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全書館 >

綜合知識

> 御茶膳房

御茶膳房

御茶膳房

御茶膳房是指在日本宮廷中,專門為天皇和皇族等人提供茶飲和膳食的場所。御茶膳房通常設在宮殿內部的一座小房間中,由專門的侍者負責管理和服務。在日本傳統文化中,御茶膳房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常被視為一種高雅的文化表達方式。同時,御茶膳房也是宮廷文化和日本茶道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延禧攻略御茶膳房是什麼?和御膳房有什麼區別

電視劇延禧攻略正在熱播,在這部劇中出現了一個叫做御茶膳房的機構,在荔枝被毀後,魏瓔珞為了挽救局面,將掉在樹下的荔枝送去了御茶膳房,做成了典型,御膳房大家都知道,那麼御茶膳房是什麼?御茶膳房和御膳房有什麼區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延禧攻略御茶膳房是什麼 延禧攻略御茶膳房和御膳房有什麼區別

其實御茶膳房就是膳房和茶房和合稱, 由於御茶膳房管理皇帝、后妃及宮中其他皇室成員等人員的飲食及典禮筵宴等事宜,所以說皇后的荔枝宴上的荔枝才會被送到御茶膳房來處理。

御膳房是在內務府下設專門機構,管理皇帝、后妃及宮中其他皇室成員等人員的飲食及典禮筵宴等事宜。順治初年,分別稱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茶房、膳房合併為“御茶膳房”,其長官為管理事務大臣,由皇帝在王、大臣中特簡。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御茶膳房下設檔案房,管理御茶膳房的題奏本章、文書檔案事宜,其中的文書檔案包括“膳底檔”等。

御茶膳房的下屬機構有膳房、茶房、肉房、乾肉房,其中膳房、茶房各設有銀器庫。御茶膳房設總理事務大臣,無定員,下屬人員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筆帖式等。

御茶膳房屬於什麼檔次

御茶膳房屬於比較上檔次的餐飲品牌。

御茶膳房品牌隸屬於北京匯力發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匯力發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從1996年成立,是北京第一家按照顧客意願,採用現場製作的方式,將蛋糕、西餅、麵包等西方食品引入尋常百姓家的食品公司,並首次將開架自選、連鎖經營、統一品牌等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用於餅屋的經營。

御茶膳房本著合作共贏、傳承中國禮食文化的經營理念,如行業清流一般,為有意向經銷或代理的客戶提供細心的講解、誠摯的合作。

產品介紹

主要經營御、茶、膳、房四大傳統文化系列產品。

御:經營故宮督造的各種文化禮品及仿皇家的各種食器,如宮廷書畫、宮廷瓷器、玉器及各類宮廷文化禮品。

茶:主要是皇家茶文化及各種貢酒、貢茶、拜師茶、婚喜茶、鐵觀音、龍井、碧螺春、普洱茶等。

膳:主要是各種節令食品,月餅、粽子、年糕、元宵及各種喜慶食品,如壽桃、喜餅、狀元餅和各種宮廷小吃。

房:經營帝后養生的各種滋補產品如八旗護元湯、青藏蟲草王、極品燕窩等。

御茶膳房的糕點為什麼貴

御茶膳房的糕點之所以貴,原因是不僅因為它材料比較好,同時其人工成本也比較高,御茶膳房的名字本身就很大氣穩妥,其次,它家包裝也簡單精美,不糊弄事,最後,點心大小適中且口感超級好,什麼造型的都有。

御茶膳房

“御茶膳房”代表清朝皇室宮廷御膳的風味特色,主要是由三種各具風味的地方菜系發展而成的。

清官署名屬內屬府,掌宮內備辦飲食及典禮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務,所屬機構有膳房、茶房、肉房及乾肉房,膳房、茶房各有銀器庫。

滿洲貴族入主中原以後,清宮內府的廚師利用這些原料加以改良,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風味。

御茶膳房和稻香村哪個名氣大

御茶膳房和稻香村,稻香村名氣大。御茶膳房2002年成立,主要經營御、茶、膳、房四大傳統文化系列產品,稻香村指的是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在閱兵市場上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稻香村和御茶膳房相比,稻香村的名氣和口碑更大一些,並且糕點TOP10最新排名從高到低的排名是稻香村、桂發祥十八街、御茶膳房、良品鋪子等。所以御茶膳房和稻香村,稻香村名氣大。

古代皇宮的廚房叫什麼

古代皇宮的廚房叫御膳房。

御膳房是清朝掌管宮內備辦飲食以及典禮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務的機構,隸屬內務府。

清朝,在內務府下設專門機構,管理皇帝、后妃及宮中其他皇室成員等人員的飲食及典禮筵宴等事宜。順治初年,分別稱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茶房、膳房合併為“御茶膳房”,其長官為管理事務大臣,由皇帝在王、大臣中特簡。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在御茶膳房下設檔案房,管理御茶膳房的題奏本章、文書檔案事宜,其中的文書檔案包括“膳底檔”等。

御茶膳房的下屬機構有膳房、茶房、肉房、乾肉房,其中膳房、茶房各設有銀器庫。御茶膳房設總理事務大臣,無定員,下屬人員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筆帖式等。

擴充套件資料

從“養心殿御膳房”可知,僅僅“養心殿”一個御膳房,為皇帝食用服務的人就有幾百人之多。據史料記載,“養心殿御膳房”設有:庖長2人,副庖長2人,庖人27人,領班拜唐阿2人,拜唐阿20人,承應長20人,承應人44人,催長2人,領催6人,三旗廚役57人,招募廚役10人,伕役30人,這部分人為“承應膳差人”。

還有眾多“司膳太監”,其名目和數額也十分可觀;七品執守侍總管太監100人,抬水差使太監10人,專司上用膳饈,各官饌品及各處供獻、節令宴席、隨侍、坐更等事。

“天子”最怕死。所用的御廚、太監,雖經再三挑選,還是信之不過。為了防備在食物中下毒,皇帝經常採取“賞膳”、“嘗膳”等辦法,即在皇帝未吃之前,先賞給后妃一部分,或者讓貼身太監先嚐嘗,然後再吃,吃時,也要用銀盤子,象牙筷子檢驗一下是否有毒,方敢入口。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御膳房

什麼是御膳房、御茶房,它們分別位於哪個角落?

說起御膳房,怕是你眼前已經閃現出了五花八門的美味珍饈,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應有盡有,但是,清代乾隆時期的御膳房真的是我們所想象的這樣嗎?

一、什麼是御茶膳房

清宮御膳中,乾隆御膳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部分。

經由康熙、雍正時期的物質積累,制度的不斷完善,到乾隆年間,御膳有關機構的建設及人員管理制度等發展已趨於完善。

而影視劇中常見的“御膳房”,其實是清朝御膳茶房的簡稱

上圖_ 御膳房

作為御茶膳房,它包括了御茶房,御膳房及其附屬機構。

不同機構各有分工,御茶膳房主要負責皇帝的日常飲食以及節令、筵席飲食的加工。

據古籍記載,御膳房“專司上用膳饈、各宮撰品及各處供獻、節令宴席、隨侍坐更等事。”御茶房“專司上用茗飲,果品及各處供獻,隨侍坐更等事。”

等到了乾隆時期,御茶膳房下的機構名稱及設定等又發生了變化,由膳房、茶房、膳房庫及其下屬機構共同構成。

上圖_ 乾隆皇帝

二、御茶膳房究竟在皇宮中的哪個角落

據于敏中等所著的《日下舊聞考》第二冊卷七十一中記載道,順治十年後,茶膳房舊在中和殿東圍房內,而乾隆十三年後,則以箭亭東外庫改為御茶膳房,其內部“門東向門內迤北,東西黃琉璃瓦房八楹,西南黃琉璃瓦房十有二楹,又南北瓦房九楹。”

由於御茶膳房內部機構十分複雜,因此,不同機構所處的位置並不相同。所以,這裡所提到的御膳茶房的位置中,並不包括膳房庫、內膳房、茶房值廬和清茶房等機構。

那這些附屬機構又分別居於何處呢?

我們一一來看。

上圖_ 清乾隆 和闐白玉錯金嵌寶石碗

首先來說膳房庫,這膳房庫離御茶膳房不遠,就在御茶膳房的旁邊,在陳宗番的《燕都新考》中寫道:擷芳殿“東為御藥庫,西夾道內為御茶膳房庫宇,又為蒙古朝房。”

其次來說內膳房,乾隆十五年,內右門內,太監們準備御膳的膳房即為內膳房。御膳經由中和殿東圍房裡的御茶膳房製作好後,就會被送到這裡,而且,為了方便皇帝吃飯,膳房銀器庫也同時被設定在這裡。

然後是御茶房值廬,送到皇帝手中的茶要保證合適的溫度,所以,御茶房值廬不能離皇帝日常居住或處理政務的位置太遠。康熙年間,御茶房設在乾清宮東北處,在乾清宮的東廡內開闢了三楹房間充當茶房值班處,裡面還有康熙皇帝的御筆“御茶房”。

最後我們來介紹清茶房的地理位置,在《清高宗實錄》中曾經記載道:“永琅等奏,本月十一日寅刻,西華門內清茶房、外果房失火延燒房屋,所貯樂器經卷多被焚燬。”這是在乾隆五十五年發生的一場大火,從書中的記載中我們得知了乾隆時期清茶房的位置。

上圖_ 清 花梨木蟠螭紋鏤空提樑食挑盒

三、御茶膳房的機構設定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御茶膳房主要是由御膳房、御茶房及其附屬機構構成,那麼這些機構具體又承擔著什麼責任呢?其人員管理配置又要遵循怎樣的規定呢?

1、 茶房

這裡所說的茶房可並不僅僅需要為皇帝一人服務,而是負責包括皇帝、後宮的妃子和進宮來辦事的大臣們在內所有人的飲品製作。

茶房下設清茶房和蒙古茶房。

而這提供的飲品主要以茶葉和乳茶為主。其中,乳茶的製作由蒙古茶房負責。

清茶房除了要“淘洗果品、辦造茶湯、及擔水”之外,還要負責製作乳餅。同時,清茶房還要負責內閣和太和門內侍衛大臣的賜茶。

上圖_ 養心殿後膳房外景

2、膳房

膳房,顧名思義就是負責飯食。

膳房又分內膳房和外膳房,下設侍衛飯放和皇子飯房。

康熙六十一年,皇帝為了照顧那些大臣們在皇宮中的日常飲食,便設下了侍衛飯房,侍衛飯房中需用到的如肉、菜等原材料則由內膳房每日發放。

乾隆十五年,膳房改為外膳房,主要負責皇帝和宮中各位妃子,皇子及福晉等人的日常例用,這裡就不包括大臣了。後來,宮中又專門設定了皇子飯房,專供皇子的日常膳食。

3、膳房庫

上面介紹的膳房主要負責製作膳食,而膳房庫則主要起到一個保管和儲存食材的作用。

膳房庫又包括了肉房、乾肉庫和銀器庫。

肉房和乾肉庫的區別就在於“肉房以納腥物、乾肉庫以納藁物膏物及谷蔬之物”。

那時的肉房可並不僅僅只有豬肉、羊肉之類,裡面儲藏的肉類十分豐富。比如鹿、狍、黃羊、野豬、熊、雜色魚、鱘鰉魚、鵝、樹雞等。

而乾肉庫中則有如鹿肉乾、獐、臘豬、鹹魚等肉製品,也存放有燕窩、乳油、乳酒、山藥、掛麵、百合等物。

銀器庫主要負責存放皇帝日常進食所用的金銀餐具和茶具。

上圖_ 清朝碗、勺、筷、刀、叉 進膳用具

四、御膳菜品都是如何搭配食器的呢

為了展示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因此,在御茶膳房中的食器主要以精緻的瓷器和金銀器為主。

其中,由官窯燒製出來的瓷器是皇宮中瓷器的主要來源。

乾隆二十一年,《清御茶膳房瓷器檔案》立檔,在其中之一的《琺琅器、玻璃器底簿》中曾記載道:“包括碗、錘、盤、碟、盒、供託、果洗等。”

這些瓷器大部分都被儲存在廣儲司瓷器庫中,而一些時常需要使用的瓷器則被儲存在御茶膳房,方便使用。

而食器中的金銀器則主要由內務府製作,先從廣儲司領取銀兩,待銀兩融化之後再將其打造成金銀器,以供使用。後來,宮中設定了造辦處,於是金銀器的製作任務就又由造辦處負責了。

一般來說,做好的御膳要使用什麼食器並沒有嚴格的規定,但是裡面卻也逐漸形成了某種自然的搭配習慣。

上圖_ 清 康熙款黃釉菊瓣盤

有學者將御膳食器大致分為了碗類、湯膳碗和盤類三種。

就碗類而言,比如說,像鹹肉槽鴨子、肉絲酒燉鴨子等一般就會搭配八仙碗,水晶丸子、山藥燉肉和火薰豬肚等則會搭配二號黃碗,而豆腐片湯、奶酥油野鴨子等則會搭配五福琺琅碗。

此外,還有紅潮水碗、青瓷碗、青水海獸碗等常用食器,它們都會搭配不同的菜餚。

就湯膳碗而言,比如鴨子粥,它一般就會搭配三陽開泰琺琅碗,又比如元宵和燕窩金絲湯,這些則會搭配五穀豐登琺琅碗。

盤類食器主要用來呈放一些麵點和小菜,比如葷素餡燒麥、荷葉餅等一般會搭配琺琅盤,而南小菜和粽子則會搭配銀盤,至於我們常聽說的冰糖燉燕窩,它則搭配了春壽寶盤。

所以,御膳房可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單是那些色香味濃的御膳,就已經令人垂涎欲滴了。

清宮的御膳房、御茶房是如何運作的?

說起清朝時期的御膳房,相信對現代很多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御膳房是專門負責是給皇帝以及皇宮貴族人民日常飲食的一個機構。對於現代大部分人來說,或許大家都並不瞭解真正歷史上的御膳房是怎麼運作的。簡單來說,在清朝時期的御膳房,它每一個灶臺上面會有三個人負責,這三個人會擔任不同的工作,而每一個灶臺只做一道菜。

一、御膳房簡述

在現代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會誤以為御膳房是整個皇宮之中唯一的廚房。但其實在真正歷史上,御膳房並不是皇宮中唯一的廚房,皇宮之中還存在著很多廚房。準確來說,在清朝時期的御膳房,它僅僅是負責皇帝和皇后這兩個人的飲食。除此以外,其他人的膳食都是由有一些小型的膳房負責。例如皇宮之中的貴人以及貴人以下的一些人並沒有設定膳房。

二、御膳房的設定

那我國清朝時期御膳房是一個很大的機構,它下面還設定有兩個專職機構,分別是御茶膳房和內管領事務處。兩個專職機構分工十分明確,其中內管領事務處主要負責提供飲食原料,而御茶膳房主要是對這些飲食原料進行加工。

三、御膳房的日常工作

御膳房跟其他廚房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御膳房的每一個灶頭都只做一道菜。而且在每一個灶頭上面都會有三個人專門負責。這三個人的工作互不相同,其中有一個人是負責對各種飲食材料進行挑選,而有一個人會對挑選之後的材料進行配菜,最後還有一個人負責燒製。這三個人之中,負責配菜的人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關係到整一道菜最終的味道。另外,御膳房的員工燒完菜之後一般都會出宮居住。

御茶膳房盤子值錢嗎

值錢。御茶膳房盤子是限量生產、珍稀材料製成或者是某個特定時期或製造商的獨特產品,其稀有性會增加其價值。

清朝紫禁城裡吃飯是御膳房做了分給皇上、太后、皇后、各位妃嬪吃還是由各個宮裡的太監自己做?

各吃各的。

紫禁城膳房分為“御膳房”和“膳房”。

1、專門為皇帝服務的“膳房”叫御茶膳房,俗稱“御膳房”。御膳房共有兩處:一處在“前朝”的“景運門”外,俗稱“外御膳房”,一處在“內廷”的“養心殿”側邊,俗稱“內御膳房”。

2、專門為后妃們服務的“膳房”分佈在“內廷”許多個宮院裡,分為八個等級。

擴充套件資料:

御茶膳房下屬各機構的地址為:

膳房:紫禁城內的膳房眾多。景運門外的膳房,稱“外膳房”,又稱“御茶膳房”。另一座膳房是專為皇帝服務的膳房,位於養心殿正南,稱“養心殿御膳房”,又稱“大內御膳房”,為一院落,院內有一座東西走向的排房,其南側為南庫。

此外,在圓明園、頤和園等等御園內,也設有膳房,稱“園庭膳房”;在熱河、濼河、張三營等行宮設膳房,稱“行在御膳房”。紫禁城內還設有膳房庫,其位置在熙和門西南,《國朝宮史·卷十一·宮殿一·外朝》載,熙和門“西南隅舊為國史館,今為膳房庫。”

皇帝每天的膳食先由御茶膳房開列出膳單,經內務府主管大臣審閱、備案後,才能烹飪製作。皇帝平時用膳的地點不固定,大多在寢宮的東、西間或辦事場所。

用膳的規矩:

用膳時,東西兩邊不得走人,上菜的人全部走中間南門,東西兩邊是給皇帝留用的,因為皇帝要坐東朝西用膳。膳房太監負責擺好膳桌,鋪上桌單,開膳時間一到,侍衛便通知御膳房將膳食送上,這叫“傳膳”。

然後,太監們便手捧紅色漆盒排著隊進來,將各種菜餚、飯點、湯羹等迅速端上餐桌,按照規定位置擺放好,無關人員一一退下,只留下侍膳太監。

這時,皇帝在太監簇擁下步入膳桌入座,準備用膳,四名太監垂手立於皇帝身後,一名年長的侍膳太監則站在一旁,負責給皇帝佈菜。膳桌一般用三張桌子南北向拼成,中間一張桌子供皇帝進膳用,主要擺放幾隻時令鮮菜和水果等。

在膳桌旁邊還另設一几案,以備皇帝賞賜,皇帝覺得哪道菜特別可口,說聲“賞”,這道菜便會被放到几案上,待會兒放入配有開水加溫的食盒內,送到被賞賜的府中或妃嬪宮中。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曾回憶道:

“這些菜餚經過種種手續擺上來之後,除了表示排場之外,並無任何用處。它之所以能夠在一聲傳膳令下,迅速被擺在桌子上,是因為御膳房早在半天之前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煨在火上等候著的。

我每餐實際上吃的是太后送的菜餚,太后死後由四位太妃接著送,因為太后或太妃們都有各有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階廚師,做的菜餚味美可口,每餐總有二十來樣,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遠遠地擺在一邊, 不過做個樣子而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御膳房

做飯給皇親國戚吃的地方,御膳房的長官的官職名是什麼?

御膳房長官為管理事務大臣,隸屬內務府,由皇帝在王、大臣中特簡。

御茶膳房宮內備辦飲食及典禮筵宴所用酒席等事務。下屬機構有膳房、茶房、肉房、乾肉房,其中膳房、茶房各設有銀器庫。

御茶膳房設總理事務大臣,無定員,下屬人員有尚膳正、尚膳副、尚茶正、尚茶副、尚膳、尚茶、主事、筆帖式等。

在故宮中,“御膳房”位於太和殿東側。該御膳房自故宮建院以來一直未對外開放過,僅作為庫房使用。

擴充套件資料:

“御膳房”代表清朝皇室宮廷御膳的風味特色,主要是由三種各具風味的地方菜系發展而成的,包括有:滿族菜、山東菜、蘇杭菜。

清代的宮廷御膳在中國歷史上已達到了頂峰。御膳不僅用料名貴,而且注重饌品的造型。清宮御膳在烹調方法上還特別強調“祖制”,許多菜餚在原料用量、配伍及烹製方法上都已程式化。

清代越是到後來,皇上用膳就越鋪張。後期清宮御膳無論在質量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是空前的。清宮御膳風味結構主要由滿族菜、魯菜和淮揚菜構成,御廚對菜餚的造型藝術十分講究,在色彩、質地、口感、營養諸方面都相當強調彼此間的協和歸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御膳房

標籤: 膳房 御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qsg.com/zonghezhishi/2l8we5.html