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陸羽茶經的美學意義

陸羽茶經的美學意義

陸羽茶經的美學意義

陸羽茶經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經典之一,它對茶的飲用、製作、品評等方面提出了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在美學方面,陸羽茶經涉及到許多茶的美學元素,如色、香、味、形、器、配、情等。

首先,陸羽茶經強調茶的核心美學元素是“香”,並對香的形成和品評進行了詳細闡述,認為香是茶中最為重要的品質之一,能直接影響到茶的品質和價值。而香的形成又與茶葉的生長環境、採摘時間、製作工藝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香的品評也是整個茶品評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其次,陸羽茶經還注重茶的色彩美學,認為茶的色澤應該透明清亮、清澈明淨,而不應該有雜質、濁度等。茶色的清澈和透明度不僅體現了茶的品質,也會對品飲者的視覺感受產生重要影響。

另外,陸羽茶經在品評茶的味道時也有許多美學思想,如“滋味鮮爽”、“餘韻悠長”等,這些都體現了茶的味道所包含的複雜性和豐富性。

總之,陸羽茶經不僅是一部茶文化的經典著作,也是一部茶美學的重要文獻,它為茶的品評、製作、飲用等方面提供了嚴謹科學的理論基礎,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欣賞茶的美的多維度視角。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讀了茶聖陸羽的讀後感

《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此書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著。

茶的清香世界

閱讀了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後,對茶道、茶藝、茶的起源、採摘茶的產地、茶的分類等等有了一定的認識,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飲茶品茗一直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國是茶的祖國,中華民族是發現、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悠久的產茶歷史,遼闊的茶區,優越的自然條件,精湛的採製技術,形成了源遠流長、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中國名茶。中國所以能形成四千餘年的茶文化歷史,是因為茶具有自然的、誘人的、獨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對人體特有的功效。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茶道是通過品茶活動(沏茶、賞茶、飲茶)表現一定禮節、人品、美學觀點、精神、意境的一種品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主要講究五境(即茶葉、茶湯、火候、環境)的和諧,並要遵循一定的法規。

茶藝即飲茶藝術,是品茗的方法和意境。茶藝始於唐代,主要包括備器、擇水、取火、侯湯、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境,儀容儀態,奉茶禮節等,茶藝包括了茶、水、器、火、人、境六大要數,也可以說茶藝是茶人在一定環境中選茶、備器、選水、取火、煮茶、品飲的藝術活動。中華茶藝的精神特點分為四個方面:態度、健康、性情、交流。

茶道美學體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茶道可稱之為美的哲學,她的根源可溯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茶道美學體現在哪些方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美學的體現,一起來看看。

  茶道美學的體現

  一、神定氣朗

  中國茶道認為茶道即人道。茶道美首先是人美。中國茶藝以藝示道,在茶藝中首先要表現的正是茶人的形體美、儀態美、神韻美和心靈美。其中最突出的是表現茶人神定氣 朗的神韻美。茶人們在長期的、經常性的茶藝修習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調身、調息、調心、調食、調睡眠)來自己。

  調身:要求茶人在茶事活動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要端正,腰身項頸都要挺直,筋脈肌肉要放鬆,目光要祥和,表情要自信,舉止要從容,待人要謙和 。茶藝表演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表演者的神情舉止是他的內心情感和內在素質的表露,所以在平時訓練中應嚴格要求。

  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適,做到不粗、不喘、不急促、不紊亂。

  調心:要去除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事無關的事)、不浮(不浮躁不安)、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達到虛靜空靈,閒適安詳。

  調食:注意飲食適度、適時,吃有吃相,不失飢,也不過飽。

  調睡眠:做到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表現為目定意閒、神玄氣朗、舉止從容、 超脫豁達、風采秀逸。

  二、對稱與不均齊

  對稱與不均齊相結合“對稱”是人類認識較早,也較普遍重視的形式美法則。從物質形體上看,對稱是指以一條線為中軸,中軸線的兩側均等。對稱具有比較安靜、穩定性 強等美學特性,而且可以襯托出中心位置。

  不均齊是日本茶道所崇尚的美學法則,用禪語可解釋為無法,即沒有規律。日本茶道界認為正圓、正方以及一切對稱的形體都缺乏美感,只有不均齊的東西才能給人以無窮 的想象。

  中國茶藝強調對稱美,但不排斥不均齊美。相反,中國茶人認為,從對稱美中可以表現出大自然的規律,而從不均齊美中,人們可以發揮更多的美想,這兩種美學法則 結合使用,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例如,在茶室中選用千年古樹樹根做成的,保持樹根自然形態的茶桌,茶桌桌面上的年輪構成天章雲錦般妙不可言的圖案,茶桌的形狀和 桌面的圖案都是不均齊美。而在茶桌上擺放著精巧的茶杯和茶壺則表現出對稱美。茶桌上幾何形狀的花 瓶是對稱美,而花瓶中錯落有致的插花又是不均齊美。這些對稱美與不 均齊美的結合使用,使得茶室中的美引人遐想,變化無窮,又有中心,不會顯得過分零亂。對稱照應,體現協調統一的整體美;陰陽動靜,成為共藝變化的節奏美,調和對比, 多樣統一,茶道中的辯證思想包羅永珍,俯拾皆是。

  三、照應

  《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意思是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

  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這裡的“應”原本是響應、共鳴的意思。後來中國古典美學把“應”也是作為一個重要的形式美的法則,通常稱之為“呼應”或“照應”。“照應”所反映的是事物之間的 相互依存關係,具有協調、統一的功能。即通過照應可以把分散的美的各個要素,有機地整合為一個整體美。例如在茶藝中插花、掛畫、楹聯與整體環境的照應;背景音樂,解 說詞與表演動作的照應;茶藝程式編排的前後照應等。照應應用得當,有利於形成多姿多彩但又不顯得紊亂的整體美。

  四、反覆

  反覆這一美學表現的基本法則也是源於《周易》。《周易》中的卦象即由“陰爻”和“陽爻”這兩個基本元素構成。陰爻和陽爻的反覆出現構成了六十四卦,而這六十四卦 的卦象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反覆美。

  如乾、坤、震、巽、坎、離、良、兌等。從審美角度看,反覆的整體性強,給人整齊一律的美感。面對結構精美的藝術品,一個完整的審美感受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反 復觀察,反覆體驗。

  每一次總有新發現,反覆不是簡單的重複,反覆的巧妙應用還可以深化主題,給人層層遞進的美感。

  茶藝表演時在背景音樂、圖案裝飾、程式編排、茶藝動作、文字解說等方面合理地應用反覆,不僅不會使人感到單調、枯燥、乏味,相反可增進茶藝的整體美感和節奏感。

  五、節奏

  節奏作為一個美學的表現法則源於宇宙的運動變化以及生命的成長髮育。美學大師宗白華認為,“節奏”是貫通了中國人的生活、人格、社會制度、藝術境界和文化意識的 基本象徵。這顯然是對民族心靈和命運的想象,從而賦予“節奏”一項特殊的使命,即表現中國藝術境界和文化意識的最後根據。音樂家用長短音交替和強弱音的反覆來創造節 奏。書法家、畫家用線條和形象排列組織的動勢去表現節奏。

  在茶藝表演中背景音樂、講解、動作都應當富有節奏感。例如,茶人們通過陰陽、剛柔、動靜、開合、往來、盈虛、順逆、輕重、濃淡、快慢等對立面的相互轉化以及連續 、間斷、反覆等的變化來表現動作的節奏。用語音語調的高低、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來表達講解的節奏。

  在節奏的基礎上賦予一定的情調色彩便形成的律。韻律更能給人以情趣,更能打動人心,滿足人的精神享受。中國茶藝特別注重韻律,認為者,美之極,並通過氣韻生動來 充分展示茶道的內在美和茶藝的藝術美。

  六、簡素

  《周易繫辭》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老莊美學認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陸羽在《茶經》中也強調:“茶之為飲, 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行於簡易閒淡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的美才是至美,這便是儒家美學認為的“大樂必易,大禮必簡。”

  中國自古就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說法。中國人“有無形勝有形”的審美情結,精簡素潔不僅符合茶道之本,也符合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對於美的追求。清代乾隆 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嗜茶善畫,他畫的竹子枝枝挺拔,風格朗秀,簡索無雜,極具神韻,被後人視為一絕。冗繁削盡留清瘦即是鄭板橋對中國古典美學中簡素美的深刻體 會。

  中國茶藝特別強調簡素美。簡在中國茶藝中表現為不擺設多餘的陳設,不佩帶多餘的飾品,不做多餘的動作,不講多餘的話。素表現為不濃妝豔抹,不鏤金錯彩,而足清麗 脫俗,樸素儒雅,淡然無極。

  七、調和與對比

  這是反映事物矛盾的兩種狀態。

  調和是求同,對比是存異。調和是把兩個接近的東西相併列、相聯絡在茶藝表演中調和與對比的應用不僅限於色彩,而且還表現於聲音、質地、形象等多方面。在根雕茶桌 上放置一個竹製茶盤,木與竹是質地上的調和;在竹茶盤中擺放著一把粗獷古樸的紫砂壺並配有幾個精細的白瓷茶杯。壺與杯以及壺與茶盤之間都是質地和形象的對比。如果沒 有調和,則一切都顯得雜亂刺眼。相反,如果沒有對比,則一切又顯得枯燥單調缺少活力,所以,調和與對比都是中國茶藝美學表現形式中不可缺少的技巧。

  八、清雅幽玄

  清雅幽玄是中國茶藝追求的意境美。我國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氣質上迫求清逸,這就決定了他們在茶藝中註定追求以清和幽為特點的美學表現形式。

  以清為美,在茶藝中常表現為茶的清香、水的清澈、器的清潔、境的清雅、心的清閒。在茶事活動中,茶人們以詩畫助茶,為的是添茶境之情雅。以茶輔琴棋書畫,為的是 添茶人的清興。以茶諷世,為的是顯茶人之清傲。以茶會友,為的是表平淡脫俗之情誼。

  “幽玄”用禪語解釋稱為“無底”,即高深莫測之意,表現為含蓄、意味、耐回想。幽玄之美與佛教禪宗精神有著深刻的聯絡,帶有神祕主義的色彩,很難表現,也很難描 述,必須用心去體會。

  九、多樣統一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的這一宇宙生是多樣統一這一美學法則的理論基礎。“三生萬物”是多樣,“ 衝氣以為和”是統一。多樣統一是中國茶道形式美的高階法則,同時也是茶藝美的綜合表現。

  中國古典美學認為:“聲一無聽,物一無文。”這裡的“一”是指單一或單調,單一的聲音不可能具有音樂的美感,自然“無聽”(不好聽)。單一的物體,不可能引起視 覺的美感,自然無文(不好看)。中國古典美學在強調美的多樣性的同時,也強調美的統一性,提出“和而不同,違而不犯。”“和而不同”是指多樣性應和諧而不顯得雷同。在 中國茶道美學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宜興所制的紫砂壺表現出的“圓不一相,方不一式。”在壺藝大師的手下,圓與方這樣簡單的幾何形狀卻有千變萬化,他們所製出的圓形壺和方 形壺千姿百態,各有特色,讓人百看不厭。違而不犯是指多樣性在變化中應統一而不顯得雜亂。要達到和而不同,違而不犯,在多樣統一中應注意兩個關係:一是主從關係;二 是生髮關係。主從關係是指茶藝美學要求的所表現的眾多因素中,必須有一箇中心,做到有主有次。生髮關係是指在茶藝表現出的眾多美的因素應當像一棵樹一樣,樹根、樹幹 、樹葉是從同一根生長出來的,有美的必然的內在聯絡。

  中國茶藝在多樣統一法則指導下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整體性和諧美一切區域性都從屬於整體。區域性美的魅力從整體中得到顯現,同時,區域性美在整體美中又保持相對。

  茶道的環境

  茶道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旨在通過環境來陶冶、淨化人的心靈,因而需要一個與茶道活動要求相一致的環境。茶道活動的環境不是任意、隨便的,而是經過精心的選擇或營造。茶道環境有三類,一是自然環境,如鬆間竹下,泉邊溪側,林中石上。二是人造環境,如僧寮道院、亭臺樓閣、畫舫水榭、書房客廳。三是特設環境,即專門用來從事茶道活動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茶室的室外環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綠植物及花木。室內環境則往往有掛畫、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尤其是掛畫、插花,必不可少。總之,茶道的環境要清雅幽靜,使人進入到此環境中,忘卻俗世,洗盡塵心,薰陶德化。

茶葉星球茶藝表演美不美,美在哪裡,不美在哪裡?

中國茶道可稱之為美的哲學,她的根源可溯到先秦和魏晉南北朝。茶道美學體現在哪些方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美學的體現,一起來看看。   茶道美學的體現   一、神定氣朗   中國茶道認為茶道即人道。茶道美首先是人美。中國茶藝以藝示道,在茶藝中首先要表現的正是茶人的形體美、儀態美、神韻美和心靈美。其中最突出的是表現茶人神定氣 朗的神韻美。茶人們在長期的、經常性的茶藝修習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調身、調息、調心、調食、調睡眠)來自己。   調身:要求茶人在茶事活動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要端正,腰身項頸都要挺直,筋脈肌肉要放鬆,目光要祥和,表情要自信,舉止要從容,待人要謙和 。茶藝表演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表演者的神情舉止是他的內心情感和內在素質的表露,所以在平時訓練中應嚴格要求。   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適,做到不粗、不喘、不急促、不紊亂。   調心:要去除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事無關的事)、不浮(不浮躁不安)、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達到虛靜空靈,閒適安詳。   調食:注意飲食適度、適時,吃有吃相,不失飢,也不過飽。   調睡眠:做到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表現為目定意閒、神玄氣朗、舉止從容、 超脫豁達、風采秀逸。   二、對稱與不均齊   對稱與不均齊相結合“對稱”是人類認識較早,也較普遍重視的形式美法則。從物質形體上看,對稱是指以一條線為中軸,中軸線的兩側均等。對稱具有比較安靜、穩定性 強等美學特性,而且可以襯托出中心位置。   不均齊是日本茶道所崇尚的美學法則,用禪語可解釋為無法,即沒有規律。日本茶道界認為正圓、正方以及一切對稱的形體都缺乏美感,只有不均齊的東西才能給人以無窮 的想象。   中國茶藝強調對稱美,但不排斥不均齊美。相反,中國茶人認為,從對稱美中可以表現出大自然的規律,而從不均齊美中,人們可以發揮更多的美想,這兩種美學法則 結合使用,可以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例如,在茶室中選用千年古樹樹根做成的,保持樹根自然形態的茶桌,茶桌桌面上的年輪構成天章雲錦般妙不可言的圖案,茶桌的形狀和 桌面的圖案都是不均齊美。而在茶桌上擺放著精巧的茶杯和茶壺則表現出對稱美。茶桌上幾何形狀的花 瓶是對稱美,而花瓶中錯落有致的插花又是不均齊美。這些對稱美與不 均齊美的結合使用,使得茶室中的美引人遐想,變化無窮,又有中心,不會顯得過分零亂。對稱照應,體現協調統一的整體美;陰陽動靜,成為共藝變化的節奏美,調和對比, 多樣統一,茶道中的辯證思想包羅永珍,俯拾皆是。   三、照應   《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溼,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意思是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   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這裡的“應”原本是響應、共鳴的意思。後來中國古典美學把“應”也是作為一個重要的形式美的法則,通常稱之為“呼應”或“照應”。“照應”所反映的是事物之間的 相互依存關係,具有協調、統一的功能。即通過照應可以把分散的美的各個要素,有機地整合為一個整體美。例如在茶藝中插花、掛畫、楹聯與整體環境的照應;背景音樂,解 說詞與表演動作的照應;茶藝程式編排的前後照應等。照應應用得當,有利於形成多姿多彩但又不顯得紊亂的整體美。   四、反覆   反覆這一美學表現的基本法則也是源於《周易》。《周易》中的卦象即由“陰爻”和“陽爻”這兩個基本元素構成。陰爻和陽爻的反覆出現構成了六十四卦,而這六十四卦 的卦象本身就體現了一種反覆美。   如乾、坤、震、巽、坎、離、良、兌等。從審美角度看,反覆的整體性強,給人整齊一律的美感。面對結構精美的藝術品,一個完整的審美感受都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反 復觀察,反覆體驗。   每一次總有新發現,反覆不是簡單的重複,反覆的巧妙應用還可以深化主題,給人層層遞進的美感。   茶藝表演時在背景音樂、圖案裝飾、程式編排、茶藝動作、文字解說等方面合理地應用反覆,不僅不會使人感到單調、枯燥、乏味,相反可增進茶藝的整體美感和節奏感。   五、節奏   節奏作為一個美學的表現法則源於宇宙的運動變化以及生命的成長髮育。美學大師宗白華認為,“節奏”是貫通了中國人的生活、人格、社會制度、藝術境界和文化意識的 基本象徵。這顯然是對民族心靈和命運的想象,從而賦予“節奏”一項特殊的使命,即表現中國藝術境界和文化意識的最後根據。音樂家用長短音交替和強弱音的反覆來創造節 奏。書法家、畫家用線條和形象排列組織的動勢去表現節奏。   在茶藝表演中背景音樂、講解、動作都應當富有節奏感。例如,茶人們通過陰陽、剛柔、動靜、開合、往來、盈虛、順逆、輕重、濃淡、快慢等對立面的相互轉化以及連續 、間斷、反覆等的變化來表現動作的節奏。用語音語調的高低、輕重、緩急、抑揚、頓挫來表達講解的節奏。   在節奏的基礎上賦予一定的情調色彩便形成的律。韻律更能給人以情趣,更能打動人心,滿足人的精神享受。中國茶藝特別注重韻律,認為者,美之極,並通過氣韻生動來 充分展示茶道的內在美和茶藝的藝術美。   六、簡素   《周易繫辭》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老莊美學認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陸羽在《茶經》中也強調:“茶之為飲, 最宜精行儉德之人。”   行於簡易閒淡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的美才是至美,這便是儒家美學認為的“大樂必易,大禮必簡。”   中國自古就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說法。中國人“有無形勝有形”的審美情結,精簡素潔不僅符合茶道之本,也符合大多數中國知識分子對於美的追求。清代乾隆 年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嗜茶善畫,他畫的竹子枝枝挺拔,風格朗秀,簡索無雜,極具神韻,被後人視為一絕。冗繁削盡留清瘦即是鄭板橋對中國古典美學中簡素美的深刻體 會。   中國茶藝特別強調簡素美。簡在中國茶藝中表現為不擺設多餘的陳設,不佩帶多餘的飾品,不做多餘的動作,不講多餘的話。素表現為不濃妝豔抹,不鏤金錯彩,而足清麗 脫俗,樸素儒雅,淡然無極。   七、調和與對比   這是反映事物矛盾的兩種狀態。   調和是求同,對比是存異。調和是把兩個接近的東西相併列、相聯絡在茶藝表演中調和與對比的應用不僅限於色彩,而且還表現於聲音、質地、形象等多方面。在根雕茶桌 上放置一個竹製茶盤,木與竹是質地上的調和;在竹茶盤中擺放著一把粗獷古樸的紫砂壺並配有幾個精細的白瓷茶杯。壺與杯以及壺與茶盤之間都是質地和形象的對比。如果沒 有調和,則一切都顯得雜亂刺眼。相反,如果沒有對比,則一切又顯得枯燥單調缺少活力,所以,調和與對比都是中國茶藝美學表現形式中不可缺少的技巧。   八、清雅幽玄   清雅幽玄是中國茶藝追求的意境美。我國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氣質上迫求清逸,這就決定了他們在茶藝中註定追求以清和幽為特點的美學表現形式。   以清為美,在茶藝中常表現為茶的清香、水的清澈、器的清潔、境的清雅、心的清閒。在茶事活動中,茶人們以詩畫助茶,為的是添茶境之情雅。以茶輔琴棋書畫,為的是 添茶人的清興。以茶諷世,為的是顯茶人之清傲。以茶會友,為的是表平淡脫俗之情誼。   “幽玄”用禪語解釋稱為“無底”,即高深莫測之意,表現為含蓄、意味、耐回想。幽玄之美與佛教禪宗精神有著深刻的聯絡,帶有神祕主義的色彩,很難表現,也很難描 述,必須用心去體會。   九、多樣統一   老子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的這一宇宙生是多樣統一這一美學法則的理論基礎。“三生萬物”是多樣,“ 衝氣以為和”是統一。多樣統一是中國茶道形式美的高階法則,同時也是茶藝美的綜合表現。   中國古典美學認為:“聲一無聽,物一無文。”這裡的“一”是指單一或單調,單一的聲音不可能具有音樂的美感,自然“無聽”(不好聽)。單一的物體,不可能引起視 覺的美感,自然無文(不好看)。中國古典美學在強調美的多樣性的同時,也強調美的統一性,提出“和而不同,違而不犯。”“和而不同”是指多樣性應和諧而不顯得雷同。在 中國茶道美學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宜興所制的紫砂壺表現出的“圓不一相,方不一式。”在壺藝大師的手下,圓與方這樣簡單的幾何形狀卻有千變萬化,他們所製出的圓形壺和方 形壺千姿百態,各有特色,讓人百看不厭。違而不犯是指多樣性在變化中應統一而不顯得雜亂。要達到和而不同,違而不犯,在多樣統一中應注意兩個關係:一是主從關係;二 是生髮關係。主從關係是指茶藝美學要求的所表現的眾多因素中,必須有一箇中心,做到有主有次。生髮關係是指在茶藝表現出的眾多美的因素應當像一棵樹一樣,樹根、樹幹 、樹葉是從同一根生長出來的,有美的必然的內在聯絡。   中國茶藝在多樣統一法則指導下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整體性和諧美一切區域性都從屬於整體。區域性美的魅力從整體中得到顯現,同時,區域性美在整體美中又保持相對。   茶道的環境   茶道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旨在通過環境來陶冶、淨化人的心靈,因而需要一個與茶道活動要求相一致的環境。茶道活動的環境不是任意、隨便的,而是經過精心的選擇或營造。茶道環境有三類,一是自然環境,如鬆間竹下,泉邊溪側,林中石上。二是人造環境,如僧寮道院、亭臺樓閣、畫舫水榭、書房客廳。三是特設環境,即專門用來從事茶道活動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茶室的室外環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綠植物及花木。室內環境則往往有掛畫、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尤其是掛畫、插花,必不可少。總之,茶道的環境要清雅幽靜,使人進入到此環境中,忘卻俗世,洗盡塵心,薰陶德化。

茶學的典籍介紹

一、古今茶學典籍概況 從中國唐代陸羽在公元780年第一本《茶經》問世到1991年陳宗懋主編《中國茶經》出版共經歷了1200多年。在這1200多年間,各朝各代都出版了不少茶書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內容豐富,從科學到經濟,從哲學到文學,無所不包。作者隊伍從皇帝到平民,不拘一格。 這一時期出茶書13種,現存4種,以陸羽的《茶經》最著名,開創了茶書的先河,並且水平極高。它全面總結了唐代及以前有關茶葉的知識與經驗,生動地描寫了茶葉的生產、品飲、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飲茶的深層的美學和文化內涵,被稱為古代茶事的百科全書。

《茶經》以後又有裴汶的《茶述》、張又新的《煎茶水記》、蘇庚的《十六湯品》、溫庭筠的《採茶錄》,但大部分是專題性論述。如張又新的《煎茶水記》主要講泡茶用水。 這一時期出茶書31種,現存12種。總覽其書,特點是地域性和專業類的茶書多。除《大觀茶論》和《補茶經》外,有14種屬這兩類。如《北苑茶錄》是專講建安茶的,《茶具圖贊》是專講茶具的。

這時期的茶書以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最為著名,是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300多個皇帝中惟一一個寫茶書的人。宋代鬥茶成風,《大觀茶論》中詳細記載了程式繁複、要求嚴格、技巧細膩的鬥茶。

除《大觀茶論》,還有丁謂的《北苑茶錄》、蔡襄的《茶錄》、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鬥茶記》、桑慶的《續茶經》等。 明代是中國出茶書最多的年代。250年間出茶書68種,現存33種。明代是“開千古飲茶之宗”的改革發展時期,特別是廢團茶、倡散茶的改革,對中國的製茶發展、名茶生產有很重要的意義。改革呼喚茶人寫出適合時代需要的茶書。明代茶書有三個特點:一是重視前人成果的繼承和發展,也注重收集前人的資料,如朱佑檳的《茶譜》就是收集前人論茶之作,屠本的《茗芨》就是摘錄陸羽《茶經》、蔡襄《茶錄》等十幾種茶書編成的。林大綬則把張又新的《煎茶水記》、歐陽修的《大明水記》及《浮槎山水記》等編輯成《茶經水辨》;二是有些茶書另闢蹊徑,標新立異,對前人的茶書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如朱權的《茶譜》,就反對蒸青團茶摻以諸香,獨倡蒸青葉茶飲法。三是修改刪節前人的典籍比較多。如,喻政的《茶書全集》就是編輯增刪了別人的茶書彙編而成的。

總之,明代的茶書是抄襲與創新融會在一起,與時代緊密結合的。 從最後的一代封建王朝滅亡到現在可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1912年到1949年。這37年間,由於戰亂,民不聊生,茶園凋零,茶文化陷入低潮,僅出了10種書。其中一本還是翻譯美國人威兼·烏克斯的《茶葉全書》。值得一提的是,這10本書中就有3本是當代茶聖吳覺農親自寫的,他還組織翻譯了《茶葉全書》。

二是新中國成立到現在,這一時期茶文化開始恢復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茶文化空前繁榮,成為中國歷史上茶學發展的最好時期。這55年間據不完全統計共出茶書600多種(包括港臺出版的茶書),體裁多樣,內容豐富。涉及教育、食品、醫藥、倫理、哲學等多方面。

綜上所述,中國茶書隋唐五代出版了13種;宋元出版了33種;明代出版了68種;清代出版了17種;現當代出版了600多種;共740種左右。

二、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茶書經典

唐代,介紹《茶經》、《煎茶水記》。

宋代,介紹《大觀茶論》、《茶錄》。明代,介紹“四書”(即《茶錄》、《茶譜》、《茶疏》、《茶解》)中的《茶疏》。清代,介紹《續茶經》。

當代,介紹《中國茶經》、《中國名茶志》、《中國茶葉大詞典》及一套茶葉叢書。 公元780年寫成,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本茶書。全書分上中下三卷,約7000字。本書從各方面總結論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學。“一之源”闡述了茶葉的產地、茶樹生長特徵和茶葉的功能。“二之具”介紹採茶製茶的15種工具。“三之造”敘述了採茶的時間和製茶工藝等。“四之器”介紹了當時煮茶飲茶的26種器具和使用方法。“五之煮”介紹了煮茶的方法。“六之飲”說飲茶始於神農,聞於周公,盛於唐朝,並介紹了飲茶方法。“七之事”介紹了一些與茶有關的人和事及文獻。“八之出”介紹了唐代產茶的八大地區。“九之略”是說製茶煮茶的器具什麼時候可以省略,什麼時候不可以省略。“十之圖”是將以上九方面的內容以白絹繪成圖,看起來一目瞭然。

《茶經》的內容豐實,是一部茶葉百科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製茶學、分類學、生態學、藥理學等等。《茶經》還記載了唐朝以前的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等書籍,是中國古文化的寶庫。

《茶經》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學經典著作。它早於日本的第一部茶書《吃茶養生記》(日本的榮西禪師於1191年出版)411年,早於《茶葉全書》(美國威廉·烏克斯編寫,1935年出版)1155年。這三部茶書稱作世界三大茶葉專著,是茶書中的經典。

《茶經》作者陸羽,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字鴻漸,是一棄兒,被湖北天門西塔寺和尚智積收養,12歲以前是寺廟中的小和尚,後逃出寺廟,到一家戲班子學戲。天寶十年(742)與禮部郎中崔國輔相識並得到資助進行了茶葉考察,從學習、考察到《茶經》寫成前後用了38年。陸羽由棄兒變成了舉世聞名的茶葉專家,影響全世界,被世人稱為“茶聖”、“茶神”。死於唐貞元末年(804),享年71歲,葬於湖州杼山。 唐代張又新著,於825年前後成書。主要內容說陸羽在考察茶葉的同時考察了全國的名泉名水,排出了20個泡茶最好的名泉。為增加名泉的可信度,書中還寫了一個陸羽認水的故事。湖州刺史李季卿有一次從湖州到揚州,路遇陸羽,請陸羽品茶,命軍士以江中取南零水。軍士去江中取水,回來時由於小船顛簸,到岸時桶中的水剩了一半,軍士怕主人責怪,就在江邊灌滿。陸羽嘗水後說,這不是南零水。李季卿不信,陸羽把桶中水倒掉一半再嘗,說這才是南零水。李季卿方知原委,眾人佩服。

張又新,河北深縣人,唐元和九年進士,出身宦官之家,喜歡飲茶評水。 宋代皇帝趙佶編著,1107年成書。全書2900字,正文分產地、天時、採擇、蒸壓、製造、鑑別、白茶、羅碾、盞、筅、瓶、杓、水、點、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等20篇。對於產地、採製、烹調論述得非常詳盡。在色香味的審評中,《大觀茶論》比陸羽的《茶經》更清楚詳細。在茶道精神方面,陸羽提出了“精行儉德”,而趙佶提出了“清和澹靜”,境界更深了一層。這是宋代品茗鬥茶更加深入的客觀反映。

《大觀茶論》的作者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趙佶。此人生活豪奢,治國,最後被金兵擄去,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但他是一位風流文人,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尤其是詩詞書畫更是有名。25歲時作《桃鳩圖》成為遺世國寶。他是中國惟一一位寫茶書的皇帝。 作者蔡襄。本書是作者於宋代治平元年(1051)給皇帝進的書表。全文約1000字。宋代貢茶以北苑茶為主(產於福建建安),蔡襄時任福建轉運使,監造北苑貢茶。他曾繼丁謂獻龍團茶後又造小龍團獻給皇帝,深得皇帝賞識,於是以善於識茶、製茶名震朝野,所以皇帝經常問他一些建茶的問題。但陸羽《茶經》上未論及建茶,丁謂《茶圖》中只談了採製。所以寫了《茶錄》上呈皇帝,以答提問。全書有前序後序。中間正文分兩篇,上篇論茶下篇論茶器。前序是寫為什麼要寫《茶錄》,後序是寫他上奏皇帝的《茶錄》手稿被祕書竊去,後被人購買而刊出,但錯誤較多。所以修正後於治平元年五月(1064)刻於石上以永遠流傳。

另一本《茶錄》是明代張源於1595年前後寫成的。全書1500字,分採茶、藏茶、火候、辨湯、泡法、投茶、飲茶、色、香、味、茶變不可用、品泉、井水不宜用、茶盞、拭盞布、分茶盒、茶道等23節,各條篇幅不長,有的僅有幾句,但文筆簡潔有新意。不少內容突破了陸羽《茶經》中的提法,如對土壤的認識。書中對炒青綠茶的製法寫的簡明扼要,深得其法。並指明茶葉的品質與製茶的關係,這是茶葉加工上的一大進步。在泡茶上提出了與蔡襄不同的看法,提出“湯須五沸,茶奏三奇”的觀點。五沸是:是:蝦眼、蟹眼、魚眼、連珠、湧沸,“初聲、轉聲、振聲、驟聲、無聲”,要聽其聲看其湯。“三奇”是放茶的次序,即“上投、中投、下投。”這三種投茶的方法到現在還在應用。還提出了品茶先要溫壺燙盞。在品茶時以少為貴,“獨啜曰神,二客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錄》對茶的色香味,對泡茶的用水、用器都提出了詳細的科學論述,在陸羽《茶經》的基礎上有了突破和創新。書的最後一節提出了“茶道”,並對“茶道”進行了高度的概括:“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張源是古代第三個提出“茶道”一詞的人(一是唐皎然“孰知茶道路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二是封演“於是茶道大行”),也是提得最全面的人。這本書可以說是古代的茶藝大全,對茶藝很有指導意義,建議茶館老闆抽時間看看。 是許次杼於明歷二十五年(1597)寫成的。全書約4700字。分產茶、古今製茶、炒茶、收藏、置頓、取用、包裹、日用置頓、擇水、口啜、論客、茶所、童子、飲時、不易用、良友、出遊、權宜、宜節、考本等36節。這些章節都是根據作者的體驗寫成的,提出了“名山出名茶”的觀點。在製茶中總結了炒青綠茶的優點。提出茶的儲存方法,具體實用。泡茶方法寫得科學實際。書中還首次提出了茶寮(茶館初型)基本設定。

《茶疏》在最後的《考本》中提出“茶禮”,將飲茶從物質上升到精神。

作者許次杼,字然明,號南山,錢塘(今杭州)人,能文,善詩,好藏奇石,嗜茶成癖,長期生活在茶園中,能種茶製茶。 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書,也是中國古茶書中最大的。它洋洋10萬字,幾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書的資料。之所以稱《續茶經》,是按唐代陸羽《茶經》的寫法,同樣分上、中、下三卷,同樣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最後還附一卷茶法。

《續茶經》把收集到的茶書資料,按10個內容分類彙編,便於讀者聚觀比較,並保留了一些已經亡佚的茶書資料。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說:“自唐以後閱數百載,產茶之地,製茶之法,業已歷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異,故陸羽所述,其書雖古而其法多不可行於今,延燦一訂補輯,頗切實用,而徵引繁富。”這本書很值得一讀。

作者陸延燦,字幔亭,嘉定人,曾任崇安知縣(現武夷市)。在茶區為官,長於茶事,採茶、蒸茶、試湯、候火頗得其道。 在現代茶書中具有代表性,在綜合性茶書中水平是較高的。它是全國50多位茶葉專家,用了3年的時間編寫的,於1992年出版。全書分茶史篇、茶性篇、茶類篇、茶技篇、飲茶篇、茶文化篇及附錄七大部分共160萬字。該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茶葉的起源和傳播、茶葉的性質和功能、茶葉的品類和花色、茶的栽培和貯存、茶的品飲和禮俗及茶與文化的關係,重點突出,簡繁分明,是一部科學性、文化性兼備的經典性著作。全書不論在廣度、深度,還是在精度上都具體體現了當代中國茶學研究的最高水平,是繼唐代陸羽《茶經》問世1200多年之後具有現代水平的新《茶經》。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又出版了兩本茶葉大型圖書,一本是《中國茶葉大詞典》,一本是《中國名茶志》,都是在2000年12月出版。兩者都是集全國上百個茶葉專家編寫的。《中國茶葉大詞典》條目9972條,《中國名茶志》寫了1017種名茶。

陳宗懋茶經和陸羽茶經的區別

兩本書的區別如下:

陸羽的《茶經》,開創了茶書的先河,並且水平極高,它全面總結了唐代及以前有關茶葉的知識與經驗,生動地描寫了茶葉的生產、品飲、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飲茶深層的美學和文化內涵,被稱為古代茶事的百科全書。

《中國茶經》由陳宗懋教授任主編,邀請茶學界、醫學界多名家編著而成,是繼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文化性和經典性相結合的茶業百科全書,《中國茶經》內容涵蓋面廣,知識點選擇嚴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類茶書。

陸羽與茶經讀後感400字

飲茶一甌,浩如虛舟---讀陸羽《茶經》有感

(1) 飲茶一甌,浩如虛舟---讀《茶經》,悟茶道(1) 平生所愛,讀書喝茶。 書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個人,清風悄悄吹過,涼涼的空氣中,屋子收拾清爽,臨窗而坐,喝一杯下午茶。舊青色花紋的口杯,泛著瓷白光暈;綠茶清澀的香氣,攤開的書,不急不徐地閱讀。 但何為茶之道?還是讀了“茶聖”陸羽的《茶經》,才慢慢感悟到的...... 一,“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經》開宗明義的話,乃整部《茶經》之靈魂 有幸來到浙江湖州西南13公里處,有一座小山---“杼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相傳夏王杼曾巡狩至此,山故而得名。

這裡,留下了鮑照、江淹、謝靈運、顏真卿等眾多名人的足跡。“杼山多幽絕,勝事盈跬步。”這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發出的由衷讚美。

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的作者,被譽為“茶聖”的陸羽和唐代高僧皎然先後長眠於此。

杼山,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中華茶文化的聖地。

悠悠歲月,漫漫長河。站在茶聖墓前,翻開塵封千年的《茶經》,彷彿叩開沉澱深厚的歷史大門。

穿過悠悠的時光隧道,歷史深處走來銀鬚飄飄的茶聖,他把盞問茶,仰首低頷,品味茶的清韻;他問語蒼天,深吟淺唱,探究茶的精妙。

滄海桑田,流淌的是渺渺茶韻,茫茫塵世,升騰的是悠悠茶香......……

1200多年前的盛唐末期,湖北竟陵湖邊的一個棄兒,被龍蓋寺和尚積公大師收養,後為其取名陸羽。

年輕的陸羽立下巨集願,要寫一部前無古人的茶學經典。他身背行囊,離開家鄉,遊走天下。

為考察茶事,他常身披紗巾短褐,腳著藤鞋,起早貪黑,跋山涉水,獨行山野,採茶覓泉,評茶品水,以茶民為友,以茶葉相伴。他行萬里路,品萬峰茶,目不暇接,口不暇訪,筆不暇錄,錦囊滿獲。

不久,他來到了湖州,來到了杼山,來到了古剎妙喜寺。在這裡,陸羽遇見了一代詩僧、寺廟住持皎然。他們在一起吟詩作賦,品茗鬥茶,共論禪理,切磋茶藝,倡導和推廣“陸氏茶品飲法”。

杼山,這塊茶文化的福地,也給了陸羽無窮的寫作源泉。他閉門謝客,潛心研究,集六年之功,完成了我國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

這部劃時代的著作,對茶的起源、茶的功效、茶的特徵和栽培、茶的加工和煮飲技藝,以及茶的產地,唐以前有關茶的詩賦和茶事典故等,都作了詳盡的論述,堪稱一部茶學百科全書。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這是《茶經》開宗明義的一句話,也是整部《茶經》的靈魂。

茶,出自深山幽谷,本性潔不可汙。飲茶之人,自然應是“精行儉德”之人;懂茶之人,一定是“精行儉德”之人;愛茶之人,更一定是“精行儉德”之人。

陸羽在這裡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濃縮在一碗茶湯之中,把自然界“天人合一”的造化昇華為形而上的文化。

歲月沉澱,淡定的陸羽帶著他的千古茶事,漸漸遁入時空的深處,回炫出一個綿延千年的背影。

小小一葉茶,卻從此融會著“精行儉德”的古老遺風,昂然地承載起深遠豐贍的文化內涵,激勵著後世的人們追逐一種“純粹如茶,雅緻如茶”的精神境界。

茶的清香世界——茶經讀後感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茶文化源遠流長,幾千年飲茶品茗一直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閱讀了唐代陸羽所著《茶經》後,對茶道、茶藝、茶的起源、採摘茶的產地、茶的分類等等有了一定的認識。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茶道是通過品茶活動(沏茶、賞茶、飲茶)表現一定禮節、人品、美學觀點、精神、意境的一種品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主要講究五境(即茶葉、茶湯、火候、環境)的和諧,並要遵循一定的法規。

茶藝即飲茶藝術,是品茗的方法和意境。茶藝始於唐代,主要包括備器、擇水、取火、侯湯、習茶的技藝以及品茗環境,儀容儀態,奉茶禮節等,茶藝包括了茶、水、器、火、人、境六大要數,也可以說茶藝是茶人在一定環境中選茶、備器、選水、取火、煮茶、品飲的藝術活動。中華茶藝的精神特點分為四個方面:態度、健康、性情、交流。

在這本書裡也讓我瞭解了茶的分類:中國茶葉的分類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通常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將茶葉分為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還有屬於再加工的花茶共七大類。就我個人而言,我比較喜歡喝普洱茶,通過閱讀這本書後我才真正對普洱有了一定認識,最關鍵的是我以前一直以為這種茶屬於紅茶,其實不是呢,它屬於黑茶, 是真正的發酵茶,而紅茶,實際上是氧化茶,而非發酵茶。黑茶這種茶還被譽為能喝的古董,當然這主要 是指普洱可飲、可藏的雙重特性。加上它滋味甘醇具有降壓、防癌、消炎、養胃、抗衰老等功效。通過這本書還學會了怎樣選購普洱茶,有四大要訣:一清,聞茶餅味。味道要清,不可有黴味;二純,辨別色澤。茶色呈棗紅色,不可黑如漆色;三正,儲存得當。存放於倉中,防止其變得潮溼;四氣,品茶湯。回甘醇和,不可有雜陳味。

在此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我喜歡喝的茶,就是大紅袍。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 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那裡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關於大紅袍的來歷,還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呢,傳說天心寺和尚用九龍窠巖壁上的茶樹芽葉製成的茶葉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這位皇官將身上穿的紅袍蓋在茶樹上以表感謝之情,紅袍將茶樹染紅了,大紅袍茶名由此而來。 大紅袍茶的採製技術與其他巖茶相類似,只不過更加精細而已。每年春天,採摘3—4葉開面新梢,經晒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而製成。 大紅袍的品質特徵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大紅袍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大紅袍很耐沖泡,沖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飲大紅袍茶,必須按工夫茶小壺小杯細品慢飲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嚐到巖茶之顛的韻味。

當代人由於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飲茶成為了享受生活的一種方法。休閒時去茶莊品茶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愛茶之人熱衷於正宗茶道的研習、茶藝表演、名茶鑑賞及品飲。《圖解茶經》這本書用了近500幅精美的手繪插圖、近100張簡化表格、70幅全綵名茶圖譜的全新形式演繹,通過圖解形式的茶事過程,精髓的茶學知識生動而易懂。閱讀這本書讓我彷彿走進了茶的清香世界,在古老與現實中品飲文化之源。《茶經》倡導的精神儉德與現代人所追求優雅怡然的生活方式不謀而合。品茶、研習茶道、茶藝,以及茶的保健作用已經成為了當代人日常生活(休閒、會友、養生等)的必需。

中國是茶的祖國。中華民族是發現、栽培茶樹,加工、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悠久的產茶歷史,遼闊的茶區,優越的自然條件,精湛的採製技術,形成了源遠流長、琳琅滿目、千姿百態的中國名茶。中國所以能形成四千餘年的茶文化歷史,是因為茶具有自然的、誘人的、獨特的色香味形和茶對人體特有的功效。

雖然很長 但還是讀後感 望採納 謝謝收起

茶文化發展歷史

中華茶 文化 發展歷史悠久,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茶文化發展歷史,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茶文化發展歷史

  中華茶文化萌芽時期

  很多書籍把茶的發現時間定為公元前2737-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國以前,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晉南北朝時,隨著文人 飲茶 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開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國茶文化的萌芽階段。

  中華茶文化形成時期

  唐代,物質基礎豐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們也開始了更高層次的追求。中國茶文化在唐朝開始形成,標誌就是780年陸羽著的《茶經》。以後唐代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

  中華茶文化興盛時期

  有唐代的形成基礎,中國茶文化在宋代就開始了興盛發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階層,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徙,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這些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展。

  中華茶文化普及時期

  在經歷了唐宋的發展,中國茶文化在明清時期開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徵明的《惠山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中華茶文化發展史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繼續進行著,今天多姿多彩的茶發展更為中華茶文化發展史增添上濃抹重彩的一筆。

  茶文化歷史

  茶藝是一種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樣。茶文化要追溯到2000年前,歷經千年的更替才有現在悠遠的文化背景。通過上海茶藝課程,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茶文化的發展以及變化的方向。東晉人常璩撰《華陽國志》,說武王克殷以後,巴人納貢的貢品中有茶和蜂蜜等。或許古代巴蜀產茶,真的可以早到商周之際。到了兩晉以後,南方產茶的規模已經不小,飲茶更加普及,所以張載在《登成都樓詩》中寫出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 句子 。又有晉

  茶藝是一種文化,和其他的文化一樣。茶文化要追溯到2000年前,歷經千年的更替才有現在悠遠的文化背景。通過上海茶藝課程,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茶文化的發展以及變化的方向。

  東晉人常璩撰《華陽國志》,說武王克殷以後,巴人納貢的貢品中有茶和蜂蜜等。或許古代巴蜀產茶,真的可以早到商周之際。

  到了兩晉以後,南方產茶的規模已經不小,飲茶更加普及,所以張載在《登成都樓詩》中寫出了“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的句子。又有晉人孫楚的《出歌》說:“薑桂茶羈出巴蜀,椒橘木蘭出高山。”表明巴蜀故地在兩晉時代仍是重要的產茶飲茶的中心。

  自漢代以後,飲茶活動被人們賦予了明顯的精神色彩,茶已不純粹作為飲料而存在了。特別是魏晉以後,貴族崇尚奢靡之風,漿酒藿肉,暴殄天物,一些有識之士為表現自己清雅不俗的操守,用品茗代替酒饌,即“以茶代酒”,以扭轉世風。

  唐代佛教禪宗的發展,更加促進了茶飲的普及,茶禪一體,僧俗轉相仿效,飲茶之風日盛。尤其是陸羽著《茶經》以後,古代茶學得以正式確立,使後代茶學著作層出不窮。唐代飲茶已普及到中原及邊疆地區,茶真正成為舉國之飲。茶在唐代有了專用的字和專門的著作,有了邊銷和稅收,對社會、經濟與文化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茶大興於唐而盛於宋。宋代有了新的茶葉生產中心,建安所產建茶名聞天下,龍團鳳餅貢茶更是品質優良。宋代出現了許多茶館,茶飲的社會化得到充分體現。宋代還風行鬥茶和分茶遊戲,對茶品的優化和茶藝的精進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元代,茶藝一改宋人的瑣細,變得簡約清新起來。元人除保留少量餅茶作為貢茶以外,大量生產散茶。散茶的普及,推動了飲茶方式的簡易化,也就促進了茶藝的簡約化發展趨勢。元代茶人更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元代的這種變化,是蒙古入主中原後傳統漢文化受到衝擊的結果。因為舊文化傳統的分化,繁瑣的茶藝也同時被摒棄了。

  明清時期,茶人們對茶藝又有了刻意追求,追求茶學至精至美,茶美,水美,器美,環境氣氛美,意趣也更美。茶器中的至美之器紫砂壺,備受茶人們的青睞,於是湧現出許多制壺名匠,也就有了一些研究茶器的著作。

  清代以後,茶飲的大眾化進入極盛時期,茶葉貿易也空前擴大。飲茶方式多種多樣,表現出明顯的地域特點,有蓋碗沖泡法,也有大壺沖泡法,有工夫飲法,分別適合於不同的階層和不同的地區。

  文化一直都是繁衍生息的產物,茶更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在茶藝培訓的課程中不僅僅學習到了茶藝,更加讓我瞭解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千年之前的茶和我們現在飲的茶是否一樣呢?這是我們值得去深思的一個問題。

  茶的起源及歷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 種植 和利用茶的國家,茶葉伴隨著古老的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歲月。開啟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書卷,幾乎從每一頁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國 傳統文化 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唐代陸羽的《茶經》不僅系統地 總結 了種茶、製茶和飲茶的 經驗 ,而且將儒、釋、道三家思想與中國古典美學的精髓融入茶事中,把茶事活動昇華為一種充滿中華民族特色的高雅文化,即中國茶文化。

  陸羽在《茶經》裡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傳說 中的炎帝神農氏為了辨別草木的藥理作用,曾經親口品嚐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外考察休息時,用釜煮水,恰巧有幾片葉子飄落進來,使釜裡的水變成黃綠色。神農氏不以為意,喝了一點釜裡的湯水,卻驚奇地發現,這黃綠色的水味道清香,這種葉子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藥材。隨著時間的推移,神農氏發現這種植物具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腦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於“茶”的名字的來源,也和神農氏有關。傳說神農氏長著一個玻璃一樣透明的肚子,但凡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他都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夠知道這種食物對於身體的利弊,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黃綠色的水之後,看見這種水在肚子裡流淌,所到之處,把腸胃擦洗得乾乾淨淨。於是他就把這種植物叫做“擦”,後來就慢慢演變成現在的“茶”。

  古人賦予“茶”字很多美好的含義,其中有兩種解字說法流傳最廣:第一種,以“茶”

  字象徵長壽。“茶”字的草字頭與“廿”相似;中間的“人”字與“八”相似;下邊的“木”則可分解為“八”和“十”。將由“茶”字分解出來的“廿”加上“八”再加“八十”等於108。

  因此,古代文人把108歲的老人稱為“茶壽老人”。久而久之,“茶”字被用來代表長壽的意思。第二種,以“茶”字倡導迴歸自然。“茶”字可分為草字頭以及“人”和“木”三個部分,“人”在草之下,木之上,即為茶,愛茶人將其解為:人在草木間,孰能不飲茶,同時也有倡導人們迴歸自然的意味。

  關於茶的最初的記載見於晉代常璩著的《華陽國志》,其中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武王伐紂的時間約在公元前1066年前後,由此可見,中國有明確記錄的茶事活動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歷史。現在所能夠看到的文獻資料裡面,有著確切的茶的記載的,最早並且最可靠的應該是漢代王褒所撰寫的《僮約》。這篇 文章 寫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學史上重要的文獻。其中的“烹荼(編者注:“荼”是茶的早期稱呼)盡具”、“武陽買荼”,說明“荼”已經成為當時社會飲食的一項,並且是用來待客的貴重之物,飲茶已開始在中產階層中流行。

中國茶文化

帶領大家學習中國茶文化!!!

茶的精神是什麼?

茶的 精神 我們從古人的認知到今人的體認兩方面來談古人對茶的體認 陸羽:精儉。伊公羹、陸氏茶。 陸羽唐朝人因安史之亂遷湖州(今浙江靠近太湖),顏真卿在這當官;陸羽替他整理文卷、編地方誌。 顏真卿就蓋了一個三揆亭給陸羽。在這裡(湖州)也認識了皎然,常在一起作詩。因從小住在寺廟裡所以懂得喝茶,並住在一個有國學研究之家庭一段時間。 茶經是一本很重要的茶書,在茶經第一章提到茶的精神,精是專精;儉是簡約。不要太繁複,裝飾的東西。再來談陸羽做事的態度:唐朝時喝【煮茶】先將茶大約磨一下,使容易出味,再放進鍋裡煮一下,舀湯起來喝,因此用風爐來煮水。風爐上寫了六個字,伊公羹、陸氏茶。商湯時代伊尹是宰相原本是以做羹湯的道理,建議治國之道,治理得很好。伊尹用鼎的功夫將國家治理得很好,陸羽希望泡泡茶,對社會也有幫助吧,是陸羽自勉的話。 百丈懷海:禪 百丈禪師:提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因為喝茶有助於健康及身心,又因位處深山,適於種茶於是那時的寺廟幾乎掌握了所有的茶葉生產,漸漸的才解除讓百姓耕種。百丈發現喝茶是修禪一個很好的途徑。百丈便將喝茶運用在出家人生活訓練之中,在他的「百丈清規」中有很多有關茶之運用的記載。 百丈與陸羽是同一個時代,陸羽著茶經、百丈將茶應用到禪修;他們到底有沒有互相認識倒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宋徽宗:清和宋徽宗所著的大觀茶論,也是古茶書中重要的一本。書中編法與陸羽茶經類似。宋徽宗特別對清和有感觸。 千利休:和、敬、清、寂 唐朝就有留學生帶茶回日本但未有結果。宋代日本留學生榮西禪師,曾兩度到中國留學。將中國茶帶回日本,讓日本人敢喝茶。日本茶道的興盛期是豐臣秀吉時(此時為明朝時代)。千利休,是豐臣秀吉的茶師,豐臣秀吉統一全國後,認為以茶道復興武士道精神最好了,茶道因而興起。千利休也因此而聲名大噪。在日本茶道流派很多,千利休傳了三代後,就分為三家。三個流派依茶屋所在位置而分為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三個流派。 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茶屋,精神理念也表現在茶屋裡面。千利休提到『和、敬、清、寂』。尤其是寂字,所謂空寂之美,因為是由禪師傳到日本去的,所以圍繞著禪宗思想繞。因為榮西學茶的地方都是綠茶區,所以日本目前仍以綠茶為主。日本人重傳統,不隨便修改規矩,如果要改必須自立門戶,只要一修改,就又變成另一個分派。 今人對茶的體認現在有人質疑日本人將抹茶道儲存得這麼好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像他們一樣?茶對日本而言是一個從中國流傳過來的文化。要變是很難的。除非在他的精神美學上發展。但在中國認為抹茶太麻煩,要磨又在某一種茶類,所以到明朝就把他丟掉了。我們在茶的表現上,不會覺得心虛,現代的東西只要協調,就能接受,這是信心的表現。臺灣發展茶的文化上,在環境與美學的角度來看比較不夠。

茶道有何意義

  世人若解茶之道,不羨仙人做茶人。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道的意義,一起來看看。

  茶道的意義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臺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1977年,谷川激三先生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久鬆真一先生則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其核心是禪。

  熊倉功夫先生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群,它通過人體的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則主張:茶道十一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喝茶、品茶、茶藝與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佛教與茶

  佛教和茶早在晉代結緣。相傳晉代名僧慧能曾在江西廬山東林寺以自制的佳茗款待擎友陶淵明“話茶吟詩,敘事談經,通宵達旦”。佛教和茶結緣對推動飲茶風尚的普及並向高雅境界以至發展到創立茶道,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東晉後期,佛教領袖慧遠竭力把儒家封建禮教和佛教因果報應溝通起來,宣揚孝順父母,尊敬君主,是合乎因果報應教義的。並直接提出“佛儒合明論”。隋唐時代一些佛教宗派,是調合中國傳統思想而創立的,華嚴宗學者宗密用《周易》“四德”(元、亨、利、貞)調合佛身“四德”(常、樂、我、淨)。以“五常”(仁、義,禮、智、信)調含“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飲酒、不安言)力圖兩者相融臺,調臺儒家的趨勢越來越強烈。宋元明清時代,更加註意調合中國傳統思想。北宋天台宗學者智園,宣揚“非仲尼之教,則國無以治,家無以寧,身無以安”。而“國不治,家不寧,身不安,釋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他還提出“修身以儒,治心以釋”儒釋共為表裡的主張,因而發展成為有中華民族特色的宗教。

  佛教對茶道的滲透,史料中有魏晉南北朝時期丹丘和東晉名憎慧遠嗜茶的記載。可見“茶禪一味”源遠流長。但形成氣候筆者認為始啟中唐。從以上詩句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寺院中茶味的芳香和濃烈,僧侶敬神、坐禪、唸經、會友終日高不開茶。禪茶道體現了良然、樸素、養性、修心、見性的氣氛,也揉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感情。唐僖宗以皇家最高禮儀祕藏在法門寺地宮金銀系列茶具從設計、塑造和擺設的位置(和佛骨舍利同放在後室)更令人信眼地認識到“茶禪一味”的真諦。禪宗茶道到宋代發展到鼎盛時期,移值到日、韓等國,現在已向西方世界傳播中,對促進各國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佛教於公元前6--前5世紀間創立於古印度,月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經魏晉南北朝的傳播與發展,到隨唐時達到鼎盛時期。而茶是 興於唐、盛於宋。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自由曾被智積禪師收養,在竟陵龍蓋寺學文識字、習頌佛經,其後又於唐代詩僧皎燃 和尚結為"生相知,死相隨"的緇素忘年之交。在陸羽的《自傳》和《茶經》中都有對佛教的頌揚及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可以說,中國 茶道從一開始萌芽,就於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其中僧俗兩方面都津津樂道,並廣為人知的便是--禪茶一味。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為了滿足 僧眾的日常飲用和待客之需,寺廟多有自己的茶園,同時,在古代也只有寺廟最有條件研究並發展製茶技術和茶文化。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唐代《國史補》記載,福州"方山露芽",劍南"蒙頂石花",嶽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產於寺廟。僧人對茶的需要從客觀上推動了茶葉生產的發展,為茶道提供了物質基礎。此外,佛教對茶道發展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

標籤: 美學 茶經 陸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p80k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