸甲,頭胸甲前端向前突出一尖銳的額角。青蝦的額角較平直,額角上下緣均有排列整齊的鋸齒,稱額角齒。

溧陽白茶是哪裡產的

溧陽白茶是江蘇省溧陽市產的茶,這是當地非常有名的特產茶葉。溧陽地區擁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加上後續的加工工藝,種植出了優質的茶葉品種,口感醇厚。

溧陽白茶是哪裡產的

溧陽白茶也被叫做天目湖白茶,產自江蘇省溧陽市,溧陽白茶屬於綠茶的白化品種。溧陽白茶外形細秀略扁,色澤綠潤、透顯金黃,內質香氣慄香馥郁,湯色鵝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且醇,葉張玉白、莖脈翠綠。溧陽白茶茶湯特別醇鮮,品質卓越,能起到抗輻射、抗氧化、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

溧陽白茶的製作工藝講究,將採來的青葉攤青晾乾,使鮮葉的含水率達到55%-65%,然後再殺青時炒茶鍋底的溫度控制在150度到190度,再次殺青,使得葉片含水率達到26%-34%,最後烘乾,把葉片的含水率處理達到4%-7%,這就是高品質的成品白茶。

標籤: 江蘇 白茶 溧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8lr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